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9819B -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9819B
CN117639819B CN202410095156.6A CN202410095156A CN117639819B CN 117639819 B CN117639819 B CN 117639819B CN 202410095156 A CN202410095156 A CN 202410095156A CN 117639819 B CN117639819 B CN 117639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antenna
signal
circularly polarized
preset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51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39819A (zh
Inventor
孔祥铭
陈锦元
陆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xiangtong Anten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xiangtong Anten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xiangtong Anten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xiangtong Anten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51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9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39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运用于天线信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自动调整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确保其在适配频段内进行有效通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应用移动终端的频段滤波器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频段信号,仅保留目标频段的信号,有助于减少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并且通过动态调整频段、过滤无关信号、自适应调制方式和智能选择解调数字方式,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性能,使圆极化天线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通信环境和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信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天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的无线应用系统中,单纯的线极化天线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圆极化天线越来越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圆极化天线更是因为其特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在通信、遥感遥测、雷达、电子侦察与电子干扰等方面。
目前现有的圆极化天线容易因为天线的工作频段经常无法与接收的信号频段相匹配,导致信号接收受到影响,且在无线通信中,信号通过多个路径传播时可能发生多径效应,导致信号相位差异,从而降低接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圆极化天线工作频段难以与接收信号频段相匹配的问题,提供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进一步地,所述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的步骤中,还包括:
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的步骤中,包括:
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的天线辐射图,识别所述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其中,所述辐射方向具体包括主瓣和副瓣;
判断所述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所述应用场景的预设需求;
若否,则采集所述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识别所述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以获取到所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所述圆极化天线,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
判断所述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
若是,则识别出所述信号内容存在所述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设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所述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定义的频率序列,使所述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干扰内容;
判断所述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设干扰阈值;
若否,则采用预设的伪随机序列以生成所述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所述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中,还包括:
应用预设的频谱分析仪监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
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设频率范围内活动;
若是,则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从所述预设频率范围内识别出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所述圆极化天线在预设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具体包括信号频率、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执行模块,用于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
检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执行子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自动调整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确保其在适配频段内进行有效通信,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应用移动终端的频段滤波器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频段信号,仅保留目标频段的信号,有助于减少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并且通过动态调整频段、过滤无关信号、自适应调制方式和智能选择解调数字方式,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性能,使圆极化天线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通信环境和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包括:
