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8018A -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8018A
CN117098018A CN202311354358.XA CN202311354358A CN117098018A CN 117098018 A CN117098018 A CN 117098018A CN 202311354358 A CN202311354358 A CN 202311354358A CN 117098018 A CN117098018 A CN 117098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branch
abnormal
onu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43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98018B (zh
Inventor
刘冰香
邓波
王志波
刘梦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grid Union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43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8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8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8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98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8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3Testing;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网控制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局端OLT对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通过对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低、准确度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宽带需求,PON光网络应运而生。PON光网络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高接入带宽、低成本、可靠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随着PON光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中,存在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低、准确度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中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光网结构确定模块,所述光网结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链路数据监测模块,所述链路数据监测模块用于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链路保护识别模块,所述链路保护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链路标识模块,所述链路标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对PON光网络结构中的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通过对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建立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达到了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准确度,提升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质量,提高PON光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明显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中PON光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低、准确度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准确度,提升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质量,提高PON光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提供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中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
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指光配线网(ODN)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分光器等无源器件组成的光纤网络。如附图2所示,PON光网络结构包括局端OLT(局端OLT即为光线路终端)、分光器、多个用户端ONU(多个用户端ONU即为多个用户光网络终端)。且,分光器位于局端OLT与多个用户端ONU的中间。分光器又称光分路器,分光器是用来实现光纤信号的分路与合路的器件。分光器可以将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纤信号按照既定的比例分配给多根光纤,或者将多根光纤中传输的光纤信号合成到一根光纤中。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
PON光网络结构还包括主链路和多个支路链路。主链路为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每个支路链路为从分光器到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继而,分别对主链路和多个支路链路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主链路监测数据和多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主链路监测数据包括主链路中,局端OLT的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以及这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对应的分光器的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每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包括每个支路链路中,分光器的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信息,以及这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信息对应的用户端ONU的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信息。且,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信息、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信息均具有对应标识的时间信息。
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
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局端OLT至分光器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主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一异常识别结果;
通过对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分光器与用户端ONU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
以所述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支路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二异常识别结果;
以所述第一异常识别结果和所述第二异常识别结果,获取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
优选地,本申请采用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对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得主链路实时特征。主链路实时特征包括主链路监测数据对应的主链路信号误码率、主链路信号中断率、主链路信号丢失率。示例性地,在构建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时,按照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历史数据查询,获得多组主链路特征分析数据。每组主链路特征分析数据包括历史主链路监测数据,以及历史主链路监测数据对应的历史主链路信号误码率、历史主链路信号中断率、历史主链路信号丢失率。将多组主链路特征分析数据进行不断的自我训练学习至收敛状态,即可获得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
继而,将主链路监测数据输入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通过主链路特征分析网络对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信号丢失率的特征分析,获得主链路信号误码率、主链路信号中断率、主链路信号丢失率。主链路信号误码率是用于表征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精确性的数据信息。主链路监测数据中,局端OLT的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与对应的分光器的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之间的一致性越高,则,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精确性越高,对应的信号误码率越小。主链路信号中断率是用于表征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连续性的数据信息。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连续性越强,对应的主链路信号中断率越小。主链路信号丢失率是用于表征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完整性的数据信息。主链路监测数据中,局端OLT的多个实时输出光纤信号与对应的分光器的多个实时接收光纤信号之间的丢失光纤信号越多,主链路监测数据的光纤信号传输完整性越差,对应的主链路信号丢失率越高。
