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7677A -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7677A
CN117597677A CN202280047001.4A CN202280047001A CN117597677A CN 117597677 A CN117597677 A CN 117597677A CN 202280047001 A CN202280047001 A CN 202280047001A CN 117597677 A CN117597677 A CN 117597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ata
unit
index
sha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70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见山正俊
泷显匠
谢凌非
梶冈繁
田内真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59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7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60Intended control result
    • G05D1/69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course of two or more vehicles
    • G05D1/692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course of two or more vehicle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disparate veh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60Intended control result
    • G05D1/69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course of two or more vehicles
    • G05D1/698Control allocation
    • G05D1/6987Control allocation by centralised control off-board any of the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remotely located st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2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 G08G1/127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 G08G1/1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the indicator being in the form of a ma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109/00Types of controlled vehicles
    • G05D2109/10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中心(3)具备车辆侧单元(110)和服务侧单元(120)。车辆侧单元分别从多个车载装置(2)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将被赋予有车辆识别信息和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影子存储部(112)。服务侧单元制作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对应的索引(126)并存储于索引存储部(125)。服务侧单元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索引。车辆侧单元使用索引,从影子存储部获取车辆数据。

Description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基于在2021年7月2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10900号来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10900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车辆数据的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数字孪生模拟,其通过从车辆收集车辆数据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现实世界的车辆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53291号公报
受到移动服务的扩展,例如提供一种车队服务(fleet service),其通过从管理对象车辆定期地收集GPS信息等车辆数据并使管理对象车辆的位置显示在浏览器的地图画面上,从而服务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车辆进行集中管理。
车辆数据的形式按照每个车辆制造商、每个车辆以及每个出厂时期而不同。因此,搭载于车辆的服务需要考虑车辆数据的形式的差异来开发。然而,云服务要求迅速投入市场,一边提取使用者的声音一边进行改善这样的速度感。
发明者的详细研究的结果为发现了如下的课题:为了提供与IT服务提供企业和车辆制造企业双方相关的移动服务,必须兼顾服务提供侧的要件和车辆制造侧的要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兼顾服务提供侧的要件和车辆制造侧的要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的中心。
车辆侧单元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服务侧单元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进行数据通信。
而且,车辆侧单元具备影子制作部。
影子制作部被构成为分别从多个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并存储于在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
服务侧单元具备索引制作部和索引获取部。索引制作部被构成为制作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对应的索引,并存储于在服务侧单元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索引获取部被构成为从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索引。
车辆侧单元还具备数据获取部。数据获取部被构成为使用索引,从影子存储部获取车辆数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中心中,车辆侧单元具备对由多个车辆数据构成的影子进行存储的影子存储部,服务侧单元具备对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对应的索引进行存储的索引存储部。
而且,服务侧单元通过参照索引(即,不直接参照影子),来确定影子。该索引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建立有对应关系,因此是不取决于车辆制造商、车辆以及出厂时期的信息。
由此,本发明的中心能够使服务开发者在不考虑车辆数据的形式的差异的情况下开发服务,能够兼顾服务提供侧的要件和车辆制造侧的要件。
本发明的其他的方式是由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的中心执行的管理方法。
而且,车辆侧单元分别从多个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并存储于在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
另外,服务侧单元制作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对应的索引,并存储于在服务侧单元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另外,服务侧单元从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索引。
另外,车辆侧单元使用索引,从影子存储部获取车辆数据。
本发明的管理方法是由本发明的中心执行的方法,通过执行该方法,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中心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的方式是用于使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的中心的计算机作为影子制作部、索引制作部、索引获取部以及数据获取部发挥功能的管理程序。
由本发明的管理程序控制的计算机能够构成本发明的中心的一部分,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中心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的方式提供一种中心,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车辆侧单元具备影子制作部、第一获取部以及车辆控制部,服务侧单元具备访问API和第二获取部。
第一获取部被构成为从影子存储部获取车辆数据。车辆控制部向车辆中继对车辆的访问请求。访问API接受来自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第二获取部根据由访问API接受到的请求,对车辆侧单元请求车辆数据的获取。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中心中,能够根据来自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来从影子获取车辆数据,因此能够使服务开发者在不考虑车辆数据的形式的差异的情况下开发服务,能够兼顾服务提供侧的要件和车辆制造侧的要件。
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的方式是由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的中心执行的管理方法。
