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347A -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4347A
CN117674347A CN202311545323.4A CN202311545323A CN117674347A CN 117674347 A CN117674347 A CN 117674347A CN 202311545323 A CN202311545323 A CN 202311545323A CN 117674347 A CN117674347 A CN 117674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power
discharge power
discharg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53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正民
谷鹏
杨益
罗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egmi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53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4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控制单元连接计量单元和电池单元,该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储能系统精确高效且安全可靠的进行需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针对受电变压器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业用电采用两部制电价,在两部制电价下,电费被分为电度电费和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可以按用户实用电量乘以单价进行计费,或者结合高峰浮动、低谷浮动和功率因数等。基本电费可以按用户受电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进行计费,由用户自行选择。
可见,能否准确的确定最大需量,与用户的电费总值相关。一旦对需量不加以控制或需量确定不准确,则会导致用户侧从电网的用电不可控,进一步导致用户侧电费超出预期,严重时可能导致变压器损坏。
因此,如何能够基于储能系统准确进行需量控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使得储能系统精确高效且安全可靠的进行需量控制。
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控制单元连接计量单元和电池单元,该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
其中,计量单元包括关口表,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簇电池和对应的多个簇逆变器,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包括:从关口表获取有功功率;以及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并根据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其中,根据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包括:将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中的较小值,确定为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其中,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获取最大功率需量和实际充放电功率;当有功功率大于最大功率需量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其中,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理论充放电功率:P1’=P1+P-P0;其中,P1’为理论充放电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P为有功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
其中,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获取有效充放电时间和实际充放电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和有效充放电时间确定有效时间平均功率;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其中,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其中,P4为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t0为需量时间,P3为有效时间平均功率,t为有效充放电时间。
其中,当充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当放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放电功率:/>其中,为电池需求充电功率,/>为电池需求放电功率,P4为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为有功功率。
其中,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包括: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或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
其中,根据允许充放总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包括: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其中,在充电时,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包括: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时,确定第二调整充电功率为最终充电功率;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小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时,确定第一调整充电功率为最终充电功率;在放电时,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包括: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时,确定第一调整放电功率为最终放电功率;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小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时,确定第二调整放电功率为最终放电功率。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或放电时间;其中,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基于电价区间预先划分;在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在当前时间为放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进行放电。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在第一充放电模式时,采用预设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在第二充放电模式时,执行获取有功功率,至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的步骤,以根据最终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
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控制单元,连接计量单元和电池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实现上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控制单元连接计量单元和电池单元,该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通过上述方式,储能系统中的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检测各簇电池的信息与需求,进而能够对其精确的进行需量控制,以达到节约用户用电成本,节能环保的目的;另外,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储能系统,使得簇电池直流侧相互独立,可以对簇电池独立控制,以解决簇电池与簇电池之间互充互放的环流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在充电时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在放电时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储能系统100通过计量单元200连接变压器300,并连接负载400,具体地,储能系统100包括电池单元10和控制单元20。其中,电池单元10通过计量单元200连接变压器300;控制单元20连接计量单元200和电池单元10,控制单元20被配置为执行实现下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计量单元200包括关口表201,电池单元10包括多个簇电池101和对应的多个簇逆变器102。其中,关口表是用于记录整个变压器供电区域的总电量的表。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关口表201提供RS485接口,MODBUS RTU(Remote TerminalUnit,远程终端单元)或DL/T645通信协议。
可以理解地,与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相比,本方案中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储能系统,使得簇电池直流侧相互独立,从而可以对簇电池独立控制,以解决簇电池与簇电池之间互充互放的环流问题;另外,该储能系统中簇电池多级独立,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电安全性,汇流柜处通过交流接触器进行多支路分路,解决多个簇电池并联可能导致汇流柜过热引起起火的安全问题,并通过多支路分路并联,降低了汇流的能量流,进一步降低汇流排规格,进而降低成本。
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20,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111:从关口表获取有功功率。
可以理解地,可从关口表中直接获取有功功率的实时值P。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之前,需确定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其中,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充放电模式和第二充放电模式,在第一充放电模式时,采用预设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即不启动需量控制功能。在第二充放电模式时,则需启动需量控制功能,以根据最终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
可以理解地,可根据电价区间预先划分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当电价区间为当日最低时,可划分为充电时间;当电价区间除当日最低以外其他电价区间,可划分为放电时间,从而确定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或放电时间。可选地,在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10进行充电,或者可在当前时间为放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10进行充电。
步骤S112: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并根据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可选地,将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中的较小值,确定为允许充放电总功率P2’。具体地,通过比较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将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中的较小值,确定为簇允许充放电功率P2,再将多个簇允许充放电功率P2进行加和,得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P2’,即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P2’=∑P2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20中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在簇逆变器102中获取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
步骤S12: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2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121:获取最大功率需量和实际充放电功率;当有功功率大于最大功率需量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放电时,有功功率P大于最大功率需量P0,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最大功率需量P0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充电时,有功功率P小于最大功率需量P0,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最大功率需量P0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P1’。其中,在充放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理论充放电功率:
P1’=P1+P-P0
其中,P1’为理论充放电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P为有功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需注意的是,实际充放电功率P1在初始状态时为0。
步骤S122:获取有效充放电时间和实际充放电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和有效充放电时间确定有效时间平均功率;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具体地,可根据有功功率P和有效充放电时间t,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有效时间平均功率:
其中,P3为有效时间平均功率,t为有效充放电时间,P为有功功率。需注意的是,有效充放电时间t是从0开始的当前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P3来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
其中,P4为电网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为需量时间,P3为有效时间平均功率,t为有效充放电时间。需注意的是,需量时间t0,默认为15分钟。
可以理解地,有效时间平均功率P3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均为变压器的功率。
可选地,当充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确定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充电功率:
可选地,当放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确定电池需求放电功率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放电功率:
其中,为电池需求充电功率,/>为电池需求放电功率,P4为电网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为有功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
可以理解地,步骤S121和步骤S122可同步进行,以同时得到理论充放电功率P1、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和电池需求放电功率/>
步骤S13: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3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131: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或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
步骤S132: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步骤S131和步骤S132可同时进行,以同时得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P1”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P1”’。
步骤S14: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在充电时,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时,确定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为最终充电功率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小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时,确定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为最终充电功率/>
在放电时,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时,确定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为最终放电功率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小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时,确定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为最终放电功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P1”可以分为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和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P1”’可以分为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和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
可以理解地,与现有技术的储能系统的需量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可以准确对用户侧从电网的用电控制,能够保护变压器,使其不受损坏;另外,该控制方法可以使储能系统电能输出稳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控制单元连接计量单元和电池单元,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通过上述方式,储能系统中的控制单元能够实时检测各簇电池的信息与需求,进而能够对其精确的进行需量控制,以达到节约用户用电成本,节能环保的目的;另外,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储能系统,使得簇电池直流侧相互独立,可以对簇电池独立控制,以解决簇电池与簇电池之间互充互放的环流问题。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20,该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确定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或放电时间。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可根据电价区间进行预先划分,当电价区间为当日最低时,可划分为充电时间;当电价区间除当日最低以外其他电价区间,可划分为放电时间。可选地,可在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10进行充电,或者可在当前时间为放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10进行充电。
步骤S32:确定当前的充放电模式。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判断当前的充放电模式,如在第一充放电模式时,采用预设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也即不需要启动需量控制功能。在第二充放电模式时,则启动需量控制功能。
步骤S33: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3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331:从关口表获取有功功率。
可以理解地,可从关口表中获取有功功率的实时值P。
步骤S332: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并根据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可选地,将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中B2的较小值,确定为允许充放电总功率P2’。具体地,通过比较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将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中的较小值,确定为簇允许充放电功率P2,再将多个簇允许充放电功率P2进行加和,得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P2’,即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P2’=∑P2
可选地,在控制单元20中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A2;在簇逆变器102中获取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B2。
步骤S34: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4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341:获取最大功率需量和实际充放电功率;当有功功率大于最大功率需量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放电时,有功功率P大于最大功率需量P0,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最大功率需量P0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充电时,有功功率P小于最大功率需量P0,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最大功率需量P0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P1’。其中,在充放电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理论充放电功率:
P1’=P1+P-P0
其中,P1’为理论充放电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P为有功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需注意的是,实际充放电功率P1在初始状态时为0。
步骤S342:获取有效充放电时间和实际充放电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和有效充放电时间确定有效时间平均功率;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有功功率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具体地,可根据有功功率P和有效充放电时间t,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有效时间平均功率:
进一步地,根据有效时间平均功率P3来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
其中,P4为电网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为需量时间,P3为有效时间平均功率,t为有效充放电时间。需注意的是,需量时间t0,默认为15分钟。
可选地,当充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确定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充电功率:
可选地,当放电时,根据实际充放电功率P1、有功功率P和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4,确定电池需求放电功率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放电功率:
其中,为电池需求充电功率,/>为电池需求放电功率,P4为电网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为有功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
可以理解地,步骤S341和步骤S342可同步进行,以同时得到理论充放电功率P1、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和电池需求放电功率/>
步骤S35: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5可以具体包括:
步骤S351: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或当理论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
步骤S352: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当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小于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步骤S36: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在充电时,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时,确定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为最终充电功率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小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时,确定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为最终充电功率/>
在放电时,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时,确定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为最终放电功率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小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时,确定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为最终放电功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P1”可以分为第一调整充电功率P”A1和第一调整放电功率P”B1;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P1”’可以分为第二调整充电功率P”’A1和第二调整放电功率P”’B1
