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5403A -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15403A CN117615403A CN202311482661.8A CN202311482661A CN117615403A CN 117615403 A CN117615403 A CN 117615403A CN 202311482661 A CN202311482661 A CN 202311482661A CN 117615403 A CN117615403 A CN 1176154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target cell
- signal quality
- signal
- measur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基于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当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本公开通过确定小区的信号质量,并根据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测量结果实现测量事件报告的上报以及重选流程的触发,增加了用户终端从强干扰小区到无干扰小区的移动性促进策略,满足了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存在着主小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稍差,但是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干噪比)较好,邻小区RSRP稍好,但是SINR较差的情况。基于相关技术中的移动性策略,用户终端切换/重选到邻小区后,由于邻小区的干扰较强,可能导致失步重建,造成移动终端无法正常执行业务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干噪比;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预设规则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信干噪比的大小相关,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包括: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重选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包括: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所述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所述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干噪比;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预设规则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信干噪比的大小相关,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重选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所述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所述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或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或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采用本公开的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中的通信方法对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了划分,通过确定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终端驻留到信号质量较差的强干扰小区。并且,通过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可以实现从多方面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进而实现测量事件报告的上报以及空闲态时用户终端的重选,增加了从用户终端从强干扰小区到无干扰小区的移动性促进策略,提高了通信质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终端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现网中经常采用同频组网方式,由于网络覆盖密集、服务人群众多,4G、5G服务小区信号存在较强环境干扰,时常会导致小区之间切换、重选等移动性功能异常。其中,小区是指移动性管理里面最小的区域单位,每个区域下有若干名用户终端接入其中,并进行通信。比如,有一座基站,其有效覆盖范围(用户终端能收到信号,同时也能将信号发还给基站)是10KM,那么以这个基站为圆心,10km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个圆就是这个基站的覆盖所形成的小区。
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设计和现网部署情况,在连接态场景下,基站主要基于用户终端的测量事件报告进行移动性(切换、重定向)决策,即用户终端上报了测量事件报告后,基站会基于测量事件报告进行移动性决策。在空闲态场景下,用户终端会根据网络配置的邻居小区测量重选参数,自行执行测量并基于测量结果判决是否要发起重选。
在现网中,是否进行移动性决策和是否发起重选通常基于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的RS RP和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进行评估触发,但是,这两个测量参数都不能较好的表征小区的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无法避免重选、切换到强干扰小区可能导致的问题,例如解系统消息失败、初始接入失败、失步重建立、切换失败等。其中,RSRQ表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信号接收质量来对不同候选小区进行排序,以用作小区切换和小区重选决策的判断条件。RSRQ被定义为网络载波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测量带宽的资源块个数和RSRP的乘积与载波RSSI之比。
相关技术中,引入了基于SINR进行评估触发移动性决策,即用户终端可以根据SINR来进行测量事件的评估上报,比如,使用SINR来进行A4事件(后面有详细介绍)的评估上报,其上报规则是: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A4事件的门限值,即上报测量事件报告;又比如,使用SINR来进行A5事件(后面有详细介绍)的评估上报,其上报规则是:当前小区的SINR小于A5事件的第一门限值且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A5事件的第二门限值,即上报测量事件报告。
但是,该方案并不能覆盖空闲态重选到强干扰小区的场景,即该方案不适用于重选场景。并且,使用基于SINR来进行测量事件的评估上报,在SINR达到一个较好水平后,继续提高SINR不会对用户终端的业务质量进行显著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本公开中的通信方法对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了划分,通过确定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终端驻留到质量较差的强干扰小区。并且,通过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可以实现从多方面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进而实现测量事件报告的上报以及空闲态时用户终端的重选,增加了从用户终端从强干扰小区到无干扰小区的移动性促进策略,提高了通信质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以为任意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可以进行通信的智能设备。另外,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各种硬件资源,以及为各种硬件资源运行提供电能的储能装置。
如图1所示,本公开示出的通信方法,包括:
S1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S102、基于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S103、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S104、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S105、当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S106、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步骤S101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基站发送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连接重配置信息,其中,RRC连接重配置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修改RRC连接,比如说,建立/修改/释放RB(Resource Bearer,资源承载),此处的RB通常指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承载;执行切换操作;配置/修改/释放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RRC连接重配置信息的信元中包含的内容来判断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中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如果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中包含测量配置信息,则其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测量配置;再比如,如果RRC连接重配置信息中包含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则其主要作用就是执行无线资源配置。
本公开中的第一配置信息中包括测量配置信息,因此,本公开中RRC连接重配置信息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测量配置。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由基站通过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携带的MeasConfig信元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其中,测量配置信息中含有多个参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比如,要测量的RSRQ和RSRP;测量事件报告配置,即测量事件报告的标准,可以分为事件触发报告、周期报告等;测量标识,每个测量表示可以将一个测量对象与测量事件报告格式联系起来。因此,通过配置多个测量标识可以将多个测量对象链接到同一个测量事件报告配置,比如将目标小区的RSRQ和RSRP链接到同一个事件触发报告中,也可以将多个测量事件报告配置链接到同一个测量对象,比如将目标小区的RSRQ链接到事件触发报告和周期报告;测量间隙,用来执行测量的周期。本公开只给出了测量配置信息中可能包含的参数的部分示例,测量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进行增加或减少,例如,还可以增加小区列表、数量配置等参数。
