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6945A - 微波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波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6945A
CN117676945A CN202211097227.3A CN202211097227A CN117676945A CN 117676945 A CN117676945 A CN 117676945A CN 202211097227 A CN202211097227 A CN 202211097227A CN 117676945 A CN117676945 A CN 117676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sidewall
microwave heating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72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
吴卫锋
卢阳佳
陈茂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72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6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6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设备,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微波加热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微波源和波导管,波导管包括设在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波导部,第一波导部用于引导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第一波导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加热腔的缝隙天线,或者,第一波导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上设有开口,第一侧壁盖设在开口上,第一侧壁开设有缝隙天线,其中,缝隙天线包括多个第一缝隙和多个第二缝隙,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相垂直。本申请通过缝隙天线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切割感应电流辐射多重相位幅度的电磁波,并以此叠加形成均匀场,实现对加热腔中的食物的均匀加热,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增加了微波加热设备的有效容积。

Description

微波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波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微波加热设备通常是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微波实现腔内的微波场均匀,或是利用转盘转动使得放置在转盘上的待加热物能够被微波场均匀加热。搅拌装置或转盘的安装不仅增加了微波加热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微波加热设备的制造难度,还占用了微波加热设备的整机空间,降低了有效容积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微波加热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围设形成加热腔;
微波源,设置在第一壳体外,微波源用于产生微波;
波导管,设置在第一壳体外,波导管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波导部,第一波导部与微波源连接,用于引导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
第一波导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加热腔的缝隙天线,或者,第一波导部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上设有开口,第一侧壁盖设在开口上,第一侧壁开设有缝隙天线;
其中,缝隙天线包括多个第一缝隙和多个第二缝隙,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相垂直。
其中,第一缝隙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一缝隙呈矩阵间隔设置。
其中,第二缝隙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缝隙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缝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其中,第二缝隙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缝隙的中部连通。
其中,波导管还包括第二波导部,第二波导部分别与微波源和第一波导部连接,用于将微波传输至第一波导部,第二波导部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第二侧壁上,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
其中,第一壳体还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微波源设置在第三侧壁背离第一侧壁的一侧。
其中,第二波导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波导部的宽度。
其中,微波加热设备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第一壳体、微波源和波导管均容置于容纳腔内,其中,第一波导部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第二波导部设置在第二侧壁与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微波源设置在第三侧壁与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
其中,微波加热设备还包括分隔件,分隔件设置在加热腔内,用于将至少部分加热腔分隔形成多个加热室。
其中,缝隙天线的面积与第一波导部在第一侧壁上的投影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5。
其中,第一波导部在第一侧壁上的投影的面积与第一侧壁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2。
