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5143A -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5143A
CN117695143A CN202410018056.3A CN202410018056A CN117695143A CN 117695143 A CN117695143 A CN 117695143A CN 202410018056 A CN202410018056 A CN 202410018056A CN 117695143 A CN117695143 A CN 117695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cipn
self
press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18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君珍
胡军
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People's Hospital Qu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People's Hospital Q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People's Hospital Qu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uzhou People's Hospital Qu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4100180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5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5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5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利用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通过减少患者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从而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白蛋白紫杉醇药物量,来预防或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该方法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加压到每个指头,适用于任何手型,压力调节简单方便,可控性强,且透气性好,舒适度高,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安全、无不良反应、易掌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临床前景好,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临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力自粘组件、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治疗癌症疗法的进步,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出现与治疗相关的长期副作用。癌症幸存者面临的新挑战是权衡他们生命长度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与CIPN相关的疼痛、感觉变化和虚弱会导致化疗剂量减少、化疗方案改变、甚至导致治疗终止。与CIPN相关的发病症状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改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许多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紫杉烷类(紫杉醇[PTX]、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PTX和多西他赛)。据报道,紫杉烷类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PN)可能会在大约30%的患者中持续数年,并且PN可能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lbumin-boundpaclitaxel;Nab-paclitaxel;Abraxane)在原有紫杉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种全新的紫杉醇剂型,疗效较普通溶剂型紫杉醇高,且毒副作用较轻。国外的报道表明其单药或者联合用药方案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已取得很好的疗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相比,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Nab-PTX是一种无溶剂形式的PTX,可以预防超敏反应,从而增加向肿瘤输送的药物量。然而,nab-PTX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相关,包括PN和关节或肌肉疼痛。一些发明报告说,nab-PTX的PN发生率往往高于其他紫杉烷类药物。尽管如此,根据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CIPN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预防性管理。
冷冻手套是预防指甲毒性的有效预防性管理方法。冷冻手套和袜子可有效降低多西紫杉醇诱导的PN的发生率。报道称,加压疗法(穿长袜和袖子24小时)和药物疗法相结合有可能降低nab-PTX诱导的PN的发生率。另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分析了外科手套的作用,其对比了穿戴双层小一码的外科手套(SG)和双层合适外科手套或不穿戴外科手套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结果显示,受SG保护的试验手较对照手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降低(感觉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4%和76.1%;运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6.2%和57.1%)。这些发明的效果被认为是由于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或加压疗法减少了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从而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药物量,因此减少了nab-PTX暴露于周围神经。营养保健品(例如,α-硫辛酸、维生素E、谷胱甘肽和谷氨酸盐)和草药也可以通过其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特性来预防CIPN。
目前,CIPN缺乏有效的管理,尚无已知疗法可有效预防或治愈CIPN,以及缺乏对CIPN风险因素测量和控制的金标准。对于大多数接受神经毒性化疗的患者来说,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一个未解决且可能危及生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弹力自粘组件、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弹力自粘组件,用于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包括:
自粘绷带本体;
柔性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受到所述自粘绷带本体所施加的压力信号并反馈至MCU;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温度信号并反馈至MCU;
血流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血流信号并反馈至MCU;
MCU,用于逻辑控制和计算,根据压力信号、温度信号和血流信号,分别计算得到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实时转发至通信模块和电子屏;
电子屏,用于显示各个数值;
通信模块,用于将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上报至后台服务器;
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流传感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还包括:
自动加压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自粘绷带本体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
所述自动加压模块,包括:
加压袖带、气管和电动泵,所述加压袖带通过所述气管和所述电动泵连接;
所述自粘绷带本体设于所述加压袖带的内侧面上;
所述电动泵与所述MCU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MCU,还用于:
解析通信模块转发的由后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数据,并根据所述控制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下发至所述电动泵;
