CN117769199A -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9199A
CN117769199A CN202211126424.3A CN202211126424A CN117769199A CN 117769199 A CN117769199 A CN 117769199A CN 202211126424 A CN202211126424 A CN 202211126424A CN 117769199 A CN117769199 A CN 117769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ata processing
cold plate
vehicl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64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军平
李海鹏
彭耀锋
胡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64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9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9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冷板和两个待散热的盒体,这两个待散热的盒体可以为车辆的MDC或CDC等。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可以利用同一块冷板为两个待散热盒体执行散热,散热效率较高,车载电子元件因过热导致性能下降或失效的几率较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用户对车辆的使用体验良好。此外,数据处理装置包含的不同盒体之间耦合度低,易于拆分,有利于数据处理装置及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保养。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自动驾驶要求的不断提升,以车辆为例的机动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电子元器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迅速增加。更多的电子元件、更高的算力导致了更高的功耗以及更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便容易导致电子元件的老化、失效,更严重的还会影响机动设备的可靠性,导致交通事故。
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机动设备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利用冷板同时为容纳有产热器件的两个盒体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冷板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将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至数据处理装置外部,有利于提高电子元件性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过程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车辆,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盒体,该第一盒体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二盒体,该第二盒体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冷板,该冷板位于该第一盒体与该第二盒体之间,该冷板用于将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该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其中,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车辆的数据。
由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都是用于处理车辆的数据,而在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通常会产生热量,故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均可以视为车辆的产热器件。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既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电子元件,或者也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均位于靠近冷板的一端。
应理解,这里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可以指车辆的其他部件、空间,也可以指该车辆的外部空间;车辆的数据可以指车辆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或接收的数据,也可以指车辆在行驶、使用过程中产生中间数据。例如,车辆的数据可以为实现车辆智能驾驶的数据。
还应理解,冷板用于将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是指冷板既具有传导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热量的能力,也具有传导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热量的能力,还具有同时传导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的能量。例如,冷板可以在第一时刻传导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可以在第二时刻传导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可以在第三时刻传导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冷板的实际工作方式可以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运转工程中的温度、冷板的控制方式等有关,本申请对此不作明确限制。
本技术方案中,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冷板可以对位于冷板两侧的盒体进行散热,将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冷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两个盒体共用了同一个冷板,相较于每个盒体单独配置一个散热装置的方案,减少了散热装置本身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车辆内部散热管、线的合理排布,有利于提升车辆内部各种装置排布的合理性,同时,有效、及时地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有利于降低电子元件受热失效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电子元件性能的稳定性,提高车辆行驶过程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冷板的冷却介质为水,冷板的循环水路接入到车辆的水路系统中。
冷板散热性能较强,本技术方案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装置的散热能力,且冷板的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车辆内部不同设备的合理排布。在冷板的冷却介质为水的情况下,可以将冷板的循环水路接入到车辆的水路系统中,有利于进一步简化车辆的散热系统的管线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盒体在靠近冷板的一端设置第一开口,该冷板盖合第一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盒体内的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可以贴附在冷板上。
