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6826A - 一种种子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种子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6826A
CN117716826A CN202410179125.9A CN202410179125A CN117716826A CN 117716826 A CN117716826 A CN 117716826A CN 202410179125 A CN202410179125 A CN 202410179125A CN 117716826 A CN117716826 A CN 117716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wing
tillage
worm
fram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91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菲
施六林
王晶晶
高俊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1791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6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6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6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的一种种子播种机,本申请通过将多个耕地盘一设置在前连接臂的下端,在该装置移动时实现对田地的耕地操作,并通过将多个可旋转的播种轮对应安装在耕地盘一的后方,配合其外侧环绕连通的多个插杆插入土壤深处进行土壤深层播种,便于保障种子扎根的稳固性,使得在耕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操作,且不会对种子造成损坏,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率并保障播种稳定性,通过将耕地盘二固定安装在播种轮远离后横轴一的一侧,并设置前连接臂和后连接臂均可以灵活调整,有利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灵活调节该装置的工作状态,加强单独耕地、单独播种以及联合耕地播种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种子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子播种机。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5532094B中公开的一种联合式耕地播种机,其通过将种子储存筒设置于耕地机构上方,通过在种子储存筒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并在每个出料口下方设置耕地单元,在播种机行走过程中,可以借助耕地单元实现对土地的翻耕操作,并通过播种机构将储存筒内的种子播种到翻耕的沟槽中,虽然可以实现耕地播种同步进行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播种机构设置在耕地单元的上方,导致种子在向下施放的过程中,极其容易遭受耕地单元的挤压以及碰撞,从而对施放的种子造成损坏,影响播种后农作物的出芽率,并且种子采用直接洒落的方式进行播种,导致大量种子裸露在土壤表层,在后期种子生根发芽后,位于土壤表层的种子扎根过浅,不利于农作物进行稳定的生长,最终对播种后农作物种子生长以及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在实现耕地播种联合作业时,实现对种子的深层播种操作,在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同步保障播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播种不规范影响农作物产量,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种子播种机,包括机架、前连接臂、耕地盘一、后连接臂、后横轴一、播种轮、插杆、送料管和放料组件,多个前连接臂等距安装在机架的前端,多个前连接臂统一向右下方倾斜设置,耕地盘一倾斜安装在前连接臂的下端,多个后连接臂等距安装在机架的中间位置,后连接臂对应设置在前连接臂的正后方,多个后连接臂统一向后下方倾斜设置,后横轴一横向转动安装在后连接臂的下端,多个播种轮统一固定连通在多个后横轴一同一方向的端头上,多个插杆环绕固定在同一播种轮的外侧,并与播种轮内部固定连通,送料管转动连通在后横轴一上远离播种轮的端头处;
放料组件安装在每个插杆内,其中,放料组件包括开设在插杆外端壁上的播种口,且播种口设置在插杆上远离播种轮的一侧,插杆上远离播种轮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覆盖在播种口上的盖板,插杆与播种轮的连通处转动安装有阀板,盖板的转动轴和阀板的转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且链轮逐渐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壳,盖板的转动轴上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插杆和盖板固定连接,盖板与阀板之间存在45°夹角,插杆靠近后横轴一一侧的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尺寸相适配的金属弹片,插杆靠近后横轴一一侧的端壁上贯穿插设有抵触在金属弹片中间位置的螺栓,且螺栓与插杆螺纹连接。
通过将多个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前连接臂并排固定在机架的前端,并在前连接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耕地盘一,可以在该装置移动时实现对田地的耕地操作,同时,通过将多个可旋转的播种轮对应安装在耕地盘一的后方,并在每个播种轮的外侧环绕连通有多个插杆,配合插杆内的放料组件,使得该装置移动过程中可以同步实现播种操作,将耕地和播种同步进行,在耕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操作,播种轮操作的设置在耕地盘一的后方,使得播种过程中不会受到耕地盘一耕地影响。
