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5160A -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5160A
CN117715160A CN202211090801.2A CN202211090801A CN117715160A CN 117715160 A CN117715160 A CN 117715160A CN 202211090801 A CN202211090801 A CN 202211090801A CN 117715160 A CN117715160 A CN 117715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mperature change
time period
change rat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08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维
刘绍龙
赵志勇
田之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0908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51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7877 priority patent/WO20240511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5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5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属于移动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基站的主板温度;根据环境检测信息和主板温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该方法能够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演进,基站的功耗也随之提升,基站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基站的用电成本较高。为降低基站的用电成本,需要降低基站的能耗。目前,现有方法主要是技术人员人为地给基站配置节能时间段,这样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对基站中的部分模块进行断电,以降低基站能耗,但现有方法在节能时间段内对基站中的部分模块进行断电时,并没有考虑基站所处环境的天气、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信息对基站的影响,容易导致基站损坏,无法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旨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包括: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基站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所述基站包括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应用于所述基带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向所述射频设备发送所述节能时间段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供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所述基站包括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应用于所述射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的,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的;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带设备,所述基带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设备,所述射频设备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模块供电,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基带设备通信,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如第五方面所述的基带设备和如第六方面所述的射频设备,所述基带设备与所述射频设备通信连接。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说明书提供的任一项基站节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通过在基站的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基站的主板温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并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在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内执行该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从而降低基站的能耗,并且由于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这样基站内的器件不会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损坏,也可以避免基站由于温度变化过快出现凝露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实现了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基站节能方法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基站节能方法的另一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基站节能方法的另一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其中,该基站节能方法可应用于基站、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以在降低基站的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的安全性。基带设备可以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BBU)、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和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射频设备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和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节能时间段为基站进行节能的时间段,该节能时间段可以提前预测得到,也可以由用户按照经验值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1包括子步骤S1011至子步骤S1012。
子步骤S1011、获取基站的历史负荷数据;
子步骤S1012、根据历史负荷数据,预测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历史负荷数据包括基站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不同时间段的负荷数据,不同时间段的时间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过去一段时间可以为过去一个月、过去半个月或者过去一个星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历史负荷数据包括基站在过去一个月内的每个小时的负荷数据,负荷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数、吞吐量或用户速率等。通过基站的历史负荷数据可以准确灵活地预测基站的节能时间段,这样可以实现分时段多次进行基站的启停操作,充分利用基站的空闲时间,在零碎的空载时间段里,能够最大化的降低基站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建立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负荷变化曲线描述基站的负荷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根据负荷变化曲线,预测基站在多个未来时间段中的每个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将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未来时间段确定为基站的节能时间段。通过历史负荷数据可以建立得到描述基站的负荷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负荷变化曲线,通过负荷变化曲线可以准确地预测得到多个未来时间段中的每个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这样可以将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未来时间段确定为基站的节能时间段,从而预测得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其中,历史负荷数据包括基站在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在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以及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进行拟合,得到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多个未来时间段可以包括未来一天或几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预设负荷门限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基站在过去一个月内的每个小时的负荷数据和过去一个月内的每个小时进行拟合,得到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再通过负荷变化曲线预测未来一天内的每个小时的负荷。
在一实施例中,将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历史时间段确定为候选时间段;在候选时间段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候选时间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一个候选时间段组内的多个候选时间段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从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中确定目标时间段组,目标时间段组中的候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将目标时间段组内的多个候选时间段之间的交集时间段确定为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其中,预设数量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将多个候选时间段之间的交集时间段确定为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节能时间段的预测准确性。
例如,预设数量阈值为2,使用过去3天的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未来一天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候选时间段包括2022年8月1日00:30至02:30、2022年8月1日02:30至06:30、2022年8月1日06:30至07:30、2022年8月1日11:00至12:00、2022年8月1日14:00至16:00、2022年8月2日00:00至02:00、2022年8月2日10:30至11:30、2022年8月3日13:00至15:00,2022年8月1日00:30至02:30和2022年8月2日00:00至02:00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00:30至02:00,2022年8月1日11:00至12:00和2022年8月2日10:30至11:30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10:30至11:00,2022年8月1日14:00至16:00和2022年8月3日13:00至15:00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14:00至15:00,因此,可以将2022年8月4日的00:30至02:00、10:30至11:00和14:00至15:00均确定为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步骤S102、在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基站的主板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检测信息可以包括基站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基站的主板温度可以包括基站所包含的射频设备和/或基带设备的主板温度,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可以通过环境传感器采集得到,也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基站的主板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主板上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基站的位置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该位置信息的环境检测信息的获取请求;服务器在获取到环境检测信息的获取请求的情况下,基于该获取请求中的位置信息,查询对应的环境检测信息,并将查询到的环境检测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获取服务器发送的环境检测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长阈值是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确定的,第一时长为基站退出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第二时长为基站进入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示例性的,预设时长阈值等于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或者预设时长阈值大于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例如,基站进入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为5分钟,基站退出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为3分钟,预设时长阈值可以为8分钟或者10分钟。通过在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基站进入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和基站退出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之和的情况下,基站在节能时间段进入休眠模式,避免基站在进入休眠模式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退出休眠模式的情况发生,保证接入基站的用户的通信功能和质量。