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表面可以涂覆导热界面材料,通过该导热界面材料,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可以贴附于冷板上。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盒体可以不用单独设置一个盒底,而直接将冷板作为盒底,或者,冷板可以不单独设置盖体,而直接将第一盒体的盒底作为盖体。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进一步缩减了产热器件至冷板的热量传导距离,提高了冷板的散热效率,同时也进一步节省了为设置数据处理装置占用的车辆内部的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冷板与第一盒体密封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将冷板与第一盒体进行密封连接,有利于防止冷板内冷却液体泄漏、渗出导致电子元件失效、损坏的几率,有利于保护车辆内电子元件,有利于提升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第一盒体靠近该冷板的一面。
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盒体靠近冷板的一面,有利于缩短产热器件到冷板之间热传导的距离,提高散热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盒体在靠近冷板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该冷板盖合第二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盒体内的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贴附在冷板上。
示例性的,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的表面可以涂覆导热界面材料,通过该导热界面材料,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贴附于冷板上。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盒体可以不用单独设置一个盒盖,而直接将冷板作为盒盖,或者,冷板可以不单独设置槽体,而直接将第二盒体的盒盖作为槽体。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进一步缩减了产热器件至冷板的热量传导距离,提高了冷板的散热效率,同时也进一步节省了为设置数据处理装置占用的车辆内部的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冷板与第二盒体密封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将冷板与第二盒体进行密封连接,有利于防止冷板内冷却液体泄漏、渗出导致电子元件失效、损坏的几率,有利于保护车辆内电子元件,有利于提升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第二盒体靠近该冷板的一面。
本技术方案的,将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第二盒体靠近冷板的一面,有利于缩短产热器件到冷板之间热传导的距离,提高散热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软质硅胶导热介质,该第一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该冷板和该第一盒体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软质硅胶导热介质,该第二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该冷板与该第二盒体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冷板和盒体之间设置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一方面通过提高冷板与盒体之间导热介质的导热系数,有利于将盒体内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及时、高效地传导至冷板,另一方面,作为软质的硅胶材料,有利于防止冷板与盒体之间的刚性碰撞或磨损,为盒体内的电子元件提供了缓冲减震结构,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驾驶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位于该冷板和该第一盒体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器,该第二散热器位于该冷板与该第二盒体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在冷板和盒体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装置的整体散热性能。此外,可以设置与冷板散热性能不同的散热装置,从而可以根据车辆内部电子元件实际运行情况来调用不同的散热装置为散热元件进行散热,有利于减少车辆的能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散热器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均温板、金属导热板或分离风道散热模组,该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散热器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均温板、金属导热板或分离风道散热模组,该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
不同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不同,散热原理不一。本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不同的散热装置为数据处理装置提供补充的散热能力,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装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应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为金属导热板,该金属导热板为第二盒体的盒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软质硅胶导热介质,该第三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第一散热器和该冷板之间,和/或,该第三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第二散热器和该冷板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在冷板和散热装置之间设置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散热装置与冷板散热性能的共享,另一方面,软质硅胶材料的设置也有利于降低散热装置和冷板之间刚性碰撞或磨损导致损坏的概率,有利于提高冷板或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盒体和/或该第二盒体为封闭盒体。
本技术方案中,将包含有电子元件的第一盒体和/或第二盒体设置为封闭盒体,有利于防止冷板内冷却液体泄漏、渗出导致电子元件失效、损坏的几率,有利于保护车辆内电子元件,有利于提升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盒体与该第二盒体通过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固定连接:螺纹连接、胶接、铆接或焊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延伸臂,该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延伸臂,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将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固定连接。。
连接件可以通过固定连接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以实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固定连接,有利于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原本相互接触的盒体与冷板、散热装置,出现相互分离的几率,有利于提高冷板或散热装置提供散热能力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易于分离,且可以独立运转,有利于减少车辆内部不同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装置的维修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盒体或该第二盒体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该车辆的移动数据中心、该车辆的座舱域控制器、该车辆的车身控制器或整车控制器。
