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304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304A
CN117750304A CN202211117946.7A CN202211117946A CN117750304A CN 117750304 A CN117750304 A CN 117750304A CN 202211117946 A CN202211117946 A CN 202211117946A CN 117750304 A CN117750304 A CN 117750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 device
scene
terminal equipment
sub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17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乾坤
侯志远
郭翱
王志峰
隋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17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6547 priority patent/WO20240558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0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当通过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然后可以将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通过该方法,终端设备在通过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即可及时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特定场景进行通信。但是,终端设备在不同的特定场景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通信体验不好的问题。下面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地铁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乘坐工具之一,覆盖区域大,方便快捷,因而会存在人流密集的特点。但是,由于地铁通常位于地下,且由于运营商部署无线通信网络或有线通信网络等相关设施的不完善,因此会使得用户在乘坐地铁使用终端设备(比如手机)进行通信时,容易出现信号弱、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卡顿等问题。针对于此,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针对处于地铁场景的终端设备的通信进行针对性地优化,需要提前识别出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
对于地铁场景,一种识别方式是:构建地铁运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模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速度变化模型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该方案具体包括:计算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其他设备)可以通过针对乘坐地铁的终端设备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速度特征,并基于速度特征进行训练学习,得到用于识别地铁场景的速度变化模型;然后终端设备通过该速度变化模型以及终端设备的实时运动轨迹数据,识别终端设备当前是否处于地铁场景。
但是上述这种识别方式在使用速度变化模型进行识别时存在一定概率的误识别,可能会将其它交通工具识别为地铁,且需要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一段时间后完成实时运动轨迹数据收集后才能进行识别,存在一定的识别时延。
综上,如何提高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提高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先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其中,第一特定场景包括n个第一区域,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包含n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当该终端设备通过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然后,该终端设备可以将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在通过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即可及时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从而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给服务器进行汇总处理,以便任一个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服务器汇总处理得到的特定场景(比如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及时准确地识别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可以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识别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具有的第一运动特征;
当通过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且第一运动特征与终端设备在第一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
上述设计中,为了更为准确地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根据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同时结合该终端设备具有的第一运动特征进行综合识别,从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其中,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
获取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上述设计中,由于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有该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因此,该终端设备在获取到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后,当确定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即可及时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
当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物理位置属于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并结合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进行综合识别,可以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
当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第二运动特征与终端设备在第二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并结合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运动特征进行综合识别,可以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
当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第一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并结合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进行综合识别,可以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缓存策略,缓存业务数据。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该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缓存策略进行缓存业务数据,可以提高用户在第二特定场景中使用终端设备的流畅度,并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在第二特定场景中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好的通信服务,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在第二特定场景中使用终端设备的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终端设备即将切换到第二小区;
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确定第二小区为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时,从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相邻的多个小区中确定通信质量高于通信质量阈值的第三小区;
切换到第三小区。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小区切换路径以及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即将切换到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第二小区时,可以及时准确地从第一小区相邻的多个小区中确定通信质量高于通信质量阈值的第三小区。如此,该方案可以确保终端设备能够驻留在通信质量比较高的小区中,从而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在第二特定场景中能够尽可能地为用户提高比较好的通信服务,以此可以有助于提升用户在第二特定场景中使用终端设备的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在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四小区后,获取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未获取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启动计时器;计时器用于统计未识别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第二时长;
当第二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离开第二特定场景。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未获取到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即可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以此可以准确地统计未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处于特定场景的第二时长,从而可以为准确地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离开特定场景提供有效地支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时,若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若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未获取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继续计时器的计时。
上述设计中,当识别到终端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且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该终端设备仍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当识别到终端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且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未获取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继续计时器的计时,以此可以通过计时器统计的时长准确地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离开特定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蜂窝小区集是服务器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生成的;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是服务器根据第一蜂窝小区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在确定处于第二特定场景后上报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的。
上述设计中,服务器可以对各终端设备上报的特定场景(比如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生成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集,该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集可以用于任一个终端设备及时准确地识别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特定场景和第二特定场景均为地铁场景;第一区域为地铁站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其中,第一特定场景包括n个第一区域,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包含n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当通过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将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二蜂窝小区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定场景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中经过多个蜂窝小区的示意图;
图10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中经过多个蜂窝小区的示意图;
图11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理解。
(1)终端设备,又称为终端,是用户侧的一种具有收发信号功能的实体,可以向用户提供视频、语音、数据连通性等服务功能。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比如笔记本电脑等)、或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或智能头盔等)或虚拟现实设备等。又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具有收发信号功能的实体。
比如,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络协议分组进行相互转换,可以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
当然,网络设备也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比如,网络设备可以称为基站,可以覆盖一个或多个小区,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5G通信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B)(5G基站)、4G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4G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新无线控制器(newradiocontroller,NR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家庭基站(比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或者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CU)等。
