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2509A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2509A
CN117742509A CN202311213482.4A CN202311213482A CN117742509A CN 117742509 A CN117742509 A CN 117742509A CN 202311213482 A CN202311213482 A CN 202311213482A CN 117742509 A CN117742509 A CN 117742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ibration
mod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pu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34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充弘
吉富圭一
铃木义从
山村一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42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2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从振动部提示声音,提高便利性。输入设备具备振动部,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触摸传感器和显示部重叠,信息处理装置或者输入设备的控制器监视输入设备对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声音模式是使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振动模式是根据输入设备对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例如涉及具备触觉提示功能的输入设备的控制。
背景技术
数字笔是也被称为电子笔、智能笔、指示笔等的输入设备。数字笔有时用于向信息处理装置显示以及记录手写的文字、图形等。例如,数字笔对应的平板终端或者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经常用于备忘录记录。因此,为了提高使用感,而提出具有触觉反馈功能(haptics feedback)的数字笔。具有触觉反馈功能的数字笔也被称为触觉笔。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交互式指示笔,包括具有第一端部的指示笔主体,第一端部构成为在用户使用时提供第一功能以及第二功能。交互式指示笔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构成为使第一端部驱动,以便将第一端部和交互式显示器装置的电极矩阵电容耦合。电容耦合与第一功能相关,第二功能根据自动地感知使用第一功能的用户的意图而无需明确的用户输入,成为无效。交互式指示笔还具有触觉致动器,该触觉致动器包含在指示笔主体中,并且与第二功能相关,使第二功能无效包括阻止触觉致动器的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537395号公报
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装置有时用于经由网络从网站服务器获取各种信息。从网站服务器提供的信息具有作为伴随声音的动态图像的形式的事件增加。在会议、演讲、事业单位等寂静的环境中使用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有时想要尽量不放音地确认所提供的信息。也考虑使用头戴式耳机、耳机等声音设备,避免向周围的放音。
然而,用户不一定持有声音设备。即使持有声音设备,也有在需要的时刻无法与信息处理装置主体连接的情况。因此,对用户来说无法提高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输入设备,上述输入设备具备振动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上述输入设备的控制器监视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上述控制器也可以检测对上述输入设备的声音设定作为上述声音输出请求。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也可以在持续一定时间以上未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且未向上述振动部供给声音信号时,使上述声音模式无效。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上述控制器也可以在未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而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上述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上述声音模式无效。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系统中,上述输入设备也可以具备检测接触的接触检测部,上述控制器在检测到上述接触时,切换上述声音模式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器、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上述控制器监视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输入设备的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控制方法是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控制方法,上述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输入设备,上述输入设备具备振动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上述输入设备的控制器执行:监视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的步骤;以及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的步骤,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从振动部提示声音,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外观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模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模式的控制方法的其它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其它例子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S1…信息处理系统;1…信息处理装置;10…控制部;11…处理器;12…主存储器;13…闪存;20…触摸屏;21…显示部;22…触摸传感器;24…音频系统;25…麦克风;26…扬声器;27…基带芯片;28…第二通信部;29…无线通信部;30…输入设备;31…无线通信部;32…MCU;33…DAC;34…放大器;35…振动产生器;36…接触检测部;40…存储部;50…设备控制部;55…振动部;101…输入处理部;102…显示处理部;103…声音设定部;104…声音处理部;110…振动控制部;111…方位角推断部;112…振动信号生成部;221…接触检测部;222…设备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外观结构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信息处理装置1是平板终端,输入设备30是具有触觉提示功能的数字笔的情况为主。数字笔是笔形状的操作介质。在本申请中,有时将数字笔仅称为“笔”。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外观结构例的立体图。信息处理系统S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和输入设备30。
