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2092B -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 Google Patents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2092B
CN117602092B CN202410089919.6A CN202410089919A CN117602092B CN 117602092 B CN117602092 B CN 117602092B CN 202410089919 A CN202410089919 A CN 202410089919A CN 117602092 B CN117602092 B CN 117602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ositioner
positioning
suppor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99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02092A (zh
Inventor
庄健
邵波
郭洪杰
吴文博
崔红敏
黄兴泰
朱朝辉
计比翼
司保全
孙国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899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2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0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2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10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aircraft, e.g. jig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成组工艺装备包含舱门组装工装和舱门检验工装。舱门组装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型架、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横梁定位组件包括下横梁定位器和上横梁定位器,下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下横梁,上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上横梁。纵梁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纵梁定位器和第二纵梁定位器,第一纵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位置,第二纵梁定位器通过面接触确定长纵梁的位置。装配人员可先利用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横梁和纵梁的安装位置,将舱门骨架组装完成之后,再进行舱门其他组件的安装,安装更为快速、方便且安装精度高。

Description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装配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在飞机舱门部件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装配型架对零件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舱门与飞机门框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装配型架是飞机装配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装配人员在装配型架完成飞机各个部件及组件的装配工作。但现有的飞机舱门装配型架大多只设置单一的平板桌面或平板支撑台面,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通常都需配备多个飞机舱门装配型架,先分别在相应的装配型架上完成舱门各组件的装配,之后再将装配后的各组件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舱门的整机装配,装配步骤繁琐且成本花销大,更重要的是,该种装配方式对尺寸精度要求极高,极易出现装配后的各组件无法整合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目前存在较多的用于检测舱门装配精度是否合格的检测型架,但对于检测舱门开关行程、开关时间,以及舱门锁闩上锁、解锁功能的专门的检测型架,研发较少,产品空缺较大。
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使舱门的安装、检测更为方便,能有效提高舱门的组装精度,保证舱门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能有效减少舱门在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装数量,简化装配步骤,降低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舱门组装工装,用于组装货机舱门,包括:
第一支撑型架、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
所述横梁定位组件包括下横梁定位器和上横梁定位器,所述下横梁定位器和所述上横梁定位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下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上横梁;
所述纵梁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纵梁定位器和第二纵梁定位器,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位置,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通过面接触确定长纵梁的位置;
所述纵梁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且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一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型架一侧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一所述第一支板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承力短梁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横梁定位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每一所述下横梁定位器均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适于贴合下横梁下端面;且所述下横梁定位器中有两个所述下横梁定位器设有定位螺栓,用于确定下横梁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上横梁定位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每一所述上横梁定位器均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适于贴合上横梁上端面;且所述上横梁定位器中有三个所述上横梁定位器设有定位螺栓,用于确定上横梁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梁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且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
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一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型架一侧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一所述第一支板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及
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承力短梁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底座的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
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四底座的第四支板,所述第四支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型架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适于贴合长纵梁内壁面或外壁面,且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三定位孔,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还包括弧形板;