(3)服务器,该服务器具有信息处理以及信息转发的功能,是一种可以提供数据连通服务的设备。而且,由于服务器可以响应终端设备的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需要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在本申请中,服务器可以为位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中的服务器,例如普通服务器,云平台中的服务器;或者为位于核心网内的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等。
此外,应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该应用场景中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比如网络设备301、网络设备302等)、与该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相连的服务器100,以及用户手持的终端设备200。
可选的,服务器100可以收集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上报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并基于某一特定场景(比如地铁场景、隧道场景或矿开采场景等)对应的区域内包含的多个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生成该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然后,服务器100可以将该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下发至终端设备200。
可选的,服务器也可以收集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在某一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驻留时上报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并基于该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包含的多个第一区域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生成该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然后,服务器100可以将该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下发至终端设备200。这样,当终端设备200驻留在某一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时,可以根据该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快速且准确地识别终端设备200是否处于该特定场景中。然后,终端设备200在确定终端设备200处于该特定场景中后,可以执行对应的操作或进行对应的配置,以保证终端设备200的通信性能,进而保证用户体验。
其中,蜂窝小区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等。可选的,终端设备在驻留在某一蜂窝小区时,终端设备可以获知该终端设备驻留的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并可以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终端设备的经纬度坐标,比如,以定位模块通过GPS实现终端设备的定位为例,GPS定位方式可以包括伪距测量、载波相位测量、多普勒测量等,该终端设备的经纬度坐标可以作为该终端设备在该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然后,终端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以及驻留的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上报给服务器。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定位方式(比如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度定位)或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定位)等)进行确定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任一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位于该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
可选的,服务器100可以定时、定期或周期性地向终端设备200下发更新的某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又或者终端设备200可以定时、定期或周期性地向服务器100请求最新的某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用户乘坐地铁所经过的地铁站以及地铁所经过的区域即为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在地铁场景内,对终端设备200识别地铁场景的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当某一用户携带终端设备200进入地铁站(比如地铁站A)乘坐地铁的过程中,终端设备200可以自动采集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并通过将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与从服务器100获取到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即服务器筛选出的用于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的蜂窝小区集)进行匹配,确定驻留过的蜂窝小区是否为地铁场景内的蜂窝小区。可选的,服务器筛选出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可以包括属于各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各蜂窝小区,或者也可以包括属于各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各蜂窝小区以及在任意相邻地铁站之间的地铁轨道上部署的各蜂窝小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可选的,服务器也可以筛选出属于各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各蜂窝小区,并可以将属于各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各蜂窝小区标记为地铁站外蜂窝小区。
可选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是终端设备200定期向服务器10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得到的。比如,终端设备200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比如每隔1天、每隔3天、每隔5天、每隔7天、每隔10天或每隔10天以上等)向服务器100发送数据获取请求,以便能够及时地从服务器100获取最新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
可选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是服务器100通过针对收集的各终端设备200上报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地铁站位置信息以及蜂窝小区切换记录进行汇总处理生成的。
终端设备200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100的最新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之后,可以使用该最新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覆盖本地存储的地铁场景对应的历史第二蜂窝小区集,或者可以先将本地存储的地铁场景对应的历史第二蜂窝小区集进行删除,再将最新获取到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存储在本地。
示例性地,参见图1,在该地铁站A所在区域的地上部分(不位于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不属于地铁场景)部署网络设备301,地下部分(位于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属于地铁场景)部署网络设备302的情况下,终端设备200会依次与网络设备301、网络设备302进行通信。如此,终端设备200可以采集到该终端设备200所驻留的属于网络设备301管理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并将属于网络设备301管理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进行匹配,确定驻留过的蜂窝小区是否为地铁场景内的蜂窝小区。然而,由于网络设备301管理的蜂窝小区属于该地铁站A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因此匹配不成功,从而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200当前不处于地铁场景中。
终端设备200在进入该地铁站A内后,终端设备200可以采集到该终端设备200所驻留的属于网络设备302管理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并将属于网络设备302管理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进行匹配,确定驻留过的蜂窝小区是否为地铁场景内的蜂窝小区。如果该终端设备200判断驻留过的蜂窝小区为地铁场景内的蜂窝小区,则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然后,该终端设备200可以针对该终端设备200进行地铁场景通信体验优化。比如,该终端设备200可以提前将该终端设备200处于地铁场景的情况通知给该终端设备200上安装的一个或多个应用,以便一个或多个应用能够预先调整好各自的缓存策略,从而便于用户在地铁场景下使用应用的过程是流畅的,不会出现卡顿。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意性的提供了一种应用场景,并不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应用场景构成限定。本申请可以适用于蜂窝小区处于非开放环境中的各种应用场景。
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参见图2,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1、无线通信模块252、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280A、加速度传感器280B、磁传感器280C、指纹传感器280D、距离传感器280E、气压传感器280F、温度传感器280G和触摸传感器280H,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比如压力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的天线1、天线2是一种示例,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其它天线。应当理解,图2示出的终端设备仅是一种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具有比图2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可以进行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2针对终端设备的部分部件进行详细介绍。
其中,针对图2中的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比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基带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终端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例如,处理器210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251或者无线通信模块252接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并通过通信系统连接服务器,从而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或者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比如,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可以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从而可避免重复存取,可减少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可提高系统的效率。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可以实现扩展终端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220与处理器210通信,可以实现数据存储功能。比如,可以将图片,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294、摄像头293和无线通信模块252等供电。
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1、无线通信模块252、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终端设备通过其无线通信功能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并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所在区域内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比如设备标识号等)。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获取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蜂窝小区的信号强弱情况。
其中,移动通信模块251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25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251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基带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251还可以对经基带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1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51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2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252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52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52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52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陀螺仪传感器280A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280A确定终端设备围绕三个轴(即x轴、y轴和z轴)的角速度。加速度传感器280B可以用于检测终端设备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比如x轴、y轴和z轴)加速度的大小。