信息处理装置1具有厚度比宽度以及高度薄的平板状的形状。信息处理装置1具有壳体CS1,在壳体CS1的一个主面(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称为“表面”)具有触摸屏20。触摸屏20覆盖壳体CS1的表面。触摸屏20的外周以由壳体CS1包围的方式被支承。在壳体CS1中收容信息处理装置1的其它部件。
输入设备30由用户把持,通过一边与触摸屏20的表面接近或接触一边移动而用于文字、符号、图形等的数据输入或者编辑。触摸屏20具备显示部21和触摸传感器22(后述)。显示部21在设置于其表面的显示画面DF可视觉确认地显示各种信息。触摸传感器22与显示部21的表面重叠地配置。触摸传感器22检测输入设备30对其表面的输入动作。信息处理装置1监视有无输入动作,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执行基于输入动作的数据输入或者编辑。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使与触摸传感器22接触的接触位置的轨迹显示于显示画面DF。
输入设备30具备振动部55(后述)。信息处理装置1控制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驱动模式至少有声音模式和振动模式。声音模式是使振动部55再生声音的驱动模式。振动模式是根据输入设备30与触摸传感器22的接触而使振动部55振动的驱动模式。信息处理装置1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此处,“有效”是指能够执行或者能够使用、即可以(enable)。相反,“无效”是指成为不能执行或者不能使用的状态、即禁止(disable)。
信息处理装置1例如检测对输入设备30的声音再生设定或者声音再生指示,作为声音输出请求。在声音模式有效时,信息处理装置1将包含声音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部55。振动部55按照所输入的驱动信号来提示声音。在振动模式有效时,信息处理装置1将包含振动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部55。振动部55按照所输入的驱动信号进行振动。该振动作为触觉刺激被提示给用户。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示意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示意结构例的框图。信息处理系统S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和输入设备30。
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控制部10、触摸传感器22以及无线通信部29。触摸传感器22检测对显示画面DF的接触或者在一定距离内的接近(悬停)作为输入设备30的输入动作,并且确定其位置。触摸传感器22生成包括表示检测到的接触或接近、以及其位置的检测信息的输入数据,并将生成的输入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0。触摸传感器22也可以检测与输入设备30接触的位置即接触位置的压力作为接触压力,将检测到的接触压力的信息包含在输入数据中并输出到控制部10。触摸传感器22也可以检测输入设备30的长边方向相对于显示画面DF所成的角度作为笔角度。触摸传感器22也可以将检测到的笔角度的信息包含在输入数据中并输出到控制部10。后述向显示画面DF的接近的检测、笔角度的检测。
控制部10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的整体功能。控制部10具备:显示处理部102、声音设定部103、声音处理部104以及振动控制部110。
声音设定部103例如显示声音设定画面(未图示)作为显示部21的显示画面DF(图1)。声音设定画面是用于设定用于提示声音的提示用设备和音量的画面。声音设定画面表示与自身连接并能够提示声音的可提示设备,按照每个可提示设备配置用于指示音量调整量的画面部件。音量调整量相当于对声音信号的增益。
声音设定部103例如基于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选择可提示设备的任意一个作为提示用设备,设定对提示用设备的音量调整量。声音设定部103将表示所选择的提示用设备和音量调整量的声音设定信息输出到声音处理部104和振动控制部110。作为可提示设备,包含扬声器26(后述)和输入设备30。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选择输入设备30作为提示用设备的情况为主。
声音设定部103的功能例如可以通过执行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的设备设定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来实现。声音设定部103的功能也可以按照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在本申请中,有时称为“应用”)调出该API函数来实现。另外,在本申请中,程序的执行包括执行在程序中描述的各种指令所指示的处理的含义。
在指示声音的提示时,声音处理部104获取声音信号。声音的提示例如可以通过表示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声音再生按钮的按下的输入数据来指示。声音处理部104也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方法来获取声音信号:从信息处理装置1的外部输入声音信号、读取预先存储的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合成等。声音处理部104也可以实现为声音设定部103所涉及的应用的功能的一部分。该应用例如可以是声音通话应用、录音再生应用、声音合成应用、声音分发应用等中的任意一个。
从声音设定部103向声音处理部104输入声音设定信息。声音处理部104通过声音设定信息所指示的音量调整量来调整获取到的声音信号的音量。声音处理部104将音量调整后的声音信号输出到声音设定信息所指示的提示用设备。在指示输入设备30作为提示用设备的情况下,声音处理部104将音量调整后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振动控制部110。
显示处理部102按照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所指示的输入动作进行数据输入或者编辑。显示处理部102例如确定按照一定时间输入的输入数据所指示的接触位置,形成接触位置的时间序列。显示处理部102基于形成的接触位置的时间序列来生成移动轨迹,并显示于显示部21。
振动控制部110监视表示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动作的输入数据的输入的有无和来自声音设定部103的声音设定信息的输入的有无。振动控制部110基于输入数据和声音设定信息来控制输入设备30的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
振动控制部110在被输入输入设备30对触摸传感器22的接近或者接触所涉及的输入数据时,能够判定为检测到输入动作。振动控制部110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将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决定为振动模式。
振动控制部110在被输入表示作为提示用设备的输入设备30或者对输入设备30的音量的声音设定信息时,能够判定为进行了声音输出请求作为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这是因为通过输入声音设定信息,表示对声音再生的意图。
