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3926B -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3926B
CN117713926B CN202410164350.5A CN202410164350A CN117713926B CN 117713926 B CN117713926 B CN 117713926B CN 202410164350 A CN202410164350 A CN 202410164350A CN 117713926 B CN117713926 B CN 117713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cene
optical
evaluation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643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13926A (zh
Inventor
邓波
罗颖川
幸杰
赵仲谋
陈超
蒋安全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643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3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3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3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13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3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全光产品检测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设定N级测试场景,设定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获得传输速率评价,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光产品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被称为全光产品,全光产品是光传输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是光传输网络的重要管理方向之一。现有技术中,存在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测试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带有位置触发传感器;
基于所述测试设备执行所述测试方案,并实时反馈位置触发结果;
记录所述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的连接唯一节点标识,并记录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的标识切换的实时位置点;
将所述实时位置点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距离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信号断开节点和信号连接节点,其中,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为对所述测试设备进行设备信号解析获得;
通过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生成切换响应时长;
依据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确定时间扩充窗口,并读取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时间扩充窗口内的测试结果,生成窗口稳态值;
将所述切换响应时长和所述窗口稳态值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布接入量和连续时长的初始权重约束;
根据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的生成粒度;
依据所述初始权重约束和所述生成粒度分别进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生成。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其中,所述方案边界为依据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匹配获得的;
以所述方案边界为端点,对所述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生成标定参考值;
将所述初始权重约束作为聚合响应值,对所述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根据聚合调整结果分别生成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环境影响因子,所述环境影响因子为根据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设置的环境数据;
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的随机抽样组合,生成附加测试场景;
将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
生成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其中,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为依据所述影响评价计算获得;
通过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进行执行测试方案的测试约束。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场景设定模块,所述场景设定模块用于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用于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结果记录模块,所述结果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切换评价获得模块,所述切换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速率评价获得模块,所述速率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对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进行拟合,得到N级测试场景;通过对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唯一节点标识,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对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测试结果;根据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基于测试结果,获得传输速率评价;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明显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中生成测试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
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
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
采集某地区的户型结构指标,获得采集结果。某地区可以为某个居民小区、某个城市等。采集结果包括某地区的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且,N为大于1的正整数。这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各不相同。每个户型结构指标值包括户型面积、户型组成。例如,户型结构指标值为120㎡、三室两厅。继而,将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设置为N级测试场景。每一级测试场景包括一个户型结构指标值,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场景通用度标识为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户型结构指标值在某地区的户型结构中出现的频率信息。
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将光路由在每一级测试场景内的位置记为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将触发位置节点的光路由的ID信息记为该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继而,通过采集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信息,获得解析结果,结合唯一节点标识生成触发标定区间。解析结果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内的物品类型、物品尺寸、物品摆放位置等数据信息。触发标定区间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内,唯一节点标识对应的光路由的测试设备的标准光路由切换位置。测试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式电子设备。示例性地,在生成触发标定区间时,将唯一节点标识、解析结果输入标准光路由标定库,获得触发标定区间。标准光路由标定库包括多个历史标准光路由标定数据。每个历史标准光路由标定数据包括历史唯一节点标识、历史解析结果、历史触发标定区间。
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
获得测试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带有位置触发传感器;
基于所述测试设备执行所述测试方案,并实时反馈位置触发结果;
如附图2所示,生成测试方案,包括:
分布接入量和连续时长的初始权重约束;