进一步,每个前连接臂和机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前固定架,且前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前固定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前转轴,前连接臂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转轴的上端,前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前蜗轮一,且前蜗轮一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上的前蜗杆一。
进一步,多个前连接臂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前横轴一,且前横轴一与前连接臂相垂直,多个耕地盘一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前横轴一的同一端头上,前连接臂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前轴架,且前轴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前横轴一相平行的前横轴二,前横轴一与前横轴二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前横轴二上固定安装有前蜗轮二,且前蜗轮二的前方啮合连接有竖直转动在前轴架内部的前蜗杆二。
进一步,前蜗杆二的下端活动贯穿至前转轴的下方,并与前转轴同轴设置,多个前蜗杆二的下端之间同样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
进一步,播种轮远离后横轴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包裹在多个插杆外侧的耕地盘二,每个后连接臂和机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后固定架,且后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后固定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后转轴,后连接臂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后转轴的上端,后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后蜗轮二,且后蜗轮二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上的后蜗杆二。
进一步,多个前蜗杆一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多个后蜗杆二同样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后转轴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转接管,且转接管的底部与送料管的上端转动连通,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播种箱,且播种箱的背面端壁上固定连通有转动连接在转接管上端的下料管。
进一步,后连接臂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后轴架,且后轴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后横轴一相平行的后横轴二,后横轴一与后横轴二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后横轴二上固定安装有后蜗轮一,且后蜗轮一的前方啮合连接有固定套接在转接管外侧的后蜗杆一,多个转接管的下端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
进一步,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的外形均设置为中间位置向外突出的圆盘形结构,耕地盘一的尺寸与耕地盘二的尺寸相适配,多个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设置在同一方向上。
进一步,机架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在多个耕地盘二后方的梳理板,且梳理板的前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且倾斜角度设置为4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通过将多个耕地盘一设置在前连接臂的下端,在该装置移动时实现对田地的耕地操作,并通过将多个可旋转的播种轮对应安装在耕地盘一的后方,配合其外侧环绕连通的多个插杆,实现播种操作,使得在耕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操作,且由于播种轮设置在耕地盘一的后方,使得播种过程中不会受到耕地盘一耕地影响,有效保障播种耕地同步进行时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有插杆对待播种种子进行预先的定量存储,有利于提升该装置定量播种的精准性,同时,通过将中间位置可突出调节的金属弹片安装在插杆的内部,配合螺栓的旋转支撑,有利于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该装置单次的定量播种量,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便捷性。
(3)通过将前连接臂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转轴上,并将前转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固定的前固定架上,配合前蜗轮一和前蜗杆一的啮合,可以实现对前连接臂的偏转调节,借助前蜗轮一和前蜗杆一的啮合自锁性,可以保障前连接臂调节后位置稳固,通过对前连接臂的调整改变耕地盘一的结构状态,使其在工作时失去对田地的耕地作用,有利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该装置的使用状态,在将耕地盘一调整为竖直状态后,通过主动驱使耕地盘一旋转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耕地盘一存在对播种操作的影响,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独立进行播种作业的稳定性。
(4)通过将耕地盘二固定安装在播种轮远离后横轴一的一侧,并将后连接臂同样设置为可旋转调节状态,使得该装置在仅进行耕地作业时,可以通过调整使得后连接臂携带耕地盘二偏斜,前后设置的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同时作用在田地间进行耕地操作,有利于提升该装置仅进行耕地作业时的效果。
