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4757A -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4757A
CN117614757A CN202311718157.3A CN202311718157A CN117614757A CN 117614757 A CN117614757 A CN 117614757A CN 202311718157 A CN202311718157 A CN 202311718157A CN 117614757 A CN117614757 A CN 117614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c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terface
managemen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8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亮
杨龙
宋兴
陈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svc Informatio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svc Informatio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svc Informatio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svc Information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81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4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4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其中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连接获取;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其中数据包在无线管理信道MCU中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连接并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本申请通过对四个接口,提出一整套可以公开的私有协议标准,从而将有线、无线会议系统各个接口全部完善,让会议系统开发变成更加模块化,大幅简化开发周期;脱离MUC和芯片的属性,将接口标准化、功能标准化、软件标准化,更加方便芯片和MUC的切换移植,有利于国产化。

Description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会议系统通信架构领域,具体为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会议系统音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议系统也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全数字会议系统应运而生,全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多通道数字音频传输技术,近年来出现了无线会议讨论系统、无线表决系统等无线会议系统产品,系统无线化可以给工程技术人员的设备安装以及使用人员的使用操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会议系统分两大类,一类是网络会议系统,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另一类是现场扩音会议系统,一般建立在485总线(有线)或者500~600M、2.4G无线通信协议上。
目前的现场会议系统厂家很多,多各种使用不同的芯片搭建硬件,再自行开放软件,实现所有软件功能,包括会议控制功能、语音功能、UI功能等等,目前的现场会议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1、现场会议系统比较复杂,很多厂家不能独立开发出稳定的产品,主要是对内部通信的软件没有能力进行开发;
2、因为没有公开统一平台,各厂家无法实现联合开发,设备厂家必须开发整套完整的软件,其实类似UI的软件部分,并非核心部分,可以实现定制化开发;
3、如果现场会议系统不实现模块化的软件架构,如果产品切换芯片的时候,非常复杂,特别是芯片国产化过程中,容易出错。
本发明是针对现场扩音会议系统的,包括有线会议系统、无线会议系统、有线无线融合会议系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场会议系统比较复杂、没有公开统一平台、无模块化的软件架构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其中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连接获取;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其中数据包在无线管理信道MCU中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连接并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接收来自显示屏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显示屏MCU通过UI接口通讯协议连接;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显示屏MCU;接收来自有线终端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有线终端MCU通过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连接;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有线终端MCU。