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3272A -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3272A
CN117653272A CN202311797845.3A CN202311797845A CN117653272A CN 117653272 A CN117653272 A CN 117653272A CN 202311797845 A CN202311797845 A CN 202311797845A CN 117653272 A CN117653272 A CN 117653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mbus
knife
side opening
cutter member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78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泱
李政轩
金一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78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3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3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3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包括:外管;外刀构件,设置在外管的远端,外刀构件的最大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外刀构件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刀侧口;内刀构件,转动设置在外刀构件的内部,内刀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刀侧口,内刀侧口与外管内腔连通,内刀侧口的至少一边设置有刀刃,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内部,刀刃适于对进入外刀构件内部的血栓切除;驱动机构,与内刀构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内刀构件旋转。本发明外刀构件固定在外管上,不随驱动机构旋转,且内刀构件的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内部,在除栓过程中,即使外刀构件接触到血管壁,刀刃也不会与血管壁触碰,进而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相对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来说,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体内的凝血调控机制失衡所致,其形成原因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流动滞缓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目前血栓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血栓会造成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溃疡,甚至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通常血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取栓。
现有的旋转切除血栓装置虽然能够通过端部的旋转刀头对血栓进行切除,但是刀刃裸露在旋转刀头外侧部,当对狭窄的血管或弯折的血管中的血栓进行切除时,外露的刀刃会发生与不规则的血管内壁接触的风险,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因此,现有的旋转切除血栓装置存在安全性差、不能过弯等缺点,影响治疗结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旋转切除血栓装置的外露刀刃会发生与血管内壁接触的风险,而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包括:
外管;
外刀构件,设置在外管的远端,所述外刀构件的最大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刀构件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刀侧口;
内刀构件,转动设置在外刀构件的内部,所述内刀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刀侧口,所述内刀侧口与外管内腔连通,所述内刀侧口的至少一边设置有刀刃,所述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内部,所述刀刃适于对进入外刀构件内部的血栓切除;
驱动机构,与内刀构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内刀构件旋转。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构件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刀构件的内部设置有外刀内孔;
所述外刀构件由远端至近端分设为穿栓部、进栓部和连接部,所述穿栓部用于在血管内推进时穿过血栓,所述外刀侧口开设在进栓部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插入至外管内部并与外管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穿栓部设置为锥形筒状,所述穿栓部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内刀构件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刀构件与外刀构件同轴设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簧,具有螺旋的密匝圈和螺旋的稀疏圈,所述密匝圈和稀疏圈穿设在内刀构件内部,且所述密匝圈与内刀构件的远端内侧壁相固定,所述传动簧适于在旋转时带动内刀构件旋转并带动切割后的血栓向外管的远端进行输送;
驱动组件,与传动簧的近端相连接,用于带动传动簧旋转。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构件的穿栓部远端开设有顶孔,所述传动簧的密匝圈远端开设有弹簧内孔,所述顶孔、弹簧内孔和外管适于穿过导丝。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侧口的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侧口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刀刃适于切除新鲜血栓。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侧口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刀刃适于切除陈旧血栓。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外刀侧口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的形状为螺旋形,所述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最外沿,所述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一周均布的斑块;