而且,车辆侧单元分别从多个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并存储于在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另外,车辆侧单元从影子存储部获取车辆数据。另外,车辆侧单元向车辆中继对车辆的访问请求。另外,服务侧单元接受来自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另外,服务侧单元根据接受到的请求,对车辆侧单元请求车辆数据的获取。
本发明的管理方法是由本发明的中心执行的方法,通过执行该方法,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中心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其他的方式是用于使具备车辆侧单元和服务侧单元的中心的计算机作为影子制作部、第一获取部、车辆控制部、访问API以及第二获取部发挥功能的管理程序。
由本发明的管理程序控制的计算机能够构成本发明的中心的一部分,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中心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移动性IoT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数据收集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管理中心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数据收集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管理中心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CAN帧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车辆数据转换表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标准化车辆数据的第一层级和数据格式的图。
图10是表示标准化车辆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标准化车辆数据的制作步骤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数据发送处理的前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数据发送处理的后半部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数据发送定时的定时图。
图15是表示移动性GW以及数据管理部的功能性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6是表示影子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最新索引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索引的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请求的具体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搭载于车辆的ECU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性IoT系统1具备多个数据收集装置2、管理中心3、服务提供服务器4。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缩写。
数据收集装置2搭载于车辆,具有经由广域无线通信网NW与管理中心3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
管理中心3是对移动性IoT系统1进行管理的装置。管理中心3具有经由广域无线通信网NW与多个数据收集装置2以及服务提供服务器4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
服务提供服务器4例如是为了提供对车辆的运行进行管理的服务而设置的服务器。此外,移动性IoT系统1也可以具备服务内容相互不同的多个服务提供服务器。这些服务提供服务器4也可以由内部部署构成,也可以由云构成,也可以被构成为与管理中心3在物理上相同的服务器。
如图2所示,数据收集装置2具备微型计算机11、车辆接口(以下,车辆I/F)12、通信部13、存储部14。
微型计算机11具备第一核21、第二核22、ROM23、RAM24、闪存25、输入输出部26、总线27。
微型计算机11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由第一核21以及第二核22执行储存于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的程序而实现的。在该例中,ROM23相当于储存有程序的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另外,通过该程序的执行,而执行与程序对应的方法。
此外,由第一核21以及第二核22执行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IC等以硬件方式构成。
闪存25是能够进行数据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25具备储存后述的标准化车辆数据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
输入输出部26是用于在微型计算机11的外部与第一核21以及第二核22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电路。
总线27将第一核21、第二核22、ROM23、RAM24、闪存25以及输入输出部26连接成能够相互进行数据输入输出。
车辆I/F12是用于与搭载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传感器等之间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电路。
车辆I/F12具备电源电压输入端口、通用输入输出端口、CAN通信端口以及以太网通信端口等。
电源电压输入端口具备供+B电压输入的+B电压端口、供IG电压输入的IG电压端口。此外,车辆I/F12具备DCDC转换器、包含齐纳二极管的保护电路。由此,电源电压输入端口被构成为能够应对12V的车辆电压的输入和48V的车辆电压的输入这双方。
CAN通信端口是用于根据CAN通信协议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端口。以太网通信端口是用于基于以太网通信协议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端口。CAN是Controller 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的缩写。CAN是注册商标。以太网是注册商标。
在CAN通信端口以及以太网通信端口连接有搭载于车辆的其他的电子控制装置。由此,数据收集装置2能够与其他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帧的发送接收。
通信部13经由广域无线通信网NW与管理中心3进行数据通信。
存储部14是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
如图20所示,在车辆搭载有一个ECU210、多个ECU220、多个ECU230、车外通信装置240、车内通信网250。ECU是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缩写。
ECU210通过统制多个ECU220,而实现车辆整体取得协作的控制。
ECU220设置于根据车辆中的功能而划分出的每个域,主要执行存在于该域内的多个ECU230的控制。各ECU220经由分别单独地设置的下层网络(例如,CAN)而与下属的ECU230连接。ECU220具有集中地管理对下属的ECU230的访问权限等并进行使用者的认证等的功能。域例如是动力总成(Powertrain)、车身(Body)、底盘以及座舱等。
与属于动力总成的域的ECU220连接的ECU230例如包含控制发动机的ECU230、控制马达的ECU230、以及控制电池的ECU230等。
与属于车身的域的ECU220连接的ECU230例如包含控制空调的ECU230、以及控制车门的ECU230等。
与属于底盘的域的ECU220连接的ECU230例如包含控制制动器的ECU230、以及控制转向的ECU230等。
与属于座舱的域的ECU220连接的ECU230例如包含控制仪表以及导航的显示的ECU230、以及控制由车辆的乘员操作的输入装置的ECU230等。
车外通信装置240经由广域无线通信网NW与车辆外的通信装置(例如,云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车内通信网250具备CAN FD和以太网。CAN FD是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具有灵活数据速率的CAN)的缩写。CAN FD将ECU210与各ECU220以及车外通信装置240进行总线连接。以太网将ECU210与各ECU220以及车外通信装置240之间单独地连接。
ECU210是以具备CPU210a、ROM210b以及RAM210c等的微型计算机为中心而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由CPU210a执行储存于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的程序而实现的。在该例中,ROM210b相当于储存有程序的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另外,通过该程序的执行,而执行与程序对应的方法。此外,由CPU210a执行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IC等以硬件方式构成。另外,构成ECU210的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ECU220、ECU230以及车外通信装置240均与ECU210同样,是以具备CPU、ROM以及RAM等的微型计算机为中心而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另外,构成ECU220、ECU230以及车外通信装置240的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ECU220是统制1个以上的ECU230的ECU,ECU210是统制1个以上的ECU220的ECU、或者是统制包含车外通信装置240的车辆整体的ECU220、230的ECU。
数据收集装置2与ECU210连接成能够与ECU21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即,数据收集装置2经由ECU210接收ECU210、220、230的信息。另外,数据收集装置2将与车辆控制相关的请求发送给ECU210,或者经由ECU210发送给ECU220、230。
如图3所示,管理中心3具备控制部31、通信部32、存储部33。
