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0607B -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0607B
CN117650607B CN202410102194.XA CN202410102194A CN117650607B CN 117650607 B CN117650607 B CN 117650607B CN 202410102194 A CN202410102194 A CN 202410102194A CN 117650607 B CN117650607 B CN 117650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zero
input end
crossing detectio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21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50607A (zh
Inventor
孙东昱
肖青
朱磊
许佳婧
戴山彪
马晓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21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0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0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0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50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0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带隙基准电压源、N个比较子电路和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N为大于2的正整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少充电电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通过控制开关晶体管导通和关断时间的比率来维持稳定输出电压,是一种高频化的电能转换装置,并且以功耗小、效率高、重量轻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单电感多输出DC-DC转换器是可以利用一个电感实现多个不同输出电压,且转换效率高、体积小,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单电感多输出的降压型(Buck)DC-DC型转换器是通过调整功率管导通与关断的时间来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的一种开关电源,其主要有两种调制模式:脉宽调制模式(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在PFM模式下,单电感多输出的Buck型DC-DC型转换器输出电压纹波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能够解决充电电路输出电压纹波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带隙基准电压源、N个比较子电路和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N为大于2的正整数;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i个负载支路的控制端连接,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1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2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3个输出端分别与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连接;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4个输出端与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入端与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1个输入端与过零检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与充电电路的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N个负载支路的输入端连接,过零检测子电路用于控制负载支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第i个输出端连接,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包括:
控制N个负载支路中的第j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第j个负载支路为所述N个负载支路中的任一负载支路;
当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控制第K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所述第K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K个负载支路为所述N个负载支路中比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低一个优先级的负载支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带隙基准电压源、N个比较子电路和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通过过零检测子电路能够减少充电电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100可以包括:第一开关MP、第二开关NP、电感L和N个负载支路,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第i个负载支路包括开关Ki、负载电容Ci和负载电流Ii,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第一开关MP的第一端与电源VDD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电感L的第一端SW0连接,第二开关NP的第一端与电感L的第一端SW0连接,第二开关NP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的第二端SW1与开关Ki的第一端连接,开关Ki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电容Ci的第一端和负载电流Ii的第一端连接;负载电容Ci的第二端和负载电流Ii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开关MP的控制端P-D作为充电电路100的第一控制端,第二开关NP的控制端N-D作为充电电路100的第二控制端,开关Ki的控制端VSi作为第i个负载支路的控制端。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为OUT-i。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MP、第二开关NP和开关Ki可以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MP、第二开关NP和开关Ki可以为P型晶体管,还可以为N型晶体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开关NP可以为同步整流管。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充电控制电路200可以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201、带隙基准电压源202、N个比较子电路203和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
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i个输出端VSi与充电电路100的第i个负载支路的控制端VSi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1个输出端P-D与充电电路100的第一控制端P-D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2个输出端N-D与充电电路100的第二控制端N-D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3个输出端N-SW分别与过零检测子电路20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4个输出端EA-IXF与过零检测子电路201的第五输入端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i个输入端与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1个输入端Z-OUT与过零检测子电路201的输出端Z-OUT连接;过零检测子电路201的第二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与充电电路100的电感L的第一端SW0连接;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VOUTi-REF与带隙基准电压源202的第i个输出端连接,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OUT-i与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端OUT-i连接。
过零检测子电路201用于控制负载支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带隙基准电压源202用于提供各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其中,第i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为VOUTi-REF。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过零检测子电路可以包括: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反相器。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在图3中,过零检测子电路201包括: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第一与非门NAND1、第二与非门NAND2、第三与非门NAND3和反相器INV。
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3个输出端N-SW连接;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充电电路100的电感L的第一端SW0连接;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的输出端与第一与非门NAND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非门NAND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非门NAND1的第二输入端和反相器INV的输入端分别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4个输出端EA-IXF连接;反相器INV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非门NAND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非门NAND1的输出端与第三与非门NAND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与非门NAND2的输出端与第三与非门NAND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与非门NAND3的输出端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1个输入端Z-OUT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过零检测单元和第二过零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过零比较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i个比较子电路可以包括:反馈环路i、软启动电路i和误差放大器EAi。