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9633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9633A
CN117729633A CN202410172390.4A CN202410172390A CN117729633A CN 117729633 A CN117729633 A CN 117729633A CN 202410172390 A CN202410172390 A CN 202410172390A CN 117729633 A CN117729633 A CN 117729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arrier
signal quality
indication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23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池连刚
曾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23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N为正整数;在未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该方法可以降低波束切换/更新过程中的延迟和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波束报告和波束切换/更新主要通过网络侧(net work,NW)发起。例如,具体包括:NW配置/请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测量一些波束,UE在波束测量后报告最佳波束;NW指示UE切换到一些波束用于下行链路(down link,DL)接收和/或上行链路(uplink,UL)发送。目前,波束的切换/更新存在较大的延迟和信令开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通信方法可以降低波束切换/更新过程中的延迟和信令开销。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 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执行,该方法包括: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N为正整数;在未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
在一种实现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承载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由第二载波切换为第三载波。应理解,承载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也可以称为发送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或者称为承载第一指示信息(即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指示信息)的载波分量。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三载波的标识(或称辅助载波信息)。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消息的标识或第二载波的标识。
示例性的,辅助载波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一项:频段,信道带宽,子载波间隔。
应理解,当前的波束切换/更新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周期性波束上报(除了波束失败恢复等极端情况),如果因为周期性波束上报导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重新连接,还会产生更大延迟和信令开销。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对第一参考信号进行信号质量的判断和信号质量的上报(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侧事件触发上报),可以在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下降的过程中及时通知网络设备,有利于网络设备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即是否切换或更新波束),可以解决当前协议中由网络设备发起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检测导致波束切换/更新过程中时延和信令开销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某个频段(如上述第一载波)的信号质量不佳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其他频段(如上述第三载波)辅助完成终端设备对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上报,网络设备采用该频段进行针对该上报的反馈,合理分配了载波资源,有利于网络设备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即切换至第三载波),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切换载波的信息(如上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发送由网络设备决策,如由网络设备判断将上述第二指示信息是否发送至终端设备,可以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也即是说,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可以为同一个载波分量,或不同的载波分量。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和发送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是否为同一个载波分量,可以提高载波资源分配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指示信息(如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方法可以在预设时长内频繁出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较差时进行波束切换或更新,可以改善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
本申请对第一时间窗的时长不作限定;本申请对发送N次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不做限定,该载波分量可以是上述第二载波,还可以是第三载波,或其他载波分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之前,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在发送第三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在接收第二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消息(如上述第三消息);在发送上述反馈消息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该方法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第二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可理解的,在第二载波上进行事件触发配置可以是一种初始状态,当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二载波上的信号质量可能也在出现恶化,或者即将/正在恶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事件触发配置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三载波,可以增强整个流程的鲁棒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
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质量为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L1-RSRP)或层1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L1-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L1-SINR)。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信号质量、PDSCH关联的传输配置指标(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ex,TCI)状态(state)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物理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和控制资源集(coreset)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CE)、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中的一项。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第一消息是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发送的;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后若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在第三载波上发送第二消息;或者,在未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若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
在接收第三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在发送第二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
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质量为L1-RSRP 或L1-SINR。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PDS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SCH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PDC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和控制资源集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RRC信令、MAC CE、UCI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其中的芯片/电路。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其中的芯片/电路。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上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对于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的具体描述还可以参考下文示出的装置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到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相关描述,这里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处理器和该接口电路连接。其中,该接口电路用于交互(或收发或输入输出)信息或数据,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其中,接口电路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收发器可以为通信装置中的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和天线的组合,或,芯片或电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程序指令的程序产品,当其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为设备的形式,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其中任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项或多项提供的信息交互方法。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通过电路连接。进一步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处理器与该通信接口连接。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信息,该处理器从该通信接口获取该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该通信接口输出处理结果。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处理器与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单元,或者,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该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上述各个方面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相互参考或参考下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协议中,只有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流程是通过UE侧主动发起的波束报告、切换/更新流程。其中,波束失败恢复的过程包括:UE检测到发生了波束失败(如检测到L1-RSRP低于某个阈值); UE试图发现新的波束,或者可以恢复连接的新波束对;UE发送一个波束恢复请求给网络侧;网络侧响应波束恢复请求。
