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1514A - 夹层玻璃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夹层玻璃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1514A
CN117681514A CN202311643537.5A CN202311643537A CN117681514A CN 117681514 A CN117681514 A CN 117681514A CN 202311643537 A CN202311643537 A CN 202311643537A CN 117681514 A CN117681514 A CN 117681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minated glass
adhesive layer
thickness
lower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435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皓
曹劲
黄霞
李疆
廖仲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435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1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1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1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层玻璃及车辆,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内玻璃板,以及用于粘接所述外玻璃板和所述内玻璃板的粘接层;所述夹层玻璃具有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夹层玻璃包括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调光区和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可视区,所述可视区内设有信号透过区;所述粘接层包括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位于调光区内;所述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厚度。本申请能满足用户头顶天窗变色需求,并满足提升大前挡玻璃的智能化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Description

夹层玻璃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层玻璃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开始使用全景前挡玻璃(或者称为全景式前挡风玻璃)。全景式挡风玻璃相对于现有的前挡风玻璃而言,在现有的前挡风玻璃的基础上,将前挡风玻璃的顶部边缘向车顶侧延伸,使其至少包含一部分车顶,从而给车内驾乘人员一个延伸的垂直视野区域。
针对上述全景式挡风玻璃,虽然扩大了驾乘人员的视野,但考虑到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存在光线过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光线过强的问题,目前一种方式是在玻璃中上部做相应的阴影梯度设计,例如在玻璃的中上部形成渐变彩带。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全景式挡风玻璃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较佳地满足用户的驾乘体验,有必要对现有的挡风玻璃作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及车辆,能满足用户头顶天窗变色需求,并满足提升全景前挡玻璃的智能化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
外玻璃板、内玻璃板,以及用于粘接所述外玻璃板和所述内玻璃板的粘接层;所述夹层玻璃具有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夹层玻璃包括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调光区和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可视区,所述可视区内设有信号透过区;所述粘接层包括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位于调光区内;所述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厚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一遮蔽层,所述第一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外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的一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自所述下边缘至所述上边缘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夹层玻璃的长度尺寸在13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光元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染色液晶膜、电致变色膜、悬浮粒子膜和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层包括可见光透过率小于50%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调光区,所述着色层与所述调光元件层叠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层至少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分别覆盖所述调光元件的两个表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或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着色层为各处颜色均匀的膜层或颜色由上边缘向下边缘方向逐渐变浅的渐变膜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着色层,或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覆盖所述可视区的透明膜片和覆盖所述调光区的着色层,所述透明膜片和所述着色层厚度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层为透明膜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覆盖所述可视区的透明膜片和覆盖所述调光区的着色层时,所述第一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透明膜片与所述着色层拼接位