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7337A -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7337A
CN117677337A CN202280049502.6A CN202280049502A CN117677337A CN 117677337 A CN117677337 A CN 117677337A CN 202280049502 A CN202280049502 A CN 202280049502A CN 117677337 A CN117677337 A CN 117677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
data
dimensional scanner
scanning
depth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95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edi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614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1462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t Corp filed Critical Medit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106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03383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677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7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提出一种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处理三维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的方法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有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如果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存在异常,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分析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的数据并且相应地自动调节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扫描仪可以扫描与扫描被检体(subject)的部分(例如,扫描仪的探针尖端)相距一定距离内存在的对象。在本公开中,这种可扫描的距离被称为“扫描深度”。三维扫描仪的用户(例如牙医)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扫描仪的配置来调节深度。
当扫描深度配置为较深时,即,扫描深度的值配置为较大时,可扫描的区域变得更大,并且可以通过扫描获取更多的数据,但是产生噪声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例如,可以扫描被检体的更深区域,因此甚至可以获取三维扫描仪的用户不打算扫描的区域(例如,口腔内部)的数据。此外,由于即使扫描仪定位为远离被检体时扫描也是可能的,所以除了被检体之外的对象(例如,用户的手指、治疗工具等)介入扫描仪和被检体之间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
相反地,当扫描深度配置为较浅时,即,扫描深度的值配置为较小时,产生噪声的可能性可能会降低,但由于所获取的数据减少,可能难以生成整个三维图像,并且可能必须使扫描仪更靠近被检体而导致不便。因此,有必要根据情况确定适当的深度。
常规地,为了改变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用户必须使用鼠标、触摸屏等通过显示器上显示的用户界面手动调节扫描深度。然而,当用户直接触摸鼠标或显示器来调节扫描深度时,例如,在牙科手术期间,存在弄脏用户的可能进入患者口腔的手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用户需要直接操作显示器或鼠标来改变扫描深度,所以用户可能会经受不得不增加移动而导致的不便,尤其是当治疗位置和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并且因此可能会导致口内扫描仪的测量时间增加以及由增加的测量时间引起的患者疲劳也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并且可以防止由于用户直接操作输入设备而可能发生的污染,并且通过根据预先配置的条件调节口内扫描仪的扫描深度来实现方便和快速的扫描。此外,本公开可以允许自动调节扫描深度,以平滑地调节扫描仪和被检体之间的距离,并自动过滤掉未进行扫描的部分(例如,口腔软组织等)。
解决方案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提出一种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处理三维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提出一种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地连接到三维扫描仪的通信电路;显示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提出一种用于存储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存储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指令配置为当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其中所述指令可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调节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防止由于用户直接操作输入设备而可能发生的污染,并且可以通过基于扫描数据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来实现方便和快速的扫描。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调节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当正在执行对非目标部分的扫描时,通知用户可以通过减小扫描深度来防止相同的和不必要的扫描以及数据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来获取患者的口腔的图像的操作的视图。
图2a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三维扫描仪的框图。图2b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口腔的三维图像的方法的视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视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显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的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的视图。
图6a至6c为示出了扫描深度的值增大或减小的情况的视图。
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分开显示在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的图像中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和不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的视图。
图9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预设扫描模式下自动调节扫描深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获取的二维图像中分开并掩蔽目标对象和非目标对象的图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被示意说明以用于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根据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或这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公开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具有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更清楚地解释本公开而选择的,并不旨在限制根据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本公开中使用的表述“包括”、“提供”、“具有”等应理解为意指可以包含其他实施例的开放式术语,除非在包括这些表述的短语或句子中另有说明。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公开中使用的单数表述可以包括复数的含义,并且这同样适用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单数表述。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将多个元件彼此区分,并不旨在限制相关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意指软件元件或硬件元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然而,“单元”并不局限于软件和硬件。“单元”可以配置为存储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中,或者可以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因此,例如,“单元”可以包括元件,诸如软件元件、面向对象软件元件、类元件和任务元件,以及处理器、函数、属性、过程、子程序、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和变量。元件和“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以组合成更小数量的元件和“单元”,或者进一步细分为附加元件和“单元”。
