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4017A -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4017A
CN117724017A CN202311537882.0A CN202311537882A CN117724017A CN 117724017 A CN117724017 A CN 117724017A CN 202311537882 A CN202311537882 A CN 202311537882A CN 117724017 A CN117724017 A CN 117724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oltage
voltage side
signals
main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37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春锋
程兆辉
刘长宝
阮红星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378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4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4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4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其方法包括: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获取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试验点电流信号;获取设于主变压器外部且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基准电流信号;根据各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实施本发明不仅可实现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验证,保障主变压器首次投运的可靠性,还具有操作简单、验证准确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中,为了保护主变压器(简称主变)的高压侧绕组,主变压器保护配置有主变差动保护,保护区域为主变高压侧绕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简称CT)分别包括设置在高压侧的出线端上的主变高压侧绕组CT以及设置在主变内部、靠近主变中性点设置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由于差动保护原理需利用到分别利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电流矢量信号,因此在主变首次投运前必需验证高压侧的各相线上的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否正确。由于设置在高压侧的出线端上的主变高压侧绕组CT是设于主变外部的,方便接线且拆卸,因此主变高压侧绕组CT的极性可以通过现有方案(如一次通流试验)进行试验。对于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由于设置在主变内部,不具备临时接线及拆卸的条件,故而无法通过现有方案实现极性验证,而一旦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错误,将会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功能实现,会严重降低主变的运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静态极性试验方法,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包括:
S10、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
S20、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获取与所述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试验点电流信号;
S30、获取设于所述主变压器外部且与所述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基准电流信号;
S40、根据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S20包括:
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基于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采集所述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所述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
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S20中,所述线性度分析包括:
根据待分析相线所对应的各所述电流参数以及每个所述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拟合出该待分析相线的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变化曲线中符合预设线性要求的线性变化线段;
所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线性变化线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在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所述交流电压信号被配置为所述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时,各所述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到的第一电流信号对应为相应相线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为各所述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下限值中的最大值,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各所述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上限值中的最小值。
优选地,在所述S20中,还包括:
在所述交流电压信号递增的过程中,在每采集到一个电流参数均进行:判断该电流参数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流且该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压,若是则增大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否则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停止增大,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递增控制过程结束。
优选地,在所述S20中,还包括:通过可调电压模块输出所述交流电压信号;
所述预设最大电压的表达式为:
Umax=U×K;
其中,U表示为所述可调电压模块的最大可调额定电压,K为过压保护系数。
优选地,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1.1至1.3。
优选地,所述预设最大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Zsc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值;U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压值;I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流值;ΔUk%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系数;Imax表示为预设最大电流。
优选地,所述S40包括:
根据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该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是否符合主变侧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正确。
优选地,在所述S40之前,还包括:
S21、获取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根据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该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是否符合比率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极性不正确,并修正该高压侧电流互感器。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静态极性试验系统,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包括:
短接模块,用于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
可调电压模块,用于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的试验点电流信号以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并根据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静态极性试验系统还包括电流测试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可调电压模块还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可调电压模块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还基于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并通过所述电流测试模块采集所述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首先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然后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获取相应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和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基准电流信号,最后根据各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实现了对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验证,可保障主变压器首次投运的可靠性,还具有操作简单、验证准确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静态极性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静态极性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静态极性试验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可以验证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是否正确。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步骤S20、步骤S30和步骤S40。
步骤S10包括: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参见图2,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一般通过三角形接法的方式进行连接,而短接操作则是在将低压侧各相线的输出端(即各相线互相连接的节点)引出后进行短接,若此时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输入一定值的交流电压,由于低压侧的各相线短路,会使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产生短路电流,这样相当于为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构建了测量电流极性的试验环境。需说明的是,由于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的线圈具有较大的内阻,因此低压侧所产生的电流不会引致低压侧各相线过流损坏,另外,线圈的内阻大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测量,或者通过查找主变压器的出厂参数获得,在此暂不限定。