控制部31是以具备CPU41、ROM42以及RAM43等的微型计算机为中心而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由CPU41执行储存于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的程序而实现的。在该例中,ROM42相当于储存有程序的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另外,通过该程序的执行,而执行与程序对应的方法。此外,由CPU41执行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IC等以硬件方式构成。另外,构成控制部31的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通信部32经由广域无线通信网NW与多个数据收集装置2以及服务提供服务器4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存储部33是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装置。
如图4所示,数据收集装置2具备第一单元101,作为通过由第一核21执行储存于ROM23的程序而实现的功能模块。数据收集装置2具备第二单元102,作为通过由第二核22执行储存于ROM23的程序而实现的功能模块。
第一单元101具备实时操作系统(以下,RTOS)103、第一应用104。
第一应用104执行用于控制车辆的各种处理。第一应用104为了执行用于控制车辆的各种处理,而被构成为能够访问闪存25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来参照标准化车辆数据。
RTOS103管理第一应用104,以能够确保基于第一应用104的处理的实时性。
第二单元102具备通用操作系统(以下,GPOS)105、第二应用106。
第二应用106执行与由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的服务相关的处理。第二应用106为了执行与服务相关的处理,而被构成为能够访问闪存25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来参照标准化车辆数据。
GPOS105是为了使各种应用进行动作而搭载于数据收集装置2的基本软件,管理第二应用106。
此外,数据收集装置2也可以使单核的微型计算机使用管理程序实现RTOS103中的动作和GPOS105中的动作。
如图5所示,管理中心3具备车辆侧单元110和服务侧单元120,作为通过由CPU41执行储存于ROM42的程序而实现的功能模块。将接近对车辆的访问的一侧作为车辆侧单元110,将接近来自服务提供服务器4的访问的一侧作为服务侧单元120,将功能模块分为2个,将这两个功能模块被构成为疏耦合。
实现构成管理中心3的这些要素的方法不限于软件,对于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要素,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硬件来实现。例如,在上述功能由作为硬件的电子电路实现的情况下,该电子电路也可以由包含多个逻辑电路的数字电路或模拟电路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车辆侧单元110管理对车辆的访问以及从车辆接收到的数据。车辆侧单元110具备移动性网关(以下,移动性GW)111。移动性GW111除了向车辆中继对车辆的访问请求的功能之外,还具有管理从车辆接收到的数据的功能。
而且,移动性GW111具备影子存储部112、车辆控制部113。影子存储部112按照搭载数据收集装置2的每个车辆存储收纳车辆数据的影子114。影子114表示某车辆的车辆数据组。车辆控制部113具备基于来自服务提供服务器4的指示,对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进行控制的功能。
服务侧单元120接受来自服务提供服务器4的请求,并且进行车辆数据的提供。服务侧单元120具备数据管理部121、访问API122。API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的缩写。
数据管理部121具备对用于提供不取决于车辆的连接状态的变化的车辆访问的虚拟空间亦即数字孪生123进行管理的功能。数据管理部121管理对在车辆侧单元110中管理的车辆数据的访问所需的数据。
访问API122是用于由服务提供服务器4访问移动性GW111以及数据管理部121的标准接口。访问API122对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用于对车辆的访问以及车辆数据的获取的API。
接下来,对由车辆I/F12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车辆I/F12若接收通信帧,则基于接收到通信帧的通信端口,判断通信帧的通信协议。具体而言,车辆I/F12例如在利用CAN通信端口接收通信帧的情况下,判断为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协议为CAN通信协议。另外,车辆I/F12例如在利用以太网通信端口接收通信帧的情况下,判断为接收到的通信帧的通信协议为以太网通信协议。
而且,车辆I/F12基于通信帧的识别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通信帧,在判断为需要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通信帧输出到第一单元101。
如图6所示,CAN帧由帧开始、仲裁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CRC字段、ACK字段以及帧结束构成。此外,仲裁字段由11比特或者29比特的标识符(即,ID)和1比特的RTR比特构成。
另外,将在CAN通信中使用的11比特的标识符称为CANID。CANID基于CAN帧中包含的数据的内容、CAN帧的发送源、以及CAN帧的发送目的地等而预先设定。
数据字段是由分别8比特(即1字节)的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第四数据、第五数据、第六数据、第七数据以及第八数据构成的有效载荷。以下,也将数据字段的第一~第八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称为CAN数据。
因此,车辆I/F12在接收到CAN帧的情况下,基于CANID,判断是否需要接收到的CAN帧。
接下来,对由第一单元101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第一单元101若获取从车辆I/F12输出的通信帧,则从通信帧提取识别信息和有效载荷,制作由识别信息和有效载荷构成的标准格式数据,并将所制作的标准格式数据存储于闪存25。例如,第一单元101在获取到CAN帧的情况下,制作由CANID和第一~第八数据构成的标准格式数据。这里,标准格式数据中包含的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也可以不与从通信帧提取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相同。例如,也可以使用第一识别信息而生成唯一的第二识别信息,也可以使用通信协议的识别信息和第一识别信息进行转换而生成第二识别信息。
此外,在包含与所制作的标准格式数据相同的识别信息的标准格式数据已经存储于闪存25的情况下,第一单元101通过覆盖该标准格式数据并进行存储,来更新标准格式数据。即,在闪存25中,关于相同的识别信息,存储最新的标准格式数据。
接下来,对由第二单元102执行的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数据标准化处理是在微型计算机11的动作中反复执行的处理。
若执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则如图7所示,首先在S10中,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标准化执行条件是否成立。
标准化执行条件是指后述的第一高频度标准化条件、第二高频度标准化条件、第三高频度标准化条件、第一低频度标准化条件、第二低频度标准化条件、事件标准化条件以及不变标准化条件中的至少任一个成立。
第一高频度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一高频度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00ms)。
第二高频度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二高频度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s)。
第三高频度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三高频度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s)。
第一低频度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一低频度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s)。
第二低频度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第二低频度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0s)。
事件标准化条件是指经过了预先设定的事件标准化周期(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小时)。
不变标准化条件是指这次的S10的处理为在微型计算机11起动之后初次的S10的处理。
这里,在标准化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结束数据标准化处理。另一方面,在标准化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0中,从闪存25获取与构成标准化执行条件的7个标准化条件中的、成立的标准化条件对应的标准格式数据。例如,在第二高频度标准化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0中,获取与第二高频度标准化条件对应的标准格式数据。
然后,第二核22在S30中,对标准格式数据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分割。例如,从CAN帧生成的标准格式数据由CANID和第一~第八数据构成,因此第二核22按照每1字节对第一~第八数据进行分割,提取8个CAN数据。
然后,第二核22在S40中,参照储存于ROM23的车辆数据转换表23a,将在S30中分割出的各提取数据转换为控制标签以及车辆数据。控制标签是表示该车辆数据的种类的识别信息。
车辆数据转换表23a具备归一化信息、语义化信息。
归一化信息是用于将提取数据归一化,以使得与车型以及车辆制造企业无关地使相同的物理量成为相同的值的信息。
语义化信息是指用于使用归一化后的车辆数据,而转换为有语义的车辆数据的信息(例如运算式、转换表)。也可以使用归一化前的车辆数据。语义化包含使用运算式等而新生成在通信帧的有效载荷中没有的信息。
如图8所示,车辆数据转换表23a的归一化信息例如具备“CANID”、“ECU”、“位置”、“DLC”、“唯一标签”、“分辨率”、“偏移”以及“单位”,作为设定项目。
“ECU”是表示CAN帧的发送源的ECU的识别信息。例如,“ENG”表示发动机ECU。
“位置”是表示数据字段内的CAN数据的位置(例如比特位置)的信息。“DLC”是表示数据长度的信息。DLC是Data Length Code的缩写。即,从数据字段的“位置”取出“DLC”比特量的数据。
