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5002A -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5002A
CN117715002A CN202311709941.8A CN202311709941A CN117715002A CN 117715002 A CN117715002 A CN 117715002A CN 202311709941 A CN202311709941 A CN 202311709941A CN 117715002 A CN117715002 A CN 117715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network type
gateway
protoco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099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红彬
陈晓华
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099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50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5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用户端的第一通信协议,进而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发送到智能融合网关。智能融合网关通过对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的分析,确定接收端的第二通信协议,进而通过第二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内容转化为接收端可接收的短信格式,从而实现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格式转换,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短信互联互通,满足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互通需求,避免了因网络更迭而导致的短信互通困难及设备维护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短信网关的维护便捷性。

Description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一直在发展演进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普及的2G到现在发展到5G的普及。虽然移动通信技术一直在发展,基于移动通信的新生业务不断涌现,但短信业务一直是移动通信的一项重要的业务内容。
跟随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是每代移动通信都是基于新主要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核心网侧,2G/3G主要基于SS7七号信令技术,4G则基于Diameter协议,发展到现在的5G则是采用了全新的SBA架构的HTTPS/2协议。即,具体到移动通信短信功能的承载,2G/3G主要基于SS7的MAP协议,到4G/5GIMS时代的SIP协议。
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不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旧的技术就马上停止使用,而是多代技术、基于不同技术的设备会共存相当长一段时间,从而出现2G、3G、4G及5G共存的现状。多代基于不同技术实现的短信网关设备,甚至是不同厂家的设备共存的现状造成了设备互联互通、设备管理维护困难等运维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短信网关的维护便捷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短信网关的维护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短信互通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时,基于所述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第一通信协议,其中,所述短信发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短信内容和接收端的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传输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基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确定第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包括:
主控制器,用于协调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调用与监管;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网络间及网元间的互连互通参数,包括SS7信令相关参数、SIP相关参数和HTTP相关参数;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动态记录用户端或接收端登录的网络类型;
短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网络类型以及所述网络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和封装操作;
短信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未及时发送到接收端的短信内容;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上下行短信收发量及网间短信互通量;
日志模块,用于输出、保存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的运行日志及状态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时,基于所述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第一通信协议,其中,所述短信发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短信内容和接收端的用户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传输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基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确定第二通信协议;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用户端的第一通信协议,进而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发送到智能融合网关。智能融合网关通过对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的分析,确定接收端的第二通信协议,进而通过第二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内容转化为接收端可接收的短信格式,从而实现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格式转换,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短信互联互通,满足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互通需求,避免了因网络更迭而导致的短信互通困难及设备维护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短信网关的维护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信互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网络类型的短信通信协议的短信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短信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T短信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信互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短信互通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5。
S101、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时,基于所述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第一通信协议,其中,所述短信发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短信内容和接收端的用户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简称SMS,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短信是伴随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产生的一种电信业务,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信道和信令网,传送文字或数字短信息,依赖于电信运营商网络实现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短信作为基础通信的能力之一,伴随着运营商网络的发展而同步演进。其中,运营商网络包括2G、3G、4G以及5G等类型。而不同的网络类型,其通信方式也是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类型包括2G/3G网络类型、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SS7协议、SIP协议以及NAS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2G/3G网络类型通过SS7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通过SIP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通过NAS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2G/3G网络中部署的短信网元叫做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Center,短消息中心),主要用于短信的存储和转发,在各运营商现网中数量众多。4G网络中新增了IP-SM-GW(IP短消息网元)网元,IP-SM-GW网元主要负责转发SMSC与4G终端之间的上下行短信,而原有的2G/3G终端收发短信的机制不变。
