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2144A - 头盔 - Google Patents

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2144A
CN117752144A CN202311806832.8A CN202311806832A CN117752144A CN 117752144 A CN117752144 A CN 117752144A CN 202311806832 A CN202311806832 A CN 202311806832A CN 117752144 A CN117752144 A CN 117752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hell
assembly hole
inner shell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068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田
王洪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068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2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2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2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盔,该头盔包括外壳、内壳、弹性缓冲结构和第二柔性缓冲件;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缓冲件,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内壳相连,第一柔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外壳相连;第二柔性缓冲件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与内壳会发生相对位移和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第一柔性缓冲件会受力变形,在移动和变形过程中会吸收分散减缓能量,提高防震缓冲性能。第二柔性缓冲件与外壳融为一体,既不影响美观,又增加多一层防护层,第二柔性缓冲件柔软有弹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减缓撞击力度的传递,从而提升头盔安全性能,减缓碰撞过程冲击力的传递。

Description

头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盔防护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缓冲撞击头盔。
背景技术
如今,头盔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体育、竞技、建筑、采矿和军事防御等。因此,不同行业,人们需佩戴合适的头盔,以对头部进行防护。
目前,大多数头盔主要由外壳、内衬及缓冲层组成,缓冲层填充在外壳和内衬之间固定于外壳内侧,缓冲层一般是填充EPS、EPO、EPP等塑料泡沫材料,该塑料泡沫材料轻便并且具有一定的硬度特点,故该泡沫材料有良好的抗冲击作用。实际使用时,由于泡沫体形成的缓冲层被压缩的变形距离有限,在较大的冲击力下,缓冲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泡沫体刚度一般偏小且缓冲吸能性不强,不利于冲击力的分散和传播。因此,如何提升头盔的防震缓冲性能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盔,以解决现有头盔存在防震缓冲性能不佳的问题。
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内壳、弹性缓冲结构和第二柔性缓冲件;
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缓冲件,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
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包括柔性主体部、从所述柔性主体部的两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和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限位部;
所述柔性主体部的为球形主体部;
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外壳远离内壳一侧向上延伸出的第一柔性连接部和沿轴向方向远离外壳靠近内壳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柔性连接部;
所述柔性限位部包括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柔性主体部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一柔性限位部和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柔性主体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二柔性限位部;
所述第一柔性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内壳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侧的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第一装配孔;
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柔性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内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壳体内侧的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柔性主体部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内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第五装配孔;
所述柔性主体部穿设在所述第一内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所述柔性主体部的弧形面与所述第四装配孔全部抵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内壳体第五装配孔内,所述柔性主体部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内壳体外侧抵接;
所述第四装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柔性主体部最大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的外径;
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五装配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装配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柔性限位部远离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外径,小于所述柔性限位部靠近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外径。
优选地,所述柔性限位部为锥形限位部、台形限位部、柱锥形限位部和柱台形限位部中的任一种;
所述柱锥形限位部包括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所述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锥形限位部;