“唯一标签”是表示控制标签的信息。例如,“ETHA”表示吸气温度,“NE1”表示发动机转速。“分辨率”是表示每1比特的数值的信息。“偏移”表示该数据的数值的偏移量。“单位”表示该数据的单位。
因此,通过“CANID”、“ECU”、“位置”、“DLC”以及“唯一标签”,从标准格式数据提取与“唯一标签”对应的数据。而且,提取数据被转换为由“分辨率”以及“偏移”、“单位”表示的车辆数据。
另外,车辆数据转换表23a的语义化信息是例如如图8所示,通过从控制标签为“SSA”的“转向操纵移动角度”减去控制标签为“SSAZ”的“转向操纵零点”而转换为“转向操纵角”的转换式。由此,从表示“转向操纵移动角度”的车辆数据和表示“转向操纵零点”的车辆数据转换为表示具有“从基准位置起的转向操纵量”这样的语义的“转向操纵角”的车辆数据。针对通过语义化而新生成的车辆数据,赋予“唯一标签”、“单位”等。
另外,针对作为规定的控制标签的“档位”的数据,也具有车辆数据转换表23a。通过车辆数据转换表23a,分别转换为表示“P档”、“N档”、“D档”、“R档”的数据。
若S40的处理结束,则如图7所示,在S50中,第二核22将转换后的车辆数据层级化并存储于闪存25。具体而言,第二核22将转换后的车辆数据储存于在闪存25中设置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的对应区域。
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储存将车辆数据层级化而构成的标准化车辆数据。
标准化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即,每个数据收集装置2)制作,具有多个层级结构。在标准化车辆数据中,针对多个层级中的各个层级,设定1个或者多个项目。例如,如图9所示,标准化车辆数据具备“属性信息”、“动力总成”、“能量”、“ADAS/AD”、“车身”、“多媒体”以及“其他”,作为设定于最上位的第一层级的项目。ADAS是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缩写。AD是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的缩写。这些“属性信息”、“动力总成”以及“能量”等相当于类别。
另外,各车辆数据具备“唯一标签”、“ECU”、“数据类型”、“数据尺寸”、“数据值”以及“数据单位”,作为项目。“唯一标签”以及“ECU”如上所述。“数据类型”、“数据尺寸”以及“数据单位”分别表示与“数据值”所示的数值相关的类型、尺寸以及单位。
如图10所示,标准化车辆数据除了第一层级级之外,至少具备第二层级以及第三层级。第二层级为第一层级的正下方的层级,第三层级为第二层级的正下方的层级。标准化车辆数据是在上述的归一化以及语义化的处理中设定的项目。标准化车辆数据具有成为层级化结构的数据结构。
例如,作为第一层级的项目的“属性信息”具备“车辆识别信息”、“车辆属性”、“传输结构”以及“固件版本”等,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车辆识别信息”是表示能够唯一地识别车辆的信息的类别名。“车辆属性”是表示车辆的种类的类别名。“传输信息”是表示与传输相关的信息的类别名。“固件版本”是表示与车辆的固件相关的信息的类别名。
另外,作为第一层级的项目的“动力总成”是表示动力总成信息的类别名,具备“加速器踏板”、“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油”等,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在“加速器踏板”中包含加速器踏板的状态、开度等1个以上的车辆数据。在“发动机”中包含发动机的状态、转速等1个以上的各个车辆数据。这些第二层级也相当于类别。其他的第一层级的项目也同样。
另外,作为第一层级的项目的“能量”是表示能量信息的类别名,具备“电池状态”、“电池结构”以及“燃料”等,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
另外,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的“车辆识别信息”具备“车辆识别编号”、“车体编号”以及“车牌号码”,作为第三层级的项目。这些第三层级的项目包含1个以上的各个车辆数据(也称为条款)。
另外,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的“车辆属性”具备“品牌名”、“型号”以及“制造年”等,作为第三层级的项目。
另外,作为第二层级的项目的“传输结构”具备“传输种类”,作为第三层级的项目。这些第三层级的项目也称为条款,是数据结构的最小单位。
例如,在转换后的车辆数据的控制标签为“车辆识别信息”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中第一层级为“属性信息”且第二层级为“车辆识别信息”且第三层级为“车辆识别编号”的储存区域中,储存转换后的车辆数据。
接下来,使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对数据收集装置2制作标准化车辆数据的步骤进行说明。
若如箭头L11所示,车辆I/F12从车辆获取车辆数据,则如箭头L12所示,车辆I/F12进行通信协议判定。而且,车辆I/F12如箭头L13所示那样对不需要的车辆数据进行过滤,如箭头L14所示,将所需的车辆数据输出到第一单元101。
第一单元101若从车辆I/F12获取车辆数据,则如箭头L15所示,将车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如箭头L16所示,将转换为标准格式的车辆数据存储于闪存25。
第二单元102若如箭头L17所示,从闪存25获取转换为标准格式的车辆数据,则如箭头L18所示,对获取到的车辆数据进行转换。而且,如箭头L19所示,第二单元102将转换后的数据结构化而制作标准化车辆数据。
接下来,对由数据收集装置2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数据发送处理是在微型计算机11的动作中反复执行的处理。
若执行数据发送处理,则如图12所示,首先在S110中,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一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一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将当前时刻设为tx,将发送间隔设定值(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00ms)设为T,mod{tx/(T×2)}为0。
这里,在第一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130。另一方面,在第一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12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一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至管理中心3,转移到S130。
此外,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除了上述的第一高频度数据之外,还被设定为后述的第二高频度数据、第三高频度数据、第四高频度数据、第五高频度数据、第六高频度数据、第一低频度数据、第二低频度数据、第三低频度数据、第四低频度数据、事件数据以及不变数据中的任一方。而且,对各车辆数据被设定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高频度数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低频度数据、事件数据以及不变数据中的哪个进行规定的发送频度设定表被预先存储于闪存25。
若转移到S13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二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二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T×2)}为0。
这里,在第二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150。另一方面,在第二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14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二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150。
若转移到S15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三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三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8)}为0。
这里,在第三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170。另一方面,在第三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16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三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170。
若转移到S17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四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四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T×8)}为0。
这里,在第四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190。另一方面,在第四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18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四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190。
若转移到S19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五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五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16)}为0。
这里,在第五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210。另一方面,在第五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0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五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210。