(5)通过将转接管转动安装在后转轴的内部,并与其同轴设置,配合将下料管转动连接在转接管的顶部,将送料管转动连接在转接管的底部,可以避免后连接臂的摆动调整对种子的输送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装置进行播种作业时的稳定性,通过主动驱动播种轮旋转,可以避免播种轮以及其外侧多个环绕设置的插杆的旋转速率受到影响,有利于保障该装置播种作业时的均衡稳定性。
(6)通过将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设置为中间位置向外突出的圆盘形结构,有利于在耕地铲土时对土壤进行引导,降低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受到的土壤的直接作用力度,有利于延长耕地盘一和耕地盘二的使用寿,通过将前端向下倾斜的梳理板设置在机架的尾部,可以在耕地和播种过程中对铲起的土壤进行梳理,有利于保障耕地完成后田地土壤的整齐性,并有利于在播种后将土壤覆盖在种子上,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播种作业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种子播种机整体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结构去除播种箱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前连接臂和耕地盘一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后连接臂、播种轮、插杆和耕地盘二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播种轮、插杆和耕地盘二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放料组件的拆分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仅进行播种作业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仅进行耕地作业时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机架;2、前连接臂;201、耕地盘一;202、前固定架;203、前转轴;204、前蜗轮一;205、前蜗杆一;206、前横轴一;207、前轴架;208、前横轴二;209、前蜗轮二;210、前蜗杆二;3、后连接臂;301、后横轴一;302、播种轮;303、插杆;304、转接管;305、送料管;306、后轴架;307、后横轴二;308、后蜗轮一;309、后蜗杆一;4、播种口;401、盖板;402、阀板;403、扭力弹簧;404、金属弹片;405、螺栓;5、耕地盘二;6、后固定架;601、后转轴;602、后蜗轮二;603、后蜗杆二;7、播种箱;701、下料管;8、梳理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子播种机,请参阅图1-图10,包括机架1、前连接臂2、耕地盘一201、后连接臂3、后横轴一301、播种轮302、插杆303、送料管305和放料组件,多个前连接臂2等距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多个前连接臂2统一向右下方倾斜设置,耕地盘一201倾斜安装在前连接臂2的下端,多个后连接臂3等距安装在机架1的中间位置,后连接臂3对应设置在前连接臂2的正后方,多个后连接臂3统一向后下方倾斜设置,后横轴一301横向转动安装在后连接臂3的下端,多个播种轮302统一固定连通在多个后横轴一301同一方向的端头上,多个插杆303环绕固定在同一播种轮302的外侧,并与播种轮302内部固定连通,送料管305转动连通在后横轴一301上远离播种轮302的端头处,放料组件安装在每个插杆303内;
其中,放料组件包括开设在插杆303外端壁上的播种口4,且播种口4设置在插杆303上远离播种轮302的一侧,插杆303上远离播种轮30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覆盖在播种口4上的盖板401,插杆303与播种轮302的连通处转动安装有阀板402,盖板401的转动轴和阀板402的转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且链轮逐渐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壳,盖板401的转动轴上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403,且扭力弹簧403的两端分别与插杆303和盖板401固定连接,盖板401与阀板402之间存在45°夹角,插杆303靠近后横轴一301一侧的内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尺寸相适配的金属弹片404,插杆303靠近后横轴一301一侧的端壁上贯穿插设有抵触在金属弹片404中间位置的螺栓405,且螺栓405与插杆303螺纹连接。
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机架1的前端挂载在农用机的尾部,通过农用机牵引该装置在田地间移动,进行耕地和播种操作,该装置被牵引移动时,受前连接臂2的连接,使得多个倾斜设置的耕地盘一201同步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农用机还会对该装置施加向下的按压力,使得耕地盘一201嵌入在田地间的土壤内,伴随着该装置的前移,耕地盘一201在土壤内部铲动,对田地进行耕地操作。
同步的,该装置前移过程中,播种轮302外侧环绕设置的多个插杆303在田地间滚动,当插杆303未插入土壤内时,盖板401在扭力弹簧403的弹性支撑下向外翻转,使得播种口4向外偏转45°呈现开启状态,此时阀板402闭合在播种轮302和插杆303的连通处,当插杆303旋转至正下方时,其竖直插入土壤内,在周围土壤的挤压下,插杆303上转动安装的盖板401克服扭力弹簧403的弹性支撑作用,最终在挤压作用下闭合在播种口4上,对播种口4进行封堵,此时经链轮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使得阀板402发生旋转,此时播种轮302和插杆303连接处呈现为开启状态,受重力作用影响,使得待播种的种子沿送料管305进入后横轴一301后,进入播种轮302内部后,再进入插杆303中,定量存储在插杆303中。
当该装置持续前移,使得插杆303继续旋转脱离土壤后,土壤对其挤压力消失,在扭力弹簧403的弹性支撑下盖板401复位翻转,此时播种口4开启,阀板402则重新闭合在播种轮302和插杆303的连接处,插杆303内部定量存储的种子自开启的播种口4向下洒落在土壤内,实现播种操作,插杆303直接插入地面土壤内,将其内部的种子直接施放至土壤内深层空间中,不仅可以避免种子在释放过程中受到损坏,还可以避免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表层,借助插杆303的插接施放,有利于在更深层土壤内进行种子的施放操作,保障种子生根发芽时,根部扎根稳定性,在提高种植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保障播种稳定性。
