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8296A -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8296A
CN117728296A CN202311615982.0A CN202311615982A CN117728296A CN 117728296 A CN117728296 A CN 117728296A CN 202311615982 A CN202311615982 A CN 202311615982A CN 117728296 A CN117728296 A CN 117728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unit
ring main
unit body
waterproof wall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159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dian Senyua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dian Senyua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dian Senyua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dian Senyua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159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8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8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8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一种环网柜包括环网柜主体,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壳体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条;支撑架,设置在环网柜主体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环网柜主体;第一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四周;第二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环网柜主体;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上,且所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的部分所述顶板上设有排水孔;第一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之间的底部;第二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地面。通过上述结构,在不改变现有的环网柜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将环网柜主体建设在地下,节省了地表上的空间,设置了多道防水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种小型的高压配电设备,主要用于城市配电网的分支、汇流、控制和保护。
目前,环网柜大多建设在地面,这样虽然建造的成本低,但是,会占用公共资源,尤其是在一些公共资源紧张的地区,例如,城市的市中心。将环网柜建造在地下,虽然是一种能够节省资源的方法,但是,防水成为了,环网柜建造在地下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网柜,解决现有的环网柜仅能够安装于地上,占用地上的空间资源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环网柜,包括:
环网柜主体,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壳体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条;
支撑架,设置在环网柜主体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环网柜主体;
第一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四周;
第二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环网柜主体;
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上,且所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的部分所述顶板上设有排水孔;
第一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之间的底部;
第二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地面。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还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
所述环网柜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
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出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风机。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还包括风向传感器、驱动电机和连通管;
所述连通管水平设置在地表上方,且所述连通管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转动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过滤网;
所述风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用于监测风向;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风向传感器连接,并控制所述连通管周向转动,以便调整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相对位置。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还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
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所述顶板的底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垂直,以便所述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防水墙顶部的情况下,所述挡板靠近或贴合所述第一防水墙,远离所述环网柜主体的一侧。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所述排水孔沿所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的部分所述顶板周向设置。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用于监测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风机连接,以便所述风机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动作,将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热气抽出。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还包括干燥剂,所述干燥剂防止在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用于吸收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潮气。
