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0536B -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0536B
CN117600536B CN202310300273.7A CN202310300273A CN117600536B CN 117600536 B CN117600536 B CN 117600536B CN 202310300273 A CN202310300273 A CN 202310300273A CN 117600536 B CN117600536 B CN 117600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xis direction
processing
wall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02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00536A (zh
Inventor
栾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kong T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02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0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0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0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00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0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B23C3/02Mill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22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23Q5/34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B23Q5/38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 B23Q5/40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by feed shaft, e.g. lead scr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上沿第一轴线方向可转动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装置围绕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支撑装置上套设有加工组件,加工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加工组件沿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支撑装置上套设有定位组件,且定位组件位于底板与加工组件之间,定位组件与底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加工组件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对舱段内壁的加工,以实现对运载火箭的舱段减重的目的,进而使得舱段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无需更换不同设备完成,降低了加工成本及加工周期,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运载火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运载火箭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我国太空安全、推动我国太空探索向更加遥远深空拓展的战略工具。运载火箭的研制设计箭体结构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地面发射系统等关键组成,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箭体结构中,舱段起到贮箱间连接及仪器设备安装载体的作用,是重要的承力部段,其尺寸巨大、结构复杂;由于舱段的外表面设有气动外形,因此为了使运载火箭的舱段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舱段的内壁进行加工,以实现对舱段减重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大型数控机床按照设计方案对舱段的内壁进行机械加工,使得加工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在机械加工时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设备完成,造成加工周期过程,占用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包括:
底板;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装置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加工组件用于加工运载火箭的舱段;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支撑杆内部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转接轴;所述第二安装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转接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接轴带动所述支撑杆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轴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接轴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杆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加工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丝杠,所述丝杠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丝杠与所述转接轴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加工组件螺纹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且与所述转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杠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工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丝杠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固定环上连接有电动缸;
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电动缸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电动缸用于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铣刀,所述铣刀用于加工所述舱段内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包括:螺母和转接板,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螺母远离所述丝杠的一端,所述转接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板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滑套,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内,所述滑套上连接有电机转接座,所述电机转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电动缸的驱动端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壁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轴与所述第三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套。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可转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支撑装置上套设有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支撑装置上套设有定位组件,且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待加工的所述运载火箭的舱段围绕所述支撑装置放置,且将所述舱段固定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此时按照设计方案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加工组件转动,同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加工组件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对所述舱段内壁的加工,以实现对所述运载火箭的舱段减重的目的,进而使得所述舱段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无需更换不同设备完成,降低了加工成本及加工周期,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中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支撑装置及加工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支撑装置及加工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壁板;3、第二壁板;4、舱段;5、支撑杆;6、第四壁板;7、第三轴承;8、第三壁板;9、轴套;10、转接轴;11、第二轴承;12、第一安装座;14、丝杠;15、螺母;16、转接板;17、第三驱动电机;18、电动缸;19、电机转接座;20、滑套;21、第一轴承;22、固定环;23、第一驱动装置;24、第二安装座;25、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的示意图,包括:
