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7803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7803A
CN117677803A CN202280048846.5A CN202280048846A CN117677803A CN 117677803 A CN117677803 A CN 117677803A CN 202280048846 A CN202280048846 A CN 202280048846A CN 117677803 A CN117677803 A CN 117677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indoor unit
electrostatic atomizing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88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幸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77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7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6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by electric means, e.g. ionisers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35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by electric means, e.g. ionisers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24F2110/22Humidity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实施对策,以免空调室内机的静电雾化单元因外部气体而产生不良情况。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内部空间、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旁通路径或作为供气部件的出口的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附近。控制装置(81)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搭载有静电雾化单元的空调室内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57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空调室内机的静电雾化单元通过放电生成包含离子的液体微粒。静电雾化单元将包含离子的液体微粒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吹出口向室内放出。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室内机不具有取入外部气体的功能。在具有将外部气体取入室内的功能的空调室内机设置静电雾化单元的情况下,需要实施对策以免静电雾化单元因外部气体而产生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是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空调室内机,具备外壳、供气部件、静电雾化单元和控制装置。供气部件配置在外壳中,是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即外部气体向室内供给的部件。静电雾化单元配置在外壳中,放出包含由放电产生的离子的液体微粒。控制装置控制静电雾化单元。静电雾化单元配置在供气部件的内部空间、供气部件的旁通路径或供气部件的出口附近。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
在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能够避开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这样的湿度过剩的期间而使静电雾化单元动作,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
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供气部件能够将加湿后的外部气体向室内供给。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加湿后的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
在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在加湿后的外部气体中湿度过剩的频率高,所以通过停止加湿后的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的放电,对于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提高,能够确实地提高。
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具备供气过滤器,向静电雾化单元取入的外部气体通过该供气过滤器。
在第三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能够利用供气过滤器防止例如花粉等异物的微粒混入外部气体中而被取入静电雾化单元,能够抑制因异物的微粒而在放电中产生异常。
第四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的任一观点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具备供气湿度传感器,该供气湿度传感器对由供气部件供给的外部气体的湿度进行测定。控制装置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来判断静电雾化单元能否放电。
在第四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能够避开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这样的湿度过剩的期间而使静电雾化单元动作,控制的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机的概念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空调系统所具有的制冷剂回路和空气流路的图。
图5的(a)是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将一部分剖开的局部剖切俯视图。(b)是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将一部分剖开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单元的配置位置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加湿管道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加湿管道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加湿管道的外观的后视图。
图10是沿图7的I-I线剖切的加湿管道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静电雾化单元的结构的概要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单元的加湿运转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静电雾化单元的换气运转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A的静电雾化单元的配置位置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B的加湿管道及静电雾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C的加湿管道及静电雾化单元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C的加湿管道及静电雾化单元的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E的静电雾化单元的配置位置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系统的结构的概要