所述弧形板在弧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弧形板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且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弧形板的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
边梁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定位器和第二边梁定位器;
所述第一边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五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五底座的第五支板,所述第五支板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适于贴合边梁前端壁或后端壁,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梁或后边梁的安装位置;及,所述第二边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六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六底座的第六支板,所述第六支板上设有第四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前边梁或后边梁的安装位置;
和/或
外蒙皮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
所述第一外蒙皮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七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七底座的第七支板,所述第七支板上设有限位槽,用于对接舱门边框外边缘,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框或后边框的安装位置;
和/或
举升支座定位组件,包括多个举升支座定位器;
所述举升支座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八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八底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第六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举升支座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
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和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
所述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两个插耳,且两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一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设有三个插耳,且三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定位块,所述第四定位块设有四个插耳,且四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或连续的三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
辅助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定位舱门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
和/或
同轴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块和设于所述安装块的检测轴,所述安装块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所述检测轴适于穿过纵梁上的开孔,用于检测多个纵梁的同轴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组工艺装备,包括:
舱门检测工装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
所述舱门检测工装用于检测舱门开关功能,包括
第二支撑型架,所述第二支撑型架上设有门框假件,用于模拟舱门门框结构;
其中,所述门框假件上设有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和锁栓机构假件,所述琴键铰链安装组件用于安装琴键铰链组件,以将舱门安装至所述门框假件,所述锁栓机构假件用于模拟锁栓机构,以检查舱门上闩、上锁、解锁、解闩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型架的琴键铰链连接块,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设有四个插耳,且四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过孔,固定轴穿过所述插耳上的所述过孔和琴键铰链组件上的开孔,将琴键铰链组件组装至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及
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的数量为四个,用于对接设置在舱门航向上两侧边缘的四个琴键铰链。
本申请又提供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该方法包括:
根据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下横梁和纵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上横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中部横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前边梁和后边梁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骨架的组装;
确定蒙皮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结构的组装;
确定琴键铰链和举升支座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主体的组装;
确定密封组件;
将已完成部分组装的舱门沿外蒙皮法线方向自舱门组装工装卸下;
确定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的整体组装。
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申请中,舱门组装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型架、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装配人员可先利用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横梁和纵梁的安装位置;在舱门骨架组装完成之后,再利用舱门骨架的结构确定舱门其他组件的安装位置,进而实现整个舱门的组装,安装更为快速、方便且精度高,可减少舱门装配过程中的工装数量。而且,本申请中未设置平板桌面或平板支撑台面来承载定位组件,而是采用第一支撑型架来承载各类定位组件,以辅助装配人员安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配人员操作灵活性,舱门组装工装的稳定性也更高。
2、本申请中,通过第一纵梁定位器的孔对齐以及第二纵梁定位器的面接触,能精准地确定长纵梁的位置。尤其是当第二纵梁定位器还包括了弧形板时,弧形板的内凹面可作为定位面确定长纵梁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长纵梁和对应长纵梁定位器的接触面积,面接触效果更好,安装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本申请中,舱门组装工装通过设置琴键铰链定位组件来确定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舱门检测工装则通过设置琴键铰链安装组件来固定装配后的舱门。因在组装过程中,琴键铰链有装配精度要求,所以本申请中的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包括能定位单独一个琴键铰链的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能定位相邻两个琴键铰链的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以及,能定位相邻两个琴键铰链或连续的三个琴键铰链的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目的就是提高琴键铰链的装配精度,确保几个琴键铰链的同轴度。而在利用舱门检测工装对舱门开关功能检测时,只需将装配后的舱门稳定连接至门框假件上即可,因此,本申请中的琴键铰链安装组件仅用于对接设置在舱门航向上两侧边缘的四个琴键铰链,结构设置更为合理、实用。
