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2624B -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2624B
CN117662624B CN202410135317.XA CN202410135317A CN117662624B CN 117662624 B CN117662624 B CN 117662624B CN 202410135317 A CN202410135317 A CN 202410135317A CN 117662624 B CN117662624 B CN 117662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bearing
generating device
field generat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53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2624A (zh
Inventor
钱庆华
顾征涛
陆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e J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e J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e J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e J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53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6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配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以使轴承中的若干滚动体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等距分布,包括承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平台,所述置料平台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该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通过第一磁场发生装置,使轴承中的滚动体被均匀地磁化,确保了它们在磁性上的一致性,然后,使第二磁场发生装置在短时间内增加磁场强度,使相邻滚动体之间产生足够的斥力,使得原本集中的滚动体相互排斥并迅速分散,并且,随着相邻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增大,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或吸力迅速减小,各滚动体最终会形成一个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有效解决了轴承组装中各滚动体初始分布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分球前使轴承中各滚动体较均匀分布的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磁性轴承分球器设计中,轴承中的滚动体的初始位置和分布对分球过程的效率和最终结果有着显著影响。特别是当滚动体在分球过程开始时的位置分布极不均匀时,会面临以下挑战:
分布不均的影响:极不均匀的初始分布可能导致某些区域的滚动体密度过高,增加摩擦力和相互作用力,阻碍滚动体的自由移动。
转速调整的限制:为了克服初始分布不均,可能需要调整轴承的转速。但过高的转速可能导致滚动体由于过强的离心力而难以稳定,而过低的转速则可能不足以使滚动体克服相互之间的摩擦和相互作用力。
动态平衡的难度:在分球过程中,需要滚动体达到离心力、摩擦力和磁力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初始分布不均匀会使这种平衡更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需要提出一种能在分球前使各滚动体相对均匀分布的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分球前使轴承中各滚动体较均匀分布的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以使轴承中的若干滚动体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等距分布,包括:
承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平台,所述置料平台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所述置料平台上设置有沿竖直朝上方向构造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中心处构造有定位凸起,以与所述轴承内圈插接,以限制所述轴承水平移动。
限位组件,包括被限制在所述置料平台上方的第二定位件,并且,所述第二定位件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顶端抵接。
分球组件,包括被限制在所述置料平台上方且受控旋转地分球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分球支架上且受控转动地分球转子,所述分球支架的旋转平面和所述分球转子的转动平面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分球支架旋转后,使所述分球转子的外周侧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周侧抵接,使所述轴承外圈受压,令所述轴承外圈的滚道与所述滚动体抵接,使得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轴承外圈的摩擦力下于所述环形空间内移动。
所述置料平台表面在沿竖直朝下方向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端部的磁场方向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端部的磁场中心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轴承内的若干所述滚动体磁化,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二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强度受控调节,以使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强度增大,令所述轴承内的相邻所述滚动体之间因斥力增强而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为圆柱形磁铁,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磁铁的轴线共线,所述定位杆背离定位凸起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承料组件上,所述圆柱形磁铁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外圈的直径,以使所述轴承内的若干所述滚动体均匀磁化。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为受控的空心圆管电磁铁,所述空心圆管电磁铁套接在所述圆柱形磁铁的外部,并且,所述空心圆管电磁铁的磁场与圆柱形磁铁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