(1-1)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要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2应用于空调系统1。空调系统1具备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外机4以及加湿器6。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使用图1、图2以及图6所示的“上”、“下”、“前”、“后”这样的表述来说明各个箭头的方向。另外,在图4及图6中,用粗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在该空调系统1的运转模式中,例如有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转、送风运转、换气运转以及空气净化运转。如图4所示,空调系统1具备对空调室内机2以及加湿器6进行控制的控制部8。
空调室内机2设置于房间RM(参照图1),进行房间RM中(室内)的空气调节。如图1以及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2包含于空调系统1的空调机10。空调机10具备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通过制冷剂联络管11、12连接。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外机4以及制冷剂联络管11、12构成制冷剂回路13。空调系统1即使不使用加湿器6,通过使用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空调机10),也能够进行例如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送风运转以及空气净化运转。在制冷剂回路13中,例如在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除湿运转时,反复进行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由控制部8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空调室内机2安装于房间RM的壁WL而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空调室内机2的类型不限于设置于房间RM的壁WL的类型。空调室内机2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天花板CI或地板FL。
如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2具有热交换器21。空调室内机2使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1而进行空气的热交换。热交换器21具有多个传热翅片21a和多个传热管21b。在热交换器21中,空气通过多个传热翅片21a之间。另外,在热交换时,空气通过多个传热翅片21a之间,同时制冷剂在传热管21b中流动。在传热管21b中流动的制冷剂是热介质的一种。传热管21b以多次折返而多次贯通各传热翅片21a的方式与多个传热翅片21a热连接。
通过在使用空调室内机2及空调室外机4的同时使用图1及图4所示的加湿器6,空调系统1能够进行例如加湿运转及换气运转。换言之,这样的结构的空调系统1的空调室内机2能够进行与例如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转、送风运转、换气运转以及空气净化运转对应的运转。加湿器6具有经由空调室内机2而与室内连通的供排气软管68。空调室内机2能够利用加湿器6,借助经供排气软管68供给到房间RM中(室内)的水分进行提高室内的湿度的加湿。另外,空调室内机2能够利用加湿器6,借助经供排气软管68供给到房间RM中(室内)的外部气体进行房间RM的换气。在本公开中说明的外部气体是室外OD的空气。
空调系统1的控制部8包括对空调室内机2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1、以及对空调室外机4和加湿器6进行控制的室外控制板82。控制装置81和室外控制板82分别例如是由微型计算机实现的控制器。例如,控制装置81具备计时器81a、控制运算装置81b以及存储装置81c。控制运算装置81b能够使用CPU或GPU这样的处理器。控制运算装置81b读出存储在存储装置81c中的程序,按照该程序进行例如规定的顺序处理和运算处理。进而,控制运算装置81b能够按照程序,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装置81c,或者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81c的信息。
(1-2)空调室内机的静电雾化单元的配置
空调室内机2具备图4所示的静电雾化单元75。静电雾化单元75是放出包含由放电产生的离子的液体微粒的装置。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图4所示的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出口附近。加湿管道28是能够使外部气体流动的部件。换言之,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出口附近是指,由加湿管道28供给的空气向静电雾化单元75流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湿管道28的出口位于吹出开口28a(参照图10)。
空调室内机2具备外壳23。在此说明的空调室内机2的外壳23如图3所示,具有框架23f、格栅23g和前面面板23p。空调室内机2的外壳23的结构不限于在此说明的结构。例如,前面面板23p和格栅23g也可以一体化。该外壳23沿着长度方向D1较长地延伸。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上的一端E1在从正面观察外壳23时处于左手边,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上的另一端E2在从正面观察外壳23时处于右手边。在本公开中,将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上的比中央CE靠近一端E1的一侧称为一端侧,将比中央CE靠近另一端E2的一侧称为另一端侧。换言之,外壳23的中央CE与一端E1之间的区域为一端侧,中央CE与另一端E2之间的区域为另一端侧。外部气体由供排气软管68供给到一端侧。其结果是,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上的一端侧成为供气流路R1。在图4中,用单点划线的粗箭头表示外部气体的流动。在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上的另一端侧没有来自供排气软管68的外部气体的供给,因此,该另一端侧成为供气流路以外的流路R2。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于供气流路R1。
(1-3)空调室内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
控制装置81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所谓外部气体的供气中,是在加湿运转中加湿器6正在进行加湿时、或者在换气运转中加湿器6不进行加湿而正在进行供气时。控制装置81能够从室外控制板82得到与加湿器6的加湿动作以及吸排气动作相关的信息。控制装置81能够根据从室外控制板82接收到的与加湿动作以及供排气动作有关的信息,取得加湿器6结束加湿的时刻以及加湿器6结束供气的时刻。控制装置81例如使用从存储装置81c读出的规定时间的信息,通过计时器81a对规定时间进行计时,由此,能够进行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控制。与特定期间相关的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81c。控制装置81基于与特定期间相关的信息,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特定期间可以是供气中的整个期间,也可以是供气中的一部分期间,可以是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整个期间,也可以是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一部分期间,也可以是遍及供气中的期间和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期间这两者的整个期间,也可以是将供气中的一部分期间和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一部分期间合在一起的期间。
