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0998A -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0998A
CN117610998A CN202311569798.7A CN202311569798A CN117610998A CN 117610998 A CN117610998 A CN 117610998A CN 202311569798 A CN202311569798 A CN 202311569798A CN 117610998 A CN117610998 A CN 117610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information
detection
worksta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9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磊
侯晓峰
吴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n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an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an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ant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97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0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0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在缺陷检测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若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并重新对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减少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时间资源消耗和集成复杂性,降低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缺陷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元器件等物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物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对物料进行有效的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避免潜在故障的关键;目前对物料的检测方法通常是独立进行的实验或测试,这导致在多轮检测中出现对同一物料进行重复检测的情况,从而浪费时间和资源;并且传统的物料检测方法在多轮检测中存在信息断层的问题,即使在前一轮检测中发现了某些物料的缺陷或问题,这些信息往往无法及时传递给后续的检测环节,导致对不合格的物料再次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加工,增加了制造过程中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将多个检测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集成检测系统,各个检测环节可以是独立的检测设备或测试工具,这些检测设备通过统一的控制和数据传输接口连接到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或工艺流程系统中,实现对物料的串联检测,以减少物料的重复检测。
集成检测系统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高性能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这些设备往往具有较高的成本;此外,集成检测系统还需要进行复杂的集成过程,将不同的检测环节和设备进行连接和协调,增加项目的复杂性和开发成本,并且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使用集成检测的成本以及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应用于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首检系统和复检系统,在所述首检系统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若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并重新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通过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可以避免对已经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料,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助于减少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传统的集成检测系统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集成过程,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而该方法通过在首检系统端进行前工站状态的判断和标记,避免了复检系统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集成检测系统的操作流程,减少了集成过程的复杂性;重复检测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成本,通过减少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有效地降低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若获取到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成功创建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以对所述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否则,生成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失败的提示信息,并重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前判断是否成功获取前工站信息,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信息获取问题,可以缓解在后续的检料批次创建和物料检测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前工站信息,提高了整个检测流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成功创建与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可以对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相比仅对单个物料进行检测,批次检料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处理大量物料,减少了检测的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前工站信息获取失败,系统会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重新尝试获取前工站信息,这种机制可以在进行物料缺陷检测之前,获得准确的前工站信息,降低了基于错误信息进行检测的可能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复检系统端,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若没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并显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待检测物料是否有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并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该方法能够及时告知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当前物料无法进行复检的情况,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或系统使用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判断待检测物料是否有对应的前工站信息,使得在复检系统中能够对物料进行合理管理,如果没有前工站信息,可以减少对这些物料进行无效的复检操作,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复检过程的效率和精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若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显示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所述缺陷复检界面加载有所述首检系统对所述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以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复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以及在缺陷复检界面中提供复检功能,使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可以专注于复检工作,提高了复检过程的可视化和操作性,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检查和确认物料的缺陷情况;通过在缺陷复检界面中加载首检系统对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允许复检人员直接查看首检系统的检测数据,有助于提供参考和比对的基础,确保复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若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在所述显示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前工站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