本公开中使用的表述“基于”用于描述影响在包括相关表述的短语或句子中描述的决定、确定动作或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并且该表述不排除影响决定、确定动作或操作的附加因素。
在本公开中,当某个元件被描述为“耦接到”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应该理解的是,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该元件可以经由新的介入元件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
在本公开中,人工智能(AI)可指模仿人类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感知能力并用计算机实施这些能力的技术,并且可以包括机器学习和符号逻辑的概念。机器学习(ML)可以是自动分类或学习输入数据的特性的算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输入数据,学习分析的结果,并基于学习的结果做出决定或预测。此外,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模拟人脑认知和决策功能的技术也可以被认为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例如,可以包括语言理解、视觉理解、推理和预测、知识表示和动作控制等技术领域。
在本公开中,机器学习可指在处理数据中通过使用经验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过程。机器学习可以意指计算机软件提高了其自身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建模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其中相关性可以由多个参数表示。神经网络模型从给定数据中提取特征,并分析特征以导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且重复该过程以优化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可以称为机器学习。例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相对于作为输入-输出对提供的数据的映射(相关性)。替代地,即使当仅提供输入数据时,神经网络模型也可以通过导出数据中的规律性来学习所提供的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本公开中,人工智能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或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被设计为在计算机上实施人脑结构,并且可以包括模拟人类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并具有权重的多个网络节点。通过模拟神经元通过突触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突触活动,多个网络节点可以相互连接。在人工智能学习模型中,多个网络节点可以位于具有不同深度的层上,以基于卷积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人工智能学习模型可以是,例如,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将省略对相同或相应元件的重复描述。然而,即使省略对元件的描述,在实施例中也不打算排除这种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200)来获取患者的口腔的图像。根据各种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可以是用于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的图像的牙科医疗设备。例如,三维扫描仪(200)可以包括口内扫描仪。如图1所示,用户(10)(例如,牙医或牙科保健师)可以使用三维扫描仪(200)从被检体(20)获取被检体(20)(例如,患者)的口腔图像。在另一示例中,用户(10)可以从以被检体(20)的口腔形状制成的诊断模型(例如,石膏模型或印模模型)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图像。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描述通过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来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图像。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还可以获取被检体(20)的另一部分(例如,被检体(20)的耳朵)的图像。三维扫描仪(200)可以成形为插入口腔或从口腔移除,并且可以是手持式扫描仪,用户(10)可以自由地调节其扫描距离和扫描角度。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可以插入被检体(20)的口腔中,并以非接触的方式扫描口腔的内部,从而获取口腔的图像。口腔的图像可以包括至少一颗牙齿、牙龈和可插入口腔的人工结构(例如,包括支架和金属丝的正畸设备、植入物、假牙和插入口腔的正畸辅助器具)。三维扫描仪(200)可以使用光源(或投影仪)将光发射到被检体(20)的口腔(例如,被检体(20)的至少一颗牙齿或牙龈),并且可以通过摄像机(或至少一个图像传感器)接收从被检体(20)的口腔反射的光。根据另一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可以扫描口腔的诊断模型,以获取口腔的诊断模型的图像。当口腔的诊断模型是模拟被检体(20)的口腔的形状的诊断模型时,口腔的诊断模型的图像可以是被检体的口腔的图像。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描述假设但不限于通过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内部来获取口腔图像。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可以基于通过摄像机接收的信息来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的表面图像作为二维图像。被检体(20)的口腔的表面图像可以包括被检体(20)的至少一颗牙齿、牙龈、人造结构、脸颊、舌头或嘴唇中的至少一个。被检体(20)的口腔的表面图像可以是二维图像。
通过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获取的口腔的二维图像可以传输到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连接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或便携式通信设备。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从三维扫描仪(200)接收的口腔的二维图像来生成口腔的三维图像(或者,三维口腔图像或三维口腔模型),该三维图像是口腔的三维表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口腔的二维图像通过以三维方式对口腔的内部结构进行建模来生成口腔的三维图像。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可以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以获取口腔的二维图像,基于获取的口腔的二维图像生成口腔的三维图像,并将生成的口腔的三维图像传输到电子设备(100)。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可以通信地连接到云服务器(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将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或口腔的三维图像传输到云服务器,并且云服务器可以存储已经从电子设备(100)接收的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或者口腔的三维图像。
根据另一实施例,除了插入被检体(20)的口腔中的手持式扫描仪之外,固定并用于特定位置的台式扫描仪(未示出)也可以用作三维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可以通过扫描口腔的诊断模型来生成口腔的诊断模型的三维图像。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台式扫描仪的光源(或投影仪)和摄像机是固定的,所以用户可以在移动手臂来固定口腔诊断模型时扫描口腔诊断模型。与手持式扫描仪相比,尽管台式扫描仪在扫描操作期间具有较低的由于摄像机和诊断模型之间的其他对象的干预而引起噪声的可能性,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仅适用于手持式扫描仪,也适用于台式扫描仪和其他三维扫描仪。