根据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的生成粒度;
通过对测试设备进行基础信息采集,获得设备信息。且,测试设备带有位置触发传感器。设备信息包括测试设备的类型、设备名称、设备ID、设备数量等数据信息。位置触发传感器可以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设备的定位传感器。继而,将光路由的设备接入量记为分布接入量,将光路由的设备接入时长记为连续时长。初始权重约束包括由所述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多个预设分布接入量对应的多个预设接入量权重值,以及多个预设连续时长对应的多个预设时长权重值。进而,连接所述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读取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包括由所述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测试精度、生成粒度。生成粒度包括测试精度对应的接入量生成粒度、时长生成粒度。测试精度是用于表征全光产品的测试精度需求的数据信息。全光产品的测试精度需求越高,对应的测试精度越大,对应的接入量生成粒度越小,时长生成粒度越精细,测试方案的精细化程度越高。接入量生成粒度是用于表征测试方案内的分布接入量的精细化程度的数据信息。时长生成粒度是用于表征测试方案内的连续时长的精细化程度的数据信息。
依据所述初始权重约束和所述生成粒度分别进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生成。
确定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其中,所述方案边界为依据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匹配获得的;
以所述方案边界为端点,对所述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生成标定参考值;
将所述初始权重约束作为聚合响应值,对所述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根据聚合调整结果分别生成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
连接所述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读取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并根据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匹配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基础数据包括光路由对应的型号、CPU信息、内存信息、存储信息等。方案边界包括光路由的设备接入量最大值、设备接入时长最大值。示例性地,将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输入方案边界匹配库,通过方案边界匹配库对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进行匹配,得到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方案边界匹配库包括多个历史方案边界匹配数据。每个历史方案边界匹配数据包括历史全光产品基础数据,以及历史全光产品基础数据对应的历史方案边界。
进一步,按照方案边界为端点对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获得标定参考值。标定参考值包括多个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多个连续时长参考值。示例性地,在按照方案边界为端点对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时,接入量生成粒度为2,设备接入量最大值为8,则,对应的多个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包括2、4、6、8。
继而,将初始权重约束作为聚合响应值,按照聚合响应值对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获得聚合调整结果,并将聚合调整结果添加至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包括分布接入量测试值、连续时长测试值。示例性地,在按照聚合响应值对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时,将聚合响应值内的多个预设分布接入量对应的多个预设接入量权重值的平均值记为接入量权重均值。按照标定参考值内的多个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对聚合响应值进行预设接入量权重值提取,获得多个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对应的多个匹配接入量权重值。分别判断每个匹配接入量权重值是否小于接入量权重均值,如果匹配接入量权重值大于/等于接入量权重均值,则对该匹配接入量权重值对应的分布接入量参考值进行细化,获得细化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将细化分布接入量参考值、多个分布接入量参考值记为分布接入量测试值,并将分布接入量测试值添加至聚合调整结果。
记录所述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的连接唯一节点标识,并记录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的标识切换的实时位置点;
将所述实时位置点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距离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设备执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并通过位置触发传感器实时反馈位置触发结果。位置触发结果包括测试设备在执行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时,测试设备的多个实时位置信息。同时,将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内的光路由连接时,测试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记为连接唯一节点标识。将测试设备对连接唯一节点标识的光路由进行切换时,测试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记为唯一节点标识的标识切换的实时位置点。将实时位置点和对应的触发标定区间之间的距离记录为测试结果。
确定信号断开节点和信号连接节点,其中,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为对所述测试设备进行设备信号解析获得;
通过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生成切换响应时长;
依据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确定时间扩充窗口,并读取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时间扩充窗口内的测试结果,生成窗口稳态值;
将所述切换响应时长和所述窗口稳态值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将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内的光路由连接时,对应的时间点记为信号连接节点。将测试设备与该信号连接节点内的光路由断开时,对应的时间点设置为该信号连接节点对应的信号断开节点。将信号连接节点与对应的信号断开节点之间的时间范围设置为切换响应时长。进一步,分别对信号断开节点、信号连接节点进行信号波动时间点查询,获得信号断开波动节点、信号连接波动节点。将信号连接波动节点、信号断开波动节点之间的时间范围设置为时间扩充窗口。信号连接波动节点为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内的光路由连接前,测试设备的信号波动时间节点。信号断开波动节点为测试设备与该信号连接节点内的光路由断开后,测试设备的信号波动时间节点。继而,对时间扩充窗口内测试设备的测试结果进行读取,获得窗口稳态值,并将切换响应时长和窗口稳态值添加至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包括时间扩充窗口内,测试设备对应的多个网速信息。窗口稳态值包括测试结果。
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响应位置即为实时位置点,且,响应位置具有对应标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即为实时位置点和对应的触发标定区间之间的距离。通过对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进行评价,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包括响应位置切换评价系数。响应位置切换评价系数是用于表征响应位置的标准度的数据信息。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越小,对应的响应位置的标准度越高,响应位置切换评价系数越大。示例性地,在对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进行评价时,按照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进行历史数据查询,获得多个响应位置切换评价数据。每个响应位置切换评价数据包括历史响应位置和历史触发标定区间的历史偏离、历史响应位置切换评价系数。将多个响应位置切换评价数据进行不断的自我训练学习至收敛状态,即可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器。将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输入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器,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器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器具有对输入的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进行响应位置切换评价系数匹配的功能。