本技术方案中,将具有特定功能的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设置在第一盒体或第二盒体中,当车辆的某种功能出现故障时仅需对相应的盒体进行拆卸、维修,有利于降低车辆内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修、维护成本,有利于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热器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数据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按时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中,例如,可以应用在汽车内的计算装置中,计算装置应用于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automated driving)中,其中,智能汽车包括支持无人驾驶(unmanned driving)、辅助驾驶(driver assistance,ADAS)、智能驾驶(intelligent driving)、网联驾驶(connected driving)、智能网联驾驶(intelligentnetwork driving)和汽车共享(car sharing)的电动汽车或汽油驱动的汽车。计算装置用于对智能汽车进行形式状态控制和状态监控,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移动数据中心(mobiledata center,MDC)、实现人机交互控制器功能的硬件监视器(hardware monitorinterface,HMI)、车载娱乐(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控制器,车身控制器(bodycontrol module,BCM)、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计算装置具体可以是具有计算和处理能力的芯片,也可以是集成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的处理器、存储器等多个器件的集合,其中,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图形处理器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芯片。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船舶、飞机、潜艇等其他机动设备中,以下实施例中仅以车辆为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应理解,以下示例性的说明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应用范围的限制。
随着计算装置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于计算装置的算力需求不断提升,因而,计算装置内部的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也就原来越多,可以达到200pcs以上。通常更多的电子元器件意味着更高的功耗,导致发热量增加,计算装置整体的温度上升。
高温会影响计算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了使计算装置的发热量增加的情况下能够高效率且稳定地工作,就需要提高计算装置的散热能力。
如图1所示,车辆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例如,车辆1000可以包括第一计算装置1100,第二计算装置1200,第三计算装置1300和第四计算装置1400等。该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可以为移动数据中心(MDC)、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CDC)、车辆行驶动态控制系统(vehicle running dynamic control system,VDC)和车辆网关模块(vehicle gateway module,VGM)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前述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可以安装在中控台或靠近整车液冷泵等合适位置,通过安装中在车身上的各类传感器(例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探测汽车所处环境,然后反馈给计算装置内置的芯片等进行实时推力运算,最后计算装置下发操作命令给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通过VCU控制机动车辆(刹车、减速等),实现各种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计算装置还可以通过接收盒子(telematics BOX,T-BOX)将数据上传到后端的云数据中心。可选的,计算装置可以与摄像头之间通过多媒体串行链路(multimediaserial link,MSL)传输;与激光雷达之间通过车载以太链路传输;与VCU之间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传输;与毫米波雷达之间通过CAN总线传输;与T-BOX之间通过车载以太链路传输。
以上述第三计算装置1300为例,如图2所示,该第三计算装置1300可以设置有多个电信号传输接口1310,该电信号传输接口1310可以用于与车辆1000的供电电源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对第三计算装置1300供电。该第三计算装置1300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接口1320,该数据传输接口1320可以包括有线数据传输接口和无线数据传输接口,该数据传输接口1320可以与车辆1000包括的其他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收发等装置连接,并与这些装置进行数据或信息的交换。该第三计算装置1300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热量传输通道1330,该一个或多个热量传输通道1330可以用于将第三计算装置13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三计算装置1300的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第三计算装置1300与外部环境的热量交换。
车辆1000中包含的多个计算装置均会产生热量,都具有散热需求,为每一个计算装置单独设置散热装置既占用车辆内部的空间,也不利于车辆散热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用于将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第二计算装置120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环境中。
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计算装置1100、第二计算装置12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位于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第二计算装置1200之间。
该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或该第二计算装置1200可以为盒体结构,第一计算装置1100也可以称为第一盒体1100,第二计算装置1200也可以称为第二盒体1200,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区分。
上述第一盒体1100包括第一盒体的盒盖,第一盒体的侧壁和第一盒体的盒底。其中,第一盒体1100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一盒体的盒底,第一盒体1100远离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一盒体的盒盖。第一盒体110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盒体的盒底以及第一盒体的盒盖固定连接。
类似的,上述第二盒体1200包括第二盒体的盒盖,第二盒体的侧壁和第二盒体的盒底。其中,第二盒体1200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二盒体的盒盖,第二盒体1200远离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二盒体的盒底。第二盒体120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的盒底以及第二盒体的盒盖固定连接。