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为透明膜片;所述第二粘接层为颜色由上边缘向下边缘方向逐渐变浅的渐变膜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在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厚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内设置有楔形膜,所述楔形膜自所述上边缘至所述下边缘的方向厚度递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形膜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最大厚度差在0.5mm以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层还包括用于作为所述调光元件载体的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上设置有用于填充所述调光元件的第一缺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距离所述载体层的边部宽度至少为30毫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与所述调光元件的厚度相同;或者,所述第一粘接层填充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调光元件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载体层的厚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二遮蔽层,所述第二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所述第二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的一侧。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夹层玻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夹层玻璃,通过在靠近上边缘一侧的调光区设置调光元件,能够实现位于驾乘人员头顶上方的智能调光功能,满足驾乘人员对头顶天窗的变色功能需求;通过在靠近下边缘一侧的可视区内设有信号透过区,能够满足大前挡夹层玻璃的智能化需求,并且在该信号透过区,至少在与驾驶者视线所对应的范围内设置厚度自上而下递减的粘接层,能够矫正玻璃副相值,从而尽可能的减小甚至消除重影,进一步提升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精准性。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七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八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九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十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第十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第十三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夹层玻璃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载体层与调光元件的拼接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信号投过区的光路示意图;
图19为基于图18中提供的信号投过区的光路示意图确定楔形膜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的原理示意图;。
本申请的附图标记:
1、外玻璃板;
2、着色层;
3、第一粘接层;
4、载体层;
41、第一缺口;
5、调光元件;
6、第二粘接层;
61、第二缺口;
7、楔形膜;
8、内玻璃板;
9、第一遮蔽层;
10、第二遮蔽层;
101、可视区;
201、调光区;
202、上边缘;
102、下边缘;
301、人头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应用在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中能满足用户头顶天窗变色需求,并满足提升大前挡玻璃的智能化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综合驾乘体验。
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16,本申请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内玻璃板8,以及用于粘接所述外玻璃板1和所述内玻璃板8的粘接层;所述夹层玻璃具有上边缘202和下边缘102,所述夹层玻璃包括靠近所述上边缘202一侧的调光区201和靠近所述下边缘102一侧的可视区101,所述可视区101内设有信号透过区;所述粘接层包括调光元件5,所述调光元件5位于调光区201内;所述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靠近所述上边缘202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102一侧的厚度。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主要包括:外玻璃板1、内玻璃板8和粘接层。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主要以该夹层玻璃应用在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该夹层玻璃应用在其他场景中时,可以参照类比本申请。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对于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而言,其包括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以及自前挡风玻璃的顶部向车顶侧延伸的部分,以形成相对的可视区101和调光区201。其中,该可视区101大致位于该全景前挡玻璃的中下部。该调光区201大致位于该全景前挡玻璃的上部,与前排驾乘人员的头顶位置相对。如图1所示,该调光区201具体为能够覆盖前人头模型301的区域。该可视区101位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位置。
如图2所示,对于该全景前挡玻璃而言,其自下边缘102至上边缘202在沿着整个夹层玻璃的延伸方向上,长度尺寸L在1300mm(毫米)至1900mm之间,从而能够形成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结构。其中,该长度尺寸L还可以根据车型、生产工艺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做适应性调整,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并不完全排除长度尺寸L小于1300mm或者大于1900mm的情况。
