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6626A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6626A
CN117676626A CN202211042819.5A CN202211042819A CN117676626A CN 117676626 A CN117676626 A CN 117676626A CN 202211042819 A CN202211042819 A CN 202211042819A CN 117676626 A CN117676626 A CN 117676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ke
terminal device
time
signa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28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罗之虎
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428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66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3463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8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6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该终端设备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该空闲态或该非激活态的时刻。按照这种方式,可以提升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下的终端设备的功耗,主模块和辅模块工作模式被提出。具体地,在终端设备内设置的主模块和的辅模块,主模块与辅模块之间具有通信连接。主模块功耗较高,能够监听寻呼消息,并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等。在终端设备的主模块未关闭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来告知终端设备是否被寻呼。辅模块功耗较低,无法监听寻呼消息,但能够监听唤醒信号(wake-up signal,WUS)。在终端设备的主模块被关闭或进入低功耗状态,辅模块被开启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wake-up signal,WUS)来告知终端设备是否被寻呼在收到唤醒信号后,辅模块唤醒主模块,以使主模块恢复其功能。
然而,辅模块的成功开启通常会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终端设备可能面临主模块关闭而辅模块还未完全开启的情况,导致既无法监听唤醒信号,也无法监听寻呼消息的情况。而由于网络设备认为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能够通过唤醒信号被告知是否被寻呼,其仍然有可能通过唤醒信号告知终端设备是否被寻呼,会导致终端设备实际未获知是否被寻呼,但网络设备误以为已经告知终端设备是否被寻呼,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告知,从而影响通信效率。
基于此,如何保证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通信效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可以提升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两种实施方案,一种实施方案参考下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内容,另一种实施方案参考下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内容。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均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执行两种实施方案,下述第三方面从网络设备的角度进行介绍,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网络设备均可以参考第三方面所述的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进入该空闲态或该非激活态;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该空闲态或该非激活态的时刻。
在本申请方案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消息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通信效率。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可能不会立马能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因而终端设备在等待一定时长之后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既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产生额外的监听开销,也可保证终端设备能准确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此外,本申请的该实施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进入低功耗状态后,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能准确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通知(如唤醒信号或寻呼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时长为开启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正常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间。
可选的,该第一时长包括该两项中的一项或两项:该唤醒模块加载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到该唤醒模块正常接收唤醒信号的时间(即时长)、该终端设备解码包含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的信号的时间(即时长)。
示例性地,该唤醒模块可以为唤醒接收机,网络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为WUS。
通过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等待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完全开启后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可以使用该唤醒模块有效地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具体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其中,100毫秒量级可以理解为满足100毫秒(ms)的正整数倍,例如第一时长=N*100ms,N为正整数。
示例性地,当第一时长较大(100毫秒量级)时,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且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可以不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并使用该主模块来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过该第一实现方式,由于第一时长较长,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依然可以使用主模块来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从而可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能监听到网络设备的通知。
第二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其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其中,10毫秒量级可以理解为满足10毫秒(ms)的正整数倍,例如第一时长=N*10ms,N为不大于9的正整数。
通过该第二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时长较短,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从而以较小的时延代价,实现简化协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以使得终端设备准确地的监听网络设备的通知,避免导致额外的监听开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下述项之一:(1)、该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2)、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3)、该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4)、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第三时长的时刻。可选的,第三时长可以是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开始启动唤醒模块。
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可以指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指示该第一消息的接收已被成功确认的时刻。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使得设定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灵活性更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方式为下述项之一:(1)、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2)、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过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在执行该方案之前,还可以先确定合适的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从而按照确定的该方式执行,以保证监听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根据该第一时长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或者,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确定按照所述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终端设备既可以由自身根据第一时长确定采用第一方式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也可以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采用第一方式监听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即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使得确定该终端设备监听方式的灵活性更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还是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二方式为下述项之一:(1)、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2)、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根据该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之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灵活地从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从而可保证终端设备监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根据第一时长进入该空闲态或该非激活态,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上述的第一时长为开启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正常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间。
可选的,该第一时长包括该两项中的一项或两项:该唤醒模块加载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到该唤醒模块正常接收唤醒信号的时间(即时长)、该终端设备解码包含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的信号的时间(即时长)。
示例性地,该唤醒模块可以为唤醒接收机,网络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为WUS。
