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6664A -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6664A
CN117616664A CN202180100460.XA CN202180100460A CN117616664A CN 117616664 A CN117616664 A CN 117616664A CN 202180100460 A CN202180100460 A CN 202180100460A CN 117616664 A CN117616664 A CN 117616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coil
power receiving
power supply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04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秀人
坂下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16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6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非接触供电装置(1)的受电线圈(21)包括沿着移动体(2)的移动方向排列的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送电线圈(12)位于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边界的状况下,供电性能也不降低。另外,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不会同时与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相向,所以能够防止磁场的抵消现象,能够稳定地供电。

Description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linear)搬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隔开空间的二个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来传送电力的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结构之一,已知在移动体上设置受电线圈并沿着移动体的移动路径设置多个送电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通过将非接触供电装置应用于电梯或者直线式搬送装置等并根据移动体(电梯的轿厢、直线式搬送装置的可动元件等)的位置切换进行驱动的送电线圈,能够向移动体连续供电。
在利用多个送电线圈对移动体的负载连续供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产生移动体位于二个送电线圈的边界的状况。此时,在驱动各送电线圈的电源的输出相位中产生差时,产生相邻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相互抵消的现象,有时供电电力减少或者无法供电。作为防止这样的磁场的抵消现象的方法,进行使送电电路的动作同步的控制等。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沿着移动体的移动方向相互相邻的送电线圈,控制多个送电电源,以使得与移动体的移动位置无关地,使一方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比另一方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强的期间、和一方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比另一方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弱的期间交替出现。通过这样的结构,无需使多个送电电路的输出相位同步而能够非接触地传送电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88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存在由于相邻的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的抵消现象而无法稳定地供电这样的课题,用于防止磁场的抵消现象的送电电路的同步控制等成为高成本化的主要原因。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需要有意图地削弱送电线圈的发生磁场的期间,所以相对送电电路的电力容量而言可供电的电力变小。因此,需要将送电电路的电力容量设计得大到负载需要的电力以上,存在成为高成本化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课题。
本申请公开用于解决如上述的课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与移动体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低成本化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移动体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受电线圈,以与设置于移动路径的送电线圈相向的方式设置于移动体,具有多个受电线圈绕组;以及多个受电电路,与各个受电线圈绕组连接,将从受电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多个受电线圈绕组沿着移动体的移动方向排列,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系统具备: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多个送电线圈,沿着移动体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对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驱动送电线圈。
本申请公开的电梯具备: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轿厢,在升降路内升降自如地设置;多个送电线圈,沿着轿厢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升降路的壁面,对设置于轿厢的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驱动送电线圈。
本申请公开的直线式搬送装置具备: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可动元件,沿着搬送轨道移动;多个送电线圈,沿着搬送轨道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对设置于可动元件的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送电电路,驱动送电线圈。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即使在送电线圈位于受电线圈绕组的边界的状况下,供电性能也不会降低,与移动体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根据具备本申请公开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能够与移动体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的输出相位无关地稳定地供电。
本申请的上述以外的目的、特征、观点以及效果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将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和尺寸的关系的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例的图。
图5是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直线式搬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非接触供电装置;2:移动体;11、11a、11b:送电电路;12、12a、12b:送电线圈;21:受电线圈;21a、21b、21c、21d、21e:受电线圈绕组;22、22a、22b、22c:受电电路;23:负载;100:非接触供电系统;201:轿厢;202:壁面;203:可动元件;204:搬送轨道;205:地面;211:第一绕组部;211a:共同面;211b:面;212:第二绕组部;213:重叠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例的图。此外,在图中,对同一或者相当部分附加同一符号。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如图1所示,具备:多个送电线圈12a、12b(总称为送电线圈12),沿着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送电电路11a、11b(总称为送电电路11),驱动送电线圈12;受电线圈21,以根据移动体2的移动与送电线圈12相向的方式设置于移动体2;以及多个受电电路22a、22b(总称为受电电路22),将从受电线圈21输出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多个送电线圈12沿着移动体2的移动方向(在图2中用箭头X表示。以下记载为移动方向X)配置,对受电线圈21非接触地传送电力。在图2中,设想移动体2在纸面的左右方向上移动,送电电路11a、11b以及送电线圈12在左右排列配置。