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在图4中,反馈环路i的输入端与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端OUT-i连接;反馈环路i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器EAi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软启动电路i的输入端与带隙基准电压源202的第i个输出端连接;软启动电路i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器EAi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误差放大器EAi的输出端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带隙基准电压源202的第i个输出端向软启动电路i输入的参考电压VOUTi-REF经过软启动电路i后,软启动电路i并不是直接输出VOUTi-REF,而是输出线性变化的由0至VOUTi-REF的电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峰值检测子电路。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在图5中,充电控制电路200包括峰值检测子电路205。峰值检测子电路205的输入端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5个输出端P-SW连接;峰值检测子电路205的输出端与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2个输入端I-OUT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峰值检测子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MP的导通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峰值检测子电路、反馈环路和软启动电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峰值检测子电路、反馈环路和软启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在图6中,充电控制电路200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201、带隙基准电压源202、N个比较子电路203、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和峰值检测子电路205;过零检测子电路201包括: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第一与非门NAND1、第二与非门NAND2、第三与非门NAND3和反相器INV;第i个比较子电路包括:反馈环路i、软启动电路i和误差放大器EAi。
图6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可参考上述中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可以设置各个负载支路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依次对各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当某一负载支路输出电压到达其对应的参考电压时,对比该负载支路低一个优先级的负载支路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负载支路的优先级越高,该负载支路的负载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使不同负载支路输出电压同步上升,减小交叉调制,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为了避免负载支路切换时引起振铃干扰,可以在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均关断的情况下,进行负载支路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当所有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均大于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4个输出端EA-IXF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选择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使电感L的电流下降为0。当存在任一条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小于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204的第N+4个输出端EA-IXF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使电感L的电流存在续流状态,该负载支路更快达到参考电压,减少该负载支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示例性地,下面以充电电路包括两个负载支路(第一负载支路和第二负载支路)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第二负载支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负载支路的优先级。
当充电电路上电后,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关断。由于第二负载支路的优先级高于第一负载支路的优先级,导通第一开关MP和开关K2,关断第二开关NP,对第二负载支路进行充电。
在对第二负载支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第一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小于软启动电路1输出的电压值,软启动电路2输出的电压值小于软启动电路2输出的电压值,误差放大器EA1和EA2均为高电平,EX-IXF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使电感L的电流存在续流状态,该第二负载支路更快达到参考电压。
在对第二负载支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过峰值检测子电路205得到恒定的导通时间,当峰值检测子电路205输出I_OUT为低电平时,表明第一开关MP导通对电感L进行充电,经过恒定导通时间后,峰值检测子电路205输出I_OUT为高电平,关断第一开关MP,一段死区时间后第二开关NP导通,当第二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大于软启动电路2输出的电压值时,误差放大器EA2为低电平,而误差放大器EA1为高电平,EX-IXF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关断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
导通第一开关MP和开关K1,关断第二开关NP,对第一负载支路进行充电。
在对第一负载支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第一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小于软启动电路1输出的电压值,第二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值小于软启动电路2输出的电压值,误差放大器EA1和EA2均为高电平,EX-IXF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使电感L的电流存在续流状态,该第一负载支路更快达到参考电压。
在对第一负载支路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当峰值检测子电路205输出高电平时,关断第一开关MP,一段死区时间后第二开关NP导通,当第一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大于软启动电路1输出的电压值时,误差放大器EA1为低电平,而误差放大器EA2为高电平,EX-IXF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CV0,关断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
导通第一开关MP和开关K2,关断第二开关NP,对第二负载支路进行充电。
如此循环,当第一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VOUT1-REF,第二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值达到参考电压VOUT2-REF时,误差放大器EA1和EA2为低电平,EX-IXF为低电平,选择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CV1,使电感L的电流下降为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EX-IXF表示逻辑信号,当所有负载支路输出电压均大于其对应的参考电压值时,表明每条负载支路均已达到所需电压值,无需再对其进行充电,此时若电感还存在电流,即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处于导通状态,则需等待第一开关MP充电结束后,将电感L电流通过第二开关NP精确放电至零电位处,最后将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都关断以减小负载支路切换时引起的振铃干扰,因此输出EA_IXF为低电平,选择第二过零检测单元ZERO_CV1,此时,Z_OUT在电感L电流下降至0时从低电平转变至高电平,关闭第一开关MP和第二开关NP。反之,当任一条负载支路电压小于其对应的参考电压值时,表明该负载支路输出电压未达到所需电压值,需要对该负载支路进行充电,若此时电路工作在PFM模式且处于重载情况下,则单次充放电并不能使该负载支路输出电压上升至其对应的参考电压,需要对其进行多次充放电以满足需求,而对于相关技术中每次充放电都要将电感电流放电至零电位再开始下一次的充电过程,会使得该负载支路输出电压上升缓慢,造成其余负载支路掉电的情况,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出EA_IXF为高电平,选择第一过零检测单元ZERO_CV0,使电感L电流存在续流状态,Z_OUT在电感电流未下降至0时提前输出高电平,输出支路更快达到参考电压值,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701:控制N个负载支路中的第j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第j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第j个负载支路为N个负载支路中的任一负载支路;
步骤702:当第j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大于第j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控制第K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第K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第K个负载支路为N个负载支路中比第j个负载支路低一个优先级的负载支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当N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分别大于N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触发第二过零检测单元,以使充电电路包括的电感的电流下降为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第j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小于第j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触发第一过零检测单元,以提高第j个负载支路的充电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在此并不对充电过程进行赘述,具体过程可参考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中相关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EROM)、软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过零检测子电路、带隙基准电压源、N个比较子电路和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N为大于2的正整数;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i个负载支路的控制端连接,其中,i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1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2个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3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连接;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4个输出端与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五输入端连接;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入端与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1个输入端与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N个负载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负载支路输出电压的纹波;