若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为报废,则切换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再次根据所述前工站信息获取切换后的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前工站信息获取待检测物料的颗粒报废状态,能够获取到物料在前工站的报废情况,有助于判断物料的可用性和进一步处理方案;如果待检测物料被报废,系统会切换到另一个缺陷复检界面,并重新获取切换后的待检测物料的颗粒报废状态,有助于在复检过程中对报废物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判断,提高了复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对所述待检测物料复检完成之后,融合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复检信息、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生成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融合复检信息和前工站信息,该方法将两者的关联性进行了整合,提供了更全面和综合的物料检测信息,有助于综合考虑前工站处理情况和复检结果,提高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融合后的信息,该方法生成了待检测物料对应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使得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可以获取到当前工站的检测结果,并了解物料在当前工站的状态和处理情况;通过将生成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检测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记录,有助于对物料的检测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分析,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追溯和决策。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将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失败,则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自动补上传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入自动补上传机制,即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自动尝试重新上传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能够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系统中的数据是最新的和正确的;基于预设的间隔时间来控制自动补上传的频率,可以不用频繁的重复上传,同时也能够合理控制补上传的时间间隔,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通过自动补上传机制,确保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最终能够成功上传到系统,这种机制提高了数据上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缓解了因上传失败而导致数据缺失或不及时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料缺陷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若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需要重新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方案通过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通过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可以避免对已经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料,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助于减少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传统的集成检测系统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集成过程,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而该方法通过在首检系统端进行前工站状态的判断和标记,避免了复检系统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集成检测系统的操作流程,减少了集成过程的复杂性;重复检测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成本,通过减少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有效地降低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首检系统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复检系统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料缺陷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401、信息判断模块;402、信息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于对完成前工站流程的物料缺陷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上传至管理系统,也即本申请中的物料缺陷检测方法所针对的检测对象为:已经经过前工站的处理并具有前工站信息的物料;而需要对物料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通过集成检测系统将物料的各工站流程整合在一起,增加了物料检测的集成复杂性和开发成本,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应用于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至少应当包括用于连接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和管理系统,并将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的接口单元。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具体来说,该申请方案是在待检测物料已经进行了检料工作之后进行的,以确保其质量或合规性;获取与待检测物料相关的前工站信息,前工站是在位于当前工站之前的工作站点或环节,这些信息可能包括前工站的标记、物料状态、操作记录等;将对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进行比对和匹配,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这可能涉及比对物料标识、工站状态码或其他相关信息。
S20,若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并重新对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具体来说,在获取前工站信息时成功匹配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这意味着前工站信息中包含了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系统会进行标记,以记录成功获取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这可以是一个记录、标识或状态更新的操作,用于后续的处理或跟踪;如果在前工站信息中没有找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系统将标记获取失败,意味着前工站信息中缺少或不匹配待检测物料的相关前工站状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会重新对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以确保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正确的前工站状态。
通过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能够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通过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可以避免对已经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料,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助于减少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传统的集成检测系统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集成过程,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而该方法通过在首检系统端进行前工站状态的判断和标记,避免了复检系统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集成检测系统的操作流程,减少了集成过程的复杂性;重复检测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成本,通过减少对已通过检测的物料进行重复检测,有效地降低使用集成检测系统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进行物料缺陷检测之前获得准确的前工站信息,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前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首检系统首先会判断是否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可以通过查询前工站数据库、工艺路线或其他相关系统来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可以使用物料标识、工单号或其他唯一标识符来进行匹配;若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成功创建与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以对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为待检测物料创建一个唯一的检料批次标识,并将其与待检测物料关联起来,有助于跟踪整批物料的检测结果和状态;否则,生成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失败的提示信息,说明获取前工站信息失败的原因,并通知操作员进行进一步处理,并重新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可以提供操作员界面或自动化机制,使其能够重新尝试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这可能包括与前工站系统的通信、重新查询数据库或重新扫描物料标识等操作。
通过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前判断是否成功获取前工站信息,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信息获取问题,可以缓解在后续的检料批次创建和物料检测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前工站信息,提高了整个检测流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成功创建与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可以对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相比仅对单个物料进行检测,批次检料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处理大量物料,减少了检测的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前工站信息获取失败,系统会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重新尝试获取前工站信息,这种机制可以在进行物料缺陷检测之前,获得准确的前工站信息,降低了基于错误信息进行检测的可能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对物料进行无效的复检操作,在复检系统端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复检系统首先会判断是否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库来完成,前工站信息包括生产批次号、物料中颗粒的报废状态等;若没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前工站信息缺失、物料未经过前工站或工艺路线不完整等问题,则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并显示,该提示信息将在复检系统的用户界面上显示,以便操作员能够及时了解无法进行复检的情况;系统为该物料做出标记,将其状态设置为无法复检,可以在后续的复检操作中过滤掉无效的物料,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此外,系统还可以将无法复检的原因记录在日志或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追踪,有助于进行质量改进和工艺优化,以减少无效的复检情况的发生。