(2)详细结构
(2-1)空调室内机
如图2、图4以及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2具备热交换器21、风扇22、外壳23、空气过滤器24、排水盘26、水平挡板27、垂直挡板(未图示)、加湿管道28以及包括静电雾化单元75的静电雾化装置70(参照图11)。另外,空调室内机2具备室内温度传感器3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32。室内温度传感器3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32与控制装置81连接。
在从吸入口23a朝向吹出口23b的通风路FP中,在风扇22的上游配置有热交换器21。从传热管21b的延伸方向观察(侧视时),热交换器21以覆盖风扇22的上方的方式呈朝向下方打开的形状。在此,将这样的形状称为Λ形状或C字形状。热交换器21具有离壁WL远的第一热交换部21F和离壁WL近的第二热交换部21R。在Λ形状或者C字形状的热交换器21的第一热交换部21F的下部以及第二热交换部21R的下部之下配置有排水盘26。在热交换器21中的第一热交换部21F产生的结露由配置于热交换器21的前方下部的排水盘26承接。在热交换器21中的第二热交换部21R产生的结露由配置于热交换器21的后方下部的排水盘26承接。
在吹出口23b配置有水平挡板27和垂直挡板。水平挡板27将从吹出口23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上下变更。因此,水平挡板27构成为能够通过马达27m变更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垂直挡板构成为能够将从吹出口23b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左右变更。空调室内机2例如利用马达(未图示)以变更垂直挡板与前后方向所成的角度的方式驱动垂直挡板。
在外壳23中的吸入口23a的下游且热交换器21的上游配置有空气过滤器24。被供给至热交换器21的室内空气实质上全部通过空气过滤器24。因而,比空气过滤器24的网眼大的尘埃被空气过滤器24除去,因此不会到达热交换器21。
空调室内机2在外壳23中具备加湿管道28作为供气部件。如图5所示,加湿管道28配置于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的一端侧,包含于在外壳23的一端侧形成的供气流路R1。在加湿管道28中,吹出开口28a被配置成与热交换器21对置(参照图6)。在空调室内机2正在进行换气运转时,从加湿管道28吹出外部气体。在换气运转时,加湿器6的加湿动作停止,从加湿器6经供排气软管68向加湿管道28直接输送外部气体。在空调室内机2正在进行加湿运转时,从加湿管道28吹出加湿后的外部气体。在加湿运转时,进行加湿器6的加湿动作,从加湿器6经供排气软管68向加湿管道28输送加湿后的外部气体。在加湿管道28设置有管道过滤器28b。经供排气软管68送来的外部气体通过管道过滤器28b被吹出到外壳23中。
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静电雾化装置70中(参照图11)。静电雾化单元75优选配置在距加湿管道28的出口即吹出开口28a为100mm以内的位置。图5及图6所示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区域AR1是距吹出开口28a为100mm以内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静电雾化装置70中,该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区域AR1中的表面。静电雾化装置70和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热交换器21的上游。
如图4所示,配置于空调室内机2中的控制装置81与风扇22的马达22m以及水平挡板27的马达27m连接。控制装置81能够控制风扇22的马达22m的转速以及水平挡板的马达27m的旋转角度。控制装置81与配置于空调室外机4中的室外控制板82(参照图4)连接。在此,对控制装置81具有计时器81a、控制运算装置81b以及存储装置81c的情况进行说明,但计时器81a、控制运算装置81b以及存储装置81c也可以设置于控制部8的其他部位。例如,计时器81a、控制运算装置81b以及存储装置81c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控制板82。控制装置81能够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31检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并能够通过室内湿度传感器32检测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装置81能够使用计时器81a来设定静电雾化装置70的接通断开的定时。
(2-1-1)加湿管道
如图7、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加湿管道28具有吹出开口28a、管道过滤器28b、宽幅部28c、连接部28d以及供气开口28e。给排气软管68与圆筒状的连接部28d连接。外部气体经供排气软管68从连接部28d的末端的供气开口28e流入。在连接部28d的下游配置有与连接部28d相比在长度方向D1(左右方向)上扩宽的宽幅部28c。管道过滤器28b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安装于宽幅部28c。能够打开空调室内机2的前面面板23p而将管道过滤器28b从外壳23朝向前方拔出。在宽幅部28c中,在管道过滤器28b的下游形成有吹出开口28a。吹出开口28a与热交换器21对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2中,在比空气过滤器24靠下的位置配置有吹出开口28a,从吹出开口28a吹出的外部气体不通过空气过滤器24而流入热交换器21。由于风扇22在与长度方向D1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空气的流动,因此,从加湿管道28吹出到外壳23的一端侧的外部气体在供气流路R1中流动,不在其他流路R2中流动。
在加湿管道28安装有供气湿度传感器33。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供气湿度传感器33安装于吹出开口28a。供气湿度传感器33对由加湿管道28供给的外部气体的相对湿度进行测定。供气湿度传感器33与控制装置81连接,将检测出的外部气体的相对湿度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81。
(2-1-2)静电雾化装置
如图11所示,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静电雾化装置70中。静电雾化装置70例如具备框体71、吸入口72a、放出口72b、送风装置74以及高压变压器73。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上部的表面。在此,以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上部的表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加湿管道28的安装位置可以是加湿管道28的后表面,也可以是侧面。放出口72b配置在静电雾化装置70的框体71的上部。在此,吸入口72a配置于框体71中的与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相邻的面。在此,吸入口72a配置于框体71的后部,但也可以配置于框体71的其他部分、例如框体71的长度方向的端面。静电雾化装置70的放出口72b配置在空气过滤器24的下游。吸入口72a从外壳23的通风路FP吸入空气。为了使从吸入口72a吸入的空气通过框体71中的静电雾化单元75而从放出口72b放出,优选静电雾化装置70在框体71中具备送风装置74。但是,即使没有送风装置74,在框体71中产生气流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送风装置74。