当需要对单次播种量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只需旋转螺栓405,借助螺纹连接的驱使,调节螺栓405对金属弹片404的支撑程度,若需要减小单次播种量,只需旋转螺栓405向插杆303内移动,增大螺栓405对金属弹片404的中间位置的支撑效果,使得螺栓405在插杆303内的凸起程度增加,减小插杆303内用于存储种子的空间,反之,若需要增大单次播种量,只需反向旋转螺栓405减小其对金属弹片404中间位置的支撑,增大插杆303内对种子的单次存储空间,通过对螺栓405的旋进和旋出,即可轻易实现对播种量的灵活调节。
本申请通过将多个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前连接臂2并排固定在机架1的前端,并在前连接臂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耕地盘一201,可以在该装置移动时实现对田地的耕地操作,同时,通过将多个可旋转的播种轮302对应安装在耕地盘一201的后方,并在每个播种轮302的外侧环绕连通有多个插杆303,配合插杆303内的放料组件,使得该装置移动过程中可以同步实现播种操作,将耕地和播种同步进行,在耕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播种操作,有利于提升使用该装置进行农业种植的便捷高效性,播种轮302设置在耕地盘一201的后方,使得播种不会受到耕地盘一201耕地操作的影响。
同时,本申请通过设置有插杆303对待播种种子进行预先的定量存储,有利于提升该装置定量播种的精准性,同时,通过将中间位置可突出调节的金属弹片404安装在插杆303的内部,配合螺栓405的旋转支撑,有利于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该装置单次的定量播种量,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便捷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每个前连接臂2和机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前固定架202,且前固定架20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前固定架20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前转轴203,前连接臂2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转轴203的上端,前转轴20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前蜗轮一204,且前蜗轮一204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1上的前蜗杆一205。
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若在播种过程中无须进行耕地操作时,则工作人员可以旋转前蜗杆一205,借助前蜗杆一205与前蜗轮一204的啮合驱动前转轴203旋转,从而实现对前连接臂2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对前连接臂2的偏转调节,使得耕地盘一201竖直设置在播种轮302的正前方,此时由于耕地盘一201与该装置的移动轨迹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其移动过程中难以对土壤进行铲动,从而不会形成耕地效果。
本申请通过将前连接臂2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转轴203上,并将前转轴203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固定的前固定架202上,配合前蜗轮一204和前蜗杆一205的啮合,可以实现对前连接臂2的偏转调节,借助前蜗轮一204和前蜗杆一205的啮合自锁性,可以保障前连接臂2调节后位置稳固,通过对前连接臂2的调整改变耕地盘一201的结构状态,使其在工作时失去对田地的耕地作用,有利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该装置的使用状态,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请参阅图4,多个前连接臂2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前横轴一206,且前横轴一206与前连接臂2相垂直,多个耕地盘一201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前横轴一206的同一端头上,前连接臂2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前轴架207,且前轴架20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前横轴一206相平行的前横轴二208,前横轴一206与前横轴二208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前横轴二208上固定安装有前蜗轮二209,且前蜗轮二209的前方啮合连接有竖直转动在前轴架207内部的前蜗杆二210。
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由于前蜗轮二209和前蜗杆二210之间的啮合自锁性,以及将链轮传动组件连接在前横轴一206和前横轴二208之间,这使得耕地盘一201虽然通过前横轴一206转动安装在前连接臂2的下端,但是在前蜗杆二210不转动时,前横轴一206仍无法转动,可以避免耕地过程中耕地盘一201旋转造成耕地功能受到影响,当前蜗杆二210旋转时,在前蜗杆二210和前蜗轮二209的啮合传动,以及链轮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下,使得前横轴一206带动耕地盘一201旋转,该功能适用于该装置仅进行播种作业时,在将耕地盘一201调整为竖直状态后,通过主动驱使耕地盘一201旋转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耕地盘一201存在对播种操作的影响,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独立进行播种作业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和图4,前蜗杆二210的下端活动贯穿至前转轴203的下方,并与前转轴203同轴设置,多个前蜗杆二210的下端之间同样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伺服电机通电启动,通过链轮传动组件带动多个前蜗杆二210旋转,为多个耕地盘一201的主动旋转提供动力支持,本申请通过将前蜗杆二210与前转轴203同轴设置,使得前蜗杆二210的旋转不会受到前连接臂2左右摆动调整的影响,有利于避免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各项功能相互影响。