通过判断待检测物料是否有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并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该方法能够及时告知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当前物料无法进行复检的情况,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或系统使用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判断待检测物料是否有对应的前工站信息,使得在复检系统中能够对物料进行合理管理,如果没有前工站信息,可以减少对这些物料进行无效的复检操作,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复检过程的效率和精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复检系统会显示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缺陷复检界面加载有首检系统对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首检系统对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包括首检系统在对待检测物料进行识别后生成的缺陷小图,这些缺陷小图可视化地显示了已识别的缺陷区域和缺陷类型,通过加载这些缺陷小图,复检操作员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料中存在的缺陷位置和缺陷细节,以便进行后续的复检判断和处理;在复检界面中,操作员可以针对待检测物料的缺陷小图进行复检,包括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调整参数、进行目视检查或使用其他辅助工具来验证首检系统的检测结果等。
通过显示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以及在缺陷复检界面中提供复检功能,使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可以专注于复检工作,提高了复检过程的可视化和操作性,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检查和确认物料的缺陷情况;通过在缺陷复检界面中加载首检系统对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允许复检人员直接查看首检系统的检测数据,有助于提供参考和比对的基础,确保复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在显示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之后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根据前工站信息复检系统首先会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颗粒报废状态指物料中颗粒的质量;若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为报废,意味着物料中的颗粒存在质量问题,无法进行后续的使用,则切换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具体来说是指复检系统会加载该物料中其他已识别的缺陷小图,这些缺陷小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物料中已识别的其他缺陷区域和缺陷类型,再次根据前工站信息获取切换后的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具体来说复检系统将再次检索待检测物料的颗粒报废状态,若切换后的缺陷小图所在的颗粒报废状态为报废,则再次加载该物料中其他已识别的缺陷小图,直至出现未报废颗粒的缺陷小图。
通过根据前工站信息获取待检测物料的颗粒报废状态,能够获取到物料在前工站的报废情况,有助于判断物料的可用性和进一步处理方案;如果待检测物料被报废,系统会切换到另一个缺陷复检界面,并重新获取切换后的待检测物料的颗粒报废状态,有助于在复检过程中对报废物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判断,提高了复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待检测物料复检完成之后,融合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复检信息、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生成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并将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待检测物料复检完成是指同一批次的待检测物料全部完成了复检操作,复检系统将会融合待检测物料的复检信息和前工站信息,复检信息包括复检操作员记录的缺陷报废状态,前工站信息指示了该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前一工站的报废状态和处理情况;基于融合的复检信息和前工站信息,复检系统将生成待检测物料在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这些检测信息可能包括当前工站的检测结果、通过的缺陷数量、未通过的缺陷数量、缺陷分类统计等,该信息反映了当前工站对待检测物料进行缺陷检测的情况;复检系统会通过接口单元将整批物料的检测信息一次性上传至管理系统,这意味着复检系统会收集和整合同一批次中每个物料的复检信息,并将它们作为一批数据同时传输给管理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接口单元是连接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关键组件,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负责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功能,使得管理系统可以与当前检测工站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和信息传输。本申请方案中所使用的接口单元包括WebAPI接口;通过Web API,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可以将检测结果数据封装为HTTP请求,发送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接收到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记录。
通过融合复检信息和前工站信息,该方法将两者的关联性进行了整合,提供了更全面和综合的物料检测信息,有助于综合考虑前工站处理情况和复检结果,提高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融合后的信息,该方法生成了待检测物料对应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使得操作人员或系统用户可以获取到当前工站的检测结果,并了解物料在当前工站的状态和处理情况;通过将生成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检测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记录,有助于对物料的检测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分析,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追溯和决策。
通过使用Web API接口连接管理系统和当前检测工站,可以避免复杂的系统集成过程,减少了额外的硬件和软件开发成本,Web API接口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方式,能够与现有的管理系统和检测工站进行快速、简便的连接,降低了集成的成本;Web API接口连接可以大大缩短系统集成的时间,减少了开发和测试的工作量,通过使用已有的接口标准和协议,可以快速建立起管理系统和检测工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提高了集成效率;Web API接口连接还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工站和管理系统配置,通过定义适当的接口规范,可以方便地添加或替换检测工站,同时管理系统也可以与其他工站进行集成,实现系统的扩展和升级;Web API提供了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允许以各种数据格式(如JSON或XML)进行交互,使得不同的检测设备和管理系统可以使用适合自身的数据格式进行通信,同时,Web API也支持多种HTTP请求方法,如GET、POST、PUT和DELETE,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数据操作,这种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变化,降低了对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架构和设计的复杂性;Web API基于开放标准,可以被多个系统和平台所支持,这意味着可以选择适合的特定需求和预算的硬件和软件组件,而不必依赖于特定供应商或封闭的解决方案,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使得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替代性,降低了使用集成系统部署和维护的成本;Web API还可以方便地与云服务进行集成,如将管理系统部署在云端,这种基于云服务的部署模式可以减少对物理服务器和基础设施的需求,降低了硬件和维护成本,同时,基于云服务的部署还提供了更大的可扩展性和弹性,能够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系统资源的使用,降低了系统扩展和维护的复杂性。此外,通过Web API接口连接,管理系统可以直接从当前检测工站获取实时的检测信息,避免了手动输入和数据传输中的错误,这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因数据不一致或错误导致的质量问题和生产延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最终能够成功上传到系统,将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之后的步骤可以被具体执行为:
若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失败,即数据未能成功传输到管理系统,则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自动补上传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预设的间隔时间是指在上传失败后,系统等待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确保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上传失败的情况;自动补上传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测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自动补上传,即使在初次上传时出现了失败,系统仍然会尝试重新上传数据,以确保所有的检测信息都能够成功传输到管理系统。
引入自动补上传机制,即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自动尝试重新上传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能够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系统中的数据是最新的和正确的;基于预设的间隔时间来控制自动补上传的频率,可以不用频繁的重复上传,同时也能够合理控制补上传的时间间隔,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通过自动补上传机制,确保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最终能够成功上传到系统,这种机制提高了数据上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缓解了因上传失败而导致数据缺失或不及时的问题。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并且图1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物料缺陷检测装置。