如图12所示,静电雾化单元75通过放电将在放电电极78结露的水分变为包含离子的水微粒77而放出。为了在放电电极78产生高电压放电,通过高压变压器73在放电电极78与对置电极79之间施加高电压。由于放电电极78中产生的放电现象,放电电极78上的水分成为纳米尺寸的微粒而带电,产生静电雾。
静电雾化单元75为了使放电电极78产生结露水,例如具备冷却元件76。冷却元件76具有散热面76a和冷却面76b。在散热面76a例如热连接有散热部76c。散热部76c例如能够使用散热片。冷却面76b经由电绝缘材(未图示)而与放电电极78热连接。竖立设置于冷却面76b的放电电极78被配置为与对置电极40分开规定距离。冷却元件76例如存在珀耳帖元件。冷却元件76也可以设置多个。在冷却元件76是珀耳帖元件的情况下,当使直流电流流过珀耳帖元件时,在冷却面76b产生吸热,在散热面76a产生发热,因此,与冷却面76b热连接的放电电极78的温度降低。当放电电极78的温度低于从吸入口72a吸入的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在放电电极78产生结露。通过将放电电极78与高压变压器73的负极侧连接,将对置电极79与高压变压器73的正极侧连接,从而在水微粒77产生负离子,在放电电极78产生的静电雾带负电。
(2-2)空调室外机
如图4所示,空调室外机4具备压缩机41、四通阀42、气液分离器43、室外热交换器44、室外膨胀阀45、室外风扇46以及壳体47。压缩机41、四通阀42、气液分离器43、室外热交换器44、室外膨胀阀45以及室外风扇46收纳于壳体47中。壳体47具有吸入外部气体的后方开口部47a(参照图4)和吹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前方开口部47b(参照图1和图4)。后方开口部47a配置于壳体47的后侧。空调室外机4作为向空调室内机2供给热能的热源单元发挥功能。
压缩机41吸入气体制冷剂并将其压缩而排出。压缩机41例如是能够利用变频器调整马达41m的运转频率来变更运转容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运转频率越大,压缩机41的运转容量越大。四通阀42具有四个阀口。四通阀42的第一阀口P1与压缩机41的排出口连接。四通阀42的第二阀口P2与室外热交换器44的一方的出入口连接。四通阀42的第三阀口P3与气液分离器43连接。四通阀42的第四阀口P4与热交换器21的一方的出入口连接。
气液分离器43连接于四通阀42的第三阀口P3与压缩机41的吸入口之间。室外热交换器44将另一方的出入口与室外膨胀阀45的一方的出入口连接。室外热交换器44在从一方的出入口或另一方的出入口流入到内部的制冷剂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膨胀阀45将另一方的出入口与热交换器21的另一方的出入口连接。
在空调室外机4中配置有构成控制部8的室外控制板82。室外控制板82与控制装置81连接。室外控制板82与压缩机41的马达41m、四通阀42以及室外风扇46的马达46m连接。控制部8能够通过室外控制板82来控制压缩机41的马达41m的运转频率、四通阀42的开度以及室外风扇46的马达46m的转速。
制冷剂回路13包括压缩机41、四通阀42、气液分离器43、室外热交换器44、室外膨胀阀45和热交换器21。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3中循环。作为制冷剂,例如有R32制冷剂及R410制冷剂等氟利昂类、以及二氧化碳等。在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中,制冷剂被压缩机41压缩而升温,之后,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44或热交换器21散热。另外,在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中,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45被减压膨胀,然后,制冷剂在热交换器21或室外热交换器44吸热。在气液分离器43中,进行被吸入压缩机41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四通阀42切换制冷剂回路13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
(2-3)加湿器6
本实施方式的加湿器6与空调室外机4一体化。但是,加湿器6和空调室外机4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分离的分体式。加湿器6从外部气体取入水分。加湿器6能够通过将取入的水分赋予外部气体来生成高湿度的空气。加湿器6将该高湿度的空气送至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内机2在加湿运转时,将从加湿器6送来的高湿度的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空调室内机2通过将混合有高湿度的空气的空气向房间RM中(室内)吹出,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加湿器6由控制部8控制。
加湿器6也能够停止加湿动作,不进行加湿而将外部气体送至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内机2在换气运转时,将从加湿器6送来的外部气体与室内空气混合。空调室内机2通过将混合有外部气体的空气向房间RM中(室内)吹出,能够将外部气体提供给室内。另外,加湿器6也能够停止加湿动作,不进行加湿而从空调室内机2向室外OD排出室内空气。在换气运转中,空调室内机2能够将外部气体供给到房间RM中,或者将房间RM中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OD。
如图4所示,加湿器6具备吸附转子61、加热器62、切换风门63、供排气风扇64、吸附风扇65、管道66以及壳体69。另外,加湿器6具备供排气软管68。如图1及图4所示,加湿器6的壳体69安装于空调室外机4的壳体47。加湿器6在壳体69具有吸附用空气吹出口69a、吸附用空气取入口69b和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
吸附转子61例如是具有蜂窝结构的圆盘状的调湿用转子。调湿用转子例如能够通过对具有吸附所接触的空气中的水分的性质的吸附剂进行烧制来形成。吸附转子61的吸附剂具有通过被加热而使吸附的水分脱离的性质。在未加热的空气通过蜂窝结构的吸附转子61时,空气的水分被吸附于吸附转子61。在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蜂窝结构的吸附转子61时,吸附转子61的水分被赋予给空气。吸附转子61由马达61m驱动而旋转。吸附转子61的转速能够通过改变马达61m的转速来变更。
加热器62配置在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与切换风门63之间。从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取入的外部气体在通过加热器62后,进一步通过吸附转子61而到达切换风门63。在由加热器62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吸附转子61时,水分从吸附转子61脱离,水分从吸附转子61被供给到加热后的外部气体。加热器62能够使输出变化,能够使通过了加热器62的空气的温度根据输出而变化。吸附转子61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存在通过吸附转子61的空气的温度越高则脱离的水分量越多的倾向。通过变更加热器62的温度及吸附转子61的转速,能够调节赋予外部气体的水分量。
切换风门63具有第一出入口63a和第二出入口63b。切换风门63能够切换在供排气风扇64进行驱动时吸入空气的空气的入口是第一出入口63a还是第二出入口63b。在将空气的入口设为第一出入口63a的情况下,在图4中实线所示的箭头的方向上,外部气体从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按照吸附转子61、加热器62、吸附转子61、第一出入口63a、供排气风扇64、第二出入口63b、管道66、供排气软管68、空调室内机2的顺序流动。当将空气的入口切换为第二出入口63b时,相反地,在图4中虚线所示的箭头的方向上,空气从空调室内机2按照供排气软管68、管道66、第二出入口63b、供排气风扇64、第一出入口63a、吸附转子61、加热器62、吸附转子61、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的顺序流动。切换风门63的切换由马达63m进行。
