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1412A -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1412A
CN117741412A CN202311698173.0A CN202311698173A CN117741412A CN 117741412 A CN117741412 A CN 117741412A CN 202311698173 A CN202311698173 A CN 202311698173A CN 117741412 A CN117741412 A CN 117741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scan
sample data
decompression
ch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81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中
曾璐
黎业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xi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xi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xi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xi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81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1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并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基于此,通过并行设置的扫描链,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测试通道对应的电路逻辑进行高效的、同步的测试;通过将不同扫描链所对应的输出进行压缩处理,仅根据压缩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判定,节省了计算机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路测试技术领域中,通过在待测试的电路中插入扫描链,以便对电路的内部状态进行测试。
传统技术中,测试数据按位或按字节地串行传输到扫描链中,一方面,串行传输的特性可能导致降低测试速度、增加测试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所生成和应用的测试模式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极大地消耗计算机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计算机资源的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包括:基于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所述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所述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所述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包括: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所述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扫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所述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所述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所述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扫描测试装置,包括:
解压缩模块,用于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扫描模块,用于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压缩模块,用于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对比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上述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并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基于此,一方面,通过并行设置的扫描链,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测试通道对应的电路逻辑进行高效的、同步的测试;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同扫描链所对应的输出进行压缩处理,仅根据压缩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判定,从而减小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进而节省了计算机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扫描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8。其中:
步骤S102,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其中,扫描链是指通过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可编程连接,所形成的一种测试通路;扫描链可表示为在设计电路时,将多个扫描触发器插入到电路中,并串接所形成的一个链。
其中,样本数据是指用于输入到电路并观察该电路内部状态的测试数据;样本数据通过扫描链传播到电路内部的扫描触发器和逻辑元件,从而使得电路的内部状态可以被观察和测试。
其中,样本数据流是指未经过解压缩处理的、完整的原始测试数据流。针对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处理是指通过特定的解压缩方式,将原始测试数据流转换为适用于后续电路测试的测试数据;解压缩处理可表示为将数据量增加所对应的操作。
其中,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是指针对被压缩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的模组或电路元件;解压缩多路复用器通过所确定的针对原始测试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将原始测试数据流进行解压缩处理。
示例性地,获取样本数据流并输入至解压缩多路复用器,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确定的针对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将样本数据流进行解压缩处理,从而得生成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样本数据的组数和扫描链的数量相适配,以确保每组样本数据输入至不同的扫描链中。
可选地,可在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中设置有控制接口,解压缩多路复用器通过该控制接口接收配置命令,从而实现针对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的动态配置功能,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原始测试数据流,能够灵活地、适应地选择对应的解压缩方式。
步骤S104,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其中,扫描值是指测试数据基于扫描链所对应的输出;扫描值可表示为测试数据逐步传播到电路的各个扫描触发器和逻辑元件后,在扫描链的输出端所对应的输出,其对应于测试所得到的电路内部的状态。
示例性地,将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生成的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在扫描链的输出端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可选地,在对应的扫描链中传播的样本数据,逐步地传播到扫描链所对应的电路的各个扫描触发器和逻辑元件,在扫描链的输出端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可选地,在扫描链的输出端所对应的输出,可表示为在扫描链对应的多个串接的扫描触发器之中,最后一个扫描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
步骤S106,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比较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其中,比较器是指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生成一个比较结果的模组或电路元件。针对扫描值的压缩处理是指通过预设的压缩方式,将两个扫描值进行比较并转换为一个比较结果;压缩处理可表示为将数据量减少所对应的操作。
示例性地,不同扫描链分别输出对应的扫描值,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压缩为一个第一比较结果;将该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压缩为一个第二比较结果;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压缩处理,从而得到一个目标扫描值。
步骤S108,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其中,参考值是指用于衡量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是否均正常的标准值。
示例性地,样本数据流转换得到的多组样本数据,分别通过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扫描链输出对应的预期扫描值,将多个预期扫描值转换为预期目标扫描值,该预期目标扫描值可作为参考值。
上述数据扫描测试方法中,通过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并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基于此,一方面,通过并行设置的扫描链,能够实现针对不同测试通道对应的电路逻辑进行高效的、同步的测试;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同扫描链所对应的输出进行压缩处理,仅根据压缩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判定,从而减小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进而节省了计算机资源。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6。其中:
步骤S202,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示例性地,每组样本数据包括至少两位数据,每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依序地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中,并逐步地传播到扫描链所对应的电路的各个扫描触发器和逻辑元件,最后在扫描链的输出端依序输出每一位数据对应的扫描值。
步骤S204,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
