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7298A -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7298A
CN117587298A CN202410077276.3A CN202410077276A CN117587298A CN 117587298 A CN117587298 A CN 117587298A CN 202410077276 A CN202410077276 A CN 202410077276A CN 117587298 A CN117587298 A CN 117587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content
mass fraction
raw materi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72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87298B (zh
Inventor
安宁
赵文倩
张志伟
高杨
赵斌
牛永吉
李慧威
邓睿
李占青
张乐
方进有
彭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Beijing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Beijing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Beijing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772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7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7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7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87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7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9/00Alloys based on nickel or cobalt
    • C22C19/03Alloys based on nickel or cobalt based on nickel
    • C22C19/05Alloys based on nickel or cobalt based on nickel with chromium
    • C22C19/051Alloys based on nickel or cobalt based on nickel with chromium and Mo or W
    • C22C19/055Alloys based on nickel or cobalt based on nickel with chromium and Mo or W with the maximum Cr content being at least 20% but less than 3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3Alloys based on 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6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with the use of special agents for refining or deoxid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1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nickel or cobalt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包括:C、Cr、Co、W、Mo、Al、Ti、Fe、B、Y以及Ni;其中,以质量分数计,Cr的含量为19~22%,Co的含量为0.3~2.2%,W的含量为0.5~1.5%,Mo的含量为7.0~8.5%,Al的含量为0.5~0.8%,Ti的含量为0.15~0.25%,B的含量为0.005~0.015%,Y的含量为0.01~0.02%。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传统镍基高温合金难以适用于制造900℃左右及以下温度服役的航空发动机蜂窝封严结构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温合金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钴、镍为基体,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和一定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按基体元素的不同,分为铁基、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按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铸造、变形和粉末高温合金。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是指以镍为基体的高温合金,可通过锻造、热轧、冷轧或冷拔等变形手段制备出成品的一类高温合金。
目前,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用于制备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蜂窝封严结构,而镍基高温合金箔材难以满足900℃左右及以下温度服役的航空发动机蜂窝封严结构的制备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解决现有传统镍基高温合金难以适用于制造900℃左右及以下温度服役的航空发动机蜂窝封严结构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包括:C、Cr、Co、W、Mo、Al、Ti、Fe、B、Y以及Ni;其中,以质量分数计,
C的含量为0.05~0.15%,Cr的含量为19~22%,Co的含量为0.3~2.2%,W的含量为0.5~1.5%,Mo的含量为7.0~8.5%,Al的含量为0.5~0.8%,Ti的含量为0.15~0.25%,Fe的含量为18~21%,B的含量为0.005~0.015%,Y的含量为0.01~0.02%。
可选的,所述W的质量分数与所述Mo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W]表示W的质量分数,[Mo]表示Mo的质量分数。
可选的,所述Al的质量分数与所述Ti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Al]表示Al的质量分数,[Ti]表示Ti的质量分数。
可选的,所述B的质量分数与所述Y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B]表示B的质量分数,[Y]表示Y的质量分数。
可选的,以质量分数计,所述C的含量为0.05~0.15%,所述Fe的含量为18~21%。
可选的,所述C的含量为0.05~0.08%,所述Cr的含量为20.0~21.0%,所述Co的含量为0.5~1.8%,所述W的含量为0.8~1.2%,所述Mo的含量为8.0~8.5%,所述Al的含量为0.5~0.7%,所述Ti的含量为0.15~0.20%,所述Fe的含量为19~20%。
