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1926A -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1926A
CN117741926A CN202410184867.0A CN202410184867A CN117741926A CN 117741926 A CN117741926 A CN 117741926A CN 202410184867 A CN202410184867 A CN 202410184867A CN 117741926 A CN117741926 A CN 117741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tar sensor
curvature
radius
measure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4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41926B (zh
Inventor
张子辉
林冠宇
朱俊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4101848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1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41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敏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包括安装在惯性导航系统内的整机支架和依次安装在整机支架内的镜头组件和成像组件,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安装在镜筒内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采用折转式光路设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平面反射镜、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本发明利用反射镜压缩折叠光路的方法,对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进行压缩,使其尺寸可放入惯性导航系统内部,无需单独使用安装结构对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进行安装,从而降低星敏感器的体积、重量及生产成本。同时,星敏感器随着惯性导航系统进行转动,形成环带大视场,在保证平台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视场多恒星探测。

Description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星敏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天文导航系统主要使用的仪器是星敏感器,通过星点在图像传感器平面上的投影,进行星图识别,在导航星库中找到相应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在一次观测中观测到多颗恒星的信息,利用星敏感器与载体的几何关系和星矢量在星敏感器坐标系、惯性坐标系中的关系可以得到载体的三轴姿态角。由于恒星在天球惯性坐标系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通过星敏感器测得的姿态信息基本上不存在漂移误差,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把星敏感器视为不存在漂移的陀螺。
目前常规的天文导航定位、定姿算法通常需要观测两颗以上的恒星才能完成对位置和姿态的解算。并且在进行导航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导航精度,对于恒星的选取也有要求。但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由于星敏感器始终随着飞行器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同时飞行器还受到当地气象、高度等条件的约束,要同时实现选择两颗及以上的具有较好几何配置关系的恒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将直筒式光学系统的星敏感器进行折转压缩后,安装到惯性导航系统内部,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带动星敏感器转动,形成环带大视场,在保证平台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视场多恒星探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包括安装在惯性导航系统内的整机支架和依次安装在整机支架内的镜头组件和成像组件,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安装在镜筒内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平面反射镜、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第二平面反射镜与第三平面反射镜呈90°夹角摆放,第一平面反射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依次设置在第二平面反射镜的入射方向上,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设置在第三平面反射镜的反射方向上;第一透镜与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弯月透镜;第一透镜、第三透镜与第五透镜均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均为负光焦度透镜。
优选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41.21mm,第一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9.76mm,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7.2mm;第二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34.43mm,第二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5.87mm,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第三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5.00mm,第三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572.43mm,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54mm;第四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4.65mm,第四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4.03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第五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5.15mm,第五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3.21mm,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49mm。
优选地,第一平面反射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mm;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6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0mm;第三透镜与第一平面反射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1.35mm;第一平面反射镜与第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5mm;第二平面反射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34mm。
优选地,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的材料为H-ZK20,第二透镜的材料为H-F2,第四透镜的材料为H-QF3,第五透镜的材料为H-ZLAF68C。
优选地,成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焦面组件、焦面相变盒和成像板。
