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8325B -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38325B CN117638325B CN202410104436.9A CN202410104436A CN117638325B CN 117638325 B CN117638325 B CN 117638325B CN 202410104436 A CN202410104436 A CN 202410104436A CN 117638325 B CN117638325 B CN 1176383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power battery
- moment
- battery
- analyz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87 long-term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403 short-term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动力电池的电流、温度以及环境温度,获得动力电池温度序列;对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进行分解获得温度序列分量,结合动力电池的电流获得动力电池温度特征;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获取电池温度偏离系数;根据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环境低温因子,结合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模糊误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获得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提高温度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池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的内燃机燃油车正逐渐被更环保、更便捷的电动汽车所取代。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它负责储存和释放电能,为车辆提供持续驱动力。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动力电池常被设计为可重复充电的电池设备,使得电动汽车的使用更加方便。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也为以后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等科技前沿技术做好铺垫。
低温热管理指的是在低温环境下对热能进行有效的掌控。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能量来源,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其效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保障动力电池在极端气温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确保电池能够在寒冷环境中提供可靠的动力输出对车辆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电池的工作温度是一个区间范围,不存在某一个特定温度值是最好的,使用传统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忽略了环境温度的影响,使控制过程中的温度误差难以确定,从而导致在对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动力电池在每个时刻的电流、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将动力电池在每个时刻的温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获得动力电池温度序列;预设动力电池的热导率、额定电流、正常工作温度区间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
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进行分解获得预设数量个温度序列分量;获取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结合温度序列分量、动力电池的电流和额定电流获得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获取每个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根据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以及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根据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和环境温度获得环境低温因子;根据每个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对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采用与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相同的获取方法获得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
进一步,所述获取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结合温度序列分量、动力电池的电流和额定电流获得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包括:
当动力电池处于充放电过程时,将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记为1;当动力电池处于静止状态时,将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记为0;
将动力电池温度序列的温度序列分量中的最大分量记为温度噪声序列;将各时刻的温度与温度噪声的差值记为各时刻的去噪温度值;
分别将每个时刻记为待分析时刻,计算动力电池在待分析时刻的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值,获取所述比值与自然常数的和值,记为第一和值;构建以自然常数为底,第一和值为真数的对数函数;计算所述对数函数的函数值与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的乘积,将待分析时刻的去噪温度值与所述乘积的和值记为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
进一步,所述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获取每个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包括:
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位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0;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大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与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之间的差值;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小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与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之间的差值;
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与预设偏离因子的乘积记为待分析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
进一步,所述根据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以及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包括:
计算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将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与预设调节因子的比值记为调节系数;将第一温差与调节系数的乘积记为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
进一步,所述根据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和环境温度获得环境低温因子,包括:
当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位于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时,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记为1;当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时,计算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与动力电池在待分析时刻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温差;获取预设数值与第二温差的比值,记为第一比值;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记为第一比值与预设数值之间的最小值。
进一步,所述根据每个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包括:
将待分析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的差值记为温度调节差异;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与温度调节差异的乘积作为待分析时刻的模糊误差。
进一步,所述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包括:
将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对下一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预测,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
进一步,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包括:
计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温度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差值绝对值,获取以自然常数为底数,所述差值绝对值的相反数为指数的指数函数,将所述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当前时刻的模糊误差之间的乘积记为当前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