底板1;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撑装置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加工组件用于加工运载火箭的舱段4;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且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为伺服电机和变速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通过所述变速器控制所述支撑装置的旋转速度,进而控制所述加工组件的旋转速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舱段4通过胶水放置在所述定位组件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加工的所述运载火箭的舱段4围绕所述支撑装置放置,且将所述舱段4固定在所述定位组件上,此时按照设计方案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加工组件转动,同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加工组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得所述加工组件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对所述舱段4内壁的加工,以实现对所述运载火箭的舱段4减重的目的,进而使得所述舱段4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无需更换不同设备完成,降低了加工成本及加工周期,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两端的第一安装座12和第二安装座24,所述支撑杆5内部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转接轴10;所述第二安装座24远离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2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1连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的驱动端与所述转接轴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所述转接轴10带动所述支撑杆5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两端的第一安装座12和第二安装座24,所述支撑杆5内部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转接轴10;所述第二安装座24远离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5为光轴,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光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2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1连接,所述光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21和所述第二轴承11均为交叉滚子轴承;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的驱动端与所述转接轴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为伺服电机和变速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所述转接轴10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轴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所述光轴旋转时,在所述交叉滚子轴承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安装座12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4保持不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轴10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接轴10之间通过第三轴承7连接;所述支撑杆5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所述加工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轴承7为球轴承;
具体的,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接轴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7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时,在所述第三轴承7的作用下,所述转接轴10保持不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撑杆5保持不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丝杠14,所述丝杠14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丝杠14与所述转接轴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7连接;所述丝杠14与所述加工组件螺纹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且与所述转接轴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驱动端与所述丝杠1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用于驱动所述丝杠1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丝杠14和第二驱动电机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为伺服电机;由于所述丝杠14与所述加工组件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所述丝杠1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时,所述加工组件在所述丝杠14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同时在所述第三轴承7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杆5不随着所述丝杠14旋转;进而使得在加工所述舱段4时,根据设计方案调整任意所述加工组件的移动位置和移动方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工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丝杠14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丝杠1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丝杠1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所述固定环22上连接有电动缸18;
第三驱动电机1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与所述电动缸18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电动缸18用于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的驱动端连接有铣刀,所述铣刀用于加工所述舱段4内壁。
具体的,所述电动缸18是集伺服电机和螺杆为一体的模块化产品,它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所述电动缸18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向所述舱段4内壁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为主轴电机;
具体的,由于所述丝杠14与所述连接座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所述丝杠1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座在所述丝杠14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铣刀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电动缸18驱动所述铣刀向所述舱段4内壁方向移动;当所述铣刀与所述舱段4内壁接触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驱动所述铣刀旋转,进而对所述舱段4内壁进行加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座包括:螺母15和转接板16,所述螺母15套设在所述丝杠14上,所述螺母15与所述丝杠1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转接板16设置在所述螺母15远离所述丝杠14的一端,所述转接板1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固定环22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螺母15套设在所述丝杠14上,所述螺母15与所述丝杠1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丝杠14旋转时,所述螺母15沿着所述丝杠14移动;所述螺母15远离所述丝杠14的一端设置转接板16,所述转接板16用于连接所述螺母15与固定环2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板16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滑套20,所述电动缸18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20内,所述滑套20上连接有电机转接座19,所述电机转接座19沿所述第二方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与所述电动缸18的驱动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接板16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滑套20,所述电动缸18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20内,所述滑套20用于加强所述电动缸18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滑套20上连接有电机转接座19,所述电机转接座19沿第二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电动缸18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连接;所述电机转接座19用于加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安装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壁板2、第二壁板3、第三壁板8,所述第一壁板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分别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壁板2与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壁板3和所述第三壁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水平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壁板3和所述第三壁板8沿竖直方向放置,所述第二壁板3和所述第三壁板8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壁板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壁板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壁板3和所述第三壁板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当加工所述运载火箭的舱段4时,将待加工的舱段4围绕所述支撑杆5放置,且将所述舱段4通过胶水固定在所述第一壁板2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舱段4位置的同时,还用于加强所述支撑杆5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壁板6。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壁板6,在对所述舱段4进行加工时,所述第四壁板6用于增强所述支撑杆5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轴10与所述第三轴承7之间设置有轴套9。