所述电动泵,用于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血压袖带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直到达到所述控制数据中的压力预设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MCU,还用于:
实时监测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并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是否达到所述压力预设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电动泵暂停;
反之,则放弃。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包括:
弹力自粘组件;
院内网关,用于所述弹力自粘组件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基于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加压和温法处理:
若是,则生成对应的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进行响应;
反之则持续监控;
护理终端PDA,用于登录后台服务器,上报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所述弹力自粘组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护理终端PDA通过内网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预先构建并存储用于评估患者神经毒性等级的评估量表,用于综合评估患者首次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前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48小时后的躯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
所述评估量表,包括:
(1)妇科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FACT/GOG-Ntx)
,用于评估患者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
美国国家癌症发明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评估量表(NCI
-CTCAE),用于评估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等级;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用于评估外周神经毒性引起的疼痛程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护理终端PDA,还用于:
登录后台服务器,向管理员请求所述评估量表,
以及,
根据所述评估量表,采集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管理员根据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评估出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以及,
根据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则下发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同时共享至所述护理终端PDA,通知护士按照所述控制数据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护理;
反之结束。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利用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通过减少患者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从而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白蛋白紫杉醇药物量,来预防或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该方法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加压到每个指头,适用于任何手型,压力调节简单方便,可控性强,且透气性好,舒适度高,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安全、无不良反应、易掌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临床前景好,值得推广。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为本发明弹力自粘组件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为本发明弹力自粘组件的加压应用系统示意图;
图3示出为本发明血压袖带的临床应用示意图;
图4示出为本发明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本方案旨在探索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预防白蛋白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发明旨在通过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减少患者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以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白蛋白紫杉醇药物量,从而降低白蛋白紫杉醇药物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弹力自粘组件在临床中一直用于留置针固定,材质亲肤柔软,使用方便、安全,很少有不良事件发生。与外科手套加压相比,此方法可以很好的加压到每个指头,适用于任何手型,压力调节简单方便,可控性强,且透气性好,舒适度高。
因此临床应用具有较大实现意义,且所需材料容易,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成本低,易掌握,具有广泛的前景。
发明目标:探索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对于白蛋白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设计一种智能电子化的弹力自粘组件,能够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血流速度、受到弹力自粘组件所施加的压力值以及温度,并上报后台,由后台在根据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是否合格,并进行相应的加压和温度调整。
本申请的弹力自粘组件,可以部署在手套上,也可以部署在围脖、脚套等,本申请不限定该弹力自粘组件在具体载体部位的部署方案,比如手指出现CIPN疾病,则可以在手套上部署该弹力自粘组件,具体的手套结构以及按照弹力自粘组件的结构等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按照本方案的实施原理进行使用即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弹力自粘组件,用于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包括:
自粘绷带本体;即弹力绷带,其规格和型号,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根据待测部位进行选择即可;
柔性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受到所述自粘绷带本体所施加的压力信号并反馈至MCU;柔性压力传感器,为片状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贴片上的柔性贴片中的电极,以此来分布监测大面积的压力值(取均值),比如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能够贴合患者皮肤进行测压,可以具体选择对应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温度信号并反馈至MCU;用于测温,通过探头或者感温电阻测温;
血流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血流信号并反馈至MCU;能感受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MCU,用于逻辑控制和计算,根据压力信号、温度信号和血流信号,分别计算得到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实时转发至通信模块和电子屏;微控处理器,能够控制采样,数据解析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等等;
电子屏,用于显示各个数值;可以实时显示患者待测部位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方便患者或者护士查看;
通信模块,用于将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上报至后台服务器;采用5G通讯模块或着蓝牙等等,实现数据传输,可以将数据上报院内网关,由院内网关上报后台;也可以接收由院内网关转发的由后台下发的控制数据、信号指令等等至MCU;
电源模块,用于供电;采用锂电池或者就近供电;
