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4101B -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4101B
CN117764101B CN202410195121.XA CN202410195121A CN117764101B CN 117764101 B CN117764101 B CN 117764101B CN 202410195121 A CN202410195121 A CN 202410195121A CN 117764101 B CN117764101 B CN 117764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e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counterfeiting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51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64101A (zh
Inventor
邓洋
张世杰
李征
冉君
杨阳
王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sh Information & Automation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sh Information & Automation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sh Information & Automation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sh Information & Automation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951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4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4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4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64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4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对RFID标签的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输入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验证得到防伪验证结果;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本发明将酒类产品的包装开盖动向、以及识别过程信号也作为防伪验证的动态判据进行相关性计算,通过动态判据和静态判据的组合验证,即便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造假,在RFID电子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静态因子,而缺失动态因子,造成验证失败,防止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 技术能够实现多目标同时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因此,广泛运用于物品的识别、跟踪和管理。借助于单个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标识,可轻松实现单品级的溯源管理。因此,相比于传统技术,采用RFID技术进行商品溯源管理具备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有应用都是基于RFID电子标签唯一标识(UID)的唯一性以及UID出厂后无法更改的特性来实现电子标签的防复制。虽然标签 UID出厂后无法更改,但是由于,RFID 标签的低成本决定了其结构简单、计算能力有限,高性能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会增加标签的复杂性,而使用轻量级加密协议,对于简单的保护方法,一旦密码泄露,数据将被轻易获取,攻击者可以复制一张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攻击。因此,该手段无法有效防止复制攻击,存在安全隐患。复制攻击是RFID系统面临的一种主要安全风险,基于密码学的知识,采用密码算法和安全认证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商品防伪类应用,RFID 系统中应该具备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挑战响应鉴别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UID能够被通用的 RFID阅读器轻易获取,造假者可以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构思,将酒类产品的包装开盖动向、以及识别过程信号也作为防伪验证的特征,通过侦测信号(动态因子)和标识ID信号(静态因子)的组合验证,即便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造假,在RFID电子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静态因子,而缺失动态因子,造成验证失败,防止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标签侦测信号为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侦测结果;所述识别过程信号包括: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和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本方案工作原理: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UID能够被通用的 RFID阅读器轻易获取,造假者可以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本方案提供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从防伪验证层面出发,在现有的防伪验证技术上进行验证方法上的改进,通过获取防伪RFID标签的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以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因子,结合标识ID信号这一静态因子,通过动静因子组合验证模型进行组合验证,验伪过程不仅验证标识ID信号,还附加验证了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传统方法仅从标识ID信号中提取特征来验证酒类产品的真伪,而本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构思,将酒类产品的包装开盖动向、以及识别过程信号也作为防伪验证的判据,通过侦测信号(动态因子)和标识ID信号(静态因子)的组合验证,即便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造假,在RFID电子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静态因子,而缺失动态因子,造成验证失败,防止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预处理包括方法:
获取标识ID信号,对标识ID信号IQ 解调,并对IQ 解调后的信号求模得到信号a(n),其中n =1,2,…N 为信号采样点;
将信号a(n)输入聚类函数得到聚类中心点向量V=clu[a(n)]=[a0,a1]T
其中clu[*]表示聚类函数,a0为码元取0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a1为码元取1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包括方法:
