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2981A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92981A CN117692981A CN202211104145.7A CN202211104145A CN117692981A CN 117692981 A CN117692981 A CN 117692981A CN 202211104145 A CN202211104145 A CN 202211104145A CN 117692981 A CN117692981 A CN 1176929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network
- terminal
- network
- access network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以解决当核心网内的某个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如何保证终端的业务不中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切换流程实现终端与第二核心网的可靠性连接,从而保证了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6G网络架构或未来网络架构下,一种趋势是大集中与深分布的网络形态,即网络中既要存在集中式网络节点,又要存在分布式网络节点,实现集中式网络节点和分布式网络节点共存的状态。当核心网内的某个网络节点(集中式网络节点或分布式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如何保证终端的业务不中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以解决当核心网内的某个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如何保证终端的业务不中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包括: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释放与第一核心网的连接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切换原因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包括: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二核心网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包括:
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可选地,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通过收发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所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核心网,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核心网,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第二核心网,即通过上述切换流程实现终端与第二核心网的可靠性连接,从而保证了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一;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二;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三;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四;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五;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六;
图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之七;
图1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1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1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本发送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设备11也可以称作终端或者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先进行如下说明。
1、6G分布式网络架构。
6G将面向空、天、地、海多样化场景和网络需求,6G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集中与分布式的网络架构。5G及前几代的网络架构原生设计是集中式控制的,随着网络的发展,面向业务场景与技术发展的双驱动力,6G网络的架设计需要考虑分布式的架构,其控制面向分布式逐渐演进。随着智能的分布化、云计算的分布式发展,要求新的连接、新的网络也将走向分布式。
集中式的网络架构无法统一满足所有的场景。为应对这一挑战,6G网络架构需要超越集中控制,逐渐向分布式架构演进,将更多的网络功能(如认证鉴权)扩展到网络边缘,建立分布式的具有不同功能等级的分布式同构微云单元。每个微云单元都是自包含的,具有完整的控制和数据转发的功能。多个微云单元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组成自治的微型网络,根据特定的业务场景、用户规模、地理环境等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网络服务。
2、移动性管理。
移动性管理(Mobile Management,MM)即是对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安全性以及业务连续性方面的管理,努力使终端与网络的联系状态达到最佳,进而为各种网络服务的应用提供保证。
位置信息管理:网络实时跟踪和记录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其提供各项网络服务的基础。在位置信息记录工作上,网络上的设备各有分工,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Location Register,HLR)记录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MSCS)和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地址,VLR记录位置区识别(Location Area Identity,LAI),LAI也被记录在SIM卡中,由位置更新流程保证三者之间的信息一致性。具体来说终端会在开机、位置区发生变化、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到达等各种条件下向网络上报自己的位置信息。
业务连续性管理:除了位置更新流程之外,移动性管理还需要考虑用户在网络中移动时业务不中断。例如,针对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长时间通话的场景,用户不希望每更换一个位置区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呼叫,而此时的通话为什么能够顺利的从一个MSCS转到另一个MSCS继续提供服务,就要用到切换(Handover)功能了。
正是移动系统中用户能够随意改变其位置信息的特性,才带来了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它通过不同网元和终端的密切配合,完成了用户位置信息的实时上报和更新,完成了通话过程中的切换处理,从而保证了业务连续性并提升了客户体验。
3、分布式网络。
分布式网络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多个终端的节点机互连而成的。网中任一点均至少与两条线路相连,当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通信可转经其他链路完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网络易于扩充。
分布式网络也叫网状网络,它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而成,网中无中心节点。通信子网是封闭式结构,通信控制功能分布在各节点上。
