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8665B -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8665B
CN117738665B CN202410191208.XA CN202410191208A CN117738665B CN 117738665 B CN117738665 B CN 117738665B CN 202410191208 A CN202410191208 A CN 202410191208A CN 117738665 B CN117738665 B CN 117738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circular
rectangular waveguide
radiation
rock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12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38665A (zh
Inventor
朱文庆
康天合
康健婷
李昊洋
梁晓龙
梁晓敏
王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4101912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8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8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8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38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8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属于坚硬矿岩辅助开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是由微波辐射系统、分级加载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是将矩形波导作为主传输通道,圆形波导作为分级加载通道,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分析岩层破坏情况、功率、位置信息,实时自动调整短路匹配器位置,进而逐级开启圆波导输出口,实现微波能量的分级加载,最终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孔壁岩层,使其高介电常数矿物产生热膨胀,由浅及深形成裂缝网络,实现了坚硬矿岩的微波高效低能耗辅助开采。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坚硬矿岩辅助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岩层的开挖和破碎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岩层中坚硬矿岩的存在是导致矿石的开采、岩层的破碎、巷道的掘进等采掘工程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目前针对坚硬矿岩的开挖破碎主要采用爆破法和机械刀具法两种,他们都具有造价低、连续性好的特点,但同时也伴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或噪音污染,如爆破法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机械法的刀具损耗过大等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安全要求的提高,也逐渐衍生出一些新兴致裂方法,如微波致裂、激光致裂、高压水射流致裂等。
微波作为一种近年来的新型工业技术,其独有的选择性加热特性,配合静态破碎的特点,在高介电特性物质的致裂和破碎方面越发突出,同时由于其具有绿色高效的优点,也使其逐渐应用在坚硬矿岩的辅助开采中。微波辅助开采坚硬矿岩是通过微波辐射岩体,快速加热矿岩层中的微波敏感矿物(高介电常数矿物),与周围微波不敏感矿物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进而使得岩层在热膨胀的作用下沿矿物晶体或晶体周围形成裂纹,并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裂纹相互贯通直至岩层破碎、剥离,而后配合其他机械工具完成采掘活动,同时坚硬矿岩的脆性特点也使得微波致裂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微波辅助致裂的作用下,对于机械刀具法等开采方式来说,不仅开采效率大幅提高,而且解决了机械刀具损耗过大的问题,是促进岩土工程采掘活动的一种新思路。