4、本申请中,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同轴检测模块,使得装配人员能实时检测装配的同轴度,将装配和检测功能都集成到了舱门组装工装上,进一步减少了舱门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装数量,节约成本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在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B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C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D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E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的前视图;
图9是图8所示F处的平面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横梁、纵梁和边梁在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和舱门在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12是图11所示G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和舱门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14是图13所示H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1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和舱门在又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16是图15所示I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和琴键铰链的装配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舱门检测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J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是图18所示K处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1是舱门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22是舱门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23是主货舱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1、支撑立柱;102、第一支撑横梁;103、第二支撑横梁;104、第三支撑横梁;105、第四支撑横梁;106、安装支架;
201、下横梁定位器;2011、第一定位面;202、上横梁定位器;2021、第二定位面;203、第一纵梁定位器;204、第二纵梁定位器;2041、第四底座;2042、第四支板;2043、第一定位块;2044、弧形板;205、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1、第一底座;2052、第一支板;206、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7、第一边梁定位器;208、第二边梁定位器;209、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1、限位槽;210、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1、第三定位面;211、举升支座定位器;2111、第八底座;2112、安装架;2113、定位轴;2114、安装工位;212、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1、第二定位块;213、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2131、第三定位块;214、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1、第四定位块;215、辅助定位组件;216、同轴检测模块;2161、安装块;2162、检测轴;217、内蒙皮边缘定位器;2171、第四定位面;218、外蒙皮边缘定位器;2181、第五定位面;
300、第二支撑型架;301、琴键铰链连接块;302、转轴;
400、门框假件;
501、定位螺栓;502、插耳;
601、横梁;6011、上横梁;6012、下横梁;6013、中部横梁;602、纵梁;603、前边梁;604、后边梁;605、内蒙皮;606、外蒙皮;607、爪型琴键铰链;608、板型琴键铰链;609、举升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者,可以是机械连接,或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是直接相连,或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在描述各个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不用于限制产品实际使用时的方向。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序数词,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关联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关联对象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或顺序。
ARJ21-700客改货飞机项目基于ARJ21-700飞机结构,在ARJ21-700飞机结构的前机身左侧增加了主货舱门、9G阻拦隔墙;原客舱地板改为主货舱地板;对机体上旅客观察窗、服务门、应急门进行了封堵,对地板、机械和电气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更改。其中,主货舱门是用于打开和关闭飞机装卸货物时主要通口的结构装置,是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较大尺寸的舱门,主要由结构组件与机构组件构成,结构组件主要包含纵梁602、横梁601、边梁、接头、举升支座609、外蒙皮606、内蒙皮605、琴键铰链、密封件等;机构组件由作动器、开启机构、锁机构、闩机构、锁钩机构、传感器等几部分构成。
该主货舱门采用多段拼接的琴键铰链连接,总长3042mm,共分12组;主货舱门利用纵梁602和12个下部接头与机身连接,为多段同轴及多交点协调的结构形式。通过舱门锁交点与运动机构的装配协调,主货舱门与门框装配协调,完成主货舱门装配。
现有技术中,少有专门针对ARJ21-700客改货飞机主舱门设置的舱门组装工装,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舱门组装工装大多只设置单一的平板桌面或平板支撑台面,使得舱门组装工装的稳定性较差,装配人员使用不方便。此外,在飞机舱门组装过程中,大都配备有多个装配型架,装配人员先分别在相应的装配型架上完成舱门各组件的装配,之后再将装配后的各组件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舱门的整机装配,装配步骤繁琐且成本花销大,还容易出现各组件装配精度不匹配的问题。
对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舱门组装工装,用于组装货机舱门,请参考图1至图17,舱门组装工装具体可包括第一支撑型架和设于该第一支撑型架的各类定位组件。本申请利用第一支撑型架来承载各类定位组件,相较于常规的设置单一的平板桌面或平板支撑台面,第一支撑型架的承载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装配人员在使用时也更为方便。而设于第一支撑型架上的各类定位组件可同孔对齐、面接触的方式确定舱门各组件的空间位置,辅助装配人员组装。
