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370A -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4370A
CN117674370A CN202410138811.1A CN202410138811A CN117674370A CN 117674370 A CN117674370 A CN 117674370A CN 202410138811 A CN202410138811 A CN 202410138811A CN 117674370 A CN117674370 A CN 117674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battery
discharging
instruc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88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74370B (zh
Inventor
李朝
丁东辉
胡雄毅
肖劼
潘致君
周灿苗
胡始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88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4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74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该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响应于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放电工作模式对电池进行放电控制。通过本申请,实现了基于多种放电工作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解决了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在电池的放电控制管理上不够精准。例如:云平台向电池下发关闭放电指令。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关闭放电指令后进行关闭电池放电,关闭后并向云平台回包通知,云平台接收到回包通知后知道电池关闭放电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成功。若需要打开电池放电,云平台需要下发打开放电指令,电池接收到打开放电指令后,打开电池放电,并向云平台回包通知,云平台接收到回包通知后知道电池打开放电MOS成功。
从上述交互方式可以看出,由于云平台下发指令存在延时,云平台下发指令时的电池状态与BMS接收到指令时的电池状态可能会不一致,这就会导致若关闭放电指令下发时电池状态为静止状态,BMS接收到指令时正好用户在使用(电池状态变为运动状态),则BMS接收到指令后关闭电池放电将导致用户骑行断电。同理,打开放电指令的延迟也会导致用户在用电的时候可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等待。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所述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包括:
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所述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所述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系统,所述放电控制系统包括云平台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所述云平台,用于下发电池的放电控制指令;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所述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通过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该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响应于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放电工作模式对电池进行放电控制,实现了基于多种放电工作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解决了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一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二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三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四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在步骤S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通过云平台下发电池的放电控制指令。
步骤S102具体地,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云平台指的是为云端IoT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通讯并进行指令控制电池的放电。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通过监控、控制和保护动力电池组的运行来确保其安全、高效和可靠的工作。从构成上看,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芯片、模拟前端芯片(AFE)、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及嵌入式软件等部分组成。BMS根据实时采集的电芯状态数据,通过特定算法来实现电池组的电池状态监测、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温度管理和电池均衡管理等功能,并实现对外数据通讯。电池管理系统是动力电池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确保了电池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包括运动状态检测模块、负载检测模块和放电MOS模块。
运动状态检测模块:电池保护板上使用一种运动传感器(微型贴片震动开关、陀螺仪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电池的运行状态并控制保护板器件的开启和关闭,电池的运行状态分为运动、静止、存储三种,运动是指电池在使用中,比如骑行,要获取电池的运动轨迹,上传后台的时间间隔很短;静止和存储可以统称为休眠,是指电池未使用,静止状态上传间隔变长,传感器监测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会关闭保护板部分器件;存储状态上传间隔较长,会关闭保护板上更多器件,使电池进入低功耗状态。
负载检测模块:负载检测是通过电池管理芯片监测电池组输出电流和电压,以了解电池组与外部负载之间的能量交互情况。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控制负载开关实现电池组与负载之间的连接和断开,从而实现供电和断电的过程。
放电MOS模块:动力电池系统中的放电控制模块主要由MOS场效应晶体管来实现,其电路包括MOSFET、控制信号输入、过流保护电路等组件,通过控制MOSFET的通断状态,实现了对电池与负载之间电流的精确控制。
步骤S104,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步骤S104具体地,如表1所示,预设两种打开放电条件和两种关闭放电条件,通过两种打开放电条件和两种关闭放电条件的组合,得到电池的四种放电工作模式。
表1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的使用场景为地下停车场等网络信号不好的场景,可以启动第四放电模式,因为第四放电模式可以不需要依靠云平台下发的指令,就可以执行电池放电的打开和关闭;当电池的使用场景为用户正在使用电池等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场景,可以启动第三放电模式或第四放电模式,因为这两种放电模式不会因为云平台的指令而导致电池放电的立即关闭、产生使用过程中电池突然切断的意外。因此,基于四种放电工作模式来进行电池不同使用场景的适配,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
步骤S106,响应于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放电工作模式对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基于步骤S104的四种放电工作模式可知,步骤S106中的放电控制方式也分为四种,分别为:
①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第一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第一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①具体地,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①优选地,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一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云平台通过通讯网络向电池保护板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受到指令以后,通过MCU立即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关闭,并向云平台回复完成指令的报文。当接收到云平台的打开放电指令时,通过MCU立即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可见,第一放电模式实质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放电控制方案的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②③④三种放电工作模式,来进行电池不同使用场景的适配,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
②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第二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第二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②具体地,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1)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2)当检测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3)当检测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需要强调的是,上述1)、2)和3)均可控制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即三者之间并不冲突,可以同时并存。
②优选地,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二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云平台通过通讯网络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受到指令以后,通过MCU立即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关闭,并向云平台回复完成指令的报文。MOS管开启方式:1)当接收到云平台开启放电指令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2)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MCU也会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3)当电池被重新插拔,保护板管理芯片检测到放电口电压变化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
③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第三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第三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③具体地,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③优选地,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三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云平台通过通讯网络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受到指令先向平台回复已接受到指令,但是不立即控制MOS关闭,而是等待保护板上的运动传感器监测到电池运行进入到静止状态后,再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关闭。当接收到云平台开启放电指令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并向云端回复指令完成报文。
④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第四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第四放电模式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④具体地,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1)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2)当检测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3)当检测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④优选地,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第四放电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云平台通过通讯网络向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受到指令先向云端回复已接受到指令,但是不立即控制MOS关闭,而是等待保护板上的传感器监测到电池运行进入到静止或者存储状态后,再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关闭。1)当接收到云平台开启放电指令时,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2)另外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时,通过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3)电池被重新插拔,保护板管理芯片监测到放电口电压变化时,通知MCU下发指令给管理芯片控制MOS开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实现了基于多种放电工作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解决了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流程中或者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系统,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的放电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放电控制系统包括云平台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云平台,用于下发电池的放电控制指令;