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流传感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本方案的弹力自粘组件,可以集成设置在一种手套中,用户佩戴该手套,即可对手部进行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
弹力自粘组件可以贴设或者集成在手套的内侧面上即可。
手套,可以是冷冻手套。手套的功能就是既可以自行调节压力,又能降温,可以测压力,测温度,同时还可以测一下手上的一个血流速度,这样子可以做相应的一个数值的一个对比,佩戴后能够用于减少化疗患者所致的周围神经的一个病变的治疗。
基于上述原理,本方案可以应用于双上肢,双手(手套),双脚(脚套),手套到腕关节,脚套到踝关节。具体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对应的手套等即可。
传统的弹力自粘组件,需要护士进行人工加压,通过调节弹力自粘组件在患者待测部位的粘接尺寸、部位和拉紧程度,以及调节弹力自粘组件对患者待测部位比如手指、手臂、上肢等的弹力(弹力自粘组件施加的压力)。
为了让弹力自粘组件具备自动调节压力的功能,本方案采用了类似血压袖带的功能,将弹力自粘组件设置在血压袖带的加压袖带内侧,通过控制器(MCU),控制电动泵的输出,以此自动调节血压和血流速度。
如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还包括:
自动加压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自粘绷带本体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
所述自动加压模块,包括:
加压袖带、气管和电动泵,所述加压袖带通过所述气管和所述电动泵连接;
所述自粘绷带本体设于所述加压袖带的内侧面上;
所述电动泵与所述MCU电连接。MCU可以控制电动泵工作,通过气管向加压袖带中吹气/吸气,通过吹气加压或者吸气降压,能够调节患者待测部位的血压值和血流速度,具体可以参考血压袖带。
如图3所示,为血压袖带的应用示意图。
血压袖带又称为血压计袖带,是医院、家庭和其他场所常用的医疗器材之一,用于检测病人的血压。血压袖带由圆筒形袖套、充气管、血压计等组成。在测量血压时,袖带被套在病人的手臂、腕部或踝部上,在袖套内充入适当的气压,然后缓慢放气测量血压值。
血压袖带的原理是通过袖套内的气囊,使其紧紧包住病人的手臂或腕部或踝部等,然后通过手动或机械泵使其内部充满一定量的气体,并使其继续增压,直到气囊内的压力达到病人的收缩压,血液在血管内不再流动,这时气囊内的压力已经超过了病人的动脉压力,通常为120毫米汞柱。然后慢慢降低气囊内的压力,当气囊内的压力减小到病人的舒张压时,血液开始从动脉中重新流动,听诊器能够监听到咔嗒声。最终,气压降到足够低水平时,气囊内的压力降至同胸腔内的压力相同,血管完全开放,血液再次流动。
本方案,对于加压袖带、气管和电动泵,具体可以参照血压袖带的设计,其尺寸和大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待测部位进行调节,比如可以直接将上述绷带粘贴在血压袖带的内侧面上,对手臂进行绑定使用。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MCU,还用于:
解析通信模块转发的由后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数据,并根据所述控制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下发至所述电动泵;
所述电动泵,用于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血压袖带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直到达到所述控制数据中的压力预设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MCU,还用于:
实时监测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并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是否达到所述压力预设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电动泵暂停;
反之,则放弃。
后续,后台将根据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加压和降温处理。其中,若是发现对患者待测部位施加的压力,与当前患者的评估结果不匹配,则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设定对应的加压或者降压控制数据,并通过院内网关下发至通信模块,再由通信模块转发至MCU进行数据解析,由MCU根据对应的加压或者降压数据控制电动泵工作,直到柔性压力传感器监测发现受到的血压压力值和血流速度满足管理员通过后台设定对应的加压或者降压控制数据。
对于温度的控制,可以由后台将温度控制数据下发对应护士的PDA终端,让护士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处理,比如更换对应温度保藏的冷冻手套。
对于温度控制,本方案中,可以将加压袖带中的气体介质,通过气管接入温度可控的气体系统(类似小型的空调系统,能够根据需求供应不同温度的气体),可以由电动泵控制输入对应的热风或者冷风,比如可以采用小型空调的原理,将一台温度可控的空调系统的出风口通过电动泵接入气管,以此接通加压袖带的气囊中。
通过温度监控,生成对应温度的空气,并通过电动泵吸入,通过气管接入气囊,以此实现不同温度的要求。
本实施例,对于具体施加不同温度的空调系统,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对于在气囊中进行气体循环、排放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探索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预防白蛋白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通过减少患者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从而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白蛋白紫杉醇药物量,来预防或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该方法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加压到每个指头,适用于任何手型,压力调节简单方便,可控性强,且透气性好,舒适度高,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安全、无不良反应、易掌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临床前景好,值得推广。
显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控制的实施例的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控制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包括:
弹力自粘组件;
院内网关,用于所述弹力自粘组件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基于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加压和温法处理:
若是,则生成对应的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进行响应;
反之则持续监控;
护理终端PDA,用于登录后台服务器,上报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所述弹力自粘组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护理终端PDA通过内网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本系统的应用,请结合实施例1进行理解。
在临床使用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在临床应用和测试时,可以按照如下方案进行评估:
1、确定发明对象
选取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乳腺癌患者40例。病例纳入标准:接受每周一次白蛋白紫杉醇125mg/m2(12个周期)或每周三周一次的白蛋白紫杉醇260mg/m2(4或6个周期)治疗的成年(≥18岁)乳腺癌患者。病例排除标准:1)已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或四肢疼痛,无论这是否与先前的化疗治疗或其他疾病有关;2)有雷诺现象、冷不耐受或有指甲或外周血管相关疾病的。3)如果患者接受的计划治疗周期少于三分之二,由于本发明中调查的副作用以外的其他原因终止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的。
2、发明方法
入选40例白蛋白紫杉醇化疗乳腺癌患者,每位患者按照左右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因右手为惯用手,故选为观察组。比较同一位患者左右手麻木或刺痛感、感觉不舒服感、关节痛或肌肉痛性痉挛、系纽扣困难的总分值。通过患者教育以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继发性损伤。鼓励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任何手足麻木、刺痛症状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周围神经病变会增加患者跌倒风险,并做好防跌倒教育和护理。
3、对照组
患者左手给予基础预防,即化疗当日晨起手足外涂维生素E膏,并指导患者降低CIPN风险的健康行为:限制酒精摄入、戒烟、吃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身体活动和控制炎症诱发的压力。
4、观察组