图2a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和三维扫描仪(200)的框图。电子设备(100)和三维扫描仪(200)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彼此通信连接,并且可以彼此传输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电路(203)、光源(204)、摄像机(205)、输入设备(206)和/或传感器模块(207)。可以省略三维扫描仪(200)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元件,或者可以添加其他元件到三维扫描仪(200)。另外地或替代地,一些元件可以集成或者实施为单个或多个实体。三维扫描仪(200)中的至少一些元件可以经由总线、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外围接口(SPI)或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彼此连接,以便传输和/或接收数据和/或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处理器(201)是能够执行与三维扫描仪(200)的元件的控制和/或通信相关的操作或数据处理的元件,并且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三维扫描仪(200)的元件。处理器(201)可以将从三维扫描仪(200)的其他元件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加载到存储器(202)中,可以处理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命令或者数据,并且可以存储得到的数据。根据各种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的存储器(202)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201)的上述操作的指令。
根据各种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的通信电路(203)可以与外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00))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通道,并且可以向外部设备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和从外部设备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根据实施例,为了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通信电路(203)可以包括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到外部设备的至少一个端口。在上述情况下,通信电路(203)可以经由至少一个端口与连接到电线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通信电路(203)可以配置为包括蜂窝通信模块,以便连接到蜂窝网络(例如,3G、LTE、5G、Wibro或Wimax)。在各种实施例中,通信电路(203)可以通过使用毫米波频带(例如,30GHz到300GHz的通信频带)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电路(203)可以通过使用60GHz频带的无线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此外,根据各种实施例,通信电路(203)可以包括短程通信模块,以通过使用短程通信(例如,Wi-Fi、蓝牙、蓝牙低能量(BLE)、UWB)向外部设备传输数据以及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通信电路(203)可以包括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模块。非接触通信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接触式邻近通信技术,例如,近场通信(NFC)、射频识别(RFID)通信或磁安全传输(MST)通信。
根据各种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的光源(204)可以朝向被检体(20)的口腔发射光。例如,从光源(204)发射的光可以是具有预设图案(例如,连续显示不同颜色的直线的条纹图案)的结构光。例如,可以使用图案掩模或数字微镜器件(DMD)来生成结构化光的图案,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摄像机(205)可以通过接收由被检体(20)的口腔反射的光来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的图像。摄像机(205)可以包括,例如,对应于左视场的左摄像机和对应于右视场的右摄像机,以便通过使用光学三角测量来构建三维图像。摄像机(20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图像传感器,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输入设备(206)可以接收用于控制三维扫描仪(200)的用户输入。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用户(10)的按压操作的按钮、用于检测来自用户(10)触摸的触摸板、以及包括麦克风的语音识别设备。例如,用户(10)可以使用输入设备(206)来控制扫描的启动或停止。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传感器模块(207)可以检测三维扫描仪(200)或外部环境状态(例如,用户的运动)的操作状态,并生成与检测到的状态相对应的电信号。传感器模块(207)可以包括例如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计、姿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用户(10)可以使用传感器模块(207)来控制扫描的启动或停止。例如,当用户(10)在手持三维扫描仪(200)的同时移动时,可以控制三维扫描仪(200)在传感器模块(207)测量的角速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启动处理器(201)的扫描操作。
根据实施例,三维扫描仪(200)可以通过经由三维扫描仪(200)的输入设备(206)或电子设备(100)的输入设备(206)接收用于启动扫描的用户输入来启动扫描,或者响应于三维扫描仪(200)的处理器(201)或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201)中的处理来启动扫描。当用户(10)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200)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内部时,三维扫描仪(200)可以生成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并且可以将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实时传输到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接收到的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此外,电子设备(100)可以基于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生成(构建)被检体(20)的口腔的三维图像,并且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口腔的三维图像。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正在生成的三维图像。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至少一个存储器(103)、通信电路(105)、显示器(107)和/或输入设备(109)。可以省略包括在电子设备(10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或者可以添加其他元件到电子设备(100)。另外地或替代地,一些元件可以集成或者实施为单个或多个实体。电子设备(100)中的至少一些元件可以经由总线、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外围接口(SPI)或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彼此连接,以便交换数据和/或信号。
