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3301A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3301A
CN117693301A CN202280048469.5A CN202280048469A CN117693301A CN 117693301 A CN117693301 A CN 117693301A CN 202280048469 A CN202280048469 A CN 202280048469A CN 117693301 A CN117693301 A CN 117693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artridge
sensor
authent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84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曺炳盛
金愍奎
朴珠彦
李宗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T&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T&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T&G Corp filed Critical KT&G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1059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0334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693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3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30Devices using two or more structurally separated inhalable precursors, e.g. using two liquid precursors in two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4W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0Devices with integrated user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5Devices with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其被配置成加热气溶胶;输入装置,其包括传感器和按钮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按钮被配置成输出与目标的接触相对应的信号;存储器;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成:基于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确定,切断向加热器供电;基于认证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确定,确定从输入装置接收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并且基于所述信号与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向加热器供电。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形成气溶胶而从介质或物质中提取某些成分的装置。所述介质可以包含多种物质。包含在介质中的物质可以是多组分调味物质。例如,包含在介质中的物质可以包括尼古丁成分、草药成分和/或咖啡成分。最近,对气溶胶生成装置已进行了各种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提高气体流动效率,从而提高从气溶胶到棒的热传递效率。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阻止无权使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人使用。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触摸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通过使用运用按钮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中所述的主题的一个方面,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配置成加热气溶胶;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按钮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按钮被配置成输出与目标的接触相对应的信号;存储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确定,切断向所述加热器供电;基于所述认证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确定,确定从所述输入装置接收的信号是否与所述认证数据相对应;并且基于所述信号与所述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向所述加热器供电。
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高气体流动效率,并且相应地可以提高从气溶胶到棒的热传递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阻止无权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人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至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各种用户类型的触摸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利用使用按钮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通过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附加应用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清楚地理解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诸如本公开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
图1至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9至图36是用于解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的视图;
图37A和图37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8是用于解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即使它们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也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在以下描述中,关于以下描述中使用的组成元件,后缀“模块”和“单元”仅考虑到便于描述而使用,并且不具有相互区分的含义或功能。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当结合于此的已知功能和配置可能使本说明书中披露的实施方式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详细描述。此外,提供附图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而不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因此,应当理解,附图包括了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修改、等价物和替换。
应将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被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被将一个部件与和另一个部件进行区分。
应将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其可能直接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存在介入部件。另一方面,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介入部件。
如本文所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应包括复数形式。
参照图1,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主体100、料筒200和帽300中的至少一者。
主体100可以包括下主体110和上主体120中的至少一者。下主体110可以容纳供电或控制所需的各种部件,例如电池和控制器。下主体110可以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上主体12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料筒200可以联接到上主体120。主体100可以被称为本体100。
上主体120可以包括托架130和立柱140中的至少一者。托架13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托架130可以提供供料筒200的下部分插入到其中的空间134。托架130可以具有敞开的上侧,并且可以在其中限定空间134。托架130可以围绕料筒200的插入到空间134中的下部分。托架130可以固定料筒200。托架130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下部分。
立柱14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立柱140可以具有细长的形状。立柱140可以从托架130的一侧向上延伸。立柱140可以面向料筒200的一个侧壁。立柱140可以被布置成平行于料筒200。立柱140可以具有覆盖料筒200的侧壁的形状。立柱140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侧壁。
第一腔室C1可以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内部的一部分中,并且插入空间214可以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内部的另一部分中。插入空间214可以被布置成与立柱140相邻。立柱140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一容器210的内部的形成有插入空间214的另一个部分相邻。
料筒20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主体100。料筒200可以提供用于将液体存储在其中的空间。料筒2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空间214。插入空间214的一端可以敞开,以形成开口。插入空间214可以经由该开口而暴露于外部。该开口可以被限定为插入空间214的一端。
料筒200可以包括第一容器210和第二容器220中的至少一者。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
第一容器210可以联接到第二容器220的上侧。第一容器210可以提供用于将液体存储在其中的空间。第一容器210可以具有敞开的上侧,并且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空间214,该插入空间在竖直方向上是细长的。棒400(参见图3)可以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第一容器210的一个侧壁可以面向立柱140。立柱140可以覆盖第一容器210的侧壁。第一容器210可以被布置在托架130上。
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下侧。第二容器220可以提供用于将芯261(参见图2)和加热器262(参见图2)安装在其中的空间。第二容器220可以插入到由托架130提供的空间134中。托架130中的空间134可以被称为料筒容纳空间134。托架130可以围绕第二容器220。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托架130。
帽30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主体100。帽300可以覆盖料筒200。帽300可以覆盖主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帽300可以保护主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料筒200不受外部影响。用户可以将帽300与主体100分离,以便更换料筒200。
帽300可以联接到主体100的上部分。帽300可以联接到下主体110的上侧。帽300可以覆盖上主体120。帽300可以覆盖料筒200。帽300的侧壁301可以围绕料筒200的侧部。帽300的侧壁301可以围绕上主体120的侧部。帽300的上壁303可以覆盖料筒200的上部分。帽300的上壁303可以覆盖立柱140的上部分。
帽3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插入孔304。帽300的上壁303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插入孔304。插入孔304可以形成在与插入空间214相对应的位置处。插入孔304可以与插入空间214的一端或上端连通。
帽3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帽入口304a。帽300的一侧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帽入口304a。例如,帽300的上壁303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帽入口304a。例如,帽300的侧壁301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帽入口304a。帽入口304a可以与外部连通。空气可以穿过帽入口304a而被引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参照图1和图2,料筒200可以联接到主体100。料筒200可以提供用于将液体存储在其中的第一腔室C1。料筒200可以提供插入空间214,该插入空间与第一腔室C1分离地形成。料筒2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开口。插入空间214的一端可以是敞开的,以在料筒200中形成开口。该开口可以将插入空间214暴露于外部。
第一容器210可以包括外壁211,该外壁围绕形成在其中的内部空间。第一容器210可以包括内壁212,该内壁将由外壁211围绕的空间分隔成位于一侧上的第一腔室C1以及位于另一侧上的细长的插入空间214。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是细长的形状。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内部。棒400(参见图3)可以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
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可以包括与插入空间214连通的第二腔室C2。第二腔室C2可以形成在第二容器220中。第二腔室C2可以连接到插入空间214的相对端或下端。
料筒200的一侧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料筒入口224。第二容器220的外壁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料筒入口224。料筒入口224可以与插入空间214连通。料筒入口224可以与第二腔室C2连通。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第二容器210的侧壁221中。
芯261可以被布置在第二腔室C2中。芯261可以连接到第一腔室C1。芯261可以接受来自第一腔室C1的液体。加热器262可以加热芯261。加热器262可以被布置在第二腔室C2中。加热器262可以缠绕在芯261周围多次。加热器262可以电连接到电池190和/或控制装置。加热器262可以是电阻线圈。当加热器262产生热并且因此将芯261加热时,供应到芯261的液体被雾化,并且因此可以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气溶胶。
因此,第一容器210中的存储有液体的第一腔室C1可以被布置围绕棒400(参见图3)和/或围绕供棒400插入到其中的插入空间214,结果是可以提高用于存储液体的空间的使用效率。
此外,可以减小从棒400到连接到第一腔室C1的芯261和加热器262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气溶胶的热传递效率。
印刷电路板(PCB)组件150可以安装在立柱140中。光源153或传感器154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安装在PCB组件150的PCB 151上(参见图16)。PCB组件150可以安装为面向料筒200的侧部。PCB组件150的光源153可以将光提供给料筒200。PCB组件150的传感器154可以感测关于料筒200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安装在PCB组件150上的传感器154可以被称为第一传感器154。
传感器180可以安装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的一侧上。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分隔壁112上方。传感器180可以感测引入到料筒200中的空气的流动。传感器180可以是气流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传感器180可以被称为第二传感器180。
传感器180可以插入到托架130中。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为面向托架的侧部。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成与料筒入口224相邻。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为面向料筒入口224。
下主体110可以在其中容纳电池190。下主体110可以在其中容纳各种控制装置。电池190可以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各个部件供电。电池190可以通过充电端口119来充电,该充电端口形成在下主体110的一侧或下部分中。
下主体110的分隔壁112可以覆盖电池190的上部分。下主体110的分隔壁112可以被布置在托架130和/或立柱140下方。下主体110的主体框架114可以支撑电池190的侧部。主体框架114可以将容纳有电池190的空间与容纳有控制装置的空间分离开。
参照图2和图3,棒400可以具有细长形状。棒400可以在其中包含介质。棒400可以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
盖罩310可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及关闭。盖罩310可以将插入空间214暴露于外部的开口打开及关闭。盖罩310可以安装成与插入空间214中的开口相邻。盖罩310可以安装成与插入空间214的一端或上端相邻。例如,盖罩310可以在与插入空间214相邻的位置处安装到第一容器210的上端。例如,盖罩310可以在与插入空间214相邻的位置处安装到帽300。
盖罩310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可以使盖罩310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及关闭。盖罩310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内部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盖罩310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所沿的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盖罩310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外部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关闭。盖罩310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关闭所沿的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
当棒400的端部与盖罩310接触并推动盖罩310时,盖罩31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棒400可以推动盖罩310,并且可以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当棒400与插入空间214分离时,盖罩31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关闭。
弹簧312(参见图9)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将弹性力提供给盖罩310。弹簧312的一端可以支撑盖罩310,并且弹簧312的另一端可以支撑第一容器210或帽300的上端。弹簧312可以缠绕在盖罩310的枢转轴周围。
盖罩310可以安装在帽300中的插入孔304附近。盖罩310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到帽300。盖罩310可以枢转,以将插入孔304打开及关闭。盖罩31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孔304打开。盖罩31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孔304关闭。
棒400可以穿过帽300中的插入孔304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当棒400的端部与盖罩310接触并推动盖罩310时,盖罩31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和插入孔304打开。棒400可以推动盖罩310,并且可以穿过插入孔304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当棒400与插入空间214分离时,盖罩31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和插入孔304关闭。