步骤S103、根据环境检测信息和主板温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可以包括基站所包含的射频设备和/或基带设备的主板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基站的温度变率限值为基站的温度变率的最大值,目标启停策略可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或目标上电策略,基站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同样的,基站按照目标上电策略进行上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3包括子步骤S1031至步骤S1032。
子步骤S1031、确定环境温度与主板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子步骤S1032、根据温度差值和环境湿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变化率限值与温度差值和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关系,温度差值越大,环境湿度越大,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越小,而温度差值越小,环境湿度越小,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越大。通过环境温度与主板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和环境湿度,可以自适应地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使得基站在进入休眠模式或退出休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以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差值和环境湿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的方式可以为:获取第一映射关系表,该第一映射关系表用于描述温度差值、环境湿度与温度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询该第一映射关系表,获取与温度差值和环境湿度对应的温度变化率,并将查询到的温度变化率确定为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其中,温度差值、环境湿度与温度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且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通过在温度差值较小,且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确定基站不会出现凝露等可靠性风险,因此可以将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基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模块的下电或上电,以使基站快速地进入或退出休眠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在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且环境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通过在温度差值较大,且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确定基站可能出现凝露等可靠性风险,因此可以将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设置得较小,这样基站在对模块进行下电和/或上电时,使得基站的温度能够缓慢下降,避免发生凝露等可靠性风险,从而能够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在温度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环境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三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变化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第三预设温度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通过在温度差值较小,且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确定基站不会出现凝露等可靠性风险,因此可以将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基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模块的下电或上电,以使基站快速地进入或退出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第一预设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第一预设温度差值、第一预设湿度、第二预设温度差值、第二预设湿度、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和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的方式可以为: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并将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确定为目标启停策略。其中,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由于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且基站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这样可以保证基站在对内部的模块进行下电和/或上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以保证基站的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或目标上电策略,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包括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各模块进行下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和/或,按照目标上电策略对基站中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方式可以为:获取多个预设温度变化曲线中的每个预设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将该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的预设温度变化曲线确定为目标温度变化曲线。通过将该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的预设温度变化曲线确定为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可以保证基站在对内部的模块进行下电和/或上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以保证基站的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的方式可以为:获取第二映射关系表,第二映射关系表描述温度变化曲线与启停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询第二映射关系表,获取与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其中,温度变化曲线与启停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的方式可以为:获取第三映射关系表,第三映射关系表包括温度变化率与启停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查询第三映射关系表,获取与温度变化率限值对应的启停策略,并将与温度变化率限值对应的启停策略确定为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其中,温度变化率与启停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4、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或目标上电策略,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包括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各模块进行下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和/或,按照目标上电策略对基站中休眠的各模块进行上电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下电策略包括基站中的各模块的下电顺序以及各模块的下电间隔时间,目标上电策略包括基站中休眠的各模块的上电顺序以及休眠的各模块的上电间隔时间。其中,各模块的下电间隔时间或上电间隔时间也可以为零,即基站中的各模块可以同时下电或上电,基站中的各模块也可以分批次下电或上电。可以理解的是,在温度变化率限值较大的情况下,基站中的各模块的下电间隔时间和/或休眠的各模块的上电间隔时间较短,这样可以使得基站可以快速地进入休眠模组或退出休眠模式,而在温度变化率限值较小的情况下,基站中的各模块的下电间隔时间和/或休眠的各模块的上电间隔时间较长,这样可以使得基站在对各模块进行下电或上电的过程中,保证基站的温度缓慢下降,以保证基站的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04可以包括子步骤S1041至子步骤S1042。
子步骤S1041、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
子步骤S1042、获取基站的休眠时长和第一时长,确定休眠时长与节能时间段的终止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剩余休眠时长;