第一盒体1100和/或第二盒体12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一块或多块电路板110,例如PCB。结合图4,该一块或多块计算电路板110上可以固定有一个或多个产热器件,该一个或多个产热器件也可以称为待散热器件、被散热器件等,该产热器件可以为片上系统(systemon chip,SOC)111,或者,该产热器件也可以为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阻112、电容113、电感114,或者二极管、三极管等。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内设置的一块或多块电路板110也可以视为产热器件。产热器件用于处理车辆的数据,因而前述的一个或多个产热器件即为车辆的数据处理模块,第一盒体1100中的产热器件可以称为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二盒体1200中的产热器件可以成为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上述第一盒体1100或第二盒体1200内部的产热器件可以靠近和/或面向第一散热装置300设置。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盒体1100内的主要产热器件为多个SOC 111,该多个SOC 111可以为扣板形态,该扣板形态的SOC可以面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侧,SOC 111的表面可以涂覆导热硅脂,SOC 111可以通过导热硅脂贴附于第一盒体1100的盒体的盒底,从而有利于SOC 111的散热。上述第二盒体1200内的主要产热器件为PCB,该PCB可以设置在第二盒体1200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面(即第二盒体的盒盖)。
上述用于容置电路板或电子元件的盒体可以具备防水防尘能力,或者,上述第一盒体1100和/或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封闭盒体。示例性的,该盒体防水防尘等级为入口保护(ingress protection,IP)68级。该盒体可以通过上述电路接口与供电电源连接,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进行信息或数据的收发,也可以通过热量传输通道进行热量的传导。这些盒体与外部环境的接口也设置有密封保护结构。
上述第一盒体1100可以为车辆1000的MDC,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车辆1000的CDC。或者,该第盒体1100可以为车辆1000的CDC,该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车辆1000的MDC。
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散热装置,例如,气体散热装置、液体散热装置、固体散热装置或者混合散热装置。具体的,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以下散热装置中的任一种:冷板、自热散热装置、蒸汽腔(vapor chambers,VC)或称均温板或均热板、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金属板(例如铝板)等。
该第一散热装置300位于上述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第二计算装置1200之间,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第二计算装置1200产生的热量可以沿图3中箭头所指方向往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方向传导,并可以经由第一散热装置300将计算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集中处理(例如散失到环境中去或者集中收集后通过储能介质进行存储)。
以下实施例中,计算装置向散热装置传递热量的方向与Y轴的方向平行,可以称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可以称为第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板状散热装置,这种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也可以称为散热板300,该散热板300可以为冷板、导热金属板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冷板,参见图5,该冷板可以包括管道310和载体320,该管道310可以预埋在载体320中,该管道310可以为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液体或冷却气体等)循环用的通道,该管道310可以包括管道进口311和管道出口312。当冷却介质在管道进口311和管道出口312之间传输时,预埋在载体320内的管道310可以为冷却介质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位于第一散热装置300两面的热量能够被冷却介质带走。管道310可以使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例如金属铜等。
在第一散热装置300为冷板的情况下,冷板内的导热介质可以为水,该第一散热装置300的水路通道可以接入到车辆的水回路,通过车辆内水回路控制第一散热装置300内冷却水的流动,从而实现对上述计算装置的散热。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冷板结构示意图。
该冷板可以包括盖体330和槽体340,盖体330和槽体340的外周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体330或槽体340相对的板面内可以开设有用于容置冷却介质的槽,该槽可以在盖体330或者槽体340的四周设置有冷却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当盖体330和槽体340固定连接时,该槽可以形成如图5中管道310所示的结构,通过在槽的进口和出口之间传输冷却介质,可以将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内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散热的目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体330和槽体340相对的板面内均开设用于容置冷却介质的槽,该槽可以在盖体330和/或槽体340的四周设置有冷却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当盖体330和槽体340固定连接时,位于盖体330和槽体340板面内的槽可以拼接形成如图5中管道310所示的结构,通过在槽的进口和出口之间传输冷却介质,可以将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内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达到散热的目的。
图5和图6只是示例性地给出了一种冷板的可能的形态,实际使用中冷板还可以采用其他形态,例如,冷板内部设置空腔,而不预埋管道。该空腔可以用于容纳冷却介质,当冷却介质由空腔进口进入空腔并从空腔的出口排出时,冷却介质可以带走由计算装置产生的并传导至散热装置的热量。此外,冷板还可以为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钻孔式冷板、压管式冷板、浮泡式冷板、铣槽式冷板、扩展表面式冷板和微通道式冷板等。
参见图7和图8,前述第一盒体1100的外周还可以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结构120,前述第二盒体1200的外周也可以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结构220,该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与第二固定结构220以及连接件可以相互配合,以使得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