根据各个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可以是能够执行与电子设备(100)(例如,存储器(103))的元件的控制和/或通信相关的操作或数据处理的元件。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可以可操作地耦接到电子设备(100)的元件。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可以将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元件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加载到至少一个存储器(103)中,可以处理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103)中的命令或者数据,并且存储所得到的数据。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存储器(103)可以存储用于操作至少一个处理器(101)的指令。至少一个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相关模型。至少一个存储器(103)可以存储从三维扫描仪(200)接收的数据(例如,通过口腔扫描获取的口腔的二维图像)。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通信电路(105)可以与外部设备(例如,三维扫描仪(200)或云服务器)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通道,并且可以向外部设备传输或从外部设备接收各种类型的数据。根据实施例,为了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通信电路(10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端口,以便通过有线电缆连接到外部设备。在上述情况下,通信电路(105)可以经由至少一个端口与连接到电线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通信电路(105)可以配置为包括蜂窝通信模块,以便连接到蜂窝网络(例如,3G、LTE、5G、Wibro或Wimax)。根据各种实施例,通信电路(105)可以包括短程通信模块,以通过使用短程通信(例如,Wi-Fi、蓝牙、蓝牙低能量(BLE)或UWB)向外部设备传输数据和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通信电路(105)可以包括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模块。非接触通信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非接触式邻近通信技术,例如,近场通信(NFC)、射频识别(RFID)通信或磁安全传输(MST)通信。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07)可以基于处理器(101)的控制来显示各种屏幕。处理器(101)可以在显示器(107)上显示从三维扫描仪(200)接收的被检体(20)的口腔的二维图像和/或对口腔的内部结构进行建模后的口腔的三维图像。例如,口腔的二维图像和/或三维图像可以通过特定应用来显示。在上述情况下,用户(10)可以编辑、保存和删除口腔的二维图像和/或三维图像。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输入设备(109)可以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0)的外部源(例如,用户)的命令或数据,这些命令或数据将由电子设备(100)的元件(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101))使用。输入设备(109)可以包括例如麦克风、鼠标或键盘。根据实施例,输入设备(109)可以以触摸传感器面板的形式实施,该触摸传感器面板可以耦接到显示器(107)以识别各种外部对象的接触或接近。
图2b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透视图。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可以包括主体(210)和探针尖端(220)。三维扫描仪(200)的主体(210)可以形成为用户(10)易于用手抓握和使用的形状。探针尖端(220)可以成形为易于插入到被检体(20)的口腔中和从被检体(20)的口腔移除。此外,主体(210)可以耦接到探针尖端(220)并且可以从探针尖端(220)拆卸。在主体(210)的内部,可以设置图2a所示的三维扫描仪(200)的元件。开口可以形成在主体(210)的一端,使得从光源(204)输出的光可以通过开口发射到被检体(20)上。通过开口发射的光可以通过被检体(20)反射并通过开口再次引入。通过开口引入的反射光可以通过摄像机捕获以生成被检体(20)的图像。用户(10)可以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200)的输入设备(206)(例如按钮)来启动扫描。例如,当用户(10)触摸或按压输入设备(206)时,来自光源(204)的光可以发射到被检体(20)上。
图3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口腔的三维图像(320)的方法。用户(10)可以移动三维扫描仪(200)来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三维扫描仪(200)可以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的多个二维图像(310)。例如,三维扫描仪(200)可以获取包括被检体(20)的门牙的区域的二维图像、包括被检体(20)的臼齿的区域的二维图像等。三维扫描仪(200)可以将多个获取的二维图像(310)传输到电子设备(100)。根据另一实施例,用户(10)可以在移动三维扫描仪(200)的同时扫描口腔的诊断模型,或者获取口腔的诊断模式的多个二维图像。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了通过扫描被检体(20)的口腔内部来获取被检体(20)的口腔的图像的情况,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可以将被检体(20)口腔的多个二维图像(310)中的每一个转换为具有三维坐标值的一组多个点。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将多个二维图像(310)中的每一个转换为点云,该点云是具有三维坐标值的一组数据点。例如,基于多个二维图像(310)的三维坐标值的一组点云可以被存储为被检体(20)的口腔的原始数据。通过对准点云,每个点云是具有三维坐标值的一组数据点,电子设备(100)可以完成完整的牙齿模型。
根据各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可以重新配置(重建)口腔的三维图像。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经由使用泊松算法将存储为原始数据的一组点云融合以重新配置多个点并且将这些点转换为闭合的三维表面来重新配置被检体(20)的口腔的三维图像(320)。
如上所述,三维扫描仪(200)可以通过插入被检体(20)的口腔并以非接触方式扫描口腔来获取口腔的图像。这里,三维扫描仪(200)的可扫描距离,即可以通过扫描获取数据的距离,被称为“扫描深度”。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图4示出了当具有扫描深度d的三维扫描仪(200)扫描被检体(20)时的扫描区域(410)。在实施例中,距离三维扫描仪(200)的摄像机部分(例如,探针尖端(220))的可扫描距离d对应于扫描深度。在图4的实施例中,被检体(20)的一部分(420)属于扫描区域(410),并且可以获取被检体属于扫描区域(410)的表面(422)作为二维图像。
在实施例中,扫描深度是指由软件配置的这样的距离:使得三维扫描仪(200)的摄像机(205)获取在最大图像捕获距离内的数据。这里,从摄像机实际获取的数据,只有属于扫描深度的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并且调节扫描深度可以包括通过使用软件调节距离至用于后续数据处理的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扫描深度是指三维扫描仪(200)的摄像机(205)可以捕捉图像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实际获取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并且调节扫描深度可以包括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摄像机(205)的硬件以调节摄像机(205)可以捕获图像的距离。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扫描深度”意指三维扫描仪可以获取数据的距离,并且可以包括上述两种情况。例如,当扫描深度值为18.5mm时,获取与三维扫描仪的扫描部分(探头尖端)相距高达18.5mm的数据以用于后续处理。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显示在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07)上的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500)的视图。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使用处理器(100)来执行数据获取程序。数据获取程序对应于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3)中。当通过处理器(101)执行数据获取程序时,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显示器(107)上显示从口内扫描仪(200)接收的二维图像(310)和基于该二维图像(310)生成的三维图像。
当执行数据获取程序时,电子设备(100)可以显示通过口内扫描仪(100)获取的图像,并提供用于处理图像的用户界面。在实施例中,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500)包括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包括数据显示区域(510)、实时视图区域(520)、模型视图区域(530)、功能框区域(540)、功能选项区域(550)和图标显示区域(560)。上述用户界面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在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500)中包括任何附加的用户界面。
数据显示区域(510)是用于显示从口内扫描仪接收的图像和基于该图像生成的三维图像的区域。在实施例中,数据显示区域(510)包括实时视图区域(520)和模型视图区域(530)。在实施例中,数据显示区域(510)包括功能选项区域(550)。
实时视图区域(520)显示从口内扫描仪(100)接收的图像。在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实时地在实时视图区域(520)中显示当前正由口内扫描仪(200)扫描的口腔的二维图像。实时视图区域(520)可以由用户移动和调节大小,并且可以与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500)分开。在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实时视图区域(520)配置为不被显示。