当BFR发生在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时,UE通过BFR MAC CE触发BFR,然后UE为SCell选择波束,并将信号包含在BFR MAC CE发给基站,PDCCH收到UE发送BFR MACCE新传的上行调度准许(grant),SCell BFR完成。
但是,上述BFR流程中不涉及载波切换,也不会在同一个载波分量上进行波束失败测量和恢复,与本申请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领域不同。在其他场景中的波束报告和波束切换/更新主要通过网络侧发起,存在较大的延迟和信令开销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中,终端设备对第一参考信号进行信号质量的判断和信号质量的上报,可以在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下降的过程中及时通知网络设备,有利于网络设备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即是否切换或更新波束),由于终端设备是第一个知道波束的变化和最佳波束的变化,可以解决当前协议中由网络设备发起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检测导致波束切换/更新过程中时延和信令开销较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该通信系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多分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 ,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系统、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系统,高级的长期演进(LTE advanced,LTE-A)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或者未来演进的其它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实体可以发送控制信息,和发送(和/或接收)传输块,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其它实体可以接收控制信息,和接收(和/或发送)传输块。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组成一个通信系统。
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进而,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N次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时,在第三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N为正整数。或者,网络设备未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在接收到N次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时,在第二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是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基站、下一代基站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家庭基站、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
其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均包括RRC信令交互模块、MAC信令交互模块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 信令及数据交互模块,其中,RRC 信令交互模块为基站和UE用于发送及接收RRC信令的模块;MAC 信令交互模块为基站和UE用于发送及接收MAC-CE信令的模块;PHY 信令及数据交互模块为基站和UE用于发送及接收上/下行控制信令和上/下行数据的模块,具体可以用于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及接收下行控制信令,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发送及接收上述行控制信令,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及接收下行数据,以及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及接收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所包含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类型仅仅是一种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例如,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或者更少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为简明描述,不在附图中一一描述。此外,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尽管示出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但是该应用场景中可以并不限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节点或用于承载虚拟化网络功能的设备等,这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上述的网络架构,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来执行,本申请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来执行。
需要说明的,图2中以虚线代表可选的执行步骤,即步骤S204至步骤S206是可选地,如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步骤S204和步骤S205,或执行步骤S206。
如图2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步骤:
步骤S201:网络设备在第一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一载波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为PDSCH关联的DMRS、PDSCH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PDCCH关联的DMRS、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和coreset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
步骤S202:终端设备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第一载波可以为当前协议支持的载波分量,第一载波的资源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
步骤S203: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一消息。
可选地,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可选地,第二载波可以为当前协议支持的载波分量,第二载波的资源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在本申请中,第一条件也可以称为事件触发条件、事件类型或事件触发类型;第一条件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的。
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可选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可以是基于各自对应的偏移值得到的,偏移量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可以为L1-RSRP 或L1-SINR。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可以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PDS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SCH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PDC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和coreset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消息隐式向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条件,如通过不同资源对应第一条件。
示例性的,第一消息为RRC信令、MAC CE、UCI中的一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测量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指包括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消息,并不限于仅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的第一消息,也可以是在其他载波分量上发送的第一消息。
本申请中,第一消息也可以称为事件触发请求,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事件内容。
步骤S2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载波的资源(即承载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的资源),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如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载波的资源超过预设阈值(即资源接近过载)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将承载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由第二载波切换为第三载波。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传输业务确定是否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传输业务为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业务时,在接收第一消息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令,即下行控制信令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称为,下行控制信令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该下行控制信令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或称辅助载波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发送第一消息的载波(或称为承载第一消息的载波分量)由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发送第一消息的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
步骤S205: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后若接收到N次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在第三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N为正整数。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步骤S206:网络设备在未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若接收到N次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在第二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相应的,终端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第二载波的资源未过载和/或传输业务不为URLLC业务,不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若接收到N次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则在第二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实现中,终端设备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也可以称为事件触发指示)之前,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三消息(也可以称为反馈指示),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在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或者事件触发配置流程);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二消息之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其中,事件触发配置是指:UE发送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消息(如上述第一消息)、网络设备对该消息的反馈(如上述第二指示信息)以及指示波束切换/更新(如上述第二消息)的过程,如上述步骤S201、步骤S204和步骤S205的流程。