磁传感器280C是一种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外界因素引起的敏感元件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等,可以用于感测终端设备的速度、运动和方向,还可以用于检测磁场以及测量外界磁场的大小等。距离传感器280E,用于测量距离。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气压传感器280F可以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气压传感器280F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天线1可以和移动通信模块251耦合,天线2可以和无线通信模块252耦合,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其中,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基于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结构。参见图3,按照终端设备的逻辑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划分出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下载模块、场景识别模块、场景优化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等。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意的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仅是一种示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说明。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蜂窝小区数据。可选的,在终端设备所属用户位于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的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采集终端设备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比如终端设备驻留的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等),并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经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设备上报给服务器;或者,数据采集模块也可以将终端设备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上报给服务器。
数据下载模块用于下载蜂窝小区相关信息。比如,数据下载模块可以通过通信模块经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设备定期从服务器查询并下载蜂窝小区相关信息,比如某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或第二蜂窝小区集;或者,数据下载模块可以通过通信模块经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设备从服务器查询并下载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
场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某种特定场景。比如,以地铁场景为例,场景识别模块可以用于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或者,以隧道场景为例,场景识别模块可以用于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隧道场景。
场景优化模块用于在识别终端设备处于某种特定场景时,识别终端设备的移动路径中是否存在问题小区,如果存在问题小区,则选择避开问题小区,并选择出最优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以及可以在识别终端设备处于某种特定场景时,可以通知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调整自己的缓存策略。
定位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经纬度坐标。比如,定位模块可以通过GPS、BDS等实现终端设备的位置定位。
通信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并向数据采集模块提供蜂窝数据。比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251或无线通信模块252等完成通信服务。
传感器模块用于利用加速度、电磁特征等识别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从而可以感知用户的运动状态。比如,传感器模块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等采集终端设备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以此通过采集到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确定出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状态(或可以称为运动特征)。
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参见图4,服务器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等部件。其中,处理器401与其他部件之间相互连接。
通信接口40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存储器402,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其中,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指令,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处理接收到的各终端设备上报的蜂窝小区信息或蜂窝小区切换路径等的程序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软件代码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各终端设备上报的各终端设备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各终端设备上报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或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等。
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例如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控制器、存储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服务器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例如,处理器401可以通过通信接口403连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进而通过通信系统连接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或第一蜂窝小区集)等。
处理器401中还可以设置具有缓冲作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401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401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内部的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从存储器402中存取,减少了处理器401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适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的服务器可以包括比图4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例如,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的外部存储器接口、显示屏等。
下面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中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图5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意的终端设备200。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5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在一个示例中,服务器可以定期主动将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在另一个示例中,服务器也可以基于某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将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当然,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将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一特定场景可以包括n个第一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示例性地,第一区域可以为地铁场景对应的地铁站区域,比如地铁场景对应的某一地铁运营线路,该地铁运营线路可以包括多个地铁站区域,或者可以为隧道场景对应的特定区域,比如在隧道场景对应的隧道区域内,可以设置多个特定区域(比如避车洞区域或消防设施区域等),或者可以为矿开采场景对应的特定区域等,比如在矿开采场景对应的矿开采区域内,可以设置多个特定区域(比如矿车停靠区域或开采工具存放区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可以包含n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示例性地,任一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该小区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在该小区中的位置信息或该小区的信号特征(比如该小区的通信状况)等。
示例性地,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可以包括多个地铁站区域中每个地铁站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以特定场景为隧道场景为例,隧道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可以包括多个特定区域(比如避车洞区域)中每个避车洞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
可选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终端设备驻留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后,可以对多个终端设备上报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多个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多个小区的经纬度范围。比如,针对同一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器可以通过根据驻留在该小区的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小区的经纬度范围。之后,服务器可以将多个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多个小区的经纬度范围存储至小区位置数据库。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根据小区位置数据库,生成某一特定场景(比如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例如,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服务器可以获取到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并可以将任一个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依次与小区位置数据库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范围进行匹配,匹配出该地铁站区域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并将各地铁站区域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再例如,以特定场景为隧道场景为例,服务器可以获取到隧道场景对应的各特定区域(比如避车洞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并可以将任一个避车洞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依次与小区位置数据库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范围进行匹配,匹配出该避车洞区域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并将各避车洞区域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隧道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又例如,以特定场景为矿开采场景为例,服务器可以获取到矿开采场景对应的各特定区域(比如矿车停靠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并可以将任一个矿车停靠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依次与小区位置数据库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范围进行匹配,匹配出该矿车停靠区域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并将各矿车停靠区域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矿开采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步骤502:当终端设备通过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
可选的,由于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有多个第一区域的标识号(或编号或序号或名称等)以及该多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因此,终端设备通过将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依次与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各小区的小区信息进行匹配,以此可以判断该终端设备驻留的该小区是位于哪一个第一区域内,从而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当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其中,m可以取2或2以上的整数值,具体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以特定场景为隧道场景为例,假设终端设备驻留了5个小区,即小区1、小区2、小区3、小区4和小区5,并假设在隧道场景对应的隧道区域内设置了5个避车洞区域,即避车洞区域a1、避车洞区域a2、避车洞区域a3、避车洞区域a4和避车洞区域a5。该终端设备每驻留一个小区,可以将该小区的小区信息依次与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各小区的小区信息进行匹配,以此可以判断该终端设备驻留的该小区是位于哪一个避车洞区域内。例如,假设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1、小区2位于避车洞区域a1内,小区3、小区4和小区5位于避车洞区域a2内,如此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两个避车洞区域,从而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隧道场景中。
可选的,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特定场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根据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并结合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终端设备在通过根据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地铁站区域,且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特征与该终端设备在第一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处于第一特定场景。