电子设备(100)可以在模型视图区域(530)上显示从口内扫描仪(100)获取的二维图像生成的三维图像模型。
功能框区域(540)包括用于提供用于修改/编辑或分析显示的三维图像模型的功能的用户界面和用于显示设备状态的用户界面。在实施例中,功能框区域(540)包括用于选择和删除在扫描过程中获取的不必要的数据部分的修剪功能界面(542)、用于编辑或保存生成的三维图像的功能工具界面(544)、用于显示每颗牙齿的治疗信息的图像的治疗信息界面(546)、以及用于显示口内扫描仪(200)的装置状态的设备状态显示界面(548)。
电子设备(100)可以响应于从功能框区域(540)选择一个功能界面的用户输入,在功能选项区域(550)中显示其详细选项。在实施例中,当用户选择功能框区域(550)的功能工具界面(544)的回放控制界面时,电子设备(100)可以在功能选项区域(550)中显示用于回放记录的屏幕的选项,例如,播放/停止按钮、用于控制回放位置/速度的界面等。功能选项区域(550)可以包括扫描过滤功能选项(552)。扫描过滤功能包括通过在扫描期间自动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例如口腔中的软组织)来生成扫描图像的功能。在实施例中,当选择扫描过滤功能选项(552)的无过滤模式(552-1)时,不从通过扫描获取的数据中去除诸如软组织等不必要的部分,并且将所有部分生成为图像。当选择扫描过滤功能选项(552)的牙齿和牙龈模式(552-2)时,仅保留与牙齿和与牙齿相邻的牙龈部分相对应的数据,同时去除与软组织部分相对应的数据。当选择扫描过滤功能选项(552)的牙齿模式(552-3)时,仅保留与牙齿相对应的数据,并且去除剩余数据。可以使用将口内图像用作学习数据训练的AI学习模型来自动确定获取的数据是否对应于牙齿、牙龈或软组织。当在功能框区域(540)中选择了不需要详细选项的功能时,可以不显示功能选项区域(550)。
图标显示区域(560)是提供用于屏幕记录和捕获的功能的区域,并且可以包括记录区域配置图标(562)和记录启动/结束图标(564)。记录区域配置图标(562)提供用于配置待记录的屏幕区域的界面。记录启动/结束图标(564)提供用于启动或结束数据获取程序的屏幕(400)的记录的界面。
扫描深度调节条(570)提供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的界面。通过操作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用户可以增加或减少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上端和下端可以指示当前深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且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的位置可以指示当前扫描深度值。与扫描深度的最小值相对应的数值(例如,0mm)或百分比(例如,0%)可以显示在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下部上,并且与扫描深度最大值对应的数值(例如,24mm)或百分比(例如,100%)可以显示在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上部上。在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206)向上移动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增加扫描深度值,并且可以通过向下移动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减小扫描深度值。
在实施例中,如下面将参考图7和图9描述的,当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时,扫描深度调节条(570)可以调节为反映自动调节的扫描深度值。例如,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可以实时移动到与自动调节的扫描深度值相对应的位置。
在实施例中,尽管图5中未示出,但数据获取程序(500)还可以如下文所述包括能够打开/关闭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的功能的用户界面。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当用户手动调节扫描深度时,如下所述,可以关闭,即释放,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的功能。例如,当用户通过使用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等来调节扫描深度值时,可以关闭能够打开/关闭自动调节上述扫描深度值的功能的用户界面。
数据获取程序(500)的上述用户界面仅仅是示例,数据获取程序中还可以包括另外的用户界面和/或其他类型的用户界面。
三维扫描仪(200)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扫描仪的配置来调节扫描深度的基础值或扫描深度范围。在实施例中,三维扫描仪的基础扫描深度值可以是18.5mm,并且扫描深度值的范围可以配置为从最小0mm到最大12mm至24mm,但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三维扫描仪(200)允许的扫描深度值范围内配置可调节的扫描深度值范围。例如,在三维扫描仪(200)允许的扫描深度值范围落在0至24mm内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数据获取程序(500)的用户界面将可调节扫描深度值的范围配置为小于该范围,例如,具有0至12mm、5至12mm、8.5至15mm的范围或其他各种范围。如上所述,可以在扫描深度调节条(570)上显示与配置的扫描深度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对应的数值或百分比。
扫描深度值可以通过数据获取程序(500)的用户界面进行调节。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经由输入设备(206)(例如,鼠标或触摸板)调节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上移动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增加扫描深度值,并且可以通过向下移动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而减小扫描深度值。
图6a至6c示出了增大或减小扫描深度值的情况。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扫描深度值配置为d1。扫描深度值d1可以对应于当三维扫描仪(200)操作时基本上使用的基础扫描深度值。基础扫描深度值可以是预设的设定值,或者可以是在三维扫描仪(200)的先前扫描中最后使用的扫描深度值。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获取被检体(20)的属于扫描深度d1的一部分(610)的表面作为二维图像。
图6b示出了将扫描深度值减小到d2的情况。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下移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减小扫描深度值。在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获取被检体(20)的属于扫描深度d2的一部分(620)的表面作为二维图像。由于减小的扫描深度值d2,被检体的属于扫描深度d2的一部分(620)可以小于被检体的属于图6a的扫描深度d1的一部分(610)。
图6c示出了将扫描深度值增加到d3的情况。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上移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来增加扫描深度值。在图6c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获取被检体(20)的属于扫描深度d3的一部分(630)的表面作为二维图像。由于增加的扫描深度值d3,被检体的属于扫描深度d3的一部分(630)可以大于被检体的属于图6a的扫描深度d1的一部分(610)。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自动调节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的方法和装置。
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的方法(700)的流程图。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部分过滤方法可以是由计算机(例如,电子设备(100))实施的方法。然而,根据本公开的过滤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过其他设备(例如,三维扫描仪(200))来实施。
尽管在所示的流程图中以连续顺序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但是除了顺序执行之外,这些步骤还可以以本公开任意组合的任何顺序执行。根据本流程图的描述不排除对方法或算法的改变或修改,并且不意指任何步骤是必要的或期望的。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步骤可以并行地、反复地或启发式地执行。在实施例中,可以省略至少一些步骤或者可以添加其他的步骤。
在步骤(710)中,开启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操作。开启扫描操作可以包括开启与三维扫描仪(200)相关联的软件的操作。当开启扫描操作时,三维扫描仪(200)可以用基础扫描深度值执行扫描。在实施例中,基础扫描深度值可以是预设的设定值,或者可以是在三维扫描仪(200)的先前扫描中最后使用的扫描深度值。