S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提取出验证因子;所述验证因子包括: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噪音信号aA(n)和侦测状态矩阵B1;
S2,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并基于相关性计算结果从验证因子中筛选出有效验证因子;
S3,基于有效验证因子交叉验证训练得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S4,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对识别信号预处理后输入动静组合验证模型进行防伪验证。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验证因子的提取方法包括:
以各聚类中心点,对信号a(n)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期望信号ae(n):
;
计算信号a(n)的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
根据标签侦测信号,将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记为1,关闭状态记为0,构建状态矩阵B;基于状态矩阵B得到侦测状态矩阵B1:B1=jBT;其中,j为状态矩阵B的列数,BT表示矩阵B的转置。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先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分别进行对应的阈值判断,将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A,将未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B;
S22,基于式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和/>;其中/>为归一化输出信号,y为输入信号;
S23,基于下式进行验证因子相关性计算:
其中G为验证因子相关性值,K为相关系数,由侦测状态决定;将侦测状态矩阵B1均匀划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若非零元素j位于上半部分,则K=k1;若非零元素j位于下半部分,则K=2 k1,其中k1表示相关程度,k1∈(0,1];P为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L为识别距离,R为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S24,将验证因子相关值G与预设阈值Ge进行比较,若G大于Ge,则以验证因子组A作为有效验证因子,否则以验证因子组B作为有效验证因子。
由于在验证因子提取阶段,提取的验证因子较多,因此需保留有效验证因子,本方案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在确定有效验证因子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侦测结果、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以及识别设备的灵敏度,去除冗余验证因子;
另外,由于攻击RFID标签或攻击读卡器获得的标识ID信号与真实RFID标签中的一致,但是二者会存在制作过程中的硬件电路导致的噪音信号、期望信号等差异,和标签间的周期也会存在差别,因此提取的验证因子也会存在差异,本方案先对验证因子分别进行对应的阈值判断划分出验证因子组A和验证因子组B,再通过验证因子相关值确定由验证因子组A或验证因子组B作为有效验证因子,保证验证因子的代表性,提高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
S32,提取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验证因子,并基于步骤S2筛选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有效验证因子;
S33,将步骤S32 得到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分类器模型中训练得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本方案还提供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侦测信号包括打开酒类产品防伪包装的次数及每次打开防伪包装的时间;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
验伪模块,用于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还包括标签承载件和侦测回路;所述侦测回路用于检测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是否打开;
所述标签承载件包括:
箍体,用于活性环绕在产品上;
抱箍卡扣,用于卡锁箍体;所述抱箍卡扣设置在箍体上;
RFID标签,用于装载产品信息;所述RFID标签包括RFID天线和线圈;所述侦测回路为线圈的一部分;
所述线圈设置在抱箍卡扣上,在抱箍卡扣打开的同时,导致所述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箍体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第一箍体尾端与第二箍体尾端铰接后环绕在产品上,第一箍体首端与第二箍体首端紧密接触;
所述抱箍卡扣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和卡环;
所述第一卡件铰接在第二箍体上,所述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所述卡环铰接在第二卡件上;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活性卡扣在第一箍体上;伸展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将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卡锁;
所述侦测回路设置在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位置,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使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二卡件上设置至少1个定位立柱,第一卡件上设置有至少1个拉扯立柱,所述拉扯立柱和定位立柱套在侦测回路的回路圈内。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实现如上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从防伪验证层面出发,在现有的防伪验证技术上进行验证方法上的改进,通过获取防伪RFID标签的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以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因子,结合标识ID信号这一静态因子,通过动静因子组合验证模型进行组合验证,验伪过程不仅验证标识ID信号,还附加验证了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传统方法仅从标识ID信号中提取特征来验证酒类产品的真伪,而本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构思,将酒类产品的包装开盖动向、以及识别过程信号也作为防伪验证的判据,通过侦测信号(动态因子)和标识ID信号(静态因子)的组合验证,即便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造假,在RFID电子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静态因子,而缺失动态因子,造成验证失败,防止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基于防伪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验伪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第一箍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箍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7为箍体与箍卡扣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原理示意图;
