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1361A -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1361A
CN117631361A CN202311824123.2A CN202311824123A CN117631361A CN 117631361 A CN117631361 A CN 117631361A CN 202311824123 A CN202311824123 A CN 202311824123A CN 117631361 A CN117631361 A CN 117631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phase difference
upper polarizing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41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玉燕
方涛
林文源
范文丽
杨义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41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1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1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1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1/4λ相位差层;设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层;设于所述上偏光层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一侧的液晶层;设于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上偏光层一侧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上偏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的吸光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亮显示模组如广告牌等应用于户外,由于观看者通常佩戴太阳眼镜,太阳眼镜的透过轴与显示模组中的上偏光层的透过轴方向不一致,导致亮度减低,影响观看效果。现阶段主要采用QWP偏光片(即普通偏光片内增加1/4λ相位差层)覆盖在CF基板的出光侧,以将显示模组射出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以保证佩戴太阳镜时观看显示模组的亮度。
然而QWP偏光片的材料限制较大,容易导致QWP偏光片的耐高温能力较低,影响显示模组在温度较高时的显示效果,此外,QWP偏光片在制作时采用卷材出料并且需要的特定机器切割,其尺寸受到切割机器和卷幅的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中1/4λ相位差层能够更好的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基板;
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1/4λ相位差层;
设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层;
设于所述上偏光层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一侧的液晶层;
设于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上偏光层一侧的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优选地,所述1/4λ相位差层包括1/4λ液晶层和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之间,所述1/4λ液晶层的厚度满足以下公式:
△n×d=1/4λ;
其中,d为1/4λ液晶层的厚度,λ为入射至所述1/4λ液晶层的入射光的波长,△n为所述入射光中o光与e光的折射率差值。
优选地,所述1/4λ相位差层和所述上偏光层采用耐高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第二配向层和液晶偏光层,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液晶偏光层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线栅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线栅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纳米纤维结构层和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纳米纤维结构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下偏光片的吸收轴和所述上偏光层的吸光轴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设置1/4λ相位差层;
在所述1/4λ相位差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上偏光层;
在所述上偏光层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一侧设置液晶层;
在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上偏光层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1/4λ相位差层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入光侧,且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分层设置,相对于整体的QWP偏光片(1/4λ相位差层一体形成在偏光片内)对材料的限制,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能够具有广泛的材料选择,从而提高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的使用可靠性。例如,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选取耐高温材料,以提高显示模组在温度较高时的显示效果。此外,1/4λ相位差层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一侧,指通过例如涂布液晶材料等方式在第一基板的一侧形成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相对于QWP偏光片,其尺寸不受仪器限制,且不存在卷材出料时的卷幅限制。使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的设置尺寸更为灵活,能够更灵活的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且对于不同尺寸的第一基板均能够通过同一工序形成1/4λ相位差层和上偏光层,从而有利于简化不同尺寸显示模生产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详见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
第一基板11;
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一侧的1/4λ相位差层12;
设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1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1一侧的上偏光层13;
设于所述上偏光层13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12层一侧的液晶层14;
设于所述液晶层14远离所述上偏光层13一侧的第二基板15;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13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12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可以理解的是,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与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的夹角设置为45度或135度时,入射至1/4λ相位差层12的线偏振光光矢量与1/4λ相位差层12中的快轴、慢轴的夹角均为45度,从而线偏振光通过1/4λ相位差层12后能够转换为圆偏振光。而圆偏振光入射至带有偏振片的眼镜(例如太阳镜)时,能够保证穿过眼镜的光线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光线在显示模组100中从第二基板15朝向第一基板11传递。即光线依次经过1/4λ相位差层12和第一基板11。
本申请的显示模组100,通过将1/4λ相位差层12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入光侧,且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分层设置,相对于整体的QWP偏光片(1/4λ相位差层一体形成在偏光片内)对材料的限制,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能够具有广泛的材料选择,从而提高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的使用可靠性。例如,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选取耐高温材料,以提高显示模组100在温度较高时的显示效果。
此外,1/4λ相位差层12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一侧,指通过例如涂布液晶材料等方式在第一基板11的一侧形成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相对于QWP偏光片,其尺寸不受仪器限制,且不存在卷材出料时的卷幅限制。使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的设置尺寸更为灵活,能够更灵活的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100。