切换时长即为切换响应时长。通过对切换响应时长进行评价,获得响应延时评价。通过对窗口稳态值进行评价,获得速度稳态评价,并将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输出为传输速率评价。且,传输速率评价具有对应标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响应延时评价是用于表征切换响应灵敏度的数据信息。切换响应时长越小,对应的切换响应灵敏度越高,对应的响应延时评价越小。速度稳态评价是用于表征窗口稳态值内的网速信息的稳定程度的数据信息。窗口稳态值内的网速信息的稳定程度越高,对应的速度稳态评价越大。对切换响应时长进行评价、对窗口稳态值进行评价与对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进行评价的方式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获得N级测试场景中,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对应的响应位置切换评价、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分别对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响应位置切换评价、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进行均值计算,获得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均值、速度稳态评价均值、响应延时评价均值。按照由所述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响应位置切换评价权重、速度稳态评价权重、响应延时评价权重分别对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均值、速度稳态评价均值、响应延时评价均值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场景质量检测系数。继而,将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场景通用度标识、场景质量检测系数的乘积设置为每一级测试场景的场景质量检测结果。将N级测试场景对应的N个场景质量检测结果的平均值输出为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从而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升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效果。
设定环境影响因子,所述环境影响因子为根据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设置的环境数据;
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的随机抽样组合,生成附加测试场景;
将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结果。
按照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设置多个环境影响因子,并按照多个环境影响因子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随机抽样组合,生成附加测试场景。测试设备按照附加测试场景执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获得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并将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添加至质量检测结果。从而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多元性,提升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全面度。其中,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包括光路由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使用环境湿度范围、使用环境磁场范围。每个环境影响因子包括随机的一个环境温度值、随机的一个环境湿度值、随机的一个环境磁场值。且,多个环境影响因子均满足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附加测试场景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对应的随机的一个环境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
生成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其中,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为依据所述影响评价计算获得;
通过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进行执行测试方案的测试约束。
通过对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获得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并按照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进行测试方案的测试约束。从而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可靠度。其中,顺序测试约束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对应的执行顺序信息。影响间隔约束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对应的执行间隔信息。
示例性地,在对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时,按照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进行历史数据采集,获得影响评价计算库。影响评价计算库包括多个影响评价计算数据。每个影响评价计算数据包括历史测试场景的历史测试方案、历史顺序测试约束和历史影响间隔约束。将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输入影响评价计算库,得到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对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进行拟合,得到N级测试场景;通过对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唯一节点标识,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对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测试结果;根据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基于测试结果,获得传输速率评价;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2.按照附加测试场景执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从而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多元性,提升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全面度。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请参阅附图3,所述系统包括:
场景设定模块,所述场景设定模块用于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
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
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用于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
结果记录模块,所述结果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
切换评价获得模块,所述切换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速率评价获得模块,所述速率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获得测试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带有位置触发传感器;
触发反馈模块,所述触发反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设备执行所述测试方案,并实时反馈位置触发结果;
第二执行模块,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记录所述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的连接唯一节点标识,并记录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的标识切换的实时位置点;
第三执行模块,所述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时位置点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距离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信号节点确定模块,所述信号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信号断开节点和信号连接节点,其中,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为对所述测试设备进行设备信号解析获得;
切换响应时长确定模块,所述切换响应时长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生成切换响应时长;