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将送电电路11和送电线圈12各配置二个,但它们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配置必要的数量。另外,送电电路11和送电线圈12的数量比例无需为一对一,也可以是用一个送电电路11驱动多个送电线圈12的结构。
送电电路11是输出高频电流或者电压的电源,驱动送电线圈12。送电电路11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包括逆变器或者DC/DC转换器等电力变换器。另外,送电电路11的输出波形既可以是特定频率的正弦波,也可以是矩形波形状等包含多个频率分量的波形。
送电线圈12具备送电线圈绕组,将电能变换为磁能并传送给受电线圈21。受电线圈21从送电线圈12接受磁能并变换为电能。即,通过送电线圈12和受电线圈21磁耦合(磁场耦合),从送电线圈12对受电线圈21非接触地传送电力。送电线圈12既可以是为了提高与受电线圈21的磁耦合而具备磁性材料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用于屏蔽电磁噪声的金属屏蔽件的结构。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具备:受电线圈21,以与设置于移动路径的送电线圈12相向的方式设置于移动体2,具有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及多个受电电路22,与各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连接,将从受电线圈21输出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沿着移动体2的移动方向X排列,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多个受电电路22a、22b设置于移动体2,与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各个连接。受电电路22例如是将四个二极管元件全桥连接的结构。受电电路22的个数与受电线圈21具有的受电线圈绕组的个数对应。受电电路22也可以为了使包含于直流电力的高频分量衰减,具备由电抗器或者电容器构成的滤波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具备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及受电电路22a、22b,但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受电线圈绕组以及受电电路22。另外,受电线圈绕组21a、21b既可以是为了提高与送电线圈12的磁耦合而具备磁性材料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用于屏蔽电磁噪声的金属屏蔽件的结构。
设置于移动体2的负载23例如是消耗电力的马达、照明装置、或者蓄电用电池等设备,由负载23消耗电力或者进行蓄电等。负载23既可以是在输入侧具备去除高频的滤波器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用于调整负载电压的电力变换器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2,详细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的受电线圈21的结构。受电线圈21具有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重叠部分213。在该重叠部分213中,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在比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远离送电线圈12的位置,沿着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配置。
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分别具有沿着与移动方向X平行的共同面211a延伸的第一绕组部211。在图2中,将第一绕组部211的送电线圈12侧的面设为共同面211a。
进而,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具有沿着比共同面211a远离送电线圈12的面(例如第一绕组部211的远离送电线圈12的一侧的面211b)与共同面211a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绕组部212。第二绕组部212的尺寸比第一绕组部211短,与第一绕组部211成为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1中,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仅由第一绕组部211构成。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的第二绕组部212以与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第一绕组部211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一绕组部211和第二绕组部212相互平行或者大致平行。
接下来,使用图3,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和尺寸的关系。在图3中,L1是包括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受电线圈21整体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L2是相邻的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设置间隔与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之和。
另外,L3是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此外,受电线圈绕组21b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也是与L3相同或者相同的程度。L4是相邻的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设置间隔,L5是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另外,L6是送电线圈12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
受电线圈21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L1需要为相邻的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设置间隔与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之和L2以上(即L1≥L2)。在L1小于L2的情况下,由于受电线圈21的移动而发生不与送电线圈12相向的区间,存在无法连续供电的可能性。
另外,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L3需要为相邻的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设置间隔L4以下(即L3≤L4)。在L3大于L4的情况下,发生二个送电线圈12a、12b同时与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相向的区间,存在由于磁场的抵消现象无法供电的可能性。
进而,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L5最好与送电线圈12的移动方向X的长度尺寸L6相等或者大致相等。在L5显著大于L6的情况下,重叠部分213中的供电稳定,但在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中使用的线材的使用量增加而成为高成本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L5显著小于L6的情况下,线材的使用量减少,但存在重叠部分213中的供电的稳定性受损的可能性。因此,根据成本面和供电稳定性的观点,优选以使L5和L6成为相同的程度的方式设计。
接下来,使用图4(a)至图4(c),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例。作为比较例,图5示出受电线圈绕组未具有重叠部分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例。在非接触供电系统100中,伴随移动体2的移动而变化的送电线圈12和受电线圈21的位置关系可大致分为接下来的三种。
图4(a)示出第一配置,是二个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21相向的配置。在第一配置中,送电线圈12a与受电线圈绕组21a相向,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b相向,是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可分别从不同的送电线圈12a、12b受电的状态。因此,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发生磁通不会与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进行交链,能够防止磁场的抵消现象。