优选地,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还包括固定在镜筒上的遮光罩,遮光罩的位置与第一平面反射镜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进一步包括与整机支架固定的电连接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在天文导航中的应用。
优选地,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带动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转动,形成环带大视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反射镜压缩折叠光路的方法,对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进行压缩,使其尺寸可放入惯性导航系统内部,无需单独使用安装结构对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进行安装,从而降低星敏感器的体积、重量及生产成本。同时,星敏感器随着惯性导航系统进行转动,形成环带大视场,在保证平台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视场多恒星探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进行环扫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整机支架1、镜头组件2、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第四透镜24、第五透镜25、第一平面反射镜26、第二平面反射镜27、第三平面反射镜28、成像组件3、焦面组件31、焦面相变盒32、成像板33、遮光罩4、电连接器5、窗口6、旋转轴7。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模块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包括整机支架1、镜头组件2和成像组件3,镜头组件2和成像组件3分别安装固定在整机支架1内,镜头组件2用于将光线引导至成像组件3上,成像组件3用于成像。
整机支架1安装固定在惯性导航系统内,本发明的改进之处在于通过转动的惯性导航系统带动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旋转,从而实现拓展观测视场,实现大视场扫描成像,提高恒星的观测数量。
由于惯性导航系统内部的安装空间有限,所以将整机支架1设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从而缩小整机支架1的体积。
成像组件3采样常规的CMOS探测器,包括焦面组件31、焦面相变盒32和成像板33。
镜头组件2包括镜筒和安装在镜筒内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通过平面反射镜实现折转光路设计。
传统的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为直筒式结构,如图2所示,多个透镜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导致轴向尺寸较长,无法安装在整机支架1内。本发明为了将光学系统安装在整机支架1,对直筒式的光学系统进行折转压缩,使其能够装入整机支架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的结构。
如图3所示,光路折转式的光学系统在工作时绕X轴旋转,形成环带大视场,在保证平台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视场多恒星探测。光学系统具体包括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第四透镜24、第五透镜25、第一平面反射镜26、第二平面反射镜27、第三平面反射镜28;其中,第二平面反射镜27与第三平面反射镜28呈90°夹角摆放,第一平面反射镜26、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与第三透镜23依次设置在第二平面反射镜27的入射方向上,第四透镜24与第五透镜25设置在第三平面反射镜28的反射方向上。
通过第一平面反射镜26、第二平面反射镜27、第三平面反射镜28对光路进行折转和压缩,将光学系统的轴向长度转化为纵向长度,从而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使其能够装入整机支架1。
本发明采用平面反射镜实现光路的折转和压缩,相比同轴折反式光学系统和离轴折反式光学系统,无需采用非球面光学元件,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同轴折反式光学系统存在中心遮拦的问题,而离轴折反式光学系统虽然能够解决该问题,但是会导致径向尺寸要远大于本发明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无法装进惯性导航系统。
第一透镜21与第五透镜25为双凸透镜,第二透镜22与第四透镜24为双凹透镜,第三透镜23为弯月透镜;第一透镜21、第三透镜23与第五透镜25均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22与第四透镜24均为负光焦度透镜。正负透镜交叉使用,具有较好的光焦度平衡性,降低各透镜的灵敏度。
本发明充分利用第三透镜23与第四透镜24之间的空气/真空的光学长度,加入两片夹角为90°的第二平面反射镜27、第三平面反射镜28,实现光学系统折转和压缩,第一平面反射镜26的设置能够光学系统的入射光束与出射光束(即将入射到成像组件3的光束)空间垂直。
第一透镜21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41.21mm,第一透镜21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9.76mm,第一透镜21的中心厚度为7.2mm;第二透镜22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34.43mm,第二透镜22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5.87mm,第二透镜22的中心厚度为3mm;第三透镜23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5.00mm,第三透镜23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572.43mm,第三透镜23的中心厚度为5.54mm;第四透镜24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4.65mm,第四透镜24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4.03mm,第四透镜24的中心厚度为3mm;第五透镜25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5.15mm,第五透镜25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3.21mm,第五透镜25的中心厚度为5.49mm。
第一透镜21与第二透镜2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6mm;第二透镜22与第三透镜23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0mm;第三透镜23与第一平面反射镜26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1.35mm;第一平面反射镜26与第二平面反射镜27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5mm;第二平面反射镜27与第四透镜24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第四透镜24与第五透镜2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34mm。
第一透镜21与第三透镜23的材料为H-ZK20,H-ZK20玻璃是一种重冕玻璃,具有较高折射率,有利于单色像差校正;第二透镜22的材料为H-F2,H-F2玻璃是一种火石玻璃有利于校正色差;第四透镜24的材料为H-QF3,H-QF3玻璃是一种轻火石玻璃,有利于校正色差;第五透镜25的材料为H-ZLAF68C,H-ZLAF68C玻璃为重镧火石玻璃,具有很高的折射率,有利于高级色差消除,并且用于校正主光线角度,实现像方远心。
本发明采用像方远心设计,不仅增加了光学系统的抗离焦能力,还有利于各视场成像效果一致,有利于增加后截距的长度,便于探测器的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的镜头F数为4,视场角为6°,整个光学系统经过折转压缩后,可以放入直径110mm,厚度70mm的圆柱型的整机支架1内,并且在放入光学系统后,整机支架1内还有空间放置CMOS探测器及遮光罩4和电连接器5,可以实现太阳遮蔽角不大于30°。