在本申请方案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由于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通信效率。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该方案中终端设备在收到网络设备指示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第一消息后,将根据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确定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因此可以保证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能有效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此外,本申请的该实施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进入低功耗状态后,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能准确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通知(如唤醒信号或寻呼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该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包括:在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一时刻中较晚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该第一时刻为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较早的时刻,该第二时长为60毫秒,该第二时刻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时刻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向该终端设备的上层指示该第一消息的接收已被成功确认的时刻。第二时长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后所经历的60ms。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现有方案中的终端设备在收到该第一消息后,可以依据上述的第二时长和第二时刻中最早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然而,本申请方案中终端设备等待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完全开启,再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相当于修改了现有方案中的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可以使用该唤醒模块有效地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法,使得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可以有效地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其中,10毫秒量级可以理解为满足10毫秒(ms)的正整数倍,例如第一时长=N*10ms,N为不大于9的正整数。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当第一时长较短(即10ms量级)时,可以采用上述的方案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二方式为根据该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在执行该方案之前,还可以先确定合适的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从而按照确定的该方式执行,以保证监听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根据该第一时长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或者,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终端设备既可以由自身根据第一时长确定采用第二方式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也可以根据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采用第二方式监听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即由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使得确定该终端设备监听方式的灵活性更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还是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一方式为下述项之一:(1)、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2)、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该第二方式为下述项之一:(1)、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2)、在等待该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根据该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之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灵活地从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从而可保证终端设备监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基于第一时长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上述的第一时长为开启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正常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间。
在本申请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然后该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时长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由于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从而可知该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第一消息后,将根据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向该终端设备通知(如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从而可以保证该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能有效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基于第一时长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并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寻呼消息;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当第一时长较长(100毫秒量级)时,网络设备在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并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使得该终端设备在该时间能有效地监听到寻呼消息,该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在该时间能有效地监听到唤醒信号。因此,该方式既能避免导致网络设备产生额外的传输开销,也可保证终端设备能有效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通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时长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寻呼消息和该唤醒信号,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通过该实施方式,当第一时长较端(10毫秒量级)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唤醒信号,从而以较小的时延代价来实现简化协议,也可避免该网络设备的额外传输开销;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唤醒信号,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能有效地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可选的,该方式(终端设备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是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时长确定的。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确定合适的监听方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以向该终端设备指示其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来自该终端设备,或者该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第一时长可以由终端设备上报给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且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双方均已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该唤醒模块加载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到该唤醒模块正常接收该唤醒信号的时间、该终端设备解码包含该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的信号的时间。通过该实施方式,可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所包含的时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该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收发模块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用于调用收发单元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的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下述项之一:(1)、所述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2)、所述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3)、所述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4)、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第三时长的时刻。可选的,该第三时长可以是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该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收发模块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可以用于调用收发单元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一时刻中较晚的时刻,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时刻为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较早的时刻,所述第二时长为60毫秒,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ms量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所述第二方式为根据所述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该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三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收发模块执行接收和/或发送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在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时,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并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在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和所述唤醒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来自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所述唤醒模块加载所述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到所述唤醒模块正常接收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解码包含所述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的信号的时间。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程序或指令的输入和/或输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或者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执行所述程序或者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可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程序或指令的输入和/或输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或者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可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可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可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或者用于支持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或者用于支持设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获取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或者支持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功能,或者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或者支持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功能,或者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或者支持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如终端设备)以及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如网络设备)。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如终端设备)以及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如网络设备)。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三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以及第三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上述第四方面和第七方面或该第四方面和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上述第五方面和第七方面或第五方面和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上述第六方面和第八方面或第六方面和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可能适用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示意图;