S1: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S2: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S3: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S4: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S5: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设置好的可适配频段,获取圆极化天线当前进行工作的信号频段,而后系统判断进行工作的信号频段是否匹配可适配频段,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能够匹配可适配频段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已经在预期的频段内进行有效通信,系统仍需要监测当前信号的质量,进行信号质量的实时监测,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以确保通信质量满足要求,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包括频率校准、天线参数校准,并且记录圆极化天线的工作状态和信号质量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优化,有助于建立历史记录,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无法匹配可适配频段时,此时系统会应用移动终端预先设有的频段滤波器对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进行过滤,从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中保留可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同时调整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该中心频率切换预先设有的调制方式,有助于减少圆极化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提高通信信号的纯净度和可靠性,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在不同频段内有效工作,优化信号传输性能,并且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从而优化通信链路的性能;而后系统判断圆极化天线能否支持当前使用的通信协议,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能够支持当前使用的通信协议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符合当前通信系统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系统仍需要监测当前信号的质量,进行信号质量的实时监测,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以确保通信质量满足要求,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相关参数设置正确,包括频率范围、天线增益等,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天线在当前通信协议下的性能,并且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包括频率校准、天线参数校准;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无法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此时系统会通过预先设有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应用场景采用预先设有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有助于在频谱拥挤的情况下智能地选择合适的频段,避免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活动信号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通过分析信号特征,可以识别天线所处的具体应用领域,例如通信基站、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并且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有助于优化解调效果,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圆极化天线的调制方式为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QAM)时,各自具有不同的有益效果如下:
调幅调制(AM):
有益效果:
简单实现:AM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调制方式,易于实现;
适用于语音信号:适用于模拟信号,如语音信号的传输;
频谱利用率较高:在相对低频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较高。
调频调制(FM):
有益效果:
抗干扰性强:FM对干扰具有较强的抗性,使其在嘈杂环境中表现更好;
适用于高质量音频:适用于音频传输,提供较高的音质和信号还原度。
调相调制(PM):
有益效果:
相位信息传输:调相调制主要传输相位信息,对于需要高度相位稳定性的应用有益;
抗噪声性能:对于某些情况下对相位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调相调制在抗噪声方面表现较好。
正交振幅调制(QAM):
有益效果:
高效利用频谱:QAM通过同时调制振幅和相位信息,可以高效地利用频谱,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适用于数字通信:特别适用于数字通信,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复杂调制。
需要补充的是,当圆极化天线的数字解调方式为QPSK、16-QAM和64-QAM时,各自具有不同的有益效果如下: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有益效果:
频谱效率高:QPSK相对较简单,但仍提供了较高的频谱效率,它可以在每个符号周期内传输2个比特的信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抗噪声性强:QPSK对信道噪声的容忍性较好,适用于一些噪声较大的环境。
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有益效果:
更高的传输速率:16-QAM相比QPSK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因为它可以在每个符号周期内传输4个比特的信息,使得16-QAM适用于需要更大数据传输速率的场景;
适用于中等信噪比:相对于更高阶的调制方式,16-QAM在中等信噪比环境下仍能提供较好的性能。
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有益效果:
更高的频谱效率:64-QAM在每个符号周期内传输6个比特的信息,相比于16-QAM,提供了更高的频谱效率,使其适用于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良好信噪比环境:64-QAM在相对良好信噪比的环境下表现较好,然而由于其对信道质量要求较高,对于噪声较大的环境可能会更敏感。
综上,解调器选取不同的数字解调方式包括QPSK、16-QAM或64-QAM,取决于具体的通信需求和环境条件,低阶调制方式如QPSK适用于较差信噪比的环境,而高阶调制方式如64-QAM适用于要求更高传输速率的良好信噪比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的步骤S3中,包括:
S31: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S32: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S33: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收录有的带宽信息,检视圆极化天线当前设置的极化方向,而后系统判断该极化方向是否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时,则系统会认为由于极化方向匹配,天线能够最大化地接收目标信号。这有助于提高信号接收效果,使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更好,同时极化方向匹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非目标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信噪比,有助于提高系统对目标信号的敏感性和分辨率,并且匹配的极化方向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不一致时,此时系统会通过调整软件定义无线电预先设有的网络参数,根据目标信号切换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多极化配置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根据目标信号的极化方向切换到相应的天线极化配置,可以最大化信号接收效果,而选择匹配目标信号极化的天线配置有助于提高信号强度和质量,同时多极化配置的调整可以减少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根据信道状况选择合适的天线极化方式有助于降低信号传播中的多径失真,并且通过动态调整多极化配置,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通信环境,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性能,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是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之一;如多极化配置为水平极化天线时,水平极化天线可以降低多径效应的影响,因为水平极化更适合应对水平方向上的反射,有助于优化地面波的传播性能;如多极化配置为垂直极化天线时,垂直极化天线在大气层传播中可能更具有抗衰减的性能,对于长距离通信具有优势,并且垂直极化天线对于穿透建筑物的性能较好,可以在一些封闭环境中提供更可靠的通信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的步骤S32中,还包括:
S321: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S322: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S323: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移动终端确认应用场景后,从移动终端生成应用场景对应的虚拟地图,应用预先设有的极化探头对虚拟地图进行测量,以从虚拟地图中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的目标信号,而后系统判断这些待确认的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确认的目标信号并未超出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时,则系统会认为在虚拟地图中无法确认存在目标信号,系统会对未超出阈值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信号的频率、模式、持续时间,有助于确定信号是否属于目标信号,同时根据预先采集有的环境因素,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都是可能会对信号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助于理解为何信号未超出阈值,并且如果虚拟地图中的信号强度阈值设置较高,可以适度调整阈值,可以使系统更敏感于较弱但仍重要的目标信号;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确认的目标信号超出了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时,此时系统会将待确认的目标信号定义为已确认的目标信号,根据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极化天线阵列向圆极化天线输出已确认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通过提供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更精准地了解目标信号在极化方面的特性,同时可以优化极化天线的配置,确保天线极化方向与目标信号一致,从而最大化信号接收效果,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并且通过匹配目标信号的极化状态,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极化不匹配引起的信号损耗,提高通信链接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的步骤S5中,包括:
S51: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的天线辐射图,识别所述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其中,所述辐射方向具体包括主瓣和副瓣;
S52:判断所述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所述应用场景的预设需求;
S53:若否,则采集所述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识别所述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以获取到所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天线辐射图,从移动终端识别出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而后系统判断该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辐射方向的分布能够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的辐射特性符合应用场景的预期,圆极化天线能够有效地覆盖应用场景中的区域。这有助于确保通信信号能够达到目标位置,满足场景中设定的通信需求,同时辐射方向的匹配有助于降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别是在长距离通信或复杂环境下,有助于维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辐射方向的匹配意味着通信系统更能适应特定场景的通信要求,有助于提高圆极化天线的整体性能和效率;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辐射方向无法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时,此时系统会采集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通过识别天线辐射图形状以获取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由于识别天线辐射图的形状有助于调整天线方向性,以最大化信号覆盖区域,对于确保通信系统在特定区域内提供稳定的信号连接非常重要,同时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信息可用于优化信号的方向性和强度分布,从而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对于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有重要作用,并且天线方向性有助于抑制非目标方向的信号干扰,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性,可以最小化不需要的信号来源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通过调整天线的覆盖范围,可以改善信号在覆盖区域内的强度均匀性,减少信号的死角和弱覆盖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当天线辐射方向是主瓣时,圆极化天线通常能够提供最强的信号,确保在该方向上的通信性能最佳,这是设计时所期望的目标方向,用于与通信设备或信号源进行有效的通信;而当天线辐射方向是副瓣时,信号强度相对较弱,可能导致通信性能下降,副瓣的存在是由于天线设计中的缺陷、外部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在通信系统中,通常会设法最小化副瓣的影响,以确保主要通信方向上的信号质量;因此系统会着重于调整圆极化天线的辐射图形状,以最大程度地优化主瓣方向,同时减小副瓣的影响,这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覆盖范围和抗干扰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的步骤S4前,还包括:
S401:基于预设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所述圆极化天线,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
S402:判断所述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
S403:若是,则识别出所述信号内容存在所述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设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所述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预先设有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圆极化天线,通过这些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而后系统判断这些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的情况,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内容并未检测到有信号衰减时,则系统会认为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并未经历明显的衰减,圆极化天线对不同信号路径的接收性能较好,系统会调整圆极化天线的最优方向性,以最优化信号的接收,通过定向调整可以进一步优化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性能,同时检查圆极化天线及其相关设备的状态,确保它们正常运行,避免故障设备或连接问题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内容检测到有信号衰减时,此时系统会识别出信号内容存在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先设有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最大化合并技术允许在接收端有效地合并多个信号路径,从而提升整体信号质量,而通过合并衰减信号,可以减小信号衰减的影响,提高信号的强度和可靠性,同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线配置,确保更好地捕捉并合并多个信号路径,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且动态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可以实现对不同信号条件的自适应性调整,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取得最佳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S1前,还包括:
S101: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定义的频率序列,使所述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干扰内容;
S102:判断所述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设干扰阈值;