图4(b)示出第二配置,是一个送电线圈12与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中的任意一方相向的配置。在图4(b)中,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b相向,是可从送电线圈12b受电的状态。在第二配置中,从一个送电线圈12对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进行供电,所以与一般的非接触供电方法相同,不产生课题。
图4(c)示出第三配置,是一个送电线圈12与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这两方相向的配置。在图4(c)中,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相向。在第三配置中,是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两方可从一个送电线圈12b受电的状态。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通过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具有重叠部分213,避免二个磁耦合(在图4(c)所示的例子中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磁耦合、和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b的磁耦合)都变弱。在第三配置中,始终有某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为可受电的状态,供电性能不降低。
相对于此,如图5所示的比较例,在受电线圈绕组21d、21e未具有重叠部分的情况下,在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d、21e之间的部分和送电线圈12b相向的状况下,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d的磁耦合、和送电线圈12b与受电线圈绕组21e的磁耦合都变弱,存在供电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此外,作为用于避免磁耦合变弱的其他应对策略,考虑在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的与第二绕组部212相同的位置追加配置其他受电线圈绕组。但是,在该应对策略下需要追加新的受电线圈绕组和受电电路,成为高成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零件个数削减以及成本削减的观点,优选为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具有重叠部分213的结构。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受电线圈21包括沿着移动体2的移动方向X排列的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所以即使在送电线圈12位于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边界的状况下,始终有某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可受电,供电性能不降低。
另外,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不会同时与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相向,所以能够防止由于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发生磁通与一个受电线圈绕组21a(或者21b)进行交链引起磁场的抵消现象。
进而,不需要在以往系统中使用的抑制送电电路的输出的控制单元、或者用于使送电电路的动作同步的控制单元以及传感器零件等,所以实现系统的简化以及低成本化。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得到与移动体2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11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低成本化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100。
实施方式2.
图6以及图7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结构例。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除了受电线圈的结构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相同,所以仅说明相异点。
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6以及图7所示,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21c分别具有:第一绕组部211,沿着与移动方向X平行的共同面211a(例如第一绕组部211的送电线圈12侧的面)延伸;以及第二绕组部212,沿着比共同面211a远离送电线圈12的面(例如第一绕组部211的远离送电线圈12的一侧的面211b)与共同面211a平行地延伸。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受电线圈21具有二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的第二绕组部212沿着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第一绕组部211配置,形成重叠部分213。另外,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的第二绕组部212由于没有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而未形成重叠部分。受电线圈绕组21a、21b是同一形状或者大致同一形状,并且是同一构造或者大致同一构造。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受电线圈21具有三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21c,各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21c与受电电路22a、22b、22c一对一地连接。受电线圈绕组21a、21b、21c是同一形状或者大致同一形状,并且是同一构造或者大致同一构造。根据图7的结构,相比于图6的结构可受电的范围扩大,所以二个送电线圈12a、12b的设置间隔变宽。此外,受电线圈21具有的受电线圈绕组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根据实施方式2,除了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以外,还使多个受电线圈绕组的形状以及构造共同化,所以能够容易地扩展受电线圈21的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另外,受电线圈绕组的制造工序被共同化,所以能够削减制造成本。进而,得到受电范围的扩展性,与受电范围的要求对应的个别的受电线圈设计变得容易或者不需要,所以能够削减设计成本。
实施方式3.
图8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例。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梯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参照图1以及图2);以及作为移动体2的轿厢201,在多个楼层之间在升降路内升降自如地设置。
另外,电梯具备:多个送电线圈12,沿着轿厢201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及送电电路11,驱动送电线圈12。如图8所示,送电电路11a、11b以及送电线圈12a、12b设置于升降路的壁面202。送电线圈12对设置于轿厢201的受电线圈21非接触地传送电力。
轿厢201具备:受电线圈21(参照图2),具有受电线圈绕组21a、21b;受电电路22a、22b;以及负载23。受电线圈21以根据轿厢201的移动与送电线圈12相向的方式设置。电梯中的负载23例如是在轿厢201中使用的照明装置以及空调设备等。
受电线圈21包括沿着轿厢201的移动方向X排列的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中,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在比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远离送电线圈12的位置,沿着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配置。
非接触供电装置1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和尺寸的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参照图3)。此外,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梯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但也可以具备上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
根据实施方式3,通过具备非接触供电装置1,得到与轿厢201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11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的电梯。
实施方式4.