或所述外刀侧口设置有一个,所述内刀侧口的形状为螺旋形,所述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最外沿,所述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的单侧斑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外刀构件固定在外管上,不随驱动机构旋转,且内刀构件的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内部,在除栓过程中,即使外刀构件接触到血管壁,刀刃也不会与血管壁触碰,进而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相对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来说,安全性更好。且当外刀构件移动至血管的血栓位置时,刀刃虽然收纳于外刀构件内部,但是外刀构件的最大外径与外管的外径相同,进而外刀构件能够与血管壁接触,而血栓附着于血管壁上,当外刀构件从血栓处穿过时血栓会压入至外刀侧口内部,在刀刃旋转时,血栓与刀刃接触,进而由刀刃切除。
2.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内刀构件旋转取栓的结构决定了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直径相对于刀头直径更细的血管中进行取栓手术。本发明要求血管直径比刀头直径大即可进行取栓手术,进而适用的血管型号更广泛。
3.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使用内刀构件对血栓旋转切栓时,当内刀构件弯曲时,刀刃也不会与血管碰触,进而本发明可适用于弯曲血管处的取栓。
4.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内刀侧口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弧形或螺旋形,使得本发明可适用于新鲜血栓、陈旧血栓及硬化斑块的切除。
5.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穿栓部设置为锥形筒状,穿栓部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更利于装置通过血栓部位,降低对血栓进行推动的可能性。
6.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外管为塑料管,可弯曲,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并且传动簧有较好的柔韧性,可以在弯曲情况下旋转,使得本发明更好地适应于弯曲血管处的取栓。
7.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具有高效率取栓,切除性能好的特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效率高、切除性能强、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可以切除弯曲血管处血栓,极大程度扩展了临床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刀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刀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刀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刀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刀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刀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110、外刀构件,111、穿栓部,112、顶孔,113、外刀侧口,1131、矩形外刀侧口,1132、弧形外刀侧口,114、单侧口,115、外刀内孔,116、连接部;
120、内刀构件,121、内刀侧口,1211、矩形内刀侧口,1212、弧形内刀侧口,1213、螺旋内刀侧口,122、刀刃,123、连接处;
130、传动簧,131、密匝圈,132、弹簧内孔;
140、外管;150、导丝;160、血管壁;170、血栓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术语“远端”通常是医用植入物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与“远端”相反,是指医用植入物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血栓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体内的凝血调控机制失衡所致,其形成原因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流动滞缓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目前血栓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血栓会造成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溃疡,甚至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通常血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取栓。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药物可用于溶栓治疗,以缓解堵塞血管和疏通血管的血栓。溶栓治疗是通过介入治疗方式,把带有多个侧口的溶栓导管置于存在血栓的血管内,通过微量泵将溶栓药物在一段时间内缓慢地释放到血栓部位,从而提高溶栓药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栓效率。
手术取栓是通过介入的方式,将取栓导管置于血管内的血栓部位,通过切割、抽吸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将血栓从血管内去除。手术取栓是治疗血栓快速有效的一种方法,凭借独特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除栓装置进行除栓时,主要使用的是抽吸或者旋转切除的原理。抽吸血栓对于软质血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水流作用力的强度有限,其对于硬质血栓的治疗效果不佳。旋转切除的方式对于软质血栓、硬质血栓、内膜增生及硬化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未来血栓治疗的主流方式。