如图3所示,对于该全景前挡玻璃而言,其自下边缘102至上边缘202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弯曲弧度。其中,以下边缘102至上边缘202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该夹层玻璃距离该基准线的最大距离(即球面尺寸)H1至少为50mm。其中,该球面尺寸H1还可以根据车型、生产工艺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做适应性调整,并不排除球面尺寸小于50mm的情况。
其中,该外玻璃板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外表面,与车外环境相接触。该内玻璃板8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其中第四表面为内表面,与车内环境相接触。
其中,该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8需要满足预定的透过率要求。具体的,该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8的透过率均需大于70%。具体的,该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8的玻璃颜色组成可以为:SG/G/C(深绿色/绿色/透明色),三种随意组合,不限于内外顺序。当该夹层玻璃应用在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中时,该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8的单层厚度≥2.0mm,一方面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另一方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
粘接层位于夹层玻璃的中间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相邻的两个表面相互粘合。当该粘接层应在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中时,粘接层的材料包括且不限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lyolefi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PO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粘接层的主要材料可以选用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PVB对玻璃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层压后具有光学透明性。在某些实施例中,粘接层的厚度为0.3mm到2mm之间,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粘接层的厚度具体可以为0.38mm、0.76mm、1.14mm、1.52mm等。
该粘接层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夹层玻璃的具体组成、各层功能层的设置方式等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其可以至少包括两层,例如可以包括两层,也可以包括三层,或者大于三层。例如,当该粘接层包括第一粘接层3和第二粘接层6时,所述第一粘接层3和所述第二粘接层6分别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的两个表面。在以下的说明书中,将结合不同实施方式说明。
所述夹层玻璃包括靠近上边缘202一侧的调光区201和靠近下边缘102一侧的可视区101。其中,所述可视区101内设有信号透过区,信号透过区具体是用于激光雷达或传感器等设备或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相关设备的光学信号通过的区域,尤其是对于红外信号能够在信号透过区内具有良好的透过率,用于满足大前挡夹层玻璃的智能化需求。
其中,ADAS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例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双目摄像头以及卫星导航等),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其中,所述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靠近所述上边缘202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102一侧的厚度。利用在该信号透过区设置自上而下厚度递减的粘接层,可以满足光学副相要求。
具体的,入射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进入外玻璃板1的第一表面(即外表面),并穿过夹层玻璃到达观察点。穿过夹层玻璃时光线会弯曲(即发生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导致所观察物体的初始图像发生移位/偏移。并且,从入射光线进入夹层玻璃的一些光从内玻璃板8的第四表面(即内表面)反射回来,并退出夹层玻璃。反射光的一部分再次从外玻璃板1的第一表面反射回来,在观察点接收到的图像会产生重影。本申请中通过在该信号透过区设置自上而下厚度递减的粘接层,能够尽可能的减小甚至消除重影。
具体的,该信号透过区设置的粘接层具体可以为楔形膜的形式,利用该楔形膜可以改善玻璃副相值。其中,该楔形膜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在该信号透过区通过填充的方式设置。当该楔形膜7以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粘接层6中时,该楔形膜7与第二粘接层6的最大厚度差控制在0.5mm以内,避免厚度差过大导致玻璃发生光学变形,在某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楔形膜7与第二粘接层6的最大厚度差控制在0.4mm以内,或0.3mm以内,或0.2mm以内。
当该楔形膜7通过填充的方式设置时,可以在第二粘接层6中设置第二缺口61。由于该楔形膜7填充在该第二缺口61中,因此该楔形膜7的形状与该第二缺口61的形状相匹配。请结合参阅图18和图19,该楔形膜7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可以基于如下方式确定:信号透光区中光路与玻璃内表面的交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E,该楔形膜7基于该封闭图形E等距平移后获得。其中,第二缺口61所对应的填充区与交线距离A≥1.5mm,当在某些情况下,边界要求较高时,为了避让油墨印刷边界A≥10mm;为了保证填充区功能和可操作性B≥10mm+A。不影响其他区域光学性能的前提下,B越大越好。
具体的,该第二缺口6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缺口61的最小高度≥30mm,第二缺口61的最小宽度≥30mm。
此外,也可以在整个夹层玻璃区域内设置一整张厚度渐变的楔形膜。该楔形膜的具体角度尺寸可以基于实际应用的车辆进行个性化设置,以理论数据仿真为准,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粘接层还包括调光元件5,所述调光元件5位于调光区201内。利用该调光元件5用于实现位于驾乘人员头顶上方的调光区201的智能调光功能,调光元件采用膜片结构,能够更好地被设置在粘接层内。