当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棒400的一端可以暴露于帽300的外部,并且棒400的另一端可以在与第二腔室C2相邻的位置处被布置在第二腔室C2上方。用户可以将棒400的暴露端保持在口中,并且可以吸入空气。
空气可以穿过帽入口304a被引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穿过帽入口304a引入的空气可以流入到料筒入口224中。空气可以穿过料筒入口224流入到料筒200中。已经穿过料筒入口224的空气可以被引入到第二腔室C2中,然后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流动。空气可以与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的气溶胶一起穿过棒400。
如上所述,当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插入空间214可以通过盖罩310的枢转运动而被打开。
此外,在棒400与插入空间214分离的同时,插入空间214可以通过盖罩310的枢转运动而被自动关闭。
此外,可以保护插入空间214的内部不受外部异物的影响。
参照图4至图6,料筒20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上主体120。上主体12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上主体120可以包括托架130或立柱140中的至少一者。
托架130可以提供具有敞开顶部的空间134。托架130的内侧表面131和底部133可以围绕空间134的至少一部分。立柱140的内侧壁141可以围绕空间134的一侧。第二容器220可以插入到由托架130提供的空间134中。托架130可以围绕插入到空间134中的第二容器220。
料筒200可以以卡扣配合方式联接到托架130。第二容器220可以以卡扣配合方式联接到托架130。第二容器220可以与托架130可拆卸地接合。当第二容器220插入到位于托架130中的空间134中时,形成在第二容器中的凹陷部分221a和形成在托架130上的突出部分131a可以彼此接合。
凹陷部分221a可以形成为凹入到第二容器220的侧壁221中。凹陷部分221a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多个凹陷部分221a可以分别形成在容器220的侧壁221的一侧和相对侧中。突出部分131a可以形成为从托架130的内侧表面131突出。突出部分131a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突出部分131a可以分别形成在托架130的内侧表面131的一侧和相对侧上。突出部分131a可以形成在与凹陷部分221a相对应的位置处。
当第二容器220联接到托架130时,第一容器210可以被布置在托架130上。第一容器210可以具有比第二容器220在横向方向上进一步突出的形状。第二容器220可以插入到由托架130围绕的空间134中,并且第一容器210可以覆盖托架130的上部分。
托架130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下部分。托架130可以支撑第二容器220的侧部和底部。托架130可以支撑第一容器210的下边缘。
立柱140可以从托架130的一侧向上延伸。立柱140可以围绕托架130中的空间134的一侧。立柱140的内侧壁141可以与托架130的内侧表面131一体地形成,并且从该内侧表面延伸。立柱140的外侧壁142可以与托架130的外侧表面132一体地形成,并且从该外侧表面延伸。
立柱140可以延伸至与料筒200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立柱140的上壁143可以形成至与料筒200的上端相对应的高度。立柱140可以形成为与料筒200平行。
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可以形成为与料筒200的一个侧壁相邻。插入空间214可以形成为与立柱140相邻。立柱140可以覆盖料筒200的其中形成有插入空间214的侧壁。料筒200的侧壁可以沿着立柱140的内侧壁141滑动,并且可以插入搭到托架130中。立柱140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侧壁。
保护PCB组件150(参见图3)的窗口170可以被布置为覆盖立柱140的内侧壁141。窗口170可以被布置在料筒200和立柱140之间。窗口170可以沿着立柱140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窗口170可以覆盖料筒200的其中形成有插入空间214的一个侧壁。窗口170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侧壁。
因此,料筒20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主体100。
此外,料筒200可以联接到主体100,并且由此可以被稳定地支撑。
下主体110的上边缘113可以比上主体120进一步向外突出。下主体110的上边缘113可以沿着上主体120的周边延伸。下主体110的上边缘113可以被布置在上主体120下方。当帽300联接到主体100时,帽300的侧壁301的下端可以与下主体110的上边缘113接触。下主体110的上边缘113可以防止帽300移动到上主体120下方的位置。
参照图7和图8,料筒2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盖罩凹部215。盖罩凹部215可以与插入空间214中的开口相邻。盖罩凹部215可以沿着插入空间214的周边扩展所在的方向从插入空间214凹入。盖罩凹部215可以从插入空间214向外凹入。盖罩凹部215可以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从插入空间214凹入。盖罩凹部215可以从插入空间214朝向第一腔室C1凹入。盖罩凹部215可以提供将盖罩310放置在其中的空间。
盖罩凹部215可以在插入空间214的一端或上端附近的位置处形成在第一容器210中。盖罩凹部215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插入空间214的端部的周边向外凹入。盖罩310可以被接收在盖罩凹部215中(参见图10和图11)。当盖罩310将插入空间214中的开口打开时,盖罩310可以被接纳在盖罩凹部215中。当盖罩310将插入空间214中的开口打开时,盖罩310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枢转,以被接纳在盖罩凹部215中。
盖罩凹部215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一个端部或上端从插入空间214向外凹入。盖罩凹部215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从插入空间214朝向第一腔室C1凹入。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限定盖罩凹部215。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围绕盖罩凹部215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与盖罩凹部215的底部邻接。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覆盖盖罩凹部215的侧部的一部分。
料筒200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216,该第一引导件形成在与插入空间214的上部分相邻的位置处,以便在插入空间214的向下方向上倾斜。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上端部处。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称为第一棒引导件216。
第一引导件216可以与盖罩凹部215的底部邻接。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在与盖罩凹部215的底部邻接的位置处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上。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形成在盖罩凹部215的底部和插入空间214之间。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在盖罩凹部215下方。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形成为从盖罩凹部215的底部朝向插入空间214的下侧倾斜。
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在周向方向上沿着插入空间214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在周向方向上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延伸。第一引导件216可以与棒400的端部接触(参见图3),并且可以引导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
参照图8,料筒200可以包括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密封构件250、芯261或加热器262中的至少一者。第二容器220可以包括下外壳230或框架240中的至少一者。
第一容器210可以提供第一腔室C1和插入空间214。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将由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围绕的空间分隔成位于一侧的第一腔室C1和位于另一侧的插入空间214。
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内壁212可以围绕第一腔室C1的侧部。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内壁212可以彼此连接,以便具有围绕第一腔室C1的周边的延伸形状。第一容器210的上壁213可以覆盖第一腔室C1的上部分。第一容器210的上壁213可以连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内壁212。
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内壁212可以围绕插入空间214的侧部。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细长的形状。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与棒400的周边相对应的形状(参见图3)。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形状。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内壁212可以彼此连接,并且因此可以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以便围绕插入空间214的周边。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敞开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第二容器220可以提供第二腔室C2。第二腔室C2可以被布置在插入空间214下方。第二腔室C2可以与插入空间214连通。
第二容器220可以包括下外壳230或框架240中的至少一者。下外壳230可以形成第二容器220的外观。下外壳23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或周边。下外壳230可以在其中提供容纳空间。下外壳230可以支撑框架240。下外壳230的侧壁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料筒入口224。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高于下外壳230的底部的位置处。
因此,可以防止第二腔室C2中的液体穿过料筒入口224泄漏到料筒200之外。
下外壳230可以包括容纳部分231或延伸部分232中的至少一者。容纳部分231可以在其中提供容纳空间。容纳部分231可以围绕容纳空间。容纳部分231可以在其中容纳框架24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部分231的侧壁可以是第二容器220的侧壁221(参见图4)。容纳部分231的侧壁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料筒入口224。延伸部分232可以从容纳部分231的一侧的上端向外延伸。延伸部分232可以支撑框架240的一部分。容纳部分231可以被称为外壳部分231。容纳部分231可以被称为外壳部231。
框架240可以被布置在下外壳230中。框架240可以限定第二腔室C2。框架240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至少一部分。下外壳230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剩余部分。框架240可以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部。
框架240可以包括第一框架部分241或第二框架部分242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部。第一腔室C1可以由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内壁212、上壁213和第一框架部分241围绕。
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限定第二腔室C2。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可以形成第二腔室C2的底部。腔室入口2424可以形成在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中。腔室入口2424可以与第二腔室C2连通。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侧相邻。腔室入口2424可以形成在高于第二腔室C2的底部的位置处。
第一框架部分241和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彼此连接。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从第二框架部分242延伸,以便覆盖第一腔室C1的底部。
容纳部分231可以在其中容纳第二框架部分242。容纳部分231可以支撑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容纳部分231可以与第二框架部分242一起限定第二腔室C2。延伸部分232可以支撑第一框架部分241。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被布置在容纳部分231中,并且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被布置在延伸部分232上。
连接通道2314可以形成在容纳部分231中。框架240可以在下外壳230中限定连接通道2314。连接通道2314可以形成在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之间,以与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互连。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覆盖连接通道2314的上部分。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覆盖连接通道2314的侧部。
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在连接通道2314中。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在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之间。阻挡壁2317可以具有细长形状。阻挡壁2317可以从下外壳230的底部或框架240的底部向上延伸。阻挡壁2317可以延伸到高于料筒入口224的位置。阻挡壁2317可以延伸到高于腔室入口2424的位置。
因此,可以防止第二腔室C2中的液体穿过料筒入口224泄漏到料筒200之外。
密封构件25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腔室C1和第二容器220之间。密封构件250可以围绕第一腔室C1的边缘,并且与该边缘紧密接触。密封构件250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密封构件250可以由诸如橡胶或硅的材料制成。密封构件250可以防止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从第一腔室C1泄漏到部件之间的间隙中。
密封构件250可以包括第一密封部分251或第二密封部分252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延伸。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围绕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的边缘。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框架240之间,并且与它们紧密接触。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第一框架部分241之间,并且与它们紧密接触。
因此,可以防止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穿过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与框架240之间的间隙泄漏。
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从第一密封部分251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延伸。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围绕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边缘,并且与该边缘紧密接触。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和框架240之间,并且与它们紧密接触。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和第二框架部分242之间,并且与它们紧密接触。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插入到框架240中。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插入到第二框架部分242中。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端可以将第二密封部分252朝向框架240按压。
因此,可以防止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泄漏到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与框架240之间的间隙中。
托架130可以包括传感器容纳部分137。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提供形成在托架130的一个侧壁的下部分处的空间。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容纳在传感器容纳部分137中。下外壳230可以覆盖传感器容纳部分137。下外壳230可以围绕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一侧。下外壳230可以覆盖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一侧。下外壳230的容纳部分231的一个侧壁可以面向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侧部。下外壳230的延伸部分232可以覆盖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上部分。
供空气流过的间隙可以形成在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和下外壳230之间。空气可以穿过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和下外壳230之间的间隙,并且可以被引入到料筒入口224中。第二传感器180可以感测穿过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和下外壳230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到料筒入口224中的空气的流动。
参照图8和图9,料筒200可以包括棒止挡件217,该棒止挡件在与插入空间214的相对端或下端相邻的位置处从插入空间214的周边向内突出。棒止挡件217可以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突出。棒止挡件217可以形成在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或内壁212上。
棒止挡件217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可以设置有三个棒止挡件217。多个棒止挡件217可以沿着插入空间214的周边布置。棒止挡件217可以沿着周向方向布置。棒止挡件217可以彼此间隔开。棒止挡件217可以以肋或环的形状形成,该肋或环沿着插入空间214的周边在周向方向上延伸。棒400可以座置在棒止挡件217上方。棒止挡件217可以具有在向上方向上逐渐变宽的形状。
因此,当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棒400的端部可以与棒止挡件217接触,结果是可以防止棒400超过插入空间214移动到第二腔室C2。
此外,可以使从第二腔室C2流到插入空间214的空气量的减少最小化。
此外,棒止挡件217可以不阻碍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的气溶胶从棒400中的介质提取某种成分。
参照图10和图11,盖罩310的枢转轴或轴311可以被布置在插入空间214上方。盖罩310的枢转轴或轴311可以被布置在插入空间214和插入孔304之间。盖罩310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内部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和/或插入孔304打开。盖罩310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内部枢转所沿的方向可以被限定为第一方向。
