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5661A -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5661A
CN117605661A CN202311593630.XA CN202311593630A CN117605661A CN 117605661 A CN117605661 A CN 117605661A CN 202311593630 A CN202311593630 A CN 202311593630A CN 117605661 A CN117605661 A CN 117605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ystem
flow
actual flow
frequency
ac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3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锐鑫
田明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36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5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5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5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F04B49/065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and making use of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ow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冷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能够改善不同冷却系统之间的流量不均衡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Description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液冷即利用工作流体作为中间热量传输的媒介,将热量由热区传递到换热区再进行冷却。鉴于液冷较高的制冷效率,数据中心机房多采用液冷方式对服务器进行冷却;针对多个服务器的场景,为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通常采用双系统并联方式,由两个冷却系统同时对服务器换热后的液体进行冷却。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不同冷却系统的管路设计和实现中可能会存在偏差,即使各系统均按照相同频率工作,也会出现两个冷却系统之间的冷却液流量不均衡的情况,从而导致冷却液流量较小的冷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制冷能力,影响服务器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改善不同冷却系统之间的流量不均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提出的流量调节方法,在检测到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存在需要调节的情况时,以其中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为参考目标,对另一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进行补充调整,使两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两个冷却系统之间的流量更均衡,从而使两个冷却系统均能充分发挥制冷能力,进而保障服务器的散热效果;另外,上述方法控制其中一个冷却系统流量不变,保证了系统流量差值的可控性,能够避免出现流量调节过度的情况。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包括:
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包括:
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根据所述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确定调整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对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节;
检测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修改所述调整策略;
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维持所述调整策略。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方式,包括:
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三条件,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包括:
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
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小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调整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调节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比较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群控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四方面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一致,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一种并联液冷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流量调节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示例执行流量调节方法的信息流转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流量调节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是一种并联液冷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联液冷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服务器以及群控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CL);群控控制器可以设置于控制柜等设备,用于对冷却系统、服务器采集的参数进行统一计算分析,生成对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下发控制指令至冷却系统,以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冷却系统可以是液冷空调,液冷空调可以包括水泵、冷却装置、管路等;供液主管道内的冷却液经过分集水器流向冷却系统的不同管道,对服务器进行冷却,换热后的冷却液再流向回液主管道,冷却系统1和冷却系统2的水泵从回液主管道抽取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液再次流向供液主管道,完成循环。
由于场地和环境的限制,冷却系统的管路设计和现场实际设置存在偏差,因此即使按照群控控制器下发的指令从回液主管路抽取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系统抽取的冷却液流量还是可能会存在差异。
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1和冷却系统2并联,同时对服务器流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当冷却系统1、冷却系统2流量分配不均衡时,冷却液流量较低的冷却系统会出现无法充分发挥制冷能力的现象,可能影响服务器的散热效果。
因此为保证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需要保持冷却系统1、冷却系统2流量的均衡分配;冷却系统1的冷却液、冷却系统2的冷却液流入同一主管路,存在相互关联,即使冷却系统1、冷却系统2均按照群控控制器下发的工作功率从主管路抽取冷却液进行冷却,不同冷却系统抽取的冷却液流量还是存在差异,即使群控控制器重新下发新的工作功率,冷却系统1和冷却系统2的流量仍然会处于新的不平衡之中;如何保持冷却系统1、冷却系统2中冷却液流量的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流量调节方法,应用于群控控制器,在不同冷却系统流量不均衡时,以其中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为参考,调节另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从而使二者的流量差值处于容许范围内以达到流量的均衡分配。由于只调节相应冷却系统的流量,所以即使对该冷却系统流量的调节影响到另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由于是以另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为调节目标,对其中一个冷却系统多次调节后,会与另一个冷却系统达到平衡的状态。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流量调节方法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包括:
步骤S21: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是两个冷却系统中的任意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是除第一冷却系统外的另一个冷却系统。以图1所示并联液冷系统为例,当第一冷却系统是冷却系统1时,第二冷却系统是冷却系统2,当第一冷却系统是冷却系统2时,第二冷却系统是冷却系统1。
群控控制器下发至第一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的相应指令包括:依据各项参数设定的工作频率,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该工作频率工作的理想状态下,第一冷却系统管路和第二冷却系统管路中冷却液的流量相同;因此可通过持续检测各冷却系统对应的实际流量,以判断第一冷却系统水泵和第二冷却系统水泵均按照工作频率运行时,第一冷却系统管路和第二冷却系统管路中的实际流量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冷却系统管路或第二冷却系统管路的流量进行补充调整,及时发现第一冷却系统管路和第二冷却系统管路的流量不均衡现象。
步骤S22: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是冷却系统按照群控控制器下发的工作频率工作产生的;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表示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不平衡,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无法保证各自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需要对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或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调节。
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则表示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平衡,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流量可以保证各自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不需要对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群控控制器在检测到需要对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或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调节时,以其中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调节另一个冷却系统的频率以调整冷却系统的流量,使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重新达到不需要进行调节的状态;采用以其中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为参考仅调整另一个冷却系统的单线调整方式,相较于多条支线同时调整,例如群控控制器对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同时调整,整个调整过程可控性强,避免出现新的流量需要调整的情况。
本申请可选实施例提出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可选实现方式;第一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一冷却系统与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不处于容许范围内,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不平衡,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或者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过低,流量过低的冷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制冷能力,从而会影响服务器的散热效果,因此,以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对冷却系统流量进行调整的条件。
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表示:第一冷却系统与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处于容许范围内,二者的流量差值不会导致其中一个冷却系统的流量过小至影响散热效果的程度。无论是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额定流量存在差距,还是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额定流量存在差距,均可表示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不均衡,因此为避免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距过大造成其中某个冷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制冷能力,因此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开始对两个冷却系统中的某冷却系统的工作频率进行调整。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可选实现方式,执行流量调节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31: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步骤S32: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为止。