优选地,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一个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安装平面,所述分球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平面,并且,所述分球支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平面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分球支架的旋转平面与安装平面平行,所述安装平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驱动分球支架往复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水平移动的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分球支架的侧面连接,以驱动分球支架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以驱动承置料平台竖向移动,所述承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侧面的线性导轨副,所述线性导轨副包括延伸方向与竖向平行的支承导轨和活动装配在支承导轨上的活动导轨,所述置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活动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竖向移动的第二线性驱动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旋转平面被限制为与水平面垂直,并且,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杆件连接,所述第一杆件远离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置料平台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球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驱动轮和与所述分球转子同轴设置的第二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以带动分球转子转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自由端被限制为沿竖向移动的第三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三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处。
优选地,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上,以检测位于所述定位凸起处的所述轴承中的所述滚动体的位置。
有益效果
该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通过第一磁场发生装置,使轴承中的滚动体被均匀地磁化,确保了它们在磁性上的一致性,然后,使第二磁场发生装置在短时间内增加磁场强度,使相邻滚动体之间产生足够的斥力,使得原本集中的滚动体相互排斥并迅速分散,并且,随着相邻滚动体之间的间距增大,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或吸力迅速减小,各滚动体最终会形成一个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有效解决了轴承组装中各滚动体初始分布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当第二磁场发生装置为空心圆管电磁铁时,可通过精确控制磁场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灵活地控制各滚动体的分散程度,以适应不同的轴承组装要求,并且,该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还减少了手动调整滚动体位置的需要,从而提高了轴承组装的总体效率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承料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承料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示出了轴承内若干滚动体聚集时的示意性状态图。
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对滚动体进行磁化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示出了轴承内若干滚动体分散时的示意性状态图。
其中:1、承料组件;110、置料平台;120、第一定位件;121、定位凸起;130、安装槽;140、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50、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60、线性导轨副;161、支承导轨;162、活动导轨;2、限位组件;210、第二定位件;220、第二安装支架;230、第三线性驱动件;3、分球组件;310、分球支架;320、分球转子;330、第三驱动机构;331、驱动电机;332、第一驱动轮;333、第二驱动轮;334、传动带;4、第一安装支架;410、安装平面;5、第一驱动机构;510、第一线性驱动件;6、第二驱动机构;610、第二线性驱动件;620、第一杆件;7、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针对的目标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且深沟球轴承中的滚动体应有足够的磁导率,以对磁场有足够的响应,令滚动体在磁场中更容易被磁化。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承料组件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承料组件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示出了轴承内若干滚动体聚集时的示意性状态图,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对滚动体进行磁化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示出了轴承内若干滚动体分散时的示意性状态图,参见图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该设备可使轴承中的若干滚动体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等距分布,具体包括承料组件1、限位组件2和分球组件3。承料组件1包括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平台110,置料平台110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置料平台110表面在沿竖直朝上方向构造有凸出的第一定位件120,第一定位件120端部的中心处构造有定位凸起121,以与轴承内圈插接,以限制轴承水平移动。限位组件2包括被限制在置料平台110上方的第二定位件210,并且,第二定位件210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以使第二定位件210的底端与第一定位件120的顶端抵接。分球组件3,包括被限制在置料平台110上方且受控旋转地分球支架310和设置在分球支架310上且受控转动地分球转子320,分球支架310的旋转平面和分球转子320的转动平面均与水平面平行,分球支架310旋转后,使分球转子320的外周侧与位于第一定位件120端部处的轴承外圈的外周侧抵接,使轴承外圈受压,以令轴承外圈的滚道与某些滚动体抵接,使这些滚动体在轴承外圈的摩擦力下于环形空间内滚动。置料平台110表面在沿竖直朝下方向构造有安装槽130,安装槽130内设置有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磁场方向与位于第一定位件120端部的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磁场中心与位于第一定位件120端部的轴承的轴线重合,以使轴承内的若干滚动体磁化,安装槽130内还设有环绕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设置的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磁场与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的磁场强度受控调节,以使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的磁场强度增大,令轴承内的相邻滚动体之间因斥力增强而移动。