图9为抱箍卡扣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10为箍体和抱箍卡扣开锁状态。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箍体,2-第二箍体,3-第一卡件,4第二卡件,5-卡环,6-侦测回路,7-铰接柱,8-铰接孔位,81-第一铰接孔位,82-第二铰接孔位,9-接触块,91限位凹槽,10-定位立柱,11-拉扯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UID能够被通用的 RFID阅读器轻易获取,造假者可以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本发明提供以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一: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标签侦测信号为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侦测结果;所述识别过程信号包括: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和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步骤二: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方法:
获取标识ID信号,对标识ID信号IQ 解调,并对IQ 解调后的信号求模得到信号a(n),其中n =1,2,…N 为信号采样点;
将信号a(n)输入聚类函数得到聚类中心点向量V=clu[a(n)]=[a0,a1]T
其中clu[*]表示聚类函数,a0为码元取0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a1为码元取1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
步骤三: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包括方法:
S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提取出验证因子;所述验证因子包括: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噪音信号aA(n)和侦测状态矩阵B1;
S2,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并基于相关性计算结果从验证因子中筛选出有效验证因子;
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先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分别进行对应的阈值判断,将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A,将未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B;
S22,基于式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和/>;其中/>为归一化输出信号,y为输入信号;
S23,基于下式进行验证因子相关性计算:
其中G为验证因子相关性值,K为相关系数,由侦测状态决定;将侦测状态矩阵B1均匀划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若非零元素j位于上半部分,则K=k1;若非零元素j位于下半部分,则K=2 k1,其中k1表示相关程度,k1∈(0,1];P为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L为识别距离,R为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S24,将验证因子相关性值G与预设阈值Ge进行比较,若G大于Ge,则以验证因子组A作为有效验证因子,否则以验证因子组B作为有效验证因子。
由于在验证因子提取阶段,提取的验证因子较多,因此需保留有效验证因子,本方案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在确定有效验证因子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侦测结果、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以及识别设备的灵敏度,去除冗余验证因子;
另外,由于攻击RFID标签或攻击读卡器获得的标识ID信号与真实RFID标签中的一致,但是二者会存在制作过程中的硬件电路导致的噪音信号、期望信号等差异,和标签间的周期也会存在差别,因此提取的验证因子也会存在差异,本方案先对验证因子分别进行对应的阈值判断划分出验证因子组A和验证因子组B,再通过验证因子相关值确定由验证因子组A或验证因子组B作为有效验证因子,保证验证因子的代表性,提高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S3,基于有效验证因子交叉验证训练得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
S32,提取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验证因子,并基于步骤S2筛选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有效验证因子;
S33,将步骤S32 得到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分类器模型中训练得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S4,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对识别信号预处理后输入动静组合验证模型进行防伪验证。
所述验证因子的提取方法包括:
以各聚类中心点,对信号a(n)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期望信号ae(n):
计算信号a(n)的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
根据标签侦测信号,将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记为1,关闭状态记为0,构建状态矩阵B;基于状态矩阵B得到侦测状态矩阵B1:B1=jBT;其中,j为状态矩阵B的列数,BT表示矩阵B的转置。
步骤四: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本实施例从防伪验证层面出发,在现有的防伪验证技术上进行验证方法上的改进,通过获取防伪RFID标签的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以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结合标识ID信号这一静态验证因子,通过动静因子组合验证模型进行组合验证,验伪过程不仅验证标识ID信号,还附加验证了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传统方法仅从标识ID信号中提取特征来验证酒类产品的真伪,而本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构思,将酒类产品的包装开盖动向、以及识别过程信号也作为防伪验证判据,通过侦测信号(动态因子)和标识ID信号(静态因子)的组合验证,即便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造假,在RFID电子标签的验证环节只有静态因子,而缺失动态因子,造成验证失败,防止造假者复制存储相同内容的电子标签进行造假伪装,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标签侦测信号为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侦测结果;所述识别过程信号包括: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和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