若转移到S21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六高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六高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T×16)}为0。
这里,在第六高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230。另一方面,在第六高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18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六高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230。
若转移到S23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一低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一低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120)}为0。
这里,在第一低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250。另一方面,在第一低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4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一低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250。
若转移到S250,则如图13所示,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二低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二低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T×120)}为0。
这里,在第二低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270。另一方面,在第二低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6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二低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270。
若转移到S27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三低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三低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1200)}为0。
这里,在第三低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290。另一方面,在第三低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28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三低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290。
若转移到S29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第四低频度发送条件是否成立。第四低频度发送条件是指mod{(tx+T)/(T×1200)}为0。
这里,在第四低频度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310。另一方面,在第四低频度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30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第四低频度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310。
若转移到S31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事件发送条件是否成立。事件发送条件是指mod{tx/(T×172800)}为0。
这里,在事件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转移到S330。另一方面,在事件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32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事件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转移到S330。
若转移到S330,则第二核22判断预先设定的不变发送条件是否成立。不变发送条件是指这次的S330的处理为在微型计算机11起动之后初次的S330的处理。
这里,在不变发送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结束数据发送处理。另一方面,在事件发送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第二核22在S340中,从构成标准化车辆数据的车辆数据中,从标准化车辆数据储存部25a提取被设定为不变数据的车辆数据,并发送给管理中心3,结束数据发送处理。
如图14所示,若设时刻t0为初次的发送定时,则在时刻t0,发送第一高频度数据、第三高频度数据、第五高频度数据、第一低频度数据、第三低频度数据、事件数据以及不变数据。
第一高频度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1000ms时被发送。第二高频度数据在从时刻t0起经过了500ms的时刻t1被发送,然后从时刻t1起每当经过1000ms时被发送。
第三高频度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4s时被发送。第四高频度数据在从时刻t0起经过了2s的时刻t4被发送,然后从时刻t4起每当经过4s时被发送。
第五高频度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8s时被发送。第六高频度数据在从时刻t0经过了4s的时刻被发送,然后每当经过8s时被发送。
第一低频度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1分钟时被发送。第二低频度数据在从时刻t0起经过了30s的时刻被发送,然后每当经过1分钟时被发送。
第三低频度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10分钟时被发送。第四低频度数据在从时刻t0起经过了5分钟的时刻被发送,然后每当经过10分钟时被发送。
事件数据从时刻t0起每当经过12小时时被发送。
第二单元102的第二应用106进行解析。在第二应用106例如为驾驶诊断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106检测“急转弯”、“急刹车”以及“急加速”,或者输出“着急的驾驶”以及“剧烈的驾驶”这样的分析结果。另外,在第二应用106例如为停车中监视应用的情况下,第二应用106检测“可疑人发现”以及“车辆内侵入”。
第二应用106将表示上述的检测结果或者分析结果的信息(以下,解析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3。第二应用106在检测出的定时将上述的“急转弯”以及“可疑人发现”这样的“事件”发送给管理中心3。另外,第二应用106在判断出“状态”的定时将上述的“着急的驾驶”这样的“状态”发送给管理中心3、或者定期地发送给管理中心3。
如图15所示,移动性GW111具备影子制作部115、最新索引制作部116、最新索引存储部117。
每当从数据收集装置2发送车辆数据或者解析信息时,影子制作部115将发送来的车辆数据或者解析信息覆盖于结构化的标准化车辆数据的相符区域,由此更新标准化车辆数据。
此外,当在更新标准化车辆数据时不发送与上述“状态”相关的解析信息的情况下,影子制作部115将前次值复制到与该“状态”对应的相符区域。另外,当在更新标准化车辆数据时不发送与上述“事件”相关的解析信息的情况下,影子制作部115将与该“事件”对应的相符区域设为“空栏(无事件)”。
而且,影子制作部115使用更新后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制作新的影子114。而且,影子制作部115将所制作的影子114存储于影子存储部112。由此,在影子存储部112中,按照每个车辆,存储有制作时刻相互不同的多个影子114。一个影子114是某车辆的规定时刻的车辆数据组,包含由图10所示的标准化后的数据结构表示的车辆数据组。此外,影子制作部115经由通信部32接收结构化后的标准化车辆数据的定时根据车辆而散乱,但新的影子制作也可以针对全部的车辆在相同的定时进行。影子制作部115也可以针对全部的车辆以恒定周期进行新的影子制作。在影子存储部112中,按照每个车辆,积蓄过去的影子114。也可以依次删除经过了恒定期间的影子114。
影子制作部115从数据收集装置2接收被形成为层级化结构的标准化车辆数据。影子制作部115也可以接收标准化车辆数据的一部分的层级化结构数据。影子制作部115也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标准化车辆数据来制作新的影子114时,赋予顺序编号等任意的信息并存储于影子存储部112。
如图16所示,影子114具备车辆数据储存部114a、设备数据储存部114b。
车辆数据储存部114a储存“object-id”、“Shadow_version”以及“mobility-data”,作为与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相关的数据。
“object-id”是用于识别车辆的编号。每当在管理中心3中登记所管理的车辆时赋予“object-id”。
“Shadow_version”是表示影子114的版本的数值,每当制作影子114时,设定表示制作的时刻的时间戳。
“mobility-data”是上述的标准化车辆数据。
设备数据储存部114b储存“object-id”、“update_time”、“version”、“power_status”、“power_status_timestamp”、“notify_reason”,作为与搭载于数据收集装置2的硬件以及软件相关的数据。这些“version”、“power_status”等数据在产生变化时,与标准化车辆数据分开地从数据收集装置2发送。
“object-id”是对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进行识别的字符串,作为分区键发挥功能。
“update_time”是表示更新时刻的数值。
“version”是表示数据收集装置2的硬件以及软件的版本的字符串。
“power_status”是表示数据收集装置2的系统状态(接通、断开等)的字符串。
“power_status_timestamp”是表示系统状态的通知时刻的数值。
“notify_reason”是表示通知理由的字符串。
这样,影子114除了包含车辆数据组之外,还包含数据收集装置2的信息。此外,设备数据储存部114b也可以不将数据收集装置2的信息包含于影子114而单独地存储于ROM42。设备数据储存部114b对于数据收集装置2的信息,也可以不按照每个时间戳积蓄过去的数据,而仅将最新的数据存储于ROM42。