具体的,该调光元件5可以为染料液晶(Liquid Crystal dyes,LC dyes)膜、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膜、悬浮粒子(Suspended Particle Devices,SPD)膜和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PDLC)膜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调光元件5还可以选用其他形式的膜片,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以该调光元件5选用EC膜片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该调光元件5选用其他形式的膜片时可以适应性的参照该EC膜片的实施方式。
当该调光元件5选用EC膜片时,该EC膜片由5层构成,分别为依次设置的:PET保护层,电致变色层、固态电解质、离子存储层和PET保护层。相应的,所述粘接层还可以包括用于作为所述调光元件5载体的载体层4,所述载体层4上设置有用于填充所述调光元件5的第一缺口41,通过载体层4固定调光元件5的位置,能够使调光元件5更好地与玻璃之间形成稳定的粘接,同时载体层能够起到保护调光元件5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层4的厚度与所述调光元件5的厚度可以相同。具体的,将PVB膜片作为载体设置调光元件5时,可以选用一张具有一定厚度的PVB膜片,例如厚度0.38mm的透明PVB膜片。该作为载体的PVB膜片定义为载体层4。在该载体层4位于调光区201位置可以设置有第一缺口41,该第一缺口41位置与前排驾乘人员的头顶区位置相正对。该第一缺口41内用于填充调光元件5,例如EC膜。该EC膜的厚度与该载体层4的厚度相同或相近,可以避免形成明显的厚度差。例如,当该载体层4为0.38mm时,该EC膜的厚度也为0.38mm,保证该EC膜片在等厚膜片上达到最佳的拼接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17,该第一缺口41距离该载体层4的边部宽度≥30mm,保证该调光元件5外围密封可靠,防止水汽进入,导致调光元件5功能失效。
其中,该第一缺口41的形状可以呈矩形、梯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当然,该第一缺口41的具体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其可以根据所应用的车辆的构造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夹层玻璃,通过在靠近上边缘202一侧的调光区201设置调光元件5,能够实现位于驾乘人员头顶上方的智能调光功能,满足驾乘人员对头顶天窗的变色功能和遮阳的需求;通过在靠近下边缘102一侧的可视区101内设有信号透过区,能够满足全景前挡玻璃的智能化需求,并且在该信号透过区,至少在与驾驶者视线所对应的范围内设置厚度自上而下递减的粘接层,能够矫正玻璃副相值,从而尽可能的减小甚至消除重影,进而减少ADAS相关光学设备受到的光学干扰,进一步提升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可以包括第一遮蔽层9,所述第一遮蔽层9设置于所述外玻璃板1的内表面(即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遮蔽层9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102的一侧,从而保证从车辆外部看不会看到调光元件5的边界与PVB(载体层4)的拼接痕迹。
具体的,该第一遮蔽层9可以采用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当该第一遮蔽层9采用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时,制作难度低、对该夹层玻璃的型面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该第一遮蔽层9的形成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即不限于印刷图形造型,只需满足遮蔽功能即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其中,该第一遮蔽层9的遮蔽有效宽度≥5mm。具体的,该第一遮蔽层9具体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区域,当然,该第一遮蔽层9的具体形状构造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只需保证外观良好的审美要求即可。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层9还可以沿外玻璃板1的边缘设置,并覆盖外玻璃板1的边缘,实现对夹层玻璃边缘遮蔽的作用,使夹层玻璃被安装在车身上时,能够避免从车外侧能够看见玻璃和车身连接处的结构,起到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可以包括第二遮蔽层10,所述第二遮蔽层10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8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所述第二遮蔽层10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102的一侧。
在该内玻璃板8的内表面(即第三表面)或外表面(即第四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屏蔽层。该夹层玻璃中通过设置第二遮蔽层10,用于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靠近夹层玻璃下边缘102的一侧,从而保证当车辆内部光线较足,例如打开亮度较高照明设备时,从车辆内部看不会看到调光元件5的边界与PVB(载体层4)的拼接痕迹。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遮蔽层10还可以沿内玻璃板8的边缘设置,并覆盖内玻璃板8的边缘,实现对夹层玻璃边缘遮蔽的作用,使夹层玻璃被安装在车身上时,能够避免从车内侧能够看见玻璃和车身连接处的结构,起到美观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层包括可见光透过率小于50%的着色层2,所述着色层2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调光区201,所述着色层2与所述调光元件5层叠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着色层2完全覆盖所述调光区201,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光区201完全覆盖所述着色层2。
该着色层2主要用于和调光元件5进行搭配。例如,当调光元件5采用EC膜片时,EC膜片能够使透明的夹层玻璃整体可见光透过率TL在10%至60%的范围内改变,而搭配可见光透过率较低的着色层2,例如采用灰色的PVB膜片作为着色层2,使夹层玻璃整体可见光透过率TL在2%至10%的范围内改变。其中,该着色层2的具体颜色并不限于上述举例的灰色,其还可以为其他颜色,调光元件5对可见光透过率TL的调整范围也不仅限于上述的10%至60%或2%至10%的范围内,本申请在此并不对着色层2的具体颜色做限定。