在步骤(720)中,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200)对被检体(20)进行扫描。被检体可以包括口腔或诊断模型(例如,石膏、印模等)。
在步骤(730)中,从三维扫描仪的测量单元(例如,三维扫描仪(200)的探针尖端(220))获取被检体的扫描图像。在实施例中,获取的扫描图像是被检体的存在于扫描深度内的表面的二维图像,并且获取被检体的扫描图像包括从通过摄像机获取的被检体的图像数据中仅选择和获取存在于扫描深度内的图像数据。
在实施例中,获取的二维扫描图像可以传输到电子设备(100),并且显示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实时视图区域(520)上。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三维扫描仪(200)获取的图像中,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和不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可以分开显示在实时视图区域(520)上。
图8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在通过三维扫描仪(200)获取的图像中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和不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分开显示在实时视图区域(800)上。实时视图区域(800)可以对应于数据获取程序(500)的实时视图区域(520)。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掩蔽未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802)。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掩蔽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或者可以以分开的方式掩蔽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和不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
可根据各种参考文献对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和不用于生成三维信息的部分进行分类。在实施例中,用于生成三维数据的部分对应于配置为目标的区域。例如,目标对象可以是与牙齿相对应的区域或者与牙齿和牙龈相对应的区域。
在实施例中,获取的扫描图像是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的二维图像而与扫描深度无关,并且仅存在于扫描深度内的扫描图像可以用作为生成三维图像而获取的数据。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所有二维图像都可以显示在实时视图区域(800)上,仅通过软件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数据可以用作为生成三维图像而获取的数据,并且可以掩蔽扫描深度外的区域并显示为不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
在步骤(740)中,基于获取的数据生成被检体的三维数据(三维图像)。在实施例中,还执行用于连接和对准生成的三维数据(例如,体素)的对准操作。生成的三维数据可以传输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器(107),并且显示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模型视图区域(530)上。
在实施例中,当通过步骤(730)在扫描深度内获取的数据(例如,二维图像数据)的密度低于预先配置的参考值(N%),例如,低于显示二维扫描数据的实时视图区域(520)的N%时,所获取的扫描数据不应用于三维数据生成。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扫描区域获取数据较少而导致三维数据未正确连接和对准的“对准问题”的发生。
在步骤(750)中,基于生成的三维数据来确定获取的数据是否异常。在实施例中,当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不包括在三维数据中时,即,当没有生成三维数据时,由于在当前扫描深度内不存在对象,所以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在实施例中,如果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在预设时间或预设次数的扫描操作中没有包括在三维数据中,则由于在当前扫描深度内不存在对象,所以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
类似地,当生成的三维数据缺乏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时,例如,当存在不连续数据、出现孔洞或数据密度小于预设参考值时,由于对象没有充分进入当前扫描深度,所以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在实施例中,当在预设时间或预设次数的扫描操作上生成的三维数据中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不足时,由于对象没有充分进入当前扫描深度,所以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
在实施例中,当噪声数据包括在生成的三维数据中时,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噪声数据是指通过扫描除待扫描的被检体之外的对象而产生的数据,诸如像舌头、脸颊内侧等软组织、手指、治疗/诊断仪器和其他外部物质。生成的数据是否是噪声数据可以通过使用将口内图像用作学习数据训练的AI学习模型来自动确定。
除了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的上述情况之外,还可以包括可能产生不准确的三维数据的另外情况,并且在步骤(750)中,所有这些情况都可以确定数据中具有异常。在步骤(750)中确定数据中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返回到步骤(720)来继续执行扫描操作。
在步骤(760)中,在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调节扫描深度可以包括用软件调节扫描深度值或者用硬件调节扫描深度值。在实施例中,在确定当前扫描深度内不存在对象或者对象没有充分进入当前扫描深度的情况下,增加扫描深度值以能够扫描更长的距离。在实施例中,增加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扫描深度值增加预先配置的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增加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扫描深度值改变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诸如最大扫描深度值。
因此,当扫描深度值自动增加时,由于增加的扫描深度,被检体充分进入扫描深度内,从而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获取。
在实施例中,当噪声数据包括在生成的三维数据中时,确定在三维扫描仪和被检体之间存在不是测量目标的对象,并且自动减小扫描深度值。在实施例中,减小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扫描深度值减小预先配置的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减小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扫描深度值改变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替代地,可以基于噪声数据来确定三维扫描仪和引起噪声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将扫描深度值改变为小于该距离的值。
因此,当扫描深度值自动减小时,由于减小的扫描深度,所以不可能再在三维扫描仪的现有位置测量被检体。因此,由于使用户将三维扫描仪移动到更靠近被检体以便缩小被检体和三维扫描仪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防止出现噪声的情况,例如,介入牙齿和扫描仪之间的用户的手或患者的舌头或脸颊等。
在实施例中,在扫描深度值自动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或三维扫描仪(200)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通知以各种方式来告知用户扫描深度值已自动改变。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数据获取程序(500),通过在屏幕上使用文本或图片/视频来向用户显示扫描深度值的变化,或者通过使用语音消息、警报(例如,嘟嘟声)等来通知用户。替换地或另外地,可以通过三维扫描仪(200)向用户提供振动或可听警报。在实施例中,通知用户扫描深度值已自动改变的方法在自动增加扫描深度值的情况和自动增加扫描深度值的情况之间可以不同。
在实施例中,在自动增加或减少扫描深度值的情况下,如上文参考图5所述,数据获取程序(500)的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的扫描深度调节按钮(571)实时移动到与自动调节的扫描深度值相对应的位置。在实施例中,如参考图5所述,当用户手动调节扫描深度时,如下所述,可以关闭,即释放,自动调节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深度值的功能。
