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6686A -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 Google Patents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6686A
CN117626686A CN202311655991.2A CN202311655991A CN117626686A CN 117626686 A CN117626686 A CN 117626686A CN 202311655991 A CN202311655991 A CN 202311655991A CN 117626686 A CN117626686 A CN 117626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ing
pearl wool
finishing process
wool product
silicon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59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瑞星
王敏
郝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icale Nangong Cashme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icale Nangong Cashme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icale Nangong Cashme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icale Nangong Cashme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59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66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6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6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提出了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珍珠呢面料依次进行染色、挤水、后整理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染色时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5%~25%、染色助剂5%~11%、纯碱3%~8%,余量为水;染色助剂由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混合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后存在色牢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珍珠呢产品是一种主要成分为羊毛的织物,其样式表面上蓬松,光滑明亮,质地厚实,保暖性好,因类似于珍珠的颜色而得名。目前,羊毛织物的染色可采用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是在化学结构上带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染料与纤维发生反应,生成共价键结合,目前的羊毛纤维低温染色研究均有其局限性。纤维的改性容易造成纤维强力损伤,织物的染色性能受制于纤维改性情况,染色新工艺增加染色设备和成本,且尚未工业化推广,为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只能提高染色温度,但长时间的高温染色对羊毛造成极大伤害,造成成品手感发糙,导致在纺织领域特别是在高档羊毛羊绒制品上应用性能受到制约,因此,目前染整手段均存在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染整工艺中染色匀染性差、色牢度低的问题,这将对珍珠呢产品的应用产生积极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珍珠呢产品染整后存在色牢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珍珠呢面料依次进行染色、挤水、后整理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所述染色时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5%~25%、染色助剂5%~11%、纯碱3%~8%,余量为水;
所述染色助剂由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混合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的质量比为5:4:1~7:2: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整理时依次进行烘干、柔软、汽蒸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柔软时的柔软剂为氨基硅油和质量分数为15%的椰油酰谷氨酸钠溶液的混合物,柔软剂的浓度为20g/L。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3: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硅油为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和叔氨基硅油中的两种或三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珍珠呢面料由质量含量为96%的羊毛和4%的羊绒组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性染料为花蓝色、混棕色、浅灰色、亮灰粉色、亮灰色中的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染色前还进行了缝筒处理,缝筒时针脚10~15mm,车速10~20m/min。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染色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25~35min,浴比为1:15~3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的轧辊压力为8~10kg/cm2,温度为140~160℃,车速为6~10m/min;所述汽蒸的车速为10~15m/min,蒸汽压力为3~6bar,蒸汽量为50%~70%,温度140~15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采用活性染料对珍珠呢面料进行染整,在染色时,采用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作为染色助剂,协同提高活性染料活性的同时,增加珍珠呢面料的着色能力,显著提高了珍珠呢产品染色的色牢度,再配合后整理处理,使得染色后的珍珠呢产品还具有柔软的特点。
2、本发明中,通过在后整理的柔软处理时使用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作为复合柔软剂,进一步提高了珍珠呢产品的柔软性,还进一步提高了珍珠呢产品染色的色牢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珍珠呢面料由质量含量为96wt%的羊毛和4wt%的羊绒组成。
实施例1
染色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5%、椰油胺聚氧乙烯醚2%、聚六亚甲基胍2.5%、丙酮0.5%、纯碱3%,余量为水;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珍珠呢面料先缝筒处理,缝筒时的针脚10mm,车速10m/min,再在温度为60℃,浴比为1:15下进行染色25min,挤水,设置轧辊压力8kg/cm2,温度为140℃,车速为6m/min,将染色后的面料烘干,于车速10m/min,蒸汽压力3bar,蒸汽量50%,温度140℃下将烘干的面料汽蒸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
实施例2
染色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15%、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6%、聚六亚甲基胍4%、丙酮0.8%、纯碱5%,余量为水;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珍珠呢面料先缝筒处理,缝筒时的针脚15mm,车速20m/min,再在温度为70℃,浴比为1:20下进行染色30min,挤水,设置轧辊压力9kg/cm2,温度为1450℃,车速为8m/min,将染色后的面料烘干,于车速15m/min,蒸汽压力5bar,蒸汽量60%,温度150℃下将烘干的面料汽蒸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
实施例3