参见图23,在舱门整体结构中,纵梁602为主承力结构,分为长纵梁和短纵梁,纵梁602的上侧与上横梁6011(舱门中最靠近货机顶部的横梁601)连接,下侧与下横梁6012(舱门中最靠近货机底部的横梁601)连接;横梁601为次承力结构,用于维持门的刚度,共布局6根,被纵梁602分割成若干段,上部5根横梁601(上横梁6011及4根中部横梁6013)与内蒙皮605连接,下横梁6012由于要布置机构,不与内蒙皮605连接。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图6、图8,舱门组装工装里的各类定位组件包括有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横梁定位组件包括下横梁定位器201和上横梁定位器202,下横梁定位器201和上横梁定位器202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下横梁定位器201用于定位下横梁6012,上横梁定位器202用于定位上横梁6011。纵梁定位组件则包括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和第二纵梁定位器204,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和第二纵梁定位器204均设于第一支撑型架,第一纵梁定位器203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位置,第二纵梁定位器204通过面接触确定长纵梁60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装配人员可先利用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横梁601和纵梁602的安装位置,形成舱门大体的结构框架,之后,再利用已确定的结构框架确定舱门其他组件的安装位置,进而实现整个舱门的组装。如此,整个装配过程只需一个舱门组装工装,安装更为快速、方便且精度高,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纵梁602和横梁601作为重要的承力结构,最先定位组装能极大地减轻后续的装配难度,加快装配进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及图8,第一支撑型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立柱101,且两个支撑立柱101之间设有沿支撑立柱101高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横梁102、第二支撑横梁103、第三支撑横梁104和第四支撑横梁105。此时,上横梁定位器202设于第一支撑横梁102,下横梁定位器201设于第四支撑横梁105。
示例地,参见图6及图8,下横梁定位器20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每一个下横梁定位器201均设有第一定位面2011,该第一定位面2011适于贴合下横梁6012下端面;此外,第四支撑横梁105上的几个下横梁定位器201中,有两个下横梁定位器201设有定位螺栓501,通过孔对齐确定下横梁6012的安装位置。
相对地,参见图4,上横梁定位器20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每一上横梁定位器202均设有第二定位面2021,第二定位面2021适于贴合上横梁6011上端面;此外,第一支撑横梁102上的几个上横梁定位器202中,有三个上横梁定位器202设有定位螺栓501,通过孔对齐确定上横梁6011的安装位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6及图8,下横梁定位器201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下横梁定位器201沿第四支撑横梁105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位于最边上的两个下横梁定位器201上设有定位螺栓501,与下横梁6012最两端的传感器过孔配合,对下横梁6012的航向及展向进行定位。具体地,航向可简单理解为货机机身的长度方向,展向为货机机翼翼根到翼尖的方向。
相对地,参见图1及图8,上横梁定位器20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上横梁定位器202沿第一支撑横梁102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三个下横梁定位器201上均设有定位螺栓501,与下横梁6012上的三个工艺过孔配合,对下横梁6012的纵向及航向进行定位。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6至图8,纵梁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且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具体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一底座2051,以及设于第一底座2051远离第一支撑型架一侧的第一支板2052;第一支板2052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一第一支板2052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则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底座,以及设于第二底座的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通过孔对齐确定承力短梁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参见图8,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均通过其内的第一底座2051固定于第四支撑横梁105上。以及,每一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均对应有三个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通过第二底座固定于第三支撑横梁104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与承力短梁的衬套内孔配合,第二定位孔与承力短梁的机构过孔配合,对承力短梁的纵向及航向进行定位。同时,第一支板2052和第二支板还可作为挡板,通过面接触确定承力短梁的位置。
示例地,参见图1、图8及图10,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底座,以及设于第三底座的第三支板,第三支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和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第二纵定位器204则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底座2041,以及设于第四底座2041的第四支板2042,第四支板2042远离第一支撑型架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2043,第一定位块2043适于贴合长纵梁内壁面或外壁面,且第一定位块2043上设有第三定位孔,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和第二纵梁定位器204的数量均为八个,用以对应舱门上的八个长纵梁,其中,第一纵梁定位器203通过第三底座固定于第二支撑横梁103,第二纵梁定位器204通过第四底座2041固定于第一支撑横梁102或第二支撑横梁103。当第一纵梁定位器203和第二纵梁定位器204均设于第二支撑横梁103时,第三支板和第四支板2042的朝向应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孔与长纵梁上部的工艺孔配合,确定长纵梁上部的安装位置;长纵梁下部则以安装好的下横梁6012内型面手工定位,同时,长纵梁下部航向以安装好的承力短梁进行定位。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8及图10,第二纵梁定位器204还包括弧形板2044,该弧形板2044在弧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且该弧形板2044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此时,与弧形板2044对应于同一长纵梁的第一定位块2043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且第一定位块2043设有用于避让弧形板2044的避让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弧形板2044,进一步增加了长纵梁和对应第二纵梁定位器204的接触面积,面接触效果更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面接触定位方式的定位效果,使安装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弧形板2044的数量为六个,分别对应位于边缘的两个长纵梁和位于中间的四个长纵梁。
本实施例中,纵梁定位组件中未设置用于定位短纵梁的定位器,因在短纵梁安装过程中,短纵梁可以已安装的下横梁6012及承力短梁为基准进行定位、组装,无需再额外增设定位器,可降低成本,减轻第一支撑型架的承载压力。