步骤S20包括: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获取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分别对应采集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参见图2,在该步骤中,核电厂中的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各相线基本为星形连接结构,因此可以在任意至少两个相线的出线端(即非公共端)输入交流电压信号,然后每条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所采集到的短路电流大小对应为相应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容易理解的,若交流电压信号只作用在其中两条相线,以A相线和B相线为例,那么“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对应为A相线和B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
根据现有的主变压器工作特性可知,高压侧的输入电压低,不仅不利于提高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测量准度,还容易导致主变压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基于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采集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而且每个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大小也不相同,以低压侧的其中一相线为例,在交流电压信号增大的过程,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每增大一次,便对应采集一个电流参数,而且低压侧每个相线上采集到电流参数会随交流电压信号的增大而增大。另外,在核电厂中,为了监测主变压器的低压侧电流,如图2所示,主变压器还会在低压侧的各相线的引出线上还设置有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而电流参数可以通过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采集得到。
进一步地,步骤S20中的线性度分析包括:根据待分析相线所对应的各电流参数以及每个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拟合出该待分析相线的变化曲线,确定变化曲线中符合预设线性要求的线性变化线段。容易理解的,对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可以确定主变压器工作在线性区或最接近工作在线性区时各相线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范围(即线性变化线段)。
相对应地,在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步骤中,包括: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线性变化线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在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交流电压信号被配置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时,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分别测量到的第一电流信号对应为相应相线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为各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下限值中的最大值,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各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上限值中的最小值。可选地,在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的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可以为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中间值。
虽然预设交流电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测量准确,但是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变比较大,若预设交流电压过大,会导致低压侧过流烧坏,为了防止交流电压信号因无限制增大而引致低压侧烧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步骤S20的过程中,可以执行以下步骤以防止低压侧烧坏:在交流电压信号递增的过程中,在每采集到一个电流参数均进行:判断该电流参数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流且该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压,若是则增大交流电压信号,否则交流电压信号停止增大,交流电压信号的递增控制过程结束。需说明的是,在递增控制过程结束时,意味着电流参数的采集工作已完毕,后续会基于采集到电流参数进行线性度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最大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Zsc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值;U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压值;I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流值;ΔUk%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系数;Imax表示为预设最大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通过可调电压模块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另外,预设最大电压的表达式可以为:Umax=U×K。U表示为可调电压模块的最大可调额定电压,K为过压保护系数。可选地,K的取值范围是1.1至1.3。
另外,可调电压模块可以为现有的可输出0至600V可调交流电压且功率可达30kVA的调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静态极性试验方法还包括步骤S21:交流电压信号被配置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时,采集低压侧各相线上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分别测量到的第二电流信号,以计算出各第二电流信号的矢量和,判断各第二电流信号的矢量和是否小于第二差动保护阈值,若是则判定低压侧各相线上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的极性正确,否则判定低压侧各相线上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存在至少一个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正确。其中,第二差动保护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设定。
步骤S30包括:获取设于主变压器外部且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分别对应采集的基准电流信号。在该步骤中,参见图2,主变压器高压侧的外部各相线上还分别套设了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这些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可以进行拆卸,在核电厂日常运行中,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用于采集高压侧对应相线的电流大小,以参与主变侧差动和比率差动等保护功能的投切。容易理解的,若交流电压信号只作用在其中两条相线,以A相线和B相线为例,那么“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对应为A相线和B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
在核电厂中,对于已投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其极性必然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些新安装的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为经过检查前其极性仍存在一定可能是不正确的,为确保对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可信性,需确保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在极性正确情况下进行极性判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后,于步骤S40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确定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的极性:S31、获取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分别对应采集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根据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基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该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是否符合比率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极性不正确,并修正该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在该步骤中,低压侧电流信号和高压侧电流信号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交流电压信号的实际输入相线确定,例如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的其中一相是A相线,那么,其中一个基准电流信号为A相线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所采集的,而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为主变压器低压侧A相线上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所采集的电流信号。
其中,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是否符合比率差动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判断:
其中,Id为差动电流,等于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的矢量和;Kbl为比率差动制动系数;Icdqd为差动电流启动定值,该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定;Kbl2为最大比率差动斜率,其定值范围可以是0.50~0.80,优选取0.70;Ir为制动电流;Ie为额定电流;b为补偿系数,该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定。当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的矢量和满足公式(1)中的任意一条时,均可以判定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300的极性不正确。