图3为一种PF和PO的分布情况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内的模块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时序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时序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7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的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0包括网络设备100和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120a-120j。其中,110a是基站,110b是微站,120a、120e、120f和120j是手机,120b是汽车,120c是加油机,120d是布置在室内或室外的家庭接入节点(home access point,HAP),120g是笔记本电脑,120h是打印机,120i是无人机。
图1中,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相连,网络设备可以与核心网中的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网络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下面对核心网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介绍。
(1)核心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位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中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核心网的功能。
通常,按照逻辑功能划分,核心网可以划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其中,核心网中负责控制面功能网元可以统称为控制面网元,负责用户面功能的网元可以统称为用户面网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核心网设备主要为控制面网元,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
(2)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RAN节点(或设备)。一些网络设备的举例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nodeB,gNB)、下一代演进的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B,Ng-e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卫星,卫星还可以称为高空平台、高空飞行器、或卫星基站。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网络设备功能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还可以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中担任网络设备功能的设备。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未来可能的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
在一些部署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网络设备的部分功能,DU实现网络设备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此外,同一个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比如,图1中的手机包括120a、120e、120f和120j。其中,手机120a可以接入基站110a,连接汽车120b,与手机120e直连通信以及接入到HAP;手机120e可以接入HAP以及与手机120a直连通信;手机120f可以接入为微站110b,连接笔记本电脑120g,连接打印机120h;手机120j可以控制无人机120i。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网络设备100的终端设备120j来说,终端设备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设备,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兹(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业务连续性和通信质量,终端设备通常的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RM测量、监听寻呼(paging)。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包括三种: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简称连接态)、RRC空闲态(RRC_idle,简称空闲态)、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简称非激活态)。
当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存在RRC连接,并二者能够通过所述RRC连接进行通信。
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RRC连接断开,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不再保存终端设备上下文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信息(例如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RRC连接断开,但是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会继续保存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当终端设备从非激活态进入连接态时,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保存的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快速地建立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RRC连接,使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地恢复到连接态。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release)消息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示意图,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将执行以下两个方式中时间较早的一个后,才进入空闲态和非激活态。
方式1:从收到RRC释放消息的时刻开始,等待60ms;
方式2: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向终端设备的上层指示该RRC释放消息已被确认接收。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收到RRC释放消息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前,还要执行关闭定时器、重置MAC,释放配置或资源。
当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可以依据网络设备的配置,在自己的寻呼时机监听寻呼。这里的,在自己的寻呼时机监听寻呼,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依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监听寻呼预先指示(paging early indication,PEI)或寻呼DCI或寻呼消息。本申请中的寻呼可以与PEI或寻呼DCI或寻呼消息互相替换。
示例性地,当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没有信令和数据业务时,每个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周期唤醒一次占据了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耗。为了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设置终端设备能够只在被触发时才唤醒,例如终端设备只在被网络设备寻呼时才唤醒,而非每个DRX周期都唤醒一次。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配置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终端设备,在每个DRX周期监测一个寻呼时机(paging ocassion,PO)进行介绍。
一个PO是PDCCH监测ocassion的集合,可以由多个时隙组成,paging DCI在这些时隙中发送。一个寻呼帧(paging frame,PF)为一个无线帧(Radio Frame),一个寻呼帧中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PO或者一个PO的起点。
PF的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满足以下公式1:
(SFN+PF_offset)mod T=(T div N)*(UE_ID mod N)
PO的索引Index(i_s)满足以下公式2:
i_s=floor(UE_ID/N)mod Ns
其中,上述公式1和公式2中的参数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
上述表1中的参数是由PCCH-Config配置的。
其中,PagingCycle取值范围表示如下:
PagingCycle::=ENUMERATED{rf32,rf64,rf128,rf256}。
示例性地,图3示出了一种PF和PO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T=32radio frames,N=quarterT=8,Ns=2,PF_offset=0,可知一个DRX周期为32帧,其中有8个帧为Paging帧(PF)。UE_ID mod N表示UE_ID根据取余结果进行分组,将该终端设备分为N个PF中的某一个。T div N是为了确定SFN,其表示把整个DRX周期T分为N份,每一份的时间长度为T divN。
若存在4个终端设备,该4个终端设备的UE_ID分别为0、8、16、24、32,分别将该4个终端设备的UE_ID mod(模)8,得到的结果均为0,即表示该4个终端设备均对应该DRX周期中的第一个PF。进一步的,分别将该4个终端设备的UE_ID按照公式floor(UE_ID/N),进行处理得到的值为0、1、2、3、4(相当于该4个终端设备对应的在第一PF内的编号),再将4个终端设备对应的值0、1、2、3、4,分别除以Ns(Ns=2),得到的余数分别为0、1、0、1、0,可知UE_ID为0、16、32的终端设备均对应第一个PF帧的第一个PO,UE_ID为8和24的终端设备均对应第一个PF帧的第二个PO。
通过上述的配置,各个终端设备在获取自身对应的PO位置信息后,可以在对应的PO位置接收由P-RNTI加扰后的PDCCH,并获得DCI,进一步,解析DCI上的信息。
如果paging DCI指示终端设备需要调度PDSCH,那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的时频位置,在对应位置上获取寻呼消息。
通过上述的配置方式,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可以在自己的寻呼时机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若终端设备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则可以被唤醒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下面针对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的唤醒过程进行介绍。
当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无论终端设备是否有业务需要被唤醒,都需要监听寻呼,监听寻呼过程占据了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大部分功耗,因此,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让终端设备采用主模块和辅模块的工作模式。下面对终端设备中的主模块和辅模块的功能进行说明:
主模块,为终端设备中传统的电路模块,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各种操作和功能,又称为主电路模块、主电路、主接收模块、主接收机。由于主模块可以实现终端设备的各种操作和功能,因此工作状态下,主模块的功耗较高,一般在mW量级。在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辅模块开启状态或低功耗状态后,主模块进入省电状态(例如,关闭或则极低功耗状态),此时,主模块不执行监听寻呼、RRM测量、接收系统消息等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终端设备由于执行上述操作造成的功耗。而当主模块被唤醒进入工作状态,才能恢复其功能,能够执行监听寻呼、RRM、接收系统消息等操作。