验伪模块,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还包括标签承载件和侦测回路;
标签承载件包括:
箍体,用于活性环绕在产品上;
抱箍卡扣,用于卡锁箍体;所述抱箍卡扣设置在箍体上;
RFID标签,用于装载产品信息;所述RFID标签包括RFID天线和线圈;所述侦测回路为线圈的一部分;
线圈设置在抱箍卡扣上,在抱箍卡扣打开的同时,导致所述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 箍体包括第一箍体1和第二箍体2;第一箍体1尾端与第二箍体2尾端铰接后环绕在酒类产品上,第一箍体1首端与第二箍体2首端紧密接触;在箍体上设置抱箍卡扣,当抱箍卡扣卡锁第一箍体1首端与第二箍体2首端后,箍体将酒类产品锁紧。
本实施例中,第一箍体的尾端设置有铰接柱7,第二箍体的尾端设置有铰接孔位8,第一箍体上的铰接柱伸入第二箍体上的铰接孔位中实现第一箍体与第二箍体的铰接;
第二箍体2和第一箍体1的首端分别设置有接触块9,第一箍体1上的接触块9设置有限位凹槽91,用于放置卡环5,第二箍体2的接触块9上设置有铰接柱7,用于铰接第一卡件。
抱箍卡扣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和卡环;
第一卡件铰接在第二箍体上,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卡环铰接在第二卡件上;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活性卡扣在第一箍体上;伸展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将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卡锁;
侦测回路设置在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位置,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使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如图4-7所示,抱箍卡扣包括:第一卡件3、第二卡件4和卡环5;
第一卡件3上设置有铰接孔位和铰接柱,第二箍体的接触块上铰接柱伸入第一卡件的铰接孔位,实现第二箍体与第一卡件的铰接。
第二卡件4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位81和第二铰接孔位82,第一卡件上的铰接柱伸入第一铰接孔位81,实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的铰接;
卡环5为开口环形环,卡环5的开口位置伸入第二铰接孔位82实现卡环与第二卡件的铰接;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件3上还设置有1个拉扯立柱11,第二卡件4上还设置有2个定位立柱10,侦测回路6线圈环绕拉扯立柱11和的定位立柱10;
如图7所示在卡锁状态下,卡环5放置在第一箍体接触块的限位凹槽91内,第二卡件4与第一卡件3伸展并紧贴在箍体表面;
如图9在开锁状态下,第二卡件4与第一卡件3折叠并远离箍体表面后卡环5才能释放;第二卡件4与第一卡件3折叠过程中,第一卡件上的拉扯立柱11和第二卡件上的定位立柱10撕扯侦测回路致使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箍体和抱箍卡扣开锁状态如图10所示。
酒类产品的抱箍结构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锁紧机构,一般仅能起到锁紧瓶体和瓶盖连接处的作用,而没有防回收的功能;于是容易出现抱箍和其他包装材料被造假分子完整回收,灌入假酒后再次包装利用的情况;在抱箍结构中引入防伪RFID标签的断路侦测技术;依托于RFID技术一物一码、不可复制的特性,消费者使用手机NFC或其他读写器查验即可与系统后台服务器交互,查询真伪。同时结合断路侦测技术,还可以做到消费者在查验时能查验到该抱箍出厂后是否曾被开启过,以及开启的时间。
抱箍结构方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消费者在开启抱箍卡扣这一必要动作的同时破坏掉RFID标签的断路侦测线圈。
假如有造假分子回收该抱箍再次利用,由于系统后台已记录此RFID标签信息为“已开启过”,所以当假冒品被查验时,即可提醒消费者此抱箍已于某某时间开启过。即使造假份子通过其他手段将断路侦测线圈修复,但是由于系统中存在“已开启过”的记录,假冒品仍无法通过系统查验。从而达到防伪、防回收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实现如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标签侦测信号为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酒类产品防伪包装为打开或关闭的侦测结果;所述识别过程信号包括: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和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方法:
获取标识ID信号,对标识ID信号IQ 解调,并对IQ 解调后的信号求模得到信号a(n),其中n =1,2,…N 为信号采样点;
将信号a(n)输入聚类函数得到聚类中心点向量V=clu[a(n)]=[a0,a1]T
其中clu[*]表示聚类函数,a0为码元取0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a1为码元取1时对应的聚类中心点;
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所述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包括方法:
S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提取出验证因子;所述验证因子包括: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噪音信号aA(n)和侦测状态矩阵B1;
所述验证因子的提取方法包括:
以各聚类中心点,对信号a(n)计算欧式距离得到期望信号ae(n):
;
计算信号a(n)的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
根据标签侦测信号,将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记为1,关闭状态记为0,构建状态矩阵B;基于状态矩阵B得到侦测状态矩阵B1:B1=jBT;其中,j为状态矩阵B的列数,BT表示矩阵B的转置;
S2,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并基于相关性计算结果从验证因子中筛选出有效验证因子;
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先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分别进行对应的阈值判断,将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A,将未超过对应阈值的验证因子划分为验证因子组B;
S22,基于式对信号a(n)、期望信号ae(n)、标准信号aB(n)和噪音信号aA(n)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和/>;其中/>为归一化输出信号,y为输入信号;
S23,基于下式进行验证因子相关性计算:
其中G为验证因子相关值,K为相关系数,由侦测状态决定;将侦测状态矩阵B1均匀划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若非零元素j位于上半部分,则K=k1;若非零元素j位于下半部分,则K=2 k1,其中k1表示相关程度,k1∈(0,1];P为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L为识别距离,R为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S24,将验证因子相关值G与预设阈值Ge进行比较,若G大于Ge,则以验证因子组A作为有效验证因子,否则以验证因子组B作为有效验证因子;