微波辅助开采坚硬矿岩根据负载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面辐射和孔辐射两种,其中面辐射是微波输出端直接辐射岩层平面,岩层根据不同吸收能力仅吸收入射能量;孔辐射是配合钻孔,钻孔孔口位置放置微波发生器件或传输器件,使得微波能量在钻孔内自由反射,可吸收入射能量和反射能量。这两种方法都可达到提高开采效率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当采用面辐射时,第一是微波能量反射后呈散射状,由于整体为开放式辐射,微波无法得到有效屏蔽,容易造成元器件和人体的损伤;第二是若辐射面过大时,输出端口尺寸无法匹配,需采用多点辐射,大大降低了致裂效率。当采用孔辐射时,第一是钻孔孔壁岩层并非光滑状态,大大降低了微波能量的传输效率,尤其在钻孔深度过大时,微波传输至钻孔深部的能量强度大幅降低;第二是钻孔较深时,深部岩层由于受到的微波辐射强度较低,达到目标破坏程度所需的微波辐射时间大幅增加,而微波能量分布的不均匀,不仅极易导致钻孔浅部岩层首先破坏发生塌孔,堵塞钻孔使得微波无法传输至钻孔深部,而且深部岩层若要达到目标破坏强度,必须加大功率或增加辐射时间,这会导致比能耗大幅增加,致裂效率和致裂效果降低;第三是由于微波能量对于深部岩层辐射强度较低,即浅部岩层吸波量高于深部岩层,则在一定的致裂参数下,容易出现浅部岩层破坏而深部岩层仍完好的情况,导致致裂效果和开采深度不到位,若单方面提高致裂时间使得深部岩层达到目标破坏效果,其浅部岩层则容易出现熔融现象,最终损坏微波元器件。因此,亟需一种微波辐射装置和方法,可针对钻孔深浅部岩层破坏程度不同、微波能量分布不均匀、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实现高效、低比能耗的坚硬矿岩辅助开采。
在公开文献中可以获得公开号为CN112212748A的“基于微波致裂岩石的井巷施工方法及其装置”专利。该发明是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微波参数,布置多种不同作用破坏孔的形式,最终通过在钻孔内放置微波输出端,依次对钻孔不同位置进行微波辐射实现致裂的,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是该方法微波输出端为伸缩式,仅能针对小范围、单点区域形成单次辐射,而岩层处于高围压状态下,若无其他方式提供弱面导向,辐射强度和时间均需大幅提高才可形成破坏,同时对于长钻孔而言,则需要针对不同位置多次移动;其二是该方法对于微波和负载岩层的阻抗匹配性无法调整,这就导致在岩层吸波特性变化较大或出现分层时,微波与岩层形成了阻抗不匹配,入射功率恒定,且反射功率提高容易破坏元器件,增加比能耗和功率消耗;其三是该方法在钻孔内无专用传输通道,仅依靠孔壁岩层会大大降低传输效率,造成微波辐射强度的不均匀性。
在公开文献中可以获得公开号为CN110805442A的“一种可控源微波辐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装置及方法”专利。该发明是通过在钻孔孔口布置微波馈入天线,配合封孔夹持器来弱化顶板岩层。该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顶板岩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是当钻孔长度较大时,由于孔壁岩层表面缺陷较多,不够光滑,并非微波的良好传输通道,传输至深部岩层的有效微波能量大大减少,大幅降低了深部岩层的致裂效率;其二是该方法会导致孔口岩层受到的微波辐射强度较大,使其最先发生破坏或破坏程度大,一旦发生塌孔、熔融等现象,该孔即无法达成有效致裂,降低了致裂效果;其三是该发明功率输出是恒定的,而不同岩层的吸波能力也不同,功率恒定会导致,微波与负载岩层阻抗不匹配,不仅比能耗增大,还降低了致裂效果。
在公开文献中可以获得公开号为CN108463020A的“一种工程岩体大功率微波孔内致裂装置”专利,该发明主要是通过大功率同轴加热器实现微波在钻孔内的传输,配合多个微波辐射口实现岩体致裂的。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是微波致裂岩体效率最主要由功率决定,该方法中的微波传输口径向长度为同轴外导体周长的2/3,轴向长度贯穿全段同轴加热器,微波输出方式为分散辐射,即在同一功率水平下,单点密度相对较低,致裂效率相对聚焦辐射也较低;其二是由于该装置微波能量为同轴线传输,微波辐射口的位置必须固定于波峰处才可达到预定功率值,这就限制了微波辐射口位置兼容性,导致无法调整输出口间距,或通过减少微波辐射口数量来提高单口输出能量,地质条件适用性差;其三是该发明中微波辐射口为被动输出形式,即微波输入时,各辐射口均为输出口,对于特殊地层条件,无法实现深浅部岩层的分层致裂;其四是该方法调谐实现阻抗匹配是针对全段岩层,若有分层现象(各层介电常数差距较大),则会导致微波吸收效果较差的岩层有效吸收能量进一步变少,微波吸收效果较好的岩层有效吸收能量进一步增加,无法达到预期致裂效果;其五是该方法需要将微波源形成的波导模式的微波能量经同轴耦合器转换为同轴线模式,其转换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降低了终端有效功率的输出;其六是该发明以温度数据作为调谐阻抗匹配的依据,大幅降低了低吸波效率岩层的致裂效率,即若目标岩层吸收效率较低,则温度也相对较低,此时反射功率增大,入射功率减小,致裂效率也进一步降低,最终产生了“反作用”;其七是同轴线传输模式对于功率有所限制,在大埋深高围压且需要大范围致裂的情况时,同轴线传输与波导传输相比,支持传输功率和有效传输功率均较低,且传输稳定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在微波辅助开采坚硬矿岩时,由于岩层的非均质性导致不同深度的孔壁岩层受微波辐射后其破坏程度和破坏时机无法控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辅助开采坚硬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以矩形波导为主传输通道,以圆波导为分级传输通道,配合同轴内芯实现聚焦辐射,最终通过短路匹配器达到微波能量分级以及微波与矿石阻抗匹配的目的,在微波辐射传输方面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传输效率高、能量分布均匀等特性,在微波辅助开采方面由于微波能量是分级加载,全段岩层所受微波能量为均匀的,配合各输出端口的聚焦辐射,具有致裂速度快、致裂位置可控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包括微波辐射系统、分级加载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微波辐射系统包括固态微波源和三端环形器,所述三端环形器的一端与固态微波源的输出口连接,一端连接有水负载,一端连接有三销钉调配器,所述水负载的端口连接有定向耦合器,三销钉调配器的一端连接有矩形波导一;