请参阅图5,播种轮302远离后横轴一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包裹在多个插杆303外侧的耕地盘二5,每个后连接臂3和机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后固定架6,且后固定架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后固定架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后转轴601,后连接臂3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后转轴601的上端,后转轴6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后蜗轮二602,且后蜗轮二602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1上的后蜗杆二603。
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同上述对前连接臂2的偏转调节一致,工作人员可以旋转后蜗杆二603,借助后蜗杆二603和后蜗轮二602的啮合,驱动后转轴601旋转,进而带动后连接臂3偏转,通过将耕地盘二5固定安装在播种轮302远离后横轴一301的一侧,当该装置仅使用耕地功能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使得后连接臂3偏转倾斜,进而带动耕地盘二5偏转,呈现与倾斜的耕地盘一201相对的倾斜状态,即耕地盘一201向右倾斜,则耕地盘二5向左倾斜,该装置移动过程中,倾斜的耕地盘二5同样可以对田地进行耕地操作。
本申请通过将耕地盘二5固定安装在播种轮302远离后横轴一301的一侧,并将后连接臂3同样设置为可旋转调节状态,使得该装置在仅进行耕地作业时,可以通过调整使得后连接臂3携带耕地盘二5偏斜,前后设置的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同时作用在田地间进行耕地操作,有利于提升该装置仅进行耕地作业时的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5,多个前蜗杆一205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多个后蜗杆二603同样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同一直线上设置的多个前蜗杆一205,可以保障多个前蜗杆一205旋转一致性,进而实现对多个前连接臂2摆动角度的统一调整,同样的,通过将同一直线上设置的多个后蜗杆二603固定连接,使得多个后蜗杆二603旋转一致,便于实现对多个后连接臂3摆动角度的统一调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后转轴6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转接管304,且转接管304的底部与送料管305的上端转动连通,机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播种箱7,且播种箱7的背面端壁上固定连通有转动连接在转接管304上端的下料管701,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待播种的农作物种子存储在播种箱7内部,在重力作用下沿下料管701分散滑落,种子进入转接管304内部后进入送料管305中,实现种子的输送,本申请通过将转接管304转动安装在后转轴601的内部,并与其同轴设置,配合将下料管701转动连接在转接管304的顶部,将送料管305转动连接在转接管304的底部,可以避免后连接臂3的摆动调整对种子的输送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装置进行播种作业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和图5,后连接臂3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后轴架306,且后轴架30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后横轴一301相平行的后横轴二307,后横轴一301与后横轴二30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后横轴二307上固定安装有后蜗轮一308,且后蜗轮一308的前方啮合连接有固定套接在转接管304外侧的后蜗杆一309,多个转接管304的下端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
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同上述驱动耕地盘一201旋转的结构类似,伺服电机通电启动,通过链轮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使得多个转接管304同步旋转,借助后蜗杆一309和后蜗轮一308的啮合,以及后横轴二307和后横轴一301之间链轮传动组件的传动连接,主动驱动后横轴一301带动播种轮302旋转,本申请在进行播种作业时,通过主动驱动播种轮302旋转,可以避免播种轮302以及其外侧多个环绕设置的插杆303的旋转速率受到影响,有利于保障该装置播种作业时的均衡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3-图5,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的外形均设置为中间位置向外突出的圆盘形结构,耕地盘一201的尺寸与耕地盘二5的尺寸相适配,多个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设置在同一方向上,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设置在同一方向上,可以保障其耕地作业过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设置为中间位置向外突出的圆盘形结构,有利于在耕地铲土时对土壤进行引导,降低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受到的土壤的直接作用力度,有利于延长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和图2,机架1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在多个耕地盘二5后方的梳理板8,且梳理板8的前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且倾斜角度设置为45°,该耕地播种机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前端向下倾斜的梳理板8设置在机架1的尾部,可以在耕地和播种过程中对铲起的土壤进行梳理,有利于保障耕地完成后田地土壤的整齐性,并有利于在播种后将土壤覆盖在种子上,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播种作业时的效果。