供排气风扇64配置在切换风门63的第一出入口63a与第二出入口63b之间。供排气风扇64产生从第一出入口63a朝向第二出入口63b或从第二出入口63b朝向第一出入口63a的空气的流动。供排气风扇64由马达64m驱动。供排气软管68的一端与管道66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内机2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供排气软管68与房间RM经由空调室内机2连通。
在从吸附用空气取入口69b连续到吸附用空气吹出口69a的通路中配置有吸附风扇65,以搭于该通路的方式配置有吸附转子61。当借助吸附风扇65产生从吸附用空气取入口69b朝向吸附用空气吹出口69a的气流时,产生水分从通过吸附转子61的外部气体朝向吸附转子61的吸附。吸附风扇65由马达65m驱动。
吸附转子61的马达61m、切换风门63的马达63m、供排气风扇64的马达64m以及加热器62与室外控制板82连接。控制部8能够通过室外控制板82来控制吸附转子61的转速、切换风门63的切换、供排气风扇64及吸附风扇65的接通断开以及加热器62的输出。
(3)空调系统及空调室内机的动作
(3-1)概要
空调系统1的运转模式例如有制冷运转、制热运转、除湿运转、加湿运转、送风运转、换气运转以及空气净化运转。另外,能够组合多个运转。例如,能够组合制热运转和加湿运转、制冷运转和加湿运转、送风运转和加湿运转、换气运转和制冷运转、换气运转和制热运转、换气运转和除湿运转、以及换气运转和送风运转。另外,对于加湿运转、制热运转和加湿运转、制冷运转和加湿运转、送风运转和加湿运转,能够进一步组合空气净化运转。
(3-2)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开始前,例如从遥控器(未图示)对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指示制冷运转并且指示目标温度。在制冷运转时,控制部8将四通阀42切换为图4中实线所示的状态。在制冷运转时,这样切换的四通阀42使制冷剂在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之间流动,并使制冷剂在第三阀口P3与第四阀口P4之间流动。制冷运转时的四通阀42使从压缩机4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44流动。在室外热交换器44中,在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46供给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由室外热交换器44冷却后的制冷剂由室外膨胀阀45减压而流入热交换器21。在热交换器21中,在制冷剂与由风扇22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由风扇22供给的空气存在仅室内空气的情况、和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情况。通过热交换器21中的热交换而被加热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42以及气液分离器43被吸入压缩机41。由热交换器21冷却后的室内空气或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混合空气从空调室内机2吹出到房间RM,由此进行室内的制冷。在该空调机10中,在制冷运转中,热交换器21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来冷却房间RM,室外热交换器44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控制部8以使由室内温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温度接近目标温度的方式控制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
(3-3)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开始前,例如从遥控器对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指示制热运转并且指示目标温度。在制热运转时,控制部8将四通阀42切换为图4中虚线所示的状态。在制热运转时,这样切换的四通阀42使制冷剂在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之间流动,并使制冷剂在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之间流动。制热运转时的四通阀42使从压缩机4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热交换器21流动。在热交换器21中,在由风扇22供给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风扇22供给的空气存在仅室内空气的情况、和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情况。由热交换器21冷却后的制冷剂由室外膨胀阀45减压而流入室外热交换器44。在室外热交换器44中,在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46供给的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通过室外热交换器44中的热交换而被加热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42及气液分离器43被吸入压缩机41。由热交换器21加热后的室内空气或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混合空气从空调室内机2吹出到房间RM,由此进行室内的制热。在该空调机10中,在制热运转中,热交换器21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而对房间RM进行加热,室外热交换器44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控制部8以使由室内温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温度接近目标温度的方式控制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4。
(3-4)送风运转
在送风运转开始前,例如从遥控器对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指示送风运转。在送风运转时,控制部8使压缩机41停止,使制冷剂回路13中的冷冻循环停止。另外,控制部8也使加湿器6的动作停止。在送风运转中,存在从遥控器指示目标风量的情况、和使空调室内机2自动选择目标风量的情况。控制装置81以成为目标风量的方式控制风扇22的马达22m。例如,控制装置81构成为能够从转速最小的LL风级(tap)起按照L风级、M风级、H风级的顺序增大转速。在正在进行送风运转的情况下,控制部8也使加湿器6的动作停止。在送风运转中,房间RM中的室内空气通过空调室内机2进行循环。
(3-5)加湿运转
在加湿运转开始前,例如从遥控器对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指示加湿运转并且指示目标湿度。在仅进行加湿的加湿运转时,控制部8使压缩机41停止,使制冷剂回路13中的冷冻循环停止。但是,例如,在加湿制热运转中,制冷剂回路13中的冷冻循环也与加湿运转同时实施。
当接收到加湿运转的指示时,控制部8首先使加湿器6进行供排气软管68的干燥。控制部8在供排气软管68干燥后,使加湿器6开始加湿动作。控制部8以使吸附风扇65驱动且使吸附转子61旋转的方式进行控制。外部气体借助吸附风扇65的驱动而通过吸附转子61,由此,水分从外部气体吸附于吸附转子61。通过吸附转子61的旋转,吸附了水分的部位向由加热器62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的场所移动。其结果是,从吸附有水分的部位朝向被加热的空气产生水分的脱离。通过了吸附转子61而成为高湿度的空气借助供排气风扇64,经供排气软管68以及空调室内机2被送到房间RM。在加湿运转中,控制装置81为了使高湿度的空气吹出到房间RM中而驱动空调室内机2的风扇22。控制部8以使由规定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湿度接近目标湿度的方式控制空调室内机2、空调室外机4和加湿器6。规定的湿度传感器是在加湿器6和空调室内机2中设置于供空气流动的流路的湿度传感器。规定的湿度传感器例如有室内湿度传感器32、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湿度传感器。