进一步,将主链路实时特征输入主链路异常判别器中,获得第一异常识别结果。主链路异常判别器包括预设主链路异常判别算子。预设主链路异常判别算子包括当主链路实时特征中的主链路信号误码率、主链路信号中断率、主链路信号丢失率均小于对应的预设信号误码率、预设信号中断率、预设信号丢失率时,获得的第一异常识别结果为主链路异常,否则,获得的第一异常识别结果为主链路正常。预设信号误码率、预设信号中断率、预设信号丢失率由所述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第一异常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是/否异常。
同理,分别对每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得多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对应的多个支路链路实时特征。每个支路链路实时特征包括每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对应的支路链路信号误码率、支路链路信号中断率、支路链路信号丢失率。且,“对每个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与“对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的方式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继而,分别判断多个支路链路实时特征是否异常,获得多个第二异常识别结果。每个第二异常识别结果包括每个支路链路实时特征对应的支路链路是/否异常。且,多个第二异常识别结果与第一异常识别结果的获得方式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进而,将第一异常识别结果和多个第二异常识别结果中,异常对应的主链路和/或多个支路链路输出为第一保护识别结果。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
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进行属性分析,确定第一属性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为标识用户端ONU的应用属性;
获取剩余支路链路,其中,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为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中除所述异常支路链路以外的剩余支路链路;
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将该支路链路标识为异常支路链路。继而,对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进行应用属性信息采集,获得第一属性特征。第一属性特征为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对应的应用属性信息。例如,当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是用户的语音信号接收终端时,第一属性特征为语音信号接收。同时,将多个支路链路中,除异常支路链路以外的多个支路链路记为多个剩余支路链路。
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从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中获取所述切换目标ONU。
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对所述剩余支路链路进行筛选,输出筛选支路链路,其中,所述筛选支路链路所对应的用户端ONU与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具有相同的应用属性;
对所述筛选支路链路进行数据暂存空间识别,按照暂存空间的大小进行排序,输出所述切换目标ONU。
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对多个剩余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进行应用属性信息采集,获得多个第二属性特征。每个第二属性特征包括每个剩余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对应的应用属性信息。继而,根据第一属性特征对多个剩余支路链路进行筛选,即,分别将每个第二属性特征与第一属性特征进行比对,如果第二属性特征与第一属性特征的应用属性信息相同,则,将该第二属性特征对应的剩余支路链路记为筛选支路链路。由此,获得多个筛选支路链路。且,每个筛选支路链路对应的用户端ONU与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具有相同的应用属性。
进一步,对多个筛选支路链路进行数据暂存空间识别,获得多个暂存空间。每个暂存空间包括每个筛选支路链路的光纤线路对应的光纤传输容量。继而,按照多个暂存空间的大小对多个筛选支路链路进行排序,暂存空间越大,对应的筛选支路链路的排序越靠前,输出切换目标ONU,并建立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用户端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从而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其中,切换目标ONU包括按照多个暂存空间的大小进行排序的多个筛选支路链路。通信协议包括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时,按照切换目标ONU对应的支路链路对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暂态目标ONU为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用户端ONU。请求信息包括暂态目标ONU的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待传输信息。
获取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建立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且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数量至少为2;
根据每个支路链路与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生成映射控制关系网,以所述映射控制关系网对异常支路链路进行保护控制。
分别对PON光网络结构中的每个支路链路匹配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获得多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多个待切换目标ONU。且,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数量至少为2。多个待切换目标ONU与切换目标ONU的获得方式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继而,根据多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多个待切换目标ONU,生成映射控制关系网。映射控制关系网包括多个支路链路,以及多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多个待切换目标ONU。根据映射控制关系网可以对异常支路链路进行保护控制、切换目标ONU的匹配,从而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效率。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主链路时,激活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其中,所述光纤备用接口未激活时处于冷备用状态;
激活所述光纤备用接口后,令实时光纤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
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主链路时,激活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令实时光纤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切换至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根据光纤备用接口对主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准确性。其中,光纤备用接口未激活时处于冷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是指未激活光纤备用接口时,光纤备用接口处于待启动状态。实时光纤接口为主链路监测数据对应的光纤接口。局端OLT包括光纤备用接口、实时光纤接口。光纤备用接口、实时光纤接口均为局端OLT连接主链路的物理接口。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和支路链路时,依次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的传输进行保护切换控制,其中,所述主链路的切换优先级大于支路链路的切换优先级。
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和支路链路时,依次对主链路和支路链路的传输进行保护切换控制。且,主链路的切换优先级大于支路链路的切换优先级。切换优先级包括主链路/支路链路对应的保护切换控制排序。即,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和支路链路时,先激活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令实时光纤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并根据光纤备用接口对主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再按照切换目标ONU对应的支路链路对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从而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对PON光网络结构中的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通过对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建立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达到了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准确度,提升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质量,提高PON光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请参阅附图3,所述系统包括:
光网结构确定模块,所述光网结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
链路数据监测模块,所述链路数据监测模块用于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
链路保护识别模块,所述链路保护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
链路标识模块,所述链路标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
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备用接口激活模块,所述备用接口激活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主链路时,激活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其中,所述光纤备用接口未激活时处于冷备用状态;
接口切换模块,所述接口切换模块用于激活所述光纤备用接口后,令实时光纤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链路切换控制模块,所述链路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和支路链路时,依次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的传输进行保护切换控制,其中,所述主链路的切换优先级大于支路链路的切换优先级。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主链路特征分析模块,所述主链路特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局端OLT至分光器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主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一异常识别结果;
支路链路特征分析模块,所述支路链路特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分光器与用户端ONU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
第二异常识别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第二异常识别结果输出模块用于以所述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支路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二异常识别结果;
第一保护识别结果确定模块,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确定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异常识别结果和所述第二异常识别结果,获取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属性特征确定模块,所述第一属性特征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进行属性分析,确定第一属性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为标识用户端ONU的应用属性;
剩余支路链路获取模块,所述剩余支路链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剩余支路链路,其中,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为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中除所述异常支路链路以外的剩余支路链路;
切换目标ONU获取模块,所述切换目标ONU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从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中获取所述切换目标ONU。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链路筛选模块,所述链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对所述剩余支路链路进行筛选,输出筛选支路链路,其中,所述筛选支路链路所对应的用户端ONU与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具有相同的应用属性;
数据暂存空间识别模块,所述数据暂存空间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筛选支路链路进行数据暂存空间识别,按照暂存空间的大小进行排序,输出所述切换目标ONU。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待切换目标ONU建立模块,所述待切换目标ONU建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建立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且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数量至少为2;
关系网生成模块,所述关系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支路链路与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生成映射控制关系网,以所述映射控制关系网对异常支路链路进行保护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中的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PON光网络结构中的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通过对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当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建立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低、准确度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灵活性、准确度,提升PON光网络的切换控制质量,提高PON光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
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
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
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主链路时,激活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其中,所述光纤备用接口未激活时处于冷备用状态;
激活所述光纤备用接口后,令实时光纤接口处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主链路的局端OLT设置的光纤备用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包括主链路和支路链路时,依次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的传输进行保护切换控制,其中,所述主链路的切换优先级大于支路链路的切换优先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方法包括:
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局端OLT至分光器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主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一异常识别结果;
通过对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分光器与用户端ONU之间的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
以所述信号误码率、信号中断率以及信号丢失率判断支路链路是否异常,输出第二异常识别结果;
以所述第一异常识别结果和所述第二异常识别结果,获取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之前,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进行属性分析,确定第一属性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为标识用户端ONU的应用属性;
获取剩余支路链路,其中,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为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中除所述异常支路链路以外的剩余支路链路;
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从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中获取所述切换目标ONU。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从所述剩余支路链路中获取所述切换目标ONU,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属性特征对所述剩余支路链路进行筛选,输出筛选支路链路,其中,所述筛选支路链路所对应的用户端ONU与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用户端ONU具有相同的应用属性;
对所述筛选支路链路进行数据暂存空间识别,按照暂存空间的大小进行排序,输出所述切换目标ONU。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PON光网络结构中所有的支路链路,建立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且每个支路链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数量至少为2;
根据每个支路链路与对应的待切换目标ONU,生成映射控制关系网,以所述映射控制关系网对异常支路链路进行保护控制。