当盖罩310在第一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打开时,盖罩310可以被接收在盖罩凹部215中。当盖罩310打开插入空间214时,盖罩310可以被接收在盖罩凹部215中,并且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交叠,该内壁被布置在盖罩凹部215下方。当盖罩310打开插入空间214时,盖罩310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一容器210的位于盖罩凹部215下方的内壁212平行。
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形成为从盖罩凹部215的底部朝向插入空间214的下侧倾斜。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形成为倾斜,使得插入空间214朝向其下侧逐渐变窄。当盖罩310打开插入空间214时,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成在盖罩310下方的位置处与盖罩310的一端相邻。当盖罩310打开插入空间214时,第一引导件216可以比盖罩310的端部进一步朝向插入空间214突出。
盖罩310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外部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和/或插入孔304关闭。盖罩310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外部枢转所沿的方向可以被限定为第二方向。弹簧312的一端可以支撑盖罩310,并且弹簧312的另一端可以支撑帽300。弹簧312可以在盖罩310关闭插入空间214所沿的方向上将弹性力提供给盖罩310。盖罩310可以借助弹簧312在第二方向上枢转。
第二引导件306可以形成为倾斜,使得内部空间朝向其下侧逐渐变窄。第二引导件306可以被布置成与盖罩310的枢转半径相邻。第二引导件306可以被布置在盖罩310的枢转半径外部。第二引导件306可以沿着盖罩310的枢转半径延伸为倾斜。
第二引导件306的一端可以与插入孔304相邻。第二引导件306的端部可以被布置在插入孔304外部。第二引导件306的端部可以被布置在插入孔壁305下方。插入孔壁305可以比第二引导件306的端部进一步向内突出。当盖罩310在第二方向上枢转以将插入空间214关闭时,盖罩310可以与插入孔壁305接触,因此其运动可以受限。
第二引导件306的另一端可以与插入空间214相邻。第二引导件306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形成插入空间214的周边的外壁211相邻。第二引导件306的另一端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限定插入空间214的外壁211的上方。第二引导件306可以具有延伸为从其一端向其另一端倾斜的形状。
参照图12至图15,棒400可以沿着插入空间214的向内方向或沿着第一方向推动盖罩310。当棒400推动盖罩310并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盖罩310可以将插入空间214和/或插入孔304打开。
参照图13和图14,当棒400的端部穿过插入孔304时,棒400的端部可以与插入孔壁305接触。当棒400的端部与插入孔壁305接触时,插入孔壁305可以将棒400引导至插入孔304中的正确位置。在穿过插入孔304之后,棒400的端部可以推动盖罩310,使得盖罩310在第一方向上枢转。
参照图14和图15,当棒400完全穿过插入孔304时,盖罩310可以被接收在盖罩凹部215中。盖罩310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交叠,从而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一起形成插入空间214的一个侧壁。
参照图21和图22,棒400可以沿着盖罩310的表面滑动,并且可以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第二引导件306可以相对于插入孔304而被布置在与盖罩310的枢转轴相对的位置处。第二引导件306可以被布置在与盖罩凹部215相对的位置处。当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棒400的端部可以与第二引导件306接触。当棒400的端部与第二引导件306接触时,第二引导件306可以将棒400引导到插入空间214中的正确位置。
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在与第二引导件306相对的位置处。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引导件306下方。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在盖罩凹部215下方。第一引导件216可以被布置在盖罩310下方。第一引导件216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当棒400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时,棒400的端部可以与第一引导件216接触。在通过与第二引导件306接触而被引导到正确位置之后,棒400的端部可以与第一引导件216接触。当棒400的端部与第一引导件216接触时,第一引导件216可以将棒400引导到插入空间214中的正确位置。
棒400的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的端部可以与棒止挡件217接触。与棒400的端部接触的棒止挡件217可以防止棒400移动到插入空间214下方的区域或者移动到第二腔室C2。
因此,当用户使用棒400来推动盖罩310时,棒400可以被引导至正确位置,以便顺畅地穿过插入孔304,并且推动盖罩310。
此外,当棒400推动盖罩310并且因此将盖罩310布置在插入空间214中时,盖罩310被接收在盖罩凹部215中,因此棒400可以与限定插入空间214的壁紧密接触。
此外,由于棒400与限定插入空间214的壁紧密接触,因此当用户通过棒400吸入空气时,可以防止插入空间214和棒400之间不必要的空气的流动,并且可以减少吸入力的浪费,从而防止空气流动效率的劣化。
此外,即使在用户使用棒400来推动盖罩310时盖罩310在第二方向上将外力施加给棒400的端部,棒400也可以被引导为正确地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
此外,可以防止棒400移动到第二腔室C2的内部。
参照图16,上主体120可以联接到下主体110的上部分。托架130可以覆盖下主体110的上部分。托架130的下部分可以由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上部分围绕。托架130可以联接到下主体110的上部分。托架130可以以卡扣配合方式联接到下主体110。托架130可以与下主体110接合,以便不与下主体分离。
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的一侧上。传感器支撑部分185可以具有从下主体110的上部分向上延伸的形状。传感器支撑部分185可以支撑第二传感器180。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联接到传感器支撑部分185。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联接到传感器支撑部分185,以便在横向方向上定向。托架130的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容纳并覆盖第二传感器180和传感器支撑部分185。
参照图17至图19,紧固孔135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下部分中。紧固孔135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下部分的侧部处。紧固孔135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多个紧固孔135可以沿着托架130的下部分的周边布置。被设置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处的主体闩锁115可以插入到紧固孔135中,由此托架130和下主体110可以彼此接合(参见图21和图22)。
肋凹槽136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外侧表面132中。肋凹槽136可以具有从托架130的外侧表面132向内凹入的形状。肋凹槽136可以具有沿着托架130的外侧表面132的周边延伸的形状。沿着下主体110的上部分的内周延伸的主体肋116可以插入到肋凹槽136中,由此托架130和下主体110可以彼此接合。主体肋116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主体肋116可以由诸如橡胶或硅的材料制成。主体肋116可以与肋凹槽136紧密接触。因此,托架130的位置可以可靠地固定到下主体110,并且可以防止上主体120相对于下主体110晃动(参见图21和图22)。
第一固定部分138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下部分处。第一固定部分138可以形成为从托架130的下部分向上凹入或向下突出。第一固定部分138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下部分的周边处。第一固定部分138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固定部分138可以沿着托架130的下部分的周边布置。被设置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处的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联接到第一固定部分138。因此,托架130的位置可以可靠地固定到下主体110,并且可以防止上主体120相对于下主体110晃动(参见图21和图22)。
上主体120可以包括向上延伸的立柱140。立柱140可以从托架130的一侧向上延伸。立柱140的侧壁141和142可以连接到托架130的侧壁131和132。立柱140可以覆盖由托架130提供的空间134的一部分。立柱140的内壁141可以具有向外凹入的形状。立柱140可以面向料筒200的侧部(参见图6)。立柱140可以覆盖料筒200的一个侧部。立柱140可以朝向料筒200的一个侧部敞开。
立柱140可以容纳PCB组件150。PCB组件150可以向料筒200提供光,或者可以感测关于料筒200的信息。例如,关于料筒200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即:关于存储在料筒200中的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的剩余量的变化的信息;关于存储在料筒200中的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棒400是否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信息;关于棒400的插入到位于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棒400的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使用程度或可用性的信息;关于插入空间214中插入有棒400的料筒200是否联接到主体100的信息;或者关于与其联接的料筒200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料筒200的信息不限于上述信息。立柱140可以容纳被配置成发射光的光源153。立柱140可以容纳第一传感器154,该第一传感器被配置成感测关于料筒200的信息。
立柱140可以在其中提供安装空间144。安装空间144可以具有沿着立柱140竖直延伸的形状。立柱140的内侧壁141可以围绕安装空间144。安装空间144可以朝向托架130中的空间134敞开。安装空间144可以朝向料筒200的一个侧部敞开。
PCB组件150可以安装在安装空间144中。板160可以覆盖PCB组件150,并且可以被布置在安装空间144中。窗口170可以覆盖PCB组件150和安装空间144。PCB组件150、板160和窗口170可以按顺序堆叠。安装空间144可以被称为组件容纳空间144。
PCB组件15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151、光源153或第一传感器154中的至少一者。光源153可以安装在PCB 151上。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光源153。第一传感器154可以安装在PCB上。光源153和第一传感器154可以安装在单个PCB上的不同位置处。第一传感器154可以安装在避开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53的区域中。
PCB组件150可以被布置在立柱140内部,以便面向料筒200。PCB组件150可以面向第一容器210,该第一容器设置有第一腔室C1和插入空间214。PCB组件150可以沿着立柱140竖直地伸长。用于电连接的连接器152可以形成在PCB组件150的一端处。
PCB 151可以沿着立柱140竖直地伸长。PCB 151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连接器152可以形成在PCB 151的一端处。多个光源153可以被布置在PCB 151上。第一传感器154可以位于PCB 151的中心处。第一传感器154可以位于光源153之间,并且至少一个光源153可以被布置在第一传感器154的每一侧上。多个光源153可以沿着PCB 151被竖直地布置。多个光源153可以在立柱140的纵向方向上布置。第一传感器154可以被布置为面向插入空间214。光源153可以被布置为面向插入空间214的外部。光源153可以朝向插入空间214的外部发射光,使得光被提供至第一腔室C1。光源153可以是发光二极管。
因此,光源153可以向第一腔室C1提供均匀的光。
此外,可以防止由光源153提供的光的路径被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的棒400所阻挡。
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沿着PCB 151竖直地伸长。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或插入空间214伸长。第一传感器154可以面向插入空间214。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感测关于料筒200的信息。例如,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感测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即:关于存储在料筒200中的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的剩余量的变化的信息;关于存储在料筒200中的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棒400是否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信息;关于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棒400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的棒400的使用程度或可用性的信息;关于插入空间214中插入有棒400的料筒200是否联接到主体100的信息;或者关于与其联接的料筒200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料筒200的信息不限于上述信息。
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感测料筒200的电磁特性的变化,以感测关于料筒200的信息。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感测由相邻目标引起的电磁特性的变化。例如,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是电容传感器。例如,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是磁性接近传感器。第一传感器154的类型不限于此。例如,当棒400插入到料筒200中的插入空间214中时,或者当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由第一传感器154感测到的电磁特性会改变,并且第一传感器154可以测量该改变,以感测关于料筒200的信息。
第一传感器154可以包括导体。该导体可以形成为在料筒200的插入空间214延伸所沿的方向上具有与插入空间214相对应的长度。例如,导体可以形成为在立柱140的纵向方向上分别具有与PCB 151的上侧和下侧相邻的最大长度。
第一传感器154可以生成并输出信号。在电流流过导体的同时,第一传感器154可以生成信号。第一传感器154可以生成与周围环境的电磁特性(例如,导体周围的电容)相对应的信号。
窗口170可以联接到立柱140。窗口170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窗口170可以允许光从中穿过。窗口170可以联接到立柱140,以覆盖PCB组件150(参见图19)。窗口170可以具有沿着立柱140竖直地延伸的形状。窗口170可以被布置在立柱140和料筒200之间。窗口170可以被布置成与立柱140的内侧壁141相邻。窗口170可以覆盖料筒200的一个侧部。窗口170可以面向料筒200的侧部。窗口170可以形成为较薄,使得PCB组件150与料筒200相邻。
窗口170的一个表面171a可以与料筒200的侧部接触,以支撑料筒200(参见图4至图6)。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可以与PCB组件150紧密接触(参见图20)。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被称为窗口170的前表面。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可以被称为窗口170的后表面。
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具有与第一容器210的形成插入空间214的周边的外壁211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插入空间214可以与立柱140和PCB组件150相邻(参见图8)。插入空间214可以位于第一腔室C1和立柱140之间。第一容器210的围绕插入空间214的周边的外壁211可以具有沿着插入空间214的周边延伸的滚圆形状。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具有围绕插入空间214的外侧的滚圆形状。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具有围绕第一容器210的形成插入空间214的周边的外壁211的滚圆形状。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具有在与料筒200相对的方向上凹入的形状。窗口170的表面171a可以支撑料筒200的一个侧壁。
供容纳光源153的至少一个凹部174可以形成在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中。凹部174可以被称为光源凹部174或窗口凹部174。光源凹部174可以从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朝向表面171a凹入。多个光源凹部174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容纳并覆盖多个光源153中的相应一者。多个光源凹部174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形成在与多个光源153中的相应一者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多个光源凹部174可以被竖直地布置。第一传感器154可以位于多个光源凹部174之间,并且至少一个光源凹部174可以被布置在第一传感器154的每一侧上。
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可以包括平面部分172,该平面部分形成为是平坦的。平面部分172可以与PCB组件150紧密接触。平面部分172可以插入到位于立柱140中的安装空间144中(参见图17)。光源凹部174可以通过按压平面部分172来形成。
PCB组件15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通孔151a。通孔151a可以形成在PCB 151的一侧处。通孔151a可以形成在PCB 151的上部分中。通孔151a可以位于光源153和/或第一传感器154上方。通孔151a可以位于PCB 151的两侧上。
窗口170可以包括多个穿透突起172a。穿透突起172a可以从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突出。穿透突起172a可以形成在与通孔151a相对应的位置处。穿透突起172a可以朝向通孔151a突出。穿透突起172a可以穿过通孔151a。可以设置有多个穿透突起172a。多个穿透突起172a中的每一者均可以穿过多个通孔151a中的相应一者。穿透突起172a可以穿过通孔151a,因此PCB组件150和窗口170可以被布置在正确的位置处。
窗口170可以包括闩锁突起173。闩锁突起173可以形成在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上。闩锁突起173可以从平面部分172的每一侧突出。闩锁突起173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闩锁突起173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多个闩锁突起173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竖直地伸长的形状,以便与侧凸缘部分1451相对应。
立柱140可以包括凸缘145。凸缘145可以被布置在立柱140的内侧壁141内部。凸缘145可以从立柱140的内侧壁141向内突出。凸缘145可以与立柱140一体地形成。凸缘145可以朝向立柱140的内部突出,以形成边缘。凸缘145可以沿着组件容纳空间144的周边延伸。凸缘145可以具有敞开的中心,组件容纳空间144和料筒容纳空间134可以穿过该敞开的中心而彼此连接。
凸缘145可以包括侧凸缘部分1451、下凸缘部分1452或上凸缘部分1453中的至少一者。凸缘145可以形成为使得侧凸缘部分1451、下凸缘部分1452和上凸缘部分1453彼此连接。侧凸缘部分1451可以具有在立柱140的纵向方向上伸长的形状。侧凸缘部分1451可以被成对设置,并且一对侧凸缘部分1451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形成在立柱140的两侧上。下凸缘部分1452和上凸缘部分1453可以被布置在一对侧凸缘部分1451之间,并且可以与这一对侧凸缘部分连接。侧凸缘部分1451、下凸缘部分1452和上凸缘部分1453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凸缘145的周边。由侧凸缘部分1451、下凸缘部分1452和上凸缘部分1453围绕的区域可以是敞开的,因此组件容纳空间144和料筒容纳空间134可以彼此连通。
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可以附接到凸缘145。窗口170的相对表面的边缘可以附接到凸缘145。窗口170的相对表面171b可以使用粘合构件附接到凸缘145。例如,粘合构件可以是一片胶带或胶水。粘合构件不限于此。闩锁突起173可以与凸缘145接合,因此窗口170可以联接到凸缘145。闩锁突起173可以与侧凸缘部分1451接合。凸缘145可以具有与窗口170的与窗口170的边缘相邻的相对表面171b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下凸缘部分1452和上凸缘部分1453可以具有凹入形状。
