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8236B - 集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8236B
CN117608236B CN202410097394.0A CN202410097394A CN117608236B CN 117608236 B CN117608236 B CN 117608236B CN 202410097394 A CN202410097394 A CN 202410097394A CN 117608236 B CN117608236 B CN 117608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
integrated
nodes
nod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73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08236A (zh
Inventor
黄光宇
刘伟
孙林新
王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Digital Energy 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Digital Energy 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Digital Energy 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Digital Energy 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73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8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8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8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08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8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6Adapting program code to run in a different environment; Por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1Pl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1138Configuration of 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系统模型,将所述系统模型按照集成节点划分为若干个预定义节点;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依次输入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至逻辑定义模型,由所述逻辑定义模型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本发明通过将逻辑运算程序的代码部分和参数配置部分分别设置,在进行配置时,不需要进行代码部分的修改,只需要更改参数配置部分,在现场进行集成时,可以现选现用,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编程程度,且容易复制。

Description

集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能源微能网的集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微能网主要利用分布式电源、储能技术来对对应厂区或者矿区进行供电,且执行的是,在用电高峰期进行综合供电,在用电低峰期进行电力储存,因此,整体运转系统构成的网络设备需要进行现场集成,由于集成不仅包含了数据采集、网络传输以及数据处理和监控软件部分,还涉及对不同的硬件设备进行集成,因此是集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且传统的技术是通过工程师进行现场设备布设、编程以及调试,这不仅造成工作量大,且不易复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能源微能网的集成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系统模型,将所述系统模型按照集成节点划分为若干个预定义节点;
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依次输入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至逻辑定义模型,由所述逻辑定义模型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具有若干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加载所述设备参数,将所述设备参数写入至匹配出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并通过在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以输出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来选定适用于设备参数的逻辑运算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程序部分用于预设程序所实现的功能;
所述参数设定部分包含参数设定区和验证区;
所述链接指令部分具有外部逻辑节点和内部逻辑节点;
所述内部逻辑节点用于存储内部链入指令,且所述内部链入指令用于将当逻辑定义模型启用模拟验证时,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将参数设定区通过内部链入指令对应的加载到功能程序部分,由功能程序部分进行初始化模拟运行验证后再将验证结果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链接到所述验证区,由所述验证区检测验证结果;
所述外部逻辑节点用于写入并存储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逻辑节点具有多个逻辑单元,每一逻辑单元用于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构建逻辑链来实现关联关系之间的关联功能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单元具有若干个逻辑控制位,每一所述逻辑控制位用于对应的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且所述逻辑控制位根据不同集成节点之间的交叉关联关系来配置同一逻辑单元内不同逻辑控制位的链接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系统,包括:
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所述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系统模型所构成的集成节点来划分预定义节点;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逻辑定义模型,所述逻辑定义模型用于基于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若干依据集成节点以及与集成节点设备参数匹配的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
识别单元,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
本发明通过对集成系统中常见的设备之间的集成,形成一个片段式的逻辑运算程序,通过逻辑运算程序实现集成节点对应的功能;将这些逻辑运算程序存储到逻辑定义模型,对应的通过为每一个集成节点预实现功能形成配置一个对应的预实现功能卡片,选取预实现功能卡片后输入至逻辑定义模型中就可以选择出与预实现功能先对应的至少一个逻辑运算程序,通过在逻辑运算程序中写入不同逻辑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对应的形成逻辑链,然后将配置好的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在运算控制单元中根据形成的逻辑链将逻辑运算程序进行组合即可。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系统模型,将所述系统模型按照集成节点划分为若干个预定义节点;
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依次输入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至逻辑定义模型,由所述逻辑定义模型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在上述中,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具有若干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在上述中,预实现功能卡片与逻辑运算程序具有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且每一个预实现功能卡片代表了一个集成节点在集成时预实现功能,由于集成节点选择的设备(设备的作用相同,但设备的厂家、型号等不同)不同时,逻辑运算程序就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设备参数不同,设备参数包含了设备型号、设备使用的标准电压、电流,串口、接口等;这就可能导致一个预实现功能卡片至少对应一个逻辑运算程序,作为一种普遍的实施方式,一个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两个或者三个逻辑运算程序。
在上述中,预实现功能卡片在与逻辑运算程序进行关联时,其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关联码的作用;其另一个作用是工程师通过调用预实现功能卡片(电子卡片)通过预实现功能卡片记录的信息来选择预实现功能卡片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能够实现的功能。