具体的,所述转接轴10与所述电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套9,所述轴套9用于固定所述第三轴承7位置的同时,还用于增加所述第三轴承7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沿第一轴线方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支撑装置上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的支撑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两端的第一安装座(12)和第二安装座(24),所述支撑杆(5)内部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转接轴(10);所述第二安装座(24)远离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2)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1)连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的驱动端与所述转接轴(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所述转接轴(10)带动所述支撑杆(5)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加工组件用于加工运载火箭的舱段(4);所述加工组件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加工组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且位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轴(10)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转接轴(10)之间通过第三轴承(7)连接;所述支撑杆(5)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加工组件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所述加工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丝杠(14),所述丝杠(14)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丝杠(14)与所述转接轴(10)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7)连接;所述丝杠(14)与所述加工组件螺纹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2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4)内,且与所述转接轴(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的驱动端与所述丝杠(1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用于驱动所述丝杠(1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套设在所述丝杠(14)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丝杠(1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丝杠(1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连接有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所述固定环(22)上连接有电动缸(18);
第三驱动电机(1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与所述电动缸(18)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电动缸(18)用于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的驱动端连接有铣刀,所述铣刀用于加工所述舱段(4)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螺母(15)和转接板(16),所述螺母(15)套设在所述丝杠(14)上,所述螺母(15)与所述丝杠(1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转接板(16)设置在所述螺母(15)远离所述丝杠(14)的一端,所述转接板(1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固定环(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2)上连接有滑套(20),所述电动缸(18)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20)内,所述滑套(20)上连接有电机转接座(19),所述电机转接座(19)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7)与所述电动缸(18)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壁板(2)、第二壁板(3)、第三壁板(8),所述第一壁板(2)套设在所述支撑杆(5)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4)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5)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分别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壁板(2)与所述第二壁板(3)和第三壁板(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壁板(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轴(10)与所述第三轴承(7)之间设置有轴套(9)。
CN202310300273.7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Active CN117600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273.7A CN1176005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0273.7A CN1176005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0536A CN117600536A (zh) 2024-02-27
CN117600536B true CN117600536B (zh) 2024-05-07

Family

ID=8994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0273.7A Active CN117600536B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05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5189A (en) * 1971-04-06 1974-01-30 Le Progres Charbonnier En Abre Milling machines
JPH1094911A (ja) * 1996-09-25 1998-04-14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半球殻内壁面の加工方法
CN108515215A (zh) * 2017-12-04 2018-09-11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舱体内壁机器人自动铣削加工装置
CN112405006A (zh) * 2020-12-04 2021-02-26 福州大学 一种筒状壳体的整体自动钻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4108893U (zh) * 2020-12-31 2021-09-03 常州朱美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环模斜角的立式加工设备
CN115365554A (zh) * 2022-10-25 2022-11-22 溧阳市江南烘缸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扬克烘缸沟槽的快速成型机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5189A (en) * 1971-04-06 1974-01-30 Le Progres Charbonnier En Abre Milling machines
JPH1094911A (ja) * 1996-09-25 1998-04-14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半球殻内壁面の加工方法
CN108515215A (zh) * 2017-12-04 2018-09-11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舱体内壁机器人自动铣削加工装置
CN112405006A (zh) * 2020-12-04 2021-02-26 福州大学 一种筒状壳体的整体自动钻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4108893U (zh) * 2020-12-31 2021-09-03 常州朱美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环模斜角的立式加工设备
CN115365554A (zh) * 2022-10-25 2022-11-22 溧阳市江南烘缸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扬克烘缸沟槽的快速成型机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0536A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64101U (zh) 一种镗孔机
US11389921B2 (en) Honing machine
CN109605063B (zh) 一种小型五轴雕铣机床
CN117600536B (zh) 一种运载火箭舱段内壁加工装置
CN211029594U (zh) 轴承内圈外侧壁超精加工的夹具
CN201483311U (zh) 打印机充电辊研磨机
CN108747432B (zh) 一种双轴向、两工位、自动定心镗床及应用
CN107457414B (zh) 一种集成z轴的高频高速主轴装置
CN216463684U (zh) 一种精密磨床
CN105033794A (zh) 双头内孔磨床
CN103008694B (zh) 高精度气浮电主轴
CN113386015B (zh) 一种多轴运动与串联机械手复合驱动四反镜抛光机床
CN116100067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交点孔铣孔执行器及其铣孔方法
CN211465444U (zh) 一种新型数控钻攻一体机
CN113400114A (zh) 一种高精轴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打磨工艺
CN114367843A (zh) 一种车轮立车加工装置
CN114074256A (zh) 一种用于大型圆管的超长度工件的大内径加工装置
CN111203785A (zh) 一种船用曲轴抛光机
CN104227072B (zh) 一种钻削水平孔的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7904189U (zh) 一种直线旋转运动机构
CN208556840U (zh) 一种数控铣床主轴传动系统
CN219617387U (zh) 一种高刚性高精度大型立式复合磨床
CN216465717U (zh) 一种塑料桶毛边处理装置
CN219152192U (zh) 一种滚动轴承保持架加工设备
CN219767363U (zh) 一种可磨削加工的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