最新索引制作部116从影子存储部112按照每个车辆获取最新的影子114,使用获取到的影子114制作最新索引118(也称为第一索引)。而且,最新索引制作部116将所制作的最新索引118存储于最新索引存储部117。在最新索引存储部117中,按照每个车辆存储有一个最新索引118。索引是指成为从影子存储部112检索影子114时的键的参数信息。最新索引制作部116使用从数据收集装置2获取到的车辆数据,或者由自身生成数据,来生成最新索引118。
如图17所示,最新索引118储存“gateway-id”、“object-id”、“shadow-version”、“vin”、“location-lon”、“location-lat”以及“location-alt”。
“gateway-id”是对移动性GW111进行识别的信息。
“object-id”是对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进行识别的信息。
“shadow-version”与影子114的“Shadow_version”对应。即,“shadow-version”是对影子114进行识别的信息,设定时间戳。
“vin”是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固有的登记编号。
“location-lon”是表示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所在的纬度的信息。
“location-lat”是表示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所在的经度的信息。
“location-alt”是表示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所在的高度的信息。
如图15所示,数据管理部121具备索引制作部124、索引存储部125。
索引制作部124从最新索引存储部117定期地获取最新索引118,使用获取到的最新索引118制作索引126(也称为第二索引)。而且,索引制作部124将所制作的索引126存储于索引存储部125。由此,在索引存储部125中,按照每个车辆,存储制作时刻相互不同的多个索引126。
如图18所示,索引126储存有“timestamp”、“schedule-type”、“gateway-id”、“object-id”、“shadow-version”、“vin”、“location”以及“alt”。
“timestamp”是以毫秒单位表示时刻的时间戳。
“schedule-type”表示数据制作源的调度器是定期的还是事件的。在定期的情况下,“schedule-type”被设定为“Repeat”,在事件的情况下,“schedule-type”被设定为“Event”。
“gateway-id”是对移动性GW111进行识别的信息。“object-id”是对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进行识别的信息。
“shadow-version”是网关的时间戳,是对影子114进行识别的信息。“vin”是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固有的登记编号。
“location”是表示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所在的纬度以及经度的信息。“alt”是表示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所在的高度的信息。
这里,也可以设为不设置最新索引制作部116以及最新索引存储部117的结构,索引制作部124获取在影子存储部112中存储的影子114而生成索引126。优选为,索引制作部124使用从最新索引存储部117获取到的最新索引118生成索引126。这是使移动性GW111和数据管理部121疏耦合的结构之一。
并且,也可以设为不设置索引制作部124以及索引存储部125的结构。例如,索引获取部127使用从访问API122指定的“object-id”和时间戳(“shadow-version”),对数据获取部119请求所指定的车辆数据的获取。
如图15所示,移动性GW111具备数据获取部119。数据管理部121具备索引获取部127。
为了从影子114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车辆数据,索引获取部127提供能够确定影子114的索引126。索引获取部127若从访问API122接收指示指定时间内的指定车辆的指定数据的获取的请求,则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与接收到的请求的指定时间以及指定车辆相符的索引126。
而且,索引获取部127将基于获取到的索引126而确定的影子114作为指定影子,将指示指定影子中的指定数据的获取的请求发送给数据获取部119。具体而言,利用“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唯一地决定影子114,因此索引获取部127使用“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对数据获取部119请求指定数据的获取。
数据获取部119若从索引获取部127接收请求,则从接收到的请求所表示的指定影子提取指定数据,并将提取出的指定数据发送给访问API122。这里,提取出的指定数据也可以经由索引获取部127发送给访问API122。
另外,访问API122也可以为了进行指定时间内的指定车辆的指定数据的获取,而经由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相符的索引126,使用获取到的索引126(“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对数据获取部119请求指定数据的获取。
图19所示的请求RQ1、RQ2、RQ3是服务提供服务器4向访问API122发送的请求的具体例。换言之,访问API122是向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的车辆数据获取用的API。
请求RQ1是针对“object-id”为“dt-000002”的车辆、“object-id”为“dt-000008”的车辆,指示从2019年8月27日5时17分10.5秒起10秒钟内的纬度(即,“item-names”为“latitude”的数据)的获取的请求。
经由接受到请求RQ1的访问API122,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能够确定与“object-id”和时刻信息对应的影子114的“shadow-version”。而且,索引获取部127对数据获取部119指示获取与“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对应的“latitude”。数据获取部119从影子存储部112获取相符的车辆数据,将该车辆数据发送给访问API122。
请求RQ2是指示在利用由135.8974670767784所表示的经度和36.16643474082275所表示的高度确定的左上的地点、由139.7863560656673所表示的经度和35.05532363071164所表示的高度确定的右下的地点确定的矩形内的区域中在从2019年8月27日5时17分10.5秒起10秒钟之间存在的车辆的纬度的获取的请求。
经由接受到请求RQ2的访问API122,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在指定时刻存在于指定区域内的车辆的“object-id”列表,获取该“object-id”的指定时刻的“shadow-version”。而且,索引获取部127对数据获取部119指示获取与“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对应的“latitude”。数据获取部119从影子存储部112获取相符的车辆数据,将该车辆数据发送给访问API122。
请求RQ3是针对“object-id”为“dt-000002”的车辆、“object-id”为“dt-000008”的车辆,指示在2019年8月27日5时17分10.5秒的类别“ADAS/AD”的全部项目的信息的获取的请求。
经由接受到请求RQ3的访问API122,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能够确定与“object-id”和时刻信息对应的影子114的“shadow-version”。而且,索引获取部127对数据获取部119指示获取与“object-id”和“shadow-version”对应的类别“ADAS/AD”的全部项目的信息。数据获取部119从影子存储部112获取相符的车辆数据,将该车辆数据发送给访问API122。
另外,作为服务提供服务器4向访问API122发送的请求的指定数据,指定上述的解析信息,由此服务提供服务器4能够获取上述的解析信息。例如,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与接收到的请求的指定车辆以及指定时间相符的索引126。而且,索引获取部127将基于获取到的索引126而确定的影子114作为指定影子,将指示指定影子中的类别“危险驾驶信息”的数据的获取的请求发送给数据获取部119。此外,类别“危险驾驶信息”包含“急转弯”、“急刹车”以及“急加速”,作为条款。由此,服务提供服务器4能够获取包含“急转弯”、“急刹车”以及“急加速”的数据。
如图5的箭头L1所示,服务提供服务器4通过经由访问API122访问数据管理部121的数字孪生123,而确定与指定车辆对应的影子114。而且,如图4的箭头L2所示,服务提供服务器4将包含指定影子和控制内容的控制指示发送给移动性GW111的车辆控制部113。由此,车辆控制部113向与指定影子对应的车辆的数据收集装置2发送控制指示。而且,若控制指示由数据收集装置2接收,则在搭载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中,执行基于控制指示的控制。
这样构成的管理中心3具备车辆侧单元110、服务侧单元120。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数据收集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服务器4进行数据通信。
而且,车辆侧单元110具备影子制作部115。
影子制作部115分别从多个数据收集装置2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object-id”)、用于识别获取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Shadow_version”)的多个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车辆侧单元110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服务侧单元120具备索引制作部124、索引获取部127。索引制作部124制作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114对应的索引126,并存储于在服务侧单元120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125。索引获取部127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索引126。
车辆侧单元110还具备数据获取部119。数据获取部119使用索引126,从影子存储部112获取车辆数据。