子步骤S1043、在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或者按照目标上电策略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然后在基站的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可以使得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差值范围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预设差值范围[0,2]分钟,第一时长为3分钟,基站的剩余休眠时长为10分钟,基站的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之间的差值为7分钟,不位于[0,2]分钟内,基站继续处于休眠模式,在基站的剩余休眠时长为3分钟的情况下,基站的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之间的差值为0分钟,位于[0,2]分钟内,因此此时基站开始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这样在经过3分钟后,基站退出休眠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可以包括: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射频设备所包含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可以包括:在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射频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由于基站中的射频设备的能耗占比较高,因此通过控制射频设备所包含的模块进行下电,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站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启停控制单元,启停控制单元部署于射频设备,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启停控制单元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射频设备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射频设备处于休眠模式,进而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在基站处于休眠模式的情况下,射频设备所包含的各模块中除启停控制单元处于运行状态,其余模块均处于断电状态,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射频设备的能耗,使得射频设备的能耗能够降低到十几瓦甚至几瓦。在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启停控制单元对射频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射频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进而使得基站退出休眠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可以包括: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站中的射频设备和基带设备所包含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对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可以包括:在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射频设备和基带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通过控制射频设备和基带设备所包含的模块进行下电,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基站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包括第一启停控制单元和第二启停控制单元,第一启停控制单元部署于基带设备,第二启停控制单元部署于射频设备,在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第一启停控制单元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基带设备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基带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第二启停控制单元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射频设备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射频设备处于休眠模式,从而使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在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启停控制单元对基带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基带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第二启停控制单元对射频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射频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从而使基站退出休眠模式。
其中,在基带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的情况下,基带设备所包含的各模块中除第一启停控制单元处于运行状态,其余模块均处于断电状态,在射频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的情况下,射频设备所包含的各模块中除第二启停控制单元处于运行状态,其余模块均处于断电状态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基站的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基站的主板温度;根据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将接入基站的用户终端迁移至与基站相邻的基站;在迁移完成后,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通过将接入基站的用户终端迁移至与基站相邻的基站后,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可以在保证用户终端的通信质量的同时,降低基站的能耗。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通过在基站的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基站的主板温度,确定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并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在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内执行该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从而降低基站的能耗,并且由于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这样基站内的器件不会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损坏,也可以避免基站由于温度变化过快出现凝露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基站的安全性,实现了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站节能方法应用于基带设备,旨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该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S204。
步骤S201、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步骤S202、在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
步骤S203、根据环境检测信息和主板温度,确定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
步骤S204、向射频设备发送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以供射频设备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射频设备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射频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带设备通过在基站的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根据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并根据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在射频设备的节能时间段内执行该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射频设备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射频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进而使基站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基站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从而降低基站的能耗,并且由于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这样射频设备内的器件不会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损坏,也可以避免射频设备由于温度变化过快出现凝露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射频设备的安全性,实现了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射频设备包括启停控制单元,启停控制单元包括低功耗电子开关、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通信模块,低功耗电子开关与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开关供电单元与通信模块之间的供电电路,控制单元与低功耗电子开关、供电单元和通信模块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低功耗电子开关和通信模块,供电单元用于给低功耗电子开关、控制单元和通信模块供电,通信模块用于与基带设备通信,以获取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在启停控制单元中的通信模块获取到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后,启停控制单元按照目标启停策略中的目标下电策略控制射频设备中的其余模块进行下电,在射频设备中的其余模块下电完成后,启停控制单元中的控制单元控制低功耗电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关闭供电单元与通信模块之间的供电电路,从而给通信模块断电;在射频设备的剩余休眠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启停控制单元对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启动射频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站节能方法应用于射频设备,旨在降低基站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该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步骤S301至S302。
步骤S301、获取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
步骤S302、在节能时间段内执行目标启停策略,以使射频设备在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射频设备在经过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启停策略是基带设备根据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是基带设备根据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的,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或目标上电策略,在执行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包括: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射频设备中的模块进行下电的过程中,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和/或,按照目标下电策略对射频设备中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的过程中,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温度变化率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7所示,基站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总线403连接,该总线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4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基站的运行。