分布式网络的特点是:可靠性高;网内节点共享资源容易;可改善线路的信息流量分配;可选择最佳路径,传输延时小;控制复杂:软件复杂;线路费用高,不易扩充。
局域网络通常只有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型网络四种,在实际组建局域网络时,拓扑结构不一定是单一的,通常是这四种拓扑结构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局域网络互连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开发后,会出现某种拓扑结构的复合形式。而分布式网络常是广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
4、集中式网络。
集中式网络:是呈星行或树行拓扑的网络,其中所有的信息都要经过中心节点交换机,各类链路都从中心节点交换机发源。集中式管理是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集中式管理系统集中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每个系统的用户通过广域网来登录使用系统,实现共同操作同一套系统,使用和共享同一套数据库,通过严密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来同样实现符合现有组织架构的数据管理权限。
5、Xn切换。
(1a):如果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已经配置了辅助RAT使用报告,则在切换执行阶段期间的源NG-RAN节点可以向AMF提供RAN使用数据报告(N2 SM信息(辅助RAT使用数据),切换标志)。
只有当目标NG-RAN确认通过Xn接口切换时,源NG-RAN节点才应提供此功能。切换标志向AMF指示它应该在转发之前缓冲包含使用数据报告的N2SM信息。
(1b):目标NG-RAN到AMF:N2路径切换请求(要用N2 SM信息切换的PDU会话列表,针对每个PDU会话拒绝的PDU会话列表N2包括拒绝原因的SM信息,UE位置信息)。
(2):AMF到S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请求(用来自目标NG-RAN的N2SM信息切换的PDU会话(路径切换请求传输)和来自源NG-RAN的N2 SM信息(辅助RAT使用数据),PDU会话被拒绝拒绝原因,UE位置信息,UE在LADN服务区域中的存在)。来自NG-RAN源的N2 SM信息是在适用时在步骤1a缓冲的信息。
(3):SMF到UPF:N4会话修改请求(AN隧道信息,CN隧道信息)。
(4):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CN隧道信息)。
(5):为了协助目标NG-RAN的重排功能,UPF(如TS 23.501[2]第5.8.2.9条规定)在切换路径后立即为旧路径上的每个N3隧道发送一个或多个"结束标记"包。UPF开始向目标NG-RAN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包。
(6):SMF到A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CN隧道信息)。
(7):AMF到NG-RAN:N2路径切换请求确认(N2 SM信息,PDU会话失败)。
(8):通过向源NG-RAN发送释放资源消息,目标NG-RAN确认切换成功。然后它使用Source NG-RAN触发资源释放。
(9):开始注册流程。
6、N2切换。
6.1准确阶段:
步骤1:S-RAN到S-AMF:需要切换(目标ID,源到目标透明容器,SM N2信息列表,PDU会话ID,系统内切换指示)。
步骤2:T-AMF选择:当S-AMF不能再为UE服务时,S-AMF根据相关描述选择T-AMF。
步骤3:[有条件]S-AMF到T-AMF: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请求(N2信息(目标ID,源到目标透明容器,SM N2信息列表,PDU会话ID),UE上下文信息(SUPI,服务区域限制,允许NSSAI)对于每种访问类型(如果可用),跟踪要求,PDU会话ID列表以及相应的SMF信息和相应的S-NSSAI(PCF ID和DNN)。如果订阅信息包括跟踪要求,则旧AMF为目标AMF提供跟踪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有条件]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相应的步骤,如果不满足一定条件,则相应的步骤可省略。
步骤4:[有条件]T-AMF到S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PDU会话ID,目标ID,T-AMF ID,N2 SM信息)。
步骤5:[有条件]基于目标ID,SMF检查是否可以接受指示的PDU会话的N2切换。SMF还根据TS 23.501[2]第6.3.3条检查UPF选择标准。如果UE已经移出连接到NG-RAN的UPF的服务区域,则SMF选择新的中间UPF。如果对PDU会话的一个或多个QoS流执行冗余传输,则SMF基于T-RAN和UPF(PSA)之间的两个N3和N9隧道选择两个新的中间UPF以支持冗余传输,如条款中所述TS 23.501[2]的5.33.2.2。在这种情况下,在SMF和每个T-UPF之间执行步骤6c和6d。
步骤6a:[有条件]SMF到UPF(PSA):N4会话修改请求。
步骤6b:[有条件]UPF(PSA)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
步骤6c:[有条件]SMF到T-UPF(中间):N4会话建立请求。
步骤6d:T-UPF(中间)到SMF:N4会话建立响应。
步骤7:SMF到T-A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PDU会话ID,N2 SM信息,不接受的原因)。
步骤8:AMF监督来自相关SMF的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消息。作为切换候选的PDU会话的最大延迟指示的最低值给出AMF可以在继续N2切换过程之前等待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消息的最大时间。在最大等待时间到期时或者当接收到所有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消息时,AMF继续N2切换过程(步骤9中的切换请求消息)。
步骤9:T-AMF到T-RAN(目标RAN):切换请求(源到目标透明容器,N2 MM信息,N2 SM信息列表,跟踪要求)。如果订阅信息包括跟踪要求,则目标AMF(T-AMF)在切换请求中为目标RAN提供跟踪要求。
步骤10:T-RAN到T-AMF:切换请求确认(目标到源透明容器,要为每个PDU会话切换的PDU会话列表N2 SM信息,PDU会话列表未能为每个PDU会话设置N2 SM信息包含失败的原因)。
步骤11a:AMF到S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请求(PDU会话ID,在步骤10中从T-RAN接收的N2 SM响应)。
步骤11b:[有条件]SMF到T-UPF:N4会话修改请求(T-RAN SM N3转发信息列表,为间接转发分配DL转发隧道的指示)。
步骤11c:[有条件]T-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T-UPF SM N3转发信息列表)。
步骤11d:[条件]SMF到S-UPF:N4会话修改请求(T-RAN SM N3转发信息列表或T-UPF SM N3转发信息列表,用于分配用于间接转发的DL转发隧道的指示)。
步骤11e:[条件]S-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S-UPF SM N3转发信息列表)。
步骤11f:SMF到T-A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N2 SM信息)。
步骤12:[有条件]T-AMF(目标AMF)到S-AMF(源AMF):Namf_Communication_CreateUEContext响应(S-AMF向S-RAN发送切换命令所需的N2信息,包括目标到源透明容器,PDU会话无法设置列表,N2 SM信息(N3 DL转发信息,PCF ID))。
6.2执行阶段;
步骤1:S-AMF到S-RAN:切换命令(目标到源透明容器,要切换的PDU会话列表,其中包含在切换准备阶段期间从T-RAN接收的信息的N2 SM信息,PDU会话列表失败待设置)。
步骤2:S-RAN到UE:切换命令(UE容器)。
步骤2a:S-RAN将上行链路RAN状态转移消息发送到S-AMF,如TS 36.300[46]和TS38.300[9]中所规定的。如果UE的无线承载都不应被PDCP状态保留处理,则S-RAN可以省略发送该消息。
步骤3:上行链路分组从T-RAN发送到T-UPF和UPF(PSA)。下行链路分组通过S-UPF从UPF(PSA)发送到S-RAN。S-RAN应该开始将用于QoS流的下行链路数据从S-RAN转发到T-RAN,或者进行数据转发的DRB。这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转发。