可实施的一些方式中,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与所述环网柜主体相邻的一侧,以及所述地面上方,均铺设有防潮膜。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电系统,应用于前述的环网柜。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环网柜主体在壳体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条,这样,能够保证环网柜主体内部形成一定的密封结构。支撑架能够支撑环网柜主体,以使环网柜主体与地面间隔一定距离,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还能够避免地面有水时,接触到环网柜主体。另外,在环网柜主体的四周设置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防水通道。这样,顶板的四周边缘设置排水孔后,雨水能够经过排水孔流入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并经过第一排水通道排入地下,从而避免雨水进入第一防水墙所谓区域。另外,在第一防水墙所谓区域的地面上,设置第二排水通道,从而使得,即使雨水进入到第一防水墙所围区域内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第二排水通道排入地下,进一步,保证了雨水不会影响环网柜主体。通过上述结构,在不改变现有的环网柜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将环网柜主体建设在地下,节省了地表上的空间,并且,设置了多道防水结构,有效的保证了环网柜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网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环网柜主体;11、温度传感器;
21、支撑架;22、顶板;23、排水孔;24、挡板;
31、第一防水墙;32、第二防水墙;33、第一排水通道;34、第二排水通道;
41、进风管;42、出风管;43、过滤网;44、第一散热口;45、第二散热口;46、风机;
51、风向传感器;52、驱动电机;53、连通管;54、轴承;
61、太阳能板;6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环网柜,包括环网柜主体1、支撑架21、第一防水墙31、第二防水墙32、顶板22、第一排水通道33和第二排水通道34。
其中,环网柜主体1的壳体大多是通过多个板材拼接而成,在拼接处设置密封胶条,利用密封胶条,对拼接处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壳体拼接处的密封。需要说明地是,现有的环网柜主体1,大多设置在地面,而设置在地面上的环网柜主体1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密封处理,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环网柜主体1无需进行改造,使用现有的环网柜即可。节省了模具开模的成本,无需额外的对环网柜进行设计。
需要说明地是,环网柜主体1的门边缘周向的设置密封胶条,而这种针对门的密封胶条,也存在于现有的环网柜主体1上,因此,无需担心门处的雨水进入。但是虽然雨水能够利用密封胶条进行阻隔,但是地下的潮气,还有可能浸入环网柜主体1内,因此,在环网柜主体1内防止有干燥剂,这样,利用干燥剂能够吸收环网柜主体1内的潮气,避免潮气对环网柜主体1内设备产生影响。
支撑架21,可以为衍架结构,利用支撑架21,使得环网柜主体1与地面间隔一定距离,从而避免环网柜主体1与地面直接接触。需要说明地是,此处的地面指的是,在地中挖的坑洞,例如,在地内挖的长方体的坑洞,地面指的是,坑洞的底面。
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可采用相同的材料构成,能够起到防水效果的墙体即可,本申请对于如何构造防水墙,并不加以限定。示例性地,若坑洞为长方体的结构的情况下,第二防水墙32的墙体贴合坑洞的边缘,与坑洞的侧壁贴合。顶板22的边缘盖设在第二防水墙32上时,顶板22的边缘与第二防水墙32的外侧边缘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第一防水墙31与第二防水墙32间隔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防水墙31,设置在环网柜主体1的四周,第二防水墙32,设置在第一防水墙31的一侧,且远离环网柜主体1,这样,利用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组成排水通道。
需要说明地是,为了防止第一防水墙31透入潮气,在第一排水通道33与环网柜主体1相邻的一侧,以及地面上方,均铺设有防潮膜。防潮膜的选择本申请并不加以限定,选用市面上常见的防潮膜即可。
顶板22,盖设在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上,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之间设置有周向排布的排水孔23,也就是说,排水孔23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孔23间隔设置,利用排水孔23形成排水结构,这样,顶板22上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孔23流入顶板22下方,进入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之间形成的排水通道内,在第一防水墙31和第二防水墙32之间的地面上,设置第一排水通道33,这样,雨水经过排水孔23进入排水通道后,再经过第一排水通道33排至地下排水管网,从而保证顶板22上方的雨水能够即时的排出。
需要说明地是,由于环网柜需要定期检修,因此,需要将顶板22打开,并沿第一防水墙31上设置的梯子,进入坑洞内。待检修完成后,还需要将顶板22放回原处,为了保证,放回的顶板22能够复位,在顶板22的底面设置有挡板24,挡板24与顶板22的底面垂直,以便顶板22盖设在第一防水墙31顶部的情况下,挡板24靠近或贴合第一防水墙31,远离环网柜主体1的一侧。这样,当挡板24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挡板24间隔的距离,为相对的两面第一防水墙31外壁之间间隔的距离,当顶板22盖合在第一防水墙31顶面时,两个挡板24,刚好能够与相对的两面第一防水墙31外壁抵接,或者间隔较小的距离,也就是说,两个挡板24能够形成对第一防水箱的限位,保证顶板22与第一防水箱的相对位置,尤其适用于顶板22的面积较大,覆盖了第二防水墙32后,仍然凸出于第二防水墙32,即顶板22的边缘搭接在坑洞边缘的地表上时。
另外,由于挡板24与顶板22垂直,这样,当雨水沿顶板22流向挡板24时,雨水会沿挡板24向下流动,不会再经过挡板24流向第一防水墙31,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阻止雨水进入第一防水墙31所围区域的目的。