因此,可以保护PCB组件150不受外部影响,并且可以防止变得分离。
此外,从PCB组件150发射的光可以被提供给料筒200。
此外,窗口170、料筒200和PCB组件150可以彼此可靠地联接或固定。
板160可以覆盖PCB组件150中的避开至少一个光源153的区域。板160可以附接到PCB组件150,以覆盖第一传感器154。板160可以允许电磁波从中穿过。供电磁波穿过的板160可以不允许可见光从中穿过,或者可以是半透明的。
连接到光源153的印刷电路可以被印刷在PCB 151中的与光源153相邻的区域上。板160可以在光源153附近覆盖印刷在PCB 151上的印刷电路。板160可以具有沿着第一传感器154竖直地延伸并且从其竖直地延伸的部分进一步朝向印刷电路延伸的形状。
板160可以将光源153暴露,而不是覆盖光源153。光源153可以被布置在第一传感器154的两侧上,第一传感器154介于它们之间,并且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布置。板160的与光源153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可以是敞开的。当板160附接到PCB组件150时,光源153可以穿过板160的敞开部分暴露。
因此,从光源153发射的光不会被阻挡,并且第一传感器154和/或印刷在PCB 151上的印刷电路可以不暴露于外部,并且可以被保护不受外部影响。
此外,第一传感器154可以在由板160覆盖的状态下感测周围环境的电磁特性的变化。
参照图20,PCB组件150可以被布置在立柱140内部,并且可以沿着立柱140伸长。PCB 151可以沿着立柱140伸长。形成在PCB组件150的一端处的连接器152可以从上主体120向下暴露。连接器152可以从立柱140向下暴露。连接器152可以从托架130向下暴露。立柱140的下端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间隙146。连接器152可以穿过间隙146向下暴露。间隙146可以与安装空间144(参见图17)连通。
托架130可以包括传感器容纳部分137。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一个侧壁中。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提供形成在托架130的侧壁中的空间137b,以便向下敞开,以容纳插入到其中的第二传感器180。由传感器容纳部分137提供的空间137b可以被称为传感器容纳空间137b。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内侧表面可以形成托架130的内侧表面131的一部分。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外侧表面可以形成托架130的外侧表面132的一部分。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相对于料筒容纳空间134形成在与立柱140相对的位置处。立柱140可以从托架130的一侧向上延伸,并且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形成在托架130的相对侧处。
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的内侧表面131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感测孔137a。感测孔137a可以形成在传感器容纳空间137b和料筒容纳空间134之间,以与传感器容纳空间137b和料筒容纳空间134互连。感测孔137a可以与料筒入口224相邻(参见图8)。感测孔137a可以面向料筒入口224。
感测孔137a可以在横向方向上敞开。第二容器220的侧部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料筒入口224,并且在横向方向上敞开的感测孔137a可以面向料筒入口224(参见图8)。
参照图21和图22,下主体110的分隔壁112可以覆盖电池190的上侧。分隔壁112可以沿着与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相交的方向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部分中。分隔壁112可以覆盖下主体110的内部部件的上侧。分隔壁112可以将供安装下主体110的内部部件的空间与供联接上主体120的空间分离。分隔壁112可以被布置在上主体120下方。下主体110的侧壁111可以向上延伸超过分隔壁112,并且可以围绕分隔壁112的周边。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在分隔壁112上方延伸的内周表面可以围绕托架130的下部分的周边。
第二传感器180可以安装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的一侧上。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在分隔壁112上。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在与托架130的传感器容纳部分137相对应的位置处。传感器支撑部分185可以从分隔壁112的一侧向上延伸,以支撑第二传感器180。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为面向横向方向。
上主体120可以联接到下主体110的上侧。主体闩锁115可以形成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处。主体闩锁115可以形成在分隔壁112的一端处。主体闩锁115可以具有突出的形状。主体闩锁115可以插入到位于托架130中的紧固孔135中,因此托架130和下主体110可以彼此联接。
主体肋116可以具有从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内周表面突出的形状。主体肋116可以具有沿着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内周表面延伸的形状。主体肋116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主体肋116可以由诸如橡胶或硅的材料制成。主体肋116可以被布置在分隔壁112上方。主体肋116可以插入到托架130中的肋凹槽136中,并且与该肋凹槽紧密接触。
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上部分中。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形成在与第一固定部分138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形成在分隔壁112附近。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具有向上突出或向下凹入的形状。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被设置为多个。第二固定部分118可以联接到托架130的第一固定部分138。
因此,上主体120可以联接到下主体110。
此外,托架130的位置可以可靠地固定到下主体110,并且可以防止上主体120相对于下主体110晃动。
托架130的底部133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连接端子孔133a。连接端子孔133a可以具有狭缝形状。连接端子孔133a可以成对地形成(参见图20)。第一连接端子191可以形成为从分隔壁112向上突出。第一连接端子191可以被成对地设置。第一连接端子191和连接端子孔133a可以形成在彼此相对应的位置处。当上主体120联接到下主体110时,第一连接端子191可以穿过连接端子孔133a,并且可以暴露于料筒容纳空间134。当第二料筒200联接到上主体120时,加热器262(参见图8)可以与第一连接端子191接触,并且可以电连接到诸如电池190和控制装置193的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到加热器的装置不限于此。
PCB组件150可以经由连接器152电连接到设置在下主体110中的装置,该连接器从上主体120向下暴露。分隔壁112的一侧可以是敞开的,以形成连接器插入孔117。连接器插入孔117可以形成在与立柱140相对应的位置处。连接器插入孔117可以向上敞开。连接端子192可以位于下主体110内部的连接器插入孔117下方。当上主体120联接到下主体110时,连接器152可以插入到连接器插入孔117中,并且可以与第二连接端子192接触。当连接器152与第二连接端子192接触时,PCB组件150可以经由连接器152电连接到诸如电池190和控制装置193的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电连接到PCB组件的装置不限于此。
当上主体120联接到下主体110时,第二传感器180可以插入到由传感器容纳部分137提供的空间137b中。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围绕第二传感器180。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可以围绕第二传感器180。当托架130联接到下主体110时,第二传感器180可以从传感器容纳空间137b的下侧向上插入。通过将传感器容纳部分137打开所形成的感测孔137a可以朝向料筒200敞开。形成在传感器容纳空间137b处的感测孔137a可以朝向料筒200敞开。第二传感器180可以面向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内部的感测孔137a。第二传感器180可以被布置为面向传感器容纳部分137内部的料筒入口224(参见图8)。第二传感器180可以感测所述感测孔137a周围的空气的流动。
参照图23至图25,料筒200可以包括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芯261或加热器262中的至少一者。料筒200可以包括密封构件250。
第一容器210可以形成为具有中空形状。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可以围绕内部空间。第一容器210可以提供在其中存储液体的第一腔室C1。第一腔室C1的一侧或下侧可以是敞开的。第一容器210可以包括能够供棒400插入其中的插入空间214。第一腔室C1和棒400可以被彼此独立地设置在第一容器210内部。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两个敞开的相对端,并且可以是细长的。插入空间214可以竖直地伸长,并且其上端和下端可以是敞开的。插入空间214的周边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延伸。插入空间214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
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位于第一容器210内部,并且可以将第一容器210中的内部空间分隔。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将由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围绕的空间分隔成位于一侧的第一腔室C1和位于另一侧的插入空间214。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延伸,以围绕插入空间214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可以提高液体存储空间的使用效率,并且可以在吸入操作期间为用户提供改进的便利性。
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一侧或下侧。第二容器220可以阻挡第一腔室C1的开口侧。第二容器220可以在其中提供与插入空间214连通的第二腔室C2。芯261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容器220中。
料筒入口224可以与第二腔室C2和料筒200的外部连通。料筒入口224可以允许第二腔室C2与料筒200的外部连通。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第二容器220的外壁处。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第二容器220的侧壁221中。料筒入口224可以在横向方向上敞开。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高于第二容器220的底部222的位置处。
因此,可以防止连接通道2314中的液滴穿过料筒入口224泄漏到料筒200之外。
第二容器220可以包括下外壳230或框架240中的至少一者。下外壳230可以形成第二容器220的外观。下外壳23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下方。下外壳23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下外壳230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下外壳230的周边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周边。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下外壳230的外壁处。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下外壳230的侧壁2311中。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高于下外壳230的底部2312的位置处。下外壳230可以在其中提供容纳空间2310。下外壳230可以将框架24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容纳空间2310中。下外壳230可以支撑框架240。
下外壳230可以包括容纳部分231。容纳部分231可以在其中提供容纳空间2310。容纳空间2310可以向上形成在容纳部分231处。容纳部分231可以围绕容纳空间2310的侧部和下部分。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可以围绕容纳空间2310的侧部。容纳部分231的底部2312可以覆盖容纳空间2310的下部分。第二腔室C2可以形成在容纳空间2310的形成位置处。容纳部分231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一部分。
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容纳部分231的一侧处。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容纳部分231的外壁处。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容纳部分231的一个侧壁2311中。料筒入口224可以与延伸部分232的下侧相邻。料筒入口224可以形成在高于容纳部分231的底部2312的位置处。
容纳部分231可以在其中提供连接通道2314。连接通道2314可以与料筒入口224连通。连接通道2314可以形成在容纳部分231和框架240之间。连接通道2314可以由容纳部分231和框架240围绕。连接通道2314可以位于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之间。连接通道2314可以与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互连。
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在连接通道2314中。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为从连接通道2314的底部向上突出。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为从容纳部分231的底部2312或框架240的底部向上突出。连接通道2314可以围绕阻挡壁2317。阻挡壁2317可以被布置在料筒入口224和腔室入口2424之间。阻挡壁2317可以被布置在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和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之间。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为与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平行。阻挡壁2317可以面向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阻挡壁2317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平行。阻挡壁2317可以面向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阻挡壁2317可以延伸至高于料筒入口224和/或腔室入口2424的位置。阻挡壁2317可以延伸至低于延伸部分232和/或底部2411的位置。阻挡壁2317可以在与料筒入口224和/或腔室入口2424敞开所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伸长。料筒入口224可以面向阻挡壁2317。腔室入口2424可以面向阻挡壁2317。
因此,可以防止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的液滴穿过料筒入口224泄漏到料筒200之外。
下外壳230可以包括从容纳部分231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分232。延伸部分232可以从容纳部分231的一侧的上端向外延伸。延伸部分232可以从容纳部分231的其中形成有料筒入口224的侧壁2311向外延伸。延伸部分232可以位于第一腔室C1下方。延伸部分232可以支撑第一框架部分241。
下外壳230可以包括外周部2322,该外周部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周边。外周部2322可以从下外壳230的上端沿着下外壳230的周边延伸。外周部2322可以沿着接收部分231和延伸部分232中的每一者的周边延伸。外周部2322可以具有连续带的形状。外周部2322可以具有从下外壳230的周边向上突出的形状。外周部2322可以联接到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的下端。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的下端可以向上凹入,使得外周部2322插入其中。外周部2322和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可以使用粘合构件而彼此附接。例如,粘合构件可以是一片胶带或胶水。粘合构件不限于此。
框架240可以被布置在下外壳230和第一容器210之间。框架2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容纳在容纳空间2310中。框架240可以在容纳空间2310中联接到下外壳230。框架240可以阻挡第一腔室C1的开口侧或下侧。框架240可以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部。框架240可以将下外壳230的内部分隔,以提供第二腔室C2。框架240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腔室C2可以由框架240和容纳部分231的外壁围绕。第二腔室C2可以形成在插入空间214下方。第二腔室C2可以与插入空间214的下端连通。腔室入口2424可以形成在框架240的一侧处。腔室入口2424可以与第二腔室C2连通。
框架240可以包括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部的第一框架部分241。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阻挡第一腔室C1的开口侧。框架240可以包括第二框架部分242,该第二框架部分将下外壳230的内部分隔,以提供第二腔室C2。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被容纳在下外壳230中。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连接到第一框架部分241。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框架部分242可以被容纳在容纳空间2310中。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2422可以形成第二腔室C2的底部。容纳部分231可以支撑第二框架部分242。容纳部分231的底部2312可以支撑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2422。腔室入口2424可以形成在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处。腔室入口2424可以在横向方向上敞开。腔室入口2424可以形成在高于第二腔室C2的底部或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2422的位置处。
因此,可以防止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的液滴穿过腔室入口2424泄漏到第二腔室C2之外。
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具有从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一侧向外延伸的形状。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在延伸部分232从容纳空间2310的上部分延伸所沿的方向上延伸。第一框架部分241可以覆盖下外壳230的上侧的一部分。下外壳230可以支撑第一框架部分241的表面。
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可以形成第一腔室C1的底部。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可以从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的上端向外延伸。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可以在延伸部分232形成所沿的方向上延伸。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可以覆盖延伸部分232和连接通道2314的上侧。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可以由延伸部分232支撑。
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可以从第二框架部分242的底部2422的周边的一侧沿着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的周边延伸。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可以具有沿着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的边缘延伸的带的形状。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可以从底部2411的边缘向上突出。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的与第二框架部分242相邻的部分可以被容纳在容纳空间2310中。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可以支撑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的与第二框架部分242相邻的部分。