在一实施例中,5G时代的短信解决方案与前几代网络相比,主要包括两种解决方案:SMS over IP和SMS over NAS。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SMS over IP方案利用了4G时代所部署的IP-SM-GW网元,能够为人网终端提供5G短信业务。例如,如果RCS的消息接收方不是4G/5G短信用户或者消息接收方是4G/5G短信用户但当前不在线,则可通过短信通道下发该消息。此时,如果RCS消息中包含多媒体内容,在回落为短信时,短信内容中会携带相应多媒体内容的URL地址,接收方收到短信后点击该链接即可访问该多媒体内容。
其中,RCS:即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是基于手机电话号码簿实现语音、消息、状态呈现等多媒体业务的总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SMS over NAS方案需要在5G核心网中部署SMSF网元,可同时为人网终端和物网终端提供5G短信业务。SMS over NAS方案可以包括核查用户是否具备收发短信以及收发漫游短信的业务能力、将SMSC接入5G网络,为5G物网终端和人网终端提供短信业务以及协议转换,实现5G短信与其他消息互通的功能。
其中,人网即人联网,是以人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为主载,强调人的实时、互动、体验,融合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综合一体的网络应用解决方案,比如手机。物网即物联网,是“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通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比如智能电表、智能眼镜等就是常见的物网终端。
S102、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传输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可以理解地是,短消息服务分为两种,MO和MT,分别是Mobile Originate(短信起呼)和Mobile Terminated(短信终呼),也即发短信和收短信。
如图2所示,智能融合网关支持2G到5G网络的接入及终端,可以在某个运营商网络内使2G-5G终端短信互通,同时也支持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终端短信互通。当智能融合短信网关收到用户端提交的MO短信时,该短信可以是通过2G、3G、4G或者5G网络传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在启动之后,根据系统配置实时处理用户短信转发业务。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MO(发短信)消息时,识别用户端发起的短信消息的通信协议类型。如果用户端发起的MO消息是SS7信令消息,则将该用户端的网络类型标记为2G/3G网络类型;如果MO消息不是SS7信令消息,而是SIP信令消息,则将该用户端的网络类型标记为IMS网络,即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如果MO消息既不是SS7信令消息也不是SIP信令消息,则将该用户端的网络类型标记为只能通过NAS信令来收发短信的5G网络类型。然后统计上行流量,并且转为MT流程,即发信息流程,以将短信发送给接收端。
示例性的,用户当前注册在2G/3G网络的时候,主叫拜访地网络MSC网元通过基于SS7的MAP接口将用户发送的短信提交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示例性的,用户当前注册在4G或5G网络的时候,且支持通过PS域即基于VoLTE/VoNR来收发短信,则终端将MO短信提交到归属网络IMS系统,IMS系统通过SIP信令将用户发送的短信提交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示例性的,用户当前注册在4G或5G网络且不支持通过IMS来收发短信,只能通过NAS信令来收发短信比如物联网终端,则终端通过NAS信令将短信提交给4G 5G核心网,4G核心网MME网元通过Diameter SGd接口,5G SMSF网元通过MAP或者Diameter协议将短信提交给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S103、基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确定第二通信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包括所述2G/3G网络类型、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所述SS7协议、所述SIP协议以及所述NAS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端和用户端相同,需要获取接收端的当前网络类型,进而确定其短信通信协议和短信传输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2G/3G网络类型通过SS7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通过SIP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通过NAS协议进行短信封装和传输。
S104、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MT(发短信)流程中,根据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通过智能融合短信网关中对应的协议处理模块,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处理,转化为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可接收的短信格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MT流程中,先读取接收端的用户状态。如果接收端是2/3G网络类型,则将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通过SS7信令,将短信内容发送至接收端;如果接收端不是2/3G网络类型,而是IMS用户,即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则通过SIP信令,将短信内容发送至接收端;如果接收端既不是2/3G网络类型,也不是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则读取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若接收端的在线状态为网络可达,则确定接收端是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通过HTTPS/2信令将短信内容发送至接收端;若接收端是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但是接收端的在线状态为网络不可达,则将短信内容暂存。在短信下发给接收端时,统计下行流量,并且在接收端确定短信接收完成时,结束MT流程。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2G/3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S7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端的用户当前注册网络为2G/3G网络时,智能融合短信网关通过查询SS7路由信息,将短信内容封装成MAP消息,然后再发往接收端当前所在的拜访地网络。
其中,SS7路由即GT码(号码段)与信令点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MAP消息的封装步骤包括:将RP-DATA编码为MAP操作部分,然后通过逐层封装TCAP/SCCP/MTP头打包成SS7消息包格式,通过SCTP链路发送出去。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IP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SIP-Message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端用户当前注册的网络为4G/5G网络且终端通过IP域(IMS网络)收发短信时,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将短信封装成SIP-Message消息,然后通过SIP协议发往接收端当前所在的拜访地网络。
其中,SIP消息封装即将短信内容作为SIP-Message消息body部分,然后添加SIP头域,包括To/From等重要头域,再通过UDP协议发送出去。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NAS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纯信令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在用户当前注册的网络为4G/5G网络且终端通过NAS协议收发短信时,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将短信封装成纯信令消息,再通过Diameter接口将封装后的纯信令消息发往接收端当前所在的拜访地网络。
其中,封装Diameter消息为MO-Forward-Short-Message Request。
进一步地,查询所述接收端的当前在线状态;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不在线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缓存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在线时,执行所述短信封装消息的发送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上述MO短信流程后,短信内容被提交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查询本地路由信息。若本条短信内容是发往其它互联互通外网用户的,则通过互联接口(如SMPP接口)传递到对方短信网关。若本条短信是发往本网用户的,查询接收端的用户状态,确定接收端当前是否在线。
在一实施例中,若接收端当前不在线,则可以通过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缓存该短信内容,并通过一定的重传机制再次发起被叫流程。若接收端在预定期限内一直不在线,则删除该短信,并反馈给用户端,提醒用户端用户短信发送失败;若接收端在预定期限内上线,则将短信内容发送给接收端。