在这样的管理中心3中,车辆侧单元110具备对由多个车辆数据构成的影子114进行存储的影子存储部112,服务侧单元120具备对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114对应的索引126进行存储的索引存储部125。
而且,服务侧单元120能够通过参照索引126(即,不直接参照影子114)来确定影子114。该索引126与被赋予有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影子114建立有对应关系,因此是不取决于车辆制造商、车辆以及出厂时期的信息。
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在使服务开发者不考虑车辆数据的形式的差异的情况下开发服务,能够兼顾服务提供侧的要件和车辆制造侧的要件。
另外,车辆侧单元110具备最新索引制作部116,该最新索引制作部116针对多个车辆中的各个车辆,制作用于识别最新的影子114的最新索引118,并存储于在车辆侧单元110中设置的最新索引存储部117。而且,索引制作部124从最新索引存储部117反复获取最新索引118,将用于确定与最新索引118对应的影子114的被赋予有时刻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timestamp”)的最新索引118制作为索引126。
另外,最新索引118包含表示车辆所在的位置的车辆位置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location-lon”、“location-lat”以及“location-alt”)。而且,索引制作部124反复获取最新索引118来制作索引126。
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以车辆的位置检索索引126,而获取所希望的索引126。
索引126包含用于确定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服务所需的车辆的确定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vin”、“location”以及“alt”)。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确定提供服务所需的车辆的影子114。
服务侧单元120具备索引获取部127。索引获取部127从服务提供服务器4获取指示指定时间内的指定车辆的指定数据的获取的请求,从索引存储部125获取与请求的指定时间以及指定车辆相符的索引126,基于获取到的索引126确定影子114。而且,车辆侧单元110的数据获取部119从影子存储部112获取由索引获取部127确定的影子114中包含的指定数据。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向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指定时间内的指定车辆的指定数据。
影子114包含与搭载于车辆的设备相关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储存于设备数据储存部114b的数据)。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向服务提供服务器4提供与设备相关的信息。
服务侧单元120具备用于服务提供服务器4访问服务侧单元120的访问API122。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容易地进行服务提供服务器4对管理中心3的访问。
另外,车辆侧单元110具备车辆控制部113。车辆控制部113被构成为控制搭载有数据收集装置2的车辆。车辆控制部113不经由服务侧单元120地从服务提供服务器4获取针对车辆的控制指示。由此,管理中心3能够省略由服务侧单元120中介控制指示的处理,能够减少管理中心3的处理负荷。
此外,车辆控制部113也可以经由服务侧单元120的访问API122获取来自服务提供服务器4的控制指示。在服务侧单元120设置访问API122、在车辆侧单元110设置车辆控制部113也是使两个单元疏耦合的结构之一。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管理中心3相当于中心,数据收集装置2相当于车载装置,服务提供服务器4相当于服务提供单元,访问API122相当于应用编程接口。
另外,数据获取部119相当于第一获取部,索引获取部127相当于第二获取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本发明所记载的控制部31及其方法也可以由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构成被编程为执行由计算机程序具体化的一个至多个功能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而被提供。或者,本发明所记载的控制部31及其方法也可以由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由一个以上的专用硬件逻辑电路构成处理器而被提供。或者,本发明所记载的控制部31及其方法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实现,该专用计算机通过被编程为执行一个至多个功能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与由一个以上的硬件逻辑电路构成的处理器的组合而构成。另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作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而存储于计算机能够读取的非迁移有形记录介质。在实现控制部31所包含的各部的功能的方法中,不一定需要包含软件,其全部的功能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硬件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多个构成要素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多个功能,或者通过多个构成要素实现一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一个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个构成要素实现多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多个功能,或者通过一个构成要素实现由多个构成要素实现的一个功能。另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相对于其他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附加或者置换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管理中心3之外,也能够以将该管理中心3作为构成要素的系统、用于使计算机作为该管理中心3发挥功能的程序、记录有该程序的半导体存储器等非迁移实体记录介质、数据管理方法等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

Claims (13)

1.一种中心(3),其中,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车辆侧单元具备:
影子制作部(115),被构成为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所述服务侧单元具备:
索引制作部(124),被构成为制作与被赋予有所述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所述影子对应的索引(126),并存储于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125);以及
索引获取部(127),被构成为从所述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所述索引,
所述车辆侧单元还具备:
数据获取部(119),被构成为使用所述索引,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车辆侧单元具备最新索引制作部(116),所述最新索引制作部被构成为针对多个所述车辆中的各个车辆,制作用于识别最新的所述影子的最新索引(118),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最新索引存储部(117),
所述索引制作部从所述最新索引存储部反复获取所述最新索引,将用于确定与所述最新索引对应的所述影子的被赋予有时刻信息的所述最新索引制作为所述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最新索引包含表示所述车辆所在的位置的车辆位置信息,
所述索引制作部反复获取所述最新索引来制作所述索引。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索引包含用于确定所述服务提供单元提供服务所需的所述车辆的确定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索引获取部被构成为从所述服务提供单元获取指示指定时间内的指定车辆的指定数据的获取的请求,从所述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所述请求的所述指定时间以及所述指定车辆相符的所述索引,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索引确定所述影子,
所述车辆侧单元的所述数据获取部被构成为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由所述索引获取部确定的所述影子中所包含的所述指定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影子包含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设备相关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服务侧单元具备用于所述服务提供单元访问所述服务侧单元的应用编程接口(12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其中,
所述车辆侧单元具备车辆控制部(113),所述车辆控制部被构成为对搭载所述车载装置的所述车辆进行控制,
所述车辆控制部不经由所述服务侧单元地从所述服务提供单元获取针对所述车辆的控制指示。
9.一种管理方法,由中心(3)执行,所述中心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
所述车辆侧单元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所述服务侧单元制作与被赋予有所述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所述影子对应的索引(126),并存储于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125),
所述服务侧单元从所述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所述索引,
所述车辆侧单元使用所述索引,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