所述柱台形限位部包括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所述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台形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内壳体包括硬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硬质壳体内侧的内层缓冲层;
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硬质壳体相连;
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还设置在所述硬质壳体和所述内层缓冲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为一个缓冲层,或者,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缓冲层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缓冲层之间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头盔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侧的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有第二装配孔;
所述第二内壳体上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内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应的第六装配孔;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孔、第六装配孔和所述第三装配孔内,用于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
上述头盔包括外壳、内壳、弹性缓冲结构和第二柔性缓冲件;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缓冲件,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内壳相连,第一柔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外壳相连;第二柔性缓冲件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与内壳会发生相对位移和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第一柔性缓冲件会受力变形,在移动和变形过程中会吸收分散减缓能量,提高防震缓冲性能。第二柔性缓冲件与外壳融为一体,既不影响美观,又增加多一层防护层,第二柔性缓冲件柔软有弹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减缓撞击力度的传递,从而提升头盔安全性能,减缓碰撞过程冲击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头盔沿轴向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头盔的外壳内侧一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柔性缓冲件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头盔的内壳外侧一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柔性缓冲件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壳;110、第一外壳体;120、第二外壳体;121、第一装配孔;122、第二装配孔;123、第一粘接层;200、内壳;210、第一内壳体;220、第二内壳体;221、硬质壳体;222、内层缓冲层;223、第二粘接层;224、第三粘接层;230、第三装配孔;240、第一连接件;250、第四装配孔;260、第五装配孔;270、第六装配孔;300、第一柔性缓冲件;310、柔性主体部;320、柔性连接部;330、柔性限位部;400、第二柔性缓冲件;401、条形缓冲层;402、翼状缓冲层;410、缓冲层;411、镂空孔;420、第二连接件;421、环形柱状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头盔,如图1所示,该头盔包括外壳100、内壳200、弹性缓冲结构和第二柔性缓冲件400;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一端与内壳200相连,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另一端与外壳100相连;第二柔性缓冲件400设置在外壳100的外侧
作为一示例,由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组成的弹性缓冲结构设置在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一端与内壳200相连,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另一端与外壳100相连,对外壳100和内壳200进行支撑。采用上述结构,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会发生相对位移,在移动过程中能量会有一定的释放,进而达到吸收能量,从而减缓撞击的效果。同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的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会受力变形,变形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进而达到减缓撞击能量的效果。因此,在外壳100与内壳200的相对位移和第一柔性缓冲件300受力变形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了提升头盔的防震缓冲性能的效果。
作为另一示例,头盔还包括第一粘接层123,第一粘接层123用于粘接最内侧的缓冲层401和第一外壳体110的外侧。本示例中,通过第一粘接层123将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中最内侧的缓冲层410与第一外壳体110的外侧粘接,使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与外壳100融为一体,既不影响美观,又增加多一层防护层。例如,第一粘接层123可选用具有亲和性的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和热熔粘合剂粘合,也可用热晕和接枝等其它方法粘合。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将第二柔性缓冲件400设置在外壳100的外侧,第二柔性缓冲件400柔软有弹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减缓撞击力度的传递,从而提升头盔安全性能,减缓碰撞过程冲击力的传递。
在一实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柔性缓冲件300包括柔性主体部310、从柔性主体部310的两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320和从柔性连接部320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限位部330;柔性主体部310的为球形主体部;柔性连接部320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外壳远离内壳一侧向上延伸出的第一柔性连接部321和沿轴向方向远离外壳靠近内壳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柔性连接部322;柔性限位部330包括从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远离柔性主体部330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一柔性限位部331和从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远离柔性主体310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第一柔性限位部331和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穿设在外壳100内,第二柔性限位部332和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穿设在内壳200内。