示例地,参见图1、图2、图8至图10,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边梁定位组件,边梁定位组件具体包括第一边梁定位器207和第二边梁定位器208。第一边梁定位器207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五底座,以及设于第五底座的第五支板,第五支板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适于贴合边梁前端壁或后端壁,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梁603或后边梁604的安装位置。第二边梁定位器208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六底座,以及设于第六底座的第六支板,第六支板上设有第四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前边梁603或后边梁604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前边梁603对应有两个第二边梁定位器208,以及,后边梁604也对应有两个第二边梁定位器208。以前边梁603为例,两个第二边梁定位器208分别用于定位前边梁603的上部和下部,定位上部的第二边梁定位器208通过第六底座固定于第二支撑横梁103上,该第二边梁定位器208上的第四定位孔与前边梁603上部的工艺孔相配合;同时,定位下部的第二边梁定位器208通过第六底座固定于第三支撑横梁104上,该第二边梁定位器208上的第四定位孔与前边梁603下部的结构轴承孔相配合,可对前边梁603的展向和纵向进行定位。相对地,后边梁604对应的两个第二边梁定位器208可与后边梁604的工艺孔、结构轴承孔相配合,对后边梁604的展向和纵向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参见图1、图2、图6及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梁定位器207可通过第五底座固定于第二支撑横梁103或第三支撑横梁104;或者,第一边梁定位器207通过一安装支架106设于第二支撑横梁103和第三支撑横梁104之间。其中,当第一边梁定位器207位于第二支撑横梁103和第三支撑横梁104之间时,第一边梁定位器207优选为与前边梁603或后边梁604的中部相接触,定位效果更优。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图8至图10、图15及图16,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外蒙皮定位组件,外蒙皮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其中,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七底座,以及设于第七底座的第七支板,第七支板上设有限位槽2091,用于对接舱门边框外边缘,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框或后边框的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可通过第七底座固定于第二支撑横梁103或第三支撑横梁104;或者,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通过一安装支架106设于第二支撑横梁103和第三支撑横梁104之间,此时,用于对接前边框的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可与用于对接前边梁603的第一边梁定位器207同时通过同一安装支架106固定于第二支撑横梁103和第三支撑横梁104之间。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的数量为12个,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型架的两侧,分别用于对接外蒙皮606的前后边缘。其中,以对接外蒙皮606前边缘为例,外蒙皮606包括上蒙皮和下蒙皮,6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中,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撑横梁103上,一个设置在支撑立柱101上且位于第二支撑横梁103上方,三个通过安装支架106设置在第二支撑横梁103和第三支撑横梁104之间,最后一个设置在第三支撑横梁104。此时,上部两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通过面接触定位上蒙皮,下部四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通过面接触定位下蒙皮。相对地,用于对接外蒙皮606的后边缘的第一外蒙皮定位器209以同等方式设置于第一支撑型架。
进一步地,参见图1、图2及图10,外蒙皮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上设有第三定位面2101,第三定位面2101适于贴合外蒙皮606内壁面,且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设有定位螺栓501,通过孔对齐确定外蒙皮606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分设于第一支撑型架的两侧,分别用于对接外蒙皮606的前后边缘。此时,上部的两个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用于定位上蒙皮,下部的两个第二外蒙皮定位器210用于定位下蒙皮。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5、图11及图12,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举升支座定位组件,举升支座定位组件又包括多个举升支座定位器211。举升支座定位器211包括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八底座2111,以及设于第八底座2111的安装架2112,安装架2112开设有第六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举升支座609的安装位置。
举升支座609的数量为七个,本实施例中,举升支座定位器211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举升支座定位器211均设于第二支撑横梁103。其中,位于两侧的举升支座定位器211上均设有穿过第六定位孔的定位轴2113,定位轴2113上有三个安装工位2114,可用于定位外侧的6个举升支座609,中间的举升支座609则通过中间的举升支座定位器211定位。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5及图17,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琴键铰链定位组件,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213和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包括设于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定位块2121,第二定位块2121设有两个插耳502,且两个插耳502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一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213包括设于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定位块2131,第三定位块2131设有三个插耳502,且三个插耳502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包括设于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定位块2141,第四定位块2141设有四个插耳502,且四个插耳502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或连续的三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舱门上的琴键铰链有12个,其中,6个为爪型琴键铰链607,6个为板型琴键铰链608。6个爪型琴键铰链607对称设置在6个板型琴键铰链608的前后两侧,且每个琴键铰链上都设有多个插耳502,插耳502上设有过孔。本实施例中,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的数量为四个,用于对接最外缘的四个爪型琴键铰链607,此时,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上的插耳502可插入爪型琴键铰链607上插耳502间的间隙,通过一定轴将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212和对应爪型琴键铰链607连接,实现最外缘的四个爪型琴键铰链607的定位。
以及,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213的数量为一个,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的数量为四个。参见图17,为方便描述,令6个板型琴键铰链608为依次排布的第一琴键铰链、第二琴键铰链、第三琴键铰链、第四琴键铰链、第五琴键铰链和第六琴键铰链。其中,一个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用于对接第一琴键铰链及相邻于第一琴键铰链的爪型琴键铰链607,另一个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用于对接第一琴键铰链、第二琴键铰链和第三琴键铰链,又一个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用于对接第三琴键铰链和第四琴键铰链,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213则用于对接第五琴键铰链和第六琴键铰链,最后一个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214用于对接第六琴键铰链及相邻于第六琴键铰链的爪型琴键铰链607。如此,每一个琴键铰链都能通过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定位,装配精度高。