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响应于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放电工作模式对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云平台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实现了基于多种放电工作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相较于现有单一模式的电池放电控制,能够更好地匹配电池的不同使用场景,保障了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提高了电池放电控制的精度和用户体验,解决了基于云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放电控制所存在的精度低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内部总线连接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内存储器用于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所述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包括:
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或者,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所述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三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接收报文,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再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四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放电口电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关闭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响应于打开放电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包括: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关闭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关闭放电,在所述关闭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于所述打开放电指令,立即对所述电池进行打开放电,在所述打开放电完成后向云平台返回指令已完成报文。
10.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系统包括云平台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所述云平台,用于下发电池的放电控制指令;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接收放电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包括关闭放电指令和打开放电指令;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根据电池的使用场景,启动与所述使用场景对应的放电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放电模式、第二放电模式、第三放电模式和第四放电模式;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放电工作模式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控制。
CN202410138811.1A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7674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8811.1A CN11767437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8811.1A CN11767437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370A true CN117674370A (zh) 2024-03-08
CN117674370B CN117674370B (zh) 2024-05-07

Family

ID=9008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8811.1A Active CN117674370B (zh) 2024-02-01 2024-02-01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437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521Y (zh) * 2008-10-17 2009-08-12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电池测试系统
CN103336247A (zh) * 2013-07-12 2013-10-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放电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826977A (zh) * 2016-04-21 2016-08-0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位置检测实现电动汽车自动安全放电的方法
CN105896668A (zh) * 2016-05-24 2016-08-24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动力系统的充放电方法和装置
CN106154174A (zh) * 2016-06-27 2016-11-2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能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130938A (zh) * 2018-09-11 2019-01-04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放电系统及双向充放电控制方法
WO2020103052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1649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厦门市爱维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共用管理器控制方法
CN113067385A (zh) * 2021-04-06 2021-07-02 浙江大学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 电池单元充放电装置
CN114714927A (zh) * 2022-06-10 2022-07-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064516A1 (en) * 2021-03-26 2022-09-28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20230029931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Method,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cloud server, system and medium for charging-discharging interaction
CN115742853A (zh) * 2022-12-23 2023-03-07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9521Y (zh) * 2008-10-17 2009-08-12 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电池测试系统
CN103336247A (zh) * 2013-07-12 2013-10-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放电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826977A (zh) * 2016-04-21 2016-08-03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位置检测实现电动汽车自动安全放电的方法
CN105896668A (zh) * 2016-05-24 2016-08-24 惠州市蓝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动力系统的充放电方法和装置
CN106154174A (zh) * 2016-06-27 2016-11-2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能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130938A (zh) * 2018-09-11 2019-01-04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放电系统及双向充放电控制方法
WO2020103052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1649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厦门市爱维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共用管理器控制方法
EP4064516A1 (en) * 2021-03-26 2022-09-28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3067385A (zh) * 2021-04-06 2021-07-02 浙江大学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 电池单元充放电装置
US20230029931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Method,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cloud server, system and medium for charging-discharging interaction
CN114714927A (zh) * 2022-06-10 2022-07-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放电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42853A (zh) * 2022-12-23 2023-03-07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370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9658B (zh) 多电池的切换方法、供电装置、电子设备
EP3813221B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4145669A1 (en) Charging/dis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39511B2 (en) Control circuit, battery having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control method
CN110350626B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02545A1 (en) Charging/discharging protection circuit, terminal device, and battery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N105634055A (zh) 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90051341A (ko) 체결 인식 기능을 갖춘 배터리 팩
CN117674370B (zh) 一种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483318B (zh) 一种车辆电源系统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400850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80101756A (ko) 슬립 모드의 mcu 웨이크-업 장치 및 방법
CN107613546B (zh) Ble芯片及其中指定元件的控制方法、蓝牙低功耗设备
KR101628606B1 (ko) 과방전 배터리의 충전제어회로 및 방법
CN112234683A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970974A (zh) 移动电源输出模式的调节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162078A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保护电路及方法和终端
CN116774092B (zh) 电池检测方法、电路、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1032A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4208344A (ja) 複数電池を有する携帯端末
CN215681878U (zh) 接口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133098B (zh) 定位电路、定位方法及终端
CN111987764B (zh) 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3859552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WO2024016773A1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