工作原理:
工作人员将机架1的前端挂载在农用机的尾部,通过农用机牵引该装置在田地间移动,进行耕地、播种或者耕地播种联合作业;
在进行耕地播种联合作业时,该装置被牵引移动的过程中,农用机还会对该装置施加向下的按压力,使得耕地盘一201嵌入在田地间的土壤内,伴随着该装置的前移,耕地盘一201在土壤内部铲动,对田地进行耕地操作,同步的,该装置前移过程中,播种轮302外侧环绕设置的多个插杆303在田地间滚动,将种子播撒在耕好的田地间;
在仅进行播种操作时,工作人员旋转前蜗杆一205,借助前蜗杆一205与前蜗轮一204的啮合驱动前转轴203旋转,实现对前连接臂2倾斜角度的调节,进而使得耕地盘一201竖直设置在播种轮302的正前方,此时耕地盘一201与该装置的移动轨迹位于同一直线上,同时通过传动连接使得耕地盘一201主动旋转,使耕地盘一201移动过程中不会对土壤进行铲动,保障独立播种时的效率;
在仅进行耕地作业时,保持耕地盘一201的倾斜状态,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使得后连接臂3偏转倾斜,进而带动耕地盘二5偏转,呈现与倾斜的耕地盘一201相对的倾斜状态,该装置移动过程中,倾斜的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同时对田地进行耕地作业;
在进行播种作业时,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螺栓405调节金属弹片404在插杆303内部的突出程度,进而调节插杆303对种子的定量存储量,实现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单次定量播种量的操作。
以上,仅为本申请结合当前实际需求采用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
前连接臂(2),多个所述前连接臂(2)等距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多个所述前连接臂(2)统一向右下方倾斜设置;
耕地盘一(201),所述耕地盘一(201)倾斜安装在前连接臂(2)的下端;
后连接臂(3),多个所述后连接臂(3)等距安装在机架(1)的中间位置,所述后连接臂(3)对应设置在前连接臂(2)的正后方,多个所述后连接臂(3)统一向后下方倾斜设置;
后横轴一(301),所述后横轴一(301)横向转动安装在后连接臂(3)的下端;
播种轮(302),多个所述播种轮(302)统一固定连通在多个后横轴一(301)同一方向的端头上;
插杆(303),多个所述插杆(303)环绕固定在同一播种轮(302)的外侧,并与播种轮(302)内部固定连通;
送料管(305),所述送料管(305)转动连通在后横轴一(301)上远离播种轮(302)的端头处;
放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安装在每个插杆(3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前连接臂(2)和机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前固定架(202),且前固定架(20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前固定架(20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前转轴(203),所述前连接臂(2)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转轴(203)的上端,所述前转轴(20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前蜗轮一(204),且前蜗轮一(204)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1)上的前蜗杆一(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前连接臂(2)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前横轴一(206),且前横轴一(206)与前连接臂(2)相垂直,多个所述耕地盘一(201)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前横轴一(206)的同一端头上,所述前连接臂(2)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前轴架(207),且前轴架(20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前横轴一(206)相平行的前横轴二(208),所述前横轴一(206)与前横轴二(208)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所述前横轴二(208)上固定安装有前蜗轮二(209),且前蜗轮二(209)的前方啮合连接有竖直转动在前轴架(207)内部的前蜗杆二(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蜗杆二(210)的下端活动贯穿至前转轴(203)的下方,并与前转轴(203)同轴设置,多个所述前蜗杆二(210)的下端之间同样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轮(302)远离后横轴一(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包裹在多个插杆(303)外侧的耕地盘二(5),每个所述后连接臂(3)和机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后固定架(6),且后固定架(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后固定架(6)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后转轴(601),所述后连接臂(3)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后转轴(601)的上端,所述后转轴(6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后蜗轮二(602),且后蜗轮二(602