可选的,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沿轧向残余应力为-15~18MPa。
可选的,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的条件下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抗拉强度为224MPa以上,延伸率为85%以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真空加热,以排出附着在所述第一原料上的气体;
对第一真空加热后的所述第一原料进行第二真空加热,以使所述第一原料呈现熔化状态,后进行第一精炼,得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
对所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进行破膜处理,后加入第二原料混合均匀,以进行第二精炼和浇注,得到扁坯;
对所述扁坯进行再处理,后进行应力退火处理,得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中,
所述第一精炼的温度为1500~1600℃,所述第二精炼的温度为1600~1650℃,所述浇注的温度为1480~1530℃,所述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00~6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通过合理设计化学成分,制备得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服役温度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高强度、抗高温耐蚀、抗氧化、高韧性和良好焊接性能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满足了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形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形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等是指“包括但不限于”。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文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文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种”、“如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 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 b, c, a-b(即a和b), a-c, b-c, 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该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显微组织图请参见图1,组织均匀性较好,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包括:C、Cr、Co、W、Mo、Al、Ti、Fe、B、Y以及Ni;其中,以质量分数计,
C的含量为0.05~0.15%,Cr的含量为19~22%,Co的含量为0.3~2.2%,W的含量为0.5~1.5%,Mo的含量为7.0~8.5%,Al的含量为0.5~0.8%,Ti的含量为0.15~0.25%,Fe的含量为18~21%,B的含量为0.005~0.015%,Y的含量为0.01~0.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高Cr设计,增加Cr元素的含量不仅能起到强化作用提高合金的强度以及高温持久强度,而且还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提高元素Mo的含量和降低W的含量,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的同时避免有害脆性相的析出,并在该设计配比的元素组成下,合金的强度也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增加了元素Co的含量,通过降低合金的层错能,提高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在采用高Cr的同时,在合金中加入元素B和Y,抵消了高Cr可能带来的对塑性的影响,由于固溶在γ基体中的B和Y元素会在晶界发生偏聚,进而起到晶界强化作用,延缓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进而明显提高合金的持久性能,此外,元素Al、Ti和Y还能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中Cr、Co、Mo、Al、Ti、B和Y的作用如下:
Cr: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于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中,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合金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效果,同时也能与C结合形成沿晶分布的颗粒状M23C6,起到强化晶界的作用。但是Cr含量过高时会降低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和成型加工性能,本申请实施例的合金主要用作蜂窝封严结构件材料,对合金的成型加工性能的要求较高,所以允许Cr的含量比通常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低,以换取相对高的成型加工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具体地,该Cr的含量可以为19%、20%、21%、22%等。
Co和Mo:均为固溶强化元素,能提高合金强度;但是原子序数均较高,会增大合金密度,同时会增加成本,从减重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将Co和Mo含量分别控制在上述数值范围内。具体地,该Co的含量可以为0.3%、0.5%、0.7%、0.9%、1.1%、1.3%、1.5%、1.7%、1.9%、2.2%等,该Mo的含量可以为7.0%、7.2%、7.4%、7.6%、7.8%、8.0%、8.2%、8.5%等。
Al和Ti:二者是γ′形成元素,且随二者含量的增加,γ′数量增加,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持久性能提高。Al元素的添加会在合金表面形成Al2O3保护膜,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而Ti有利于提高耐腐蚀性能。但是过高的Al和Ti会析出有害的β相,不利于组织稳定;Ti会明显降低固相线温度,缩小热加工窗口,不利于合金热加工性能;所以过多的Al和Ti会恶化焊接性能、损害成型加工性能,因此Al和Ti含量的确定要平衡高温性能、焊接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为了平衡高温性能、抗氧化性、焊接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将Al和Ti的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具体地,该Al的含量可以为0.5%、0.55%、0.6%、0.65%、0.7%、0.75%、0.8%等,该Ti的含量可以为0.15%、0.17%、0.20%、0.23%、0.25%等。