S103:若否,则采用预设的伪随机序列以生成所述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所述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先定义有的频率序列,使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信号干扰内容,而后系统判断这些信号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干扰内容已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则系统会认为通信系统遇到了较大的外部干扰,可能由于其他无线设备、电磁干扰源或其他通信系统引起的,系统会通过改变通信频率,尽量避开干扰源的频段,以减小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同时确保通信系统在频谱上合理分配和利用频段,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冲突;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干扰内容并未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时,此时系统会采用预先设有的伪随机序列生成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通过使用伪随机序列生成的跳跃模式,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对信号进行分散,提高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在复杂干扰环境中的稳定性,同时采用伪随机序列生成的跳跃模式可以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有效地减小了通信时序上的偏移,保障通信的有效进行,并且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提高系统对复杂信道条件的适应性。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伪随机序列生成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的具体示例如下:
假设有两个圆极化天线进行通信,事先约定使用一个伪随机序列,而在通信开始时,它们同时开始使用该序列,并根据序列的值决定频率或码元的跳跃,例如序列的一个值可能对应于在频谱中的一个特定频率,另一个值可能对应于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通过在通信过程中不断更新伪随机序列,双方可以协同进行频率和码元的跳跃,增强通信的安全性和抗干扰性。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S1中,还包括:
S11:应用预设的频谱分析仪监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
S12: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设频率范围内活动;
S13:若是,则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从所述预设频率范围内识别出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所述圆极化天线在预设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具体包括信号频率、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应用预先设有的频谱分析仪监测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而后系统判断该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信号强度分布并未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时,则系统会认为当前通信环境中没有符合预期频率范围的有效信号活动,系统会检查天线连接、电源供应、设备配置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常,避免圆极化天线和相关通信设备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朝向和极化配置与预期的通信场景相匹配,因为错误的天线朝向或极化配置可能导致信号无法有效接收;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信号强度分布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时,此时系统会基于信号强度分布从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识别出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圆极化天线在预先设有的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通过识别出信号强度分布中的适配频段,可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确保在最适合的频段上进行通信,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同时了解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使系统更具自适应性,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信号特征动态调整圆极化天线的工作参数,以适应不同环境和通信需求。
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执行模块30,用于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第二判断模块40,用于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第二执行模块50,用于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设置好的可适配频段,获取圆极化天线当前进行工作的信号频段,而后判断模块20判断进行工作的信号频段是否匹配可适配频段,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能够匹配可适配频段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已经在预期的频段内进行有效通信,系统仍需要监测当前信号的质量,进行信号质量的实时监测,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以确保通信质量满足要求,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包括频率校准、天线参数校准,并且记录圆极化天线的工作状态和信号质量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优化,有助于建立历史记录,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无法匹配可适配频段时,此时执行模块30会应用移动终端预先设有的频段滤波器对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进行过滤,从当前工作的信号频段中保留可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同时调整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该中心频率切换预先设有的调制方式,有助于减少圆极化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提高通信信号的纯净度和可靠性,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在不同频段内有效工作,优化信号传输性能,并且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从而优化通信链路的性能;而后第二判断模块40判断圆极化天线能否支持当前使用的通信协议,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能够支持当前使用的通信协议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符合当前通信系统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系统仍需要监测当前信号的质量,进行信号质量的实时监测,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参数,以确保通信质量满足要求,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相关参数设置正确,包括频率范围、天线增益等,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天线在当前通信协议下的性能,并且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包括频率校准、天线参数校准;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无法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此时第二执行模块50会通过预先设有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应用场景采用预先设有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有助于在频谱拥挤的情况下智能地选择合适的频段,避免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活动信号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通过分析信号特征,可以识别天线所处的具体应用领域,例如通信基站、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并且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有助于优化解调效果,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模块还包括:
检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收录有的带宽信息,检视圆极化天线当前设置的极化方向,而后系统判断该极化方向是否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时,则系统会认为由于极化方向匹配,天线能够最大化地接收目标信号。这有助于提高信号接收效果,使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更好,同时极化方向匹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非目标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信噪比,有助于提高系统对目标信号的敏感性和分辨率,并且匹配的极化方向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与预先设有的目标信号的方向不一致时,此时系统会通过调整软件定义无线电预先设有的网络参数,根据目标信号切换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多极化配置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根据目标信号的极化方向切换到相应的天线极化配置,可以最大化信号接收效果,而选择匹配目标信号极化的天线配置有助于提高信号强度和质量,同时多极化配置的调整可以减少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根据信道状况选择合适的天线极化方式有助于降低信号传播中的多径失真,并且通过动态调整多极化配置,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通信环境,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性能,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是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之一;如多极化配置为水平极化天线时,水平极化天线可以降低多径效应的影响,因为水平极化更适合应对水平方向上的反射,有助于优化地面波的传播性能;如多极化配置为垂直极化天线时,垂直极化天线在大气层传播中可能更具有抗衰减的性能,对于长距离通信具有优势,并且垂直极化天线对于穿透建筑物的性能较好,可以在一些封闭环境中提供更可靠的通信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单元还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执行子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移动终端确认应用场景后,从移动终端生成应用场景对应的虚拟地图,应用预先设有的极化探头对虚拟地图进行测量,以从虚拟地图中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的目标信号,而后系统判断这些待确认的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确认的目标信号并未超出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时,则系统会认为在虚拟地图中无法确认存在目标信号,系统会对未超出阈值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信号的频率、模式、持续时间,有助于确定信号是否属于目标信号,同时根据预先采集有的环境因素,如天气条件、电磁干扰,都是可能会对信号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助于理解为何信号未超出阈值,并且如果虚拟地图中的信号强度阈值设置较高,可以适度调整阈值,可以使系统更敏感于较弱但仍重要的目标信号;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确认的目标信号超出了预先设有的信号强度阈值时,此时系统会将待确认的目标信号定义为已确认的目标信号,根据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极化天线阵列向圆极化天线输出已确认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通过提供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更精准地了解目标信号在极化方面的特性,同时可以优化极化天线的配置,确保天线极化方向与目标信号一致,从而最大化信号接收效果,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并且通过匹配目标信号的极化状态,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极化不匹配引起的信号损耗,提高通信链接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执行模块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的天线辐射图,识别所述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其中,所述辐射方向具体包括主瓣和副瓣;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所述应用场景的预设需求;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采集所述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识别所述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以获取到所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圆极化天线预先设有的天线辐射图,从移动终端识别出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而后系统判断该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辐射方向的分布能够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时,则系统会认为圆极化天线的辐射特性符合应用场景的预期,圆极化天线能够有效地覆盖应用场景中的区域。这有助于确保通信信号能够达到目标位置,满足场景中设定的通信需求,同时辐射方向的匹配有助于降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别是在长距离通信或复杂环境下,有助于维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辐射方向的匹配意味着通信系统更能适应特定场景的通信要求,有助于提高圆极化天线的整体性能和效率;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辐射方向无法匹配应用场景预先设有的需求时,此时系统会采集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通过识别天线辐射图形状以获取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由于识别天线辐射图的形状有助于调整天线方向性,以最大化信号覆盖区域,对于确保通信系统在特定区域内提供稳定的信号连接非常重要,同时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信息可用于优化信号的方向性和强度分布,从而提高通信信号的质量,对于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有重要作用,并且天线方向性有助于抑制非目标方向的信号干扰,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性,可以最小化不需要的信号来源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通过调整天线的覆盖范围,可以改善信号在覆盖区域内的强度均匀性,减少信号的死角和弱覆盖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所述圆极化天线,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识别出所述信号内容存在所述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设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所述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预先设有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圆极化天线,通过这些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而后系统判断这些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的情况,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内容并未检测到有信号衰减时,则系统会认为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并未经历明显的衰减,圆极化天线对不同信号路径的接收性能较好,系统会调整圆极化天线的最优方向性,以最优化信号的接收,通过定向调整可以进一步优化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性能,同时检查圆极化天线及其相关设备的状态,确保它们正常运行,避免故障设备或连接问题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内容检测到有信号衰减时,此时系统会识别出信号内容存在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先设有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最大化合并技术允许在接收端有效地合并多个信号路径,从而提升整体信号质量,而通过合并衰减信号,可以减小信号衰减的影响,提高信号的强度和可靠性,同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线配置,确保更好地捕捉并合并多个信号路径,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且动态调整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可以实现对不同信号条件的自适应性调整,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取得最佳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定义的频率序列,使所述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干扰内容;