振动控制部110在未检测到输入动作且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将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决定为声音模式。但是,在到该时刻为止在一定时间(例如,30秒~3分钟)以上没有检测到输入动作且未向振动部55输出声音信号的情况下,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将驱动模式从声音模式变更为振动模式。
振动控制部110在检测输入动作时,获取用于使振动部55振动的振动信号。振动控制部110可以读出表示预先设定的基准波形的振动信号,也可以从外部设备输入振动信号。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调整振动信号的振幅,使得输入数据所示的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越高而越大。另外,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调整振动信号的振幅,使得输入设备30对触摸传感器22的接触压力越高而越大。
振动控制部110根据所决定的驱动模式来决定用于使振动部55驱动的驱动信号。在驱动模式是声音模式时,振动控制部110选择从声音处理部104输入的声音信号作为驱动信号。在驱动模式是振动模式时,振动控制部110选择自身生成的振动信号作为驱动信号。
振动控制部110将所选择的驱动信号经由无线通信部29发送到输入设备30。发送的驱动信号被供给到振动部55。
无线通信部29使用规定的通信方式与输入设备30无线收发各种数据。
接下来,对输入设备30的示意结构例进行说明。输入设备30具备无线通信部31、设备控制部50以及振动部55。
无线通信部31使用规定的通信方式与信息处理装置1无线收发各种数据。
设备控制部50统一控制输入设备30的功能。设备控制部50例如从信息处理装置1使用无线通信部31接收驱动信号。设备控制部50将接收到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部55。
振动部55按照从设备控制部50输入的驱动信号进行振动。振动部55的振动产生声波,并作为声音提示。
一般,人的可听频带为20Hz-20kHz左右,对500Hz-2kHz频带的灵敏度比对其它频带的灵敏度高。在更低的频带中,频率越低,灵敏度越降低。与此相对,关于人的触觉,对10-100Hz频带的灵敏度比对其它频带的灵敏度高。在更高的频带中,频率越高,灵敏度越降低。在500Hz以上的频率中,几乎察觉不到振动。形成驱动信号的振动信号以约200Hz以下的低频成分为主。声音信号以约200Hz以上的高频成分为主。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信息处理系统S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和输入设备30。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处理器11、主存储器12、闪存13、触摸屏20、音频系统24、麦克风25、扬声器26、基带芯片27、第二通信部28以及无线通信部29。
处理器11控制整个信息处理装置1的功能。作为处理器11,例如应用一个以上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器11执行规定的程序,并与主存储器12和其它硬件协作,起到作为控制部10的功能。
主存储器12是作为处理器11的作业区域、即执行程序、各种设定数据的读入区域、通过执行程序而获取的处理数据的写入区域被利用的可写入存储器。主存储器12例如包括多个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而构成。执行程序包括OS、用于控制周边设备等的各种设备驱动程序、各种服务/实用程序、应用等。
在闪存13中预先存储OS、各种设备驱动程序、各种服务/实用程序、应用以及各种数据。
显示部21显示基于从处理器11输出的显示数据的各种显示画面。显示部21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中的任意一个。
触摸传感器22具备接触检测部221和设备检测部222。
接触检测部221检测与显示画面DF接触的物体(在本申请中,主要是输入设备30)及其接触位置。接触检测部221检测与显示画面DF接触的物体的接触压力。接触检测部221例如是静电电容压力传感器。接触检测部221也可以检测接触的物体的倾斜、即笔角度。在接触检测部221为3轴的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相对于各个轴向的压力的方向余弦来确定笔角度。
设备检测部222虽然未达到接触,但将接近自身的输入设备30及其位置检测为接近位置。设备检测部222例如具备电磁感应传感器。电磁感应传感器检测通过接近而在谐振电路LC1(后述)中产生的交流的感应磁场。电磁感应传感器能够通过是否存在该谐振频率下的检测到的磁场的大小超过恒定值的位置,来检测输入设备30的接近的有无。电磁感应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磁场的大小超过恒定值的位置确定为输入设备30的接近位置。
音频系统24进行对声音信号的处理、输入、输出、记录、再生、编码以及解码等处理。音频系统24例如具备音频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在音频系统24连接有麦克风25和扬声器26。能够从处理器11、麦克风25或者基带芯片27向音频系统24输入声音信号。音频系统24读出自身记录的声音信号。音频系统24能够将获取到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26或者处理器11。输出到处理器11的声音信号能够经由基带芯片27向第二通信部28输出,或者经由无线通信部29输出到输入设备30。有时向输入设备30输入将通过该声音信号传递的声音成分和通过上述的振动信号传递的振动成分合成得到的驱动信号。
麦克风25对到达自身的声音进行收音,并将所收音的声音的声音信号输出到音频系统24。
扬声器26基于从音频系统24输入的声音信号提示声音。
基带芯片27是用于控制使用了第二通信部28的通信的专用IC。基带芯片27例如实现使用了4G(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5G(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等公用无线通信系统、由IEEE802.11规定的区域内无线通信网络等的通信。基带芯片27按照来自处理器11的控制,使用第二通信部28与经由通信网络的其它设备可收发各种数据地连接,收发各种数据。
第二通信部28是用于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第二通信部28具备收发电波的天线。
无线通信部29是用于与输入设备30收发无线数据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部29例如能够使用由IEEE802.15.1规定的无线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局域网)方式作为通信方式。
输入设备30是具有长度比直径大的细长的形状的操作介质。输入设备30具备:无线通信部31、MCU32、接触检测部36、振动部55以及谐振电路LC1。
无线通信部31是用于与信息处理装置1的无线通信部29收发无线数据的无线通信模块。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32统一控制输入设备30的功能。MCU32具备处理器、ROM、RAM等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接口。MCU32与信息处理装置1独立运行。MCU32执行规定的程序,起到作为上述的设备控制部50的功能。
MCU32将从信息处理装置1经由无线通信部31输入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部55。
振动部55具备DAC33、放大器34以及振动产生器35。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器)33将从MCU32输入的数字的驱动信号转换为模拟的驱动信号。DAC33将转换后的模拟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放大器34。