且对于不同尺寸的第一基板11均能够通过同一工序形成1/4λ相位差层12和上偏光层13,从而有利于简化不同尺寸显示模组100生产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相较于1/4λ相位差波片,1/4λ相位差层12能够具有更小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减小显示模组100整体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市面上存在一些QWP偏光片的供应商,但供应商提供的QWP偏光片的尺寸较为单一,其在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100中使用时可选择性较低。从而通过设置1/4λ相位差层12,能够避免QWP偏光片产生的尺寸限制,提高1/4λ相位差层12在显示模组100中的应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时,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方向和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只需保证所述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本申请中,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做限定,上偏光层13和1/4λ相位差层12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显示装置内,例如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LED)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1/4λ相位差层12包括1/4λ液晶层121和第一配向层122,所述第一配向层122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12之间,所述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满足以下公式:
△n×d=1/4λ;
其中,d为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λ为入射至所述1/4λ液晶层121的入射光的波长,△n为所述入射光中o光与e光的折射率差值。
优选地,1/4λ相位差层12可选择为至少对波长为550nm的光赋予1/4波长(137.5nm)的面内相位差。
需要说明的是,o光与e光分别为入射光线中的寻常光和非寻常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例如,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配置为使o光和e光的光程差为1/4λ。又例如,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配置为使o光和e光的光程差为3/4λ。又例如,1/4λ液晶层121的厚度配置为使o光和e光的光程差为1/4λ以及3/4λ间隔排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1/4λ相位差层12和所述上偏光层13采用耐高温材料,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0在高温环境下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1/4λ相位差层12采用固化的聚合性液晶构成,或者由树脂膜构成。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层13包括第二配向层131和液晶偏光层132,所述第二配向层131位于所述液晶偏光层132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偏光层13形成在1/4λ相位差层12一侧时,在1/4λ相位差层12远离第一基板11的一侧涂覆第二配向层131,并在第二配向层131远离1/4λ相位差层12的一侧涂覆形成液晶偏光层132。其中,第二配向层131用于控制液晶偏光层132的偏振轴方向,以使液晶偏光层132的偏光轴与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优选地,液晶偏光层132采用染料系液晶偏光膜,主要为采用向列向液晶中加入有偶氮、蒽醌和嗪类二色性染料等。相对于蒽醌和嗪类染料,偶氮类染料具有有序参数髙、制备方法简单、溶解性好等优点。而由于其含有的物质为二向色性物质,二色性染料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形状又细又长且为平面的染料,具有很好的起偏性,能强烈地吸收平行于其排列方向的偏振光,只让垂直方向的光透过,保证上偏光层13能够具有较好的偏振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层13包括线栅层135和保护层136,所述保护层136位于所述线栅层135和所述液晶层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线栅层135通过图案化工艺形成在1/4λ相位差层12远离第一基板11的一侧,而保护层136设置在线栅层135远离1/4λ相位差层12的一侧,并部分填充线栅层135的间隙,且保护层136远离1/4λ相位差层12的一侧磨平,有利于后续液晶层14的设置或彩膜层的涂覆。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技术领域中,图案化工艺,可只包括光刻工艺,或,包括光刻工艺以及刻蚀步骤,同时还可以包括打印、喷墨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的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的工艺。可根据本发明中所形成的结构选择相应的图案化工艺
优选地,线栅层135采用金属光栅。进一步地,金属光栅的材料采用铝。在金属光栅的形成过程中,先涂覆一层Al膜层,通过图案化工艺获得Al光栅。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图案化工艺形成金属光栅,包括对金属层(Al膜层)进行涂胶、曝光、显影,以形成线栅层135。
优选地,保护层136采用SiOx,其性质较为稳定,且具有透光性。
进一步地,在线栅层135和1/4λ相位差层12之间还可涂覆另一保护层,以保护1/4λ相位差层12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光层13包括纳米纤维结构层133和平坦层134,所述平坦层134位于所述纳米纤维结构层133和所述液晶层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纳米纤维结构层133涂覆形成在1/4λ相位差层12远离第一基板11的一侧,在纳米纤维结构层133固化后涂覆平坦层134以形成上偏光层13。其中,平坦层134能够有利于后续液晶层14的设置或彩膜层的涂覆。
优选地,纳米纤维结构层133的制备采用纤维素纳米晶体与向列相液晶以及溶剂混合制成悬浊液,通过高温蒸发溶剂制成薄膜;再对薄膜进行紫外光聚合反应处理。其中,通过向列相液晶的添加,利用液晶模板法通过向列相液晶与纤维素纳米晶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帮助纤维素纳米晶在自组装过程中均匀取向,相当于形成纳米纤维条,保证其排列方向与下偏光片16透过轴方向垂直,保证上偏光层13能够具有较好的偏振效果。其中,纤维素纳米晶体可为Ag纳米粒子、Au纳米粒子。
优选地,所述平坦层134的材料可以为聚硅氧烷、聚硅氮烷等杂化树脂(HybridResin)材料,所述平坦层134可以采用选自溅射、蒸镀和化学气相沉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形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基板15远离所述液晶层14一侧的下偏光片16,所述下偏光片16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15,所述下偏光片16的吸收轴和所述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下偏光片16采用普通偏光片,其直接贴附在第二基板15远离第一基板11的一侧,而普通偏光片的切割较为简单,能够便于根据显示模组100的尺寸制备对应尺寸的普通偏光片。而普通偏光片在市面上的选择较多,能够保证下偏光片16的选择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1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15为阵列基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采用无色透明基板,在上偏光层13和液晶层14之间设置彩膜层,且彩膜层中包括遮光矩阵。其中,第一基板11可以采用玻璃透明基板,也可以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透明材料
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提供第一基板11;
S2、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一侧设置1/4λ相位差层12;
S3、在所述1/4λ相位差层1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一侧设置上偏光层13;
S4、在所述上偏光层13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12的一侧设置液晶层14;
S5、在所述液晶层14远离所述上偏光层13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15;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13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12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12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13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1/4λ相位差层12涂覆形成在第一基板11的一侧。当1/4λ相位差层12包括1/4λ液晶层121和第一配向层122时,先在第一基板11的一侧涂覆第一配向层122,在第一配向层122固化后涂覆1/4λ液晶层121。