容纳部分231的侧壁2311和底部2312可以围绕连接通道2314的一侧。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和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可以围绕连接通道2314的相对侧。滚圆表面2418可以在第一框架部分241和第二框架部分242之间延伸,以形成圆形形状。滚圆表面2418可以面向连接通道2314的一侧。滚圆表面2418可以从第一框架部分241朝向腔室入口2424延伸,以形成滚圆形状。滚圆表面2418可以从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朝向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延伸,以形成滚圆形状。滚圆表面2418可以位于连接通道2314上方。滚圆表面2418可以与阻挡壁2317向上间隔开。连接通道2314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滚圆表面2418和阻挡壁2317之间。
钩2415可以形成在第一框架部分241处。钩2415可以形成为与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周边相邻。钩2415可以从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底部2411向上突出,并且可以向外弯曲。钩2415可以定位成与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相邻,或者与该侧壁接触。钩2415的端部可以向外弯曲,并且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上方。钩2415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多个钩2415可以沿着第一框架部分241的周边布置。可以设置有三个钩2415。密封构件250可以与钩2415接合。
芯261可以被布置在第二腔室C2中。芯261可以连接到第一腔室C1。芯261可以从第一腔室C1接收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加热器262可以被布置在第二腔室C2中。加热器262可以将芯261加热。加热器262可以缠绕在芯261周围。加热器262可以通过加热包含液体的芯261而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气溶胶。芯261可以固定到第二框架部分242。芯插入凹部2426可以形成为使得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向下凹入。一对芯插入凹部2426可以形成在侧壁的两个相对侧部中。芯261的两端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插入并固定到一对芯插入凹部2426中的相应一者。
空气可以穿过料筒入口224而被引入到料筒200中。穿过料筒入口224而被引入的空气可以依次穿过连接通道2314、腔室入口2424、第二腔室C2和插入空间214。穿过连接通道2314的空气可以在阻挡壁2317和滚圆表面2418之间沿着滚圆表面2418流动,并且可以流入到腔室入口2424中。穿过第二腔室C2的空气可以与在第二腔室C2中生成的气溶胶一起流动。
因此,可以减少连接通道2314中的空气流动损失。
此外,气溶胶可以被提供给插入空间214和/或插入到插入空间214中的棒400。
密封构件25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和第二容器220之间。密封构件250可以被布置在具有开口侧的第一腔室C1与阻挡第一腔室C1的开口侧的第二容器220之间。密封构件250可以被布置在位于第一腔室C1和框架240之间的间隙之间,或者插入到该间隙中。密封构件250可以围绕第一腔室C1的下边缘。密封构件250可以与第一容器210和框架240紧密接触。密封构件250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容器220紧密接触。密封构件250可以具有连续带的形状。
因此,可以防止存储在第一腔室C1中的液体泄漏到形成在限定第一腔室C1的构件之间的联接部分中的间隙中。
密封构件250可以包括第一密封部分251或第二密封部分252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被布置在位于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第一框架部分241之间的间隙之间,或者插入到该间隙中。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延伸。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和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1紧密接触。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与形成在第一框架部分241处的钩2415接合。多个钩2415可以沿着第一密封部分251的周边布置。第一密封部分25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位于钩2415的端部和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之间的间隙中,并且与钩2415的端部和第一框架部分241的侧壁2412紧密接触。
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连接到第一密封部分251。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与第二框架部分242之间。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之间。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从第一密封部分251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延伸。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以及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上端紧密接触。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朝向第二框架部分242按压第二密封部分252的上部分。第二密封部分252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二框架部分242中。
参照图25,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可以围绕第二腔室C2的侧部。第二框架部分242的侧壁2421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端相邻。
下支撑表面2522和侧支撑表面2523可以围绕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边缘,并且与该下边缘紧密接触。下支撑表面2522可以支撑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端表面。下支撑表面2522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周边延伸。
侧支撑表面2523可以沿着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周边延伸。侧支撑表面2523可以支撑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的下端表面相邻的侧表面。
支撑部分2428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下方。支撑部分2428可以沿着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外推的线来定位。
第一容器210可以联接到第二容器220。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可以联接到下外壳230的周边。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的下端可以向上凹入,使得外周部2322插入到其中。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可以附接到外周部2322。
当第一容器210联接到下外壳230时,第一密封部分251可以与第一框架部分241以及第一容器210的外壁211紧密接触。
当第一容器210联接到下外壳230时,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可以朝向第二框架部分242按压第二密封部分252。当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按压第二密封部分252时,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以及第二框架部分242紧密接触。第二密封部分252可以将从第一容器210的内壁212接收的力传递到第一密封部分251和第二框架部分242。
因此,可以减少使用粘合构件联接的零件的数量,并且可以减少用于联接部件的零件的数量。结果,可以简化用于联接料筒200中的部件的结构,并且可以提高制造效率。
此外,密封构件250可以在不使用单独的粘合构件的情况下稳定地联接或固定,并且可以与相邻的部件紧密接触,从而气密地密封该相邻的部件。
参照图26,上述棒400可以包括介质部分410。棒400可以包括冷却部分420。棒400可以包括过滤器部分430。冷却部分420可以被布置在介质部分410和过滤器部分430之间。棒400可以包括包裹件440。包裹件440可以包裹介质部分410。包裹件440可以包裹冷却部分420。包裹件440可以包裹过滤器部分430。棒400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
介质部分410可以包括介质411。介质部分410可以包括第一介质盖413。介质部分410可以包括第二介质盖415。介质411可以被布置在第一介质盖413和第二介质盖415之间。第一介质盖413可以被布置在棒400的一端处。介质部分410可以具有24mm的长度。
介质411可以包含多组分物质。包含在介质中的物质可以是多组分调味物质。介质411可以由多个颗粒组成。多个颗粒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0.4mm至1.12mm的大小。这些颗粒可以占介质411的容积的大约70%。介质411的长度L2可以是10mm。第一介质盖413可以由醋酸盐材料制成。第二介质盖415可以由醋酸盐材料制成。第一介质盖413可以由纸质材料制成。第二介质盖415可以由纸质材料制成。第一介质盖413或第二介质盖415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纸质材料制成,并且可以被卷曲从而起皱,并且可以在这些褶皱之间形成多个间隙,使得空气流经这些间隙。间隙中的每一者均可以比介质411的颗粒中的每一者小。第一介质盖413的长度L1可以比介质411的长度L2短。第二介质盖415的长度L3可以比介质411的长度L2短。第一介质盖413的长度L1可以是7mm。第二介质盖415的长度L2可以是7mm。
因此,可以防止介质411的颗粒中的每一者均与介质部分410和棒400分离。
冷却部分420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冷却部分420可以具有中空形状。冷却部分420可以被布置在介质部分410和过滤器部分430之间。冷却部分420可以被布置在第二介质盖415和过滤器部分430之间。冷却部分420可以以围绕形成在其中的冷却路径424的管的形状形成。冷却部分420可以比包裹件440厚。冷却部分420可以由比包裹件440的厚度厚的纸质材料制成。冷却部分420的长度L4可以等于或类似于介质411的长度L2。冷却部分420和冷却路径424中的每一者的长度L4均可以是10mm。当棒400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时(参见图3),冷却部分4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暴露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部。
因此,冷却部分420可以支撑介质部分410和过滤器部分430,并且可以确保棒400的刚性。此外,冷却部分420可以将包裹件440支撑在介质部分410和过滤器部分430之间,并且可以提供包裹件440被粘附到的部分。此外,被加热的空气和气溶胶可以在穿过冷却部分420中的冷却路径424的同时被冷却。
过滤器部分430可以由醋酸盐材料制成的过滤器组成。过滤器部分430可以被布置在棒400的另一端处。当棒400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时(参见图3),过滤器部分430可以暴露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部。用户可以在将过滤器部分430保持在口中的状态下吸入空气。过滤器部分430的长度L5可以是14mm。
包裹件440可以包裹或围绕介质部分410、冷却部分420和过滤器部分430。包裹件440可以形成棒400的外观。包裹件440可以由纸质材料制成。粘合剂部分441可以沿着包裹件440的一个边缘形成。包裹件440可以围绕介质部分410、冷却部分420和过滤器部分430,并且沿着包裹件440的一个边缘形成的粘合剂部分441和其另一个边缘可以彼此粘合。包裹件440可以围绕介质部分410、冷却部分420和过滤器部分430,但可以不覆盖棒400的一端或另一端。
因此,包裹件440可以将介质部分410、冷却部分420和过滤器部分430固定,并且可以防止这些部件与棒400分离。
第一薄膜443可以被布置在与第一介质盖413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一薄膜443可以被布置在包裹件440和第一介质盖413之间,或者可以被布置在包裹件440外部。第一薄膜443可以围绕第一介质盖413。第一薄膜443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一薄膜443可以由铝材料制成。第一薄膜443可以与包裹件440紧密接触,或者可以涂覆在其上。
第二薄膜445可以被布置在与第二介质盖415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薄膜445可以被布置在包裹件440和第二介质盖415之间,或者可以被布置在包裹件440外部。第二薄膜445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二薄膜445可以由铝材料制成。第二薄膜445可以与包裹件440紧密接触,或者可以涂覆在其上。
当用于识别棒的电容传感器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时,该电容传感器可以感测棒400是否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图2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27,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0、输入/输出接口1200、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存储器1400、传感器模块1500、电池1600和/或控制器17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仅由主体100组成。在该情况下,包括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可以位于主体100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由主体100以及包含了气溶胶生成物质的料筒200组成。在该情况下,包括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可以位于主体100或料筒200中的至少一者中。
通信接口1100可以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和/或网络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通信模块。例如,通信接口1100可以包括用于有线通信的通信模块,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例如,通信接口1100可以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例如无线保真(Wi-Fi)、蓝牙、低功耗蓝牙(BLE)、ZigBee或近场通信(NFC)。
输入/输出接口1200可以包括用于从用户接收命令的输入装置和/或用于向用户输出信息的输出装置。例如,输入装置可以包括触摸面板、物理按钮、麦克风等。例如,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输出视觉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或发光二极管(LED))、用于输出听觉信息的音频装置(例如,扬声器或蜂鸣器)、用于输出触觉信息的马达(例如,触觉效果)等。
输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按钮。这里,按钮可以被实施成按动按钮等。例如,输入装置可以包括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电源接通/断开相关的按钮、与调节气溶胶的生成量相关的按钮等。
输入/输出接口1200可以将与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命令相对应的数据发送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另一个部件(或其它部件)。输入/输出接口1200可以通过输出装置输出与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另一个部件(或其它部件)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信息。
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从气溶胶生成物质生成气溶胶。这里,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是能够生成气溶胶的液态、固态或凝胶状态的物质,或者两种或更多种气溶胶生成物质的组合。
根据实施方式,液体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是包括具有挥发性烟草香料成分的含烟草材料的液体。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液体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是包括非烟草材料的液体。例如,液体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包括水、溶剂、尼古丁、植物提取物、调味品、调味剂、维生素混合物等。
固体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包括基于烟草原料的固体材料,例如重组烟草片、切碎的烟草或颗粒状烟草。此外,固体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包括具有味道控制剂和调味材料的固体材料。例如,味道控制剂可以包括碳酸钙、碳酸氢钠、氧化钙等。例如,调味材料可以包括诸如草药颗粒的天然材料,或者可以例如二氧化硅、沸石或糊精之类的材料,其中包括芳香成分。
另外,气溶胶生成物质还可以包括诸如甘油或丙二醇的气溶胶形成剂。
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
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包括电阻性加热器(例如,加热器262,参见图2)。例如,电阻性加热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电轨道。电阻性加热器可以通过流过导电轨道的电流来加热。在该情况下,气溶胶生成物质可以由加热的电阻性加热器来加热。
导电轨道可以包括电阻性材料。在一个示例中,导电轨道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另一示例中,导电轨道可以由陶瓷材料、碳、金属合金或者陶瓷材料和金属的复合物形成。
电阻性加热器可以包括以各种形状中的任何形状形成的导电轨道。例如,导电轨道可以以管状、板状、针状、杆状和线圈状中的任何一种来形成。
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包括使用感应加热方法的加热器。例如,感应加热器可以包括导电线圈。感应加热器可以生成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通过调节流过导电线圈的电流而周期性地改变方向。在该情况下,当将交变磁场施加给磁性体时,由于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磁性体中可能发生能量损耗,并且损耗的能量可能作为热能释放。因此,可以将位于与磁性体相邻的气溶胶生成物质加热。这里,由于磁场而产生热的对象可以被称为感受器。
同时,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生成超声波振动,从而从气溶胶生成物质生成气溶胶。
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可以被称为雾化烟弹、雾化器或蒸发器。
存储器1400可以在其中存储用于处理和控制控制器1700中的每个信号的程序。存储器1400可以在其中存储处理后的数据和待处理的数据。
例如,存储器1400可以在其中存储用于执行可以由控制器1700处理的各种任务而设计的应用。例如,存储器1400可以响应于来自控制器1700的请求而选择性地提供所存储的应用中的一些应用。
例如,存储器1400可以在其中存储关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操作时间、最大抽吸次数、当前抽吸次数、至少一个温度分布和用户的吸入模式的数据。这里,“抽吸”是指用户的吸入,而“吸入”是指通过用户的口或鼻子将空气或其它物质带入到用户的口腔、鼻腔或肺部中的行为。
存储器140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或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中的至少一者。
存储器1400可以被布置在主体100、料筒200或帽300中的至少一者中。存储器1400可以被布置在主体100和料筒200中的每一者中。例如,主体100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关于布置在主体100中的部件的信息,例如,关于电池190的满充电容量的信息,并且料筒200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关于布置在料筒200中的部件的信息,例如,关于加热器262的电阻值的信息。