其中,第一波导部的宽度为微波的波长的1/2的整数倍。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微波加热设备可通过第一波导部引导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以使缝隙天线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切割感应电流而向加热腔中辐射多重相位幅度的电磁波,并以此叠加形成均匀电磁场,实现对加热腔中食物的均匀加热,而无需安装搅拌装置或转盘等用于分散微波的结构件,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工艺,还增加了微波加热设备的有效容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侧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一检测效果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二检测效果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三检测效果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四检测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安装”、“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些微波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是一种可利用微波对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例如微波炉等。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微波加热设备需要安装搅拌装置或玻璃转盘以及相应的搅拌电机或转盘电机来实现微波均匀分布的缺陷。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加热设备1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一壳体100围设形成加热腔101。加热腔101可用于容纳待加热的物料,例如待烹饪的食材等。微波加热设备10还包括第二壳体200。第二壳体200围设形成容纳腔201。第一壳体100容置于容纳腔201内。
其中,第一壳体100的侧壁可构成微波加热设备10的内壁,例如微波炉的炉腔侧壁。第二壳体200的侧壁可构成微波加热设备10的外壁,例如微波炉的炉体侧壁。其中,壳体的侧壁的定义为壳体的一侧的壁体,并不具体限定为哪一方向上的壁体。举例而言,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以为六面体形状,壳体的侧壁可以表示该六面体的一个顶壁、四个侧壁以及一个底壁中的任意一壁。其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在同一侧上的一壁构成微波加热设备10的门体。该门体可由玻璃等可透光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侧壁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避免微波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微波加热设备10的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壳体100的侧壁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的间隔距离大致为30厘米。
其中,第一壳体100的侧壁和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其他结构,以提高微波加热设备1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加热设备10还包括微波源300和波导管400。微波源300和波导管400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00外。其中,微波源300可由磁控管和变压器组成,用于产生微波。波导管400与微波源300连接,用于传递微波。
其中,微波源300和波导管400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两个不同的侧壁外,并容置于第一壳体100的侧壁和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的空间中,从而不必占据第二壳体200外的空间,提高微波加热设备10的有效容积率。
此外,微波加热设备10还具有缝隙天线500。缝隙天线500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100上。缝隙天线500与加热腔101连通,用于将微波辐射到加热腔101中,以加热物料。
在其它实施例中,缝隙天线500也可以开设在波导管400上,或者开设在第一壳体100及波导管400上。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导管400包括第一波导部410。第一波导部410与微波源300连接,用于引导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第一波导部4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上。其中,第一侧壁110可以是第一壳体100的任意一侧壁。缝隙天线500可以开设于第一侧壁110上。
可选地,第一侧壁110为矩形形状。第一波导部410为矩形波导。第一波导部410铺设在第一侧壁110上。
可选地,第一波导部410的各边缘与第一侧壁110的边缘的距离大致为15-25毫米,以形成用于安装固定构件的区域,便于将第一波导部410固定在第一侧壁110上。其中,第一波导部410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加工方式固定在第一侧壁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导部410的各边缘与第一侧壁110的边缘的距离为20毫米。
可选地,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投影的面积与第一侧壁110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2,以保证缝隙天线500具有足够的设置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投影的面积与第一侧壁110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6/10。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于第一波导部410的边缘与第一侧壁110的边缘的间隔距离,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投影的面积与第一侧壁110的面积之比小于或等于8/10。
可选地,第一波导部410的宽度为微波波长的1/2的整数倍,以提高微波在第一波导部410中的传递效率。其中,微波波长指的是在第一波导部410中的传递的微波的波长。举例而言,微波波长为λ,第一波导部410的宽度可以为λ/2、λ、3λ/2、2λ等。其中,微波加热设备10的微波大致为12厘米,例如122毫米等。
请结合参阅图1-图3,图3是图1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侧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导管400还包括第二波导部420。第二波导部420分别连接微波源300和第一波导部410,用于将微波源300产生的微波传输到第一波导部410。
可选地,第一波导部410和第二波导部420可采用导电率高的非铁磁材料制成,以减小微波在第一波导部410和第二波导部420内的衰减。
其中,第二波导部42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20上。第二侧壁120与第一侧壁110相邻设置。换而言之,第一侧壁110的空间可全部用于安装第一波导部410,以增大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占用面积。
可选地,第二波导部420的宽度也为微波波长的1/2的整数倍,即λ/2的整数倍,以提高微波在第二波导部420中的传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还包括与第一侧壁110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30。微波源300设置在第三侧壁130背离第一侧壁110的一侧。
其中,第一波导部410设置在第一侧壁11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第二波导部420设置在第二侧壁12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微波源300设置在第三侧壁13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以提高微波加热设备10的有效容积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波导部410、第二波导部420和微波源300的布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第二波导部420和微波源300可以同时安装在第二侧壁12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或者,第一波导部410和第二波导部420可以同时安装至第一侧壁11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