上述步骤(720)至(760)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在预设的时间段或预设的扫描(图像)时间段执行。在实施例中,如果关闭了自动调节扫描深度值的功能,则不执行步骤(750)和(760)。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基于生成的三维数据来确定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但是可以针对在步骤(730)中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来执行数据是否异常的确定。例如,在步骤(750)中,可以基于在步骤(730)中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来确定数据是否异常。根据本实施例,当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不包括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时,或者当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缺乏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时,确定获取的数据具有异常,并且因此,在步骤(760)中增加扫描深度值。此外,当噪声数据包括在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中时,确定数据中存在异常,并且因此,在步骤(760)中减小扫描深度值。
在实施例中,可以部分基于二维图像数据并且部分基于三维数据来执行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的确定。例如,可以基于二维图像数据来确定获取的数据中是否不存在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或存在不充分的关于测量对象的信息,并且可以基于三维数据来确定是否包括噪声数据,反之亦然。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根据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模式和/或与三维扫描仪相关的软件(例如,数据获取程序(500))自动调节扫描深度值。在实施例中,扫描模式可以包括参照图5描述的扫描过滤功能选项(552)的三个模式,即,模式(552-1),其中不从通过扫描获取的数据中去除诸如软组织等不必要部分,模式(552-2),其中去除与软组织部分相对应的数据同时仅留下与牙齿和与牙齿相邻的牙龈部分相对应的数据,以及模式(552-3),其中仅留下与牙齿相对应的数据并且去除其余部分的数据。
在上述扫描模式中,在用于去除目标对象之外的扫描数据的模式中,诸如用于留下牙齿和牙龈的模式(552-2)和用于仅留下牙齿的模式(552-3),当没有获取目标对象的扫描数据时,可能需要自动调节扫描深度。
图9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在预设扫描模式下自动调节扫描深度的方法(900)的流程图。
在步骤(910)中,开启三维扫描仪(200)的扫描操作,并且选择去除目标对象之外的扫描数据的模式。
在步骤(920)中,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200)对被检体(20)进行扫描。
在步骤(930)中,从三维扫描仪的测量单元(例如,三维扫描仪(200)的探针尖端(220))获取存在于扫描深度内的被检体的扫描图像。在实施例中,获取的扫描图像是存在于扫描深度内的被检体的表面的二维图像。在实施例中,获取的二维扫描图像可以传输到电子设备(100),并且显示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实时视图区域(520)上。
在步骤(940)中,在获取的二维图像中,分开和掩蔽目标对象区域和非目标对象区域。例如,当选择留下牙齿和牙龈的模式(552-2)时,分开和掩蔽牙齿和牙龈部分以及其他部分。替代地,当选择仅留下牙齿的模式(552-3)时,分开和遮蔽牙齿部分和其他部分。在实施例中,可以仅掩蔽目标对象,或者可以仅掩蔽除目标对象之外的部分。
可以使用将口内图像用作学习数据训练的AI学习模型来自动确定获取的数据是目标对象(牙齿或牙龈)还是其他软组织。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获取的二维图像(1000)中分开和掩蔽目标对象和非目标对象的图像。如图10所示,除了目标对象之外的部分(1010),即,对应于嘴唇内侧的软组织部分与对应于牙齿(1020)和牙龈(1030)的部分分开并且被掩蔽。图10的实施例示出了选择留下牙齿和牙龈的模式的情况,但是即使当选择仅留下牙齿的模式时也可以执行相同的方法。在实施例中,掩蔽图像可以显示在数据获取程序(500)的实时视图区域(520)中。
在步骤(950)中,当确定目标对象不存在于获取的二维图像中时,减小扫描深度值。
在实施例中,当在预设时间或预设次数的扫描操作中获取的二维图像中不存在目标对象时,确定目标对象不存在。当在预设时间或预设次数的扫描操作获取的二维图像中扫描至少一部分目标对象时,可以不减小扫描深度值。
在实施例中,减小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扫描深度值减小到基本上不可能扫描的程度。例如,扫描深度值可以改变为最小扫描深度值(例如,0.01mm)。替代地,扫描深度值可以改变为0或更小。
在实施例中,在扫描深度值减小到基本上不可能进行扫描的情况下,可以如上所述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通知以各种方式来告知用户这一点。
当通过警报识别出扫描深度通过减小扫描深度值而缩小并且几乎不进行扫描时,用户可以将扫描仪移动到目标对象存在的部分并重新开始扫描操作,或者通过用于操作三维扫描仪(200)或数据获取程序(500)的扫描深度调节条(570)等的方法将扫描深度值重新调节到能够进行扫描的值。通过上述配置,当继续扫描不具有目标对象的不必要部分时,警告用户该情况,从而防止不必要的扫描操作和防止数据处理继续进行。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实施为记录在机器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软件。该软件可以是用于实施本公开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软件。该软件可以由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程序员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推断。例如,软件可以是机器可读命令(例如,代码或代码段)或程序。机器可以是能够根据从记录介质调用的指令进行操作的设备,并且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在实施例中,机器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在实施例中,机器的处理器可以执行被调用的命令,以使机器的元件执行与该命令相对应的功能。在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01)。记录介质可以是指存储能够被机器读取的数据的任何类型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可以包括例如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设备等。在实施例中,记录介质可以是至少一个存储器(103)。在实施例中,记录介质可以被分发到通过网络彼此连接的计算机系统。该软件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被分发、存储和执行。记录介质可以是非瞬态记录介质。非瞬态记录介质是指无论数据是半永久存储还是临时存储都存在的有形介质,并且不包括瞬态传输的信号。
尽管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已经通过一些实施例中描述的示例和附图中示出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替换、修改和改变,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技术范围。此外,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替换、修改和改变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处理三维扫描仪的扫描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
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
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述测量对象不存在于所述扫描深度内或者所获取的扫描图像的密度等于或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增加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加所述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所述扫描深度值配置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或将所述扫描深度值增加一个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获取的扫描图像中包括噪声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减小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少所述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所述扫描深度值配置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或者将所述扫描深度值减少一个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获取的扫描图像中不包括目标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将扫描深度值配置为最小扫描深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将视觉、听觉或触觉通知提供给用户。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通信地连接到三维扫描仪;