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例如,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抽吸的传感器(以下称为“抽吸传感器”),例如第二传感器180(参见图2)。在该情况下,抽吸传感器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R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等的接近传感器。
例如,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包括在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中的加热器262的温度以及气溶胶生成物质的温度的传感器(以下称为“温度传感器”)。
在该情况下,包括在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中的加热器262也可以用作温度传感器。例如,加热器262的电阻性材料可以是具有电阻温度系数(TCR)的材料。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测量加热器262的电阻,该电阻根据温度而变化,从而感测加热器262的温度。
例如,当棒能够插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主体100和/或料筒200中时,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棒的插入的传感器(以下称为“棒检测传感器”)。
例如,当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包括料筒200时,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将料筒200安装到主体100/将料筒200从主体100拆卸以及料筒200的位置的传感器(以下称为“料筒检测传感器”)。
在该情况下,棒检测传感器和/或料筒检测传感器可以被实现为基于电感的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或使用霍尔效应的霍尔传感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传感器154(参见图17)可以被实现为棒检测传感器。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料筒检测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91(参见图21)。
例如,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施加到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例如,电池1600)的电压的电压传感器和/或用于感测电流的电流传感器。
例如,传感器模块1500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目标的接触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下称为“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可以由输出与因接触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对应的信号的力传感器和输出与由于接触引起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信号的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来实现。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电容触摸传感器、电阻触摸传感器、表面声波触摸传感器、红外触摸传感器等,但不限于此。
电池1600可以在控制器1700的控制下被用于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操作供电。电池1600可以向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其它部件(例如,包括在通信接口1100中的通信模块、包括在输入/输出接口1200中的输出装置以及包括在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中的加热器)供电。例如,电池1600可以是容纳在下主体110中的电池190。
电池1600可以是可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例如,电池1600可以被实现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Li聚合物)电池、磷酸锂离子电池等。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电池1600可以被实现为锂钴氧化物(LiCoO2)电池、钛酸锂电池等。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模块(PCM),该电池保护电路模块是用于保护电池1600的电路。电池保护电路模块(PCM)可以被布置成与电池1600的上表面相邻。例如,为了防止电池1600的过充电和过放电,当连接到电池1600的电路中发生短路时、当将过电压施加到电池1600时或者当过电流流过电池1600时,电池保护电路模块(PCM)可以切断通向电池1600的电路径。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充电端子,从外部供应的电力被输入到该充电端子。例如,充电端子(例如,充电端口119,参见图2)可以形成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主体100的一侧处,并且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使用通过充电端子供应的电力对电池1600充电。在该情况下,充电端子可以被实现为用于USB通信的有线端子、弹簧式联接器等。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100无线地接收从外部供应的电力。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使用包括在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中的天线来无线地接收电力。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使用无线供应的电力来对电池1600充电。
控制器1700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包括容纳在下主体110中的控制装置193。
控制器1700可以连接到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中的每一者。控制器1700可以向部件中的每一者发送信号和/或从部件中的每一者接收信号,从而控制部件中的每一者的整体操作。
控制器1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控制器1700可以使用包括在其中的处理器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整体操作。这里,处理器可以是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的通用处理器。当然,处理器可以是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专用装置,或者可以是其它基于硬件的处理器中的任一者。
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多个功能中的任何一种。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根据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中的每一者的状态以及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00接收的用户命令来执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多个功能中的任何一种(例如,预热功能、加热功能、充电功能和清洁功能)。
控制器1700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数据来控制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中的每一者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数据(例如,温度分布和用户的吸入模式)在预定时间内将预定电量从电池1600供应给气溶胶生成模块1300。
控制器1700可以使用包括在传感器模块1500中的抽吸传感器来确定抽吸的发生或不发生。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基于由抽吸传感器感测的值来检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温度变化、流量变化、压力变化和电压变化。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基于检查的结果来确定抽吸的发生或不发生。
控制器1700可以根据抽吸的发生或不发生和/或抽吸的次数来控制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中的部件中的每一者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温度分布来改变或维持加热器的温度。
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根据预定条件来中断向加热器供电。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当棒400从插入空间214移除时、当料筒200与主体100分离时、当抽吸次数达到预定的最大抽吸次数时、当在预定时间段或更长时间内没有感测到抽吸时或者当电池1600的剩余容量小于预定值时,中断向加热器供电。
控制器1700可以计算相对于电池1600的满充电容量的剩余容量。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基于由包括在传感器模块1500中的电压传感器和/或电流传感器感测到的值来计算电池1600的剩余容量。
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法或比例积分微分(PID)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向加热器供电。
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使用PWM方法将具有预定频率和预定占空比的电流脉冲供应给加热器。在该情况下,控制器1700可以通过调节电流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供应给加热器的电量。
例如,控制器1700可以基于温度分布来确定待控制的目标温度。在该情况下,控制器1700可以使用PID方法来控制供应给加热器的电量,该PID方法是使用加热器的温度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通过相对于时间对该差值进行积分而获得的值以及通过相对于时间对该差值进行微分所获得的值的反馈控制方法。
尽管PWM方法和PID方法被描述为控制向加热器供电的方法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各种控制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例如比例积分(PI)方法或比例微分(PD)方法。
图2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方向可以基于图29至图36中所示的正交坐标系来限定。在正交坐标系中,x轴方向可以被限定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左右方向。这里,基于原点,+x轴方向可以是向右方向,而-x轴方向可以为向左方向。y轴方向可以被限定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前后方向。这里,基于原点,+y轴方向可以是向前方向,而-y轴方向可以是向后方向。z轴方向可以被限定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上下方向。这里,基于原点,+z轴方向可以是向上方向,而-z轴方向可以是向下方向。
参照图28,在操作S280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检查用于用户认证的预定数据(以下称为“认证数据”)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这里,认证数据可以包括: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模式(以下称为“第一认证模式”),其被包括在传感器模块1500中;以及/或者按钮的信号模式(以下称为“第二认证模式”),其被包括在输入输出接口1200中,这些模式与能够访问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用户相对应。
在操作S2802中,当认证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监测输入装置的信号。
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力传感器和/或触摸传感器的信号来确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的接触。这里,预定目标可以是与用户的身体相对应的目标。预定目标的接触可以被称为用户触摸输入。
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按钮的信号来确定是否接收到按钮按压输入。按钮按压输入可以被称为用户按动输入。
在操作S2803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输入装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例如,包括在认证数据中的第一认证模式可以由目标接触次数、目标接触时间、目标接触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目标接触位置变化中的至少一者构成。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根据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的触摸输入模式是否与第一认证模式相对应。
例如,包括在认证数据中的第二认证模式可以由按钮类型、按钮按压次数、按钮按压持续时间以及按钮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构成。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根据按钮的信号检测到的按动输入模式是否与第二认证模式相对应。同时,基于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是否接收到预定输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当通过接触传感器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触摸输入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作为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输入。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作为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触摸输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预定触摸输入之后接收到的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在此,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触摸输入被用作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29,接触传感器151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一个区域或区中。例如,当主体100被用户握持或抓握时,接触传感器1510可以被布置在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用户的身体的特定部分(例如,拇指)位于该区域中。
基于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触摸输入是否是满足了预定基准或标准的有效输入。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考虑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的电平、接触传感器15110的信号的电平的变化程度等来确定触摸输入是否是满足了预定基准的有效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用于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的电平被维持的持续时间来确定触摸输入的类型。例如,当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的电平被维持为小于预定的最小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短触摸输入。例如,当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的电平被维持为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长触摸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在接触传感器1510上目标接触位置变化来确定触摸输入的类型。例如,当检测到在接触传感器1510的一个区域上的触摸输入,并且检测到的触摸输入的位置朝向特定方向连续改变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在特定方向上的划过触摸输入。
参照图30和图31,第一认证模式可以由目标接触次数、目标接触时间和目标接触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组合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开始用户认证之后从时间t1起施加三次连续的短触摸输入。此外,当从时间t3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在时间t4施加一次短触摸输入。然后,当从时间t4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从时间t5起施加两次连续的短触摸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或识别在时间t1接收到触摸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1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2再次接收到触摸输出(另一触摸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2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3再次接收到触摸输入(另一触摸输入)。这里,由于在时间t3接收到触摸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一区间3010中施加了三次短触摸输入。
由于在时间t4接收到触摸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二区间3020中施加了一次短触摸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5接收到触摸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5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6再次接收到触摸输入(另一触摸输入)。这里,由于在时间t6接收到触摸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三区间3030中施加了两次短触摸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由时间间隔分开的多个区间3010、3020和3030中分别施加的三次、一次和两次短触摸输入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当触摸输入区间数量和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短触摸输入次数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一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开始用户认证之后从时间t1起施加一次短触摸输入和一次长触摸输入。此外,当从时间t3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在时间t4施加一次长触摸输入。然后,当从时间t5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从时间t6起施加两次连续的短触摸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1接收到短触摸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2接收到触摸输入,并且触摸输入被维持直到时间t3。这里,当从时间t2至时间t3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将从时间t2至时间t3接收到的触摸输入确定为长触摸输入。由于在时间t3完成触摸输入的接收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一区间3110中施加了一次短触摸输入和一次长触摸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从时间t4至时间t5接收到长触摸输入。由于在时间t5完成触摸输入的接收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二区间3120中施加了一次长触摸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6接收到触摸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6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7再次接收触摸输入(另一触摸输入)。由于在时间t7接收触摸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触摸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三区间3130中施加了两次短触摸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由时间间隔分开的多个区间3110、3120和3130中施加的短触摸输入和长触摸输入所构成的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当触摸输入区间数量以及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短触摸输入和长触摸输入的组合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一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参照图32A和图32B,第一认证模式可以由目标接触次数和目标接触位置变化的组合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其手指(即,手指3200)与接触传感器1510的下部区域接触的同时使手指3200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同时。基于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在向上方向上的划过触摸输入。