窗口稳态值确定模块,所述窗口稳态值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确定时间扩充窗口,并读取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时间扩充窗口内的测试结果,生成窗口稳态值;
第四执行模块,所述第四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切换响应时长和所述窗口稳态值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初始约束确定模块,所述初始约束确定模块用于分布接入量和连续时长的初始权重约束;
粒度确定模块,所述粒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的生成粒度;
第五执行模块,所述第五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初始权重约束和所述生成粒度分别进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生成。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方案边界确定模块,所述方案边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其中,所述方案边界为依据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匹配获得的;
标定参考值生成模块,所述标定参考值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方案边界为端点,对所述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生成标定参考值;
第六执行模块,所述第六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权重约束作为聚合响应值,对所述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根据聚合调整结果分别生成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因子设定模块,所述因子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环境影响因子,所述环境影响因子为根据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设置的环境数据;
附加测试场景生成模块,所述附加测试场景生成模块用于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的随机抽样组合,生成附加测试场景;
第七执行模块,所述第七执行模块用于将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影响评价模块,所述影响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
第八执行模块,所述第八执行模块用于生成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其中,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为依据所述影响评价计算获得;
方案约束模块,所述方案约束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进行执行测试方案的测试约束。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进行拟合,得到N级测试场景;通过对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唯一节点标识,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对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测试结果;根据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基于测试结果,获得传输速率评价;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多元场景的全光产品质量检测,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采集结果包括地区的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且,N 为大于1 的正整数,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各不相同,每个户型结构指标值包括户型面积、户型组成,将N个户型结构指标值设置为N级测试场景,场景通用度标识为每一级测试场景的户型结构指标值在地区的户型结构中出现的频率信息;
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
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将光路由在每一级测试场景内的位置记为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将触发位置节点的光路由的ID信息记为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触发标定区间包括每一级测试场景内,唯一节点标识对应的光路由的测试设备的标准光路由切换位置;
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
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响应位置和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即为实时位置点和对应的触发标定区间之间的距离,切换时长即为切换响应时长,将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内的光路由连接时,对应的时间点记为信号连接节点,将测试设备与该信号连接节点内的光路由断开时,对应的时间点设置为该信号连接节点对应的信号断开节点,将信号连接节点与对应的信号断开节点之间的时间范围设置为切换响应时长;
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测试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所述测试设备带有位置触发传感器;
基于所述测试设备执行所述测试方案,并实时反馈位置触发结果;
记录所述测试设备与全光产品的连接唯一节点标识,并记录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的标识切换的实时位置点;
将所述实时位置点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距离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信号断开节点和信号连接节点,其中,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为对所述测试设备进行设备信号解析获得;
通过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生成切换响应时长;
依据所述信号断开节点和所述信号连接节点确定时间扩充窗口,并读取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时间扩充窗口内的测试结果,生成窗口稳态值;
将所述切换响应时长和所述窗口稳态值记录为所述测试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布接入量和连续时长的初始权重约束;
根据测试精度需求分布方案的生成粒度;
依据所述初始权重约束和所述生成粒度分别进行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生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测试方案的方案边界,其中,所述方案边界为依据全光产品的基础数据匹配获得的;
以所述方案边界为端点,对所述生成粒度进行粒度均匀分布,生成标定参考值;
将所述初始权重约束作为聚合响应值,对所述标定参考值进行聚合调整,根据聚合调整结果分别生成N级测试场景的测试方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环境影响因子,所述环境影响因子为根据全光产品的产品属性设置的环境数据;
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环境影响因子的随机抽样组合,生成附加测试场景;
将附加测试场景的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N级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的影响评价;
生成顺序测试约束和影响间隔约束,其中,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为依据所述影响评价计算获得;
通过所述顺序测试约束和所述影响间隔约束进行执行测试方案的测试约束。
8.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场景设定模块,所述场景设定模块用于设定N级测试场景,所述N级测试场景为依据户型结构的采集结果拟合生成的通用测试场景,且每一级测试场景均具有场景通用度标识;
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全光产品的触发位置节点,其中,所述触发位置节点通过分别对N级测试场景进行全光产品的室内组网确定,所述全光产品包括光网关、光纤和光路由;
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生成模块用于设定所述触发位置节点的唯一节点标识,并生成触发标定区间,其中,所述触发标定区间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的场景结构解析后,依据解析结果和所述唯一节点标识生成的响应区间;
结果记录模块,所述结果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为对所述N级测试场景分别执行测试方案获得的;
切换评价获得模块,所述切换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响应位置切换评价为根据响应位置和所述触发标定区间的偏离和切换时长计算获得,其中,响应位置为所述测试结果中的切换响应的位置,且所述响应位置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速率评价获得模块,所述速率评价获得模块用于获得传输速率评价,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包括速度稳态评价、响应延时评价,且所述传输速率评价带有测试方案和测试场景的标识;