其中,第一柔性缓冲件300可柔软有弹性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硅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本示例中,以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硅胶缓冲件为例,抗压缩变形性能强、吸震和缓冲效果极佳,而且耐高温。
作为一示例,第一柔性限位部331和第一柔性连接部321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呈T型结构,可穿设在外壳100内,与外壳100卡接,保障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与外壳100连接的牢靠。本示例中,第一柔性限位部331会将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保持卡接在外壳100内,避免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从外壳100内脱落;安装连接时,第一柔性限位部331可压缩变形穿设入外壳100,穿入外壳100后,恢复原状,以实现与外壳100卡接限位效果。第二柔性限位部332和第二柔性连接部322沿轴向方向的截面呈倒T型结构,可穿设在内壳200内,与内壳200卡接,保障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与内壳200连接的牢靠。本示例中,第二柔性限位部332会将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保持卡接在内壳200内,避免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从外壳100内脱落;安装连接时,第二柔性限位部332可压缩变形穿设入内壳200,穿入内壳200后,恢复原状,以实现与内壳200卡接限位效果。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可以发生360度全方位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旋转卸力的效果。同时,柔性主体部310会受力变形,变形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减缓撞击能量的效果。
在一实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壳100包括第一外壳体1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0内侧的第二外壳体120,第二外壳体120上设有用于装配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第一装配孔121;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外径小于第一装配孔121的孔径,第一柔性限位部331的外径大于第一装配孔121的孔径。
作为一示例,由第一外壳体1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0内侧的第二外壳体120形成的外壳100,第一外壳体110保持头盔的整体美观;而第一外壳体110与第二外壳体120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外壳体120上设有用于装配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第一装配孔121,第一装配孔121与第一外壳体110和第二外壳体120之间的间隙形成卡位,用于卡接由第一柔性限位部331和第一柔性连接部321形成的沿轴向方向的T型结构。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外径小于第一装配孔121的孔径,第一柔性限位部331的外径大于第一装配孔121的孔径,在安装过程中,可采用沿第一柔性连接部321轴向方向的外力,将第一柔性限位部331挤压穿过第一装配孔121,以使第一柔性连接部321最终卡接在第一装配孔121内,实现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与第一装配孔121进行卡接限位,使得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不易脱落。其中,第一柔性连接部321的外径小于第一装配孔121的孔径,采用上述结构,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较容易地发生360度全方位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旋转卸力的效果。
在一实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内壳200包括第一内壳体2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内壳体210内侧的第二内壳体220,第一内壳体210上设有用于装配柔性主体部310的第四装配孔250,第二内壳体220上设有用于装配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第五装配孔260;柔性主体部310穿设在第一内壳体210和第二内壳体220之间,柔性主体部310的弧形面与第四装配孔250全部抵接,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穿设在第二内壳体220第五装配孔内,柔性主体部310的弧形面与第二内壳体220外侧抵接;第四装配孔250的孔径小于柔性主体部310最大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的外径;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外径小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的外径大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
作为一示例,内壳200包括第一内壳体2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内壳体210内侧的第二内壳体220,第一内壳体210上的第四装配孔250用于卡接柔性主体部310,第二内壳体220上的第五装配孔260用于卡接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柔性主体部310穿设在第一内壳体210和第二内壳体220之间,柔性主体部310的弧形面与第四装配孔250全部抵接,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穿设在第二内壳体220第五装配孔内,柔性主体部310的弧形面与第二内壳体220外侧抵接;弧形面可以提供360度变形,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可以发生360度全方位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旋转卸力的效果。本示例中,柔性主体部310的一部分穿设在第一内壳体210和第二内壳体220之间,柔性主体部310剩余的部分设置在外壳100和内壳200之间。其中,柔性主体部310的球形主体部的直径等于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的距离和第一内壳体210与第二内壳体220之间的距离之和。第四装配孔250的孔径小于柔性主体部310最大截面的直径,在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穿设于内壳200时,使柔性主体部310部分穿过第一内壳体210,而非全部穿过第一内壳体210,从而柔性主体部310卡接在第一内壳体210上,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可以发生360度全方位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旋转卸力的效果。同时,柔性主体部310会受力变形,变形过程中逐步吸收撞击力进行减震,从而达到减缓撞击能量的效果。第四装配孔250的孔径大于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的外径,