在上述中,虽然不同厂商出场的设备在设备参数上存在不同,但是设备所对应的作用,以及串口、接口所使用的协议都是一致的;因此具有相同预实现功能的逻辑运算程序实际上代码的主体部分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于设备参数的设置;因此,本发明通过预先设置好不同集成节点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在现场进行集成时,可以现选现用,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编程程度,且容易复制。
为了实现上述对于不同设备参数在逻辑运算程序的设置,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加载所述设备参数,将所述设备参数写入至匹配出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并通过在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以输出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来选定适用于设备参数的逻辑运算程序。进一步地,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程序部分用于预设程序所实现的功能;所述参数设定部分包含参数设定区和验证区;所述链接指令部分具有外部逻辑节点和内部逻辑节点;所述内部逻辑节点用于存储内部链入指令,且所述内部链入指令用于将当逻辑定义模型启用模拟验证时,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将参数设定区通过内部链入指令对应的加载到功能程序部分,由功能程序部分进行初始化模拟运行验证后再将验证结果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链接到所述验证区,由所述验证区检测验证结果;所述外部逻辑节点用于写入并存储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在上述中,所述外部逻辑节点具有多个逻辑单元,每一逻辑单元用于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构建逻辑链来实现关联关系之间的关联功能传递。
在上述中,所述逻辑单元具有若干个逻辑控制位,每一所述逻辑控制位用于对应的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且所述逻辑控制位根据不同集成节点之间的交叉关联关系来配置同一逻辑单元内不同逻辑控制位的链接关系。
上述中,通过将逻辑运算程序的代码部分和参数配置部分分别设置,在进行配置时,不需要进行代码部分的修改,只需要更改参数配置部分,在现场进行集成时,可以现选现用,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编程程度,且容易复制。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和对应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对集成系统中常见的设备之间的集成,形成一个片段式的逻辑运算程序,通过逻辑运算程序实现集成节点对应的功能;将这些逻辑运算程序存储到逻辑定义模型,对应的通过为每一个集成节点预实现功能形成配置一个对应的预实现功能卡片,选取预实现功能卡片后输入至逻辑定义模型中就可以选择出与预实现功能先对应的至少一个逻辑运算程序,通过在逻辑运算程序中写入不同逻辑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对应的形成逻辑链,然后将配置好的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在运算控制单元中根据形成的逻辑链将逻辑运算程序进行组合即可。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系统,包括:
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所述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系统模型所构成的集成节点来划分预定义节点;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逻辑定义模型,所述逻辑定义模型用于基于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若干依据集成节点以及与集成节点设备参数匹配的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
识别单元,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
为了实现上述对于不同设备参数在逻辑运算程序的设置,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加载所述设备参数,将所述设备参数写入至匹配出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并通过在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以输出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来选定适用于设备参数的逻辑运算程序。进一步地,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程序部分用于预设程序所实现的功能;所述参数设定部分包含参数设定区和验证区;所述链接指令部分具有外部逻辑节点和内部逻辑节点;所述内部逻辑节点用于存储内部链入指令,且所述内部链入指令用于将当逻辑定义模型启用模拟验证时,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将参数设定区通过内部链入指令对应的加载到功能程序部分,由功能程序部分进行初始化模拟运行验证后再将验证结果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链接到所述验证区,由所述验证区检测验证结果;所述外部逻辑节点用于写入并存储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在上述中,所述外部逻辑节点具有多个逻辑单元,每一逻辑单元用于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构建逻辑链来实现关联关系之间的关联功能传递。
在上述中,所述逻辑单元具有若干个逻辑控制位,每一所述逻辑控制位用于对应的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且所述逻辑控制位根据不同集成节点之间的交叉关联关系来配置同一逻辑单元内不同逻辑控制位的链接关系。
上述中,通过将逻辑运算程序的代码部分和参数配置部分分别设置,在进行配置时,不需要进行代码部分的修改,只需要更改参数配置部分,在现场进行集成时,可以现选现用,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编程程度,且容易复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系统模型,将所述系统模型按照集成节点划分为若干个预定义节点;
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依次输入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至逻辑定义模型,由所述逻辑定义模型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具有若干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加载所述设备参数,将所述设备参数写入至匹配出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并通过在所述逻辑定义模型中进行模拟运行以输出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来选定适用于设备参数的逻辑运算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程序部分用于预设程序所实现的功能;
所述参数设定部分包含参数设定区和验证区;
所述链接指令部分具有外部逻辑节点和内部逻辑节点;
所述内部逻辑节点用于存储内部链入指令,且所述内部链入指令用于将当逻辑定义模型启用模拟验证时,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将参数设定区通过内部链入指令对应的加载到功能程序部分,由功能程序部分进行初始化模拟运行验证后再将验证结果由所述内部链入指令链接到所述验证区,由所述验证区检测验证结果;
所述外部逻辑节点用于写入并存储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逻辑节点具有多个逻辑单元,每一逻辑单元用于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构建逻辑链来实现关联关系之间的关联功能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单元具有若干个逻辑控制位,每一所述逻辑控制位用于对应的写入与其他集成节点的关联关系;且所述逻辑控制位根据不同集成节点之间的交叉关联关系来配置同一逻辑单元内不同逻辑控制位的链接关系。
8.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方法中,包括:
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所述预定义节点划分单元用于根据系统模型所构成的集成节点来划分预定义节点;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在控制端的可编程控制器中配置多个运算控制单元以对应的匹配所述预定义节点;
逻辑定义模型,所述逻辑定义模型用于基于集成节点对应的设备参数以及预实现功能卡片选择预实现功能所对应的逻辑运算程序;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逻辑运算程序写入至集成节点对应的运算控制单元中,且所述逻辑运算程序中包含至少一个逻辑节点,在所述逻辑节点中定义集成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对应的逻辑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定义模型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若干依据集成节点以及与集成节点设备参数匹配的预设的逻辑运算程序;