现有的旋转切除血栓装置存在效率低、切除性能差、操作复杂,安全性差、不能过弯等缺点,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因此需要一种效率高、切除性能强、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的取栓装置,在保证取栓效果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避免潜在因素对治疗的影响。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包括外管140、外刀构件110和内刀构件120。其中,外管140、外刀构件110和内刀构件120均为圆筒状。外管140插入至血管中,用于输送切割后的血栓。外刀构件110设置在外管140的远端,外刀构件110的最大外径与外管140的外径相同,外刀构件110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刀侧口113,血栓可从外刀侧口113处进入外刀构件110内部。外管140和外刀构件110的最大外径小于血管的内径。内刀构件120转动设置在外刀构件110的内部,内刀构件120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刀侧口121,内刀侧口121与外管内腔连通,内刀侧口121的至少一边设置有刀刃,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110内部,刀刃适于对进入外刀构件110内部的血栓切除成颗粒。驱动机构与内刀构件120相连接,用于驱动内刀构件12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外刀构件110固定在外管140上,不随驱动机构旋转,且内刀构件120的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110内部,在除栓过程中,即使外刀构件110接触到血管壁160,刀刃也不会与血管壁160触碰,进而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相对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来说,安全性更好。且当外刀构件110移动至血管的血栓位置时,刀刃虽然收纳于外刀构件110内部,但是外刀构件110的最大外径与外管140的外径相同,进而外刀构件110能够与血管壁接触,而血栓附着于血管壁上,当外刀构件110从血栓处穿过时血栓会压入至外刀侧口113内部,在刀刃旋转时,血栓与刀刃接触,进而由刀刃切除。
内刀构件120旋转取栓的结构决定了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直径相对于刀头直径更细的血管中进行取栓手术。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因刀刃裸露而要求血管直径比刀头大一定的直径,本发明要求血管直径比刀头直径大即可进行取栓手术,进而适用的血管型号更广泛。
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只能用于直通的血管,对于弯曲血管手术会旋破血管造成出血的风险,而本发明使用内刀构件120对血栓旋转切栓,当内刀构件弯曲时,刀刃也不会与血管碰触,进而本发明可适用于弯曲血管处的取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刀构件110为中空结构,外刀构件110的内部设置有外刀内孔115。外刀构件110由远端至近端分设为穿栓部111、进栓部和连接部116,穿栓部111用于在血管内推进时穿过血栓,外刀侧口113开设在进栓部的侧壁上,连接部116插入至外管140内部并与外管14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外刀构件110分段设置,外刀构件110在血管内移动时,穿栓部111从血管内的血栓穿过,外刀构件110继续沿血管前进时,进栓部移动至血栓的位置,血栓由外刀侧口113进入至装置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栓部111设置为锥形筒状,穿栓部111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外刀构件110的穿栓部111存在锥度面,穿栓部111的远端直径相对较小,更利于装置通过血栓部位,降低对血栓进行推动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刀构件120为中空结构,内刀构件120与外刀构件110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内刀构件120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一方面为传动簧130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为切割后的血栓提供输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簧130和驱动组件。传动簧130为变径弹簧,一端为螺旋的密匝圈131,另一端为螺旋的稀疏圈,密匝圈131和稀疏圈穿设在内刀构件120内部,且密匝圈131与内刀构件120的远端内侧壁相固定,连接处123为内刀构件的一端。驱动组件与传动簧130的近端相连接,用于带动传动簧130旋转。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簧130的近端连接,进而带动传动簧13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传动簧130一方面与驱动组件连接后驱动内刀构件120旋转,另一方面带动切割后的血栓向外管140的远端进行输送。传动簧130与外管140作用形成输送系统,根据机械学原理,传动簧130旋转,则血液从导管远端向近端输送。由于血液从内刀侧口121流入导管,因此侧口附近存在相较于血流较大的流速,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侧口附近形成负压,可以保证切削下来的微小血栓被吸入外管140内而不被释放到血管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140为塑料管,可弯曲,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并且传动簧有较好的柔韧性,可以在弯曲情况下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外刀构件110的穿栓部111远端开设有顶孔112,传动簧130的密匝圈131远端开设有弹簧内孔132,顶孔112、弹簧内孔132和外管140适于穿过导丝150。