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粘接层包括着色层2时,所述第一缺口41内还设置有着色层2,所述着色层2与所述调光元件5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载体层4的厚度。例如,可以将载体层4的选用厚度为0.76mm的PVB膜片,着色层2可以选用0.38的着色PVB膜片,所述调光元件5可以选用0.38mm的EC膜。当该着色层2选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缺口41内时,着色层2的尺寸与调光元件5的尺寸一致。当该着色层2也采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缺口41内时,由于填充时该着色层2的外围都能够被第一缺口41的边框有效约束,从而可以提升该夹层玻璃制作的良品率。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着色层2可以是颜色由上边缘向下边缘方向逐渐变浅的渐变膜片,其中,若渐变膜片的面积与粘接层整体面积一致的情况下,渐变膜片靠近可视区的一侧为透明膜片,以不影响驾乘人员的视线为准,其中,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视区范围内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70%。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夹层玻璃。
如图4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其中,所述第一遮蔽层9位于所述外玻璃板1的内表面,主要用于遮蔽调光元件5的拼接位置,避免从外部看时影响车辆的整体外观。其中,该第一遮蔽层9可以呈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区,该条形区的宽度至少为5mm。该第一遮蔽层9至少用于将调光元件5位于下侧的拼接位置进行遮蔽,该位置的拼接位置相对而言影响外观的概率更大。当然,也不排除该第一遮蔽层9围绕该调光元件5的拼接位置进行全覆盖设置。
所述着色层2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所述第一粘接层3包括厚度相同的透明PVB膜和着色层2,所述透明PVB膜与所述着色层2通过拼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粘接层3。所述第一遮蔽层9至少覆盖所述透明PVB膜与所述着色层2拼接位置。具体的,所述第一粘接层3包括厚度为0.38mm的透明PVB膜和厚度为0.38mm的着色PVB膜片,两个厚度相同的膜拼接形成第一粘接层3。
所述载体层4上设置有用于填充所述调光元件5的第一缺口41。所述载体层4的厚度与所述调光元件5的厚度相同。具体的,该载体层4可以选用厚度为0.38mm的透明PVB膜片,该调光元件5可以选用厚度为0.38mm的EC膜。
所述第二粘接层6上设置有第二缺口61,所述楔形膜7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61内,所述楔形膜7自所述上边缘202至所述下边缘102方向厚度递减。具体的,该第二粘接层6可以选用整张厚度为0.76mm的透明PVB膜片,在该第二粘接层6上与信号透过区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缺口61,用于填充楔形膜7。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楔形膜7采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粘接层6中,其可以有效减小夹层玻璃的厚度,降低生成成本;并且在填充时,由于该楔形膜7的四周都能够被第二缺口61有效约束,能够保证夹层玻璃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良品率。
如图5所示,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和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该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二遮蔽层10。所述第二遮蔽层10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8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遮蔽层10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102的一侧。
该夹层玻璃中通过设置第二遮蔽层10,用于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5靠近夹层玻璃下边缘102的一侧,从而保证当车辆内部光线较足,例如打开亮度较高照明设备时,从车辆内部看不会看到调光元件5的边界与PVB膜片(载体层4)的拼接痕迹。其中,当在夹层玻璃中同时设置第一遮蔽层9和第二遮蔽层10时,该第二遮蔽层10和第一遮蔽层9的位置可以重叠设置,即均覆盖调光元件5需要遮蔽的拼接位置。
如图6所示,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和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透明的楔形膜7,即该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楔形膜7代替了在一张厚度均一的PVB膜片中填充楔形膜7形成第二粘接层6的形式。
如图7所示,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着色层2(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和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四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粘接层3和着色层2集成为一层,或者说,该第一粘接层3为尺寸与第一缺口41相匹配的着色层2。所述着色层2与所述调光元件5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载体层4的厚度。
例如,可以将载体层4的选用厚度为0.76mm的PVB膜片,着色层2可以选用0.38的着色PVB膜片,所述调光元件5可以选用0.38mm的EC膜。当该着色层2选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缺口41内时,有利于减小该夹层玻璃的厚度,为夹层玻璃减重降成本。当第一粘接层3和着色层2集成为一层时,可以理解为相当于减少一层PVB膜片(第一粘接层3)。
此外,当该着色层2也采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缺口41内时,由于填充时该着色层2的外围都能够被第一缺口41的边框有效约束,从而可以提升该夹层玻璃制作的良品率。
如图8所示,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着色层2(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和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五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透明的楔形膜7,即该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楔形膜7代替了在一张厚度均一的PVB膜片中填充楔形膜7形成第二粘接层6的形式。