放大器(amplifier)34调整从DAC33输入的驱动信号的振幅,并将调整振幅后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产生器35。
振动产生器35是按照从放大器34输入的驱动信号产生振动的致动器。振动产生器35例如具备压电元件等压电振子。
接触检测部36具备检测对自身的接触的压力传感器。接触检测部36设置在与振动产生器35分离一定距离以上的位置。接触检测部36能够检测的压力的频带也可以与振动信号的频带不同。接触检测部36也可以通过检测到的压力是否为恒定值以上,来判定接触的有无。接触检测部36将表示检测到的接触的检测的接触检测信号经由MCU32和无线通信部31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1。
谐振电路LC1是产生以恒定的谐振频率进行谐振的电流的电路。谐振电路LC1例如通过将线圈和电容器串联连接而构成。谐振电路LC1通过自身产生的交流电流,产生在该谐振频率下极性变动的磁场。通过所产生的磁场,由触摸传感器22的设备检测部222检测输入设备30的接近。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功能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在图4的例子中,以与图2、图3的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对于与图2、图3的共同点,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引用上述的说明。
信息处理系统S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和输入设备30。
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控制部10、触摸屏20、无线通信部29以及存储部40。存储部40存储各种数据。存储部40例如通过主存储器12和闪存13来实现。
控制部10具备:输入处理部101、显示处理部102、声音设定部103、声音处理部104以及振动控制部110。
输入设备30具备:无线通信部31、接触检测部36、设备控制部50以及振动部55。
输入处理部101控制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输入处理部101的功能例如通过处理器11执行触摸传感器22的设备驱动程序来提供。输入处理部101按照OS的指令将从触摸传感器22输入的输入数据输出到振动控制部110。
振动控制部110如上述那样控制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
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在每次从输入设备30的接触检测部36输入接触检测信号时,依次切换声音模式的有效性。例如,在输入接触检测信号时,振动控制部110在该时刻的驱动模式为振动模式的情况下,从振动模式变更为声音模式,在该时刻的驱动模式为声音模式的情况下,从声音模式变更为振动模式。由此,用户能够通过使输入设备30与其它物体接触来切换是否提示声音。
用户能够将输入设备30压靠在作为其它物体的具有由壳体、棚体等平板包围空间的结构的物体上,使输入设备30所产生的声音与该物体共鸣。共鸣的声音以充分的音量放出。
另外,用户能够压靠在作为其它物体的用户自身的头部,使输入设备30所产生的声音传播到头部的内部(骨传导)。传播的声音到达用户的内耳而作为骨导音被收听。
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读出预先存储于存储部40的振动信号,根据接触压力或者接触位置的移动速度来调整振幅。另外,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如图4所例示那样具备方位角推断部111和振动信号生成部112。
方位角推断部111基于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来推断显示画面DF上的输入设备30的接触位置的移动方向与输入设备30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作为方位角。方位角推断部111例如能够将从之前的时刻的接触位置向该时刻的接触位置的位移的方向决定为输入设备30的移动方向。方位角推断部111能够将输入数据所示的笔角度决定为该时刻的输入设备30的长边方向的方向。方位角推断部111将所决定的方位角通知给振动信号生成部112。
振动信号生成部112生成表示与从方位角推断部111通知的方位角相应的振动波形的振动信号。在存储部40中预先存储基准波形信息和合成表。基准波形信息是表示针对于预先决定的多个基准方位角的每一个的基准波形的信息。可以在0°~180°之间设定三个以上的基准方位角。合成表是表示每个基准方位角的对于关于基准波形的方位角的合成比的数据表。
振动信号生成部112参照合成表,按照每个基准方位角决定针对于所通知的方位角的合成比。振动信号生成部112能够生成将所决定的合成比作为权重系数的、基准方位角间的振动波形的加权和作为振动信号。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模式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模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中,在信息处理装置1的启动之后的初始状态下,将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设为振动模式,按照振动信号使振动部55振动。
(步骤S102)振动控制部110将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决定为振动模式。向输入设备30的振动部55供给振动信号,执行振动提示。
(步骤S104)振动控制部110监视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等待声音输出请求。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步骤S104是),进入步骤S106的处理。在未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步骤S104否),返回到步骤S102的处理。
(步骤S106)振动控制部110等待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所传递的输入动作。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步骤S106是),返回到步骤S102。在未检测到输入动作时(步骤S106否),进入步骤S108的处理。
(步骤S108)振动控制部110判定是否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例如在持续到该时刻为止的一定时间未从声音处理部104输入声音信号、或者未检测到输入动作的情况下,振动控制部110判定为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振动控制部110能够判定为不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在不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进入步骤S110的处理。在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返回到步骤S102的处理。
(步骤S110)振动控制部110将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决定为声音模式。向输入设备30的振动部55供给声音信号,提示声音。然后,返回到步骤S106的处理。
上述的例子以关于声音模式的有效性的判定,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排他地决定为声音模式和振动模式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为主,但声音模式也可以与驱动模式重复应用。在该情况下,振动控制部110将作为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的振动模式始终设定为有效,也可以代替从振动模式向声音模式的变更,而判定声音模式的应用(有效化),代替从声音模式向振动模式的变更,而判定声音模式的停止(无效化)。