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4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具体地,存储器402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基站的限定,具体的基站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4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基站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或者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目标上电策略,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时,用于实现:在所述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所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对所述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所述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进行下电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所述基站的休眠时长和第一时长,确定所述休眠时长与所述节能时间段的终止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剩余休眠时长,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基站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在所述剩余休眠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或者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对所述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所述基站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进行上电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时,用于实现: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主板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与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时,用于实现: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在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时,用于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并将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确定为目标启停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阈值是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基站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基站进入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获取所述基站的历史负荷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建立所述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所述负荷变化曲线描述所述基站的负荷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负荷变化曲线,预测所述基站在多个未来时间段中的每个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未来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包括所述基站在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历史时间段确定为候选时间段;在所述候选时间段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一个所述候选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中确定目标时间段组,所述目标时间段组中的所述候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的交集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401在实现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之前,还用于实现:将接入所述基站的用户终端迁移至与所述基站相邻的基站;在迁移完成后,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站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带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8所示,基带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连接,该总线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5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基带设备的运行。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具体地,存储器502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基带设备的限定,具体的基带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向所述射频设备发送所述节能时间段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供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时,用于实现: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主板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与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时,用于实现: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在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时,用于实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并将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确定为目标启停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曲线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阈值是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射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射频设备进入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获取所述基站的历史负荷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建立所述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所述负荷变化曲线描述所述基站的负荷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负荷变化曲线,预测所述基站在多个未来时间段中的每个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未来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包括所述基站在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所述处理器501在实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时,用于实现: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历史时间段确定为候选时间段;在所述候选时间段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一个所述候选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中确定目标时间段组,所述目标时间段组中的所述候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将所述目标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的交集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带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9所示,基带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通过总线603连接,该总线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6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射频设备的运行。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具体地,存储器602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射频设备的限定,具体的射频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的,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的;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或者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目标上电策略,所述处理器601在实现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时,用于实现:在所述射频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所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对所述射频设备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处于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进行下电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所述射频设备的休眠时长和第一时长,确定所述休眠时长与所述节能时间段的终止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剩余休眠时长,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射频设备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在所述剩余休眠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射频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或者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对所述射频设备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进行上电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射频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10所示,射频设备700包括供电单元710、控制单元720和通信模块730,供电单元用于给控制单元720和通信模块730供电,通信模块730用于与基带设备通信,控制单元720用于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的,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的;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射频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基站包括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基带设备与射频设备通信连接。基带设备可以为如图8所示的基带设备500,射频设备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射频设备600或者如图10所示的射频设备700。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站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基站节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提供的任一项基站节能方法。
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基站、基带设备或射频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基站、基带设备或射频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基站、基带设备或射频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基站、基带设备或射频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例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主板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
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基站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或者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目标下电策略和目标上电策略,所述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包括:
在所述基站的当前系统时间达到所述节能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对所述基站中的模块进行下电,以使所述基站处于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下电策略进行下电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获取所述基站的休眠时长和第一时长,确定所述休眠时长与所述节能时间段的终止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剩余休眠时长,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基站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