所述分级加载系统包括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伸入钻孔内,圆形壳体内设有矩形波导二,所述矩形波导一与矩形波导二通过直角弯头连接,矩形波导二的两侧垂直布置有若干圆波导,圆波导与矩形波导二的连接端设有密封网,圆波导的中心点沿轴向设有同轴内芯,所述同轴内芯与密封网的圆心位置连接,矩形波导二内设有短路匹配器,所述短路匹配器的两端设有驱动轮;
所述圆形壳体的外壁设有若干输出口,圆波导的一端与输出口固定连接,圆形壳体外壁每两个输出口的连线中点位置设有超声波传感器。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固态微波源上的显示面板和单通道功率计,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单通道功率计的输入端连接,单通道功率计的输出端与显示面板连接,超声波传感器及驱动轮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坚硬矿岩的单次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提前打好微波辅助开采钻孔,清理钻孔内淤泥和剥落岩层,保证钻孔最小直径大于壳体直径,避免塌孔、卡孔;
第二步,将分级加载系统放入钻孔内,超声波传感器、驱动轮线路经矩形波导和圆形壳体的夹层由孔口引出;
第三步,将固态微波源置于平整处,依次安装微波辐射系统,微波辐射系统的矩形波导一输出端与分级加载系统的矩形波导二以法兰式固定连接;
第四步,将超声波传感器、驱动轮经矩形波导与圆形壳体之间引出孔口,电连接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采集岩层破坏信息、入射、反射功率、控制短路匹配器位置;
第五步,打开中央控制系统,将短路匹配器调整至第一组圆波导和第二组圆波导之间,开启固态微波源,进行第一级辐射,根据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信息,调整驱动轮位置,直至实现阻抗匹配,即反射功率达到最小值;
第六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测试两组辐射口中点处岩层破坏情况,当波速出现波动时,即代表孔壁岩层出现裂缝,此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整短路匹配器至第二组和第三组圆波导之间,重复第五步,即可开启第二级辐射,目标破碎区域为距离钻孔孔口1.5~2.5m范围内的岩层,并且在第二级微波辐射时,0.5~1.5m范围岩层主裂缝逐渐扩展,并产生新生裂隙,破碎程度逐渐加大;
第七步,重复第五步至第六步,依次开启其余圆波导辐射口,实现微波能量的分级加载,最终实现钻孔孔壁岩层的分级破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发明通过在矩形波导两侧对称布置多组内置同轴内芯的圆波导,可使得圆波导内微波能量由同轴内芯传输并实现聚焦辐射,提高单点能量密度。
2. 本发明通过在矩形波导内配备短路匹配器,可调整短路匹配器沿矩形波导轴向由钻孔浅部向深部移动,逐渐开放圆波导输出口,达到微波输入能量的分级加载,实现由浅部向深部岩层逐级破坏,且破坏程度也逐级增加。避免了微波致裂时,由岩层非均质性引起的孔壁破坏区域和破坏程度随机分布现象(如深部岩层吸波效率大于浅部岩层),进而导致浅部岩层因完整性较好无法开采,而深部暂不可采岩层破坏程度较高,需增加微波辐射时间来达到致裂效果,降低了致裂效率和微波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能耗的问题。
3. 本发明所述分级加载系统中,圆波导输出口沿矩形波导两侧对称分布,且每组输出口呈直线布置,当微波能量为多级输出时,上一组输出口所形成主裂缝的扩展方向会向下一组输出口弱面延伸扩展,多孔输出则会沿钻孔轴向对称形成两条断裂线,岩层沿断裂线破坏,可达到定向致裂的效果。
4. 本发明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集中收集微波辐射下的孔壁岩层破坏情况,微波入射,反射功率信息,可根据孔壁岩层吸波效率实时变化,通过设定最小反射功率范围,实时自动调整短路匹配器的位置,实现微波致裂期间,微波能量与负载岩层之间的阻抗匹配,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减小致裂时间。
5. 本发明可根据地层条件和设备功率,自由调整圆波导输出口的间距、长度、数量,以达到高效低能耗的目的。