)的前方啮合连接有横向转动在机架(1)上的后蜗杆二(6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前蜗杆一(205)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后蜗杆二(603)同样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轴(6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转接管(304),且转接管(304)的底部与送料管(305)的上端转动连通,所述机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播种箱(7),且播种箱(7)的背面端壁上固定连通有转动连接在转接管(304)上端的下料管(7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臂(3)的上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后轴架(306),且后轴架(30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后横轴一(301)相平行的后横轴二(307),所述后横轴一(301)与后横轴二(30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所述后横轴二(307)上固定安装有后蜗轮一(308),且后蜗轮一(308)的前方啮合连接有固定套接在转接管(304)外侧的后蜗杆一(309),多个所述转接管(304)的下端之间传动连接有链轮传动组件,并外接伺服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的外形均设置为中间位置向外突出的圆盘形结构,所述耕地盘一(201)的尺寸与耕地盘二(5)的尺寸相适配,多个所述耕地盘一(201)和耕地盘二(5)设置在同一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子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在多个耕地盘二(5)后方的梳理板(8),且梳理板(8)的前端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且倾斜角度设置为45°。
CN202410179125.9A 2024-02-18 2024-02-18 一种种子播种机 Pending CN117716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9125.9A CN117716826A (zh) 2024-02-18 2024-02-18 一种种子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9125.9A CN117716826A (zh) 2024-02-18 2024-02-18 一种种子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6826A true CN117716826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9125.9A Pending CN117716826A (zh) 2024-02-18 2024-02-18 一种种子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682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61783U (zh) * 2014-04-10 2014-08-13 李彦荣 一种多功能旋耕穴播机
CN211531694U (zh) * 2019-12-16 2020-09-22 雄进农机盘锦有限公司 一种埋茬犁耕宽和耕深调整装置
CN113180028A (zh) * 2021-05-18 2021-07-30 库来夏·哈孜依 一种用于草原毒害草去除的环保型铲除装置
CN218042423U (zh) * 2022-10-03 2022-12-16 沈明宏 一种准确率高的等距播种用的农作物自动播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61783U (zh) * 2014-04-10 2014-08-13 李彦荣 一种多功能旋耕穴播机
CN211531694U (zh) * 2019-12-16 2020-09-22 雄进农机盘锦有限公司 一种埋茬犁耕宽和耕深调整装置
CN113180028A (zh) * 2021-05-18 2021-07-30 库来夏·哈孜依 一种用于草原毒害草去除的环保型铲除装置
CN218042423U (zh) * 2022-10-03 2022-12-16 沈明宏 一种准确率高的等距播种用的农作物自动播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40161B (zh) 一种播种施肥一体化农业设备
US5752453A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applying fertilizer
CN203968633U (zh) 播种中耕机
CN110786108A (zh) 一种水稻同步插秧直播育种机械
CN209768174U (zh) 一种土豆播种施肥覆土一体机
CN117716826A (zh) 一种种子播种机
CN217428670U (zh) 一种牡丹种子自动播种机
CN207885155U (zh) 一种犁地、播种和盖土一体化水稻播种机
CN213938785U (zh) 深松施肥苗带旋耕精量播种机
CN211881014U (zh) 一种水稻同步插秧直播育种机械
CN209994809U (zh) 一种可调式旋耕、播种、覆土一体机
CN209949839U (zh) 一种蔬菜种子播种机
CN111512748A (zh) 一种组合式全功能施肥播种机
CN207410734U (zh) 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
CN2346152Y (zh) 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
CN207531292U (zh) 大垄大豆五行播种机
CN217241369U (zh) 一种玉米大豆带状播种机
CN201378937Y (zh) 气吸式精量旋播机
CN2884833Y (zh) 大豆点穴式播种机
CN217445810U (zh) 兼具施肥功能的播种机
CN217825923U (zh) 一种玉米精量排种施肥机构
CN220712033U (zh) 一种条播机用调节播种深度的播种机构
CN219499970U (zh) 一种智慧农业用多功能播种机
CN216058212U (zh) 一种麦间套种种肥药多功能播种机
CN218218272U (zh) 一种间距可调试玉米种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