步骤503:终端设备将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特定场景(比如第一特定场景)后,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在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后,可以将多个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并存储。
可选的,服务器也可以获取到该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进行小区切换生成的小区切换路径。之后,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以及多个终端设备在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上报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然后,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生成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如此,服务器可以生成各特定场景(比如第一特定场景、第二特定场景或第三特定场景等)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
例如,以第一特定场景为例,第一特定场景可以为地铁场景、隧道场景或矿开采场景等。又例如,以第二特定场景为例,第二特定场景可以为地铁场景、隧道场景或矿开采场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此外,服务器在生成各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后,可以将各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便任一个终端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根据任一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该特定场景中。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定期主动将各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基于某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将各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将各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以第二特定场景为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
方式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依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判断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是否包含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从而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当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其中,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
方式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比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的定位模块确定该终端设备当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终端设备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进行识别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当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属于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如此,该方式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
方式三: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比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模块识别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然后,终端设备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进行识别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当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与该终端设备在第二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如此,该方式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并可以有效地降低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的误识别概率。
方式四: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比如,终端设备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时,即可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在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其它小区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比如,终端设备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不属于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任一个小区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然后,终端设备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当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如此,该方式通过结合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小区驻留的时长,可以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识别特定场景的准确性,并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因终端设备暂时驻留在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而导致终端设备对特定场景的误识别。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可以通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缓存策略进行缓存业务数据。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发送通知消息给该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比如App),使得该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能够调整缓存策略,以便满足用户在第二特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从而可以提高用户在第二特定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通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小区切换路径,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即将切换到第二小区。而且,终端设备通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在确定该第二小区为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时,可以从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相邻的多个小区中确定通信质量高于通信质量阈值的第三小区。然后,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三小区。
可选的,任一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包括小区的信号强度、小区的拥塞情况、小区切换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小区重建、小区重选是否正常等。
示例性地,假设某一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并假设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小区a,且假设该小区a有3个相邻小区,即小区b、小区c和小区d,且该三个相邻小区在该终端设备从小区a进行切换的切换路径方向上。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该终端设备即将切换到小区b。而且,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确定小区b为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然后,为了确保终端设备在第二特定场景下能够保持较好的通信信号,且在第二特定场景下能够为用户提供较好的通信服务,该终端设备可以从小区a相邻的三个小区中确定通信质量高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作为需要切换到的小区(比如小区c)。之后,终端设备可以从小区a切换到小区c。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如果该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四小区,则可以去获取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当获取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且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没有获取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终端设备可以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其中,该计时器用于统计未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第二时长。然后,当第二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第二特定场景。
示例性地,假设某一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并假设该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小区a。该终端设备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小区a切换到小区b后,可以去获取小区b的小区信息。如果可以获取到小区b的小区信息且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该小区b的小区信息,或者没有获取到小区b的小区信息,则该终端设备可以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该计时器用于统计该终端设备不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时长。如果该终端设备不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第二特定场景。可选的,计时器也可以用于统计该终端设备在小区切换的过程中,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时长。如果处于第二特定场景的时长小于第三时长阈值,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第二特定场景。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四小区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如果该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则该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可以停止计时器的计时。当该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或未获取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可以继续计时器的计时。
示例性地,在该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四小区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如果该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小区b切换到小区c,则可以去获取小区c的小区信息。当该终端设备获取到小区c的小区信息且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小区c的小区信息时,可以停止计时器的计时。当该终端设备获取到小区c的小区信息且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小区c的小区信息,或者没有获取到小区c的小区信息时,可以继续计时器的计时。
下面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二蜂窝小区集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参见图6,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601:终端设备将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在处于开机通信状态或使用状态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驻留过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比如小区标识,包括PLMN(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TAC(Tracking Area Code,表示手机型号)、CellID、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等)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比如基站)上报给服务器。比如,某一用户携带某一终端设备从一个地点移动至另一个地点,则在该终端设备移动的过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将驻留过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通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网络设备上报给服务器。