可以使第二柔性连接部322和第二柔性限位部332轻松穿过第四装配孔250。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外径小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的外径大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第一内壳体210与第二内壳体220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内壳体220上设有用于装配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第五装配孔260,第五装配孔260与第一内壳体210和第二内壳体220之间的间隙形成卡位,用于卡接由第二柔性限位部332和第二柔性连接部322形成的沿轴向方向的倒T型结构。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外径小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第二柔性限位部332的外径大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在安装过程中,可采用沿第二柔性连接部322轴向方向的外力,将第一柔性限位部331挤压穿过第五装配孔260,以使第二柔性连接部322最终卡接在第五装配孔260内,实现第二柔性连接部322与第五装配孔260进行卡接限位,使得第一柔性缓冲件300不易脱落。其中,第二柔性连接部322的外径小于第五装配孔260的孔径,采用上述结构,在受外力撞击时,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较容易地发生360度全方位旋转。
在一实例中,如图3所示,柔性限位部330远离柔性连接部320的一端外径,小于柔性限位部330靠近柔性连接部320的一端外径。
作为一示例,柔性限位部330远离柔性连接部320的一端外径,小于柔性限位部330靠近柔性连接部320的一端外径,便于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将柔性限位部330外径小的一端先靠近第二外壳体120的第一装配孔121,然后,施力将柔性限位部330向第一装配孔121推进,直至柔性限位部330外径大的一端完全推入第一装配孔121内,进而使得柔性连接部320装配在第一装配孔121内,而柔性限位部330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安装过程由松至紧,施加的推力也逐渐加大。采用这种结构,将柔性限位部330向第一装配孔121内推进更方便,操作过程更流畅。
在一实例中,如图3所示,柔性限位部330为锥形限位部、台形限位部、柱锥形限位部和柱台形限位部中的任一种;柱锥形限位部包括从柔性连接部320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锥形限位部;柱台形限位部包括从柔性连接部320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台形限位部。
作为一示例,柔性限位部330为锥形限位部、台形限位部、柱锥形限位部和柱台形限位部中的一种,采用上述结构,可使安装操作过程更流畅,而且柔性限位部330与柔性连接部320形成T形结构,实现卡接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内壳体220包括硬质壳体221和设置在硬质壳体221内侧的内层缓冲层222;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一端与硬质壳体221相连;第二柔性缓冲件400还设置在硬质壳体221和内层缓冲层222之间。
其中,第一柔性缓冲件300和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为柔软有弹性材质,可采用但不限于硅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本示例中,以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硅胶缓冲件为例,抗压缩变形性能强、吸震和缓冲效果极佳,而且耐高温。
作为一示例,第一柔性缓冲件300的一端与硬质壳体221相连,硬质壳体221为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的,可将第一柔性缓冲件300固定粘接于硬质壳体221外侧。第二柔性缓冲件400设置在内壳200的硬质壳体221和内层缓冲层222之间,第二柔性缓冲件400柔软有弹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减缓撞击力度的传递,从而提升头盔安全性能,减缓碰撞过程冲击力的传递。
作为另一示例,头盔还包括第二粘接层223和第三粘接层224;第二粘接层223用于粘接最外侧的缓冲层401和硬质壳体221的内侧;第三粘接层224用于粘接最内侧的缓冲层401和内层缓冲层222的外侧。本示例中,通过第二粘接层223将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中最外侧的缓冲层401与硬质壳体221的内侧粘接,同时,第三粘接层224将第二柔性缓冲件400最内侧的缓冲层401与内层缓冲层222的外侧粘接,使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与外壳100融为一体,与现有头盔相比,增加多一层防护层。例如,第二粘接层223是选用具有亲和性的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和热熔粘合剂粘合,也可用热晕和接枝等其它方法粘合;第三粘接层224,可以使用胶贴和热熔粘合剂等方法粘合。采用上述结构,第二柔性缓冲件400粘接在硬质壳体221的内侧和内层缓冲层222的外侧之间更加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为一个缓冲层401,或者,第二柔性缓冲件400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缓冲层401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缓冲层401之间的第二连接件420。
其中,第二柔性缓冲件400包括条形缓冲层401和从条形缓冲层401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的翼状缓冲层402。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头盔形状,更灵活地更便捷地将第二柔性缓冲件400粘接在撞击力接收较大的部分位置,而非粘接在整个头盔的全部位置,这样做便捷且节省成本。
其中,缓冲层40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镂空孔411,具体地,缓冲层401由多个阵列排布镂空孔411形成,采用上述结构形成的缓冲层401弹性更大,柔韧张力更强,在受到外力撞击时,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会变形压缩,在变形压缩过程中,吸收能量,减缓撞击力的传递,提升头盔安全性能。
其中,镂空孔411为多边形孔,具体地,镂空孔411呈多边形状结构,可采用但不限于蜂窝状、菱形或五边形结构,在本示例中,以多个镂空孔411呈蜂窝状为例作说明,蜂窝状结构具有轻量化节约材料、高强度耐用性好、防震减震效果好、优异的导热性和降噪效果等多种优点。
作为一示例,只有一个缓冲层401构成的第二柔性缓冲件400,在缓冲层401达到一定厚度后,第二柔性缓冲件400柔软有弹性,起到缓冲吸能效果,有利于冲击力的分散和传播。