第二排水通道34,设置在支撑架21底部的地面上,这样,即时雨水浸入第一防水墙31所围的区域内的情况下,仍让能够通过第二排水通道34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需要说明地是,环网柜主体1设置在地下,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雨水对环网柜主体1产生损坏,尤其要使环网柜主体1能够应对突发的暴雨,也就是说,地下环网柜主体1要保证能够在发生暴雨时,仍然继续工作不会对环网柜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设置多重的防水是有必要得。因此,本申请设置了第一排水通道33,形成第一层防护,从而保证雨水排入第一排水通道33,在面对暴雨时,即时雨水,侵入第一防水墙31所围区域内的情况下,第二排水通道34,能够作为第二层防护,形成排水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本申请中的地下环网柜主体1,在面对暴雨等突发事件时,仍然能够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环网柜还包括进风管41和出风管42。
其中,环网柜主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口44和第二散热口45;进风管41一端与第一散热口44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43;出风管42一端与第二散热口45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风机46。
具体地,常规的环网柜主体1的两侧,会设置对应的散热口,以便通过散热口进行散热,在地表时,环网柜主体1两侧的散热口能够有效的散热,但是对于放置在地下的环网柜主体1两侧对应的第一散热口44和第二散热口45,由于坑洞的空气流通性差,会导致散热效果差。因此,在第一散热口44处设置进风管41,第一散热口44于进风管41的连接方式可以将进风管41的一端粘接在第一散热口44的边缘,以使进风管41段端部能够将第一散热口44包裹,这样,风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口44进入环网柜主体1内。另外,在第二散热口45处以同样的方式连接出风管42。这样,风通过进风管41以及第一散热口44进入环网柜主体1后,再经过第二散热口45以及出风管42排出,从而形成环网柜主体1内部的空气循环,为环网柜主体1进行降温。
需要说明地是,为了避免杂物进入环网柜主体1内,在进风管41上设置过滤网43,以便过滤风中的杂物。过滤网4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还需要说明地是,出风管42的一端设置有风机46,当风机46工作时,在出风管42内能够形成负压,从而将环网柜主体1内的空气引出,进而实现环网柜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环网柜还包括风向传感器51、驱动电机52和连通管53。
其中,连通管53水平设置在地表上方,且连通管53的底部与进风管41转动连接,连通管53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43;风向传感器51设置在连通管53上,用于监测风向;驱动电机52与风向传感器51连接,并控制连通管53周向转动,以便调整连通管53与驱动电机52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连通管53水平放置,以便风吹入连通管53内,为了增加进风量,可以将连通管53进风的一端设置成喇叭状,从而增加进风的面积。另外,连通管5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占用地面资源的位置,例如,连通管53设置在墙体上等。另外,即使连通管53设置在地表上,连通管53所占用的面积也远小于环网柜在地表上占用的面积,仍然能够节省地表空间,并且,连接管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驱动电机52,可以设置在连通管53的一侧,驱动电机52的驱动轴于连接管和进风管41转动连接位置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在连接管和进风管41连接处设置轴承54,轴承54的连接方式为常规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轴承54的连接方式并不加以限定,驱动轴通过皮带或链条等与轴承54连接,轴承54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管转动,以便调整连接管的朝向。示例性地,驱动电机52可以为步进电机。
风向传感器51,为常规的风向传感器51,风向传感器51能监测风向,并将监测到的风向形成角度信号,传输给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响应于角度信号进行角度调整。本申请中,驱动电机52如何通过角度信号进行动作,并不加以限定,属于常规的驱动电机52方式。
本实施例中,利用风向传感器51,监测风向,形成角度信号,发送至驱动电机52,再利用驱动电机52,调整连通管53的朝向,从而保证风能够吹入连通管53内,并经过连通管53进入进风管41,再由进风管41进入环网柜主体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环网柜还包括太阳能板61和蓄电池62。
其中,太阳能板61与蓄电池62连接;蓄电池62分别与风机46和驱动电机52连接。太阳能板61和蓄电池6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定。太阳能板61将电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62中,以便蓄电池62为驱动电机52供电。利用太阳能板61和蓄电池62,能够解决驱动电机52和风机46的供电问题,节省电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环网柜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环网柜主体1内,用于监测环网柜主体1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1与风机46连接,以便风机46响应于温度传感器11发出的信号动作,将环网柜主体1内的热气抽出。
其中,温度传感器11与风机46连接,也就是说,温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环网柜主体1内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风机46,在风机46上设置常规的处理芯片,当处理芯片接收到温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温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温度信号后,处理芯片会向风机46发出工作信号,风机46响应于工作信号,开始动作,以便为环网柜主体1内降温。
本实施例中,利用温度传感器11监测环网柜主体1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处理芯片,处理芯片会设定温度阈值,当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大于设定的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处理芯片会向风机46发出工作信号,这样,风机46会响应于工作信号,开始工作,使出风管42内形成负压,进而将环网柜主体1内的空隙吸出,排出出风管4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配电系统,应用于前述的环网柜。利用配电系统向处理芯片发送温度阈值的设定指令,这样,温度阈值可以根据配电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调整,并且,处理芯片对配电系统发出的温度阈值指令进行存储,以便将这一温度阈值与温度传感器11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另外,温度传感器11还可以替换为温湿度传感器,这样,温湿度传感器能够采集环网柜主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样地,预先在处理芯片内存储温度阈值和湿度阈值,当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或湿度信号大于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即可向风机46发出动作指令,以便风机46动作。