计算1与所述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之间的乘积记为下一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
将当前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与下一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之和作为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进一步,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包括:
将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输入模糊PID控制系统,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综合考虑电池温度,环境温度以及电池的运行状态对电池温度管理的影响,首先构建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准确反映了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进而获得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确定了动力电池温度的调节方向;进一步根据环境温度对动力电池温度的影响,构建环境温度调节系数,准确评价低温下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之间的差异对温度控制系统调节效率的影响;根据环境的低温情况,将温度分为极低温和较低温,构建环境低温因子来反应低温程度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误差的影响;进一步考虑温度控制的时延和滞后的特点构建温度修正误差,将环境温度的影响充分融合在误差中,使得控制系统根据电池温度与环境温度综合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动力电池温度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提高了对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效率,尤其适用于电动汽车上对动力电池的温度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具体方案。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01,采集动力电池的温度数据和电流数据,获取动力电池温度序列。
在整体温度为的环境内,分别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动力电池内部和外部采集温度,动力电池内部的温度记作/>,外部的环境温度记作/>。通常环境温度低于动力电池温度(即/>)。首先,根据动力电池的型号和规格获取动力电池的额定电流/>,在电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使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池的电流/>。当温度过低时会导致动力电池的容量减少,电阻增加,减少电池的使用年限。预设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为/>,的经验取值为/>,/>的经验取值为/>;预设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的经验取值为/>,/>的经验取值为/>。其中电池的电流和电池内部的温度的采集频率为每间隔3分钟采集一次。共采集24小时内电池内部的温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获得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记作/>。
至此,即可根据本实施例上述方法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流、环境温度以及动力电池温度序列。
步骤S002,根据电池温度序列和电流获得电池温度偏离系数;根据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环境低温因子,结合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模糊误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获得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动力电池的温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环境温度和电池自身的充放电功率。在使用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动力电池温度的过程中存在非线性,时延大的特点,难以通过PID控制算法直接进行温度调控。电池温度受到自身运行的充放电发热、环境的温度和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对电池温度的调节,三部分的影响。想要通过温度控制系统精确调节动力电池温度,需要综合考虑电池的温度,环境的温度/>以及电池的运行状态。
在动力电池内部使用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存在噪声和滞后性的问题,并不能准确反映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为了获取准确的电池内部温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综合考虑电池温度受到的影响,构建温度修正误差对温度的控制进行调节。首先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进行分解获得/>个温度序列分量,/>的经验取值为5。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公知技术,不再赘述。获取动力电池温度序列的温度序列分量中的最大分量记为温度噪声序列,温度噪声序列中的元素分别对应每个时刻的温度噪声,将/>时刻的温度与温度噪声的差值记为/>时刻的去噪温度值。定义动力电池温度特征:
式中,表示电池的额定电流;/>表示电池在/>时刻的电流;/>是自然常数;/>表示电池的运行状态,处于充放电过程中时/>,静止状态时/>;/>表示/>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为/>时刻的去噪温度值;/>为以自然常数为底的对数函数。
当电池内部产生的电流越多,化学能的释放更多,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发热严重,由于噪声多为高频信号,所以在模态中去除频率最高的温度序列分量,当电池运行时,电池电流/>越大,电池内部的发热越大,此时将该部分发热导致的电池温度变化加入到去噪温度中得到动力电池温度特征,更为准确的反应电池温度。
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准确反映了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进一步确定动力电池温度的调节方向,定义电池温度偏离系数:
式中,为/>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为偏离因子(设为0.6),/>为/>时刻的温度偏差,/>为/>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表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表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当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值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时,此时,即不用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当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值超过最佳工作状况下的最高温度/>时,/>为负值,表示希望减小此时电池的温度。当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值小于最佳工作状况下的最低温度/>时,/>为正,表示希望使用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适当加热电池,使其回到最佳的工作的温度区间。
但在实际实施场景中,低温环境电池温度也存在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环境温度越低,动力电池的散热越快。根据动力电池的材料获得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为了准确评价低温下环境温度与电池温度之间的差异对温度控制系统调节效率的影响,定义环境温度调节系数:
式中,为/>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表示/>时刻的环境温度;/>表示/>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为调节因子,经验取值为80;/>是动力电池的热导率。
当动力电池温度较高,环境温度较低时,与/>存在较大温差,由于动力电池一般为金属外壳,金属材料的热导率相对较大,在动力电池热导率较大时,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较大,说明动力电池的大部分热量不依赖于温度控制系统也能传输至外部环境中,即外部环境对电池的温度有着较大的影响,能有效降低电池的温度,此时可以减少温度控制系统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调节。
将低温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低于动力电池最低正常工作温度的极低温,一种为高于动力电池最低正常工作温度的较低温。在极低温的状况下,若不对动力电池进行任何温度控制,电池最终会与环境温度趋于一致,脱离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得动力电池无法正常工作。在较低温的环境中,即使不使用进行任何升温控制措施,动力电池与环境温度一样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因此构建温度控制系统在各时刻的模糊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时刻的模糊误差,/>为/>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为/>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为/>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为常数,经验值为10,/>为动力电池在/>时刻的温度,/>为/>时刻的环境温度,/>为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为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当环境温度为极低温时,在该情况下希望电池温度越接近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越要增大温度控制系统对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防止当动力电池温度脱离正常工作温度区间而导致的意外情况。即动力电池温度与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越接近,温度控制系统的功率越大,同时为防止两数非常接近导致/>无限大情况,对该情况下的环境低温因子设定一个最大值/>。当环境温度为较低温时,即使动力电池温度降到与环境温度一样,不影响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将此时的低温因子设置为1。模糊误差/>在环境温度为较低温时,等于偏离系数与环境调节系数的差值,该情况下,环境温度对电池温度的影响并不大,模糊误差/>较小。当环境温度为极低温时,由于极低温环境对动力电池具有降温作用,考虑增加温度控制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升温功率,模糊误差/>由于涉及到环境低温因子的作用,与较低温时相比较大。