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位于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的第一散热装置300也相对于两个计算装置固定,第一散热装置300相对的两个面可以分别与第一盒体1100的一面接触以及第二盒体1200的一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上述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设置有螺栓孔的第一延伸臂,上述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设置有螺栓孔的第二延伸臂,前述连接件可以为螺栓、螺钉或螺杆。当螺栓、螺钉或螺杆的外螺纹与第一延伸臂上的螺栓孔和第二延伸臂上的螺栓孔的内螺纹配合,使得螺栓、螺钉或螺杆插入到第一延伸臂的螺栓孔和第二延伸臂的螺栓孔中时,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或者,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设置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延伸臂,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延伸臂,前述连接件可以包括螺栓(或螺钉或螺杆)和螺母,当螺栓、螺钉或螺杆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螺母旋紧时,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8),上述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销轴,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销孔,当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220相互靠近时,销轴可以伸入到销孔中,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的相对固定。
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实现固定连接:焊接、螺纹连接、铆接、胶接等。
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计算装置1100、第二计算装置12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分别设置为独立的结构,当其中的任何一个装置需要维护或维修时都可以直接对该装置进行拆卸、维修,而不需要拆卸其他装置,有利于减小计算装置之间、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耦合性。另外,由于不同装置之间进行了模块化的划分,任何一个装置可以被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装置替换,例如可以设置两个第一计算装置1100来替代一个第一计算装置1100和一个第二计算装置1200,有利于提高上述计算装置和散热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一盒体1100相邻的两个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导热介质410,该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该第一导热介质410用于将第一盒体110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装置300上,当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时,设置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之间的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分别与第一盒体11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对于第一盒体1100产生热量的传导。
上述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盒体1200相邻的两个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导热介质420,该第二导热介质420可以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该第二导热介质420用于将第二盒体120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装置300上,当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时,设置在第二盒体12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之间的第二导热介质420可以分别与第二盒体12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对于第二盒体1200产生热量的传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热介质410或者第二导热介质420可以为导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TIM),例如导热硅胶片、导热胶泥、导热凝胶、导热双面胶、导热硅脂、导热石墨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热介质410或者第二导热介质420可以为硅胶导热材料或者软质导热垫等其他导热材料。
硅胶导热材料具有压缩后回弹的特性,当对上述计算装置或散热装置进行拆卸或更换时,使用硅胶导热材料有利于拆卸或更换的操作,有利于实现装置的多次拆装。
当第一计算装置1100与第二计算装置1200相对固定时,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导热材料会被挤压,一方面有利于计算装置的热量传导,也有利于降低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刚性碰撞、磨损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计算装置、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散热装置,例如,参见图10。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该第一散热装置300或第二散热装置310可以包括以下类型的散热装置中的任一种:冷板、自热散热装置、均温板、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金属板(例如铝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装置300为冷板,第二散热装置310为分离风道散热模组,该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311和散热翅312。风扇311可以提高第二散热装置310附近的空气流动的速率,散热翅312可以增大第二散热装置310与周围空间中气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散热装置310以及第一散热装置300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11,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导热介质430,该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位于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的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分别与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与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的散热效率存在差异,或者,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产生温度差,设置于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将热量由温度较高的一侧传导到温度较低的一侧,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装置的整体散热效率,有利于提升整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散热性能。
上述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TIM,例如导热硅胶片、导热胶泥、导热凝胶、导热双面胶、导热硅脂、导热石墨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硅胶导热材料或者软质导热垫等其他导热材料。
当第一计算装置1100与第二计算装置1200相对固定时,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导热材料会被挤压,一方面有利于计算装置的热量传导,也有利于降低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刚性碰撞的几率以及不同散热装置之间刚性碰撞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计算装置、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盒体1100、第二盒体1200以及第一散热装置300,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与第一盒体1100形成一体的结构。