在本实施例中,外刀构件110、内刀构件120、传动簧130可从导丝150上穿过,进而装置整体可通过导丝150进行引导,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稳定地在血管内部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大血栓进入外刀的面积,外刀侧口113数量可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为了定向治疗斑块,外刀侧口113数量可以是单侧口114,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刀侧口113的形状为矩形,即外刀侧口113为矩形外刀侧口113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血管内血栓量较小的情况下,血栓可通过矩形状的外刀侧口113进入至装置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外刀侧口113的形状为弧形,即外刀侧口113为弧形外刀侧口113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弧形的外刀侧口113增大了与血栓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使得更多的血栓进入至装置内部,可适用于血栓量较大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了外刀侧口113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或弧形,并非是对其具体形状的限制,本实施例外刀侧口113的形状除了矩形和弧形以外,还可为其他形状,均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增大血栓切除的能力,内刀侧口121的数量可设置多个,各内刀侧口121均匀分布,内刀侧口12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弧形或螺旋形,即内刀侧口121为矩形内刀侧口1211或弧形内刀侧口1212或螺旋内刀侧口12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矩形,如图5所示,刀刃适于切除新鲜血栓。在本实施例中,新鲜血栓质地软,可以较轻松地切除,矩形孔内刀配合多侧口外刀(类型A)适用于新鲜血栓的切除。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弧形,如图6所示,刀刃适于切除陈旧血栓。在本实施例中,陈旧血栓质地具有一定韧性,弧形孔内刀在接触血栓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大了刀刃与血栓的接触长度,因此弧形孔内刀配合多侧口外刀(类型B)适用于陈旧血栓的切除。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螺旋形,如图7所示,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外沿,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一周均布的斑块。在本实施例中,图7中的刀刃为螺旋形内刀,适用于切削血管内斑块。其刀刃122在内刀的最外沿,工作时内刀构件120旋转,刀刃122将进入外刀侧口113接触螺旋形内刀刀刃122的斑块切出一条条的缝隙,随着外管的前后推进,斑块逐步被切成条状和颗粒状,最终脱离血管。螺旋形内刀搭配多侧口外刀(类型C)适用于一周均布的斑块,在保证旋切安全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效率。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外刀侧口113设置有一个,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螺旋形,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外沿,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的单侧斑块。在本实施例中,血管内斑块有很大一部分为单侧斑块,由于斑块质地较硬,在切削时容易将刀头挤向无斑块一侧血管,可能将健康血管挤压接近刀刃122并造成损伤,因此螺旋形内刀搭配单侧口外刀(类型D)治疗单侧斑块可大大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具体操作方式为医者旋转外管,将单侧口对准单侧斑块方向后推进旋切。
目前的旋转切栓技术只适用于某一种血栓,而本发明的取栓装置的适应症包括新鲜血栓、陈旧血栓和硬化斑块。根据病患的血栓类型,选择类型A-类型D的取栓装置进行治疗,具体为类型A治疗新鲜血栓,类型B治疗陈旧血栓,类型C治疗一周均布的斑块,类型D治疗单侧斑块,参阅表1。
表1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实施例1中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进行的,包括以下步骤:
S1.导丝150首先通过栓塞部位远端并再前穿移一段距离。
S2.根据病患的血栓类型按照表1选择合适类型的取栓装置。即针对于新鲜血栓,则选择矩形内刀侧口的内刀构件,选择多侧口外刀构件;针对于陈旧血栓,则选择弧形内刀侧口的内刀构件,选择多侧口外刀构件;针对于一周均布的斑块,则选择螺旋形内刀侧口的内刀构件,选择多侧口外刀构件;针对于单侧斑块,则选择螺旋形内刀侧口的内刀构件,选择单侧口外刀构件。
S3.旋转刀头取栓装置100从顶孔112出穿入导丝150,并沿着导丝被输送至血栓部位170近端。
S4.启动动力源,电机带动传动簧130旋转,传动簧130带动内刀构件120旋转。
S5.操作者将旋转刀头取栓装置100向血栓方向推进,锥度面首先进入血栓内,随后整个外刀构件110进入血栓,血栓通过外刀侧口113进入外刀构件110内部,由旋转的刀刃122将血栓切成微小颗粒。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刀头取栓装置100以进二退一的方式推进,旋切新鲜血栓可较快速推进,旋切陈旧血栓和斑块则需要慢进慢退。使用类型D的装置时,需要旋转外管140将侧口对准血栓方向然后推进。
S6.传动簧130与外管140组成输送系统,将微小血栓颗粒从血管内沿着外管内腔输送至体外。
S7.旋切完毕,对治疗后血管进行造影,评估治疗效果。
S8.达到治疗预期,沿导丝150将装置撤出血管;仍有未清除血栓,可将装置回撤到血栓近端,可重复2-3次S4-S7的过程。
S9.撤出导丝150,治疗结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刀头取栓装置100,具有高效率取栓,切除性能好的特点。本发明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设有外刀构件、内刀构件、传动簧130、外管140,通过传动簧130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内刀构件,实现取栓的功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效率高、切除性能强、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可以切除弯曲血管处血栓,极大程度扩展了临床适用范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140);
外刀构件(110),设置在外管(140)的远端,所述外刀构件(110)的最大外径与外管(140)的外径相同,所述外刀构件(110)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刀侧口(113);
内刀构件(120),转动设置在外刀构件(110)的内部,所述内刀构件(120)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刀侧口(121),所述内刀侧口(121)与外管内腔连通,所述内刀侧口(121)的至少一边设置有刀刃,所述刀刃收纳于外刀构件(110)内部,所述刀刃适于对进入外刀构件(110)内部的血栓切除;