作为另一示例,第二柔性缓冲件400由至少两个缓冲层401组成,相邻两个缓冲层401通过第二连接件420连接,使得相邻两个缓冲层40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第二柔性缓冲件400柔软有弹性,能够吸收且减缓撞击力度的传递。本示例中,可采用但不限于硅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进行注塑或者模具冲压工艺,形成包含至少两个缓冲层401和多个第二连接件420的第二柔性缓冲件400,该第二柔性缓冲件400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第二连接件42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环形柱状连接体421,每一环形柱状连接体421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缓冲层401上的两个镂空孔411的孔壁。具体地,第二连接件420阵列排布多个环形柱状连接体421,且每一环形柱状连接体421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缓冲层401上的两个镂空孔411的孔壁,采用上述结构制作成的第二柔性缓冲件400,立体有弹性且抗冲击性能和缓冲吸能性更高,有利于冲击力的分散和传播。同时,第二连接件420用于辅助缓冲层401移动后快速复位。
其中,第二柔性缓冲件400通过多个环形柱状连接体421将相邻两个缓冲层401连接形成,多个缓冲层401中,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层与层之间的间隙,会使缓冲层401的层与层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撞击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吸收,进而减缓碰撞过程冲击力的传递。
而且,多个环形柱状连接体421的横截面形状与镂空孔411形状相一致。具体地,镂空孔411呈蜂窝状且多个环形柱状连接体421呈蜂窝状,使每一环形柱状连接体421在连接相邻两个缓冲层401上的两个镂空孔411的孔壁,可使整个第二柔性缓冲件400兼具蜂窝状结构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头盔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外壳100和内壳200。
作为一示例,外壳100和内壳200通过连接结构连为一体,连接结构由多个第一连接件240组成,外壳100和内壳200通过第一连接件240连接,在受外力压缩时,保障内壳200和外壳100连接为一体。
在一实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00包括第一外壳体1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0内侧的第二外壳体120,第二外壳体12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122;第二内壳体220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30,第一内壳体210上设有与第三装配孔230相对应的第六装配孔270;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240,第一连接件240穿设在第二装配孔122、第六装配孔270和第三装配孔230内,用于连接外壳100和内壳200。
其中,连接结构可以由多个第一连接件240组成,第一连接件240一端穿设在第二装配孔122与外壳100连接,第一连接件240另一端穿设在第三装配孔230与内壳200连接。外壳100和内壳200由由多个第一连接件240连接,在受外力压缩时,保障内壳200和外壳100连接为一体。其中,组成连接结构的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的第一连接件240,即至少三个第一连接件240不是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保障内壳200和外壳10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第一连接件240可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可为牵引绳或卡拉带等结构。
作为一示例,外壳100包括第一外壳体1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0内侧的第二外壳体120,第二外壳体12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122,第二装配孔122还包括卡接限位件,例如,在第二装配孔122中间设有横杆,将第二装配孔122分为两个小孔的结构,而第二内壳体200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30,第一内壳体210上设有与第三装配孔230相对应的第六装配孔270。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连接件240从第二内壳体220的内侧穿设过第三装配孔230和第六装配孔270,然后再从第二外壳体120的内侧穿设过第二装配孔122的第一小孔,再从第二外壳体120外侧穿设入第二装配孔122的第二小孔,再从内壳200的外侧向下穿设第六装配孔270和第三装配孔230,最后将第一连接件240的两端粘接在第二内壳体220内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第一外壳体110和嵌套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10内侧的第二外壳体120,第二外壳体12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122,第二装配孔122还包括卡接限位件,例如,在第一外壳体110上设置有与第二装配孔122对应的卡接限位孔,而第二内壳体200上设有第三装配孔230,第一内壳体210上设有与第三装配孔230相对应的第六装配孔270。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连接件240从第二内壳体220的内侧穿设过第三装配孔230和第六装配孔270,接着从第二外壳体120的内侧穿设过第二装配孔122,然后穿设过卡接限位孔,然后再从第二外壳体120的外侧穿设过第二装配孔122,接着从内壳200的外侧向下穿设第六装配孔270和第三装配孔230,最后将第一连接件240的两端粘接在第二内壳体22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弹性缓冲结构和第二柔性缓冲件;
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柔性缓冲件,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
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包括柔性主体部、从所述柔性主体部的两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连接部和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柔性限位部;
所述柔性主体部的为球形主体部;
所述柔性连接部包括沿轴向方向靠近外壳远离内壳一侧向上延伸出的第一柔性连接部和沿轴向方向远离外壳靠近内壳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柔性连接部;
所述柔性限位部包括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柔性主体部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一柔性限位部和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柔性主体一端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第二柔性限位部;
所述第一柔性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内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侧的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第一装配孔;