6. 本装置设置矩形波导为主传输通道,圆波导为分级传输通道,通过多个圆波导口均匀对称分布,配合微波专用标准传输波导形式的传输通道,传输效率高的同时,可实现微波能量在钻孔内的均匀输出,不存在深浅部岩层所受微波辐射强度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级加载系统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其中:1-固态微波源;2-三端环形器;3-定向耦合器;4-水负载;5-三销钉调配器;6-矩形波导一;7-直角弯头;8-圆波导;9-同轴内芯;10-密封网;11-短路匹配器;12-驱动轮;13-超声波传感器;14-圆形壳体;15-坚硬矿岩;16-钻孔;17-显示面板;18-单通道功率计;19-矩形波导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适用于辅助开采坚硬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包括微波辐射系统、分级加载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微波辐射系统包括固态微波源1、三端环形器2、定向耦合器3、水负载4、三销钉调配器5、矩形波导一6,所述三端环形器2一端与固态微波源1输出口连接,一端与水负载4连接,一端与三销钉调配器5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3一端连接于水负载4端口,一端电连接于单通道功率计18;所述矩形波导一6一端连接三销钉调配器5,一端输出微波;所述固态微波源1用于生成微波能量;所述三端环形器2用于隔离反射微波;所述水负载4用于冷却固态微波源和三端环形器;所述三销钉调配器5用于调整阻抗匹配;所述矩形波导一6用于传输和输出微波。
所述分级加载系统包括矩形波导二19、圆波导8、同轴内芯9、密封网10、短路匹配器11、驱动轮12、超声波传感器13、圆形壳体14,所述圆波导8与矩形波导二19呈垂直布置,固定于矩形波导二19两侧,微波输入端设置有密封网10,输出端为孔壁岩层,其中心点轴向设置一同轴内芯9;所述同轴内芯9固定于密封网10圆心位置;所述短路匹配器11布置于矩形波导二19内,通过驱动轮12调整位置;所述圆形壳体14外壁设有圆形输出口,与圆波导8输出口固定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3对称布置于圆形壳体14外壁每两个圆形输出口连线的中点位置,与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显示面板17、单通道功率计18,中央控制系统内设有控制程序、自动调谐程序,所述显示面板17可根据超声波传感器13、单通道功率计18、驱动轮12所测信息实时显示测点岩层破坏情况、入射功率、反射功率、匹配器位置;所述控制程序可调整短路匹配器11位置;所述单通道功率计18一端与定向耦合器3电连接,一端与显示面板17电连接;自动调谐程序可通过单通道功率计18收集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信息,计算调谐阈值,调谐阈值N计算公式:N=P/(P-P),按照目标调谐阈值利用控制程序微调短路匹配器位置,实现阻抗匹配。
所述固态微波源1输出微波为TE10单模微波,频率为2.45GHz,功率为0~15kW连续可调(功率可根据现场地质条件调整)。
所述矩形波导为BJ26矩形波导,铝制,内截面长86.36mm,宽43.18mm,双侧均为法兰式连接头,每段长200mm,可根据现场情况自由调整长度。
所述水负载4为吸收式水负载,采用去离子水,铝制。
所述定向耦合器3为波导-同轴定向耦合器,可将三端环形器处的入射功率、反射功率等信息通过水负载端口传输至单通道功率计。
所述密封网10为圆形冲孔板,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孔径不低于10mm,孔间距不大于3mm,可根据圆波导8直径裁切。
所述圆波导8轴向中心处布置针状同轴内芯9,铝制,固定于密封网10中心处,可使得圆波导8内微波沿同轴内芯9传输,并在尖端汇聚形成聚焦辐射,提高能量输出密度。所述圆波导8直径50mm,长度根据钻孔16直径确定,呈垂直对称布置于矩形波导两侧宽边中心处,每两个输出口为一组,第一组圆波导布置于距离孔口0.5m处,每组输出口间距为1m(可根据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所述短路匹配器11配有驱动轮12,设置于分级加载系统中的矩形波导二19内,驱动轮12配有计数功能,可将转动圈数转换为距离信息,通过信号线电连接于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控制调整短路匹配器位置,最终实现微波能量的分级加载和阻抗匹配。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3采用脉冲反射检测法,即在单点测试时,只需一个探头发射脉冲波到岩层内,依据其反射波来检测岩体破坏情况,本发明中的超声波传感器13沿圆形壳体14外壁径向对称布置,轴向一字连线布置,轴向间距为两组圆波导输出口连线的中点位置,电连接于中央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微波辐射下岩体的破坏情况,以确定分级加载口开放时机。
所述单通道功率计18集成于中央控制系统内,有效检测功率范围0~30kW,有效检测频率范围0.3~3.8GHz,检测误差4%,一端与定向耦合器3电连接,一端与显示面板17电连接,通过实时监测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可以计算并反馈调谐阈值信息,通过预设调谐阈值可实现微波与负载岩层的阻抗匹配。
所述分级加载系统可分为主传输通道和分级传输通道,所述矩形波导二19为主传输通道,输入端与微波辐射系统矩形波导一6的输出端连接。
一种适用于辅助开采坚硬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坚硬矿岩的单次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提前打好微波辅助开采钻孔,清理钻孔内淤泥和剥落岩层,保证钻孔最小直径大于壳体直径,避免塌孔、卡孔;
(2)将分级加载系统放入钻孔内,超声波传感器、匹配器驱动轮线路经矩形波导和圆形壳体的夹层由孔口引出;
(3)将固态微波源置于平整处,依次安装微波辐射系统,所述矩形波导可根据现场情况添加直角弯头或增加波导长度以改变致裂方向或致裂位置;微波辐射系统的矩形波导输出端与分级加载系统的矩形波导以法兰式固定连接;