其中,装配人员在组装琴键铰链时,可利用垫片消除装配及零件制造偏差,以及,位于外侧的几个爪型琴键铰链607都为可拆卸结构,有利于舱门在组装完成后自舱门组装工装卸下,实用性强。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1至图14,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辅助定位组件215,辅助定位组件215固定于第一支撑型架,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定位舱门操纵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
在组装完舱门的主要结构部件后,舱门操纵机构组件中大部分的部件都能直接根据已安装的结构部件进行定位、组装,部分则还需要设置辅助定位组件215进行辅助定位,在此不一一赘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示例地,参见图1、图3、图6及图7,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蒙皮边缘定位器,蒙皮边缘定位器包括内蒙皮边缘定位器217和外蒙皮边缘定位器218。其中,内蒙皮边缘定位器217的数量为两个,均设于第一支撑横梁102,且内蒙皮边缘定位器217设有第四定位面2171,适于贴合内蒙皮605上部的两侧边缘。相对地,外蒙皮边缘定位器218的数量为两个,均设于第四支撑横梁105,且外蒙皮边缘定位器218设有第五定位面2181,适于贴合外蒙皮606下部的两侧边缘。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8,舱门组装工装还包括同轴检测模块216,同轴检测模块216包括安装块2161和设于安装块2161的检测轴2162,安装块2161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检测轴2162适于穿过纵梁602上的开孔,用于检测多个纵梁602的同轴度,如此,装配人员便能实时检测装配的同轴度,进一步确保舱门的装匹配精度。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集成了装配和检测功能,实用性强且集成度高,进一步减少了舱门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装。
示例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孔位,能够对接同轴检测模块216上的安装块2161,如此,有同轴度要求的部位都能通过该同轴检测模块216进行检测。此时,可根据孔径大小设置不同的尺寸的同轴检测模块216,在此不作限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实际生产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定位组件可采用可拆卸结构,能灵活拆装,可避免组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零件干涉,灵活性高且实用性强。此外,在实际生产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设置定位孔,通过孔对齐定位的定位组件,还可通过设置定轴,利用轴孔同轴定位,在此不作限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舱门组装工装,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下横梁6012和纵梁602的安装位置;
确定上横梁6011的安装位置;
确定中部横梁6013的安装位置;
确定前边梁603和后边梁604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骨架的组装;
确定蒙皮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结构的组装;
确定琴键铰链和举升支座609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主体的组装;
确定密封组件;
将已完成部分组装的舱门沿展向自舱门组装工装卸下;
确定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的整体组装。
本实施例中,根据主货舱门的结构特点及设计分离面,将主货舱门分为骨架、蒙皮、接头与法兰、密封组件、机构组件等五个工艺分离面。具体为,先依据下横梁定位器201安装下横梁6012,然后,依据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205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206安装承力短梁。接着,依据第一纵梁定位器203、第二纵梁定位器204和已安装的承力短梁安装长纵梁602和短纵梁602。随后,依据已安装的纵梁602确定中部横梁6013的安装位置。然后,依据上横梁定位器202安装上横梁6011,随即依据边梁定位组件安装前边梁603和后边梁604便能完成舱门骨架的组装。舱门骨架组装完成后,需检查骨架间隙是否符合标准,确认符合后再铆接固定。
然后依据舱门骨架安装口框、垫板,接着安装壁板,壁板安装后进行壁板、骨架间隙检查。检查无误后再进行壁板骨架制孔,完成壁板骨架组装。随后,安装内蒙皮605和连接板,安装完成后进行舱门外形调姿并对琴键铰链进行预定位安装。接着,安装上部举升支座609,然后安装琴键铰链和挡雨板。安装完成后,对壁板修切样板制定位孔,安装密封槽。之后,可对垫板、观察窗、口盖进行预定位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挡水槽安装,然后对中部、下部的法兰进行安装。接着,安装下部接头,安装完成后,将已完成部分组装的舱门沿展向自舱门组装工装卸下。最后,在继续在已完成部分组装的舱门上安装口盖和机构组件就能实现整个舱门的组装。
参见图18至图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舱门检测工装,用于检测舱门开关功能。该舱门检测工装和舱门组装工装共同形成成组工艺装备,以实现客改货主货舱门自装配开始到装配完成后进行功能检测的整套流程。其中,舱门检测工装具体可包括第二支撑型架300,第二支撑型架300整体为 “口”字型结构,且第二支撑型架300上设有门框假件400,用于模拟舱门门框结构。其中,门框假件400上设有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和锁栓机构假件,琴键铰链安装组件用于安装琴键铰链组件,以将舱门安装至门框假件400,锁栓机构假件则用于模拟锁栓机构,以检查舱门上闩、上锁、解锁、解闩功能。
具体地,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撑型架300的琴键铰链连接块301,琴键铰链连接块301设有四个插耳502,且四个插耳502上均设有过孔,固定轴穿过插耳502上的过孔和琴键铰链组件上的过孔,将琴键铰链组件组装至琴键铰链连接块301。其中,琴键铰链连接块301的数量为四个,用于对接设置在舱门航向上两侧边缘的四个爪型琴键铰链607。
因在利用舱门检测工装对舱门开关功能检测时,只需将装配后的舱门稳定连接至门框假件400上即可,所以本实施例中的琴键铰链安装组件仅用于对接设置在舱门航向上两侧边缘的四个爪型琴键铰链607,不用对接每一个琴键铰链,结构设置更为合理、实用。
示例地,舱门检测工装还包括壁板假件,设于第二支撑型架300,用于模拟舱门周边局部结构,以便检查舱门相对门框的间隙及阶差。该壁板假件前后及下侧三边开口比舱门大25.4mm,因为舱门交付时单边需留有12.7mm余量,此外,壁板假件的设置还需考虑产品避让。
示例地,舱门检测工装还包括密封挡件假件,用于检查舱门密封件的压缩量。同时,舱门检测工装上还设有摇臂结构,该摇臂结构具有能对接举升支座609的转轴302,通过转动转轴302来带动举升机构开关舱门。
参见图22,在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舱门检测工装时,应先利用舱门背部四处起吊点起吊,通过琴键铰链、举升机构与舱门检测工装连接,舱门固定后,通过举升机构开关舱门,检查舱门开关行程及开关时间,然后通过锁栓机构开关检查舱门上闩、上锁、解锁、解闩功能,在舱门完全关闭后检查舱门密封件压缩量,以及舱门阶差、间隙,各结构、焦点的间隙。
其中,舱门检测工装上应设置保险装置,防止举升机构失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舱门组装工装,用于组装货机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型架、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
所述横梁定位组件包括下横梁定位器和上横梁定位器,所述下横梁定位器和所述上横梁定位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下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定位器用于定位上横梁;
所述纵梁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纵梁定位器和第二纵梁定位器,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位置,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通过面接触确定长纵梁的位置;