S3,基于有效验证因子训练出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S4,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对识别信号预处理后输入动静组合验证模型进行防伪验证;
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从预处理后的历史识别信号中划分出训练集和测试集;
S32,提取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验证因子,并基于步骤S2筛选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有效验证因子;
S33,构建验证分类器框架,将步骤S32 得到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输入验证分类器框架中训练得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
3.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RFID标签的识别信号,所述识别信号包括:标签侦测信号、识别过程信号和标识ID信号;所述标签侦测信号为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酒类产品防伪包装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的侦测结果;所述识别过程信号包括:识别设备的发射功率、识别距离和识别设备的灵敏度;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识别信号进行预处理;
验伪模块,用于将预处理后的识别信号输入已构建好的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中进行防伪验证;所述动静组合验证模型以标签侦测信号和识别过程信号作为动态验证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当前RFID标签的防伪验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承载件和侦测回路;所述侦测回路用于在每次识别当前RFID标签时,侦测酒类产品防伪包装为打开或关闭;
所述标签承载件包括:
箍体,用于活性环绕在产品上;
抱箍卡扣,用于卡锁箍体;所述抱箍卡扣设置在箍体上;
RFID标签,用于装载产品信息;所述RFID标签包括RFID天线和线圈;所述侦测回路为线圈的一部分;
所述线圈设置在抱箍卡扣上,在抱箍卡扣打开的同时,导致所述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体包括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第一箍体尾端与第二箍体尾端铰接后环绕在产品上,第一箍体首端与第二箍体首端紧密接触;
所述抱箍卡扣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和卡环;
所述第一卡件铰接在第二箍体上,所述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所述卡环铰接在第二卡件上;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活性卡扣在第一箍体上;伸展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卡环将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卡锁;
所述侦测回路设置在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铰接位置,折叠第二卡件与第一卡件时使侦测回路物理性断裂;
所述第二卡件上设置至少1个定位立柱,第一卡件上设置有至少1个拉扯立柱,所述拉扯立柱和定位立柱套在侦测回路的回路圈内。
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
CN202410195121.XA 2024-02-22 2024-02-22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Active CN117764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5121.XA CN117764101B (zh) 2024-02-22 2024-02-22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5121.XA CN117764101B (zh) 2024-02-22 2024-02-22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4101A CN117764101A (zh) 2024-03-26
CN117764101B true CN117764101B (zh) 2024-05-07

Family

ID=9031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5121.XA Active CN117764101B (zh) 2024-02-22 2024-02-22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410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630A (zh) * 2006-12-15 2007-09-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rfid酒类产品防伪认证模块
CN101604786A (zh) * 2009-04-22 2009-12-16 上海韩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fid天线、标签以及电子防伪瓶盖
CN101882277A (zh) * 2009-05-08 2010-11-10 深圳市爱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酒类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4951723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启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环境状态监测装置及一次性消耗用品
CN105871904A (zh) * 2016-05-25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rfid的限定距离的安全认证协议
CN108600230A (zh) * 2018-04-26 2018-09-28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086841A (zh) * 2018-07-17 2018-12-25 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 基于rfid特征参数防伪技术
CN110399756A (zh) * 2019-07-23 2019-11-01 深圳市琥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rfid识别相邻容器中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09807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信联征信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验证码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TW202046176A (zh) * 2019-06-13 2020-12-16 永豐泰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Rfid電子標籤之動態防偽加密方法及電子標籤