即,如图6所例示那样,振动控制部110在未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步骤S104否),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步骤S106是),或者在满足声音模式停止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返回到步骤S104的处理。
在声音模式和振动模式都应用的情况下,振动控制部110生成将获取到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合成而得到的信号作为驱动信号,并将生成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输入设备30。
此外,上述的例子以如图4所示那样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振动信号生成部112,将基于振动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输入设备30的情况为主,但并不限于此。信息处理装置1的振动控制部110和输入设备30的设备控制部50也可以分担信息处理系统S1整体的振动控制部的处理。即,也可以设备控制部50执行上述的振动控制部110的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振动控制部110不执行其全部或者一部分的处理。其中,在设备控制部50中预先设定用于其全部或者一部分处理的参数、其它数据,接受来自信息处理装置1的提供。
如图7所例示,输入设备30的设备控制部50也可以具备振动控制部510。信息处理装置1的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具有方位角推断部111的功能,省略其它功能。控制部10将从触摸屏20输入的输入数据和表示方位角的设备控制信息输出到输入设备30。振动控制部110也可以根据来自触摸传感器22的输入数据确定接触位置和接触压力的一方或者双方的信息,将确定出的信息包含在设备控制信息中并输出。声音处理部104将声音信号的输出目的地设为输入设备30。
振动控制部510执行与上述的振动控制部110相同的处理。例如,振动控制部510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输入的输入数据来控制输入设备30的驱动模式。振动控制部510根据输入数据来检测输入操作、声音输出请求等的有无,作为用于驱动模式的判定的信息。
振动控制部510也可以在每次从接触检测部36输入接触检测信号时,依次切换声音模式的有效性,也可以不将所输入的接触检测信号输出到信息处理装置1。
振动控制部510将根据判定出的驱动模式所生成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的一方或者根据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双方合成的信号作为驱动信号输出到振动部55。
在图7的例子中,在振动控制部510中,省略方位角推断处理。振动控制部510也可以参照预先设定于自身的基准波形信息和合成表,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输入的设备控制信息所通知的方位角生成振动信号。另外,振动控制部510也可以基于从设备控制信息确定的接触位置和接触压力的一方或者双方的信息来调整生成的振动信号的振幅。
在信息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10中,也可以省略方位角推断部111。在该情况下,在振动控制部510中设定基准波形信息和合成表,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方位角推断处理。振动控制部510将所得到的方位角用于振动信号的生成。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以信息处理装置1提示基于所获取的声音信号的声音的情况为主,但并不限于此。设备控制部50也可以不接受来自信息处理装置1的供给而获取声音信号。在设备控制部50中例如预先设定所设定的警告声音的声音信号,在从信息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10输入声音提示指令时,读出所设定的声音信号。例如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1的硬件、动作环境、其它的异常产生时发行声音提示指令。设备控制部50能够将声音提示指令判定为声音输出请求。设备控制部50在使声音模式有效化时,将读出的声音信号作为驱动信号,或者将与振动信号合成而得到的信号作为驱动信号并输出到振动部55。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以信息处理装置1为平板终端装置的情况为主,但并不限于此。信息处理装置1也可以是多功能移动电话机(包含所谓的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使用触摸屏输入信息的其它形态的信息通信设备。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S1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和输入设备30。输入设备30具备振动部55。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触摸传感器22以及显示部21,触摸传感器22和显示部21重叠。信息处理装置1或者输入设备30的控制器(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的处理器11、输入设备30的MCU32)监视输入设备30对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控制振动部55的驱动模式。具有声音模式和振动模式作为驱动模式,声音模式是使振动部55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振动模式是根据输入设备30对触摸传感器22的接触而使振动部55振动的驱动模式。控制器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
根据该结构,在向根据对输入设备30的接触而使输入设备30振动的振动部55请求声音的提示的情况下,供给声音信号。振动部55能够提示基于所供给的声音信号的声音。因此,能够提高输入设备30使用时的声音的收听的便利性。
控制器也可以检测对输入设备30的声音设定作为声音输出请求。
根据该结构,能够不进行特殊的操作,而根据用户的意图提示来自输入设备30的声音。
控制器也可以在持续一定时间以上未检测到输入动作、且未向振动部55供给声音信号时,使声音模式无效。
根据该结构,在既没有输入动作也没有声音信号的供给的情况下,使声音模式无效。由于能够优先应用振动模式,因此能够确保对以后的输入动作的响应性。
控制器也可以在未检测到输入动作而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输入动作时,使声音模式无效。
根据该结构,能够排他地切换基于声音输出请求的声音的提示和基于输入动作的振动的提示。由于并不是同时提示声音和振动,因此能够避免由两者的混合引起的对声音的噪声、对不伴随接触的振动的不适感。
输入设备30也可以具备检测接触的接触检测部36,控制器在检测到接触时,切换声音模式的有效性。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输入设备30的接触,切换声音的提示的有无。因此,用户能够通过使输入设备30与其它物体或者自身接触而简便地操作是否需要提示声音。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结构能够任意地组合。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输入设备,上述输入设备具备振动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上述输入设备的控制器监视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