(4)将超声波传感器、匹配器驱动轮经矩形波导与圆形壳体之间引出孔口,电连接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采集岩层破坏信息、入射、反射功率、控制短路匹配器位置;
(5)打开中央控制系统,将短路匹配器调整至第一组圆波导和第二组圆波导之间(0.5~1.5m),开启固态微波源,进行第一级辐射,根据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信息,调整匹配器驱动轮位置,直至实现阻抗匹配,即反射功率达到最小值。此时微波能量经矩形波导传入圆波导内,由同轴内芯尖端聚焦辐射,大幅提高能量输出密度,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的特点,使得坚硬矿岩中的高介电常数矿物快速升温产生热应力并作用在钻孔浅部岩层上,最终在钻孔浅部岩层内形成裂缝并逐渐扩展、延伸。
(6)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测试两组辐射口中点处岩层破坏情况,当波速出现波动时,即代表孔壁岩层出现裂缝,此时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整短路匹配器至第二组和第三组圆波导之间(1.5~2.5m),重复步骤5,即可开启第二级辐射,目标破碎区域为距离钻孔孔口1.5~2.5m范围内的岩层,并且在第二级微波辐射时,0.5~1.5m范围岩层主裂缝逐渐扩展,并产生较多新生裂隙,破碎程度逐渐加大。
(7)重复步骤5~6,可依次开启其余圆波导辐射口,实现微波能量的分级加载,最终实现钻孔孔壁岩层的分级破坏。
实施例
某铁矿主要开采10号矿体,为石英型赤铁矿,矿石抗压强度最大为203.9MPa,整体强度较高,平均厚度154.6m,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用自上而下的逐水平缓帮分层开采方法,采场阶段高度11m,坡面角65º。根据地质资料可知,石英型赤铁矿矿物成分主要有赤铁矿、石英、方铁矿等,主要矿物含量及介电常数见表1。
(1)在10号矿体待开采区域取5块典型矿石样品,块样尺寸长×宽×厚不小于300×300×300 mm,采用所述微波辐射系统连接圆波导输出口进行聚焦辐射预实验,根据预实验得出,在微波功率15kW,平均辐射时间为3min时,块样波速出现波动,此时即代表样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3块样品发生崩解现象;
(2)根据预实验,在微波辐射下,样品均以圆波导输出口为圆心,环状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破碎范围约为0.5m左右,为保证致裂效果,取单输出口破碎影响范围为0.4m,最终确定圆波导输出口的间距为0.8m;
(3)根据预实验,微波致裂的影响范围约为0.5m左右,矿床待采试验区域长5m,宽5m,深11m,选择钻孔间距1m,排距1m,共布置微波钻孔36个,钻孔孔径120mm,孔深11m。
(4)根据钻孔确定分级加载系统参数为:壳体外径110mm,内径106mm,壳体壁厚2mm,长度11m。距壳体端部500mm处开始,每800mm对称布置一组圆形输出口,直径52mm,用于固定连接圆波导输出口,共布置14组;距壳体端部1m开始,每1m布置一组超声波传感器,共布置9组,传感器信号线由壳体与矩形波导两侧间隙分别引出孔口。矩形波导长10.9m,输入口与壳体齐平,内置短路匹配器及匹配器驱动轮,匹配器驱动轮线由壳体与矩形波导间隙引出孔口。
(5)根据微波致裂方案提前打好微波致裂钻孔,清理钻孔内淤泥和剥落岩层,保证钻孔最小直径大于壳体直径,避免塌孔、卡孔;
(6)将分级加载系统放入第一排第一个钻孔内,依次连接超声波传感器、匹配器驱动轮线至中央控制系统;
(7)将固态微波源(0~15kW)置于1号钻孔周围平整处,依次连接三端环形器、水负载、三销钉调配器、矩形波导(长度500mm)、直角弯头、分级加载系统,并通过法兰式接口进行固定;
(8)打开中央控制系统,将短路匹配器调整至孔口位置,距离计数归零;设置调谐阈值为1.1;
(9)将短路匹配器调整至距离孔口0.5~1.3m范围内,固态微波源开启,调整输出功率15kW,开始第一级微波能量输出。
(10)观察波速信息,待波速发生较大波动时,开启第二级辐射,将短路匹配器调整至1.3~2.1m范围内,开始第二级辐射;
(11)重复步骤8~10,依次辐射至第13组完成,1号孔致裂完毕;
(12)重复步骤6~11,依次辐射至第36号孔完成,待采区域岩层致裂完毕。

Claims (2)

1.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包括微波辐射系统、分级加载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微波辐射系统包括固态微波源(1)和三端环形器(2),所述三端环形器(2)的一端与固态微波源(1)的输出口连接,一端连接有水负载(4),一端连接有三销钉调配器(5),所述水负载(4)的端口连接有定向耦合器(3),三销钉调配器(5)的一端连接有矩形波导一(6);
所述分级加载系统包括圆形壳体(14),所述圆形壳体(14)伸入钻孔(16)内,圆形壳体(14)内设有矩形波导二(19),所述矩形波导一(6)与矩形波导二(19)通过直角弯头(7)连接,矩形波导二(19)的两侧垂直布置有若干圆波导(8),圆波导(8)与矩形波导二(19)的连接端设有密封网(10),圆波导(8)的中心点沿轴向设有同轴内芯(9),所述同轴内芯(9)与密封网(10)的圆心位置连接,矩形波导二(19)内设有短路匹配器(11),所述短路匹配器(11)的两端设有驱动轮(12);
所述圆形壳体(14)的外壁设有若干输出口,圆波导(8)的一端与输出口固定连接,圆形壳体(14)外壁每两个输出口的连线中点位置设有超声波传感器(13);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坚硬矿岩的单次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提前打好微波辅助开采钻孔,清理钻孔内淤泥和剥落岩层,保证钻孔最小直径大于壳体直径,避免塌孔、卡孔;