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端部产生的磁场沿着轴承轴线方向,均匀磁化轴承内的滚动体。这种均匀磁化确保了所有滚动体在磁性上具有一致性。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提供了更强的磁场,这个磁场与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产生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但强度更大,增强的磁场进一步磁化滚动体,并在相邻滚动体间产生斥力。具体实施时,首先滚动体会经历初步磁化阶段,该阶段将轴承置于置料平台110上,定位凸起121与轴承内圈插接,并使第二定位件210下移与第一定位件120抵接,以保证轴承稳定,启动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使轴承内的滚动体经历初步磁化,但磁场强度尚不足以使它们克服摩擦力和磁场的吸力而移动。在滚动体被初步磁化后,滚动体还要经历斥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中,先启动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短时间内增大穿过滚动体的磁场强度,这时,由于滚动体之间相同极性的磁性增强,相邻滚动体之间在短时间内会产生足够的斥力,然后,关闭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使得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足以克服摩擦力和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对其施加的吸力,以实现移动扩散,而一旦滚动体因斥力开始移动分散,滚动体的磁极方向便可能发生变化,即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可能会转变为吸力,但因为相邻滚动体的间距扩大,所以即便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在转变为吸力后,该吸力也不足以克服摩擦力及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产生的磁场对滚动体施加的吸力,之后,随着滚动体停止移动,滚动体的受力将达到一个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基于上述分析,该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能够有效解决滚动体初始状态下过于集中的问题,通过控制滚动体受到的磁场强度和时间,滚动体可以从一种集中的分布状态转变为更加均匀的分布,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精确地控制磁场强度和时间。
进一步,为了令各滚动体在被初步磁化阶段能被均匀磁化,以保证在后续步骤中各滚动体受力及运动运动状态具有一致性,需使穿过各滚动体的由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端部产生的部分磁场的方向与轴承的轴向平行,而为了达成该目标,需使穿过各滚动体的磁场笼罩的范围远大于轴承的外直径,并且轴承的轴线还应与穿过各滚动体的磁场中心重合(如图6所示)。
在某些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为圆柱形磁铁,第一定位件120为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定位杆,定位杆的轴线与圆柱形磁铁的轴线共线,定位杆背离定位凸起121的一端被固定装配于安装槽130内,圆柱形磁铁的直径大于轴承外圈的直径,以使轴承内的若干滚动体均匀磁化。轴承内的滚动体之所以会发生相对均匀的磁化是因为在靠近圆柱形磁铁的端部处会产生一个近似沿轴承轴线方向且相对均匀的磁场,并且,因为圆柱形磁场的轴线与定位杆的轴线共线,所以轴承在嵌于定位凸起121上时,轴承中的各滚动体的球心与圆柱形磁铁轴线的间距相同,以令各滚动体能均匀磁化,而各滚动体在受到较为均匀的磁化后,它们在相同强度的磁场影响下,相邻滚动体之间受到的磁力的影响近乎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可以为电磁铁(图中未示出),具体可选为空心圆管电磁铁,该电磁铁在靠近圆管两端处的磁场近似与端面垂直,可满足增强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磁场强度的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为受控的空心圆管电磁铁,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形状近似为圆柱体,空心圆管电磁铁套接在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外部,空心圆管电磁铁的内径略大于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外径,并且,空心圆管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圆柱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且两者磁场重合,使用者可通过开启空心圆管电磁铁来增强圆柱形磁铁的磁场强度,令位于定位凸起121处的轴承中经过初步磁化的滚动体的磁化程度加深,直至实现对滚动体的饱和磁化,以使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增强,在关闭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后,相邻滚动体之间的斥力可克服摩擦力和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产生的磁场施加给滚动体的吸力。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优选出的实施例更好地理解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有效性。
目标轴承的数据包括:
外圈直径:7.5mm(内径),8.5mm(外径)。
内圈直径:4mm(内径),5mm(外径)。
宽度:2.8mm。
滚珠直径:0.9mm。
滚珠数量:8个。
滚珠的材质:高碳铬钢。
内外圈间隙:0.02-0.05mm。
内圈外周侧滚道尺寸:宽度0.8mm,深度0.6mm。
外圈内周侧滚道尺寸:宽度0.7mm,深度0.5mm。
第一磁场发生装置140的磁场为0.05-1Tesla,既可选用圆柱形永磁铁,也可选用空心圆管电磁铁,具体的选用直径为8mm的线圈,匝数为1500圈,磁场强度可在0.05-0.1Tesla之间调节。而第二磁场发生装置150同样可选用空心圆管电磁铁,磁场强度可在调节至0.2-0.8Tesla之间调节,以优化复合磁场强度。
具体的空心圆管电磁铁可选为以下形式:
线圈:电磁铁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线圈,通常由漆包线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绕制而成。线圈的绕制密度(匝数)、直径和长度直接影响磁场的强度和范围。
铁芯:在线圈的内部放置一个铁芯,通常使用软铁或其他高磁导率的材料。铁芯的作用是增强和引导磁场,本申请中可由圆柱形磁铁代替。
外壳:外壳用于保护线圈和铁芯,通常由非磁性材料(如塑料或铝)制成。
电源接口:为线圈供电的接口,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连接点。电源接口连接到线圈两端,用于接入控制电磁铁的电源。
具体的连接关系:线圈以绕扎的形式至于外壳内,而外壳则是由两个同轴设置的管件组成,并在两个管件之间的环形间隙的两端设置密封结构,圆柱形磁铁插接于位于内部的管件中。电磁铁的磁场方向应与圆柱形磁铁的磁场方向一致,以增强总磁场的效果。
空心圆管电磁铁可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调节磁场的强度和极性,使用可调节的电源供应器。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使用脉冲控制,在需要瞬间产生强磁场时,使用脉冲电流更佳合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4,第一安装支架4包括一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安装平面410,分球组件3设置于安装平面410,并且,分球支架310通过第一转轴与安装平面410转动连接,以使分球支架310的旋转平面与安装平面410平行,安装平面410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以驱动分球支架310往复旋转。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水平移动的第一线性驱动件510,第一线性驱动件510的自由端与分球支架310的侧面连接,以驱动分球支架310旋转。