如图9所示,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着色层2(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在该第六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取消了所述内玻璃板8上的第二遮蔽层10。
如图10所示,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包括:外玻璃板1、着色层2(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在该第七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楔形膜7采用填充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粘接层6中,其可以降低生成成本;并且填充时,由于该楔形膜7的四周都能够被第二缺口61有效约束,能够保证夹层玻璃的良品率。
或者,当该第七种实施方式与第四种实施方式进行对比时,在该第七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相当于取消了内玻璃板8上的第二遮蔽层10。
如图11或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6可以为自所述下边缘102至所述上边缘202颜色逐渐加深且厚度均一的渐变膜片,使用该渐变膜片作为第二粘接层6可以起到在调光区设置着色层的作用;所述第一粘接层3为填充在所述第一缺口41中的透明PVB膜片。
如图11所示,在第八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在该第八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七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粘接层6为自所述下边缘102至所述上边缘202颜色逐渐加深且厚度均一的PVB膜片。例如,该第二粘接层6为渐变的且厚度为0.76mm的PVB膜,在该第二粘接层6中设置有第二缺口61用于设置楔形膜7,且第一粘接层3使用透明PVB膜片。
如图12所示,在第九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楔形膜7、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以及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九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八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内玻璃板8上还设置有第二遮蔽层10。
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渐变的楔形膜7。具体的,整张渐变的楔形膜7在靠近夹层玻璃的下边缘102颜色至夹层玻璃上边缘202逐渐加深。
如图13所示,在第十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在该第十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渐变的楔形膜7,且第一粘接层3为填充在所述第一缺口41中的透明PVB膜片。
如图14所示,在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以及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6为整张渐变的楔形膜7,且第一粘接层3为填充在所述第一缺口41中的透明PVB膜片。
如图15所示,在第十二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以及第一遮蔽层9。
在该第十二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十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为整张厚度均一的PVB膜片。
如图16所示,在第十三种实施方式中,该夹层玻璃可以包括:外玻璃板1、第一粘接层3、载体层4、调光元件5、第二粘接层6、内玻璃板8、第一遮蔽层9以及第二遮蔽层10。
在该第十三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十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3为整张厚度均一的PVB膜。
此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8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第一粘接层3和第二粘接层6的位置可相互调换以形成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主要包括上述夹层玻璃,利用该夹层玻璃形成车辆的全景前挡玻璃,该车辆通过设置所述夹层玻璃可以达到夹层玻璃实施方式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具体的,请参照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玻璃板、内玻璃板,以及用于粘接所述外玻璃板和所述内玻璃板的粘接层;
所述夹层玻璃具有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夹层玻璃包括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调光区和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可视区,所述可视区内设有信号透过区;
所述粘接层包括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位于调光区内;
所述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一遮蔽层,所述第一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外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自所述下边缘至所述上边缘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夹层玻璃的长度尺寸在13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元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染色液晶膜、电致变色膜、悬浮粒子膜和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包括可见光透过率小于50%的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调光区,所述着色层与所述调光元件层叠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至少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分别覆盖所述调光元件的两个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或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着色层为各处颜色均匀的膜层或颜色由上边缘向下边缘方向逐渐变浅的渐变膜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着色层,或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覆盖所述可视区的透明膜片和覆盖所述调光区的着色层,所述透明膜片和所述着色层厚度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层为透明膜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覆盖所述可视区的透明膜片和覆盖所述调光区的着色层时,所述第一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透明膜片与所述着色层拼接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为透明膜片;所述第二粘接层为颜色由上边缘向下边缘方向逐渐变浅的渐变膜层。