B:晶界强化元素,能增加合金塑性,有利于热加工过程中晶界的协调变形,且能够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蠕变性能。但B含量过高,将易于在晶界形成大块状硼化物,不利于合金力学性能。具体地,该B的含量可以为0.005%、0.007%、0.009%、0.011%、0.013%、0.015%等。
Y:常用的稀土元素,可以在合金冶炼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脱氧、脱硫和除气的作用,净化和强化晶界,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还可以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偏聚于晶界,起强化晶界的作用;另外Y作为活性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提高表面稳定性。混合稀土元素相比于单一稀土元素对合金的持久性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是过高的稀土元素,会在晶界形成大量大颗粒稀土化合物反而会不利于合金的性能。具体地,该Y的含量可以为0.01%、0.012%、0.014%、0.016%、0.018%、0.02%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W的质量分数与所述Mo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W]表示W的质量分数,[Mo]表示Mo的质量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控制W的质量分数与Mo的质量分数之和([W]+[Mo]),使得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更加明显,显著提高了该合金高温下的屈服强度。具体地,该W的质量分数与Mo的质量分数可以为8.0%、8.2%、8.4%、8.6%、8.8%、9.0%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l的质量分数与所述Ti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Al]表示Al的质量分数,[Ti]表示Ti的质量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控制[Al]/[Ti]的数值,改善了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具体地,该[Al]/[Ti]的数值可以为2.5、2.7、3.0、3.3、3.5、3.7、4.0、4.3、4.5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B的质量分数与所述Y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B]表示B的质量分数,[Y]表示Y的质量分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控制B的质量分数与Y的质量分数之和([B]+[Y]),不仅有利于于热加工过程中晶界的协调变形,同时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具体地,该B的质量分数与Y的质量分数之和可以为0.02%、0.022%、0.024%、0.026%、0.028%、0.03%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C的含量为0.05~0.15%,所述Fe的含量为18~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C的含量可以为0.05%、0.07%、0.09%、0.11%、0.13%、0.15%等,优选地,上述C的含量可以为0.05~0.10%;上述Fe的含量可以为18%、19%、20%、21%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的含量为0.05~0.08%,所述Cr的含量为20.0~21.0%,所述Co的含量为0.5~1.8%,所述W的含量为0.8~1.2%,所述Mo的含量为8.0~8.5%,所述Al的含量为0.5~0.7%,所述Ti的含量为0.15~0.20%,所述Fe的含量为19~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可以将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控制为:上述C的含量可以为0.05~0.08%,上述Cr的含量可以为20.0~21.0%,上述Co的含量可以为0.5~1.8%,上述W的含量可以为0.8~1.2%,上述Mo的含量可以为8.0~8.5%,上述Al的含量可以为0.5~0.7%,上述Ti的含量可以为0.15~0.20%,上述Fe的含量可以为19~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沿轧向残余应力为-15~18MP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沿轧向残余应力可以为-15MPa、-14MPa、-13MPa、-10MPa、-5MPa、6MPa、10MPa、15MPa、18MPa。此外,垂直于轧向残余应力可控制在-10~-50MPa范围内,保证了箔材冲压成形后较低的回弹性,良好的尺寸一致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厚度可以为0.03mm、0.05mm、0.07mm、0.09mm、0.11mm、0.13mm、0.15mm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的条件下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
抗拉强度为224MPa以上,延伸率为85%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的条件下,抗拉强度可以为224MPa、226MPa、228MPa、230MPa等,延伸率可以为85%、86%、87%、88%。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合金具有较高的屈强强度。19~22%Cr起着强烈的固溶强化效果;另外通过添加W和Mo两种固溶元素,使得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更加明显,显著提高了该合金高温下的屈服强度,使合金服役温度提高到900℃左右;
2)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加工和冷加工性能。该合金具有较宽的热加工窗口400℃~600℃,合金加工过程中表面裂纹少,塑性好,成材率高。通过控制0.5~0.8%Al和0.15~0.25%Ti,在充分起到时效强化效果的同时,保证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控制γ'相的数量不超过20%。通过添加0.01~0.02%Y形成混合稀土,净化晶界的同时,改善晶界的热加工性能,并提高合金的强度;
3)合金抗氧化性能好。添加19~22%Cr,在合金表面形成Cr23C6的氧化膜,添加0.5~0.8%的Al在合金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Al2O3的氧化膜,提高抗氧化性;另外,添加的稀土Y,形成稀土氧化物,使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达到1100℃以上;