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MCU,用于连接处理所有数据分配,并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单元、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及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模块单元,用于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建立连接;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有线终端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用搭载于UI接口通讯协议,使显示屏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无线音频信息芯片,用于将主控MCU与无线终端音频信道芯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无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连接会议主机与无线会议终端,使两者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无线串口控制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及无线终端内部,使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使无线终端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有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有线会议终端,使主机主控MCU和有线终端MCU之间建立连接;UI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使主控MCU和显示屏MCU之间建立连接。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对四个接口,提出一整套可以公开的私有协议标准,从而将有线、无线会议系统各个接口全部完善,让会议系统开发变成更加模块化,大幅简化开发周期;
2、脱离MUC和芯片的属性,将接口标准化、功能标准化、软件标准化,更加方便芯片和MUC的切换移植,有利于国产化;
3、根据本发明的四个私有协议标准,其他公司可以很快基于本公司的产品平台开发出各种定制化的会议系统,包括无线会议系统产品、有线会议系统产品、有线无线融合会议系统产品;
4、本发明包含的四个接口的私有协议标准,具备软件可扩展性,能够不断的增加功能,各种功能的属性也能够不断增加;
5、本发明包含的四个接口的私有协议标准,具芯片转换可行性,未来可作为会议系统芯片的协议标准和功能内容。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协议报文帧结构和格式定义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9.1协议报文帧结构和格式定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10.1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协议报文帧结构和格式定义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11.2UI接口通讯协议协议报文帧结构和格式定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场会议系统比较复杂、没有公开统一平台、无模块化的软件架构的技术问题。
申请概述
目前的现场会议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1、现场会议系统比较复杂,很多厂家不能独立开发出稳定的产品,主要是对内部通信的软件没有能力进行开发;
2、因为没有公开统一平台,各厂家无法实现联合开发,设备厂家必须开发整套完整的软件,其实类似UI的软件部分,并非核心部分,可以实现定制化开发;
3、如果现场会议系统不实现模块化的软件架构,如果产品切换芯片的时候,非常复杂,特别是芯片国产化过程中,容易出错。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00:接收来自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其中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连接获取;
S200: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其中数据包在无线管理信道MCU中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连接并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
在本实施例中S100与S200建立在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与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上。S100与S200可以脱离出整体步骤,组合后形成单独的使用方法。
其中,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射频条件参数要求调制方式为FSK,波特率为250000bps,因为2.4G规定的带宽为:2400MHz~2483.5MHz,考虑到蓝牙(包含BLE)和WIFI使用频点的情况,蓝牙是从2402MHz开始到2481MHz,间隔1MHz,0~79共80个频点;而WIFI是从2412MHz到2472MHz,间隔5MHz,0~12共13个频点。考虑实际应用情况,尽量与蓝牙和WIFI的频点错开并且自己的间隔尽量大,本协议定义了9个2.4G频点作为通信频点:
2419.5MHz,//Frequency Point 0
2424.5MHz,//Frequency Point 1
2429.5MHz,//Frequency Point 2
2434.5MHz,//Frequency Point 3
2439.5MHz,//Frequency Point 4
2444.5MHz,//Frequency Point 5
2449.5MHz,//Frequency Point 6
2454.5MHz,//Frequency Point 7
2459.5MHz,//Frequency Point 8
其中,第8个频点(Frequency Point 8,2459.5MHz)定义为配对频点,专门留给配对功能使用。其他8个频点为工作频点,具体可以设置主机,单元的工作频点跟随主机走。每个频点采用4个不同的同步字。
协议中如有多个字节合成一个整体数据,采用高位在前模式(MSB);如果是ASCII字符,按照正常字符顺序。
设备地址由6个字节组成:
这是主机的一个广播命令,主参数带UTC,但UTC是否准确取决于硬件和项目需求,主机是否发这个UTC,单元是否采用这个UTC也取决于项目需求。主机发送参数:
广播命令,主要用于一键开机和一键关机。能否有效取决于硬件和项目需求。主机发送参数:
删除单元(0xC1)为通知型命令,单元和主机都可以发起,无参数;区别在于单元一个主动删除自己,一个是主机主动删除单元,并且主机可以通过发单元广播地址删除所有单元。
打开单元话筒(0xC2)
单元发送参数:
主机返回参数:(或者主机直接Notify)