第一盒体1100包括第一盒体的盒盖和第一盒体的侧壁。其中,第一盒体1100远离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一盒体的盒盖。第一盒体1100的侧壁远离散热装置300的一端与第一盒体的盒盖固定连接,第一盒体1100的侧壁靠近散热装置300的一端与散热装置300固定连接。换句话说,第一盒体1100在靠近散热装置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散热装置300盖合在第一开口上。散热装置300可以在第一开口处与第一盒体1100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00可以包括槽体而不设置盖体,第一盒体1100可以包括第一盒体的盒盖、第一盒体的侧壁和第一盒体的盒底。第一散热装置300的槽体可以与第一盒体的盒底固定连接,即第一盒体的盒底可以充当第一散热装置300的盖体。
在另一些实施中,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一盒体1100相邻的两面之间可以共用盒体或者散热装置的部分结构。
第二盒体1200包括第二盒体的盒盖,第二盒体的侧壁和第二盒体的盒底。其中,第二盒体1200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二盒体的盒盖,第二盒体1200远离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端可以称为第二盒体的盒底。第二盒体1200的侧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的盒底以及第二盒体的盒盖固定连接。
第一盒体1100的内部可以固定有一个或多个产热器件,该产热器件可以为SOC,或者,该产热器件也可以为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或电感等,或者二极管、三极管等。第一盒体1100内设置的一块或多块电路板110也可以视为产热器件。
上述用于容置电路板或电子元件的盒体可以具备防水防尘能力,或者,上述第一盒体1100和/或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封闭盒体。示例性的,该盒体防水防尘等级为IP68级。该盒体可以通过上述电路接口与供电电源连接,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进行信息或数据的收发,也可以通过热量传输通道进行热量的传导。这些盒体与外部环境的接口也设置有密封保护结构。
上述第一盒体1100可以为车辆1000的MDC,或者,该第一盒体1100可以为车辆1000的CDC等。
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散热装置,例如,气体散热装置、液体散热装置、固体散热装置或者混合散热装置。具体的,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以下散热装置中的任一种:冷板、自热散热装置、均温板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金属板(例如铝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为板状散热装置,这种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也可以称为散热板300,该散热板300可以为冷板、导热金属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装置300为冷板,第一散热装置300与第一盒体1100接触的部位可以设置有防护结构(例如防水结构)或涂覆有防护材料(例如防水材料),从而有利于防止冷板内部的冷却介质泄漏或渗出至第一盒体1100的内部,从而有利于保护第一盒体1100内的电子元器件。冷板的结构的可以参考图5或图6相关内容的描述。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一盒体1100组成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一个密封的盒体,该盒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从而有利于外部环境中的液体、粉尘等进入盒体内部。
第二盒体1200内部可以固定有一个或多个产热器件,该产热器件可以为SOC,或者,该产热器件也可以为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或电感等,或者二极管、三极管等。第二盒体1200内设置的一块或多块电路板110也可以视为产热器件。该盒体可以通过上述电路接口与供电电源连接,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进行信息或数据的收发,也可以通过热量传输通道进行热量的传导。
上述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具备防水防尘能力,或者,上述第一盒体1100和/或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封闭盒体。示例性的,该盒体防水防尘等级为IP68级。该盒体可以通过上述电路接口与供电电源连接,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进行信息或数据的收发,也可以通过热量传输通道进行热量的传导。这些盒体与外部环境的接口也设置有密封保护结构。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车辆1000的CDC,或者,该第二盒体1200可以为车辆1000的MDC。
第二盒体1200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产生的热量可以沿图12中箭头所指方向往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方向传导,并可以经由第一散热装置300将计算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集中处理(例如散失到环境中去或者集中收集后通过储能介质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装置300为冷板,第一散热装置300设置在第一盒体1100内部,第一盒体1100内腔和外部均设置防水防尘结构,从而有利于减小冷板内部的冷却介质泄漏到第一计算装置外部,有利于保护第一盒体1100外部的其他电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盒体1200可以不设置防水防尘结构。
如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相较于图12,该散热装置300可以与第二盒体1200形成一体的结构,第二盒体1200在靠近散热装置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散热装置300盖合在第二开口上。散热装置300可以在第二开口处与第二盒体1200密封连接。第一散热装置300、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介绍与图12相关的内容类似,为了简洁,此处不再重复介绍,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前文与图12相关的介绍。
对于将散热装置设置在计算装置内部的结构,一方面带有散热装置的计算装置本身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该计算装置可以独立运转,不依赖于外部的散热装置等因素。另一方面,散热装置直接设置在计算装置盒体内部,计算装置内部的产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高效的传导至散热装置并传导至外部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计算装置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14,前述第一盒体1100的外周还可以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固定结构120,前述第二盒体1200的外周也可以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固定结构220,该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与第二固定结构220相配合,以使得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