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设干扰阈值;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否,则采用预设的伪随机序列以生成所述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所述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先定义有的频率序列,使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信号干扰内容,而后系统判断这些信号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干扰内容已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则系统会认为通信系统遇到了较大的外部干扰,可能由于其他无线设备、电磁干扰源或其他通信系统引起的,系统会通过改变通信频率,尽量避开干扰源的频段,以减小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同时确保通信系统在频谱上合理分配和利用频段,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产生冲突;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这些信号干扰内容并未超出预先设有的干扰阈值时,此时系统会采用预先设有的伪随机序列生成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通过使用伪随机序列生成的跳跃模式,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对信号进行分散,提高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在复杂干扰环境中的稳定性,同时采用伪随机序列生成的跳跃模式可以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有效地减小了通信时序上的偏移,保障通信的有效进行,并且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提高系统对复杂信道条件的适应性。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应用预设的频谱分析仪监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设频率范围内活动;
第三执行单元,用于若是,则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从所述预设频率范围内识别出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所述圆极化天线在预设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具体包括信号频率、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应用预先设有的频谱分析仪监测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而后系统判断该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信号强度分布并未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时,则系统会认为当前通信环境中没有符合预期频率范围的有效信号活动,系统会检查天线连接、电源供应、设备配置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常,避免圆极化天线和相关通信设备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确保圆极化天线的朝向和极化配置与预期的通信场景相匹配,因为错误的天线朝向或极化配置可能导致信号无法有效接收;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该信号强度分布在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活动时,此时系统会基于信号强度分布从预先设有的频率范围内识别出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圆极化天线在预先设有的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通过识别出信号强度分布中的适配频段,可以优化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确保在最适合的频段上进行通信,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同时了解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使系统更具自适应性,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信号特征动态调整圆极化天线的工作参数,以适应不同环境和通信需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的步骤中,包括:
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的步骤中,还包括:
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的步骤中,包括:
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的天线辐射图,识别所述圆极化天线的辐射方向,其中,所述辐射方向具体包括主瓣和副瓣;
判断所述辐射方向的分布是否匹配所述应用场景的预设需求;
若否,则采集所述天线辐射图在各个频段中的频率响应变化,识别所述天线辐射图的形状以获取到所述应用场景所需的天线方向性和天线覆盖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信号空间布置若干个所述圆极化天线,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接收各个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内容;
判断所述信号内容是否检测到信号衰减;
若是,则识别出所述信号内容存在所述信号衰减的衰减信号,通过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接收端应用预设的最大化合并技术对所述衰减信号进行合并,根据合并内容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间距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频率跳跃技术预定义的频率序列,使所述圆极化天线从各个时间间隙中跳跃到不同频率进行通信,同时采集通信过程中监测到的干扰内容;
判断所述干扰内容是否超出预设干扰阈值;
若否,则采用预设的伪随机序列以生成所述通信过程的跳跃模式,同步所述圆极化天线的信号发送内容和信号接收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的步骤中,还包括:
应用预设的频谱分析仪监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段,采集所述工作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
判断所述信号强度分布是否在预设频率范围内活动;
若是,则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从所述预设频率范围内识别出所述圆极化天线的适配频段,采集所述圆极化天线在预设频谱图上的信号特征,其中,所述信号特征具体包括信号频率、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
8.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圆极化天线预设的适配频段,获取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当前工作频段;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工作频段是否匹配所述适配频段;
执行模块,用于若否,则应用移动终端预设的频段滤波器对所述当前工作频段进行过滤,从所述当前工作频段中保留所述适配频段的目标频段信号,调整所述圆极化天线预设射频链路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中心频率切换预设的调制方式,其中,所述调制方式具体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和正交振幅调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圆极化天线是否支持当前的通信协议;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不支持,则通过预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对所述圆极化天线进行频谱扫描,检测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活动信号,以识别到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应用场景,依据所述应用场景采用预设的解调器选取对应的解调数字方式,其中,所述解调数字方式具体包括QPSK、16-QAM和64-QA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
检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圆极化天线预收录的带宽信息,检视所述圆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极化方向是否与预设目标信号的方向一致;
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通过调整所述软件定义无线电预设的网络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切换所述圆极化天线的多极化配置,其中,所述多极化配置具体包括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