第二步,将分级加载系统放入钻孔(16)内,超声波传感器(13)、驱动轮(12)线路经矩形波导和圆形壳体(14)的夹层由孔口引出;
第三步,将固态微波源(1)置于平整处,依次安装微波辐射系统,微波辐射系统的矩形波导一(6)输出端与分级加载系统的矩形波导二(19)以法兰式固定连接;
第四步,将超声波传感器(13)、驱动轮(12)经矩形波导与圆形壳体之间引出孔口,电连接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采集岩层破坏信息、入射、反射功率、控制短路匹配器位置;
第五步,打开中央控制系统,将短路匹配器(11)调整至第一组圆波导和第二组圆波导之间,开启固态微波源(1),进行第一级辐射,根据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信息,调整驱动轮(12)位置,直至实现阻抗匹配,即反射功率达到最小值;
第六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13)实时测试两组辐射口中点处岩层破坏情况,当波速出现波动时,即代表孔壁岩层出现裂缝,此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整短路匹配器(11)至第二组和第三组圆波导之间,重复第五步,即可开启第二级辐射,目标破碎区域为距离钻孔孔口1.5~2.5m范围内的岩层,并且在第二级微波辐射时,0.5~1.5m范围岩层主裂缝逐渐扩展,并产生新生裂隙,破碎程度逐渐加大;
第七步,重复第五步至第六步,依次开启其余圆波导辐射口,实现微波能量的分级加载,最终实现钻孔孔壁岩层的分级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固态微波源(1)上的显示面板(17)和单通道功率计(18),定向耦合器(3)的输出端与单通道功率计(18)的输入端连接,单通道功率计(18)的输出端与显示面板(17)连接,超声波传感器(13)及驱动轮(12)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CN202410191208.XA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7738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1208.XA CN117738665B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1208.XA CN117738665B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8665A CN117738665A (zh) 2024-03-22
CN117738665B true CN117738665B (zh) 2024-04-23

Family

ID=9028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1208.XA Active CN117738665B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8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7240A (zh) * 2024-04-08 2024-05-10 陕西达昊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微波烧结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92491A1 (en) * 2006-05-30 2007-11-30 Peter M. Kearl Microwave process for intrinsic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and hydrocarbon extraction from subsurface deposits
CN201735400U (zh) * 2010-07-20 2011-02-0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微波光化学反应装置
CN106984147A (zh) * 2017-03-31 2017-07-28 武汉工程大学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装置
CN108678761A (zh) * 2018-05-11 2018-10-19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加载的岩石微波致裂试验装置
CN110273685A (zh) * 2019-06-13 2019-09-24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加热h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5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加热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WO2019213989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东北大学 一种工程岩体大功率微波孔内致裂装置