辅模块,工作状态下耗能较低,一般在μW量级甚至nW量级。辅模块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机,能够接收网络设备的信号。在主模块进入省电状态后,辅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并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当接收到唤醒信号之后,辅模块可以唤醒主模块,以使主模块进入工作状态恢复自身功能。辅模块还可以称为唤醒射频(wake-up radio,WUR)、唤醒接收机(wake-up receiver,WUR)、低功耗唤醒接收机(ultra-low power wake-up receiver)、唤醒射频(wake-up radio)、辅电路模块、辅电路、辅接收模块、辅接收机。可选的,唤醒信号可以为振幅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等激励信号。可选的,当辅模块唤醒主模块后,可以从工作状态切换到省电状态,或者辅模块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主模块和辅模块的表现形式,其可以为独立的接收机,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部的独立模块,或者是可以通过与主模块分别开关来实现WUR功能的模块。
基于上述主模块和辅模块的结构,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时可以开启辅模块,并设置主模块进入省电状态。而当辅模块接收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后,即唤醒主模块,主模块进入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执行监听寻呼、RRM测量、接收系统消息等操作,进而接入网络实现终端设备的业务,最终以保证终端设备的功能。
若终端设备配置有辅模块,且辅模块没有开启时间,那么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可以依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监听唤醒信号。
但是若终端设备有辅模块,且该辅模块有一定的开启时间,那么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因主模块已关闭,辅模块可能还没有完全开启,导致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及时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基于此,如何保证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和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在该终端设备的辅模块开启期间,能准确地监听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或寻呼消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进入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该终端设备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该空闲态或该非激活态的时刻。从而可知,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可能不会立马能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因而终端设备在满足一定时长之后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既可以避免终端设备产生额外的监听开销,也可保证终端设备能准确地监听网络设备的通知(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另一实施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进入该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从而可知该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修改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以保证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能有效地监听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通知(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一个示例,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构成限定。总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和制式的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第六代(The 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的其他制式的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通信系统、长期演进-车联网(LTE-vehicle,LTE-V)系统等移动通信系统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接收机,第一个接收机为主接收机(相当于主模块)、第二个接收机为唤醒接收机(相当于辅模块);其中,主接收机可以被关闭或者设置为深度休眠,如图4中(a)所示;或者当主接收机被打开时,如图4中(b)所示,唤醒接收机接收唤醒信号以唤醒主接收机打开,可以用于数据传输和接收。唤醒接收机有能力超低功耗监听唤醒信号。唤醒接收机收到唤醒信号后可以触发主接收机唤醒。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接收机和唤醒接收机进行简单介绍。
1)、主接收机,可以是接收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reference signal,CSI RS)的接收机。又例如,主接收机是可以接收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64QAM或256QAM调制信号的接收机。又例如,主接收机是可以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信号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的信号的接收机。又例如,主接收机是本地振荡器精度较高的接收机。
2)、唤醒接收机,可以是接收用开关键控(on-off key,OOK)调制或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调制的信号的接收机,或者唤醒接收机是可以接收在生成或解码过程中不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信号的接收机,或者唤醒接收机是可以接收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的接收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唤醒接收机监测的信号,称作“WUR信号”、“唤醒信号”、“WUS”“在唤醒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等等。
其中,WUR信号,可以是用开关键控OOK调制或频移键控FSK调制的信号,或者也可以是在生成或解码过程中不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的信号,或者也可以是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
WUS,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或发起随机接入,WUS又可以称为唤醒指示信号。WUS可能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也可能承载于特定信号中。其中,所述特定信号可以基于开关键控OOK调制,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较为简单且功耗较低的接收机(例如前端(front-end)接收机)检测WUS。
当采用OOK调制时,每个比特(该比特可以是编码后的比特)对应一个符号(也可以被称为一个码片(chip))。当比特为1时,该符号长度内有信号发出(即该符号长度内信号功率不为0)。而当比特为0时,该符号长度内无信号发出(即该符号长度内信号功率为0)。应理解,也可以反过来,即当比特为0时,该符号长度内有信号发出(即该符号长度内信号功率不为0),而当比特为1时,该符号长度内无信号发出(即该符号长度内信号功率为0),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可选的,采用OOK调制时,一个符号也可以承载多个比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唤醒接收机和主接收机相比能耗更低。例如,唤醒接收机接收唤醒信号的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的能耗与主接收机接收主链路上传输的信号的能耗相比能耗更低。又例如,与主接收机相比,唤醒接收机本身的能耗更低。又例如,唤醒接收机是本地振荡器精度较低的接收机。又例如,唤醒接收机是采用包络检波的接收机。又例如,唤醒接收机是不需要做FFT或IFFT的接收机。采用这些方式便于实现唤醒接收机的低功耗。
此外,在本申请中,“指示”可以包括直接指示、间接指示、显示指示、隐式指示。当描述某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时,可以理解为该指示信息携带A、直接指示A,或间接指示A。
本申请中,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可以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如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该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还可以仅仅指示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例如,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
待指示信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也可以分成多个子信息分开发送,而且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发送方法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其中,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根据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是发射端设备通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来配置的。其中,该配置信息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包括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例如包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MAC层信令例如包括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物理层信令例如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适用于但不限于图1的通信系统架构,并且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收发器和/或处理器执行,也可以由该收发器和/或处理器对应的芯片执行。或者该实施例还可由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连接的控制器或控制设备实现,该控制器或控制设备用于管理包括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在内的至少一个装置。并且针对执行该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具体形态,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并且下文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以便于描述,并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具体的两种实施方案,图5A所示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实施方案,图5B所示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实施方案。
请参阅图5A,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具体流程如下:
S501A: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相应的,该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
示例性的,该第一消息为RRC释放消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可选的,该方式(即终端设备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是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长确定的。可选的,该实施方式可以在该步骤S501A之前被执行。
可选的,该第一时长来自该终端设备,例如是由终端设备上报给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例如该第一时长为协议所定义的。
示例性地,当存在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ms量级的终端设备、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0ms量级的终端设备和/或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00ms量级的终端设备时,各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自身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即第一时长;该网络设备根据各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时长,可以确定是否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也可以确定何时发送唤醒信号或寻呼消息,即网络设备可以依据各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时长,从下述第一方式还是第二方式中确定一种方案,并将确定的方案通过上述的第一指示信息通知给各终端设备。