同样地,配电系统还能够向处理芯片下发湿度阈值指令,以便处理芯片对湿度阈值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地是,配电系统还能够与驱动电机52连接,以便通过配电系统远程控制驱动电机52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或“连接于”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固定于”、“设置于”或“连接于”可以为固定连接、螺纹连接、粘接、卡接等一种过几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连接方式,元件可以理解为一个部件或一个零件等。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网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网柜主体,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壳体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条;
支撑架,设置在环网柜主体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环网柜主体;
第一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主体的四周;
第二防水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环网柜主体;
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上,且所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的部分所述顶板上设有排水孔;
第一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墙和所述第二防水墙之间的底部;
第二排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
所述环网柜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
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出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向传感器、驱动电机和连通管;
所述连通管水平设置在地表上方,且所述连通管的底部与所述进风管转动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过滤网;
所述风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上,用于监测风向;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风向传感器连接,并控制所述连通管周向转动,以便调整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
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垂直,以便所述顶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防水墙顶部的情况下,所述挡板靠近或贴合所述第一防水墙,远离所述环网柜主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沿所述第一防水墙和第二防水墙之间的部分所述顶板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用于监测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风机连接,以便所述风机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动作,将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热气抽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剂,所述干燥剂防止在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用于吸收所述环网柜主体内的潮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与所述环网柜主体相邻的一侧,以及所述地面上方,均铺设有防潮膜。
10.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环网柜。
CN202311615982.0A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Pending CN117728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5982.0A CN117728296A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5982.0A CN117728296A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8296A true CN117728296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15982.0A Pending CN117728296A (zh) 2023-11-29 2023-11-29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82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360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储能电源
CN210142836U (zh) 一种弱电工程用配电箱散热装置
CN214478548U (zh) 一种具有防渗结构的景观式配电箱
CN117728296A (zh) 一种环网柜及配电系统
KR20150029195A (ko) 침수방지 맨홀 구조체
CN211743759U (zh) 一种新型配电柜
CN210430447U (zh) 防水配电箱
CN112040694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用户外机柜
KR100927993B1 (ko) 펌프장의 옥외형 제어반
CN113954670B (zh) 一种双枪充电桩
CN213093667U (zh) 一种防水型散热箱体
CN213520752U (zh) 一种安全型防渗配电柜
CN214044378U (zh) 防水预警配电柜
CN111405796A (zh) 一种住宅安防系统结构
CN210118245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泵控制箱
CN212785363U (zh) 一种防水防尘型td移动直放站
CN215452113U (zh) 一种地埋式防尘除湿电气柜
CN215221394U (zh) 一种电能质量优化装置
CN215166041U (zh) 一种景观式室外供水设备
CN213367203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12902093U (zh) 热泵机组
CN212259529U (zh) 一种市政桥梁状态检测装置
CN215733016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箱
CN220273123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户外配电箱
CN217115340U (zh) 一种室外安全防护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