上述内容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捷联式星敏感器的结构,与捷联式星敏感器相对应,本发明提供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在天文导航中的应用。
先将捷联式星敏感器装入惯性导航系统,通过转动的惯性导航系统带动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沿图3中的X轴旋转,形成环带大视场,在保证平台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大视场多恒星探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进行环扫的原理。
如图4所示,以简化的镜头组件2和成像组件3对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的环扫原理进行说明:
在天文导航中,舱内需要尽量减少开窗面积,本发明通过中光学系统与成像组件的布局,保证镜头组件2在绕着旋转轴7旋转时,成像组件3能够接收到入射光,从而不必在舱内开设一个很大面积的窗口6,并且镜头组件2的视野不会被遮挡,能够连续成像。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惯性导航系统内的整机支架和依次安装在所述整机支架内的镜头组件和成像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安装在所述镜筒内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一平面反射镜、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三平面反射镜呈90°夹角摆放,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的入射方向上,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三平面反射镜的反射方向上;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均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均为负光焦度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41.21mm,所述第一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9.76mm,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7.2mm;
所述第二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34.43mm,所述第二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25.87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
所述第三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25.00mm,所述第三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572.43mm,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54mm;
所述第四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4.65mm,所述第四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14.03mm,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
所述第五透镜的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5.15mm,所述第五透镜的后表面曲率半径为-33.21mm,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5.4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0mm;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6mm;
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0mm;
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1.35mm;
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5mm;
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
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3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材料为H-ZK20,所述第二透镜的材料为H-F2,所述第四透镜的材料为H-QF3,所述第五透镜的材料为H-ZLAF68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焦面组件、焦面相变盒和成像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镜筒上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整机支架固定的电连接器。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在天文导航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在天文导航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惯性导航系统带动所述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转动,形成环带大视场。
CN202410184867.0A 2024-02-19 2024-02-19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Active CN117741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4867.0A CN117741926B (zh) 2024-02-19 2024-02-19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4867.0A CN117741926B (zh) 2024-02-19 2024-02-19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1926A true CN117741926A (zh) 2024-03-22
CN117741926B CN117741926B (zh) 2024-04-16

Family

ID=9026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84867.0A Active CN117741926B (zh) 2024-02-19 2024-02-19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192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82018A1 (en) * 2007-04-04 2008-10-16 Galileo Avionica S.P.A. Star sensor with reduced sensitivity to stray light induced by the sun or by other sources close to the field of view
EP2506027A1 (de) * 2011-03-29 2012-10-03 Jena-Optronik GmbH Abbildungssystem für Sternsensoren mit zwei Brennweiten
CN103149666A (zh) * 2012-09-12 2013-06-12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宽光谱大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3207443A (zh) * 2013-03-2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近红外飞行器姿态位置测量物镜系统
CN103399392A (zh) * 2013-08-20 2013-11-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大视场高精度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DE102016109419A1 (de) * 2015-05-29 2016-12-01 Jena Optronik Gmbh Fotografisches Objektiv, insbesondere Messobjektiv