当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差距较大,因此调节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使第二系统的流量靠近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当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差距较小,二者均可以充分发挥制冷能量,可以不再调节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
以第一冷却系统对应实际流量为参考流量是指以第一冷却系统对应实际流量为目标,调节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趋近第一冷却系统对应实际流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执行调节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可选实施方式;
以第一冷却系统对应实际流量为参考流量,调节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至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流量差值处于可容许范围内的关键是,缩小两个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每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中,确定需要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降低还是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增加。
步骤S21包括子步骤:
步骤S211: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以判断:缩小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的方式是升高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或者缩小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的方式是降低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
步骤S222: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若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采用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的方式缩小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
步骤S223: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若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采用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的方式缩小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
本申请一种示例给出调整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可选方式;对第二冷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增加目标频率,或对第二冷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减少目标频率。或者,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增加目标频率,或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当前工作频率减少目标频率。
目标频率是根据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时流量和所述参考流量的差值得到,经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的调整后,预测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调整后的频率工作,其产生的流量与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会减小。
示例地,假设预设阈值是2L/min,第n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之前,检测冷却系统1的实际流量是NL/min,第n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计算冷却系统2的流量与冷却系统1的流量目标差值为M L/min,冷却系统2的流量小于冷却系统1的流量,M大于2L/min,计算若要冷却系统2的管路流量达到N L/min,从而计算的到目标频率为M L/min/B,B为计算标定的取值;可以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M L/min/B,直到却系统2的流量与冷却系统1的流量目标差值小于或等于2L/min。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参考流量的大小关系,确定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节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过程中,可以根据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参考流量的大小变换关系,改变对第二冷却系统水泵工作频率的调整策略。
步骤S21包括子步骤:
步骤S21-1: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根据所述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确定调整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
步骤S21-2:按照所述调整策略对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节。
若调整之前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小于参考流量且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和参考流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按照所述调整策略对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节后,可能导致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达到参考流量;可能导致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然小于参考流量,且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和参考流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还可能导致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超过参考流量,且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和参考流量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当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超过参考流量不能再延续上一次的调整策略,因此需要及时检测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第二大小关系,判断是否修改调整策略。
步骤S21-3:检测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步骤S21-4: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修改所述调整策略;
步骤S21-5: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维持所述调整策略。
根据所述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确定调整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
示例地,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可以是对水泵频率进行降低,或对水泵频率进行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实时检测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依据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实时修改调整策略的方式,避免了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过度调节。
在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过程中,群控控制器以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为参考流量,第n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时,检测到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确定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整,判断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与参考流量的大小关系,若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大于参考流量,以使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降低的策略作为调整策略;第n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时,若检测到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小于参考流量,则不能再继续以使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降低的策略作为调整策略,需要修改调整策略为使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增加的策略。
本申请一种示例中群控控制器执行流量调节方法,持续检测各冷却系统对应的实际流量,在某一次检测过程中,测得第一冷却系统实际流量与所述额定流量存在差距,确定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差距较大,开始周期性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以将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调整到平衡状态。
考虑到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与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相互影响,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周期性调节的方式,每隔预设时间,对第二冷却系统水泵的工作频率进行小幅度调节,保证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不会因为调节不当出现更大的差距。
周期性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整的方式包括:
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以第i次和第i+1次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整说明周期性调整水泵频率的实现方式。
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三条件,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第i+1调整水泵频率的方式依据第i次调整水泵频率的方式,和第i次调整水泵频率后产生的流量而定。
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包括:
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
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小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其中i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上述实施例每一次调节第二冷却系统流量,都依据上一次调整流量的结果,确定对第二冷却系统流量的调节策略,及时改变调节策略,避免过度调节流量,以及调节不到位等情况。
示例地,假设预设阈值是2L/min,目标值为1%,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之前,检测到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M L/min>2L/min,对冷却系统2的水泵频率降低1%;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过程之前,检测到冷却系统2水泵频率降低之后,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m1 L/min>2L/min,此时需要对冷却系统2的水泵频率升高1%;第i+2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操作过程之前,检测到冷却系统2水泵频率增加之后,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m2 L/min>2L/min,仍然对冷却系统2的水泵频率升高1%。
采用周期性调节的方式保证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和第一冷却系统的流量不会因为调节不当出现更大的差距之外,能够在相邻两次调节之间对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差值进行实时计算,以更好地控制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差值,以保证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流量平衡。
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包括下述过程:
图3是本申请一种示例执行流量调节方法的信息流转示意图,如图3所示,执行流量调节方法包括:
K11:检测冷却系统#1和冷却系统#2各自对应的实际流量,每隔预设时间判断冷却系统#1的流量和冷却系统#2的流量的大小关系;
K12:当检测到冷却系统#1的流量小于冷却系统#2的流量,计算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2L/min;若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大于2L/min,转到K14;若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小于2L/min,转到K15。
K13:当冷却系统#1的流量大于冷却系统#2的流量,计算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2L/min,若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大于预设阈值2L/min,转到K16;若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小于2L/min,转到K15。
K14:每隔预设时间对冷却系统#2水泵进行降频1%,调节之后转到K17;1%为目标频率。