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
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
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
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上述控制器检测对上述输入设备的声音设定作为上述声音输出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持续一定时间以上未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且未向上述振动部供给声音信号时,上述控制器使上述声音模式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在未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而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上述控制器使上述声音模式有效,
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上述控制器使上述声音模式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上述输入设备具备检测接触的接触检测部,
在检测到上述接触时,上述控制器切换上述声音模式的有效性。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器、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
上述控制器监视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
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
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
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输入设备的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
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7.一种程序,
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发挥功能。
8.一种控制方法,是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控制方法,上述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信息处理装置和输入设备,上述输入设备具备振动部,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触摸传感器以及显示部,上述触摸传感器和上述显示部重叠,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上述输入设备的控制器执行:
监视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输入动作的步骤;以及
在检测到声音输出请求时,使声音模式有效,在检测到上述输入动作时,使振动模式有效的步骤,
上述声音模式是使上述振动部提示声音的驱动模式,
上述振动模式是根据上述输入设备对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接触而使上述振动部振动的驱动模式。
CN202311213482.4A 2022-09-21 2023-09-20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7425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0232 2022-09-21
JP2022150232A JP7348368B1 (ja) 2022-09-21 2022-09-21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2509A true CN117742509A (zh) 2024-03-22

Family

ID=8802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3482.4A Pending CN117742509A (zh) 2022-09-21 2023-09-20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4820A1 (zh)
JP (1) JP7348368B1 (zh)
CN (1) CN11774250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1270B2 (en) * 1998-10-21 2004-05-04 Luidia Inc.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for data entry device
JP2000231627A (ja) * 1998-12-22 2000-08-22 Xerox Corp フィードバック機構を備えた複数モード走査ペ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方法
JP2003288158A (ja) * 2002-01-28 2003-10-10 Sony Corp タクタイル・フィードバック機能を持つ携帯型機器
WO2007055639A1 (en) * 2005-11-11 2007-05-18 Anoto Ab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an electronic pen arrangement
JP5093117B2 (ja) 2006-12-25 2012-12-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手書き電子入力システム
KR100938260B1 (ko) * 2007-09-20 2010-0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체감 전달 장치 및 시스템
JP5219667B2 (ja) * 2008-07-25 2013-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空気調和機
US9468846B2 (en) * 2009-01-30 2016-10-18 Performance Designed Products Llc Tactile feedback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732861B2 (ja) * 2011-01-14 2015-06-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830816B (zh) 2012-07-24 2016-01-06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伸缩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CN105027025A (zh) * 2013-01-27 2015-11-04 微软科技许可有限公司 对唤醒信号改善响应时间的数字化系统
KR102104910B1 (ko) 2013-02-28 2020-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 유닛에 촉각 피드백을 제공하는 휴대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891722B2 (en) * 2013-03-11 2018-02-13 Barnes & Noble College Booksellers, Llc Stylus-based notification system