进一步地,Kb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Kbl1为起始比率差动斜率,定值范围可以为0.05~0.50,优选取0.10;Kblr为比率差动制动系数增量;n为最大斜率时的制动电流倍数,优选取6。
b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b=(Kbl1+Kblr×n)×nIe
I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I1和I2分别为相同相线的基准电流信号和试验点电流信号。
步骤S40包括:根据各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判断结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根据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试验点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该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是否符合主变侧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不正确。
为了提高试验准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还可以从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多个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相应地,再根据各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分别确定相应相线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即可得到多组试验点电流信号(每组试验点电流信号分别包括高压侧三相线的在相同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下所对应的试验点电流信号),然后以每组试验点电流信号为单位执行步骤S40,以生成每组试验点电流信号对应生成的极性判断结果,最终再根据各组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极性判断结果生成评估报告,例如只要存在一个极性判断结果为不正确,均会判定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不正确。
需说明的是,若交流电压信号输入的是高压侧的三个相线,那么步骤S40可以一次性的验证高压侧三线性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是否均正确;若交流电压信号是输入的是高压侧的两个相线,那么步骤S40验证的是该两个相线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是否正确,对于高压侧未进行验证的相线,只要针对该相线再次执行步骤S10至步骤S40,即可验证该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是否正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是否符合主变侧差动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Ifd为分侧差动电流;Ifcdqd为分侧比率差动起动定值,该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定;Kfb1为分侧差动比率制动系数整定值,该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定;Ifr为分侧差动制动电流。当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满足公式(2)中的任意一条时,均可以判定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不正确。
进一步地,Ifr及If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Ifh为基准电流信号;Ifw为试验点电流信号;对应为Ifh的矢量值,/>对应为Ifw的矢量值,即Ifd为基准电流信号与试验点电流信号的矢量和。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静态极性试验系统。该系统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短接模块1、可调电压模块2和处理模块3。
短接模块1用于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其中,短接模块1可以是现有的短接线装置,只要能将低压侧各相线的输出端短接即可。
可调电压模块2用于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其中,可调电压模块可以为现有的可输出0至600V可调交流电压且功率可达30kVA的调压器。
处理模块3用于获取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分别对应的试验点电流信号以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并根据各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判断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静态极性试验系统还包括电流测试模块。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流测试模块由三个分别设置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三个相线的输出端上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组成,低压侧电流互感器200可以测量对应相线上的电流信号大小。
相应地,处理模块3可调电压模块2还用于控制可调电压模块2向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还基于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并通过电流测试模块采集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3控制可调电压模块2输出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的步骤中,包括:在交流电压信号递增的过程中,在每采集到一个电流参数均进行:判断该电流参数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流且该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压,若是则增大交流电压信号,否则交流电压信号停止增大,交流电压信号的递增控制过程结束。
其中,预设最大电压的表达式可以为:Umax=U×K,U表示为可调电压模块的最大可调额定电压,K为过压保护系数。可选地,K的取值范围是1.1至1.3。
另外,预设最大电流的表达式可以为:
其中,Zsc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值;U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压值;I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流值;ΔUk%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系数;Imax表示为预设最大电流。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3进行线性度分析的步骤包括:根据待分析相线所对应的各电流参数以及每个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拟合出该待分析相线的变化曲线,确定变化曲线中符合预设线性要求的线性变化线段。相应地,处理模块3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步骤包括: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线性变化线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在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交流电压信号被配置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时,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到的第一电流信号对应为相应相线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为各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下限值中的最大值,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各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上限值中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3根据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100的极性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根据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试验点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该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是否符合主变侧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正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不仅可实现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验证,保障主变压器首次投运的可靠性,还具有操作简单、验证准确率高等优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静态极性试验方法,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
S20、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获取与所述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试验点电流信号;
S30、获取设于所述主变压器外部且与所述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各相线上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基准电流信号;
S40、根据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包括:
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基于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采集所述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所述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
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中,所述线性度分析包括:
根据待分析相线所对应的各所述电流参数以及每个所述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拟合出该待分析相线的变化曲线,确定所述变化曲线中符合预设线性要求的线性变化线段;