其中,第一配向层122的配向采用光配向或者摩擦配向,其涂覆方法优选为旋涂或刮涂。
本申请的显示模组100的制作方法,在第一基板11的入光侧设置1/4λ相位差层12,工序不受第一基板11的尺寸限制,即对于不同尺寸的第一基板11均能够通过同一工序形成1/4λ相位差层12,从而有利于简化不同尺寸显示模组100生产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由此,对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100,1/4λ相位差层12均能够通过相同工序形成在第一基板11的一侧。且相对于1/4λ相位差波片,1/4λ相位差层12不需要进行根据不同尺寸进行特定线切割,能够更灵活的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10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100。
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中1/4λ相位差层12能够更好的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显示模组100,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即光线从背光模组发出并依次经过第二基板15、液晶层14、上偏光层13、1/4λ相位差层12和第一基板11。即保证1/4λ相位差层12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入光侧。
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作限定。其可以是电视,也可以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车载智能终端、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1/4λ相位差层;
设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上偏光层;
设于所述上偏光层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一侧的液晶层;
设于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上偏光层一侧的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的吸光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包括1/4λ液晶层和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之间,所述1/4λ液晶层的厚度满足以下公式:
△n×d=1/4λ;
其中,d为1/4λ液晶层的厚度,λ为入射至所述1/4λ液晶层的入射光的波长,△n为所述入射光中o光与e光的折射率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和所述上偏光层采用耐高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第二配向层和液晶偏光层,所述第二配向层位于所述液晶偏光层和所述1/4λ相位差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线栅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线栅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光层包括纳米纤维结构层和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纳米纤维结构层和所述液晶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贴附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下偏光片的吸收轴和所述上偏光层的吸光轴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9.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设置1/4λ相位差层;
在所述1/4λ相位差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上偏光层;
在所述上偏光层远离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一侧设置液晶层;
在所述液晶层远离所述上偏光层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上偏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λ相位差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1/4λ相位差层的延迟轴与所述上偏光层的偏振轴夹角为45度或135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311824123.2A 2023-12-26 2023-12-26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631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123.2A CN1176313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123.2A CN1176313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1361A true CN117631361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0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4123.2A Pending CN117631361A (zh) 2023-12-26 2023-12-26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13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796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19006473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Image Distortion and Illumination Nonuniformity in a Waveguide
US80812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523038B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capable of polariz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944544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a diffraction function layer that includes a flat portion and a non-flat portion with a grid disposed in the non-flat portion
KR100976623B1 (ko) 반사형 편광판을 사용한 거울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00302481A1 (en) Absorbing wire grid polarizer
KR20060084304A (ko) 선 격자 편광필름 및 선 격자 편광필름의 격자제조용 몰드제작방법
US20060244872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9515203A (ja) 偏光および波長フィルタ処理用微細構造光学装置
US7336878B2 (en) Optical device
US7342623B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9289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35446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90170919A1 (en) Optical laminate
JP2009217218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2006025626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orm birefringent compensator
KR20070004512A (ko) 편광 발광 장치 및 방법
CN11208833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50241622A1 (en) Complex substrate for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010066252A (ko) 위상차 필름을 포함하는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와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CN117631361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070263141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device
WO2020182034A1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976843B (zh) 相位差层、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