具体的,分球支架310近似为L形杆件,L形杆件由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连接形成,第二杆件与第三杆件的轴线垂直设置,并且,第一转轴与L形杆件固定连接时,第一转轴的轴线与由第二杆件轴线和第三杆件轴线组成的平面相垂直。第一线性驱动件510在某一实施例中可选为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被安装在安装平面410内,伸缩气缸自由端的移动轨迹与安装平面410平行,并且,伸缩气缸的自由端仅与分球支架310抵接,而为了使分球支架310复位,可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扭簧或在安装平面410上设置弹簧,以对分球支架310施加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力,以使分球支架310在伸缩气缸的自由端收缩时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6,以驱动承置料平台110竖向移动。承料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4侧面的线性导轨副160,线性导轨副160包括延伸方向与竖向平行的支承导轨161和活动装配在支承导轨161上的活动导轨162,置料平台110设置在活动导轨162上,以限制置料平台110的移动方向,使其仅能上下移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竖向移动的第二线性驱动件610和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4上的第一杆件620,第一杆件620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安装支架4转动连接,第一杆件620的旋转平面被限制为与水平面垂直,并且,第二线性驱动件610的自由端与第一杆件620连接,第一杆件620远离第二线性驱动件610的一端与置料平台110的底部连接。其中第二线性驱动件610可选为伸缩气缸,该伸缩气缸的自由端被限制为竖向移动,且当该伸缩气缸伸长时,自由端向上移动,伸缩气缸收缩时,自由端向下移动,并且,该伸缩气缸的自由端优选与第一杆件620的一端连接,以带动第一杆件620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第一杆件620的另一端则位于置料平台110的下方,并与置料平台110相抵接,以推动置料平台110升降。
在一些实时例中,分球组件3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330,第三驱动机构330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4上的驱动电机331、套接在驱动电机331的输出轴外部的第一驱动轮332和与分球转子320同轴设置的第二驱动轮333,驱动电机331的输出轴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第一驱动轮332通过传动带334与第二驱动轮333连接,以带动分球转子320转动,传动带334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和自适应性,当第一线性驱动件510的自由端伸缩时,分球转子320也会一同旋转,具有良好弹性的传动带334可以适应旋转是发生的变形而不会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220,第二安装支架220上设置有自由端被限制为沿竖向移动的第三线性驱动件230,第二定位件210设置在第三线性驱动件230的自由端处,以随着第三线性驱动件230的自由端一同升降。其中第三线性驱动件230可选为伸缩气缸,该伸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竖向方向同向,并且,位于该伸缩气缸自由端的第二定位件210被限制于第一定位件120的正上方,以便第二定位件210与第一定位件120相抵接,以实现对轴承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7设置在限位组件2上,以检测位于定位凸起121处的轴承中的滚动体的位置,具体的,当第二定位件210与第一定位件120抵接后,传感器7的检测区域被配置在位于定位凸起121上的轴承中环形区域内,此时传感器7可检测位于传感器7正下方处是否存在滚动体。具体实施时,在完成轴承环形空间内的分球后,保持架装配至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各滚动体装配至保持架上,接着,在分球组件3的驱动下,保持架及滚动体一通旋转,之后,在驱动电机331与传感器7的配合下,当轴承停止转动时,保持架上的某一个滚动体可最终停在特定位置,即该滚动体位于传感器7的正下方,从而实现球定位功能。而且,本申请中的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可实现匀脂功能,即将润滑剂填充进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中后,然后在分球组件3驱动下,轴承外圈、保持架及滚动体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润滑剂均匀的涂布在各滚动体外侧。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以使轴承中的若干滚动体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等距分布,包括:
承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平台,所述置料平台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所述置料平台上设置有沿竖直朝上方向构造的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中心处构造有定位凸起,以与所述轴承内圈插接,以限制所述轴承水平移动;
限位组件,包括被限制在所述置料平台上方的第二定位件,并且,所述第二定位件被配置为沿竖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顶端抵接;
分球组件,包括被限制在所述置料平台上方且受控旋转地分球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分球支架上且受控转动地分球转子,所述分球支架的旋转平面和所述分球转子的转动平面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分球支架旋转后,使所述分球转子的外周侧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周侧抵接,使所述轴承外圈受压,令所述轴承外圈的滚道与所述滚动体抵接,使得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轴承外圈的摩擦力下于所述环形空间内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平台表面在沿竖直朝下方向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端部的磁场方向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端部的磁场中心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端部的所述轴承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轴承内的若干所述滚动体磁化,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二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强度受控调节,以使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强度增大,令所述轴承内的相邻所述滚动体之间因斥力增强而移动;
各所述滚动体在移动过程中需经历初步磁化阶段和斥力分散阶段:
在所述初步磁化阶段中,先将轴承置于所述置料平台上,所述定位凸起与轴承内圈插接,并使所述第二定位件下移与第一定位件抵接,接着,打开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使所述轴承内的所述滚动体被磁化,相邻所述滚动体之间的相互斥力难以克服各所述滚动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磁吸力而移动;
在所述斥力分散阶段,启动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的磁场方向相同,使各所述滚动体之间的相互斥力增大,接着,关闭第二磁场发生装置,相邻所述滚动体之间的斥力克服了摩擦力和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对其施加的磁吸力,以发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场发生装置为圆柱形磁铁,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磁铁的轴线共线,所述定位杆背离定位凸起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承料组件上,所述圆柱形磁铁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外圈的直径,以使所述轴承内的若干所述滚动体均匀磁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场发生装置为受控的空心圆管电磁铁,所述空心圆管电磁铁套接在所述圆柱形磁铁的外部,并且,所述空心圆管电磁铁的磁场与圆柱形磁铁的磁场重合且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一个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的安装平面,所述分球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平面,并且,所述分球支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平面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分球支架的旋转平面与安装平面平行;