所述纵梁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且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一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底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型架一侧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一所述第一支板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承力短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承力短梁的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梁定位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每一所述下横梁定位器均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适于贴合下横梁下端面;且所述下横梁定位器中有两个所述下横梁定位器设有定位螺栓,用于确定下横梁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上横梁定位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每一所述上横梁定位器均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适于贴合上横梁上端面;且所述上横梁定位器中有三个所述上横梁定位器设有定位螺栓,用于确定上横梁的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底座的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纵梁定位器和所述第一承力短梁定位器通过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
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四底座的第四支板,所述第四支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型架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适于贴合长纵梁内壁面或外壁面,且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三定位孔,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确定长纵梁的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纵梁定位器还包括弧形板;
所述弧形板在弧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弧形板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适于贴合长纵梁外壁面,且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弧形板的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边梁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定位器和第二边梁定位器;
所述第一边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五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五底座的第五支板,所述第五支板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适于贴合边梁前端壁或后端壁,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梁或后边梁的安装位置;及,所述第二边梁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六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六底座的第六支板,所述第六支板上设有第四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前边梁或后边梁的安装位置;
和/或
外蒙皮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外蒙皮定位器;
所述第一外蒙皮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七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七底座的第七支板,所述第七支板上设有限位槽,用于对接舱门边框外边缘,通过面接触确定前边框或后边框的安装位置;
和/或
举升支座定位组件,包括多个举升支座定位器;
所述举升支座定位器包括用于对接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八底座,以及设于所述第八底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第六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举升支座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琴键铰链定位组件,包括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和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
所述第一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两个插耳,且两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一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第二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设有三个插耳,且三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及
所述第三琴键铰链定位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的第四定位块,所述第四定位块设有四个插耳,且四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第五定位孔,通过孔对齐确定相邻两个琴键铰链或连续的三个琴键铰链的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型架,通过面接触和孔对齐定位舱门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
和/或
同轴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块和设于所述安装块的检测轴,所述安装块用于对接第一支撑型架,所述检测轴适于穿过纵梁上的开孔,用于检测多个纵梁的同轴度。
8.一种成组工艺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门检测工装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
所述舱门检测工装用于检测舱门开关功能,包括第二支撑型架,所述第二支撑型架上设有门框假件,用于模拟舱门门框结构;
其中,所述门框假件上设有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和锁栓机构假件,所述琴键铰链安装组件用于安装琴键铰链组件,以将舱门安装至所述门框假件,所述锁栓机构假件用于模拟锁栓机构,以检查舱门上闩、上锁、解锁、解闩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组工艺装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琴键铰链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型架的琴键铰链连接块,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设有四个插耳,且四个所述插耳上均设有过孔,固定轴穿过所述插耳上的所述过孔和琴键铰链组件上的开孔,将琴键铰链组件组装至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及
所述琴键铰链连接块的数量为四个,用于对接设置在舱门航向上两侧边缘的四个琴键铰链。
10.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舱门组装工装,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横梁定位组件和纵梁定位组件,确定下横梁和纵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上横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中部横梁的安装位置;
确定前边梁和后边梁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骨架的组装;