基于上述分析,模糊误差在低温时,电池温度约接近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模糊误差越大,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作用效果越强。但对电池温度的控制总是存在滞后性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效果增强后并不能很快反映到电池温度上,因此采集动力电池温度的历史温度曲线,考虑预测的变化情况,使得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提前做出响应。首先,将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对下一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预测,获得动力电池在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公知技术,不再赘述。定义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修正误差/>:
上式中,为系统在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为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温度,/>为动力电池在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为以自然常数为底的指数函数,/>表示在当前时刻的模糊误差,/>表示使用/>作为动力电池温度计算的/>时刻的模糊误差。
当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池温度与当前时刻接近时,即动力电池的温度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约等于1,当前时刻的模糊误差/>作为主要的误差输入系统。当下一时刻电池温度与当前时刻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说明动力电池的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根据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温度进行温度调节存在滞后性,对温度的控制不够及时。此时/>较小,主要根据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来进行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调节,减少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性。
至此,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步骤S003,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
将温度修正误差作为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输入,获得系统控制参数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其中模糊PID控制系统中,温度修正误差/>的输入范围/>,确定论域为/>,使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计算获得参数/>在论域中的输出值,映射到输入范围区间后,输出参数/>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控制。当误差为正时,使用加热元件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以保障电池的正常运行;当误差为负数,此时应当使用风扇或水冷降温装置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其中,模糊PID控制为公知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动力电池在每个时刻的电流、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将动力电池在每个时刻的温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获得动力电池温度序列;预设动力电池的热导率、额定电流、正常工作温度区间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
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进行分解获得预设数量个温度序列分量;获取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结合温度序列分量、动力电池的电流和额定电流获得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获取每个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根据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以及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根据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和环境温度获得环境低温因子;根据每个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对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采用与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相同的获取方法获得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
所述获取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结合温度序列分量、动力电池的电流和额定电流获得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包括:
当动力电池处于充放电过程时,将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记为1;当动力电池处于静止状态时,将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记为0;
将动力电池温度序列的温度序列分量中的最大分量记为温度噪声序列;将各时刻的温度与温度噪声的差值记为各时刻的去噪温度值;
分别将每个时刻记为待分析时刻,计算动力电池在待分析时刻的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值,获取所述比值与自然常数的和值,记为第一和值;构建以自然常数为底,第一和值为真数的对数函数;计算所述对数函数的函数值与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的乘积,将待分析时刻的去噪温度值与所述乘积的和值记为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
所述根据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以及最佳工作温度区间获取每个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包括:
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位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0;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大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大值与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之间的差值;当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小于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时,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记为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与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之间的差值;
将待分析时刻的温度偏差与预设偏离因子的乘积记为待分析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
所述根据环境温度、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以及电池温度偏离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包括:
计算待分析时刻的动力电池温度特征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将动力电池的热导率与预设调节因子的比值记为调节系数;将第一温差与调节系数的乘积记为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调节系数;
所述根据每个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和环境温度获得环境低温因子,包括:
当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位于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时,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记为1;当待分析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时,计算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的最小值与动力电池在待分析时刻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温差;获取预设数值与第二温差的比值,记为第一比值;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记为第一比值与预设数值之间的最小值;
所述根据每个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获得每个时刻的模糊误差,包括:
将待分析时刻的电池温度偏离系数与环境温度调节系数的差值记为温度调节差异;将待分析时刻的环境低温因子与温度调节差异的乘积作为待分析时刻的模糊误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包括:
将动力电池温度序列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对下一时刻的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预测,获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模糊误差以及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和模糊误差获得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包括:
计算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温度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差值绝对值,获取以自然常数为底数,所述差值绝对值的相反数为指数的指数函数,将所述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当前时刻的模糊误差之间的乘积记为当前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
计算1与所述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与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模糊误差之间的乘积记为下一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
将当前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与下一时刻的温度调节因子之和作为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包括:
将当前时刻的温度修正误差输入模糊PID控制系统,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
5.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04436.9A CN117638325B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04436.9A CN117638325B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38325A CN117638325A (zh) | 2024-03-01 |
CN117638325B true CN117638325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9002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04436.9A Active CN117638325B (zh) | 2024-01-25 | 2024-01-25 |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3832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1523A (zh) * | 2016-12-16 | 2017-05-2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方法以及基站 |
CN110690533A (zh) * | 2019-09-18 | 2020-01-1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弦交流电低温加热策略 |
CN111982302A (zh) * | 2020-08-24 | 2020-11-2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带噪声滤波和环境温度补偿的测温方法 |
CN112444749A (zh) * | 2020-11-06 | 2021-03-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温度修正模型的锂电池荷电状态联合估计方法 |
WO2022126526A1 (zh) * | 2020-12-17 | 2022-06-2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6540105A (zh) * | 2023-05-23 | 2023-08-04 | 重庆大学 | 基于神经网络与热网络模型的锂电池内部温度在线估计方法 |
CN117134039A (zh) * | 2023-10-23 | 2023-11-28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液冷系统的温控方法、储能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
CN117148171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池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47621B2 (en) * | 2004-07-16 | 2008-03-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estim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thermal state of a microprocessor unit |
KR20210041511A (ko) * | 2019-10-07 | 2021-04-1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의 건강 상태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24
- 2024-01-25 CN CN202410104436.9A patent/CN1176383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1523A (zh) * | 2016-12-16 | 2017-05-2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方法以及基站 |
CN110690533A (zh) * | 2019-09-18 | 2020-01-1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弦交流电低温加热策略 |
CN111982302A (zh) * | 2020-08-24 | 2020-11-2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带噪声滤波和环境温度补偿的测温方法 |
CN112444749A (zh) * | 2020-11-06 | 2021-03-0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温度修正模型的锂电池荷电状态联合估计方法 |
WO2022126526A1 (zh) * | 2020-12-17 | 2022-06-2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
CN116540105A (zh) * | 2023-05-23 | 2023-08-04 | 重庆大学 | 基于神经网络与热网络模型的锂电池内部温度在线估计方法 |
CN117134039A (zh) * | 2023-10-23 | 2023-11-28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液冷系统的温控方法、储能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
CN117148171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池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38325A (zh) | 2024-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335625B (zh) | 燃料电池堆温度控制方法、装置、模型预测控制器及系统 | |
CN117148171B (zh) | 一种储能电池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733801A (zh) |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 |
CN110690533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弦交流电低温加热策略 | |
CN112635803B (zh) | 一种pemfc电堆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4243136B (zh) | 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优化方法 | |
CN112149309B (zh) | 一种考虑温度-负荷相关性的调温负荷曲线拟合方法 | |
CN114497818B (zh) | 一种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内部快速加热方法 | |
CN117638325B (zh) | 一种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5361841A (zh) | 一种适应数据中心全工况操作的屏蔽泵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8426523A (zh) | 锂电池浆料双加热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7525480A (zh) | 基于神经网络的燃料电池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 |
CN114883702B (zh) | 一种基于气温预测的充电后电池热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3184870A1 (zh) |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562009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加热器的控制方法 | |
CN116979104B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639496A (zh) | 用于确定与第二电蓄能单元复合的第一电蓄能单元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设备、计算机程序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683967B (zh) | 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2699600B (zh) | 火电运行参数与NOx排放浓度间的偏回分析方法 | |
KR101417307B1 (ko) | 차량용 배터리의 냉난방 센서와 이를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 |
CN117332621B (zh) | 一种温控器对环境温度测量的校正方法 | |
CN118782844A (zh) | 一种燃料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 |
CN117407728B (zh) | 一种用于干细胞的存储环境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 |
KR102712330B1 (ko) | 차량의 열관리장치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 |
CN116373626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