此外,用户可以在手指3200与接触传感器1510的左侧区域接触的同时使手指3200在向右方向上移动。基于接触传感器1510的信号,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在到向右方向上的划过触摸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由连续接收的划过触摸输入次数(例如,2次)和划过触摸输入方向顺序(例如,向上、向左)构成的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当划过触摸输入次数和划过触摸输入方向顺序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一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同时,基于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例如,当通过接触传感器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触摸输入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作为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输入。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接收到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接收与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接收之间的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触摸输入被用作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当通过按钮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按动输入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作为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输入。响应于接收到作为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按动输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预定按动输入之后接收到的按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在此,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按动输入被用作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33,按钮1210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例如,当主体100被用户抓握时,按钮1210可以被布置在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用户的身体的特定部分(例如,拇指)位于该区域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彼此区分开的多个按钮1211、1212和1213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例如,与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通电/断电相关的第一按钮1211、与气溶胶生成量的增加/减少相关的第二按钮1212和第三按钮1213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按钮1210的信号的电平被维持的持续时间来确定按动输入的类型。这里,当按压按钮1210的同时,按钮1210的信号可以被维持在预定电平。例如,当将按钮1210的信号的电平维持小于预定的最小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短按输入,并且当按钮1210的信号的电平被维持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短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长按输入。
参照图34至图36,第二认证模式可以由按钮类型、按钮按压次数、按钮按压持续时间和按钮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构成。
参照图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开始用户认证后的时间t1施加一次短按输入。此外,当从时间t1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从时间t2起施加三次连续的短按输入。然后,当从时间t4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从时间t5起施加两次连续的短按输入。
由于在时间t1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一区间3410中施加了一次短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2接收到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2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3再次接收到按动输入(另一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3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4再次接收到按动输入(另一按动输入)。这里,由于在时间t4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所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二区间3420中施加了三次短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5接收到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5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6再次接收到按动输入(另一按动输入)。这里,由于在时间t6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所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三区间3430中施加了两次短按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由时间间隔分开的多个区间3410、3420和3430中分别施加的一次、三次和两次短按输入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当按动输入区间数量和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短按输入次数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二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按钮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参照图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开始用户认证之后从时间t1起施加一次短按输入和一次长按输入。此外,当从时间t3起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在时间t4施加一次长按输入。然后,当在时间t5已经经过了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从时间t6起施加两次连续的短按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1接收到短按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2接收到按动输入,并且该按动输入被维持直到时间t3。这里,当从时间t2至时间t3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时间(例如,1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将从时间t2至时间t3接收到的按动输入确定为长按输入。由于在时间t3完成按动输入的接收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一区间3510中施加了一次短按输入和一次长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从时间t4至时间t5接收到长按输入。由于在时间t5完成按动输入的接收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二区间3520中施加了一次长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6接收到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6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7再次接收到按动输入(另一按动输入)。由于在时间t7处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三区间3530中施加了两次短按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由时间间隔分开的多个区间3510、3520和3530中施加的由短按输入和长按输入构成的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当按动输入区间数量以及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短按输入和长按输入的组合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二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按钮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参照图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开始用户认证之后在时间t1按压第一按钮1211,以施加一次短按输入。此外,在从时间t1起已经经过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按顺序按压第二按钮1212和第三按钮1213,以从时间t2起施加两次短按输入。此外,在时间t3已经经过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按顺序按压第二按钮1212和第一按钮1211,以从时间t4起施加三次短按输入。然后,当在时间t6已经经过超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时,用户可以在时间t7按压第三按钮1213,以施加一次短按输入。
由于在时间t1接收到通过第一按钮1211的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一区间3610中施加了通过第一按钮121的一次短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2处接收到通过第二按钮1212的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2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3再次接收到通过第三按钮1213的按动输入。由于在时间t3处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二区间3620中施加了通过第二按钮1212的一次短按输入和通过第三按钮1213的一次短按输入。
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认在时间t4接收到通过第二按钮1212的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4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5接收到通过第一按钮1211的按动输入,然后在从时间t5起的预定时间内的时间t6接收到通过第一按钮1211的按动输入。由于在时间t6接收到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三区间3630中施加了通过第二按钮1212的一次短按输入和通过第一按钮1211的两次短按输入。
由于在时间t7接收到通过第三按钮1213的按动输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按动输入,因此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第四区间3640中施加了通过第三按钮1213的一次短按输入。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由时间间隔分开的多个区间3610、3620、3630和3640中施加的短按输入和长按输入构成的模式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当按动输入区间数量、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短按输入和长按输入的组合以及与在每个区间中施加的按动输入相对应的按钮类型中的任何一者不同于第二认证模式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按钮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同时,基于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按钮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例如,当检测到通过按钮的按动输入持续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收到作为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预定输入。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在接收到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与接收到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之间接收到的按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这里,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按动输入被用作用于完成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参照图28,在操作S2804中,当输入装置的信号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向加热器262供电。
相反,在操作S2805中,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或者当输入装置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以切断向加热器262供电。
图37A和图37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将省略与参照图28至图36给出的描述重叠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37A,在操作S370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检查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数据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
在操作S3702中,当认证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是否开始用户认证。例如,当通过接触传感器接收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触摸输入时,可以开始用户认证。例如,当通过按钮接收到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例如,3秒)的按动输入时,可以开始用户认证。
当开始用户认证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00的输出装置输出指示用户认证启动的消息。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在用户认证启动时通过光源153发射光。这里,从光源153发射的光可以穿过插入空间214的外部而被引导到腔室C1。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在用户认证启动时通过马达生成振动,从而提供触觉效果。
在操作S3703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响应于用户认证的启动来监测输入装置的信号。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力传感器和/或触摸传感器的信号来确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的接触。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按钮的信号来确定是否接收到按钮按压输入。
在操作S3704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输入装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由根据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的目标接触次数、目标接触时间、目标接触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目标接触位置变化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触摸输入模式是否与第一认证模式相对应。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根据按钮的信号检测到的由按钮类型、按钮按压次数、按钮按压持续时间和按钮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按动输入模式是否与第二认证模式相对应。
在操作S3705中,当输入装置的信号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向加热器262供电。这里,当输入装置的信号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光源153发射预定颜色(例如,白色)的光。
相反,在操作S3706中,当输入装置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切断向加热器262供电。这里,当输入装置的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光源153发射预定颜色(例如,红色)的光。
同时,在操作S3707和操作S3708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更新用户认证失败次数(或者不成功的用户认证尝试次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更新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次数。
当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小于预定次数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在每次开始用户认证时确定输入装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相反,在操作S3709中,当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次数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阻止用户认证。例如,当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次数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阻止用户认证的启动,以停止确定输入装置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当用户认证被阻止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限制用户访问存储于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限制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的改变或删除。
同时,当在用户认证被阻止的同时接收到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00的输出装置输出指示不允许用户认证的消息。例如,当在用户认证被阻止的同时接收到用于启动用户认证的用户输入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光源153发射预定颜色(例如,红色)的光。