可选地,第二波导部420的宽度小于第一波导部410的宽度,以减小第二波导部420所占用的微波加热设备10的空间,同时节省微波加热设备1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波导部420连接于第一波导部410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波导部420也可以连接于第一波导部410更靠近第二壳体200的侧壁的一端,从而第二侧壁120与第二壳体200的侧壁之间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以便于其他结构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导部4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7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85毫米,深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0毫米。第二波导部42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85毫米,深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0毫米。微波自第二波导部420传输至第一波导部410后,微波可在第一波导部410的区域扩散开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导部410的宽度为180毫米,深度为15毫米。第二波导部420的宽度为83毫米,深度为15毫米。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导管400为完整的管状结构。第一波导部41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管壁贴合于第一侧壁110设置。第二波导部42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管壁贴合于第二侧壁120设置。微波源300产生的微波可以通过第二波导部420的管壁传递至第一波导部410的管壁。其中,第一波导部41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加热腔101的缝隙天线500。也即是说,缝隙天线500开设于第一波导部41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管壁上,第一侧壁110也相应开设有连通加热腔101的缝隙开口,该缝隙开口与缝隙天线500的形状相匹配。微波可以沿着波导管400的管壁传输,并通过缝隙天线500馈入加热腔101内耦合。
具体地,第二波导部420自第二侧壁120靠近第三侧壁13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壁120靠近第一侧壁110的另一端,自微波源300传输到第二波导部420的微波可沿着第二波导部420的延伸方向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至第一波导部410,然后沿着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延伸方向沿另一单一直线路径行进。微波在波导管400内传输时,波导管400的管壁上会感应生成高频交流电流。缝隙天线500能够截断第一波导部410表面上的电流,并产生位移电流,对缝隙天线500产生激励,将第一波导部410中的能量转化成电磁波向加热腔101辐射,以实现对加热腔101内的物料的加热。
可选地,波导管400可以在切割形成缝隙天线500后固定在开设有相应的缝隙开口的第一壳体100上,也可以在固定于第一壳体100后再一体切割形成缝隙天线500和相应的缝隙开口。开设于第一壳体100上的缝隙开口可以与缝隙天线500的形状完全一致,也可以略有偏差,或者在位置上略有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加热设备10还包括分隔件600。分隔件600设置在加热腔101内,用于将至少部分加热腔101分隔形成多个加热室601。
其中,分隔件600可以包括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可以相互连接以在加热腔101中围合形成多个相隔离的加热室601,以便于对多个物料进行加热的同时,避免多个物料彼此间相互影响。例如,多个加热室601可以用于放置多种待烹饪的食物,从而微波加热设备10可以同时对多种食物加热,且避免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分子扩散至其他食物上而造成串味等污染问题。其中,分隔件600可以将部分加热腔101分隔形成多个加热室601,也可以将全部加热腔101分隔形成多个加热室601。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600可以围合形成多个具有矩形截面的槽体,多个槽体可以相互连接,以充分利用加热腔101的空间布置加热室601。分隔件600还可以包括可盖设于该槽体的盖板,以便于各个加热室601的密封。其中,分隔件600的材质为可透过微波的材料,例如分隔件600可以为耐高温的玻璃,以便用户观察加热室601内的物料的加热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件600围合形成的槽体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其他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导管400也可以为非完整的管状结构。具体地,波导管400的管壁只包括背离第一壳体100的顶壁以及连接于顶壁和第一壳体100之间的侧壁。也即是说,波导管400靠近第一壳体100的一侧设有开口401,第一壳体100的侧壁盖设在开口401上,从而第一壳体100的部分侧壁可构成波导管400的部分管壁。
可选地,设有开口401的波导管400可以盖设在第一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上,并固定于第一壳体100以形成第一波导部410和第二波导部420。
其中,第一侧壁110开设有缝隙天线500。缝隙天线500开设于第一侧壁110盖设在开口401上的区域,即构成第一波导部410的底壁的部分第一侧壁110上开设有缝隙天线500。缝隙天线500可以包括多种缝隙,例如相垂直的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
请结合参阅图5至图7,图6是图5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实施例中的微波加热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缝隙天线500直接开设于第一侧壁110上。开设有缝隙天线500的第一侧壁110可盖设于第一波导部410的开口401。用于构成第一波导部410的部分第一侧壁110可凸设于其他部分第一侧壁110上,从而第一波导部410可在第一侧壁110上卡合以实现定位。
在微波加热设备10中,传输到第二波导部420的微波可在第二波导部420的管壁以及盖设于第二波导部420的部分第二侧壁120上行进至第一波导部410,然后在第一波导部410的管壁以及盖设在第一波导部410上的部分第一侧壁110上行进。通过使部分第一侧壁110和部分第二侧壁120分别作为第一波导部410和第二波导部420的管壁,可减小波导管400所需的安装空间,节省波导管400的制造成本。此外,缝隙天线500可以直接开设于第一侧壁110上,从而降低加工难度。