步骤4:UE到T-RAN:切换确认。
步骤5:T-RAN到T-AMF:切换通知。
步骤6a:[有条件]T-AMF到S-AMF: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T-AMF通过调用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向S-AMF通知从T-RAN接收的N2切换通知。
步骤6b:[条件]S-AMF到T-AMF:Namf_Communication_N2InfoNotify ACK(N2 SM信息(辅助RAT使用数据))。
步骤6c:[条件]S-AMF到SMF:Nsmf_PDUSession_ReleaseSMContext请求(SUPI,PDU会话ID,N2 SM信息(辅助RAT使用数据))。
步骤7:T-AMF到S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请求(PDU会话ID的切换完成指示,LADN服务区域中的UE存在,N2 SM信息(辅助RAT使用数据))。这里的N2 SM信息是在适用时在步骤6b接收的信息。
步骤8a:[有条件]SMF到T-UPF(中间):N4会话修改请求。
步骤8b:[有条件]T-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
步骤9a:[有条件]SMF到S-UPF(中间):N4会话修改请求。
步骤9b:[有条件]S-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
步骤10a:[有条件]SMF到UPF(PSA):N4会话修改请求。
步骤10b:[有条件]UPF(PSA)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
步骤11:SMF到T-AMF: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响应(PDU会话ID)。
步骤12:UE启动移动性注册更新过程。
步骤13a:[有条件]SMF到S-UPF(中间):N4会话释放请求。
步骤13b:S-UPF到SMF:N4会话释放响应。
步骤14a:AMF到S-RAN:UE上下文释放命令。
步骤14b:S-RAN到AMF:UE上下文释放完成。
步骤15a:[有条件]SMF到T-UPF:N4会话修改请求。
步骤15b:[有条件]T-UPF到SMF:N4会话修改响应。
当核心网内的某个网络节点(集中式网络节点或分布式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如何保证终端的业务不中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节点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上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包括:第一核心网内的某个网络节点宕机、断电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由源接入网设备直接执行核心网切换流程(即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以保证终端的可靠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第二核心网,即通过上述切换流程实现终端与第二核心网的可靠性连接,从而保证了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业务数据、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ID、网络标识(Network identifier)NID、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会话的上下文信息。
该实现方式,针对当终端连接的第一核心网中的某一个网络节点(可以是分布式节点或也可以是集中式节点)突然宕机、断电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已不能为终端继续服务时,且所连接的(R)AN(源接入网设备)也不能直接接入其他目标网络节点(例如:第二核心网中某一个网络节点),需要通过其它的(R)AN间接接入其他目标网络节点。此场景下,源(R)AN与目标(R)AN之间有Xn接口,数据可以直接传输;终端初始连接的源(R)AN起的是中转作用,即透传作用,把终端的相关信息数据透传给目标(R)AN,再由选择出的目标(R)AN完成在第二核心网的接入过程,此实现方式源(R)AN起到数据的透传作用,目标接入网设备具有切换功能。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核心网中的分布式网络节点(可以称之为源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由第一核心网的集中式网络节点基于源分布式网络节点的位置等信息,选择新的分布式网络节点(即第二核心网中的目标网络节点),并建立目标网络节点与源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将终端的业务由源网络节点切换至目标网络节点的目的。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异常请求,该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异常原因,如第一核心网的某个网络节点处于不工作状态等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等。
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增加源接入网设备与终端的协商机制,由终端确定由哪个接入网设备为终端服务,终端确定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与第一接入网设备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与多个不同的核心网连接,例如,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既可以与第一核心网连接也可以与第二核心网连接。
另外,在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的情况下,还可以由终端直接将终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即不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来发送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后,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PDU会话相关信息包括要切换的PDU会话信息列表、要切换的PDU会话的隧道信息列表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切换成功的PDU会话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PDU会话信息列表等。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释放与第一核心网的连接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例如,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切换原因值,该切换原因值可具体为第一核心网的某个网络节点处于不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切换原因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切换原因可以是第一核心网的某个网络节点处于不工作状态,上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切换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针对终端连接的源网络节点(分布式网络节点或集中式网络节点,该源网络节点为第一核心网中的网络节点,如第一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如突然宕机、断电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无线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R)AN侧能够检测出其相连的源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提供服务,且能够自动触发切换请求,该实施例中,(R)AN自动选择能够服务的目标网络节点(第二核心网中的网络节点,如第二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在网络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终端是无感的,进而完成脱离源网络节点的可靠性接入过程。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当(R)AN发现所连接的源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继续服务时,由于(R)AN能感知到其本身所连接的源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发生异常,所以由(R)AN选择新的网络节点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即第二核心网中的目标网络节点,如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同时,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触发切换请求,该请求中携带要切换的PDU会话信息列表、要切换的PDU会话的隧道信息列表等信息。