识别单元,对预实现功能卡片进行识别,以匹配与预实现功能卡片对应的多个逻辑运算程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运算程序至少包括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功能程序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之间用于功能程序部分和参数设定部分链接的链接指令部分。
CN202410097394.0A 2024-01-24 2024-01-24 集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608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7394.0A CN117608236B (zh) 2024-01-24 2024-01-24 集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7394.0A CN117608236B (zh) 2024-01-24 2024-01-24 集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8236A CN117608236A (zh) 2024-02-27
CN117608236B true CN117608236B (zh) 2024-04-09

Family

ID=8994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7394.0A Active CN117608236B (zh) 2024-01-24 2024-01-24 集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823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1214A1 (en) * 1988-07-11 1990-02-08 Soft Silicon Devices, Inc. Programmable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custom circuits from same
US6651225B1 (en) * 1997-05-02 2003-11-18 Axis Systems, Inc. Dynamic evaluation logic system and method
CN102221828A (zh) * 2011-05-04 2011-10-19 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控制程序模块化系统
CN104216729A (zh) * 2013-06-05 2014-1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的逻辑模块更新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898456A (zh) * 2015-04-02 2015-09-09 赵敬双 实物化编程的方法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CN10677391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的用户梯形图语言控制方法
EP3333735A1 (en) * 2016-12-12 2018-06-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lacement of at least one circuit for a reconfigurable logic device
CN113326064A (zh) * 2021-06-10 2021-08-3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划分业务逻辑模块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7916A (zh) * 2022-04-27 2022-1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面向二进制程序的模块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01214A1 (en) * 1988-07-11 1990-02-08 Soft Silicon Devices, Inc. Programmable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custom circuits from same
US6651225B1 (en) * 1997-05-02 2003-11-18 Axis Systems, Inc. Dynamic evaluation logic system and method
CN102221828A (zh) * 2011-05-04 2011-10-19 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控制程序模块化系统
CN104216729A (zh) * 2013-06-05 2014-1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的逻辑模块更新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898456A (zh) * 2015-04-02 2015-09-09 赵敬双 实物化编程的方法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CN10677391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的用户梯形图语言控制方法
EP3333735A1 (en) * 2016-12-12 2018-06-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lacement of at least one circuit for a reconfigurable logic device
CN113326064A (zh) * 2021-06-10 2021-08-3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划分业务逻辑模块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7916A (zh) * 2022-04-27 2022-1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面向二进制程序的模块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图形化编程运行数据在线监测的设计方法;李跃鹏 等;《电工技术》;20231231(第17期);全文 *
基于FPGA的PLC并行逻辑运算器的设计;余玲;李克俭;;大众科技;20130920(09);全文 *
面向固高数控卡的G代码系统;林砺宗;兰刚;宋启盛;林森;;模具技术;20090215(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8236A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1889C (zh)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扩展模块和其硬件扩展方法
CN106777723A (zh) 一种自动绘制原理图的方法
CN107911260A (zh) 一种基于osec网络管理的整车测试系统
CN113919230A (zh) 一种复杂设备运行的建模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933521A (zh) 基于bdd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63581A (zh) 集成电路芯片的数据写入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631627A (zh) 一种设备配置方法、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及配置系统
CN106052004A (zh) 智能终端、远程服务器、空调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608236B (zh) 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04346584B (zh) 一种fpga系统加密及参数配置方法
CN107992322A (zh) 一种雷达信号处理机dsp代码自更新方法
CN115277882A (zh) Can报文数据库建立方法、装置、车载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6799A (zh) 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引脚动态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2858876A (zh) 一种自适应的芯片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09683865A (zh) 动车组车载控制软件生成系统及方法
CN203616750U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通信的id识别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10765083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数据转发设备及其内存优化方法
CN206421373U (zh) 程序烧录装置及系统
CN106547716A (zh) 一种面向低管脚数的扩展总线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08052338A (zh) 一种软件刷新方法及装置
CN110113181A (zh) 节点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5137A (zh) 总线部件的智能编址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089877A (zh) Fpga辅助管理模块和fpga配置系统
Dhivya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ower Optimization in Internet of Things using RFID based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sm
CN115730395B (zh) 汽车接口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