图9示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直线式搬送装置的结构例。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直线式搬送装置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可动元件203,沿着搬送轨道204移动;多个送电线圈12a、12b,沿着搬送轨道204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以及送电电路11(参照图2),驱动送电线圈12。
送电线圈12对设置于可动元件203的受电线圈21(参照图2)非接触地传送电力。送电电路11以及多个送电线圈12a、12b例如设置于搬送轨道204下部的地面205。受电线圈21以根据可动元件203的移动与送电线圈12相向的方式设置于可动元件203的底部。受电电路22(参照图2)以及负载23(参照图2)装载到可动元件203。直线式搬送装置中的负载23例如是抓持搬送物的装置、装配机器人等。
受电线圈21包括沿着可动元件203的移动方向X排列的多个受电线圈绕组21a、21b,以使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相邻的受电线圈绕组21a、21b的重叠部分213中,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b在比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远离送电线圈12的位置,沿着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21a配置。
非接触供电装置1中的送电受电线圈的配置和尺寸的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参照图3)。此外,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直线式搬送装置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但也可以具备上述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
根据实施方式4,通过具备非接触供电装置1,得到与可动元件203的位置以及送电电路11的输出相位无关地能够稳定地供电的直线式搬送装置。
本公开记载了各种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但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记载的各种特征、方案、以及功能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的应用,能够单独或者以各种组合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在本申请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范围内,可设想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例如,包括将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变形的情况、追加的情况或者省略的情况、进而抽出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Claims (11)

1.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受电线圈,以与设置于移动路径的送电线圈相向的方式设置于移动体,该受电线圈具有多个受电线圈绕组;以及
多个受电电路,与各个所述受电线圈绕组连接,将从所述受电线圈输出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所述多个受电线圈绕组沿着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排列,
以使相邻的所述受电线圈绕组的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的所述受电线圈绕组的重叠部分中,一方的所述受电线圈绕组在比另一方的所述受电线圈绕组远离所述送电线圈的位置沿着所述另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受电线圈绕组分别具有第一绕组部,该第一绕组部沿着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共同面延伸,
所述一方的受电线圈绕组还具有第二绕组部,该第二绕组部沿着比所述共同面远离所述送电线圈的面,与所述共同面平行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受电线圈绕组分别具有:第一绕组部,沿着与所述移动方向平行的共同面延伸;以及第二绕组部,沿着比所述共同面远离所述送电线圈的面,与所述共同面平行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受电线圈绕组是同一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线圈的所述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是相邻的二个所述送电线圈的设置间隔与所述二个送电线圈的所述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之和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线圈绕组的所述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是相邻的二个所述送电线圈的设置间隔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受电线圈绕组的重叠部分的所述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与所述送电线圈的所述移动方向的长度尺寸相等。
9.一种非接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多个送电线圈,沿着移动体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对所述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
送电电路,驱动所述送电线圈。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轿厢,在升降路内升降自如地设置;
多个送电线圈,沿着所述轿厢的移动路径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升降路的壁面,对设置于所述轿厢的所述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
送电电路,驱动所述送电线圈。
11.一种直线式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可动元件,沿着搬送轨道移动;
多个送电线圈,沿着所述搬送轨道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对设置于所述可动元件的所述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传送电力;以及
送电电路,驱动所述送电线圈。
CN202180100460.XA 2021-07-16 2021-07-16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Pending CN117616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6733 WO2023286264A1 (ja) 2021-07-16 2021-07-16 非接触給電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リニア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664A true CN117616664A (zh) 2024-02-27

Family

ID=8491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0460.XA Pending CN117616664A (zh) 2021-07-16 2021-07-16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286264A1 (zh)
CN (1) CN117616664A (zh)
DE (1) DE112021007985T5 (zh)
WO (1) WO20232862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5984A1 (en) * 2014-07-10 2016-01-14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ower coupling using coils array
WO2017149600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装置
US20190207427A1 (en) * 2017-12-31 2019-07-04 Blynk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ing electrical systems onboard carts
JP7141922B2 (ja) 2018-11-20 2022-09-26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6264A1 (ja) 2023-01-19
DE112021007985T5 (de) 2024-05-02
JPWO2023286264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9757B2 (en) Mobile machin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200303962A1 (en)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device
US6089512A (en) Track-guided transport system with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10672551B2 (en)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coil and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system
KR102612910B1 (ko) 엘리베이터 무선 전력 전달 시스템
KR100349962B1 (ko) 비접촉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및 장치, 또는 이를 이용한반송설비
CN112385116A (zh) 线性输送系统和非接触电力和数据传输系统
JP5217324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EP4213339A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17616664A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电梯以及直线式搬送装置
JP2006141115A (ja) 給電装置
JPWO2019189660A1 (ja) 送電モジュール、受電モジュール、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EP3419143B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6505582A (zh) 非接触供电设备
US11984732B2 (en) Contactless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JP7162054B2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WO2017163388A1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7141922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873212B2 (ja) 基板生産ライン
CN109279282B (zh) 行驶车辆链的电能供应
CN112537609B (zh) 物品搬送设备
JP6677523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240051048A (ko) 비접촉 급전 설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