所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线性变化线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在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中选取出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所述交流电压信号被配置为所述试验点交流电压信号时,各所述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到的第一电流信号对应为相应相线的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为各所述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下限值中的最大值,所述可用试验点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各所述线性变化线段的交流电压信号上限值中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中,还包括:
在所述交流电压信号递增的过程中,在每采集到一个电流参数均进行:判断该电流参数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流且该电流参数所对应的交流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最大电压,若是则增大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否则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停止增大,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递增控制过程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0中,还包括:通过可调电压模块输出所述交流电压信号;
所述预设最大电压的表达式为:
Umax=U×K;
其中,U表示为所述可调电压模块的最大可调额定电压,K为过压保护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1.1至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最大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Zsc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值;U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压值;In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额定电流值;ΔUk%表示为低压侧各相线的短路阻抗系数;Imax表示为预设最大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包括:
根据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进行:判断该试验点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是否符合主变侧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试验点电流信号所对应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正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0之前,还包括:
S31、获取与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所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采集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根据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相线对应关系,分别对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该基准电流信号与其对应的低压侧电流信号是否符合比率差动标准,若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若不符合则判定该基准电流信号所对应的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极性不正确,并修正该高压侧电流互感器。
10.一种静态极性试验系统,适用于设置在核电厂主变压器内部且套设在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接模块(1),用于短接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各相线;
可调电压模块(2),用于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交流电压信号;以及
处理模块(3),用于获取各相线上的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的试验点电流信号以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分别对应的基准电流信号,并根据各所述试验点电流信号和各所述基准电流信号生成套管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判断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态极性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测试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3)可调电压模块(2)还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可调电压模块(2)向所述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的至少两相线输入从零递增的交流电压信号,还基于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变化值并通过所述电流测试模块采集所述低压侧的各相线的电流变化数据,分别对各相线所对应的电流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度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试验点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电流变化数据包括多个电流参数。
CN202311537882.0A 2023-11-16 2023-11-16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724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7882.0A CN117724017A (zh) 2023-11-16 2023-11-16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7882.0A CN117724017A (zh) 2023-11-16 2023-11-16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4017A true CN117724017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198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37882.0A Pending CN117724017A (zh) 2023-11-16 2023-11-16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40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nboer et al. Frequency scan based screening technique for harmonic interactions of HVDC systems
CN205210220U (zh) 一种测量直流线路对地漏电流的装置
Satis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erminal connection and system function for sensitive frequency response measurement on transformers
Zhao et al. Testing and modelling of voltage transformer for high order harmonic measurement
US20130043894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impedance values
Leal et al. Comparison of online 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inter-turn short-circuits in transformers
CN110927516B (zh) 基于接地变压器分接抽头接地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05403808B (zh) 一种直流线路接地故障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EP2480901A1 (de) Messwandler mit einem elektrischen wandler und einem sensor
Freiburg et al. Capacitive voltage transformers-electrical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 diagnostic measures
CN117724017A (zh) 静态极性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07748304B (zh) 一种多功能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装置现场校验方法和仪器
Steurer et al. Calculating the 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 associated with clearing transformer determined faults by means of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Platero et al. Testing of non-toroidal shape primary pass-through current transformer for electrical machin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Palmer-Buckle et al. Simulation of incipient transformer faults
Venikar et al. Transformer incipient inter-turn fault detection based on no-load current harmonic analysis
US20170248638A1 (en) Test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in low voltage systems
Bell et al. Considerations when using charging current compensation in line current differential applications
CN109031181B (zh) Ct性能校验仪表以及采用该仪表的ct性能校验方法
JP2021089153A (ja) 変圧器の雷サージ応答の解析方法
Čonka et al.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CN114895149B (zh) 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终端
RU2756380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изоляции сети и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й изоляции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й сети переменного тока с изолированной нейтралью более 1000 В
Wang et al. The Research of Building Electrical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Imdad High frequency modeling of power transformers under trans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