CN10677293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高精度星敏感器用光学系统
CN109188651A (zh) * 2018-09-28 2019-01-11 长春长光瑞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式高分辨率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9254383A (zh) * 2018-10-11 2019-01-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宽谱段轻小型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0609382A (zh) * 2019-09-03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高精度小型化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0703410A (zh) * 2019-09-03 2020-01-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无遮拦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11603682U (zh) * 2019-09-03 2020-09-2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超宽谱段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18956906U (zh) * 2022-12-27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82018A1 (en) * 2007-04-04 2008-10-16 Galileo Avionica S.P.A. Star sensor with reduced sensitivity to stray light induced by the sun or by other sources close to the field of view
EP2506027A1 (de) * 2011-03-29 2012-10-03 Jena-Optronik GmbH Abbildungssystem für Sternsensoren mit zwei Brennweiten
CN103149666A (zh) * 2012-09-12 2013-06-12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宽光谱大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3207443A (zh) * 2013-03-22 2013-07-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近红外飞行器姿态位置测量物镜系统
CN103399392A (zh) * 2013-08-20 2013-11-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大视场高精度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DE102016109419A1 (de) * 2015-05-29 2016-12-01 Jena Optronik Gmbh Fotografisches Objektiv, insbesondere Messobjektiv
CN10677293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高精度星敏感器用光学系统
CN109188651A (zh) * 2018-09-28 2019-01-11 长春长光瑞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式高分辨率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9254383A (zh) * 2018-10-11 2019-01-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宽谱段轻小型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0609382A (zh) * 2019-09-03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高精度小型化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0703410A (zh) * 2019-09-03 2020-01-1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无遮拦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11603682U (zh) * 2019-09-03 2020-09-2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超宽谱段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18956906U (zh) * 2022-12-27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大视场小f#高精度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延嵩;安岩;李欣航;董科研;姜会林;: "激光准直系统中的杂散光分析与抑制", 中国光学, no. 06, 15 December 2016 (2016-12-15) *
林为才;: "高精度星敏感器结构设计与标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6, 15 December 2014 (2014-12-15) *
陈纾;张广军;郑循江;魏新国;马英超;毛晓楠;: "小型化星敏感器技术", 上海航天, no. 04, 25 August 2013 (2013-08-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1926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9859A (zh) 一种紧凑型长焦距星敏感器远心光学系统
CN102927982A (zh) 双光谱的自主导航敏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3293666A (zh) 次镜为球面的共轴四反射镜主动变焦光学系统
CN109578759A (zh) 一种被动减振的非球面镜头推扫摆扫型航空相机
CN212206099U (zh) 一种新型的星敏感器
CN102364372A (zh) 多光谱折反式光学系统
US3821763A (en) Annular fiel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7741926B (zh) 惯组捷联式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US20220003978A1 (en) Low Magnification Mode of Operation for Common Mechanical Axis Field of View Switching and Image De-Roll
CN107677264B (zh) 一种反射式星敏感器
US2685820A (e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of the schmidt type
CN102906619B (zh) 反射折射系统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5866936B (zh) 一种机载超广角全球面反射式光学系统
CN103149666A (zh) 一种宽光谱大孔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7193112A (zh) 一种深空探测用导航星敏感器镜头
CN108873303A (zh) 一种大视场巡天望远镜主焦光学系统
CN103207443A (zh) 近红外飞行器姿态位置测量物镜系统
CN210465831U (zh) 一种紧凑型长焦距星敏感器远心光学系统
CN101694539B (zh) 超大视场、大孔径双色光学系统
CN213903945U (zh) 补偿像移的双快反镜成像系统
CN104833355A (zh) 一种星敏感器用光学系统
CN108345095A (zh) 一种宽幅低杂光全天时星跟踪器光学结构
CN211603682U (zh) 一种超宽谱段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210376857U (zh) 一种高精度小型化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09884776B (zh) 基于像素级滤光片的大视场、低畸变高光谱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