参照图38,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基于从外部装置38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处理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这里,外部装置3800可以是具有处理认证数据的权限的装置。例如,当通过通信接口1100从外部装置3800接收到用于删除认证数据的预定控制信号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删除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在该图中,例示了外部装置3800经由使用了线缆3810的有线通信向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发送控制信号,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当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发生改变或删除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去除对用户认证的限制。当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认证数据被改变或删除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初始化用户认证失败次数。
参照图37B,在操作S3710中,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切断向加热器262供电。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200的输出装置输出请求创建认证数据的消息。
在操作S371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监测认证数据生成功能(或生成认证数据功能)是否被激活。例如,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基于从输入装置接收的信号的模式是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的预定模式的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例如,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时,基于通过通信接口1100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用于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的控制信号的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
这里,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在预定时限内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在从通过通信接口1100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用于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的控制信号的时刻起的一分钟预定时限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
在操作S3712和操作S3713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响应于激活认证数据生成功能而监测输入装置的信号。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输入装置的信号是否满足预定基准或标准。例如,当力传感器和/或触摸传感器的信号变化超过预定最小电平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满足预定基准。例如,当短触摸输入、长触摸输入和划过触摸输入中的至少一者被接收预定次数(例如,2次)或更多次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接触传感器的信号满足预定基准。例如,当短按输入和长按输入中的至少一者被接收预定次数(例如,2次)或更多次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确定按钮的信号满足预定基准。
在操作S3714中,当输入装置的信号满足预定基准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响应于输入装置的信号模式来生成认证数据。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将生成的认证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
相反,在操作S3715中,当输入装置的信号不满足预定基准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可以停用认证数据生成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增加气体流动的效率来提高至棒400的气溶胶热传递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阻止或限制不能访问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第三方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各种类型的用户触摸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利用使用按钮1210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而以各种方式执行用户认证。
参照图1至图3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器262,其被配置成加热气溶胶;输入装置,其包括传感器1510和按钮1210中的至少一者,传感器1510和按钮1210被配置成输出与目标的接触相对应的信号;存储器1400;以及控制器1700,其被配置成:基于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确定,切断向加热器262供电;基于认证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400中的确定,确定从输入装置接收的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并且基于所述信号与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而向加热器262供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料筒200,其包括存储液体的腔室C1;以及主体100,其联接到料筒200。料筒200可以包括:连接到腔室C1的芯261;以及加热器262,其被配置成加热芯261。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料筒200可以包括:第一容器210,腔室C1被布置在该第一容器中;以及第二容器220,其连接到第一容器210。第一容器210可以包括内壁212和外壁211,该内壁限定延伸很长的插入空间214,该外壁围绕内壁212。腔室C1可以被布置在内壁212和外壁211之间。芯261可以安装在第二容器220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主体100可以包括:下主体100,其面向料筒200的下部分;以及上主体120,其被布置在下主体110上,并且面向料筒200的侧部。输入装置可以被布置在下主体110的侧壁111的一个区域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输出装置,该输出装置被配置成输出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的消息。响应于从输入装置接收到输入,控制器1700可以被配置成通过输出装置输出与输入的接收相对应的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控制器170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信号未与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更新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并且基于更新后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次数的确定,停止确定信号是否与认证数据相对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控制器1700可以被配置成: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1300中时,基于信号模式是预定模式的确定,激活生成认证数据功能;并且在该功能被激活的同时,响应于所述信号的模式来生成认证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0,该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3800接收信号。控制器1700可以被配置成:当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时,响应于通过通信接口1100接收到预定的控制信号,激活生成认证数据功能;并且在该功能被激活的同时,响应于所述信号的模式来生成认证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0,该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3800接收信号。当认证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300中时,响应于通过通信接口1100接收到预定的控制信号,控制器1700可以被配置成处理存储在存储器1300中的认证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输入装置可以包括力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该力传感器被配置成输出与由接触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对应的信号,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输出与由于接触引起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当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时,认证数据可以包括由目标接触次数、目标接触时间、目标接触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目标接触位置变化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认证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当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按钮时,认证数据可以包括由按钮类型、按钮按压次数、按钮按压持续时间和按钮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认证模式。
上述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或其它实施方式并非相互排斥或彼此不同。上述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任何或所有元件都可以在配置或功能上与另一个组合或彼此组合。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描述的配置“A”和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描述的配置“B”可以彼此组合。即,尽管没有直接描述配置之间的组合,但是除了在描述为不可组合的情况之外,均可组合。
尽管已经参照其多个例示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落入本公开的原理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的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性用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2)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被配置成加热气溶胶;
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按钮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来自目标的接触;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存储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数据;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认证数据是否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基于所述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确定,切断向所述加热器供电;
基于所述认证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确定,确定从所述输入装置接收的信号是否与所述认证数据相对应;并且
基于所述信号与所述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向所述加热器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料筒,所述料筒包括被配置成存储液体的腔室以及被配置成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芯;以及
主体,所述主体联接到所述料筒,其中,所述加热器还被配置成加热所述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料筒还包括:
第一容器,所述腔室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容器中;以及
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包括外壁和限定细长插入空间的内壁,其中,所述腔室形成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并且其中,所述芯安装在所述第二容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包括:
下主体,所述下主体面向所述料筒的下部分;以及
上主体,所述上主体被布置在所述下主体上,并且面向所述料筒的侧部,并且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被布置在所述下主体的侧壁的一个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被配置成使用视觉方式、听觉方式或触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输出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响应于从所述输入装置接收输入,使所述输出装置输出与所述输入的接收相对应的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基于所述信号未与所述认证数据相对应的确定,更新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并且
基于更新后的用户认证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预定次数的确定,通过限制对所述认证数据的访问来阻止用户认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基于当所述认证数据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时所述信号的模式与预定模式相对应的确定,激活生成所述认证数据的功能;并且
在激活所述功能的同时,基于所述信号的模式来生成所述认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基于未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认证数据,响应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预定控制信号,激活生成认证数据的功能;并且
在所述功能被激活的同时,基于所述信号的模式来生成所述认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从外部装置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基于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认证数据,响应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到预定控制信号,处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认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包括力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力传感器被配置成输出与通过所述接触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对应的信号,所述触摸传感器被配置成输出与由于所述接触引起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当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时,所述认证数据包括由目标接触次数、目标接触时间、目标接触之间的时间间隔或目标接触位置变化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认证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当在所述输入装置上包括至少一个按钮时,所述认证数据包括由按钮类型、按钮按压次数、按钮按压持续时间或按钮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者构成的认证模式。
CN202280048469.5A 2021-07-20 2022-07-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Pending CN1176933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94970 2021-07-20
KR10-2021-0094969 2021-07-20
KR1020210094970A KR20230013902A (ko) 2021-07-20 2021-07-20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PCT/KR2022/010591 WO2023003341A1 (en) 2021-07-20 2022-07-20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3301A true CN117693301A (zh) 2024-03-12

Family

ID=8510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8469.5A Pending CN117693301A (zh) 2021-07-20 2022-07-20 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013902A (zh)
CN (1) CN11769330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13902A (ko) 2023-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93301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7615681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102671218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CN117500398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102652936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시스템
KR20230014128A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KR102671217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KR102589101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KR102671220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CN117320579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8102921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230105520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KR102607162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KR102607160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CN117320578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102652937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CN117320577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JP2024522150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118102927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A323372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KR20230055897A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KR20230055898A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US20230404168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KR20230055896A (ko) 에어로졸 생성장치
JP2024522143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