CN110805442A (zh) * 2019-11-14 2020-0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控源微波辐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11384473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北京博创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
CN111927311A (zh) * 2020-06-05 2020-11-1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致裂硬岩技术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方法
WO2021203453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四川大学 一种现场微波破岩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
WO2022116229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应力下的微波智能加载致裂硬岩试验系统
CN115290752A (zh) * 2022-08-03 2022-11-04 东北大学 微波参数主动调节旋转致裂深部硬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5654A1 (en) * 2006-05-30 2008-10-30 Geoscience Services, A Dba Of Peter M. Kearl Microwave process for intrinsic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and Hydrocarbon extraction from subsurface deposits
US20130213637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Peter M. Kearl Microwa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rinsic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and extraction of hydrocarbons and/or gas from subsurface deposits
US20160053595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Tien H. Nguyen Practical Alternative Microwave Technology to Enhance Recovery Heavy Oil in Reservior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92491A1 (en) * 2006-05-30 2007-11-30 Peter M. Kearl Microwave process for intrinsic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and hydrocarbon extraction from subsurface deposits
CN201735400U (zh) * 2010-07-20 2011-02-09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微波光化学反应装置
CN106984147A (zh) * 2017-03-31 2017-07-28 武汉工程大学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装置
WO2019213989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东北大学 一种工程岩体大功率微波孔内致裂装置
CN108678761A (zh) * 2018-05-11 2018-10-19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加载的岩石微波致裂试验装置
CN111384473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北京博创瑞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波导拐弯及其矩形波导
CN110273685A (zh) * 2019-06-13 2019-09-24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加热h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5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加热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805442A (zh) * 2019-11-14 2020-0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控源微波辐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装置及方法
WO2021203453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四川大学 一种现场微波破岩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