关闭单元话筒(0xC3)为通知型命令,单元和主机都可以发起,无参数;区别在于单元一个主动关闭自己,一个是主机主动关闭单元,并且主机可以通过发单元广播地址关闭所有单元。
闭嘴(0xC4)命令为通知型命令,可以由主机主动发起,也可以由主席发给主机,再由主机发出。参数为4个字节,表示闭嘴禁言的时间,单位为秒。
其中,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串口条件参数要求起始位为1bit,数据位为8bit,停止位为1bit,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bps
协议中如有多个字节合成一个整体数据,采用高位在前模式(MSB);如是ASCII字符,按照正常字符顺序。帧头固定为0x55,帧尾固定为0xAA。方便快速过滤非法无效数据包。帧长是整个数据包的长度,第二个为帧长的反码。方便快速过滤非法无效数据包。
报文“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字段定义说明
报文“操作码”字段定义说明
操作码类型 注释
0x01 请求(Request) 请求的数据包,需要对方回应。
0x02 通知(Notify) 通知的数据包,无需对方回应。
0x04 回应(Response) 回应对方请求的数据包。
注意:广播数据包只能为通知类型(Notify),设置型(Set)命令,可以为通知型(Notify),对于设置型(Set)命令,并且是请求类型(Request),对方是原数据返回只指示正确接收到这个命令,具体操作是否完成,需要用对应的获取型(Get)命令来确认,对于获取型(Get)命令,Slaver端可以作为通知型命令主动发出来。
报文“校验和”序号3~6的异或值。接收整个数据包过滤错误数据包。
PS:帧头帧尾异或为0xFF,帧长互为相反数异或也为0xFF,再异或就为0x00,省去校验。
报文“操作码”字段各种指令定义说明
“设置Link系统状态(0x00)”和“获取Link系统状态(0x10)”字节定义说明
“系统状态”字节定义说明:
PS:在确定的系统中,并非所有的状态都存在,这取决于硬件和项目的需求。
在配对时,采用第8个的频点2459.5MHz,工作时采用其它8(0~7)个频点,正常情况下,单元使用的频点跟着主机走。
“设置Link的物理地址(0x07)”和“获取Link的物理地址(0x17)”字节定义说明
4个字节。它配合频点号和设备身份,构成6个字节的设备地址,用作RF通讯地址。具体定义参看《RF通讯协议》。
由于主机主控MCU和负责RF通讯的Link MCU在同一块PCB上,所以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统一的RF通讯地址,这个地址可以由主控MCU决定,然后设置到Link MCU中;也可由Link MCU决定,然后主控MCU来获取。具体采用那种方式,有具体的硬件项目来决定。
“获取Link版本号(0x1E)“字节定义说明,获取Link的版本号,ASCII格式,可以直接显示。
“获取Link版本编译日期(0x1F)”字节定义说明,获取Link当前版本的编译日期,ASCII格式,可以直接显示。可以更直观方便的追溯版本。
“主机下发RF命令(0x20)”和“Link上报RF命令(0x30)”字节定义说明,RF命令要参看RF通讯命令,把整个数据包当成这个命令的参数即可。
S300:接收来自显示屏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显示屏MCU通过UI接口通讯协议连接;
S400: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显示屏MCU;
在本实施例中S300与S400建立在UI接口通讯协议。S300与S400可以脱离出整体步骤,组合后形成单独的使用方法。
其中,UI接口通讯协议条件参数要求与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相同。
报文数据格式定义、报文“帧头”和“帧尾”字段定义说明、报文“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字段定义说明、报文“操作码”字段定义说明、系统指令定义说明、“系统状态”字节定义说明与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相同。
报文“操作码”字段各种指令定义说明
/>
/>
主机配对(Pair)子状态定义:
0x00:统一配对,先删除所有ID号,然后按顺序分配ID号给单元请求;
0x01:增补配对,不删除ID号,按最小的空闲ID号分配给单元请求;
0x02:指定配对,此时还需要多带两个字节的指定ID号;
“设置身份(0x01)”和“获取身份(0x11)”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身份定义:
身份字 身份定义 备注
0x10 代表(Normal) 出厂值
0x20 VIP
0x30 主席(Chairman)
PS:单元只有在没有ID号时才允许修改身份。当单元开机监测到身份为非法值,则自动修改成代表。主机设置身份,则利用设置单元信息的命令。
“清除系统ID号(0x02)”和“获取系统ID号(0x12)”字节定义说明,ID号为2个字节,0x0000为广播地址,0xFFFF为默认未配对地址;小于等于系统容量的地址为合法地址;其它为非法地址。
对单元来说,清除命令不需要带额外信息,就是清除本机的ID号,但建议UI用比较隐含的方式来防止误操作;获取命令则返回ID号,如果未配对则返回0xFFFF。
对主机来说,清除命令需要带两个字节的ID号来清除指定的ID号。如果ID号为0x0000,则删除所有ID号。主机可以通过直接查看单元信息来确定对应的ID号是否被分配。
“设置系统时间(0x03)”和“获取系统时间(0x13)”字节定义说明
时间用4个字节的UTC来表示,可以从绝大部分的系统时间来设置:这个时间表示从1980年1月1日0分0秒到现在过去了多少秒钟。
“获取工作时间(0x14)”字节定义说明,获取设备开机后的工作状态的累计时间,4个字节以秒为单位;只要没关机,中间有进入其它状态再切换回工作状态,时间是可以累计的。
“获取单元容量(0x15)”字节定义说明,2个字节,表示单元的最大数目。
“设置单元信息(0x06)”和“获取单元信息(0x16)”字节定义说明
主机可以修改单元的参数(暂时只有身份),不允许修改单元的物理地址。由于单元未必在线,所以修改要等单元回应确认,修改未必成功。
“获取版本号(0x1E)”字节定义说明,获取系统的版本号,ASCII格式,可以直接显示。当此命令不带参数时,获取的就是对应芯片的版本号;当此命令带1个参数时,对应的参数表示此芯片控制的其它芯片的ID号(从1开始),其它不支持的ID号仍旧表示直接返回本芯片的版本号。
“获取版本编译日期(0x1F)”字节定义说明,获取当前版本的编译日期,ASCII格式,可以直接显示。可以更直观方便的追溯版本。当此命令不带参数时,获取的就是对应芯片的编译日期;当此命令带1个参数时,对应的参数表示此芯片控制的其它芯片的ID号(从1开始),其它不支持的ID号仍旧表示直接返回本芯片的编译日期。
操作命令定义说明
“设置音量(0x20)”和“获取音量(0x30)”字节定义说明
设置音量时,带1个字节的音量Index;获取音量时,不带参数。
获取返回数据:
Index 字段定义 备注
0 音量的Index 小于等于音量表的数目
1 音量表的数目