患者右手在给予基础预防和降低CIPN风险的健康行为宣教的同时,使用弹力自粘组件加压缠绕在每位患者的右手,其中每个指头单独缠绕,中间不留空隙,缠绕至患者的腕关节,压力以患者的最大耐受力度为宜,弹力自粘组件加压90分钟:输注前15分钟、白蛋白紫杉醇输注1小时期间以及输注后15分钟。在使用弹力自粘组件前、使用中、使用后分别监测患者血压,加压使用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指端情况。
5、评价指标及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二维码评估患者首次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前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48小时后躯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来评估患者神经毒性的等级。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含:妇科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美国国家癌症发明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评估量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三个量表。
临床治疗有效:同一位患者右手麻木或刺痛感、不舒服感、关节痛或肌肉痛性痉挛、系纽扣困难、不能辨别手中小物体的形状的总分值低于左手相应项目的总分值。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总人数X100%。
5.1妇科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FACT/GOG-Ntx)
采用FACT/GOG-Ntx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内容包括手有麻木或刺痛感、脚有麻木或刺痛感、手感觉不舒服、脚感觉不舒服、关节痛或肌肉痛性痉挛、感觉乏力、听力困难、耳鸣、系纽扣困难、不能辨别手中小物体的形状、行走困难共11个条目,总分为44分,分数越高,毒性越大。
5.2美国国家癌症发明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评估量表(NCI-CTCAE)
采用NCI-CTCAE评估量表进行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等级评价:0级:表现正常;1级:腱反射消失或感觉异常(包括刺痛觉);2级:感觉改变或异常(包括刺痛觉),影响肢体功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3级:感觉改变或异常(包括刺痛觉),影响日常生活;4级:生命危险,需紧急治疗;5级:死亡。
5.3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
采用NRS量表评估外周神经毒性引起的疼痛程度。NRS将疼痛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5.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左右手分值是否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后台提前构建并保存各个评估量表。
在需要进行CIPN临床评估之时,护士可以通过护理终端PDA向后台管理员发出请求,请求获取评估量表,由后台下发评估量表至护理终端PDA。
通过上述方式评估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护理终端PDA,还用于:
登录后台服务器,向管理员请求所述评估量表,
以及,
根据所述评估量表,采集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管理员根据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评估出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以及,
根据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则下发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同时共享至所述护理终端PDA,通知护士按照所述控制数据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护理;
反之结束。
护士通过护理终端PDA,查看并处理各个评估量表,通过与患者的交互沟通,进行填表,采集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管理员接收到该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之后,进行数据评估,生成对应待测部位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再根据利用弹力绷带监测的各个待测部位的血压值、血流速度和温度,判断该患者当前待测部位的治疗环境是否合格(具体由管理员比如主治医生判定),若是不合格,则由管理员设定对应的压力值和温度值等控制数据,下发绷带和护理终端PDA(护理终端PDA,也称为PDA或者医护端)。绷带的MCU接收到控制数据(主要是压力数据)后,控制加压袖带进行施压控制,控制电动泵抽吸气,调节施压大小,知道传感器监测到待测部位受到的压力值达到设定的压力值。
对于温度的调节,可以通知护士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实现。
若是后台根据CIPN临床评估结果,发现患者待测部位的温度值需要调节,则可以让护士为患者戴上冷冻手套,并设定相应的温度。冷冻手套通过可以接入MCU,由后台下发对应的温控指令,并由MCU控制冷冻手套的低温工作。冷冻手套的具体应用,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对于其他部位,本方案可以设计相应结构形状的低温或者室温的类似冷冻手套的装置,进行应用。
本方案,也可以在弹力自粘组件中集成设置温控模块等等,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可以在后台下发对应的温度调节数据之后,由护士为患者提供对应部位的温度调节设施即可。
因此,本方案弹力自粘组件加压法通过减少患者手部的微血管流量,从而减少到达指甲和皮肤的白蛋白紫杉醇药物量,来预防或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该方法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加压到每个指头,适用于任何手型,压力调节简单方便,可控性强,且透气性好,舒适度高,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安全、无不良反应、易掌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临床前景好,值得推广。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系统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系统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系统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系统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系统中由计算系统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弹力自粘组件,用于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粘绷带本体;
柔性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受到所述自粘绷带本体所施加的压力信号并反馈至MCU;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温度信号并反馈至MCU;
血流传感器,设于所述自粘绷带本体上,用于监测患者待测部位的血流信号并反馈至MCU;
MCU,用于逻辑控制和计算,根据压力信号、温度信号和血流信号,分别计算得到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实时转发至通信模块和电子屏;
电子屏,用于显示各个数值;
通信模块,用于将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上报至后台服务器;
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流传感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自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动加压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自粘绷带本体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
所述自动加压模块,包括:
加压袖带、气管和电动泵,所述加压袖带通过所述气管和所述电动泵连接;
所述自粘绷带本体设于所述加压袖带的内侧面上;
所述电动泵与所述MCU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自粘组件,其特征在于,MCU,还用于:
解析通信模块转发的由后台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数据,并根据所述控制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下发至所述电动泵;
所述电动泵,用于执行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血压袖带对患者待测部位所施加的压力,直到达到所述控制数据中的压力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自粘组件,其特征在于,MCU,还用于:
实时监测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并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是否达到所述压力预设值:
若是,则控制所述电动泵暂停;
反之,则放弃。
5.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自粘组件;
院内网关,用于所述弹力自粘组件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并基于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加压和温法处理:
若是,则生成对应的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进行响应;
反之则持续监控;
护理终端PDA,用于登录后台服务器,上报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所述弹力自粘组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所述护理终端PDA通过内网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预先构建并存储用于评估患者神经毒性等级的评估量表,用于综合评估患者首次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前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48小时后的躯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
所述评估量表,包括:
(1)妇科肿瘤患者神经毒性评估量表(FACT/GOG-Ntx),用于评估患者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
(2)美国国家癌症发明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评估量表(NCI-CTCAE),用于评估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等级;
(3)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用于评估外周神经毒性引起的疼痛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终端PDA,还用于:
登录后台服务器,向管理员请求所述评估量表,
以及,
根据所述评估量表,采集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并反馈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管理员根据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数据,评估出患者的CIPN临床评估结果,
以及,
根据CIPN临床评估结果,判断患者待测部位所受的压力值、温度值和血流速度值,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则下发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网关下发至对应的所述弹力自粘组件,同时共享至所述护理终端PDA,通知护士按照所述控制数据对患者待测部位进行护理;
反之结束。
CN202410018056.3A 2024-01-05 2024-01-05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Pending CN117695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8056.3A CN117695143A (zh) 2024-01-05 2024-01-05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8056.3A CN117695143A (zh) 2024-01-05 2024-01-05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5143A true CN117695143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5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8056.3A Pending CN117695143A (zh) 2024-01-05 2024-01-05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51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6805B2 (en) Adaptive compression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AU2014317795B2 (en) Wearable intravenous fluid delivery system
US10758673B2 (en) Systems for dispensing a medicament to a subject and related methods
AU20023512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edical treatment therapy based on calculated demand
US20200268592A1 (en) Adaptive compression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45420B2 (en) Medicament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113226448A (zh) 用于可穿戴电子数字治疗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01367A1 (zh) 一种缺血预适应治疗仪及其在判断血管健康状况的应用和方法
CN109789037A (zh) 用于监测患者移动的减压治疗系统和方法
WO2020081029A2 (en) Emergency aid vest
CN113144332B (zh) 一种在线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智能注射装置及方法
Pessoa et al. Effects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n dynamic hiperinfl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dur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ith upper limbs
Mendoza et al. It's a non-dialysis day… do you know how your patient is doing? A case for research into interdialytic activity
CN117695143A (zh) 基于加压联合降温法减轻cipn的临床治疗和应用系统
Imfeld et al.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after hospital-based rehabilitation or home-based physical training in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Carlin et al. Effects of a highly portable noninvasive open ventilation system 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
CN113520804B (zh)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术后的康复及并发症监测装置
CN208640913U (zh) 手术患者血管穿刺部位保护装置
CN207885723U (zh) 一种icu重症患者病员服
CN104783991A (zh) 一种低压低氧减肥机
Ling et al.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nurse-directed p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Włodarek et al. Possibilities of using the sensewear mobile monitor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physical activity
Pecchioli et al. Comparison study for 24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ABPM) with Biobeat Patch ABPM® cuffless wearable device in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Godoy 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while utilizing a device with an arm compression sleeve to reduce lymphedema
Weber Utilizing Electrical Response from Sensor Displacement to Measure Changes in Force with Textile Integrated Sensors on the Bo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