可选的,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ms量级,该时长相比60ms和RRC释放消息的接收被成功确认所用的时间较短,可以忽略这开启的时长,因而该终端设备可以不向网络设备上报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即第一时长),同时网络设备可以默认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ms量级或没有开启的时长,此时,该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相当于上述的第一消息)的60ms后或RRC释放消息的接收被成功确认后,关闭主接收机,使用唤醒模块监听或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S502A: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该步骤S502A中,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依据上述图2所示的两个时刻(即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并经过60ms后的时刻、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并由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确认已成功接收该消息的时刻)中最早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S503A: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时长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为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时长是从开启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正常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时长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并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方式1: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向网络设备指示或通知该终端设备已成功接收该RRC释放消息,网络设备可以依据该确认消息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并将接收到该确认消息的时刻作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
方式2: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后,经过10毫秒,则将该10毫秒结束的时刻作为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方式3: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毫秒,则将该60毫秒结束的时刻作为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该实施方式下,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S504A:终端设备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可选地,该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下述项之一:
(1)、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的时刻。
(2)、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收到该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的指示的时刻,该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
(3)、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消息被终端设备成功解码的时刻。
(4)、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第三时长的时刻。可选的,该第三时长可以是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开始开启唤醒模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执行该步骤S504A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一方式为下述项之一:
(1)、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2)、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3)、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方式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方式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一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按照该第一方式还是第二方式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二方式为下述项之一:
(1)、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2)、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根据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执行该步骤S504A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在该实现方式一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即该第一时长的大小满足为100毫秒(ms)的正整数倍,例如第一时长=N*100ms,N为正整数。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保持终端设备的主接收机为开启状态,以用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如何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所介绍的现有方案实现;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时长结束后,关闭该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使用终端设备的辅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现方式一,由于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开启的时间(即第一时长)较长(100毫秒量级),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且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未完全被开启前),不关闭该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从而在该期间不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而是通过主模块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即可使得终端设备获取网络设备的通知信息。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已完全被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不再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而是使用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接收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从而节省能耗,同时也可以保证终端设备能接收到网络设备的通知。
实现方式二: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和唤醒信号,在该第一时长结束后,使用终端设备的辅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该实现方式二中,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即该第一时长的大小满足为10毫秒(ms)的正整数倍,例如第一时长=N*10ms,N为不大于9的正整数。
通过该实现方式二,由于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开启的时间(即第一时长)不长(10毫秒量级),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或低功耗状态、且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未完全被开启前),关闭该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不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也不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完全被开启后),使用该唤醒模块监听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从而通过较少的时延代价,以实现简化协议。
上述的实现方式一和实现方式二均可以满足: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图5A所示的实施方案,当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较大(100毫秒量级)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能有效地监听网络设备的通知(如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然而,当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较小(10毫秒量级)时,可以在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开启的期间不监听网络设备的通知(如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即通过较少的时延代价,以实现简化协议。
请参阅图5B,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具体流程如下:
S501B: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相应的,该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可选的,该方式(终端设备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是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长确定的。
可选的,该第一时长来自该终端设备,例如是由终端设备上报给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例如该第一时长为协议所定义的。
在本申请方案中,该步骤S501B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501A,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S502B: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时长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该第一时长为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时长是从开启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正常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时长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唤醒信号,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可选的,该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需要注意的是,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时长结束时刻应满足:晚于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即终端设备收到第一消息后经过下层确认成功接收该第一消息的时刻或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然而,若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早于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即终端设备收到第一消息后经过下层确认成功接收该第一消息的时刻或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那么网络设备并不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而在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
在本申请方案中,网络设备也可以在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前,不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唤醒信号,在确定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该实施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时长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但该实施方案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例如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确认消息,以向网络设备指示或通知该终端设备已成功接收第一消息,即网络设备根据该确认消息可以确定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并估算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的时刻,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因此,网络设备在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前,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在该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