其中,第二波导部420延伸至第二侧壁120之外的部分仍设有完整的管壁结构,并与微波源300连接。微波源300包括微波天线310。微波天线310插设于延伸至第二侧壁120之外的部分第二波导部420,以将微波传输至第二波导部420。其中,延伸至第二侧壁120之外的部分第二波导部420可贴合于第三侧壁130。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二侧壁120上的第二波导部420也可以部分或全部设有完整的管壁结构。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天线500包括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第一缝隙51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缝隙520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X轴与Y轴相互垂直。第一缝隙510与第二缝隙520相垂直。
在微波加热设备10中,缝隙天线500只有截断电流才会产生辐射,并且缝隙天线500切割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截断电流幅度相位也不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波导部410或第一侧壁110上开设相垂直的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使得缝隙天线500可以产生多重相位幅度的波,并以此叠加形成均匀场,实现对加热腔101内的物料的均匀加热。其中,均匀场可以为均匀电场,也可以为均匀磁场,也可以为均匀电磁场。在变化的电场中会产生磁场,在变化的磁场中也会产生电场,电场与磁场相互作用不可分离,就是电磁场。
其中,第一缝隙510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λ/5且小于或等于λ/3。第二缝隙520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λ/5且小于或等于λ/3。λ为微波的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缝隙510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λ/4。第二缝隙520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λ/4,以提高形成于加热腔101内的均匀场的均匀度。
可选地,缝隙天线500包括多个第一缝隙510和多个第二缝隙520。
其中,多个第一缝隙510呈矩阵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缝隙520也成矩阵间隔设置。呈矩阵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缝隙510和多个第二缝隙520组成的缝隙阵列分布于第一侧壁110上或第一波导部410靠近第一侧壁110的表面上。
其中,第一波导部410与用于引导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开设在第一波导部410的表面上或贴合于第一波导部410的第一侧壁110上,从而微波加热设备10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第一侧壁110的空间来提升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的设置数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多个第一缝隙510和多个第二缝隙520组成的缝隙天线500产生的多重相位的波所叠加形成的均匀场的均匀度,从而提高加热腔101内的物料受热的均匀性。
可选地,第一缝隙51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λ/4且小于或等于3λ/4,以提高形成于加热腔101内的均匀场的均匀度。该间隔距离定义为相邻的两个第一缝隙5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位于第一波导部410的边缘或盖设于开口401的部分第一侧壁110的边缘的第一缝隙510和/或第二缝隙520与第一侧壁11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λ/5且小于或等于λ/3,以提高形成于加热腔101内的均匀场的均匀度。
可选地,缝隙天线500的面积与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投影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5,以提高形成于加热腔101内的均匀场的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中,缝隙天线500的面积与第一波导部410在第一侧壁110上的投影的面积之比至少不小于2/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面积之比也不大于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缝隙51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λ/2。开设有缝隙天线500的第一波导部410或第一侧壁110上最边缘的第一缝隙510和/或第二缝隙520与第一侧壁11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λ/4。
可选地,第二缝隙520连通相邻的两个第一缝隙510,以提升对开设有缝隙天线500的第一波导部410或第一侧壁110的安装空间的利用率,即增大缝隙天线500的设置数量。
其中,第二缝隙520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缝隙510的中部连通,以提高形成于加热腔101内的均匀场的均匀度。也即是说,缝隙天线500为多个第一缝隙510和多个第二缝隙520组成的多个工字型溃口。
可选地,第一缝隙510沿微波在第一波导部410上行进的方向延伸,第二缝隙520垂直于该方向延伸,以提升缝隙天线500在矩形平面上的设置数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缝隙510也可以沿其他方向延伸,第二缝隙520始终与第一缝隙510相垂直。例如在具有弧度的平面上设置缝隙天线500时,相垂直的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可以对应弧面曲率设置,以使缝隙天线500的设置数量最大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微波加热设备10可通过以特定方式开设的大量第一缝隙510和第二缝隙520产生多重相位幅度的波馈入加热腔101,并以此叠加形成均匀场,实现无需搅拌结构或旋转结构即可实现的对加热腔101内的物料的均匀加热效果,提高了微波加热设备10的有效容积率,简化了微波加热设备10的制造工艺,降低了微波加热设备10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一检测效果示意图。
经场分布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能够达到的场分布效果为:场强最大值/最小值:124/3.15=39.3。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二检测效果示意图。
经水负载仿真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能够达到的温度均匀效果为:温差小于5摄氏度。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三检测效果示意图。
经水负载热像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能够达到的温度均匀效果为:温差小于5摄氏度。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的第四检测效果示意图。