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信息判断模块401,用于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信息处理模块402,用于若有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需要重新对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判断模块401,具体用于判断是否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若获取到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成功创建与待检测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以对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否则,生成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失败的提示信息,并重新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判断模块401,具体用于判断是否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若没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并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若有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显示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缺陷复检界面加载有首检系统对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以对待检测物料进行复检。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判断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前工站信息获取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若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为报废,则切换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再次根据前工站信息获取切换后的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在对待检测物料复检完成之后,融合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复检信息、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生成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并将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若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失败,则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自动补上传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相关细节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装置在进行物料缺陷检测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功能单元完成,即将物料缺陷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方法的实施方式与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装置的实施方式属于同一构思,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缺陷检测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或者其他专用的深度学习协处理器、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来说,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物料缺陷过程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首检系统和复检系统,在所述首检系统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若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并重新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若获取到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成功创建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检料批次,以对所述待检测物料所在的整批物料进行检料;否则,生成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失败的提示信息,并重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检系统端,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
若没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生成无法复检的提示信息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则显示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所述缺陷复检界面加载有所述首检系统对所述待检测物料的检测结果,以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复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在所述显示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前工站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
若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为报废,则切换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缺陷复检界面,再次根据所述前工站信息获取切换后的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颗粒报废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检测物料复检完成之后,融合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复检信息、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信息,生成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至预设的管理系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上传失败,则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自动补上传所述当前缺陷检测工站的检测信息。
8.一种物料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判断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检测物料完成检料后,判断获取到的前工站信息中是否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
信息处理模块(402),用于若有与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则标记已成功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否则,标记获取所述待检测物料对应的前工站状态失败,需要重新对所述待检测物料进行检料。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1569798.7A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10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798.7A CN117610998A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798.7A CN117610998A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0998A true CN117610998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0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9798.7A Pending CN117610998A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09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3562B (zh) 异常检测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693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test and result comparison
CN112650685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193730A (zh) 一种自动化的接口测试方法
WO2024016781A1 (zh) 软件故障反馈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2231163A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检测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15542875A (zh) 一种基于soa服务的车辆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90289A (zh) 一种自动提交bug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79699A (zh) 业务数据处理链路的质量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297157B (zh) 机台文件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12579352A (zh) 业务数据处理链路的质量监控结果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质量监控系统
CN117610998A (zh) 一种物料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84034B2 (en) Efficient method of re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s
CN111966394B (zh) 基于etl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82496A (zh) 接口自动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5699A (zh) 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12596982A (zh) 一种多数据源项目服务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491845B (zh) 一种存储产品控制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US11675339B1 (en) Route 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analysi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546856A (zh) 一种MasterServer高可用测试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38137A (zh) 地图质检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76571A (zh) 配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38672A (zh) 一种针对目标电容屏的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56540A (zh) 一种服务器检验方法及装置
CN117590199A (zh) 电路板芯片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