确定蒙皮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结构的组装;
确定琴键铰链和举升支座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主体的组装;
确定密封组件;
将已完成部分组装的舱门沿外蒙皮法线方向自舱门组装工装卸下;
确定机构组件的安装位置,完成舱门的整体组装。
CN202410089919.6A 2024-01-23 2024-01-23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Active CN117602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9919.6A CN117602092B (zh) 2024-01-23 2024-01-23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9919.6A CN117602092B (zh) 2024-01-23 2024-01-23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2092A CN117602092A (zh) 2024-02-27
CN117602092B true CN117602092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94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9919.6A Active CN117602092B (zh) 2024-01-23 2024-01-23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2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3112A (zh) * 2024-04-03 2024-05-07 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的制造工艺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92077U (zh) * 2011-09-21 2012-07-04 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飞机舱门装配型架
JP2014213409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組付用台車
CN10581899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升机舱门互换协调安装方法
CN109664098A (zh) * 2018-12-14 2019-04-23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飞机舱门装配的柔性工装及其装配工艺
CN110877221A (zh) * 2019-12-04 2020-03-13 北京神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桁蒙皮工装结构
FR3109326A1 (fr) * 2020-04-17 2021-10-22 Latecoere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porte d’aéronef monobloc par matriçage multi-passes
CN216576679U (zh) * 2021-10-20 2022-05-24 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驾驶舱内板总成用定位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3182B1 (en) * 2010-12-13 2012-11-28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Self-adaptive method for mounting side doors on motor-vehicle bodies
US11827380B2 (en) * 2021-01-26 2023-11-28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sub-assembly for installation
CN113245813B (zh) * 2021-07-16 2021-10-0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飞机快速装配的自定位装配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92077U (zh) * 2011-09-21 2012-07-04 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飞机舱门装配型架
JP2014213409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組付用台車
CN105818999A (zh) * 2015-01-04 2016-08-03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升机舱门互换协调安装方法
CN109664098A (zh) * 2018-12-14 2019-04-23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飞机舱门装配的柔性工装及其装配工艺
CN110877221A (zh) * 2019-12-04 2020-03-13 北京神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桁蒙皮工装结构
FR3109326A1 (fr) * 2020-04-17 2021-10-22 Latecoere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porte d’aéronef monobloc par matriçage multi-passes
CN216576679U (zh) * 2021-10-20 2022-05-24 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驾驶舱内板总成用定位工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用于飞机舱门装配的柔性工装设计;金加奇等;机械设计与制造;20230331(第3期);135-140, 14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2092A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02092B (zh) 客改货主货舱门装配方法、舱门组装工装及成组工艺装备
US8403261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an aircraft having a floor
EP2815974B1 (en) Lavatory reconfiguration system
US9308997B2 (en) Lavatory reconfiguration system
JP5823519B2 (ja) 多桁ポートボックスジョイント
EP1735209B1 (en) Adaptable payload enabling architecture
EP3636554B1 (en) Wing jo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ng assembly
US200902826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emblying torsion box structures for an aircraft
EP3441300B1 (en) Pressure bulkhead system
US11465747B2 (en) Overhead support platform system for a vehicle
CA2914149C (en) Light-limiting header assembly for a transition area within an interior cabin of an aircraft
US9156538B1 (en) Aircraft skin attachment system
EP41836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aft fuselage section of an aircraft
CN117993112A (zh) 一种客改货主货舱门的制造工艺方法
CN107336825B (zh) 飞机机身结构
US20230166826A1 (en) Vehicle cabin sidewall-to-floor coup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111003139B (zh) 民用飞机的气密地板
CN109684667B (zh) 适用于分段式前缘襟翼差偏故障的强度分析方法
CN117533515A (zh) 一种吊挂接头的装配协调方法
CN115570535A (zh) 一种机罩与翼子板装配工装
CN114544349A (zh) 一种运输机机舱气密顶板连接结构强度试验结构及其方法
CN116215838A (zh) 多翼梁升力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