CN111927311A (zh) * 2020-06-05 2020-11-1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致裂硬岩技术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方法
WO2022116229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应力下的微波智能加载致裂硬岩试验系统
CN115290752A (zh) * 2022-08-03 2022-11-04 东北大学 微波参数主动调节旋转致裂深部硬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波技术辐射岩石实验探讨与成孔应用研究进展;陈登红等;《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1231;第22卷(第22期);9447-94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8665A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738665B (zh) 一种辅助开采矿岩的分级加载微波聚焦辐射装置和方法
Lu et al. The microwave-induced fracturing of hard rock
US462126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water level in a well
Lu et al. Influence of microwave treatment on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ompact basalt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CN106769498A (zh) 微波辐射下岩石试样的力‑热耦合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0159242B (zh) 一种适合页岩油/气储层的增产方法
CN102505965A (zh) 一种岩体破坏失稳预警识别的方法
MX2011000037A (es) Dispositivo y metodo para generar un haz de energia acustica desde un pozo de sondeo, y aplicaciones del mismo.
CN112343511B (zh) 一种基于微波加热液氮冷却的冷热冲击破岩装置及方法
CN112925021B (zh) 用面波探测地层横波速度径向分布的测井方法
CN110273685A (zh) 微波加热h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Young et al. Seismic spectroscopy in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CN110374594A (zh) 微波加热弱化下伏煤层开采厚硬顶板强矿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8755A (zh) 一种微波加热上行致裂残采区遗留煤柱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2748A (zh) 基于微波致裂岩石的井巷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L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improving mechanical mining efficiency of deep banded iron ore by microwave presplitting
CN110388207B (zh) 微波加热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5A (zh) 微波加热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Liu et al. Damage Analysis of Concrete Structure under Multidirectional Shaped Charge Blasting Using Model Experiment and Ultrasonic Testing
CN115290752A (zh) 微波参数主动调节旋转致裂深部硬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19141B (zh) 一种隧道围岩内部微裂隙发育特征的凹槽管装置及监测方法
Lin et al. Field test of high-power microwave-assisted mechanical excavation for deep hard iron ore
CN112878997B (zh) 一种随钻测量装置
Lin et al.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 presplitting iron ore to improve mechanical mining efficiency
Goponenko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microwave signal attenuation in radio link within geophys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