步骤602:服务器根据各终端设备上报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生成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对各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上报的该终端设备驻留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终端设备在驻留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以此可以得到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多个蜂窝小区的经纬度范围。比如,针对同一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服务器可以通过根据驻留在该蜂窝小区的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蜂窝小区的经纬度范围。然后,服务器可以将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多个蜂窝小区的经纬度范围存储至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可以是实时更新的,比如,服务器可以根据各终端设备实时上报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而且,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也可以是定期更新的,比如,服务器可以根据一定时间段内(比如每隔15分钟、每隔30分钟或每隔30分钟以上等)收集的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上报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更新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
步骤603:服务器获取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并使用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匹配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得到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
可选的,由于终端设备上报的只是该终端设备驻留的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该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所以终端设备并不能通过驻留的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以及终端设备在驻留的蜂窝小区中的位置信息确定驻留的蜂窝小区是否为地铁站区域的蜂窝小区,也就不能实现通过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进行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因此需要获取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或者获取各地铁站区域的WiFi信号指纹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个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的获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工采集或者使用已有数据库等。例如,人工采集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后,并将采集好的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进行存储,以便服务器能够及时地获取。又例如,服务器也可以从已经存在的地铁站经纬度数据库(比如购买现成的地铁站经纬度数据库)中获取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此外,服务器还可以从地图数据库中获取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当然,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获取,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服务器在获取到各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后,针对每个地铁站区域,服务器可以将该地铁站区域的经纬度范围依次与蜂窝小区位置数据库中的各蜂窝小区的经纬度范围进行匹配,匹配出该地铁站区域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并将各地铁站区域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包括地铁站地上部分的蜂窝小区和地铁站地下部分的蜂窝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也可以通过获取地铁站区域的WiFi信号指纹进行匹配确定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可选的,服务器可以先根据各地铁站区域的WIFi信号指纹以及各地铁站区域的标识生成地铁站WIFi信号指纹库。之后,服务器在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上报的WIFi信号指纹以及对应的蜂窝小区信息(比如蜂窝小区的小区标识)后,可以将该WIFi信号指纹依次与地铁站WIFi信号指纹库中的各WIFi信号指纹进行匹配,确定该WIFi信号指纹是否属于某一地铁站区域的WIFi信号指纹。如果是,则服务器可以将该终端设备上报的蜂窝小区作为该地铁站区域的蜂窝小区。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将各地铁站区域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可以得到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当然,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确定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604:服务器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其中,服务器可以定期主动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比如每隔30秒、每隔1分钟或每隔1分钟以上等)将生成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又例如,服务器可以基于某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发送给该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步骤605:终端设备在基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确定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时,生成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判断该终端设备最新驻留过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位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时,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
可选的,为了能够准确地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此时需要通过根据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信息判断该终端设备是否连续经过m个地铁站区域。如果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地铁站区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
可选的,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根据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信息,并结合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终端设备在通过根据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蜂窝小区的小区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地铁站区域,且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状态与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状态相匹配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处于地铁场景中,从而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乘坐地铁。
可选的,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根据在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即用户从出发地铁站到目的地铁站的乘坐过程中),终端设备在出发地铁站到目的地铁站之间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即终端设备驻留过的各蜂窝小区,比如从在一个蜂窝小区驻留切换至在另一个蜂窝小区驻留),生成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此外,在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识别出驻留过的每个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比如信号质量、信号强弱、是否拥塞或是否无信号等),并将驻留过的各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进行存储。
步骤606:终端设备将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发送给服务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生成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后,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发送给服务器。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该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发送给服务器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关联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进行了蜂窝小区切换(比如驻留的一个蜂窝小区切换至另一个蜂窝小区进行驻留),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该两个蜂窝小区的切换关系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收集到该终端设备上报的针对各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关系后,针对各蜂窝小区之间的切换关系进行汇总处理,生成针对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可选的,终端设备在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该两个蜂窝小区的切换关系发送给服务器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将该两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607:服务器根据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以及各终端设备各自在地铁场景中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生成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
其中,第二蜂窝小区集用于终端设备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中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服务器首先剔除该终端设备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中头尾地铁站区域(即该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乘坐属于某一运营线路的地铁的出发地铁站和目的地铁站)具有的多个蜂窝小区,并判断剔除后的该终端设备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之间是否存在交集。如果存在交集,则服务器可以确定存在交集的蜂窝小区即为属于地铁站内的蜂窝小区(即该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出发地铁站和目的地铁站之间所经过的其它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可选的,服务器可以确定其它地铁站在地铁站蜂窝小区集中除交集蜂窝小区以外的其它蜂窝小区为其它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即其它地铁站的地上部分的蜂窝小区),并可以将其它地铁站的地上部分的蜂窝小区标记为地铁站外蜂窝小区。
示例性地,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的示意图。以某一用户携带终端设备乘坐某一运营线路的地铁为例,假设该用户从乘坐的出发地铁站到目的地铁站的过程中,总共经过4个地铁站,即站1(出发地铁站)、站2、站3、站4(目的地铁站)。当然,终端设备也会上报在从站1移动到站4的过程中蜂窝小区的切换记录。然后,服务器在剔除站1具有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和站4具有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后,可以将剔除后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进行取交集,即可得到站2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和站3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并可以得到站2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和站3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如此,服务器可以通过将站1与站2之间存在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站2与站3之间存在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站3与站4之间存在的各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站2的站内部分的至一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站3的站内部分的至少一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进行汇总,即可生成针对该用户从站1到站4的蜂窝小区集。
因此,按照上述方式,服务器通过根据其它终端设备所属用户在乘坐属于该运营线路的地铁时生成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以及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可以识别出属于该运营线路的其它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以及可以识别出属于该运营线路的其它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可选的,服务器可以根据乘坐该运营线路的地铁的各用户携带的终端设备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以及属于该运营线路的各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即可生成针对属于该运营线路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并可以根据属于该运营线路的各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以及任意两相邻地铁站之间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关联的多个蜂窝小区的蜂窝小区信息,即可生成针对属于该运营线路的蜂窝小区集,从而可以生成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以及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
方式一:服务器在接收到各终端设备上报的各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后,针对每个蜂窝小区,服务器统计针对该蜂窝小区有多少终端设备上报的是信号状况不好(比如信号弱、通信拥塞或无信号等),有多少终端设备上报的是信号状况好,从而可以统计出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以及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如果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阈值,或者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不好。如果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或者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二数量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好。