8.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光网结构确定模块,所述光网结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PON光网络结构,根据所述PON光网络结构确定主链路和支路链路,其中,主链路为基于局端OLT至分光器的光纤线路,支路链路为分光器与多个用户端ONU之间的光纤线路,且用户端ONU的数量通过分光器确定;
链路数据监测模块,所述链路数据监测模块用于以局端OLT对所述主链路和所述支路链路分别进行数据监测以得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支路链路监测数据;
链路保护识别模块,所述链路保护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主链路监测数据和所述支路链路监测数据进行保护识别,获取第一保护识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监测异常的链路;
链路标识模块,所述链路标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识别结果为支路链路时,标识异常支路链路;
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异常支路链路对应的ONU与切换目标ONU之间的通信协议,当切换目标ONU接收到暂态目标ONU发出的请求信息,以所述切换目标ONU所处的支路链路对所述异常支路链路的数据进行传输。
CN202311354358.XA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098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4358.XA CN117098018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4358.XA CN117098018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8018A true CN117098018A (zh) 2023-11-21
CN117098018B CN117098018B (zh) 2024-01-02

Family

ID=8878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4358.XA Active CN117098018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80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3926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3298A1 (en) * 2009-01-21 2010-07-22 Calix Network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rotection switching
WO2017045106A1 (zh) * 2015-09-14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与设备
CN112134615A (zh) * 2020-09-22 2020-12-25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链路的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2623A (zh) * 2021-08-24 2021-09-21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12162A (zh) * 2022-11-02 2022-11-29 广东欢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n网络光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589253A (zh) * 2022-12-09 2023-01-10 北京中昱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lp的光纤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6707633A (zh) * 2022-05-30 2023-09-0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光链路快速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3298A1 (en) * 2009-01-21 2010-07-22 Calix Network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rotection switching
WO2017045106A1 (zh) * 2015-09-14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与设备
CN112134615A (zh) * 2020-09-22 2020-12-25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链路的监测系统、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2623A (zh) * 2021-08-24 2021-09-21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7633A (zh) * 2022-05-30 2023-09-0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光链路快速故障快速识别方法
CN115412162A (zh) * 2022-11-02 2022-11-29 广东欢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n网络光链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589253A (zh) * 2022-12-09 2023-01-10 北京中昱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lp的光纤线路保护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EN, BENYANG等: "A Novel Reliable WDM-PON System",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
赵芬: "数据挖掘在光纤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ages 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3926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7713926B (zh) * 2024-02-05 2024-04-30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全光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8018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98018B (zh) 用于全光产品的网络模式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42897B (zh) 一种光网络单元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US9774390B2 (en) Fiber link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2567647B (zh) Pon故障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30718B (zh) 一种主干光路保护倒换的网元设备及方法
US6798991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facilities,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with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1701874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pstream data anomaly
CN105814841A (zh) 母站装置、子站装置、控制装置、光通信系统及连接管理方法
CN101018090A (zh) 在光通信网络中检测光接收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EP4167589B1 (en) Working channel tuning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
EP0942544B1 (en) A method to provide a management channel, a line terminator, a first network terminator card and a second network terminator card realizing such a method
CA3087285A1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EP3883257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 (dpu) and dpu
CN113114357B (zh) 无源波分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7809278B (zh) 一种电力无源光网络的光纤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1753211A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装置
FI99255C (fi) Järjestely optisten linjojen kytkemiseksi laajakaistaiseen viestintäkeskukseen
CN112995804B (zh) 一种光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547337A (zh) 支持链路管理协议的智能波长路由光网络节点结构
CN108462530B (zh) 一种光线路终端测试装置
CN111343520A (zh) Pon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pon系统
US71067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erying and recovering circuit group state in a switched network
CN1012174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426598A (zh) Olt的sfp保护切换装置及方法
US20240048237A1 (en) Link status measur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