驱动机构,与内刀构件(120)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内刀构件(12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构件(110)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刀构件(110)的内部设置有外刀内孔(115);
所述外刀构件(110)由远端至近端分设为穿栓部(111)、进栓部和连接部(116),所述穿栓部(111)用于在血管内推进时穿过血栓,所述外刀侧口(113)开设在进栓部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116)插入至外管(140)内部并与外管(1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栓部(111)设置为锥形筒状,所述穿栓部(111)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构件(120)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刀构件(120)与外刀构件(110)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簧(130),具有螺旋的密匝圈(131)和螺旋的稀疏圈,所述密匝圈(131)和稀疏圈穿设在内刀构件(120)内部,且所述密匝圈(131)与内刀构件(120)的远端内侧壁相固定,所述传动簧(130)适于在旋转时带动内刀构件(120)旋转并带动切割后的血栓向外管(140)的远端进行输送;
驱动组件,与传动簧(130)的近端相连接,用于带动传动簧(130)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构件(110)的穿栓部(111)远端开设有顶孔(112),所述传动簧(130)的密匝圈(131)远端开设有弹簧内孔(132),所述顶孔(112)、弹簧内孔(132)和外管(140)适于穿过导丝(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侧口(113)的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刀刃适于切除新鲜血栓。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刀刃适于切除陈旧血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刀头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刀侧口(113)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螺旋形,所述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最外沿,所述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一周均布的斑块;
或所述外刀侧口(113)设置有一个,所述内刀侧口(121)的形状为螺旋形,所述刀刃设置在螺旋形内刀侧口最外沿,所述刀刃适于切削血管内的单侧斑块。
CN202311797845.3A 2023-12-25 2023-12-25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Pending CN117653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7845.3A CN117653272A (zh) 2023-12-25 2023-12-25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7845.3A CN117653272A (zh) 2023-12-25 2023-12-25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3272A true CN11765327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7845.3A Pending CN117653272A (zh) 2023-12-25 2023-12-25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32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65012B2 (ja) 切開装置付き医療用カテーテル
EP3698740B1 (en) Thrombus retrieval catheter
JP4079595B2 (ja) 経皮物質除去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6632230B2 (en) Ablation system with catheter clearing abrasive
US5114399A (en) Surgical device
US6156048A (en) Atherectomy device for reducing damage to vessels and/or in-vivo stents
US65792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vein graft lesions
US9801651B2 (en) Tissue extra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5928218A (en) Medical material removal method and associated instrumentation
US20030078606A1 (en) In-stent ablative tool
EP1196099A1 (en) Clot evacuation catheter
EP1359853A1 (en) Ablation atherectomy burr
US10357275B2 (en) Dual-basket self-centering rotational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with infinitely adjustable cutting size
WO2002049518A2 (en) Atherectomy burr with micro-engineered cutting surfaces
US20240115290A1 (en) Helical Separato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3598884B (zh) 一种碎栓组件及血管血栓处理装置
US20220280183A1 (en) Atherectomy devices including axially oscillating cutting elements
CN117653272A (zh) 旋转刀头取栓装置
EP3968876B1 (en) Atherectomy devices includ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rake angle cutting blades
CN219480245U (zh) 一种切割导丝及血栓抽吸系统
CN116058913A (zh) 一种血栓处理装置
CN114041850A (zh) 一种机械血栓清除装置
CN217772460U (zh) 介入式血管减容装置
CN116549065A (zh) 血栓旋切导管
CA2077866C (en) Atherectomy cutter with a positive attack ang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