步骤2(可选步骤):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接收到切换请求后,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需要获取终端有关接入及移动性上下文的信息,此步骤是可选的。如果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已经获取了此信息,则此步骤省略;若没有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则需要获取。此信息可在分布式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过程中获得,也可为集中式节点向分布式节点推送,或者分布式节点向集中式节点主动获取得到,具体细节不再描述。
步骤3: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根据切换请求携带的信息和获取的终端上下文信息,选择第二核心网中能服务的会话管理功能(目标会话管理功能)。
步骤4: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携带的消息主要有要切换的PDU会话信息列表、用户面隧道信息、终端的位置信息等。
步骤5(可选步骤):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需要获取终端有关会话上下文的信息,此步骤是可选的。如果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已经获取了此信息,则此步骤省略;若没有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则需要获取。此信息可在分布式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过程中获得,也可由集中式节点向分布式节点推送,或者分布式节点向集中式节点主动获取得到,具体细节不再描述。
步骤6: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根据终端的会话上下文信息选择用户面功能,建立用户面路径。
步骤7: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用户面功能网络节点(第二核心网的用户面功能)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此处的用户面功能可有一个或多个,并向用户面功能发送转发规则,此过程同时会把(R)AN的隧道信息发送给用户面功能。
步骤8:目标用户面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会话建立响应,携带的信息包括隧道信息等信息。
步骤9: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更新会话上下文响应,携带信息有用户面隧道信息、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等信息。
步骤10: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R)AN发送路径请求切换确认信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等信息。
步骤11:当(R)AN收到切换请求确认的消息后,将释放原先保存的源网络节点的相关信息,已指示切换成功。
步骤12: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终端发起配置更新信息(或命令),主要携带的更新消息有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所有会话的状态等信息。
步骤13:终端更新配置完成后,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响应消息。同时,终端更新会话的状态。
步骤14:终端发起移动性注册更新过程。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终端发起移动性注册更新过程,该移动性注册更新过程可按照现有技术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针对终端连接的源网络节点(分布式网络节点或集中式网络节点,该源网络节点为第一核心网中的网络节点,如第一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无法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如突然宕机、断电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无线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R)AN侧能够检测出其相连的源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提供服务,且能够自动触发切换请求,该实施例中,(R)AN自动选择能够服务的目标网络节点(第二核心网中的网络节点,如第二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在网络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终端是无感的,进而完成脱离源网络节点的可靠性接入过程。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8:该步骤1-8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8相同。
步骤9: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更新会话上下文响应,携带信息有用户面功能的隧道信息、切换命令指示(切换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等信息。
步骤10: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R)AN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切换命令指示(切换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等信息。
该切换命令指示可具体为上述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11:(R)AN基于接收到的用户面隧道信息完成用户面隧道建立,并基于切换命令指示消息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携带的消息主要有切换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PDU会话列表、切换失败的PDU会话列表、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等信息。
步骤12:终端收到(R)AN的切换命令后,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并更新会话的状态。
步骤13: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1。
步骤14: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4。
实施例三