步骤S102中,当前小区指的是用户终端接入的小区,目标小区指的是进行小区切换或小区重选的候选小区,目标小区可以是当前小区的邻居小区。
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干噪比。其中,RSRP是指网络中可以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以及物理层测量需求之一,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简单来说,RSRP代表了每个子载波的功率值。
SINR表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SINR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干噪比”。
步骤S103中,可以将小区的信号质量划分为高等信号质量、中等信号质量和高等信号质量。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设置预设差值,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即通过目标小区某项参数与当前小区某项参数的差值同时确定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如,设置预设差值为5毫瓦分贝,当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RSRP的差值大于5毫瓦分贝时,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比如,设置预设差值为5分贝,当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SINR的差值大于5分贝时,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具体的,比如,可以根据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SINR,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例如,当目标小区、当前小区的SINR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确定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当目标小区、当前小区的SINR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确定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具体的,又比如,可以根据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RSRP和SINR,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例如,当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RSRP大于预设阈值和SINR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确定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当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RSRP小于预设阈值和SINR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确定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
步骤S104中,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最终触发的是小区的切换流程,重选条件触发的是小区的重选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测量事件可以包括A1事件、A2事件、A3事件、A4事件、A5事件中的任一事件,也可以是上述多种事件的组合,例如,本公开中的测量事件可以是A3事件、A4事件和A5事件的组合。其中,A1事件指的是当前小区好于绝对门限,A1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A2事件指的是当前小区差于绝对门限,A2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A2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切换等操作。A3事件指的是目标小区好于当前小区,A3事件可以用来决定用户终端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A4事件指的是目标小区好于绝对门限。A5事件指的是当前小区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并且目标小区好于一个绝对门限,A5事件也可以用来支持切换操作。
小区重选发生在用户终端处于空闲模式的情况下,因此,小区重选也可以称为空闲态重选。在小区重选的过程中,用户终端会监测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此处的目标小区,可能是多个)的多种数据,例如,本公开提到的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或者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等等参数,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用户终端会选择一个最好的目标小区来为其提供服务。
空闲态重选区分高优先级重选、低优先级重选、同频/异频等优先级重选,高优先级重选主要重选条件大致为目标小区的测量值高于一个高优先级重选门限;低优先级重选主要条件大致为目标小区的测量值高于一个低优先级重选门限且当前小区的测量值低于一个服务小区重选门限。等优先级重选主要条件大致为目标小区的测量值高于当前小区的测量值。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重选过程中,用户终端会优先选择同频段的小区,在当前小区的电平持续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启动异频异系统门限。当然,此处的异频异系统指的是于当前小区同优先级的小区。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比如,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而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明显可以看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优于目标小区,因此,此时可以直接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又比如,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而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此时,若信号质量是通过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可以看出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是优于当前小区的,因此,此时可以直接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比如,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SINR的差值大于预设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又比如,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RSRQ的差值大于预设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又比如,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SINR的差值大于预设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RSRQ的差值大于预设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本公开中,可以通过目标小区的RSRP和当前小区的RSRP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重选条件,比如,若目标小区的RSRP大于当前小区的RSRP,并持续一定时间,就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按照SINR差值、RSRP差值或者RSRQ差值(可以指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差值,或者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差值)确定了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应该设置目标小区的RSRP至少应该满足基本的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比如,测量事件上报条件中RSRP的门限值为-100毫瓦分贝,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SINR差值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然而,目标小区的RSRP为-1000毫瓦分贝,可见,目标小区的RSRP小于RSRP的门限值。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目标小区是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的。同理,重选条件也可以按照上述规则判断满足重选条件的目标小区是否真正满足重选条件。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即,通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测量结果两方面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具体的,可以通过在目标小区、当前小区信号质量不同的情况下,比较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比如,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重选条件;又比如,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具体的,还可以通过比较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比较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比如,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又比如,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比较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与设定门限值,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其中,设定门限值可以是测量结果中任一参数对应的门限值,例如SINR门限值、RSRP门限值或者RSRQ门限值。