在一实施例中,短信缓存可以在根据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之后进行。也可以在进行格式转化之前,即确定接收端当前网络不在线时,即对短信内容进行缓存,在重新触发短信发送流程时,再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处理。
S105、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MT短信流程,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将用户端发送的短信内容递交到接收端,在收到接收端接受确认消息后,完成整个短信的收发流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信互通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用户端的第一通信协议,进而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发送到智能融合网关。智能融合网关通过对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的分析,确定接收端的第二通信协议,进而通过第二通信协议将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内容转化为接收端可接收的短信格式,从而实现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格式转换,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短信互联互通,满足不同网络类型的短信互通需求,避免了因网络更迭而导致的短信互通困难及设备维护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短信网关的维护便捷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用于执行前述的短信互通方法。
如图5所示,该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包括:主控制器,配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短信缓存模块,SS7处理模块,SIP处理模块,HTTPS/2处理模块,统计模块及日志模块。
其中,主控制器,用于协调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调用与监管。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网络间及网元间的互连互通参数,包括SS7信令相关参数、SIP相关参数和HTTP相关参数。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动态记录用户端或接收端登录的网络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用来动态记录用户或终端登录的网络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短信的收发分为两个独立的流程即MO(上行/发起端)和MT(下行/接收端)两个流程来分别处理。
其中,在MO流程中可以记录用户端当前所处的网络类型,这样当有MT短信需要转发给该用户端时,则可以选用相应的协议发往相应的接入网络(2/3G、4G/5G),使终端可以在任意网络制式中漫游切换。
短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网络类型以及所述网络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和封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短信处理模块包括:SS7处理子模块、SIP处理子模块和HTTPS/2处理子模块。
SS7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2G/3G网络类型时,基于SS7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
SIP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SIP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SIP-Message消息。
HTTPS/2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NAS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纯信令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SS7处理模块主要负责2/3G相关短信协议的处理,编解码等。当用户注册入网的时候,通过2/3G基站到2/3G完成了在网注册。
SIP处理模块主要负责SIP消息的处理,该消息来自或者发往IMS设备,是4G VoLTE或者5G VoNR短信的承载方式。当用户在SIP域注册时,向融合网关发起第三方注册,由此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完成用户注册网络制式的探知。
HTTPS/2模块主要负责5G SBA架构及相关消息流程的处理。当终端用户在5G网络注册觉得通过NAS协议来收发短信时,终端会向5G核心网相关网元SMSF发起注册流程,SMSF则通过SBI接口通知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用户注册网络为5G网络。
短信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未及时发送到接收端的短信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短信缓存模块主要用来暂存因为各种原因还没发送到被叫端的短信,这些原因包括用户关机、无信号等。智能融合短信网关需要将这些短信存起来并按一定规则或者触发条件再次尝试发往接收端,直至发送成功或者有效过期被丢弃。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上下行短信收发量及网间短信互通量。
在一实施例中,统计模块可以按时间段或天或周来统计流量。统计结果将按一定命名规则实时保存在设备中。
日志模块,用于输出、保存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的运行日志及状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日志模块主要用来输出、保存系统运行日志及状态信息,该信息可以根据配置输出到指定位置供管理人员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短信互通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
参阅图6,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短信互通方法。
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短信互通方法。
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时,基于所述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第一通信协议,其中,所述短信发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短信内容和接收端的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传输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基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确定第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类型包括2G/3G网络类型、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SS7协议、SIP协议以及NAS协议;
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包括所述2G/3G网络类型、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
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所述SS7协议、所述SIP协议以及所述NAS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时,用于实现: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2G/3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S7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时,还用于实现: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IP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SIP-Message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时,还用于实现: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NAS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纯信令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在实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之前,还用于实现:
查询所述接收端的当前在线状态;
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不在线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缓存所述短信封装消息;
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在线时,执行所述短信封装消息的发送操作。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短信互通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起的短信发送请求时,基于所述用户端的第一网络类型,确定第一通信协议,其中,所述短信发送请求包括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信息、短信内容和接收端的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传输至智能融合短信网关;
基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网络类型,确定第二通信协议;