CN114580588A (zh) * 2022-05-06 2022-06-03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基于概率矩阵模型的uhf rfid群标签选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49030B2 (en) * 2012-12-29 2016-05-24 Meps Real-Tim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items tagged with RFID tags in an enclosed shielded space
US20150076235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Zhengfang Qian Chipless nanotube electromagne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uthorization, and brand pro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630A (zh) * 2006-12-15 2007-09-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rfid酒类产品防伪认证模块
CN101604786A (zh) * 2009-04-22 2009-12-16 上海韩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fid天线、标签以及电子防伪瓶盖
CN101882277A (zh) * 2009-05-08 2010-11-10 深圳市爱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酒类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04951723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启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环境状态监测装置及一次性消耗用品
CN105871904A (zh) * 2016-05-25 2016-08-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rfid的限定距离的安全认证协议
CN108600230A (zh) * 2018-04-26 2018-09-28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086841A (zh) * 2018-07-17 2018-12-25 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 基于rfid特征参数防伪技术
TW202046176A (zh) * 2019-06-13 2020-12-16 永豐泰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Rfid電子標籤之動態防偽加密方法及電子標籤
CN110399756A (zh) * 2019-07-23 2019-11-01 深圳市琥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rfid识别相邻容器中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09807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信联征信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验证码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580588A (zh) * 2022-05-06 2022-06-03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基于概率矩阵模型的uhf rfid群标签选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gnitive Risk Control for Physical-Layer RFID Counterfeit Tag Identification";Haifeng Wu 等;《IEEE》;20231027;第1-15页 *
"Feature Selection and Cross Validation for Physical-Layer RFID Counterfeit Tag Identification";Haifeng Wu 等;《IEEE》;20220819;第1-14页 *
"NFC应用于白酒行业的防伪溯源";牟晓辉 等;《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30615(第102期);第45-49页 *
"RFID 系统克隆标签检测方法综述";孔春明 等;《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20810;第32卷(第8期);第122-128页 *
"伪RFID标签信号的谱熵特征提取与选择";高威 等;《电子测量技术》;20230108;第46卷(第1期);第25-33页 *
"高频高速双协议读写器系统应用研究";邓洋 等;《通信与信息技术》;20231125(第2023年第6期);第29-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4101A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532C (zh) 用于物品标识及识别的系统、标识方法及识别方法
US87917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item information using RFID tags
JP5149909B2 (ja) Rfid装置とのデータ・アクセス制御
AU202420159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object recognition and authentication
CN103577780B (zh) 用于管理受保护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US10640273B2 (en) Authentication of packaged products
US20190347888A1 (en)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8035521B2 (en) Radio frequency data reader
BRPI0710622A2 (pt) sessão de verificação de autenticação mútua de rfid
CN109146024A (zh) 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品防伪电子标签系统与方法
US9607286B1 (en) RFID tags with brand protection and loss prevention
CN101346728A (zh) 协作的rfid设备
CN106971223A (zh) 射频识别标签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45123A (zh) 一种基于rfid手机与组合密钥技术的真伪鉴别方法
CN102663590A (zh) 基于限制认证次数的商品防伪认证系统及方法
US9177181B2 (en) Secure epass booklet based on double chip technology
CN104217335A (zh) 商品真伪验证信息的存储装置、方法及商品真伪验证方法
CN117764101B (zh) 基于rfid标签的酒类产品防伪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CN202870898U (zh) 一种基于射频的商品信息识别系统
CN100409252C (zh) 通用型防伪方法及系统
CN206711129U (zh) 射频识别标签
CN115660021B (zh) 一种rfid防伪双向认证读取方法及rfid防伪系统
CN104680106A (zh) 一种基于安全指令的电子签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09916A (zh) 一种rfid数据传输与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6815614A (zh) 一种采用nfc防伪技术的银行承兑汇票防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