可选地,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本申请对第一时间窗的时长不作限定,如第一时间窗的时长为正数。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次接收到上述第一消息时,开启计时器以确定第一时间窗,开启计数器以计算接收第一消息的次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在第三载波上向UE发送第二消息;同时将计时器和计数器复位清零;如果在第一时间窗内检测到第一消息的次数未达到N次,则不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N次第一消息可以是指: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消息,第一消息可以与第一参考信号的载波分量无关。也即是说,网络设备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可以包括载波切换之前的第一消息和/或载波切换之后的第一消息。应理解,切换载波不影响第一消息的计数。
示例性的,以下以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为同一个载波CC1,第三载波为CC2,终端设备为UE,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对图2的通信方法进行介绍。应理解,图3中未解释的用词可以参考图2的相关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CC1和CC2可以均为协议支持的载波分量,CC1和CC2的资源由网络侧配置或预定义。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1:UE在CC1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在CC1向基站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UE在无论在哪个载波分量(如CC1或CC2)上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均会向基站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的,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多种事件类型,如类型1: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A(或称第一阈值);类型2:信号质量相比于上一次检测的信号质量的差值超过阈值B(或称第二阈值);类型3: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时间窗T2(或称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变化速率超过阈值C(或称第三阈值);类型4: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时间窗T3(或称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变化速率相比上一次时间窗T3内检测的下降变化速率的差值超过阈值D(或称第四阈值)。其中,所述阈值通过基站配置或预定义。所述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A/B/C/D等阈值之间没有关联,各自单独配置。进一步地,所述阈值为A/B/C/D加上对应的偏移量,偏移量可能由基站配置;所述时间窗T2/T3通过基站配置或预定义。
可选地,所述UE上报的事件内容可能包含事件类型,也可能通过不同资源对应事件类型;所述上报内容可以通过RRC/MAC CE/UCI上报。
应理解,UE还可以在其他载波分量上向基站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的,UE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UE在CC1/CC2检测的信号质量,信号质量可以是指L1-RSRP或L1-SINR。
示例性的,UE获得信号质量的方法可以包括:(1)通过PDSCH获取,如获取与PDSCH所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地,所述PDSCH传输如果多于一层,所述信号质量需考虑多层的共同测量结果;(2)PDSCH所关联的TCI state中包含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地,所述PDSCH由特定搜索空间(search space)调度,比如, 最低搜索空间标识(lowestsearch space ID);(3)通过PDCCH获取,进一步地,所述PDCCH在UE特定的搜索空间进行传输, 即UE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4)该参考信号可以为与PDCCH所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5)该参考信号可以为与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6)该参考信号可以为控制资源集所关联的TCI state中包含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地,只有部分控制资源集所关联的TCI state中包含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如最低控制资源集标识(lowest CORESET ID)。
步骤S302:基站在第一次接收到UE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开启计时器和计数器,计时器用于确定第一时间窗T,计数器用于计算UE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次数。
步骤S303:基站在时间窗T1内的时刻t1时发现CC1资源接近过载。
步骤S304:基站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控制信令包含增量载波信息,增量载波信息用于指示CC2。
在一种实现中,基站在时间窗T1内的时刻t1时发现CC1资源接近过载时,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可以理解的,该下行控制信令用于要求UE 将CC1更改为CC2,CC1和CC2不同。
示例性的,UE的事件上报CC1是在FR2频段内,当UE检测到CC1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已经显著降低,可能在CC1已经无法完成事件上报,基站判断在CC1已经无法完成事件上报后,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切换到FR1频段内的CC2。
示例性的,FR1和FR2的频率范围定义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步骤S305:UE在CC2上发送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下行控制信令。
在一种实现中,UE在接收到上述下行控制信令,向基站发送反馈消息(即上述第三消息)。
步骤S306:UE与基站在时间窗T1内,采用CC2进行事件触发配置流程。
在一种实现中,UE反向基站发送反馈消息之后,在时间窗T1内,始终通过CC2上报事件,即在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会在CC2上向基站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步骤S307:基站在时间窗T1内累计检测到UE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次数为N时,在CC2下发事件触发指示给UE。
可选地,如果在时间窗T1内累计检测数不够N次,则不下发事件触发指示。
示例性的,N的数值可以由基站决定,N是大于0的自然数;N可以是某单种事件类型累计计数,也可以是多种类型事件的组合累计计数。例如,终端设备在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时还上报第一条件的事件类型,若网络设备某单种事件类型(如类型1)对UE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次数进行累计计数,那么,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类型1和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时,在累计计数加1,在接收到其他类型(如类型2等)和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时,不进行累计计数。其中,类型1和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可以通过同一个消息(如上述第一消息)进行上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类型1的指示信息(或称为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步骤S308:基站将计时器和计数器复位清零。
在一种实现中,基站在T1内累计检测到UE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次数为N时,将计时器和计数器复位清零。
示例性的,进行N次计数的计数器可与默认未激活状态,从首次接收到UE事件上报后激活开始计时,在时间窗T1内结束计数去激活,如果此时计数数值小于N,则计数清0。
步骤S309:基站指示UE本次时间窗结束。
在一种实现中,基站可以在将计时器和计数器复位清零之后,或在将计时器和计数器复位清零的同时,向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本次时间窗(即上述时间窗T1)结束;相应的,UE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10:UE与基站在计时器复位之后,采用CC1进行事件触发配置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UE与基站在计时器复位之后,可以恢复初始状态进行下一次的事件触发配置,如下一次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在CC1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其中,事件触发配置流程可以是指UE发送事件触发请求(即UE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的指示信息)以及基站对该请求的反馈(如上述下行控制信令)的过程。其中,计时器是指基站的计时器,UE检测到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进行上报,基站在时间窗T内检测上报次数。
上述内容详细阐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为了便于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或设备。
本申请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6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0和收发单元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终端设备或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即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
一种设计中,处理单元10用于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收发单元20用于: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N为正整数;在未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
可选地,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之前,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在发送第三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在接收第二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可选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可选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信号质量为L1-RSRP或L1-SINR。