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径,所述第一柔性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内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壳体内侧的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柔性主体部的第四装配孔,所述第二内壳体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第五装配孔;
所述柔性主体部穿设在所述第一内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所述柔性主体部的弧形面与所述第四装配孔全部抵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穿设在所述第二内壳体第五装配孔内,所述柔性主体部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内壳体外侧抵接;
所述第四装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柔性主体部最大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的外径;
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五装配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柔性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装配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限位部远离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外径,小于所述柔性限位部靠近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限位部为锥形限位部、台形限位部、柱锥形限位部和柱台形限位部中的任一种;
所述柱锥形限位部包括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所述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锥形限位部;
所述柱台形限位部包括从所述柔性连接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柱形限位部、以及从所述柱形限位部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延伸出的所述台形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体包括硬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硬质壳体内侧的内层缓冲层;
所述第一柔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硬质壳体相连;
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还设置在所述硬质壳体和所述内层缓冲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缓冲件为一个缓冲层,或者,所述柔性缓冲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缓冲层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缓冲层之间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体和嵌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侧的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上设有第二装配孔;
所述第二内壳体上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内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相对应的第六装配孔;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装配孔、第六装配孔和所述第三装配孔内,用于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
CN202311806832.8A 2023-12-26 2023-12-26 头盔 Pending CN117752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6832.8A CN117752144A (zh) 2023-12-26 2023-12-26 头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6832.8A CN117752144A (zh) 2023-12-26 2023-12-26 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2144A true CN117752144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0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06832.8A Pending CN117752144A (zh) 2023-12-26 2023-12-26 头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21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4544U (zh) 一种旋转冲击缓冲安全帽
US10588372B2 (en) Multilayered floatable universal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of safety helmet
ES2379690T3 (es) Panel reforzado con fibras, para automóviles
US9210962B2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safety helm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672853B1 (en) Helmet omnidirect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EP3372101B1 (en) Universal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of safety helmet
US20140157495A1 (en) Enhanced impact absorption strips for protective head gear
WO2005009159A3 (en) Lightweight impact resistant helmet system
CN103263108A (zh) 一种具有新型缓冲结构的安全帽
US20030140400A1 (en) Integral complex buffing structure of safety helmet
CN111227419A (zh) 头盔内胆及其制造方法及头盔
CN117752144A (zh) 头盔
CN2531655Y (zh) 安全头盔的一体复合式缓冲结构
US11884195B2 (en) Headrest
JP3086938U (ja) 安全ヘルメットの一体複合式緩衝構造
CN220587601U (zh) 一种头盔
CN216701793U (zh) 防护型工程盔
CN213785651U (zh) 一种减震头盔
CN201663949U (zh) 头盔内衬结构
CN110367636A (zh) 一种多重保护安全帽
CN2176658Y (zh) 安全头盔
CN218790792U (zh) 一种一体成型运动头盔
CN118319093A (zh) 一种用于头盔的位移缓冲结构及骑行头盔
CN210583544U (zh) 一种pmi泡沫做夹芯的超轻高强棒球棍
CN220390590U (zh) 一种外耐磨抗冲击内高保温复合泡沫塑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