经IEC烧杯1000mL腔体冷匹配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能够达到的匹配性能为:驻波比<2。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波加热设备10的匹配特性能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术语“平行”、“垂直”等属于也并不表示配件之间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形成一定的角度偏差。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此外,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固定连接可以是铆接、焊接、粘接、螺栓连接、销键连接、卡扣联接、磁式吸附等连接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采取何种连接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有特意的限制说明。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形成加热腔;
微波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微波源用于产生微波;
波导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波导管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波导部,所述第一波导部与所述微波源连接,用于引导所述微波沿单一直线路径行进;
所述第一波导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缝隙天线,或者,所述第一波导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侧壁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所述缝隙天线;
其中,所述缝隙天线包括多个第一缝隙和多个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缝隙呈矩阵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缝隙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缝隙的中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管还包括第二波导部,所述第二波导部分别与所述微波源和所述第一波导部连接,用于将所述微波传输至所述第一波导部,所述第二波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所述微波源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导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波导部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微波源和所述波导管均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第一波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波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微波源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设备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用于将至少部分所述加热腔分隔形成多个加热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天线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波导部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5。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导部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导部的宽度为所述微波的波长的1/2的整数倍。
CN202211097227.3A 2022-09-08 2022-09-08 微波加热设备 Pending CN117676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227.3A CN117676945A (zh) 2022-09-08 2022-09-08 微波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227.3A CN117676945A (zh) 2022-09-08 2022-09-08 微波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6945A true CN117676945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7227.3A Pending CN117676945A (zh) 2022-09-08 2022-09-08 微波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6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6855B2 (e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US6614011B2 (en) Microwave oven including antenna for properly propagating microwaves oscillated by magnetron
EP2852251A1 (en)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EP2741574B1 (en)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RU2215380C2 (ru) Микроволновая печь и волновод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использующего высокую частоту излучения
EP2648479B1 (en) Microwave heater
US10680335B2 (en) Resonant antenna for generating circularly-polarized signal with multiple modes
US7928350B2 (en)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KR101840684B1 (ko) 전자 레인지 및 그의 방사 모듈
GB2090110A (en) Microwave oven
KR950013271B1 (ko) 마이크로파 오븐용 삼각형 안테나 어레이
CN117676945A (zh) 微波加热设备
JP2004327293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558877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4966649B2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
CN110741731A (zh) 具有贴片天线的微波烹饪器具
JPH11135251A (ja) 電子レンジ
JPS6025874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7313312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7425240A (zh) 微波组件和烹饪器具
RU2085057C1 (ru) Сверх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ая печь
JP2010108711A (ja) 電子レンジ
KR100275968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도파관 시스템
CN117423976A (zh) 天线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6963335A (zh)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