显示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通过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
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
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述测量对象不存在于所述扫描深度内或者所获取的扫描图像的密度等于或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增加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增加所述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所述扫描深度值配置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或将所述扫描深度值增加一个预设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获取的扫描图像中包括噪声数据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减小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减少所述扫描深度值包括将所述扫描深度值配置为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值或者将所述扫描深度值减少一个预设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包括:在所获取的扫描图像中不包括目标区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扫描数据异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调节所述扫描深度包括将扫描深度值配置为最小扫描深度值。
20.一种用于存储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指令配置为当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操作,
其中所述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测量对象在所述三维扫描仪的预先配置的扫描深度内的扫描数据;
基于从所述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扫描图像来确定所述扫描数据是否异常;以及
在确定所述扫描数据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节所述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
CN202280049502.6A 2021-07-21 2022-07-21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6773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95453 2021-07-21
KR1020220061439A KR20230014621A (ko) 2021-07-21 2022-05-19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심도 조절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22-0061439 2022-05-19
PCT/KR2022/010687 WO2023003383A1 (ko) 2021-07-21 2022-07-21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심도 조절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7337A true CN117677337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9502.6A Pending CN117677337A (zh) 2021-07-21 2022-07-21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73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19839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извлече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движе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датчика холла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ю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US20170289523A1 (en) Dental intraoral scanner system
EP3790500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behavior of oral care device based on status of oral cavity
KR102351684B1 (ko) 구강 이미지의 처리 방법, 그에 따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구강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JP7100587B2 (ja) 口腔ヘルスケアデバイスのユーザの動きを検出してフィードバック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43747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scan depth of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CN117677337A (zh) 用于调节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011404A (ja) 動作認識処理装置
KR102583414B1 (ko)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60020B (zh) 口腔清洁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30014621A (ko)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심도 조절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3831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ise filtering in scan image process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EP435070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US2023038614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mands for processing scanned images of 3d scanner
KR102532535B1 (ko)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처리에 있어서의 노이즈 필터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12679B1 (ko) 구강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그 장치 및 그 명령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KR10250977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KR20230052217A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2615021B1 (ko)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정렬 방법, 장치 및 명령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CN118076318A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KR10261268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3차원 스캐너의 스캔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WO2023204509A1 (ko) 3차원 스캐너의 3차원 이미지 모델의 생성과 정렬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EP4299033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20230306554A1 (en) Oral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or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KR20220122486A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