10.一种管理程序,中心(3)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管理程序用于使所述中心的计算机用作:
影子制作部(115),被构成为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索引制作部(124),被构成为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制作与被赋予有所述定时识别信息的各个所述影子对应的索引(126),并存储于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设置的索引存储部(125);
索引获取部(127),被构成为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从所述索引存储部获取与指定参数对应的所述索引;以及
数据获取部(119),被构成为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使用所述索引,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
11.一种中心(3),其中,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车辆侧单元具备:
影子制作部(115),被构成为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第一获取部(119),被构成为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以及
车辆控制部(113),向所述车辆中继对所述车辆的访问请求,
所述服务侧单元具备:
访问API(122),接受来自所述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以及
第二获取部(127),根据由所述访问API接受到的请求,对所述车辆侧单元请求所述车辆数据的获取。
12.一种管理方法,由中心(3)执行,所述中心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
所述车辆侧单元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所述车辆侧单元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
所述车辆侧单元向所述车辆中继对所述车辆的访问请求,
所述服务侧单元接受来自所述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
所述服务侧单元根据接受到的请求,对所述车辆侧单元请求所述车辆数据的获取。
13.一种管理程序,中心(3)具备:
车辆侧单元(110),与分别搭载于多个车辆的多个车载装置(2)连接成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服务侧单元(120),能够与服务提供单元(4)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管理程序用于使所述中心的计算机用作:
影子制作部(115),被构成为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分别从多个所述车载装置反复获取多个车辆数据,按照每个所述车辆,将被赋予有识别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获取到所述车辆数据的定时的定时识别信息的多个所述车辆数据制作为影子(114),并存储于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设置的影子存储部(112);
第一获取部(119),被构成为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从所述影子存储部获取所述车辆数据;
车辆控制部(113),在所述车辆侧单元中,向所述车辆中继对所述车辆的访问请求;
访问API(122),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接受来自所述服务提供单元的请求;以及
第二获取部(127),在所述服务侧单元中,根据由所述访问API接受到的请求,对所述车辆侧单元请求所述车辆数据的获取。
CN202280047001.4A 2021-07-02 2022-06-24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Pending CN1175976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0900 2021-07-02
JP2021110900 2021-07-02
PCT/JP2022/025385 WO2023276894A1 (ja) 2021-07-02 2022-06-24 センター、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7677A true CN117597677A (zh) 2024-02-23

Family

ID=8469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7001.4A Pending CN117597677A (zh) 2021-07-02 2022-06-24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6306A1 (zh)
JP (1) JPWO2023276894A1 (zh)
CN (1) CN117597677A (zh)
WO (1) WO20232768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4725A (ja) * 1999-11-30 2001-06-0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故障診断方法及び車両の故障診断装置並びに故障診断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US10650621B1 (en) * 2016-09-13 2020-05-12 Iocurrents, Inc. Interfacing with a vehicula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6894A1 (ja) 2023-01-05
US20240126306A1 (en) 2024-04-18
JPWO2023276894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3736B2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サービス管理システム
CN109789842B (zh) 车载处理装置
Chen et al. Android/OSGi-based vehicula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6978206B1 (en) Distributed navigation system
US2004005689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mobile device machine interfaces
US201301671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vehicle
CN111527389A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及一种车辆诊断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902374B2 (en) Dynamic vehicle data extraction service
US20100211582A1 (en) Open architecture vehicle information module for vehicle and trailer, and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018100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lex products,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s
CN117597677A (zh) 中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N117616479A (zh) 中心、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程序
CN117581280A (zh) 移动性服务提供系统、移动性服务提供服务器、车辆数据提供方法、程序
WO2023277185A1 (ja) 車載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車両システム
CN117597678A (zh) 系统、中心以及控制程序
US20240127646A1 (en) Mobility service base server, mobility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vehicle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27647A1 (en) Mobility service base server, mobility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vehicle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agner et al. Introducing a harmonized and generic cross-platform interface between a Vehicle and the Cloud
US20100211581A1 (en) Open architecture vehicle information modu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24095632A1 (ja) 車両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車載装置、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車両データ収集方法
CN116800879A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车辆
WO2023223819A1 (ja) 情報処理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270286B1 (en) Vehicle control logic considering timestamps
WO2023097158A1 (en) Fleet data collection using a unified model to collect data from heterogenous vehicles
CN114580141A (zh) 用于管理数字孪生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