“设置Mute(0x21)”和“获取Mute(0x31)”字节定义说明,1个字节,0x00表示没有静音,其它(尽量用0x01)表示静音。
“设置发言状态(0x22)”和“获取发言状态(0x32)”字节定义说明
发言状态定义:
状态字 状态定义 备注
0x00 禁言
0x01 请求发言
0x02 准备发言
0x03 发言准备好
0x04 发言中
“获取发言时间(0x33)”字节定义说明,获取发言的累计时间,4个字节以秒为单位,如果关闭发言再开启发言,重新计数。
“获取电源信息(0x34)”字节定义说明,命令参数定义:
“设置发言模式(0x25)”和“获取发言模式(0x35)”字节定义说明
“设置发言最大数量(0x26)”和“获取发言最大数量(0x36)”字节定义说明,设置命令带1个参数,获取命令不带参数;返回数据:
“设置摄像跟踪协议(0x27)”和“获取摄像跟踪协议(0x37)”字节定义说明,协议定义:
协议字 协议定义 备注
0x00 其它无效字节也归类于此
0x01 VISCA
0x02 PELCO_D
0x03 PELCO_P
仅实现当有单元发言时,发送预置位给摄像机,也接收摄像机预置位,强制打开单元(单元不在线则无法实现),当协议设为“无”时,关闭功能。
“设置摄像跟踪地址(0x28)”和“获取摄像跟踪地址(0x38)”字节定义说明,参数1个字节,摄像机地址。
“获取摄像跟踪波特率(0x29)”和“获取摄像跟踪波特率(0x39)”字节定义说明,摄像跟踪的波特率,业界基本固定,使用以下几种波特率:
波特率字 波特率定义 备注
0x00 2400bps
0x01 4800bps
0x02 9600bps
0x03 115200bps
音频RF命令
“设置音频质量(0x40)”和“获取音频质量(0x50)”字节定义说明
1个字节的音频质量:0x00:高音质(HQ);0x01:高稳定(HA)。
“设置音频RF Power(0x41)”和“获取音频RF Power(0x51)”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1个字节,0x00表示没打开RF Power,其它(尽量用0x01)表示打开。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1个字节,0x00表示没打开RF Power,其它(尽量用0x01)表示打开。
“设置音频RF发射功率(0x42)”和“获取音频RF发射功率(0x52)”字节定义说明,1个字节的发射功率:0x00:低;0x01:中;0x02:高。
“设置音频RF Frequency(0x43)”和“获取音频RF Frequency(0x53)”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4个字节的频率,以kHz为单位。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4个字节的频率,以kHz为单位。
“设置音频RF CHID(0x44)”和“获取音频RF CHID(0x54)”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4个字节,单元和主机的这个ID必须保持一致才有声音。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4个字节,单元和主机的这个ID必须保持一致才有声音。
“设置音频RF Userdata(0x46)”和“获取音频RF Userdata(0x56)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1个字节,用以从单元传递信息到主机;注意单元只能设置,主机只能读取。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1个字节,用以从单元传递信息到主机;注意单元只能设置,主机只能读取。
“获取音频RF PhaseLock(0x57)”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1个字节,0x00表示没有锁定,其它(尽量用0x01)表示锁定。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1个字节,0x00表示没有锁定,其它(尽量用0x01)表示锁定。
“获取音频RF RSSI(0x58)”字节定义说明
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1个字节的有符号数,以dB为单位,表示此频点的信号强度。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带1字节通道号和1个字节的有符号数,以dB为单位,表示此频点的信号强度。
“获取音频Audio RSSI(0x59)”字节定义说明,单元:发送无参数;返回2个字节的音频信号强度。
主机:发送带1个字节通道号,返回带1字节通道号和2个字节的音频信号强度。
“获取音频信道数量(0x5A)”字节定义说明,发送无参数,返回1个字节的通道数量。
“获取音频信道信息(0x5B)”字节定义说明,发送带1个字节的音频通道号,返回:
管理RF命令
“设置管理RF频点号(0x60)”和“获取管理RF频点号(0x70)”字节定义说明,RF通讯有9个频点:
2419.5MHz,//Frequency Point 0
2424.5MHz,//Frequency Point 1
2429.5MHz,//Frequency Point 2
2434.5MHz,//Frequency Point 3
2439.5MHz,//Frequency Point 4
2444.5MHz,//Frequency Point 5
2449.5MHz,//Frequency Point 6
2454.5MHz,//Frequency Point 7
2459.5MHz,//Frequency Point 8
在配对时,采用第8个的频点2459.5MHz,工作时采用其它8(0~7)个频点,正常情况下,单元使用的频点跟着主机走。当同一个环境出现多个主机时,错开频点能有效避开干扰。
“获取管理RF RSSI(0x71)”字节定义说明,一个字节的管理RF RSSI,表示单元最后一次接收到主机的管理RF的信号强度。
“获取管理信道信息(0x72)”字节定义说明,返回数据:
S500:接收来自有线终端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有线终端MCU通过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连接;
S600: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有线终端MCU;
在本实施例中S500与S600建立在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上。S500与S600可以脱离出整体步骤,组合后形成单独的使用方法。
其中,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条件参数要求与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相同。
/>
报文数据格式定义、报文“帧头”和“帧尾”字段定义说明、报文“接收地址”和“发送地址”字段定义说明、报文“操作码”字段定义说明、系统指令定义说明、“系统状态”字节定义说明与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相同。