(3-6)换气运转
在换气运转开始前,例如从遥控器对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指示换气运转。在换气运转时,停止加湿运转。另外,在仅进行换气运转的情况下,控制部8使压缩机41停止,使制冷剂回路13中的冷冻循环停止。但是,例如在一边换气一边进行制冷的情况以及一边换气一边进行制热的情况下,控制部8驱动压缩机41,实施制冷剂回路13中的冷冻循环。为了停止加湿运转,停止吸附风扇65和吸附转子61的旋转。在换气运转中,控制部8控制马达64m以驱动供排气风扇64。另外,在换气运转中,控制部8通过控制切换风门63来切换供气状态和排气状态。在供气状态下,外部气体从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被取入,经供排气软管68和空调室内机2向房间RM吹出。在排气状态下,室内空气从房间RM通过空调室内机2和供排气软管68而从加湿用空气取入口69c排出。在换气运转中,控制装置81为了使外部气体吹出到房间RM中而驱动空调室内机2的风扇22。在换气运转的供气时,加湿管道28作为将未受到加湿器6的加湿的外部气体直接供给的供气管道发挥功能。
(3-7)空气净化运转
空调系统1能够使用静电雾化装置70进行空气净化运转。在此,空气净化运转是指抑制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和/或臭气成分的运转。空气净化运转例如是利用包含静电雾化装置70产生的离子的水微粒(静电雾)抑制有害成分或臭气成分的运转。在进行加湿运转或换气运转和空气净化运转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1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所述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
(3-7-1)进行空气净化运转和加湿运转的情况
空调室内机2的控制装置81在加湿运转时,例如沿着图13所示的流程控制静电雾化装置70。控制装置81判断由遥控器(未图示)等指示的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模式是否为能够使静电雾化单元75工作的运转模式(步骤ST1)。例如,在所指示的运转模式是进行加湿运转和空气净化运转的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T1为是),判断是否处于由加湿器6进行的加湿中以及从加湿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步骤ST2)。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与控制加湿器6的控制部8的室外控制板82连接,因此,能够从室外控制板82接收与加湿器6的加湿相关的信息。另外,控制装置81通过在加湿结束的时刻开始计时器81a的计时,能够判断判断时点是否在从加湿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在处于加湿中以及从加湿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T2为是),接着,判断判断时点是否为特定期间(步骤ST3)。在判断时点为特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T3为是),控制装置81以使静电雾化单元75停止放电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T4)。在不是加湿中以及从加湿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T2为否)以及不是特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T3为否),控制装置81均进行如下这样的控制:不进行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的停止(步骤ST5)。
在正在进行空气净化运转和加湿运转时判断运转模式是否被变更(步骤ST6)。在变更了运转模式时(步骤ST6为是),返回到判断变更后的运转模式是否是能够使静电雾化单元75工作的运转模式(步骤ST1)。在判断为不存在运转模式的变更时(步骤ST6为否),判断是否有结束运转的指示(步骤ST7)。在没有结束运转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T7为否),返回流程的最初(步骤ST1)。如果有运转结束的指示(步骤ST7为是),则结束图13所示的控制流程。
此外,特定期间能够如从加湿开始起经过一定期间后等那样以时间的参数设定。另外,特定期间能够在加湿器6具有外部气体湿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基于外部气体湿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而设定等、以加湿器6的周围的环境成为特定的状态的期间设定。而且,特定期间也可以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33的测定结果来设定。作为特定期间的设定的方式,例如考虑将供气湿度传感器33的测定值成为规定值以上时设为特定期间等。
(3-7-2)进行空气净化运转和换气运转的供气的情况
空调室内机2的控制装置81在换气运转的供气时,例如沿着图14所示的流程控制静电雾化装置70。控制装置81判断由遥控器(未图示)等指示的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模式是否为能够使静电雾化单元75工作的运转模式(步骤ST1)。例如,在所指示的运转模式是进行换气运转和空气净化运转的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T1为是),判断是否处于基于加湿器6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步骤ST12)。控制部8的控制装置81与控制加湿器6的控制部8的室外控制板82连接,因此,能够从室外控制板82接收与基于加湿器6的供气相关的信息。另外,控制装置81通过在供气结束的时刻开始计时器81a的计时,能够判断判断时点是否在从加湿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在处于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T12为是),接着,判断判断时点是否为特定期间(步骤ST13)。在判断时点为特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T13为是),控制装置81以使静电雾化单元75停止放电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T4)。在不是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步骤ST12为否)以及不是特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T13为否),控制装置81均进行如下这样的控制:不进行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的停止(步骤ST5)。步骤ST4和步骤ST5以后的步骤与图13所示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特定期间能够如从供气开始起经过了一定期间后等那样以时间的参数设定。另外,特定期间能够以加湿器6的吸附转子61的转速或加热器62的输出等进行加湿器6的特定动作的期间设定。而且,特定期间也可以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33的测定结果来设定。作为特定期间的设定的方式,例如考虑将供气湿度传感器33的测定值成为规定值以上时设为特定期间等。
(4)变形例