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位于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的第一散热装置300也相对于两个计算装置固定,第一散热装置300相对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盒体1100的一面接触以及第二盒体1200的一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设置有螺栓孔的第一延伸臂,上述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设置有螺栓孔的第二延伸臂,前述连接件可以为螺栓、螺钉或螺杆。当螺栓、螺钉或螺杆的外螺纹与第一延伸臂上的螺栓孔和第二延伸臂上的螺栓孔的内螺纹配合,使得螺栓、螺钉或螺杆插入到第一延伸臂的螺栓孔和第二延伸臂的螺栓孔中时,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或者,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设置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延伸臂,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延伸臂,前述连接件可以包括螺栓(螺钉或螺杆)和螺母,当螺栓、螺钉或螺杆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螺母旋紧时,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相对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结构120可以为销轴,第二固定结构220可以为销孔,当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靠近时,销轴可以伸入到销孔中,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的相对固定。
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实现固定连接:焊接、螺纹连接、铆接、胶接等。
如图15所示,上述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导热介质410,该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该第一导热介质410用于将第一盒体1100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装置300上,当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时,设置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之间的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分别与第一盒体1100和第一散热装置300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对于第一盒体1100产生热量的传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为TIM,例如导热硅胶片、导热胶泥、导热凝胶、导热双面胶、导热硅脂、导热石墨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热介质410可以为硅胶导热材料或者软质导热垫等其他导热材料。
当第一盒体1100与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时,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导热材料会被挤压,一方面有利于计算装置的热量传导,也有利于降低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刚性碰撞或磨损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计算装置、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散热装置,例如,参见图16。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该第一散热装置300和/或第二散热装置310可以为以下类型的散热装置中的任一种:冷板、自热散热装置、均温板、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金属板(例如铝板)等。
第一散热装置300可以与第一盒体1100组成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热装置310为导热金属板,该导热金属板也可以设置图15所示的第二盒体1200的顶部,即第二盒体1200的顶部为导热金属板,将第二散热装置310设置在第二盒体1200的顶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第二盒体1200内部热量传导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减散热装置和计算装置的整体的体积,有利于节省车辆内部的空间。
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导热介质430,该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在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位于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的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分别与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与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的散热效率存在差异,或者,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在这些情况下,第一散热装置300和第二散热装置310之间产生温度差,设置于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将热量由温度较高的一侧传导到温度较低的一侧,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装置的整体散热效率,有利于提升整个数据处理装置的散热性能。
上述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TIM,例如导热硅胶片、导热胶泥、导热凝胶、导热双面胶、导热硅脂、导热石墨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导热介质430可以为硅胶导热材料或者软质导热垫等其他导热材料。
当第一盒体1100与第二盒体1200相对固定时,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导热材料会被挤压,一方面有利于计算装置的热量传导,也有利于降低计算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的刚性碰撞的几率、不同散热装置之间刚性碰撞的几率以及不同装置接触界面之间的磨损的几率,有利于提高计算装置、散热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散热过程示意图。
散热装置300为冷板,该散热装置300可以包括盖体330和槽体340,盖体330和槽体34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等工艺相互连接,以组成盒体结构。盒体结构的内腔用于容纳冷板用的冷却介质。关于由盖体330和槽体340组成的冷板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考图6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盖体330可以为第一盒体110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盒体1100盒体的盒底。上述槽体340可以为第二盒体1200的一部分,例如,第二盒体1200的盒顶。或者说,第一盒体1100的部分结构与第二盒体1200的部分结构相互拼接后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盒体结构,该盒体可以用于承载用于冷却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的冷却介质。
第一盒体1100或第二盒体1200内部的产热器件可以靠近和/或面向第一散热装置300设置。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盒体1100内的主要产热器件为多个SOC 111,该多个SOC 111可以为扣板形态,该扣板形态的SOC可以面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侧,SOC 111的表面可以涂覆导热硅脂,SOC 111可以通过导热硅脂贴附于第一盒体1100的盒体的盒底,从而有利于SOC 111的散热。上述第二盒体1200内的主要产热器件为PCB,该PCB可以设置在第二盒体1200靠近第一散热装置300的一面(即第二盒体的盒盖)。