同时,进行比较的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的参数可以为1个,比如,设定SINR门限值,若目标小区的SINR小于SINR门限值,则直接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反之,若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SINR门限值,则直接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也可以为多个,比如,若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SINR门限值且RSRP大于RSRP门限值,则直接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反之,若目标小区的SINR和目标小区的RSRP中任意一个参数不大于设定门限值,则直接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步骤S105中,步骤S101中说明了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测量事件报告配置,因此,在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基于测量事件报告配置生成测量事件报告,并将测量事件报告发送给基站。
步骤S106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小区重选是空闲态用户终端自行搜索更好的小区并改变当前小区的过程,因此,基站不会参与重选的过程。所以,重选流程的执行主体依旧为用户终端,而非基站。
本步骤中,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说明空闲态下的用户终端监测到了更好的目标小区,所以用户终端会触发重选流程,即选择目标小区,驻留下来,并读取目标小区的广播信息。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公开中加入了划分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这一操作,通过确定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有效避免用户终端驻留到信号质量较差的强干扰小区。并且,通过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及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可以实现从多方面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增加了从用户终端从强干扰小区到无干扰小区的移动性促进策略,提高了通信质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包括:
S2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S202、基于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干噪比。
S203、基于预设规则和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S204、基于预设规则和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S205、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S206、当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S207、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其中,步骤S201-S202和S205-S207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和S104-S1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3中,预设规则与信干噪比的大小相关,并且预设规则可以用于表征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预设规则包括: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其中,本公开并不限制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的具体取值,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和设置的,但是第一阈值理应小于第二阈值。比如,第一阈值可以为5分贝,第二阈值可以为10分贝,预设规则为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10分贝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5分贝且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10分贝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5分贝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在确定了预设规则之后,可以将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代入预设规则,从而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如,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为6分贝,可得出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又比如,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为20分贝,可得出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步骤S204中,与上述步骤S203中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的确定过程相似,要想获取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将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代入预设规则中,比如,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为4分贝,可得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又比如,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为11分贝,可得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本公开中,通过设置预设规则可以更加简单的获取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需代入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就可以得到目标小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实现对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划分。同时,通过信干噪比的大小确定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还可以通过小区的信号质量反应小区的干扰强度,从而有效避免当前小区切换或重选到信号质量差、信干噪比小和干扰强的目标小区。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包括:
S3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
S302、基于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干噪比。
S303、基于预设规则和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S304、基于预设规则和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S305、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S306、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S307、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
S308、当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S309、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其中,步骤S301-S304和S308-S309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S204和S206-S207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5中,由于小区的信号质量是从多方面评估得到的,若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说明当前小区各方面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因此,本公开暂时不讨论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时,如何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的情况。
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此时,若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当前小区的SINR,并且目标小区的RSRP大于当前小区的RSRP,说明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是明显优于当前小区的。当用户终端的当前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后,会得到更加稳定的通信效果,因此,可以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步骤S306中,与步骤S305同理,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的SINR大于当前小区的SINR,并且目标小区的RSRP大于当前小区的RSRP,说明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是明显优于当前小区的。当用户终端的当前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后,会得到更加稳定的通信效果,因此,可以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步骤S307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技术手段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比如,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持续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则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又比如,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小区的优先级,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还可以通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测量结果两方面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比如,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并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