JP2014222488A (ja) * 2013-05-14 2014-11-27 株式会社東芝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システム
JP2014222492A (ja) * 2013-05-14 2014-11-27 株式会社東芝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システム
KR102106779B1 (ko) * 2013-06-28 2020-05-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펜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이 적용되는 장치
US20150054783A1 (en) 2013-08-22 2015-02-26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Touch Screen Stylus with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US10853605B2 (en) * 2014-07-31 2020-12-01 The Code Corporation Barcode reader and docking station for facilitating presentation mode
US9830002B2 (en) * 2014-07-31 2017-11-28 The Code Corporation Barcode reader and docking station for charging the barcode reader
US20160044422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Dell Products, Lp Pointer System for Context Based Feedback
US9383839B1 (en) * 2014-12-08 2016-07-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ation of a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a stylus
US10042439B2 (en) * 2014-12-11 2018-08-07 Micros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ractive stylus and display device
US9575575B2 (en) * 2015-01-23 2017-02-2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ignal-generating stylus, system, and method
US9658704B2 (en) * 2015-06-10 2017-05-23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s with a stylus
US20170285774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Kunjal Parikh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writing instruments
US10725544B1 (en) * 2016-09-09 2020-07-28 Apple Inc. Pencil haptics
US10268273B1 (en) * 2016-09-09 2019-04-23 Apple Inc. Stylus with multiple inputs
US10281994B2 (en) * 2017-06-16 2019-05-07 Anousheh Sayah Smart wand device
KR102476127B1 (ko) * 2018-08-08 2022-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와 연결된 스타일러스 펜과 연관된 정보를 출력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48368B1 (ja) 2023-09-20
US20240094820A1 (en) 2024-03-21
JP2024044604A (ja)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449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425222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진동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20080058121A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의 촉각형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장치 및방법
CN108646971B (zh) 屏幕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US20140028592A1 (en) Haptic Input Stylus
CN109032556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81568B (zh) 显示屏发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TW201027403A (en) Audio amplifier apparatus to drive a panel to produce both an audio signal and haptic feedback
CN108712571A (zh) 显示屏发声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89362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58632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5170213A (ja) 携帯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15157A (ja) キー操作感覚付与方法及び携帯情報装置
CN109086023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4460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85985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44249B (zh)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12706B (zh)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10198A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900689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2534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62536B (zh) 屏幕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42509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程序以及控制方法
CN109086022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144459B (zh)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