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第i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i个比较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包括: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反相器;
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3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
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
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4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第五输入端;
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1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零检测子电路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零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过零检测单元包括:过零比较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比较子电路包括:反馈环路、软启动电路和误差放大器;
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入端与第i个负载支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软启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第i个输出端连接;
所述软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i个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峰值检测子电路;
所述峰值检测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5个输出端连接;
所述峰值检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控制逻辑与驱动子电路的第N+2个输入端连接。
5.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N个负载支路中的第j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第j个负载支路为所述N个负载支路中的任一负载支路;
当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控制第K个负载支路导通,以对所述第K个负载支路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K个负载支路为所述N个负载支路中比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低一个优先级的负载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N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分别大于N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触发第二过零检测单元,以使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的电感的电流下降为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j个负载支路输出的电压小于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对应的参考电压时,触发第一过零检测单元,以提高所述第j个负载支路的充电速度。
8.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
CN202410102194.XA 2024-01-25 2024-01-25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7650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2194.XA CN117650607B (zh) 2024-01-25 2024-01-25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2194.XA CN117650607B (zh) 2024-01-25 2024-01-25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0607A CN117650607A (zh) 2024-03-05
CN117650607B true CN117650607B (zh) 2024-05-24

Family

ID=9004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2194.XA Active CN117650607B (zh) 2024-01-25 2024-01-25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06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497A (zh) * 2014-05-29 2016-0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改善直流升压电路瞬态响应的系统
CN110492738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dc-dc降压变换器
CN111837326A (zh) * 2020-05-15 2020-10-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芯片和设备
CN11218705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单电感器、多输出、dc-dc转换器
CN112865534A (zh) * 2021-01-21 2021-05-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的Buck变换器
CN117254687A (zh) * 2022-06-09 2023-12-1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uck变换器和其控制电路以及使用它们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497A (zh) * 2014-05-29 2016-0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改善直流升压电路瞬态响应的系统
CN112187051A (zh) * 2019-07-01 2021-01-05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单电感器、多输出、dc-dc转换器
CN110492738A (zh) * 2019-08-08 2019-11-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dc-dc降压变换器
CN111837326A (zh) * 2020-05-15 2020-10-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芯片和设备
CN112865534A (zh) * 2021-01-21 2021-05-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的Buck变换器
CN117254687A (zh) * 2022-06-09 2023-12-19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uck变换器和其控制电路以及使用它们的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COT控制模式的高精度Buck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杜永彪;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202307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0607A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jami et al. Design,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buck–boost DC/DC converter
US10164536B2 (en)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and method, and multiphase parallel power system
US925784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ngle-phase DC/AC converters and converter arrangement
US8963372B2 (en) Inverter and power converter having inverter mounted therein
US8674669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with a single inductor in a multiple output power supply configuration
CN102868297B (zh) 一种固定截止时间pfm模式开关电源控制器
CN101981794B (zh) 用于调节输出电压的方法
US20100039085A1 (en) Buck boost function based on a capacitor bootstrap input buck converter
CN104143916A (zh) 产生补偿电压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产生补偿电压的方法
JP2006314197A (ja) 低損失dc/dcコンバータ
CN101507090B (zh) 多输出多拓扑结构电压变换器
US20220255429A1 (en) Voltage converter
Zhao et al. A novel transformerless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with active switched‐inductor and quasi‐Z‐source network
EP4203283A1 (en) Multi-level inverting buck-boost converter architecture
Pourjafar et al. A dual‐input DC‐DC structure with high voltage gain suggested for hybrid energy systems
CN117650607B (zh) 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方法及设备
Ramu et al. A Novel High‐Efficiency Multiple Output Single Input Step‐Up Converter with Integration of Luo Network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Vecchia et al. Modified step‐down series‐capacitor buck converter with insertion of a Valley‐Fill structure
Gokdag PV-fed non-isolated resonant converter for DC microgrid applications
CN101090231A (zh) 非隔离开关直流-直流电源模块、电源装置和通信装置
Anagha et al. Multiple output high gain DC-DC converter
Zhang et al. Adaptive pseudo-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operation schemes and circuit designs for single-inductor multiple-output switching converters
Shibu et al. High gain DC-DC converter with low voltage stress
Liu et al. An improved Buck converter with high frequency and high step‐down ratio for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pplications
Liu et al. Secondary‐side phase‐shifted full‐bridge converter with reset win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