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至少在所述信号透过区内在靠近所述上边缘一侧的厚度大于靠近所述下边缘一侧的厚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内设置有楔形膜,所述楔形膜自所述上边缘至所述下边缘的方向厚度递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膜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的最大厚度差在0.5mm以内。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还包括用于作为所述调光元件载体的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上设置有用于填充所述调光元件的第一缺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距离所述载体层的边部宽度至少为30毫米。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的厚度与所述调光元件的厚度相同;
或者,所述第一粘接层填充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调光元件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载体层的厚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二遮蔽层,所述第二遮蔽层设置于所述内玻璃板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所述第二遮蔽层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元件靠近所述夹层玻璃下边缘的一侧。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所述的夹层玻璃。
CN202311643537.5A 2023-12-04 2023-12-04 夹层玻璃及车辆 Pending CN117681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3537.5A CN117681514A (zh) 2023-12-04 2023-12-04 夹层玻璃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3537.5A CN117681514A (zh) 2023-12-04 2023-12-04 夹层玻璃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1514A true CN117681514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3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43537.5A Pending CN117681514A (zh) 2023-12-04 2023-12-04 夹层玻璃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15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4710C (en) Vehicle rearview assembly including a high intensity display
US9927609B2 (en) Heads up display system
US20090096937A1 (en) Vehicle Rearview Assembly Including a Display for Displaying Video Captured by a Camera and User Instructions
KR20190119144A (ko) 전기적으로 제어 가능한 광학 특성을 갖는 기능소자를 포함하는 복합 판유리
CN113968053B (zh) 用于抬头显示的夹层玻璃及抬头显示系统
US10583773B2 (en) Vehicle-mounted system and vehicle
KR102502363B1 (ko) 전기적으로 제어 가능한 광학 특성들을 갖고 활성 물질의 농도 구배를 갖는 기능 요소를 포함하는 복합 판유리
US20240017523A1 (en) Interlayer film structure for laminated panel, and laminated panel structure
US20210237403A1 (en) Laminated vehicle pane with opaque polymeric film
CN112874439B (zh) 后视镜、后视镜模组及其防眩方法
US20210146660A1 (en) Vehicle window pane having a composite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arrangement
CN113820896A (zh) 一种智能窗户及其调光方法
CN117681514A (zh) 夹层玻璃及车辆
GB2417847A (en) Vehicle blind spot viewing system
CN216210293U (zh) 一种太阳眼镜用偏光片结构及偏光太阳眼镜
KR20180096126A (ko) 투과도의 자동 조절을 통해 운전자의 시야를 보호할 수 있는 차량용 차광판
JP2008284914A (ja) 車両用シェード付き窓ガラス
CN112874440A (zh) 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8163583A (zh) 挡风玻璃、抬头显示系统和车辆
CN115291428B (zh) 一种光处理装置、汽车及光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7246251A (zh) 显示装置及车辆
CN215971323U (zh) 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KR20230080354A (ko) 변색필름이 양면에 부착된 투명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5335409A (ja) 太陽位置追従式遮光板
GB2599631A (en) A sun shade system for a window of a motor vehicle as well as a correspon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