示例性的,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PDS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SCH关联的TCI state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PDC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和控制资源集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的,第一消息为RRC信令、MAC CE、UCI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载波、第一参考信号等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处理单元10和收发单元20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处理单元10和收发单元20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效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复用图4,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终端设备或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即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
一种设计中,收发单元20用于: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第一消息是终端设备基于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发送的;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后若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在第三载波上发送第二消息;或者,在未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若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二载波切换至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0用于确定第三载波。
可选地,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第一载波与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第一消息时发送的;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20用于: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处理单元10用于:在接收第三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在发送第二消息之后,与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可选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一时间窗和第二时间窗由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信号质量为L1-RSRP 或L1-SINR。
可选地,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PDS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SCH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PDCCH关联的DMRS的信号质量、PDCCH的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和控制资源集关联的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第一消息为RRC信令、MAC CE、UCI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三载波的标识,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第一载波、第一参考信号等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处理单元10和收发单元20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处理单元10和收发单元20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图2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效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以下介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能的产品形态。应理解,但凡具备上述图4所述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形态的产品,都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还应理解,以下介绍仅为举例,不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产品形态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中,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收发单元20和处理单元10集成于一个器件,例如收发器,或者收发单元20可以是发送器,处理单元10可以是接收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被耦合等,对于处理器和收发器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在执行上述方法的过程中,上述方法中有关发送信息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由处理器输出上述信息的过程。在输出上述信息时,处理器将该上述信息输出给收发器,以便由收发器进行发射。该上述信息在由处理器输出之后,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然后才到达收发器。类似的,上述方法中有关接收信息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处理器接收输入的上述信息的过程。处理器接收输入的信息时,收发器接收该上述信息,并将其输入处理器。更进一步的,在收发器收到该上述信息之后,该上述信息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的处理,然后才输入处理器。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或其中的芯片。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2。该通信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100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输入输出装置(图5未示意)。
处理器10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10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1002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天线,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1001可以读取存储器10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10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1001,处理器10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其中,处理器1001、收发器1002、以及存储器1003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2,收发器1002可以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收发器1002可以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1、步骤S204、步骤S205和步骤S206,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在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1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器。例如该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上述任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1可以存有指令,该指令可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可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可能固化在处理器1001中,该种情况下,处理器1001可能由硬件实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无线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circuit,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 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具有比图5更多的元器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上所示的处理器和收发器所执行的方法仅为示例,对于该处理器和收发器具体所执行的步骤可参考上文方法实施例的介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处理单元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电路,收发单元20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又或者称为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或接口等等。或者收发单元20还可以是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接口,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接口,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集成于一个单元,例如输入输出接口。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901和接口902。即上述处理单元可以用逻辑电路901实现,收发单元20和处理单元10可以用接口902实现。其中,该逻辑电路901可以为芯片、处理电路、集成电路或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芯片等,接口902可以为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管脚等。示例性的,图6是以上述通信装置为芯片为例示出的,该芯片包括逻辑电路901和接口90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电路和接口还可以相互耦合。对于逻辑电路和接口的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逻辑电路901,用于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接口902,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等。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逻辑电路901,用于确定第一参考信号;接口902,用于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关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等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详述。可理解,对于逻辑电路901和接口902的具体说明还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图6所示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参考上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图2至图3)中的方法。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在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第三载波上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载波切换至所述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所述第二消息为网络设备接收到N次所述第一消息时发送的,所述N为正整数;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时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所述第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所述第一消息时发送的;所述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所述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所述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所述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载波上接收所述第二消息之前,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之后,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在接收所述第二消息之后,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进行所述事件触发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所述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所述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时间窗和所述第二时间窗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为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或层1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L1-SINR。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信号质量、所述PDSCH关联的传输配置指标状态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物理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关联的所述DMRS的信号质量、所述PDCCH的所述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和控制资源集关联的所述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上行控制信息UCI中的一项。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三载波的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载波上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消息是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发送的;