其中,本公开并不限制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的具体取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和第六阈值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和设置的。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这一角度,以及特定的算法(信干噪比的差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对应的情况,以及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可以有效的抑制现网中可能发生的干扰导致的接入失败、无法上网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省去论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这一情况,更加简单快捷。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是对上文中步骤S104的具体限定,步骤S104包括以下步骤:
S401、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S402、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上述步骤S305-S307对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进行了限定,为了方便后续应用,本实施例中对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进行了具体限定。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直接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从而阻止用户终端驻留到信号质量较差、信干噪比较差的小区,提升用户体验。
步骤S401中,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说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不是与目标小区同等级,就是高于目标小区。
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也为低等信号质量时,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也就是说,当前小区的干扰小于目标小区的干扰。在面对一个与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同质量等级且干扰强的目标小区,本实施例是没有理由进行切换/重选的。即便最终当前小区切换/重选到目标小区,由于目标小区的干扰比较强,很可能产生失步重建、无法正常执行业务等问题。因此,步骤S401所对应的情况中,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同理,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或高等信号质量时,更没有理由进行小区的切换/重选。
因此,无论何种情况下,目标小区都是不满足测量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的。
步骤S402中,与步骤S401同理,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说明:第一,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是明显优于目标小区的;第二,当前小区的干扰小于目标小区的干扰。因此,即便最终当前小区切换/重选到目标小区,由于目标小区的干扰比较强,很可能产生失步重建、无法正常执行业务等问题。因此,步骤S402所对应的情况中,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在步骤S401和步骤S402中,当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时,用户终端可以禁止触发重选流程或者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由于当前小区周围的邻居小区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即使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后,用户终端还可以搜寻另外的邻居小区,并将该邻居小区作为新的目标小区,继续判断新的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如果新的目标小区也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则确定新的目标小区,继续循环上述过程,直到确定到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者满足重选条件的目标小区。
若一直确定不到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者满足重选条件的目标小区,说明当前小区周围的邻居小区的信号质量或信干噪比是比当前小区要差的,此时,可以先暂停连接态下或空闲态下当前小区的切换或者重选操作,继续驻留在当前小区。
另外,本实施例想说明一种特殊的情况,即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时,如何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时,可以基于网络配置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其中,在用户终端处于连接态时,网络配置可以指基站下发给用户终端的移动性配置参数。在一个示例中,网络配置可以包括测量事件譬如A3事件、A4事件、A5事件等的判断门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判断门限与目标小区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进而确定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比如,目标小区的SINR小于A3事件的判断门限,目标小区不满足A3事件的上报条件,则不会上报A3事件的事件报告。
在用户终端处于空闲态时,网络配置可以包括小区重选优先级、信道质量、重选定时器时长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比较网络配置与目标小区的相关参数或者判断用户是否满足某些启动准则,进而确定目标小区是否满足重选条件,比如,目标小区的优先级高于当前小区,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用户终端接入目标小区驻留;又比如,在重选定时器时长内,目标小区的信道质量优于当前小区的信道质量,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用户终端接入目标小区驻留。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这一角度去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可以以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出发点,仅需要比较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SINR差值就可以确定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不需要再额外的比较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更加简单快捷。
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4所示,本公开示出的通信方法,包括:
S501、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S502、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
S503、根据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步骤S501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步骤S501和S502是基站与用户终端的交互过程中与上述步骤S101和S105对应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中,小区的切换流程可以包括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三个步骤。
其中,切换准备中:当前基站会根据接受到的测量事件报告决定用户终端是否需要切换,当需要切换时,当前基站会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目标基站会根据接受到的切换请求信息执行接纳控制,并返回确认指令。
切换执行中:当前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令,用户终端接收到后进行切换并同步到目标基站,网络对同步进行响应,当用户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基站后,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切换完成中: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此处可以指协议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向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发送用户终端更新请求,用户终端切换下行路径到目标基站,目标基站通知当前基站释放原先占用的资源,切换过程完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触发对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实现对当前小区接入小区的变换,减少了网络中干扰导致的移动性问题,使当前小区可以切换到一个信号质量较好、通信信道质量更优、更稳定的小区中,以最大程度的优化用户体验。
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如图5所示,本公开示出的一种用户终端的框图。
该框图包括第一接收模块61、获取模块62、确定模块63、判断模块64、第一发送模块65和处理模块66。第一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获取模块62,用于基于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确定模块63,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判断模块64,用于根据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第一发送模块65,用于当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处理模块66,用于当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干噪比;