测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应用场景生成的虚拟地图,应用预设极化探头对所述虚拟地图中进行测量,得到至少一个待确认目标信号;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是否超出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
执行子单元,用于若是,则将所述待确认目标信号定义为所述目标信号,根据预设的极化天线阵列向所述圆极化天线输出所述目标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中,所述极化信息具体包括极化状态、极化度和极化衰减。
CN202410095156.6A 2024-01-24 2024-01-24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639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5156.6A CN117639819B (zh) 2024-01-24 2024-01-24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5156.6A CN117639819B (zh) 2024-01-24 2024-01-24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819A CN117639819A (zh) 2024-03-01
CN117639819B true CN117639819B (zh) 2024-03-26

Family

ID=90034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5156.6A Active CN117639819B (zh) 2024-01-24 2024-01-24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981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3404A (zh) * 2014-09-30 2015-03-0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多频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44989A (zh) * 2021-08-12 2021-11-12 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卫星天线的标定方法
CN117200858A (zh) * 2023-09-01 2023-12-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低功耗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及低功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9061B2 (en) * 2000-01-27 2005-05-03 Celletra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arization matching o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forward link
FR2833784B1 (fr) * 2001-12-18 2004-02-13 Thales Sa Procede d'antibrouillage pour recepteur de signaux radioelectriques a spectre etale
US7925232B2 (en) * 2007-04-05 2011-04-12 Raysat Inc Reduced cost mobile satellite antenna system using a plurality of satellite transponders
US8233846B2 (en) * 2009-02-26 2012-07-31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transceiv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KR20120074586A (ko) * 2010-12-28 2012-07-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적응형 편파 제어를 갖는 안테나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3404A (zh) * 2014-09-30 2015-03-0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多频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44989A (zh) * 2021-08-12 2021-11-12 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化卫星天线的标定方法
CN117200858A (zh) * 2023-09-01 2023-12-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低功耗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及低功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819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6836C (zh) 基于波束切换式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基站及波束切换方法
US7133698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U739043B2 (en) Selective diversity combining
US200400522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frequency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a transceiver to signals received by the transceiver
US8442468B2 (en) Omni-directional sensing of radio spectra
US8634501B2 (en) Carrier selection for multiple antennas
WO19950069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enabled diversity signal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835530A (en) Bit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system for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P1051811A1 (en) Power control with signal quality estimation for smart antenna arr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7317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inter-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daptive array systems
US200201374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interference
WO200602835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broadcasting servic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CN111988825B (zh) 双频集成系统中的模式选择和切换方法
CA2534245C (en) Method of using snr to reduce factory test time
CN117639819B (zh) 基于圆极化天线增强信号接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20013803A1 (en) Method circuit and system for receiving a signal
WO2003081925A1 (en)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wireless modems
Johnson Staring link establishment for high-frequency radio
JP458309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態様変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348635B (zh) 低功耗广域网用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0737380B1 (en) A wireless digital synchronized diversity receiver
EP12217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interference
US2024022326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polarization
CN116527115A (zh) 一种北斗短报文发送方法
Salim et al. New adaptive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over HF rad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