在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后若接收到N次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三载波上发送第二消息;或者,在未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时若接收到所述N次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第二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载波切换至所述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波束切换或更新,所述N为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相同,或者,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的频段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内接收到N次所述第一消息时发送的;所述第一时间窗的起始时间是所述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的时刻或者所述网络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的时刻与偏移量的和,所述偏移量为预定义或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载波上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接收所述第三消息之后,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三载波进行事件触发配置;
在发送所述第二消息之后,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载波进行所述事件触发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阈值、所述信号质量与上一次检测到的信号质量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所述信号质量在第二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超过第三阈值、所述信号质量在第三时间窗内的下降速率与上一次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内检测的下降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时间窗和所述第二时间窗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预定义;
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与用于发现候选波束的阈值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之间没有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第一条件的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为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或层1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L1-SINR。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关联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信号质量、所述PDSCH关联的传输配置指标状态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物理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关联的所述DMRS的信号质量、所述PDCCH的所述DMRS准共址的参考信号和控制资源集关联的所述TCI状态包括的参考信号的信号质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控制单元MAC CE、上行控制信息UCI中的一项。
22.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三载波的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号。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终端设备,和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2至2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网络设备。
CN202410172390.4A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7729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2390.4A CN11772963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2390.4A CN11772963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9633A true CN117729633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2390.4A Pending CN11772963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963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812A (zh) * 2019-01-29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s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35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33172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Ofinno,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with simultaneous common beam update cell list
WO202217938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可用性的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915167A (zh) * 2021-08-06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66329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633408A (zh) * 2018-06-21 2023-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波束成形的无线网络中的波束切换能力指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33408A (zh) * 2018-06-21 2023-08-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波束成形的无线网络中的波束切换能力指示
CN113330812A (zh) * 2019-01-29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rs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35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33172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Ofinno, Llc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with simultaneous common beam update cell list
WO202217938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可用性的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915167A (zh) * 2021-08-06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66329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2299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0831189B (zh) 链路失败恢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59974A (zh) 用于配置主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US11937254B2 (en) Wireless commun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0097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026926A1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5499113B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10149B (zh) 信息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386741B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952461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U2019241028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PDCCH,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175786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47975A1 (zh)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1231151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00374915A1 (en) Scheduling latency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684750A (zh) 一种harq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65547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006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70596A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60924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17729633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7729632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3645011B (zh) 一种harq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25192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747579A (zh) 传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