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在充电时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在放电时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充电或放电时,获取有功功率、允许充电总功率和允许放电总功率。进一步地,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电功率、理论放电功率、电池需求充电功率和电池需求放电功率。进一步地,根据理论充电功率和允许充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电功率。或根据理论放电功率和允许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放电功率。进一步地,根据第一调整充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电功率确定最终调整充电功率,会根据第一调整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放电功率确定最终调整放电功率。确定最终调整充电功率和最终调整放电功率参考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中存储有程序数据130,该程序数据130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以实现如下的方法:
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根据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根据理论充放电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根据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15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可以由多个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数据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数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数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计量单元和所述电池单元,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根据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以及根据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和所述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单元包括关口表,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簇电池和对应的多个簇逆变器,所述获取有功功率和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包括:
从所述关口表获取有功功率;以及
获取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确定允许充放电总功率,包括:
将所述簇电池允许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簇逆变器允许充放电功率中的较小值,确定为允许充放电总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
获取最大功率需量和实际充放电功率;
当所述有功功率大于所述最大功率需量时,根据所述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最大功率需量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
P1’=P1+P-P0
其中,P1’为理论充放电功率,P1为实际充放电功率,P为有功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功功率确定理论充放电功率和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
获取有效充放电时间和实际充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有效充放电时间确定有效时间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时间平均功率确定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
其中,P4为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0为最大功率需量,t0为需量时间,P3为有效时间平均功率,t为有效充放电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充电时,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充电功率:
当放电时,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充放电功率、所述有功功率和所述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确定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池需求放电功率:
其中,为电池需求充电功率,/>为电池需求放电功率,P4为变压器剩余时间平均功率,P为有功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和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确定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包括:
当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或
当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小于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所述理论充放电功率为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允许充放总电功率和所述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确定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包括:
当所述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当所述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小于所述允许充放电总功率时,确定所述电池需求充放电功率为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电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包括:
当第一调整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充电功率时,确定第二调整充电功率为最终充电功率;
当所述第一调整充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调整充电功率时,确定第一调整充电功率为最终充电功率;
在放电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包括:
当第一调整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调整放电功率时,确定第一调整放电功率为最终放电功率;
当所述第一调整放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调整放电功率时,确定第二调整放电功率为最终放电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或放电时间;其中,所述充电时间和所述放电时间基于电价区间预先划分;
在当前时间为充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
在当前时间为放电时间时,控制电池单元进行放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的充放电模式;
在第一充放电模式时,采用预设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
在第二充放电模式时,执行所述获取有功功率,至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第二调整充放电功率,确定最终充放电功率的步骤,以根据所述最终充放电功率进行充放电。
14.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电池单元,通过计量单元连接变压器;
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计量单元和所述电池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施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311545323.4A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74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5323.4A CN117674347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5323.4A CN117674347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347A true CN117674347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5323.4A Pending CN117674347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43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6578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充電装置及び方法
CN111756046B (zh) 一种母线电压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光伏储能变换系统
CN110571838B (zh) 一种储能电池早高峰负荷削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799844B (zh) 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934320B (zh) 电池供电设备及其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8933451B (zh) 微电网系统及其微网中央控制器和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CN109616712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流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4498824A (zh) 一种可持续储能电池充放电功率均衡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0601283A (zh) 一种充电方法与系统
CN110277807B (zh) 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运载工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Hasaranga et al. A Fuzzy logic based battery SOC level control strategy for smart Micro grid
CN113612272B (zh) 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不间断电源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55692B (zh) 一种充放电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912447B (zh) 一种储能电站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9687485A (zh) 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7674347A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及存储介质
JPWO2019081084A5 (zh)
CN110138028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
CN113629764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装置
CN115833311A (zh) 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248865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38992A (zh) 一种电力系统源荷储的协调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84243B (zh) 储能调控方法、储能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39439A (zh) 全时段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29627B (zh) 一种基于负荷自适应的储能晚高峰负荷削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