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类型包括2G/3G网络类型、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SS7协议、SIP协议以及NAS协议;
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包括所述2G/3G网络类型、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以及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
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所述SS7协议、所述SIP协议以及所述NAS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2G/3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S7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SIP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SIP-Message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所述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获得所述第二网络类型对应的短信封装消息,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类型为所述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和所述NAS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纯信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短信封装消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以响应所述短信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
查询所述接收端的当前在线状态;
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不在线时,基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缓存所述短信封装消息;
在所述当前在线状态为在线时,执行所述短信封装消息的发送操作。
7.一种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包括:
主控制器,用于协调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调用与监管;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网络间及网元间的互连互通参数,包括SS7信令相关参数、SIP相关参数和HTTP相关参数;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动态记录用户端或接收端登录的网络类型;
短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网络类型以及所述网络类型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短信内容进行格式转化和封装操作;
短信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未及时发送到接收端的短信内容;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上下行短信收发量及网间短信互通量;
日志模块,用于输出、保存所述智能融合短信网关的运行日志及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融合短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处理模块包括:
SS7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2G/3G网络类型时,基于SS7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MAP消息;
SIP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通过PS域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SIP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为SIP-Message消息;
HTTPS/2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通过NAS信令通信的4G/5G网络类型时,基于所述NAS协议,将所述短信内容封装成纯信令消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短信互通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09941.8A 2023-12-12 2023-12-12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15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9941.8A CN117715002A (zh) 2023-12-12 2023-12-12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9941.8A CN117715002A (zh) 2023-12-12 2023-12-12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5002A true CN117715002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09941.8A Pending CN117715002A (zh) 2023-12-12 2023-12-12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50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952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ff-loading a-interface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 traffi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319857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livering messaging service messages
US7701925B1 (en) Presence registration and routing node
EP1123626B1 (en) Ip roaming number gateway
EP1836863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rtual mobile phone number service
KR100849643B1 (ko)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프록시 스위치가 존재하는 경우 부가적인 특징을 관리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1308781A (ja) 汎用パケット無線サービスをgsm上で実施するためのハードウェア構成、サポートノードおよび方法
ES2310878T3 (es) Procedimiento, sistema y terminal para la implementacion de servicios de transferencia de informacion.
CN113747469A (zh) 网络信息开放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0849642B1 (ko) 프록시 스위치를 사용한 이동 통신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55449A1 (zh) 定位方法及系统
KR100849645B1 (ko) 프록시 스위치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포인트코드를 보존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35625B1 (ko) 프록시 스위치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성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901866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implementing sms for ngn terminal
CN117715002A (zh) 短信互通方法、智能融合短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50923A1 (en) Medi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802304A (zh) 一种工业无线网络与5g融合系统及方法
KR20030070898A (ko) 프록시 스위치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고장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8243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feedback to manage conges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GB2606613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lligent edge routing
CN100361542C (zh) 多媒体消息增值业务接口及多媒体消息增值业务处理方法
KR20030070899A (ko)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로부터 대체 네트워크로 메시지를사이퍼닝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51878A1 (zh) 非结构化补充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64449B (zh) 一种域间流量本地化交换方法
WO2021190496A1 (zh) 短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