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所述质量检测结果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场景通用度标识和测试方案对响应位置切换评价和传输速率评价进行关联影响计算,生成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
CN202410164350.5A 2024-02-05 2024-02-05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713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64350.5A CN117713926B (zh) 2024-02-05 2024-02-05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64350.5A CN117713926B (zh) 2024-02-05 2024-02-05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3926A CN117713926A (zh) 2024-03-15
CN117713926B true CN117713926B (zh) 2024-04-30

Family

ID=9015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64350.5A Active CN117713926B (zh) 2024-02-05 2024-02-05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39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736A (zh) * 2013-04-08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性能检测方法、系统及光网络终端
CN106100988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链路聚合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11917468A (zh) * 2020-06-29 2020-11-10 西安理工大学 VLC/Wi-Fi无线异构网中一种降低切换次数的实现方法
CN115134337A (zh) * 2022-05-20 2022-09-30 安徽华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景下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743246A (zh) * 2023-05-23 2023-09-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时延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98018A (zh) * 2023-10-19 2023-11-21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6379A (en) * 2011-11-04 2013-05-15 Univ Edinburgh A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exploits the rolling shutter mechanism of a CMOS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736A (zh) * 2013-04-08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性能检测方法、系统及光网络终端
CN106100988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链路聚合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11917468A (zh) * 2020-06-29 2020-11-10 西安理工大学 VLC/Wi-Fi无线异构网中一种降低切换次数的实现方法
CN115134337A (zh) * 2022-05-20 2022-09-30 安徽华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场景下工业互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743246A (zh) * 2023-05-23 2023-09-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时延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98018A (zh) * 2023-10-19 2023-11-21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载移动异构无线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刘富强;单联海;;中兴通讯技术;20100610(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3926A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nli et al. Multi‐attribute node importanc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Gini‐coefficient in complex power grids
CN110031788A (zh) 一种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误差环境相关性分析方法
Zhang et al. Event-based state estimation for time-varying stochastic coupling networks with missing measurements under uncertain occurrence probabilities
CN103616326A (zh) 通过温湿度、电应力加速退化试验获得雷达寿命的方法
CN110213164A (zh) 一种基于拓扑信息融合的识别网络关键传播者的方法及装置
Diván et al. Towards a consistent measurement stream processing from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CN117713926B (zh)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118595A (zh) 用电负荷预测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639351A (zh) 用以建构网络结构部署图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Liang et al. Robust data-driven sparse 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factors considering PMU data quality and renewable energy uncertainty-Part I: theory
CN109255433A (zh) 一种基于相似性的社区检测的方法
CN105812204A (zh) 一种基于连接度估计的递归域名服务器在线识别方法
Wang et al. Robust estimation for discrete time‐varying systems with limited communication capacity
Ghaedsharaf et al. Eminence in presence of time-delay and structured uncertainties in linear consensus networks
CN108984881A (zh) 结合制造工艺及仿真的电子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7053868B (zh) 一种装配式隔墙系统的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777485B (zh) 一种窃电行为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iu et al. Prediction of hydraul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using failure data based on exponential decay oscillation distribution model
CN110059272A (zh) 一种页面特征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3678666A (zh) 用于在线访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Zhuo et al. Cyberspace situation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niche theory
RU2802164C1 (ru)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нормальных реакций узлов компьютерной сети на сетевые пакеты,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неизвестному трафику
Liu et al. On 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Power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Network Under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N11657858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数据查询系统
Chen et al. Research on active power steady‐state security region considering TCS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