所述安装平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驱动分球支架往复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水平移动的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分球支架的侧面连接,以驱动分球支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以驱动承置料平台竖向移动;
所述承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侧面的线性导轨副,所述线性导轨副包括延伸方向与竖向平行的支承导轨和活动装配在支承导轨上的活动导轨,所述置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活动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自由端被限制为竖向移动的第二线性驱动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旋转平面被限制为与水平面垂直,并且,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杆件连接,所述第一杆件远离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置料平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球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驱动轮和与所述分球转子同轴设置的第二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以带动分球转子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自由端被限制为沿竖向移动的第三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三线性驱动件的自由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上,以检测位于所述定位凸起处的所述轴承中的所述滚动体的位置。
CN202410135317.XA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Active CN11766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5317.XA CN117662624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5317.XA CN117662624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624A CN117662624A (zh) 2024-03-08
CN117662624B true CN117662624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08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5317.XA Active CN117662624B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26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4842A (ja) * 1993-08-12 1995-02-28 Sony Corp ころがり軸受
JP2007078043A (ja) * 2005-09-13 2007-03-29 Osaka Bearing Co Ltd 玉軸受の玉配列方法及び玉配列装置
JP2007232212A (ja) * 2006-01-31 2007-09-13 Seiko Instruments Inc 軸受の転動体等配装置および転動体等配方法
CN110552967A (zh) * 2019-10-10 2019-12-10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分球装置
CN111059161A (zh) * 2019-12-24 2020-04-24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精度的金属轴承装配机构
CN215805827U (zh) * 2021-06-17 2022-02-11 江苏昆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磁性分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4842A (ja) * 1993-08-12 1995-02-28 Sony Corp ころがり軸受
JP2007078043A (ja) * 2005-09-13 2007-03-29 Osaka Bearing Co Ltd 玉軸受の玉配列方法及び玉配列装置
JP2007232212A (ja) * 2006-01-31 2007-09-13 Seiko Instruments Inc 軸受の転動体等配装置および転動体等配方法
CN110552967A (zh) * 2019-10-10 2019-12-10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分球装置
CN111059161A (zh) * 2019-12-24 2020-04-24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精度的金属轴承装配机构
CN215805827U (zh) * 2021-06-17 2022-02-11 江苏昆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磁性分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624A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5785B1 (en) Vibrator tube
KR100442676B1 (ko) 자석가동형 전자액츄에이터
JP5457986B2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EP1835602B1 (en) Moving magnet actuator with counter-cogging end-ring and asymmetrical armature stroke
CA2736351A1 (en) Electromagnetic motor to create a desired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or to cancel an undesired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CN101846785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17662624B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组装设备
JP3348124B2 (ja) 可動磁石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0017328B (zh) 磁轴承
CN109739009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01719A (zh) 一种轴承预紧力调节装置、电主轴及机床
US7116016B2 (en) Linear actuator capable of low-speed driving
US6926454B1 (en)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unit and light quantity regul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2023268B1 (ko) 차량용 준능동 와전류 댐퍼
US6232685B1 (en) Nutational motor
CN101432954A (zh) 直线电动机
US8729994B2 (en) Rotary solenoid
CN112994398B (zh) 强力电磁振动器
CN108494213B (zh) 一种电磁-永磁混合作用的直线作动器及使用方法
CN114927386A (zh) 可快速响应的直流接触器电磁驱动机构
KR102403933B1 (ko) 솔레노이드 장치
CN112473075A (zh) 一种阻力调节机构和健身车
CN116164038A (zh) 一种磁性可调式偏心轴承
JP5362398B2 (ja) タイヤ内発電装置
CN219094926U (zh) 一种方便控制组装误差的镶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