报文“操作码”字段各种指令定义说明
“单元请求配对(0x41)”字节定义说明,单元身份定义:
身份字 身份定义 备注
0x10 代表(Normal) 出厂值
0x20 VIP
0x30 主席(Chairman)
PS:单元只有在没有ID号时才允许修改身份。当单元开机监测到身份为非法值,则自动修改成代表。
类型字 类型定义 备注
0x02 有线座麦
0x20 无线座麦
0x40 无线手持
单元类型定义,单元配对时,RF频点切为第8个;
接收地址设为主机的上位机广播地址0x20FFFFFFFFFF;
单元发送参数:
主机回应参数:
“主机设置单元参数(0x81)”字节定义说明,发送和回应参数:
Index 字段 备注
0 单元身份 参看身份定义
1 保留
2 保留
3 保留
PS:单元的身份,可以由单元在未配对没有ID号时进行修改,然后和主机注册配对上去,在配对成功后,也可以由主机修改下发参数给单元,但设置未必成功(因为单元未必在线或者通讯故障),所以此命令必须为请求型。
“主机获取单元状态信息(0x82)”字节定义说明,暂时保留定义。
“主机心跳包(0x83)”字节定义说明,这是主机的一个广播命令,主参数带UTC,但UTC是否准确取决于硬件和项目需求,主机是否发这个UTC,单元是否采用这个UTC也取决于项目需求。主机发送参数:
/>
“主机强制单元进入配对状态(0x84)”字节定义说明,这是主机的一个广播命令:
“主机强制单元进入配对状态(0x85)”字节定义说明,这是主机的一个广播命令。
“删除单元(0xC1)”字节定义说明,通知型命令,单元和主机都可以发起,无参数;区别在于单元一个主动删除自己,一个是主机主动删除单元,并且主机可以通过发单元广播地址删除所有单元。
“打开单元话筒(0xC2)”字节定义说明,单元发送参数:
主机返回参数:(或者主机直接Notify)
“关闭单元话筒(0xC3)”字节定义说明,通知型命令,单元和主机都可以发起,无参数;区别在于单元一个主动关闭自己,一个是主机主动关闭单元,并且主机可以通过发单元广播地址关闭所有单元。
“闭嘴(0xC4)”字节定义说明,此命令为通知型命令,可以由主机主动发起,也可以由主席发给主机,再由主机发出。参数为4个字节,表示闭嘴禁言的时间,单位为秒。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其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其中,所述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包括:
主控MCU,用于连接处理所有数据分配,并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单元、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及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
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模块单元,用于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建立连接;
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有线终端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用搭载于UI接口通讯协议,使显示屏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无线音频信息芯片,用于将主控MCU与无线终端音频信道芯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无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连接会议主机与无线会议终端,使两者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
无线串口控制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及无线终端内部,使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使无线终端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
有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有线会议终端,使主机主控MCU和有线终端MCU之间建立连接;
UI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使主控MCU和显示屏MCU之间建立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其中无线管理信道MCU的数据信息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连接获取;
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其中数据包在无线管理信道MCU中通过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连接并输出至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
接收来自显示屏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显示屏MCU通过UI接口通讯协议连接;
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显示屏MCU;
接收来自有线终端MCU的数据信息,其中主控MCU与有线终端MCU通过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连接;
将无线会议系统数据包输出至有线终端MCU。
2.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主控MCU,用于连接处理所有数据分配,并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单元、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及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
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模块单元,用于搭载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无线终端管理信道MCU建立连接;