S503B: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该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下述项之一:
(1)、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的时刻。
(2)、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收到该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的指示的时刻,该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
(3)、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消息被终端设备成功解码的时刻。
(4)、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第三时长的时刻。可选的,第三时长可以是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执行该步骤S503B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其中,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包括: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一方式还是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其中,该第二方式为下述项之一:
(1)、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2)、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3)、根据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之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方式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方式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按照该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该第二方式为根据该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并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监听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执行该步骤S503B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长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一时刻中较晚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该第一时刻为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较早的时刻,该第二时长为60毫秒,该第二时刻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可选的,上述第一时长(即从开启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到该唤醒模块能够监听唤醒信号所需的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ms)量级,例如第一时长=N*10ms,N为不大于9的正整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时长(60毫秒)和第二时刻(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可以理解为上述图2中所示现有的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两个可能时间,终端设备通常以其中较早的一个时刻(即第一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在本申请方案中,若第一时长(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ms量级,则终端设备可以依据该第一时长,确定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的时刻,即终端设备待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完全开启后,再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而不依据现有方案所设定的时间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确保终端设备在唤醒模块完全开启后,再接收唤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502B与步骤S503B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不同时执行,具体以实际情况或需求执行,本申请可对该两个步骤执行先后不做具体限定。
S504B: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能有效地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图5B所示的实施方案,当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较小(10毫秒量级)时,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除了满足现有协议的两个条件外,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终端设备需要等待第一时长结束后才能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第一时长为该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开启的时长,从而可知该实施方案既可避免网络设备进行不必要的消息发送,同时也可保证终端设备能有效地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通知。
在本申请方案中,上述图5A和图5B所述的实施方案中均以一个终端设备与一个网络设备之间交互为例进行描述,在实际运用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能不止一个,还可能包括多个,并且每个网络设备所通信的终端设备可能包括多个,各终端设备均可以参考上述图5A或图5B中所述的终端设备执行的监听方式,来实现监听或接收来自对应网络设备的通知,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针对上述图5A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实施方案,通过以下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例一
该具体实施例一主要针对上述步骤S504A中的实现方式一进行详细说明,该具体实施例一中,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为100ms量级及以上,或者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大于60ms。该具体实施例一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执行该步骤一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指示成功确认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nowledgement,ACK)信息的时刻和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时刻,以其中最早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性地,如图6A所示,终端设备下层指示成功确认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早于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时刻,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确认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步骤二:终端设备在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相当于上述的第一时长)内,不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使用该主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上述的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可以为该四项之一:(1)、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2)、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如终端设备收到该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的指示的时刻,该指示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3)、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4)、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第三时长的时刻。可选的,该第三时长可以是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
图6A示出了第一时长起始时刻为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若终端设备的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指示确认已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时刻早于60ms,则终端设备在该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确认已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由于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刻,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且在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之前,不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以使用该主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或者在该具体实施例一中,若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确认已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时刻晚于60ms,则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并经过60ms后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步骤三:终端设备在唤醒模块完全开启(即第一时长结束后)之后,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并使用唤醒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如图6A所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此时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已完全开启)之后,关闭终端设备的主模块,使用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可选的,该具体实例一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时长。若第一时长包含终端设备需要寻呼的一个PO多个监听时机的部分监听时机,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在监听完该PO的剩余监听时机再关闭主模块,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少接收同一个PO的剩余监听时间,导致漏检网络设备的通知。
可选的,在该第一时长(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小于一定阈值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不用给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时长,理由为: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时长内(即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内),很大概率一直位于本小区内,并不会移动到其他小区内,若核心网设备在该第一时长内寻呼该终端设备,并不会通过其他网络设备发送寻呼该终端设备的信息,因此,其他网络设备无需知道该第一时长。
通过该具体实施例一,可知终端设备在唤醒模块开启时长(第一时长)内,终端设备不关闭主模块,同时监听寻呼消息,不接收唤醒信号。在第一时长结束后,终端设备关闭主模块,再开始接收唤醒信号。这样可以使得网络设备在唤醒模块开启期间,依然可以寻呼到终端设备。并且,本实施例不改变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时间。
具体实施例二
该具体实施例二主要针对上述步骤S504A中的实现方式二进行详细说明,该具体实施例二中,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大小为10ms量级。该具体实施例二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执行该步骤一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下层(如物理层或MAC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和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时刻,以其中最早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性地,如图6B所示,终端设备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早于终端设备接收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时刻,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步骤二: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且在第一时长之前,不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