针对当终端连接的源网络节点(分布式节点或集中式节点,该源网络节点为第一核心网中的网络节点,如第一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突然宕机、断电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已不能为终端继续服务时,且所连接的(R)AN也不能直接接入其他目标网络节点,需要通过其它的(R)AN间接接入其他分布式节点。此场景下,源(R)AN与目标(R)AN之间有Xn接口,数据可以直接传输;终端初始连接的源(R)AN起的是中转作用,即透传作用,把终端的相关信息数据透传给目标(R)AN,再由选择出的目标(R)AN完成在其他核心网的网络节点的接入过程,此实施例要求源(R)AN起到数据的透传作用,目标(R)AN具有切换功能。具体的,该实施例三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0:切换准备,此步骤是源(R)AN发现当前接入的源网络节点不能继续为终端服务时,为终端选择一个与其有Xn接口的目标(R)AN发送切换请求命令。
步骤1a:源(R)AN向目标(R)AN发送终端的相关数据。除了业务数据、PLMN ID、NID以外;还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会话的上下文等信息。
步骤1b:同实施例一的步骤1,只是由步骤1中的(R)AN变为了目标(R)AN。
步骤2-14: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1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将实施例一中的(R)AN变为了目标(R)AN。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0-8:同实施例三的步骤0-8;
步骤9: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更新会话上下文响应,携带信息有用户面功能的隧道信息、切换命令指示(切换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等信息。
步骤10: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目标(R)AN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携带的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切换命令指示(切换源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会话相关信息列表、切换失败的会话信息列表、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等信息。
步骤11:目标(R)AN基于接收到的用户面隧道信息完成用户面隧道建立,并基于切换命令指示消息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目标(R)AN先向源(R)AN发送切换命令,再由源(R)AN把此消息透传给终端,切换命令携带的消息主要有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PDU会话列表、切换失败的PDU会话列表、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等信息。
步骤12:终端收到源(R)AN的切换命令后,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给源(R)AN,再由源(R)AN把确认消息透传给目标(R)AN,并更新会话的状态。
步骤13:同实施例三的步骤11。
步骤14:同是实施例三的步骤14。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当第三核心网中的集中式网络节点监测到上述源网络节点(该源网络节点为分布式节点)出现异常情况时,基于源网络节点的位置等信息,选择新的分布式节点,即上述目标网络节点(该目标网络节点为分布式节点)。同时,向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网络节点发送连接更新请求,携带的信息包括基站标识、基站终端下一代应用协议标识等信息、终端的上下文等信息。该第三核心网可以与第一核心网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核心网不同。
步骤2: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网络节点向上述集中式网络节点发送连接更新响应,并生成新的(R)AN与其的连接标识(第一连接标识)、UE的连接标识(第二连接标识)等参数。
步骤3:目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网络节点基于步骤1中的信息,完成与源(R)AN的连接更新,并将(R)AN与其的连接标识、UE的连接标识等参数发送给源(R)AN以完成其与源(R)AN的节点级连接和UE粒度级的连接。
步骤4-16:同实施例一的步骤2-14。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2:同实施例五的步骤1-12;
步骤13:(R)AN基于接收到的用户面隧道信息完成用户面隧道建立,并基于切换命令指示消息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携带的消息主要有切换原因值:源服务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切换成功的PDU会话列表、切换失败的PDU会话列表、追踪区列表、允许的网络切片标识符、服务的PLMN等信息。
步骤14:终端收到(R)AN的切换命令后,发送第二切换确认消息。并更新会话的状态。
步骤15:同实施例五的步骤13。
步骤16:同是实施例五的步骤16。
实施例七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当源(R)AN发现所接入的源网络节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源网络节点的含义相同)不能继续为终端服务时,由源(R)AN向终端发送异常请求,报告中携带异常原因:网络处于不工作状态等信息。
步骤2:终端收到异常报告后确定要切换的目标(R)AN,向源(R)AN发送异常响应,响应消息携带目标(R)AN信息等信息。
步骤3-14:同实施例三的步骤0-11。
步骤15:同实施例三的步骤14。
该实施例中,当源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继续提供网络服务时,增加源接入网设备与终端的协商机制,由终端确定由哪个接入网设备为终端服务,终端确定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与第一接入网设备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01: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二核心网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可选地,该步骤包括第二核心网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节点获取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步骤1002: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可选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包括:
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可选地,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核心网中的集中式网络节点对第一核心网中的分布式网络节点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第一核心网中的分布式网络节点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三核心网中的集中式网络节点向第二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具体的,向第二核心网中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发送连接更新响应。第二核心网的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络节点向第三核心网的集中式网络节点发送连接更新响应。
该第三核心网可以与第一核心网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核心网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核心网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的交互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二核心网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即通过上述切换流程实现终端与第二核心网的可靠性连接,从而保证了终端业务的连续性。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1120,收发机1100,处理器1110;