方式二:针对每个蜂窝小区,服务器可以统计出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或者服务器可以统计出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如果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小于第一占比阈值,或者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大于第二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不好;如果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大于等于第一占比阈值,或者针对该蜂窝小区上报信号状况不好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第二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好。
方式三:针对每个蜂窝小区,服务器可以按照针对该蜂窝小区的信号状况的上报维度,统计在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存在问题(比如信号质量差、信号弱、通信拥塞或无信号等)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如果该数量占比大于第三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在该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不好;如果该数量占比小于等于该第三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在该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好。当然,服务器也可以统计在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不存在问题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占比。如果该数量占比大于等于第四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在该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好;如果该数量占比小于该第四占比阈值,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蜂窝小区在该上报维度上信号状况不好。
其中,针对地铁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以及第二蜂窝小区集构成的数据存储形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序号 小区信息 邻区列表 小区类型 时间段 信号特征 地铁站名
1
2
……
下面对表1中涉及的信息进行说明:
a、小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PLMN、TAC/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代码)、CellID、Physical CellID(物理小区标识)、Frequency(载频,比如基站具有的可使用频率)等;
b、邻区列表是指当前小区邻小区的列表,每个邻区的小区信息除了包括PLMN、TAC/LAC、CellID、Physical CellID、Frequency之外,还包含从当前小区切换到该邻小区的概率。比如当前小区为cell1,邻小区为cell2和cell3。其中,对于邻小区cell2,该邻小区cell2的小区信息会记录从当前小区cell1切换至邻小区cell2的概率,比如概率为0.6;对于邻小区cell3,该邻小区cell3的小区信息也会记录从当前小区cell1切换至邻小区cell3的概率,即概率为0.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前小区切换至邻小区的概率可以通过各终端设备上报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进行统计确定。比如,以小区cell1、小区cell2和小区cell3为例,小区cell2和小区cell3为小区cell1的邻小区,假设有10个终端设备上报了从小区cell1切换至小区cell2或小区cell3的切换路径。其中,有5个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切换路径为从小区cell1切换至小区cell2,有5个终端设备上报的小区切换路径从小区cell1切换至小区cell3,此时可以确定从小区cell1切换至小区cell2的概率为0.5,从小区cell1切换至小区cell3的概率为0.5。
c、小区类型包括地铁小区(比如地铁站内蜂窝小区、相邻两地铁站之间的蜂窝小区等)和地铁站外小区。
d、时间段可以灵活划分,比如,可以划分为高峰期和非高峰期,或者,可以以X分钟为划分间隔时间将一天划分为多个时段。
e、信号特征可以包括该小区是否为弱信号质量、是否通信拥塞、是否小区切换失败、小区重建或者小区重选是否失败等。
下面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定场景识别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参见图8,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步骤801: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处于开机状态或使用状态时,可以定期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并可以将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比如基站或无线保真接入点等)发送给服务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识别到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时,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并可以将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比如基站或无线保真接入点等)发送给服务器。其中,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可以用于请求获取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比如该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本地存储有地铁站位置范围信息集。当终端设备通过定位模块获取到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时,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与地铁站位置范围信息集进行匹配,判断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是否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如果判断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如果判断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不位于任何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则该终端设备无需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识别到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时,可以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可以将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通过相应的网络设备(比如基站或无线保真接入点等)发送给服务器。例如,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在某一蜂窝小区,该蜂窝小区是作为终端设备的当前服务小区,终端设备在需要对外通信时,先与该蜂窝小区所在区域的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实现与外界设备的通信。其中,终端设备本地存储有服务器下发的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终端设备在驻留该蜂窝小区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将该蜂窝小区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中的各蜂窝小区依次进行匹配,判断该蜂窝小区是否为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如果判断该蜂窝小区是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则终端设备会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如果判断该蜂窝小区不是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则终端设备不会生成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
其中,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除了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比如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也可以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比如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而且,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还可以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一个或多个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各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比如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地铁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各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此外,以特定场景为地铁场景为例,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还可以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地铁站外蜂窝小区。
步骤802:服务器发送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蜂窝小区集获取请求后,可以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下发给终端设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也可以将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以及地铁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各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下发给终端设备,以便终端设备在处于地铁场景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识别出问题小区并选择避开问题小区,并能够选择出更好的小区切换路径。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识别到终端设备即将经过通信体验差的蜂窝小区,且无法选择最优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时,为了确保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能够正常使用或为了确保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的使用流畅度,终端设备可以提前通知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进行调整App的缓存策略。比如,缓存策略的调整方式为降码率或者增加App的缓存等。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执行步骤801。可选的,在不执行步骤801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主动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比如每隔1天、每隔2天或每隔2天以上等)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终端设备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时将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发送给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803:终端设备通过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将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依次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各蜂窝小区进行匹配,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是否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如果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如果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不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任何蜂窝小区,则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不处于地铁场景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以及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将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依次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各蜂窝小区进行匹配,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是否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并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是否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比如,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与各地铁站的位置范围进行匹配,判断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是否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如果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且该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位于某一地铁站的位置范围内,则可以进一步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模块识别该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且该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状态与该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状态相匹配,则可以完全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可选的,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该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以及电磁特征等,并通过加速度以及电磁特征等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具有的运动状态。