即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且在第一时长之前,终端设备关闭主模块,不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或寻呼消息。并且,即使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时长内要寻呼终端设备,但并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以减少网络设备的无用开销。
步骤三: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使用唤醒模块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长结束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使用唤醒模块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通过该具体实施例二,当第一时长不长时,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内,关闭主模块,不监听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并且网络设备也不发送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后,再开始监听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网络设备也在该第一时长结束后再发送唤醒信号),这样可以以较少的时延代价,简化协议实现。
下面针对上述图5B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实施方案,通过下述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
具体实施例三
该具体实施例三中,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的大小为10ms量级。该具体实施例三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
步骤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后,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在该步骤二中,针对第一时长结束时刻可能存在多种情况,具体如下示例所述。
下述示例一、示例二,以及示例三中,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早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
示例一:如图7A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晚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但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早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二:如图7B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既早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也早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终端设备在该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三:如图7C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既晚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也晚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下述示例四、示例五,以及示例六中,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晚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
示例四:如图7D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早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但晚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五:如图7E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既早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也早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示例六:如图7F所示,第一时长起始的时刻为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释放消息的时刻,该第一时长结束时刻既晚于终端设备接收到RRC释放消息后经过60ms的结束时刻,也晚于终端设备的下层指示成功接收RRC释放消息的确认ACK信息的时刻;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结束的时刻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步骤三: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使用唤醒模块监听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该具体实施例三中,当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较小(10毫秒量级)时,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该终端设备在未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即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未完全开启之前),不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该网络设备也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唤醒信号。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之后,使用唤醒模块监听(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唤醒信号,此外,该网络设备也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唤醒信号,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能有效地监听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通知。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唤醒信号中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提前数据发送(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指示信息。可选的,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随机过程中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传输。可选的,前述的下行数据传输大小较小,例如小于一个传输块。终端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携带EDT数据请求消息,然后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的该请求消息后,可以将需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这样网络设备在有较小数据要发送给终端设备时,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或者在不需要进入RRC连接态,就可以把前述较小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以此减少传输时延和终端设备的能耗。
终端设备可以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是发送寻呼消息还是发送唤醒信号,以通知终端设备。即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告知终端设备希望监听寻呼消息还是唤醒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第二消息,这样终端设备不需要进入RRC连接态,就可以发送请求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ID。可选的,第二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最近一次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时的网络设备ID。便于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网络设备,获取更多的关于终端设备的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后,再发送第二消息。可选的,网络设备在收到该第二消息后,还可以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将通过寻呼消息还是唤醒信号通知终端设备。可选的,若网络设备将更改通知终端设备的方式,那么更改生效时间可以携带在第三消息中,还可以由协议预定义或系统消息指示。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在第二消息中携带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或者接收唤醒信号的接收情况或接收质量,这样便于网络设备判断通知方式。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网络设备配置的用于更改通知方式或上报信道质量的序列进行随机接入。便于网络设备判断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的目的。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唤醒信号质量较差时,通知网络设备改为寻呼消息方式通知终端设备是否唤醒,以避免终端设备收不到网络设备的通知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信号质量较好时,通知网络设备改为唤醒信号方式通知终端设备是否唤醒,以减少终端设备的能耗。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在RRC连接态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在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或低功耗状态后,网络设备是发送寻呼消息还是发送唤醒信号通知终端设备。这样可以使得不支持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修改通知方式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也可以修改通知方式。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唤醒信号的方式指示是否支持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该第二消息。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例如,该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或者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可选的,该通信装置800还包括存储单元803,该存储单元803可以用于存储通信装置8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收发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以及存储单元803(可选的)之间可以相互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步骤。
以下,结合图8至图9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8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8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8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当所述通信装置800执行上面实施例中图5A所示的流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收发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所述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
所述收发单元801,还用于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的时刻。
当所述通信装置800执行上面实施例中图5B所示的流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所述收发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所述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当所述通信装置800执行上面实施例中图5A或图5B所示的流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