存储器11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1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通过收发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释放与第一核心网的连接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切换原因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核心网,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10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11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11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核心网)的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1201,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处理单元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前,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处理单元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后,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释放与第一核心网的连接资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切换原因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信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网络的目标网络节点,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301,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第二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三发送子单元,用于在第二处理单元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确认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二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网络的源网络节点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节点之前,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目标网络节点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目标网络节点的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或者,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即上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 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的不同的网络节点为分布式网络节点;和/或,集中式网络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释放与第一核心网的连接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所述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用于指示切换原因和所述第二核心网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切换确认信息。
10.一种切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第二核心网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包括:
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核心网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14.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中获取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连接标识,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为所述第二核心网和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标识,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核心网不能为所述终端提供网络服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
通过收发机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源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的目标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不同;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终端的相关信息,以触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核心网发送的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20.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核心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对所述终端的PDU会话进行更新处理,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切换确认信息,所述第一切换确认信息包括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第二核心网建立用户面隧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终端发送配置更新信息,所述配置更新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对所述PDU会话的配置进行更新;
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配置更新响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三核心网发送的连接更新请求,所述连接更新请求用于指示第二核心网分别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终端建立连接;
向所述第三核心网发送连接更新响应,所述连接更新响应包括第一连接标识和第二连接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标识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二连接标识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