在所述剩余休眠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的差值位于预设差值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或者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对所述基站中的休眠的模块进行上电,以使所述基站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按照所述目标上电策略进行上电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包括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包括:
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主板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与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和所述环境湿度,确定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
在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差值,且所述环境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确定为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率限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基站的目标启停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获取目标温度变化曲线,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并将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对应的启停策略确定为目标启停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基站的温度变化曲线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曲线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阈值是根据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基站退出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基站进入所述休眠模式所需的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的历史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建立所述基站的负荷变化曲线,所述负荷变化曲线描述所述基站的负荷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负荷变化曲线,预测所述基站在多个未来时间段中的每个未来时间段内的负荷;
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未来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负荷数据包括所述基站在多个历史时间段中的每个历史时间段内的负荷,所述根据所述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包括:
将所述负荷小于预设负荷门限所对应的历史时间段确定为候选时间段;
在所述候选时间段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一个所述候选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存在交集时间段;
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时间段组中确定目标时间段组,所述目标时间段组中的所述候选时间段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阈值;
将所述目标时间段组内的多个所述候选时间段之间的交集时间段确定为所述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之前,还包括:
将接入所述基站的用户终端迁移至与所述基站相邻的基站;
在迁移完成后,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
12.一种基站节能方法,所述基站包括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基带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的节能时间段;
在所述节能时间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主板温度,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启停策略;
向所述射频设备发送所述节能时间段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供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13.一种基站节能方法,所述基站包括基带设备和射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射频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基带设备发送的节能时间段和目标启停策略,所述目标启停策略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限值确定的,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是所述基带设备根据所述基站的环境检测信息和所述射频设备的主板温度确定的;
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以使所述射频设备在所述节能时间段内处于休眠模式以及所述射频设备在经过所述节能时间段后退出休眠模式,其中,在执行所述目标启停策略的过程中,所述射频设备的温度变化率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变化率限值。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的步骤。
15.一种基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射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设备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模块供电,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基带设备通信,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的步骤。
1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带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设备,所述基带设备与所述射频设备通信连接。
18.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90801.2A 2022-09-07 2022-09-07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15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0801.2A CN11771516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87877 WO2024051161A1 (zh) 2022-09-07 2023-04-12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0801.2A CN11771516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5160A true CN117715160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0801.2A Pending CN117715160A (zh) 2022-09-07 2022-09-07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5160A (zh)
WO (1) WO20240511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288A (zh) * 2015-06-29 2017-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设备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32332B (zh) * 2017-09-12 2019-12-10 深圳市佰特瑞储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基站电池休眠与空调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645646B2 (en) * 2018-01-11 2020-05-05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or evaluating the same using selective base station sleeping
CN116348833A (zh) * 2020-12-16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节能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4690645A (zh) * 2020-12-28 2022-07-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节能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4739B (zh) * 2021-02-24 2023-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4828042A (zh) * 2022-04-07 2022-07-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基站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1161A1 (zh)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8889B (zh) 一种应用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8491065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在其中操作的方法
JP6975774B2 (ja) オンデマンド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ス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317984B2 (en) System on chip, method of managing power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684495B (zh) 一种电路装置和用于低功率模式管理的方法
JP2011515778A5 (zh)
CN104221445A (zh) 一种唤醒终端系统的方法及终端
CN105072292A (zh)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终端
US107954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ssion critical standby of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rive
CN11003226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217654A1 (en) Power-saving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loud server
CN108040292A (zh) 电视待机开机方法、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4792A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808767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
CN103249122A (zh) 连线休眠方法、无线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
CN104808766A (zh) 一种终端
CN106303096B (zh) 电子设备及其调整电源管理策略的方法
CN104063316A (zh) 一种应用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7715160A (zh) 基站节能方法、基带设备、射频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9992309A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5995B (zh) 应用冻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2378346B (zh) 休眠状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96319B (zh) 信标信号处理装置
CN111315002A (zh) 节能指示及节能的方法及基站、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929380A (zh)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