染色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25%、椰油胺聚氧乙烯醚4%、聚六亚甲基胍5%、丙酮1%、纯碱8%,余量为水;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珍珠呢面料先缝筒处理,缝筒时的针脚15mm,车速20m/min,再在温度为80℃,浴比为1:30下进行染色35min,挤水,设置轧辊压力10kg/cm2,温度为160℃,车速为10m/min,将染色后的面料烘干,于车速15m/min,蒸汽压力6bar,蒸汽量70%,温度150℃下将烘干的面料汽蒸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8%的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的聚六亚甲基胍、丙酮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5%的椰油胺聚氧乙烯醚、4%的聚六亚甲基胍、丙酮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加入质量百分比为7%的椰油胺聚氧乙烯醚、2%的聚六亚甲基胍、丙酮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珍珠呢面料先缝筒处理,缝筒时的针脚15mm,车速20m/min,再在温度为80℃,浴比为1:30下进行染色35min,挤水,设置轧辊压力10kg/cm2,温度为160℃,车速为10m/min,将染色后的面料烘干,采用浓度为20g/L的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的水溶液作为柔软剂,其中,伯氨基硅油和仲氨基硅油的质量比为2:1,在浴比为1:10下对面料进行柔软处理,于车速15m/min,蒸汽压力6bar,蒸汽量70%,温度150℃下将柔软处理后的面料汽蒸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采用浓度为20g/L的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柔软剂,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质量比为1:1: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采用浓度为20g/L的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叔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柔软剂,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叔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质量比为1:1:1: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采用浓度为20g/L的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叔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柔软剂,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叔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的质量比为1:1:1: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染色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25%、椰油胺聚氧乙烯醚9%、丙酮2%、纯碱8%,余量为水。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不加入染色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25%、聚六亚甲基胍9%、丙酮2%、纯碱8%,余量为水。
采用Ci4000型染色摩檫牢度试验仪器、Ci4000型汗渍色牢度仪(Atlas公司)分别测试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所制得的珍珠呢产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珍珠呢产品的色牢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2的数据发现,实施例1~10的珍珠呢产品和对比例1~2相比具有更高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说明采用活性染料对珍珠呢面料进行染整,在染色时,加入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作为染色助剂,显著提高了珍珠呢产品染色的色牢度。
通过对比实施例6~10的数据发现,实施例8~10的珍珠呢产品和对比例6~7相比具有更高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说明通过在后整理的柔软处理时使用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作为复合柔软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珍珠呢产品染色的色牢度。
柔软度测试:招募30名志愿者分别对实施例6~10的珍珠呢产品的柔软性进行打分评估,分值范围:0~10分,由低分到高分表示织物柔软性由低到高,评估结果取总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实施例6~10的数据发现,与实施例6~7相比,实施例8~10的珍珠呢产品的柔软性得分更高,说明通过在后整理的柔软处理时使用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作为复合柔软剂,进一步提高了珍珠呢产品的柔软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珍珠呢面料依次进行染色、挤水、后整理处理,得到珍珠呢产品;所述染色时的染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染料5%~25%、染色助剂5%~11%、纯碱3%~8%,余量为水;
所述染色助剂由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油胺聚氧乙烯醚、聚六亚甲基胍和丙酮的质量比为5:4:1~7: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整理时依次进行烘干、柔软、汽蒸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时的柔软剂为氨基硅油和质量分数为15%的椰油酰谷氨酸钠溶液的混合物,柔软剂的浓度为20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油和椰油酰谷氨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3: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油为伯氨基硅油、仲氨基硅油和叔氨基硅油中的两种或三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呢面料由质量含量为96%的羊毛和4%的羊绒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前还进行了缝筒处理,缝筒时针脚10~15mm,车速10~2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25~35min,浴比为1:15~3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轧辊压力为8~10kg/cm2,温度为140~160℃,车速为6~10m/min;所述汽蒸的车速为10~15m/min,蒸汽压力为3~6bar,蒸汽量为50%~70%,温度140~150℃。
CN202311655991.2A 2023-12-05 2023-12-05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Pending CN117626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5991.2A CN117626686A (zh) 2023-12-05 2023-12-05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5991.2A CN117626686A (zh) 2023-12-05 2023-12-05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6686A true CN117626686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1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5991.2A Pending CN117626686A (zh) 2023-12-05 2023-12-05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66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6518B (zh) 一种提升梭织深色布湿摩擦牢度的工艺方法
CN105133344A (zh) 一种麻类织物的整理剂组合物及麻类免烫衬衫的加工方法
CN105133315A (zh) 一种棉丝织物的整理剂组合物及棉丝免烫衬衫的加工方法
CN112962332A (zh) 一种活性染料染色的免水洗方法
CN104358054A (zh) 一种耐洗的不卷边针织领袖的制作方法
CN111395013B (zh) 一种牛仔面料的快速染色工艺
CN113605114A (zh) 一种丝巾及其加工工艺
CN111705374B (zh) 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加工的针织布及染色工艺
CN107034669B (zh) 一种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的方法
CN111139667B (zh) 针对针织织物面料做复古仿旧的处理方法
CN113026396A (zh) 一种固色剂及应用该固色剂的棉布轧染染色工艺
CN112900118A (zh) 利用活性染料染色方法生产牛仔纱的染色工艺
CN117626686A (zh) 珍珠呢产品染整工艺
CN111254724A (zh) 一种编织毛的染色工艺、编织毛及其应用及毛纺织品
CN108824021B (zh) 一种基于偶合反应进行真丝染色与防皱整理的方法
CN114351479B (zh) 一种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方法与应用
CN112981989B (zh) 一种印染添加剂及真丝/粘胶复合面料的染色方法
CN112695546A (zh) 一种棉针织布防沾色染整工艺
CN110863376A (zh) 一种锦纶、氨纶纤维上色同步性提升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75554B (zh) 一种具有防污抗皱面料的服装
CN111733588B (zh) 一种针织布印染预处理液及制备方法和针织布染色工艺
CN115323678B (zh) 一种铜氨人棉水波纹桃皮绒短流程染整工艺
CN112900099B (zh) 一种提高锦氨纶印花织物服用性能的方法
CN115506162A (zh) 一种提升色光稳定性的尼龙染色工艺
CN117513027A (zh) 一种羊毛低温促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