(4-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表面的情况,但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与加湿管道28分离地安装。例如,如图15所示,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与热交换器21对置的情况下,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配置于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与热交换器21之间。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静电雾化装置70和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下游。如图15所示,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下游配置有静电雾化装置70和静电雾化单元75的情况下,管道过滤器28b优选配置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附近。另外,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与加湿管道28分离而与加湿管道28并排安装。
(4-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作为供气部件的出口的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附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16所示,静电雾化单元75也可以配置于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旁通路径R3。静电雾化装置70的框体71与加湿管道28的宽幅部28c分离且并排配置。框体71与宽幅部28c经由筒体连通,该筒体成为静电雾化装置70的吸入口72a。吸入口72a设置于管道过滤器(在图15中未图示)的下游。放出口72b与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分开设置。与从吹出开口28a吹出空气同样地从放出口72b也吹出空气。因此,在图16所示的静电雾化装置70中,未设置送风装置74。从放出口72b向外壳23中放出水微粒,但为了不减少水微粒的数量,优选从空气过滤器24的下游放出水微粒。此外,在图16中,省略了管道过滤器的记载,但在图16所示的加湿管道28的方式中,也在静电雾化装置70以及静电雾化单元75的上游配置管道过滤器。
(4-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作为供气部件的出口的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附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17和图18所示,静电雾化单元75也可以配置于作为供气部件的加湿管道28的内部空间IN1。内部空间IN1是加湿管道28的宽幅部28c中的空间。静电雾化单元75在没有框体71的状态下直接配置于内部空间IN1,也省略了送风装置74。由于在加湿管道28中产生气流,因此省略框体71和送风装置74,即使静电雾化单元75直接安装在加湿管道28中也作为静电雾化装置发挥功能。另外,在图17和图18中,省略了高压变压器73的图示,但优选高压变压器73配置在加湿管道28之外。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管道过滤器28b的下游。从静电雾化单元75放出的水微粒从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放出到外壳23中。为了不减少水微粒的数量,优选从空气过滤器24的下游放出水微粒。此外,如图17和图18所示,供气湿度传感器33可以配置于加湿管道28的内部空间IN1,或者也可以配置于连接部28d中的流路。
(4-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加湿管道28作为供气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供气部件不仅限于加湿管道28。例如,也可以代替加湿器6,而在室外设置仅进行没有加湿功能的外部气体的供排气的供排气装置。在设置供排气装置的情况下,代替加湿管道28而将供气管道配置于外壳23中。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空调室内机2无法进行加湿运转,但能够进行换气运转,将外部气体向房间RM(室内)供给。供气管道与静电雾化单元75的配置关系能够和加湿管道28与静电雾化单元75的配置关系同样地设定。
(4-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加湿管道28的表面的情况,但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以覆盖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方式安装。例如,如图19所示,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与热交换器21对置的情况下,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配置于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与热交换器21之间且覆盖吹出开口28a的位置。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静电雾化装置70和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下游。
另外,静电雾化装置70也可以以覆盖图16至图18所示的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方式安装。在将静电雾化装置70安装于覆盖图16至图18所示的吹出开口28a的位置的情况下,加湿管道28和静电雾化装置70沿着外壳23的长度方向D1相邻地配置。
在静电雾化装置70以覆盖吹出开口28a的方式安装的情况下,借助在加湿管道28产生的气流,在静电雾化装置70中也能够产生气流,因此也可以省略送风装置74。另外,管道过滤器28b优选配置在静电雾化装置70的上游侧。例如,管道过滤器28b也可以安装于吹出开口28a。
(5)特征
(5-1)
在上述的空调室内机2中,静电雾化单元75配置在加湿管道28的内部空间IN1、加湿管道28的旁通路径R3或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的附近。加湿管道28的内部空间IN1是供气部件的内部空间的例子。作为供气部件的内部空间的另一例,存在用于供给未被加湿的外部气体的供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加湿管道28的旁通路径R3是供气部件的旁通路径的例子。作为供气部件的旁通路径的其他例子,存在上述供气管道的旁通路径。加湿管道28的吹出开口28a是供气部件的出口的例子。作为供气部件的出口的另一例,存在上述供气管道的出口。
控制装置81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因此,能够避开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供从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这样的湿度过剩的期间而使静电雾化单元75动作,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2的可靠性。
(5-2)
对上述的空调室内机2进行了说明的加湿管道28是能够将加湿后的外部气体向室内供给的供气部件。如使用图13说明的那样,控制装置81进行如下控制:在加湿后的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静电雾化单元75的放电。通过这样的控制,在由加湿器6加湿了的外部气体中,湿度变得过剩的频率高,因此,能够停止加湿后的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的放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过剩地加湿的外部气体被供给到静电雾化单元75,对于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提高,能够确实地提高。
(5-3)
上述的空调室内机2具备管道过滤器28b作为供被取入到静电雾化单元的外部气体通过的供气过滤器。通过管道过滤器28b防止例如花粉等异物的微粒混入外部气体而被取入静电雾化单元75,能够抑制因异物的微粒而在放电中产生异常。
(5-4)