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无线管理信道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单元,用于搭载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使有线终端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UI接口通讯协议单元,用搭载于UI接口通讯协议,使显示屏MCU与主控MCU建立连接;
无线音频信息芯片,用于将主控MCU与无线终端音频信道芯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无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连接会议主机与无线会议终端,使两者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
无线串口控制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及无线终端内部,使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使无线终端主控MCU和无线管理信道MCU之间建立连接;
有线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有线会议终端,使主机主控MCU和有线终端MCU之间建立连接;
UI通信接口,用于会议主机内部,使主控MCU和显示屏MCU之间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口2.4G控制通信协议的调制方式为FSK,波特率为250000bps,定义了9个2.4G频点作为通信频点:
2419.5MHz,//Frequency Point 0;
2424.5MHz,//Frequency Point 1;
2429.5MHz,//Frequency Point 2;
2434.5MHz,//Frequency Point 3;
2439.5MHz,//Frequency Point 4;
2444.5MHz,//Frequency Point 5;
2449.5MHz,//Frequency Point 6;
2454.5MHz,//Frequency Point 7;
2459.5MHz,//Frequency Point 8;
其中,第8个频点(Frequency Point 8,2459.5MHz)定义为配对频点,专门留给配对功能使用,其他8个频点为工作频点,主机,单元的工作频点跟随主机走,每个频点采用4个不同的同步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串口控制通讯协议、有线模块485接口控制通讯协议及UI接口通讯协议的起始位为1bit,数据位为8bit,停止位为1bit,无奇偶校验,波特率为115200bps。
CN202311718157.3A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614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8157.3A CN1176147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8157.3A CN1176147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4757A true CN117614757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4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8157.3A Pending CN1176147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47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2551B2 (en) Walkie-talkie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walkie-talki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535081A (zh) 蓝牙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通信系统及立体声音频传输方法
CN101542980B (zh) 用于操作兼容以太网的现场总线设备的方法
US9872128B2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table Piconet and system of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Piconet based on bluetooth
CN105610777B (zh) 远程直播方法和系统
CN103227965A (zh) 基于WiFi网络的Android对讲系统
CN103618636A (zh) 基于epon+eoc技术的综合网络管理的eoc设备自发现自配置方法
CN106792472A (zh) 智能硬件设备的Wi‑Fi配网方法
CN109412844B (zh) 一种管理实体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618801A (zh) 手机和机顶盒联合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系统与机顶盒
CN107197077B (zh) 设备间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743657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进行中转音频的智能音响系统
CN108965220A (zh) 一种会议控制权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02457A (zh) 一种专线会议电视系统自动升级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14757A (zh) 一种会议系统通信架构方法及系统
CN102801903A (zh) 一种具有射频网关功能的网络摄像机
CN203206277U (zh) 一种用于视频会议的网关
CN112822054B (zh) 一种多个相关设备利用同一网元的远程管理方法
CN114785980A (zh) 适用于无线会议的物联网系统及无线会议通信方法
CN111093179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81146A (zh) 智能可寻址校园广播系统
CN103347164A (zh) 一种卫星视频会议中的卫星资源实时管理方法
CN106850302A (zh) 一种多形态eoc局端下多模块管理的方法
CN206629202U (zh) 基于gprs通讯模块的易爆物品库安防视频监控装置
CN101466110B (zh) 一种设备管理数据的收发方法及终端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