所述收发单元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所述处理单元802,用于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以上只是示例,处理单元802和收发单元801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5A至5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前面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20和通信接口910。处理器920和通信接口91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通信接口91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也可以为接口电路如收发电路等。可选地,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30,用于存储处理器92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92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92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5A至5B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92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802的功能,通信接口91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801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901、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9中以存储器903、处理器902以及通信接口901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总线在图9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图10示出了一种简化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1000包括接口电路1001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可选的,所述芯片1000还可以包含总线。其中:
处理器10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通信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通信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接口电路1001可以用于数据、指令或者信息的发送或者接收,处理器1002可以利用接口电路1001接收的数据、指令或者其它信息,进行加工,可以将加工完成信息通过接口电路1001发送出去。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1003,存储器10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可选的,存储器存储了可执行软件模块或者数据结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的,芯片可以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中或网络设备中。可选的,接口电路1001可用于输出处理器1002的执行结果。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接口电路1001、处理器10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和/或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和/或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度或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芯片装置的输入对应上述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接收操作,该芯片装置的输出对应上述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发送操作。
可选地,该处理器通过接口与存储器耦合。
可选地,该芯片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度或计算机指令。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存储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需要注意的是,为描述方便和简洁,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通信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通信装置之间还可以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其中,硬件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内存管理模块(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操作系统层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应用层可以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ompact disc,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
在等待第一时长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晚于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的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不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下述项之一:
所述第一消息被接收到的时刻;
所述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所述第一消息被成功解码的时刻;
所述第一消息被接收到后经过10毫秒或16毫秒或60毫秒的时刻。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根据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一时刻中较晚的时刻,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时刻为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较早的时刻,所述第二时长为60毫秒,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消息被确认接收的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ms量级。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按照第二方式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所述第二方式为根据所述第一时长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在进入所述空闲态或所述非激活态之后监听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唤醒模块的开启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空闲态或非激活态后,并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
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0毫秒量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时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和/或唤醒信号,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前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和所述唤醒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长结束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大小级别为10毫秒量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监听来自网络设备的唤醒信号的方式,所述方式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来自所述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时长为预先定义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项:
所述唤醒模块加载所述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到所述唤醒模块正常接收所述唤醒信号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解码包含所述唤醒模块的配置参数的信号的时间。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4-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11042819.5A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676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2819.5A CN117676626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PCT/CN2023/103463 WO2024045839A1 (zh) 2022-08-29 2023-06-28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2819.5A CN117676626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6626A true CN117676626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2819.5A Pending CN117676626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6626A (zh)
WO (1) WO202404583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953A (zh) * 2012-09-21 2014-03-2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睡眠唤醒的方法
CN108781430B (zh) * 2016-04-01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谱的寻呼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19032016A1 (en) * 2017-08-08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7480857A (zh) * 2020-09-18 2024-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bs业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4339995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唤醒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5839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8810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82313A1 (zh) Dci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40498A (zh) 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16968B (zh) 传输帧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6261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092805A1 (en) Reception scheme
WO2020221093A1 (zh) 搜索空间的监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5504A1 (en) Handling a State of a Device
CN111527773A (zh) 用户终端的省电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92176B2 (en) Methods,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use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EP420788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2864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3873641A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接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WO2019029497A1 (zh) 免授权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574444B (zh) 省电信号的参数动态变更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US20220174731A1 (en) Collision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46262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76766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056938B (zh) 用于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230146656A (ko) 사이드링크 불연속 수신 커맨드 트리거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23241292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643643B (zh) 5g信号的请求、发送及通信方法及终端、基站和介质
EP4274295A1 (en) Sidelink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3207878A1 (zh) 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
WO2024012224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