在上述的空调室内机2中,控制装置81基于供气湿度传感器33的测定结果来决定是否进入了特定期间,判断静电雾化单元75能否放电。通过这样的控制装置81的控制,能够避开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这样的湿度过剩的期间而使静电雾化单元75动作,能够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方式、细节的多样的变更。
标号说明
2空调室内机
23外壳
28加湿管道(供气部件的例子)
28b管道过滤器(供气过滤器的例子)
33供气湿度传感器
75静电雾化单元
81控制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578号公报。

Claims (4)

1.一种空调室内机(2),其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2)具备:
外壳(23);
供气部件(28),其配置在所述外壳中,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即外部气体向所述室内供给;
静电雾化单元(75),其配置在所述外壳中,放出包含由放电产生的离子的液体微粒;以及
控制装置(81),其控制所述静电雾化单元,
所述静电雾化单元配置在所述供气部件的内部空间、所述供气部件的旁通路径或者所述供气部件的出口附近,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所述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供气部件能够将加湿后的所述外部气体向所述室内供给,
所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加湿后的所述外部气体的供气中以及从供气结束起的所述规定时间以内的特定期间停止所述静电雾化单元的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2)具备供气过滤器(28b),向所述静电雾化单元取入的所述外部气体通过该供气过滤器(28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2)具备供气湿度传感器(33),该供气湿度传感器(33)对由所述供气部件供给的所述外部气体的湿度进行测定,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供气湿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来判断所述静电雾化单元能否放电。
CN202280048846.5A 2021-08-06 2022-08-01 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76778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0225 2021-08-06
JP2021130225A JP7223082B1 (ja) 2021-08-06 2021-08-06 空調室内機
PCT/JP2022/029482 WO2023013577A1 (ja) 2021-08-06 2022-08-01 空調室内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7803A true CN117677803A (zh) 2024-03-08

Family

ID=85154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8846.5A Pending CN117677803A (zh) 2021-08-06 2022-08-01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223082B1 (zh)
CN (1) CN117677803A (zh)
WO (1) WO202301357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5082A (ja) * 2006-12-12 2008-06-26 Daikin Ind Ltd 送風ダク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185289A (ja) * 2007-01-31 2008-08-1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1903710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138044A (zh) * 2008-09-11 2011-07-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0130A (ja) * 1988-05-30 1989-12-04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3719118B2 (ja) * 2000-09-12 2005-11-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967971B2 (ja) * 2007-10-03 2012-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089424B2 (ja) * 2007-12-21 2012-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3185805A (ja) * 2012-03-12 2013-09-19 Panasonic Corp 放電生成物発生装置
CN202973364U (zh) * 2012-12-21 2013-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JP2016044877A (ja) * 2014-08-22 2016-04-04 株式会社Lixil 換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5082A (ja) * 2006-12-12 2008-06-26 Daikin Ind Ltd 送風ダク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185289A (ja) * 2007-01-31 2008-08-1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101903710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2138044A (zh) * 2008-09-11 2011-07-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24404A (ja) 2023-02-16
WO2023013577A1 (ja) 2023-02-09
JP7223082B1 (ja) 2023-02-15
JP2023026773A (ja)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41557B (zh) 空调系统
CN114341556B (zh) 空调系统
JP2004225945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7148808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2089902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569548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7223082B1 (ja) 空調室内機
JP7397027B2 (ja) 空調室内機
JP7168891B1 (ja) 空調室内機
JP2024038875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4038876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03239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013587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15885134B (zh) 室内空调系统
WO2023013586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16928760A (zh) 除湿设备、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