确定模块63,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规则和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基于预设规则和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其中,预设规则与信干噪比的大小相关,预设规则用于表征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规则包括:
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64,具体用于:
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当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若目标小区与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模块64,具体用于:
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当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当前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确定目标小区不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6所示,本公开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框图包括第二发送模块71、第二接收模块72和切换模块73。第二发送模块71,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第二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切换模块73,用于根据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和基站,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800的框图。例如,终端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源。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干噪比;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包括:
基于预设规则和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
基于所述预设规则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确定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信干噪比的大小相关,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小区的信干噪比与小区的信号质量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
小区的信干噪比小于第一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信干噪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
小区的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阈值时,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包括: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当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四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
若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所述重选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包括: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低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七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当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为中等信号质量时,若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为高等信号质量且所述当前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大于第八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不满足所述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所述重选条件。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所述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
根据所述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所述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7.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分别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小区是否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或重选条件;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测量事件报告;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小区满足重选条件时,触发重选流程。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用于使所述用户终端获取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事件报告;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事件报告触发对所述当前小区的切换流程。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82661.8A CN117615403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82661.8A CN117615403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15403A true CN117615403A (zh) | 2024-02-27 |
Family
ID=8995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82661.8A Pending CN117615403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15403A (zh) |
-
2023
- 2023-11-08 CN CN202311482661.8A patent/CN11761540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6727B (zh) | 小区重选、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149387B (zh)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US20230089127A1 (en) |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cell reselec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9076377B (zh) |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201831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279741A (zh) | 小区重选、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592645B (zh) | 进行基站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3727400B (zh) | 小区择优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294875A (zh) | 测量报告方法、终端设备信息获取方法、电子设备 | |
CN114731587A (zh) | 基于测量放松机制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2205246A1 (zh) |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小区重选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333762B (zh) | 网络注册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27360A1 (zh)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通信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33420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 |
WO2022204903A1 (zh) | 测量放松配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615403A (zh) |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
CN114867038A (zh)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装置、芯片以及芯片模组 | |
CN114363968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614851B (zh) | 测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US1197407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bnormal video cal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7098169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96487A (zh) | 小区选择方法、小区选择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325908A (zh) | 一种基于测量放松机制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5500092A (zh) |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小区重选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5396958A (zh) |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