应理解,终端设备在处于移动的地铁中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与终端设备处于用户正常行走或奔跑的场景中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是不相同的。此外,终端设备在处于移动的地铁中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与处于移动的高铁场景或处于移动的车辆场景(比如移动的公交车场景、移动的小汽车场景、移动的客车场景、移动的货车场景或移动的卡车场景等)或处于移动的船舶场景(比如移动的渔船场景、移动的运输船场景、移动的工程船场景或移动的快艇场景等)等中的加速度、电磁特征等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结合加速度以及电磁特征等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地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中,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后,也可以通过启动计时器统计终端设备驻留在该蜂窝小区的时长。其中,终端设备在识别到该终端设备驻留在当前服务小区时,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在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当前服务小区切换到其它蜂窝小区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比如,终端设备识别到该终端设备从当前服务小区切换到不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时,停止计时器的计时。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驻留在该蜂窝小区的时长大于等于时长阈值(比如3分钟、5分钟或5分钟以上等,具体不作限定),则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比如,某一终端设备所属用户进入某一地铁站,假设该地铁站内有多个蜂窝小区,并假设该终端设备在地铁站内驻留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此时可以统计出该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时长。如此,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在地铁站内驻留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以及该终端设备驻留在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时长,判断该终端设备是否实际上处于地铁场景中,也即是判断该终端设备所属用户是否实际上有乘坐地铁的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中时,终端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的情况通知给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各App,以便各App能够及时地调整各自在处于地铁场景过程中的缓存策略,从而可以有效地确保各App各自在处于地铁场景中使用的流畅度。可选的,在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根据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和地铁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识别到终端设备即将经过问题小区(即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也可以称为通信质量差的小区)时,比如通信拥塞的蜂窝小区或出现故障处于停止使用状态的蜂窝小区等,终端设备会选择避开该问题小区,并依据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在地铁场景中需要进行蜂窝小区切换前,选择将当前服务小区切换至通信质量好的邻近蜂窝小区(即通信质量高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以便终端设备驻留在通信质量好的邻近蜂窝小区,从而便于终端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示例性地,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用户携带手机乘坐地铁时,手机通过手机的当前服务小区以及手机的当前运动状态,识别出手机处于地铁场景时,可以将手机当前处于地铁场景的情况提前通知给手机上安装的各App(比如资讯类App、社交类App、游戏类APP、网购类App、视频类App等),比如用户在地铁场景中使用手机上的视频类App时,由于视频类App已经调整缓存策略,则用户就不会感知到视频播放卡顿。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中经过多个蜂窝小区的示意图。继续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用户在携带手机乘坐地铁时,手机通过手机驻留过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识别出手机处于地铁场景。在手机处于地铁场景的过程中,假设手机当前驻留在蜂窝小区cell2,然后,手机在通过根据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和地铁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识别到该手机即将经过问题小区cell4时,会选择避开该问题小区cell4,并依据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选择最优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可选的,在用户携带手机乘坐地铁行进的过程中,手机依次将手机需要驻留的蜂窝小区由蜂窝小区cell2切换至蜂窝小区cell3,再由蜂窝小区cell3切换至蜂窝小区cell5,从而可以有效地确保手机具有好的通信信号,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好的通信服务。
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在地铁场景中经过多个蜂窝小区的示意图。继续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用户在携带手机乘坐地铁时,手机通过手机驻留过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识别出手机处于地铁场景。在手机处于地铁场景的过程中,假设手机当前驻留在蜂窝小区cell2,然后,手机在通过根据地铁场景对应的蜂窝小区切换关系和地铁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蜂窝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识别到该手机即将经过问题小区cell3和问题小区cell4时,此时就无法选择最优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手机可以提前将手机即将经过问题小区的情况通知给手机上安装的各App,以便各App能够及时地调整缓存策略,从而可以确保用户在地铁场景中针对各App的使用是流畅的。比如,用户在地铁场景中使用某一短视频App时,由于手机已经将手机处于地铁场景的情况通知给短视频App,所以该短视频App已经提前调整好处于地铁场景过程中的缓存策略,所以用户在使用该短视频App进行播放短视频的过程中,不会从视觉上感知短视频播放存在卡顿的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判断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离开地铁场景进行识别。下面针对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离开地铁场景的实现过程进行介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并驻留在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的场景为例。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大于等于时长阈值T1,则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例如,假设时长阈值T1为15分钟,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一段时间(该一段时间大于或等于15分钟,比如18分钟)。也即是,在18分钟内,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没再驻留过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此时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可选的,如果确定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小于时长阈值T1,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可能仍然处于地铁场景。例如,假设时长阈值T1为15分钟,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并进入到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并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驻留了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后又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也是处于地铁场景。其中,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地确认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终端设备也可以统计终端设备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并判断该时长是否满足时长阈值T3。示例性地,假设时长阈值T3为3分钟,并假设终端设备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为5分钟,5分钟大于3分钟,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以终端设备离开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并驻留在无法识别的蜂窝小区的场景为例。示例性地,无法识别的蜂窝小区可能属于地铁站的站外部分的蜂窝小区或可能属于地铁站的站内部分的蜂窝小区或可能属于其它区域的蜂窝小区等。因此,为了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处于离开地铁场景,可以通过统计终端设备在离开终端设备识别出的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后并驻留在无法识别的蜂窝小区的时长进行判断。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驻留在无法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时长大于等于时长阈值T2,则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例如,假设时长阈值T2为10分钟,终端设备驻留在无法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一段时间(该一段时间大于或等于10分钟,比如12分钟),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如果判断终端设备驻留在无法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的时长小于时长阈值T2,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可能仍然处于地铁场景。又例如,假设时长阈值T2为10分钟,终端设备驻留在无法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一段时间(该一段时间小于10分钟,比如8分钟)后,然后又重新驻留在属于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此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也是处于地铁场景。其中,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地确认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地铁场景,终端设备也可以统计终端设备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并判断该时长是否满足时长阈值T3。示例性地,假设时长阈值T3为3分钟,并假设终端设备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为4分钟,4分钟大于3分钟,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地铁场景;或者,假设端设备重新驻留在属于地铁场景对应的第二蜂窝小区集中的蜂窝小区的时长为2分钟,2分钟小于3分钟,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
应理解,在终端设备处于离开地铁场景时,针对终端设备的地铁优化方案(比如终端设备在处于地铁场景的过程中,如果识别到问题小区,则会选择避开该问题小区并选择出最优的蜂窝小区切换路径)不再生效,而且,终端设备不再通知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进行调整缓存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每个步骤可以为相应的设备执行,也可以是该设备内的芯片、处理器或芯片系统等部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其构成限定。以上各实施例仅以由相应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部分步骤进行实施,还可以调整图示中步骤的顺序进行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应理解,执行图示中的部分步骤、调整步骤的顺序或相互结合进行具体实施,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各个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上述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应用场景的演变和新业务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应注意的是,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在两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通过sidelink消息交互实现;当两个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通过Xn信令交互实现。当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通过RRC信令或空口消息实现。总之,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各个信息传输、各个消息传输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替换为其他消息。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仅是个示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例所采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不对本申请的方案的执行构成实质性限定,例如:该“步骤”还可以理解成“特征”。此外,该步骤不对本申请方案的执行顺序构成任何限定,任何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不影响整体方案实现的步骤顺序改变或步骤合并或步骤拆分等操作,所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1100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终端设备1100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或者所述终端设备1100的模块(比如芯片)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上述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100可以是如图1所示意的终端设备200。