K15:不对冷却系统#2的流量进行调节,水泵按照当前频率正常运行。
K16:每隔预设时间对冷却系统#2水泵进行升频1%,转到K18。
K17:由于对冷却系统#2降频之后,冷却系统#1的流量可能大于冷却系统#2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是否小于2L/min,且由于冷却系统#2降频之后流量可能仍然大于冷却系统#1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的流量是否大于-2L/min,当-2L/min≤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2L/min的流量,转到K19;若调节之后冷却系统#1的流量-冷却系统#2>2L/min的流量,转到K16。
K18:由于对冷却系统#2升频之后,冷却系统#1的流量可能小于冷却系统#2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是否小于2L/min,且由于冷却系统#2升频之后流量可能仍然小于冷却系统#1的流量,判断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的流量是否大于-2L/min,当-2L/min≤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2L/min的流量,转到K19;若调节之后冷却系统#2的流量-冷却系统#1>2L/min的流量,转到K14。
K19:停止调节冷却系统#2的水泵频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流量调节装置的功能模块图,上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群控控制器中,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41,用于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调整模块42,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调节装置可用于执行本说明书图1至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调节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比较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调整策略确定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根据所述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确定调整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对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节;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第四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修改所述调整策略;
第五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维持所述调整策略。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之后,判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三条件,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当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在第i+1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当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小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
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例如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模组。上述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单元,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单元,部分是硬件模块/单元。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电子终端设备的各个装置,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电子终端设备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电子终端设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控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群控控制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至少一个存储器511,存储器511与处理器510通信连接,存储在存储器511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1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本上述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说明书图1~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调节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条件为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绝对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包括:
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包括:
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根据所述参考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第一大小关系,确定调整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调整策略;
按照所述调整策略对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进行调节;
检测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第二大小关系;
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修改所述调整策略;
当所述第二大小关系与所述第一大小关系不同,维持所述调整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的方式,包括:
周期性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第i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三条件;其中,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时,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按照调节后的水泵频率工作产生的实时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三条件,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1次执行对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增加或减少目标频率,包括:
第i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减小至小于所述参考流量减去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增加所述目标频率;
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小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至超过所述参考流量与预设阈值之和,或第i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且第i次调节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仍大于所述参考流量加上预设阈值,第i+1次调节方式为减少所述目标频率。
7.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并联设置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水泵按照同一频率工作时的系统流量进行检测,获得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
调整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则调节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两个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比较子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作为参考流量,若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一条件,比较所述第一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的大小;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大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升高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参考流量小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实际流量,降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的水泵频率至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调节后的实际流量与所述参考流量的关系满足第二条件为止。
9.一种群控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1593630.XA 2023-11-24 2023-11-24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05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3630.XA CN117605661A (zh) 2023-11-24 2023-11-24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3630.XA CN117605661A (zh) 2023-11-24 2023-11-24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5661A true CN117605661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3630.XA Pending CN117605661A (zh) 2023-11-24 2023-11-24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56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0665B2 (en) Fluid-cooled computer system with proactive cooling control using power consumption trend analysis
US7464278B2 (en) Combining power prediction and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es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thermally limited designs
US8755948B2 (en) Controlling fluid coolant flow in cooling systems of computing devices
EP296216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ing thermal resistance values to predict optimum power levels
US1027497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put of the air volume and memory medium
US20140020885A1 (en) Data center cooling method
CN104460902B (zh) 一种优化功率的风扇调控方法及装置
JP2018139099A (ja) 電子装置が外部電源から引き出された電力を調節する装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US974689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rocessing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CN105371420A (zh)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25543B (zh) 一种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服务器
Hu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water-cooled chiller plant system operation
CN115129133A (zh) 一种服务器液冷系统调控装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77296A (zh) 控制电源输出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727563A (zh) 流量控制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方法、液冷机柜
CN113826082A (zh) 一种用于控制散热装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3853096A (zh) 基于物联网联动的idc机房的温度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7605661A (zh) 流量调节方法、装置、群控控制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213300B (zh) 用于处理器功率调整的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75476B (zh) 冷却塔风机群组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394803B (zh) 一种国产服务器功耗实时动态调节方法
EP4155532A1 (en) Cool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nd-driven generato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513926A (zh) 机柜内多个设备的散热联调方法及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CN105068871A (zh) 运算资源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526696B (zh) 温度调节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