图17所示的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可以分别形成密封的盒体,第一盒体1100和第二盒体1200之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的密封结构。
对于利用两个计算装置的部分结构相互组合形成冷板散热装置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缩减产热器件与散热装置之间热量传导的路程,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小计算装置的整体的体积,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车辆(1000),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盒体(1100),所述第一盒体(1100)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盒体(1200),所述第二盒体(1200)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冷板(300),所述冷板(300)位于所述第一盒体(1100)与所述第二盒体(1200)之间,所述冷板(300)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均用于处理所述车辆(1000)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00)在靠近所述冷板(300)的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冷板(300)盖合所述第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300)与所述第一盒体(1100)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所述第一盒体(1100)靠近所述冷板(300)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1200)在靠近所述冷板(300)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冷板(300)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300)与所述第二盒体(1200)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贴附在所述第二盒体(1200)靠近所述冷板(300)的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软质硅胶导热介质,所述第一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所述冷板(300)和所述第一盒体(11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软质硅胶导热介质,所述第二软质硅胶导热介质位于所述冷板(300)和所述第二盒体(1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冷板(300)和所述第一盒体(11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冷板(300)和所述第二盒体(120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均温板、金属导热板或分离风道散热模组,所述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均温板、金属导热板或分离风道散热模组,所述分离风道散热模组包括风扇和散热翅。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00)与所述第二盒体(1200)通过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固定连接:螺纹连接、胶接、铆接或焊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二盒体(12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延伸臂,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延伸臂和所述第二延伸臂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100)或所述第二盒体(1200)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所述车辆(1000)的移动数据中心、所述车辆(1000)的座舱域控制器、所述车辆(1000)的车身控制器或所述车辆(1000)的整车控制器。
17.一种车辆(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
CN202211126424.3A 2022-09-16 2022-09-16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Pending CN117769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6424.3A CN11776919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6424.3A CN11776919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9199A true CN117769199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6424.3A Pending CN11776919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91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4618B2 (ja)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車両における車載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車両
US757980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EP3376556A1 (en) Tray,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JP2016513337A (ja) 熱電ベースの熱管理システム
EP4198679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automobile
CN102780052A (zh) 控温型车用锂离子电池模块
CN110808443A (zh) 一种车载天线模块和车载通信终端
WO2020088595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和车辆设备
WO2022110692A1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车辆
CN117769199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车辆
JP2021504942A (ja) センターボードユニットおよび無人航空機
CN217790124U (zh) 一种可兼容风冷和水冷的车载主机中框结构及其车载主机
CN115209687A (zh) 机动车辆的电子组件
CN215872394U (zh) 一种温度调节结构、控制器和移动工具
CN211017344U (zh) 一种车载天线模块和车载通信终端
CN216213787U (zh) 电池壳体、电池组件以及无人机
CN117769200A (zh)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和车辆
WO2023230928A1 (zh) 控制模组、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6357931U (zh) 车载装置
EP4199668A1 (en)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CN212979900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9394461U (zh) 车载充电机及车辆
CN218384848U (zh) 一种带散热器的大功率电解电容以及车载充电机
US20230389197A1 (en) Control Module for a Vehicle With at Least One Electric Motor and a Transmission
US20240121922A1 (en) Integrated capacitor c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