参见图11,所述终端设备1100包括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所述收发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其中,第一特定场景包括n个第一区域,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包含n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1102,用于当通过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第一区域时,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中;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1101将确定终端设备处于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
关于上述收发模块1101和处理模块11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101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处理模块1102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1200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终端设备1200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参见图12所示,所述终端设备1200包括:收发器1201、处理器1202。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1203。其中,所述收发器1201、所述处理器1202以及所述存储器1203之间相互连接。当所述终端设备1200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时,收发器1201用于实现上述收发模块1101的功能,处理器1202用于实现上述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201、所述处理器1202以及所述存储器1203之间通过总线12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2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收发器1201,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实现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201中可以包含通信接口或输入输出接口。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通信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使用通信接口与其它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处理器1202的功能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处理器12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等等。处理器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1202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所述存储器1203,用于存放程序指令等。具体地,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203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1202执行存储器1203所存放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装置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该计算机装置必要的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的,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特定场景对应的第一蜂窝小区集;其中,所述第一特定场景包括n个第一区域,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n个第一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所述第一区域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中;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所述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具有的第一运动特征;
当通过所述终端设备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连续经过m个所述第一区域,且所述第一运动特征与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后驻留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第二蜂窝小区集;其中,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物理位置;
当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所述物理位置属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当前具有的第二运动特征;
当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所述第二运动特征与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特定场景下具有的运动特征相匹配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中,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小区驻留的第一时长;
当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信息,且所述第一时长大于第一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中。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缓存策略,缓存业务数据。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即将切换到第二小区;
根据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多个小区的通信状况记录,确定所述第二小区为通信质量低于通信质量阈值的小区时,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所述第一小区相邻的多个小区中确定通信质量高于所述通信质量阈值的第三小区;
切换到所述第三小区。
9.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第二特定场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第四小区后,获取所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
当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所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未获取到所述第四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启动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用于统计未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的第二时长;
当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第二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于离开所述第二特定场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四小区切换到第五小区时,若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包含所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停止所述计时器的计时;若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中不包含所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或者未获取到所述第五小区的小区信息时,继续所述计时器的计时。
11.如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小区集是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的小区信息生成的;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对应的区域内的多个小区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蜂窝小区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在确定处于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后上报的小区切换路径确定的。
12.如权利要求3-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定场景和所述第二特定场景均为地铁场景;所述第一区域为地铁站区域。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17946.7A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750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7946.7A CN117750304A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23/116547 WO2024055851A1 (zh) 2022-09-14 2023-09-0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7946.7A CN117750304A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304A true CN117750304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17946.7A Pending CN117750304A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0304A (zh)
WO (1) WO20240558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4566B (zh) * 2016-05-19 2020-05-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场景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9699035B (zh) * 2017-10-20 2021-11-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网络场景小区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475014A (zh) * 2018-05-11 2019-1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场景的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34016B (zh) * 2018-07-04 2021-10-29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场景类别的划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43260A (zh) * 2021-02-08 2022-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话务场景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5851A1 (zh)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8564A1 (en)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location positioning
EP28531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handover between access points based on gathered history data of series of access points
CN102762998B (zh) 两个/多个sim终端中精确的gnss时间处理
US20130344842A1 (en) Mobile synchronization to aid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S11194013B2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method, mobile nod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12181087A (ja) 移動体端末、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0249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relating to v2x communication
CN114747264A (zh) 用户设备定位信息上报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230208541A1 (en) Broadcast signal playback method, map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46758A1 (en) Radio wave map update device, radio wave map updat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quality identifying device
JP6034843B2 (ja) プログラム、無線端末、情報収集装置及び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US20230328537A1 (en) Radio wave map provision device, and radio wave map acquisition usage device
CN114731523A (zh) 用户设备消息传递技术及应用
US20240039855A1 (en) Cv2x situationally-dependent service prioritization
EP3598165B1 (en) Obtaining of radio fingerprints with reduced collecting scope
JP4876140B2 (ja)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セルリスト作成方法
CN11775030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20051570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Unauthorized Uncrewed Aerial Vehicle,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1422683B1 (ko) 이동 단말, 이동 단말의 이동 수단 식별 방법 및 이동 단말의 이동 수단 식별 시스템
CN114449593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172644B (zh) 一种组网方法和车载终端
CN111491369A (zh) 一种基于安防前端设备的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JP7316115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15734294A (zh) 信号源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42369A (zh) 5g通信覆盖质量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