示例性地,将第一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一个扫描链,将第二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二个扫描链,将第三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三个扫描链;将第一组样本数据和第二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分别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压缩为一个第一比较结果;将该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三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压缩为一个第二比较结果;直至将最后一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压缩处理,从而得到一个目标扫描值。
可选地,在每组样本数据具有相同位数的数据时,每一位数据对应于一个扫描值,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于一个目标扫描值。
步骤S206,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示例性地,样本数据流转换得到的多组样本数据,每组样本数据的同一位序的数据分别通过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扫描链输出对应的预期扫描值,将多个预期扫描值转换为该位序的数据所对应的预期目标扫描值,该预期目标扫描值可作为参考值。
本实施例中,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于一个目标扫描值,从而通过每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序的数据,针对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进行多次测试,从而增加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包括步骤S302。其中:
步骤S302,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其中,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分别是指用于指示解压缩多路复用器针对样本数据流所应用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解压缩掩码的信号。
其中,解压缩模式可表示为一组配置参数,用于定义解压缩操作的行为,例如定义所生成数据的数据类型的配置参数、定义解压缩的速度和质量的配置参数。解压缩方向可表示为解压缩过程中数据的流动方向或操作的方向,例如将数据从压缩状态还原为原始状态的正向解压缩、将处于压缩状态的数据再次进行压缩的反向解压缩。解压缩掩码可表示为用于识别和处理解压缩任务中的特定信息的机制,例如其允许针对解压缩过程中的特定部分进行选择性处理或修改。
示例性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通过控制接口,接收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并响应于上述的控制信号,从而确定针对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中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
可选地,针对样本数据流进行解压缩处理的过程,可表示为针对样本数据流进行编码处理,从而将原始的样本数据流转换为适用于针对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样本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确定的针对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从而多维度地、准确地将样本数据流转换为适用于针对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样本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包括步骤S402至步骤S404。其中:
步骤S402,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
步骤S404,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其中,异或处理是指一种运算逻辑,具体表示为若两个输入相同,输出结果为0,若两个输入不同,输出结果为1。
示例性地,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输出值,将第一输出值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输出值;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可选地,将第一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一个扫描链,将第二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二个扫描链,将第三组样本数据输入至第三个扫描链;将第一组样本数据和第二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输出值;将第一输出值和第三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输出值;直至将最后一组样本数据中在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从而得到一个目标扫描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依序地将不同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从而高效地、便捷地减少所需处理的数据量。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2至步骤S504。其中:
步骤S502,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
步骤S504,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其中,锁存器是指用于存储和锁存数据状态的模组或电路元件。
示例性地,将每一组样本数据在对应的扫描链中所对应的输出通过锁存器进行锁存;直至每一组样本数据在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可选地,将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同一位序的数据在对应的扫描链中所对应的输出通过锁存器进行锁存;直至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同一位序的数据在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本实施例中,通过锁存器针对扫描链对应的输出进行锁存,从而实现处于不同时钟频率的不同扫描链同步地输出对应的扫描值,进而能够基于同步输出的扫描值准确地进行压缩处理。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602至步骤S604。其中:
步骤S602,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步骤S604,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其中,第一参考值是指用于衡量一个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是否正常的标准值。
示例性地,一组样本数据通过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扫描链输出对应的预期扫描值,该预期扫描值可作为第一参考值。
示例性地,若多组样本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中的至少一个扫描链所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将每一扫描链根据对应的样本数据所输出的扫描值和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扫描链根据对应的样本数据所输出的扫描值和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可选地,若多组样本数据中同一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中的至少一个扫描链所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将每一扫描链根据对应的同一位序的数据所输出的扫描值和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若当前扫描链根据对应的同一位序的数据所输出的扫描值和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从而准确地判定出异常电路逻辑所对应的扫描链。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之后,还包括步骤S702至步骤S704。其中:
步骤S702,将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步骤S704,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其中,第二参考值是指用于衡量一个扫描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是否正常的标准值。
示例性地,一组样本数据通过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扫描触发器生成对应的输出,该输出可作为第二参考值。
示例性地,在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时,将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可选地,在根据一个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时,将该位序的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一扫描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从而准确地判定出异常电路逻辑所对应的扫描触发器。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扫描输入信号开启针对电路逻辑测试的扫描任务,解压缩模式控制器、解压缩方向控制器和解压缩掩码控制器分别向解压缩多路复用器发送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根据上述的控制信号确定针对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并将样本数据流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
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锁存器响应于锁存控制器所发出的控制信号后,将每一组样本数据在对应的扫描链中所对应的输出通过锁存器进行锁存;直至每一组样本数据在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将不同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输入至比较器,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输出值;在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移位寄存器将其位序进行前移后,将第一输出值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输出值;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若目标扫描值和与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并根据扫描输出信号表征判定结果。
可选地,若目标扫描值和与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也可能是扫描链对应的时钟频率过快所导致的,可将扫描链对应的时钟频率减小,再重新针对电路逻辑进行测试。
可选地,不同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部分具备不同的重要程度或复杂程度,可定向地仅针对重要程度高或复杂程度高的电路部分所对应的扫描链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数据扫描测试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扫描测试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扫描测试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扫描测试装置,包括:解压缩模块802、扫描模块804、压缩模块806和对比模块808,其中:
解压缩模块802,用于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扫描模块804,用于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压缩模块806,用于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比较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对比模块808,用于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扫描模块,用于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第一压缩模块,用于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第一对比模块,用于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解压缩模块802还用于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压缩模块806还用于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扫描模块804还用于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对比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用于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对比模块还用于将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上述数据扫描测试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样本数据流、每组样本数据、每一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目标扫描值和参考值。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比较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比较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目标扫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目标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中的每一位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依序将不同扫描链的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
若任一相同位序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均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所响应的解压缩模式控制信号、解压缩方向控制信号和解压缩掩码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模式、解压缩方向和解压缩掩码;其中所述解压缩模式是指解压缩任务的配置模式,所述解压缩方向是指解压缩任务的操作方向,所述解压缩掩码是指针对解压缩任务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包括:
将第一个扫描链和第二个扫描链分别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压缩结果,将所述第一压缩结果和第三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二压缩结果;
直至将最后一个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进行异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扫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一扫描链对应的输出基于锁存器进行锁存;其中所述锁存器用于将数据保存在特定的状态,所述锁存器设置于扫描链的内部;
直至全部扫描链完成对应的扫描任务之后,同时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不一致,则将每一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值是指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扫描链所输出的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一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扫描链对应的样本数据在所述当前扫描链中经过不同触发器分别对应的输出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进行对比;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是指在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若当前触发器所对应的输出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第二参考值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当前触发器对应的电路逻辑异常。
8.一种数据扫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解压缩模块,用于获取样本数据流,将所述样本数据流基于解压缩多路复用器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与扫描链数量匹配的多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样本数据流是指针对待测试的电路逻辑进行测试的数据,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用于确定所述样本数据流的解压缩方式,所述解压缩多路复用器与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扫描模块,用于将所述多组样本数据分别输入至对应的扫描链,每一组样本数据根据对应的扫描链中的电路逻辑输出对应的扫描值;
压缩模块,用于依序将扫描链对应的扫描值基于比较器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对应的目标扫描值;其中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并产生一个比较结果,所述比较器与所述至少两个扫描链连接;
对比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扫描值和与所述样本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值相一致,则判定全部扫描链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指在全部扫描链在对应的电路逻辑均正常的情况下的预期输出值。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698173.0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41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8173.0A CN117741412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8173.0A CN117741412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1412A true CN117741412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0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8173.0A Pending CN117741412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14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8656B2 (ja) マルチステージ・テスト応答コンパクタ
Barak et al. Making the long code shorter
US80824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graphics card
CN106852185A (zh) 基于字典的并行压缩编码器
US20090319547A1 (en) Compression Using Hashes
CN11063319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软件测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8881454B (zh) 文件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841046B (zh)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415668B (zh) 芯片激励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08691B (zh) 一种权值和激活值都二值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架构
CN112380046A (zh) 计算结果校验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7820A (zh) 数字芯片扫描链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73404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Nth state of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s
CN110263417B (zh) 一种时序特性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741412A (zh) 一种数据扫描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685211B2 (en) Deterministic file content generation of seed-based files
CN114706794B (zh) 生产管理软件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6108697A (zh) 基于多元性能退化的加速试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US72100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ostponed quasi-masking test output compression in integrated circuit
US10263638B2 (en) Lossless compression method for graph traversal
Tsunoda et al. Bounds and polynomial-time 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X-codes of constant weight three
CN110908599A (zh) 数据的写入方法与写入系统
CN110263399B (zh) 一种基于Hspice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278439B (zh) 一种基于压缩算法的通信快速验证方法
Corrêa et al. Detecting determinism in time series with complex networks constructed using a compression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