24.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25.一种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核心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核心网不能为终端提供网络服务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定将所述终端的业务由所述第一核心网切换至所述第二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核心网和所述第二核心网分别包含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个所述网络节点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用户面功能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功能。
26.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4145.7A CN117692981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PCT/CN2023/115002 WO2024051504A1 (zh) | 2022-09-09 | 2023-08-25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4145.7A CN117692981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92981A true CN117692981A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32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04145.7A Pending CN117692981A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92981A (zh) |
WO (1) | WO202405150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908B (zh) * | 2010-05-10 | 2015-10-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
CN102076054A (zh) * | 2011-02-18 | 2011-05-2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直接转发隧道的建立及使用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20104925A1 (en) * | 2018-11-19 | 2020-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irst core network to second core network interworking while reducing usage of default second core network resources |
CN111510923A (zh) * | 2019-01-31 | 2020-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661733B (zh) * | 2019-03-29 | 2023-07-25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核心网络节点间的切换 |
WO2021088007A1 (zh) * | 2019-11-08 | 2021-05-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2022
- 2022-09-09 CN CN202211104145.7A patent/CN11769298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8-25 WO PCT/CN2023/115002 patent/WO2024051504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51504A1 (zh) | 2024-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62182B1 (en) |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 |
US10582381B2 (en) | Implement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ing in a mobile network | |
EP2472920B1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neighbor cel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 |
CN102598786B (zh) |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 |
IL269926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source base station, destination base station, network cor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11330489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CN112188608B (zh) | 一种同步pdu会话状态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芯片 | |
US20220360996A1 (en) | Network slice redir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205883B (zh) | 网络切片重映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2015515200A (ja) | 負荷バランシング | |
US1125921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of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 |
JP2019526209A (ja) | 共通処理実施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4339925A (zh) | 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070368A1 (en) | First network node, second network node, thir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a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 |
WO202318334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witching of traffic corresponding to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two non-3gpp access paths | |
EP4366376A1 (en) |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relay terminal | |
CN114143839B (zh) | Ng链路断链时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51504A1 (zh)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4067398A1 (zh) | 紧急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7835359A (zh) | 路径选择方法、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17640593A (zh) | 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JP6645677B2 (ja) | リンク確立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17858177A (zh) | 一种切换方法及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 |
CN118741759A (zh) | 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16887350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