4)合金线膨胀系数小,在20~900℃的线膨胀系数为(16.0~16.2)×10-6/℃,低于大部分现存的其他镍基高温合金,非常适合制作航空航天发动机蜂窝封严结构件;
5)该合金有害杂质元素少、纯净度高、内部缺陷少、成分组织均匀一致性好;通过合理的合金元素添加,起到了较好的脱氧脱氮脱硫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具有优异的性能,适用于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或燃气轮机制造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对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真空加热,以排出附着在所述第一原料上的气体;
具体地,上述S1包括:将Co、Ni、Cr、W、Mo、Fe以及部分C原料置于真空度0.5~1.2Pa的环境中混合加热,排出附着在原料上的气体;
S2、对第一真空加热后的所述第一原料进行第二真空加热,以使所述第一原料呈现熔化状态,后进行第一精炼,得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
具体地,上述S2包括:在真空度0.3~0.5Pa环境中,加热所述原料至熔化状态,再升温至1500~1600℃,高温精炼30-40min,停止加热,使得熔化原料结膜;
S3、对所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进行破膜处理,后加入第二原料混合均匀,以进行第二精炼和浇注,得到扁坯;
具体地,上述S3包括:升高温度使得所述熔化原料破膜,加入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混合均匀;升高温度使得所述熔化原料破膜,加入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混合均匀;将加入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的混合原料在1600~1650℃下精炼;
S4、对所述扁坯进行再处理,后进行应力退火处理,得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中,
所述第一精炼的温度为1500~1600℃,所述第二精炼的温度为1600~1650℃,所述浇注的温度为1480~1530℃,所述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00~650℃。
具体地,上述S4包括:对所述扁坯精整、热轧、退火软化处理、再次精整、冷轧、中间热处理和切边,得到合金箔材;
将所述合金带材在600~650℃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走带速度为(13~32)米/分钟,制备出低残余应力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第一精炼的温度、第二精炼的温度、浇注的温度以及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制得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服役温度下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高平直度、低残余应力以及无锻造、热轧和冷轧裂纹形成,满足了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并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低,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厚度为0.03~0.15mm的低密度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制备加工。具体地,该第一精炼的温度可以为1500℃、1510℃、1520℃、1530℃、1540℃、1550℃、1560℃、1570℃、1580℃、1590℃、1600℃等,该第二精炼的温度可以为1600℃、1610℃、1620℃、1630℃、1640℃、1650℃等,该浇注的温度可以为1480℃、1490℃、1500℃、1510℃、1520℃、1530℃等,该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可以为600℃、610℃、620℃、630℃、640℃、650℃等。此外,上述第一原料可以为Co、Ni、Cr、W、Mo、Fe以及部分C原料;上述第二原料可以为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上述再处理可以包括精整、热轧、退火软化处理、再次精整、冷轧、中间热处理和切边。
该制备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方法是基于上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来实现,该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具体化学成分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制备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方法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具体化学成分请参见表1。
表1 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wt%),其余为N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申请实施例1~9和对比例1~6的制备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Co、Ni、Cr、W、Mo、Fe以及部分C原料置于真空度0.5Pa的环境中混合加热,排出附着在原料上的气体;
在真空度0.5Pa环境中,加热所述原料至熔化状态,再升温至1550℃,高温精炼40min,停止加热,使得熔化原料结膜;
升高温度使得所述熔化原料破膜,加入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混合均匀;
将加入Al、Ti、B、Y和剩余部分C原料的混合原料在1600℃下精炼;
对精炼后的原料,在1480℃下进行浇注,获得扁坯;
对所述扁坯精整、热轧、退火软化处理、再次精整、冷轧、中间热处理和切边,得到合金箔材;
将所述合金带材在600℃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走带速度为32米/分钟,制备出低残余应力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6制备得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请参见表2。
表2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力学性能
对比例1中,Mo的含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范围内;对比例2中,Al的含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范围内;对比例3中,Ti的含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范围内;对比例4中,B的含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范围内;对比例5中,不含B;对比例6中,不含Y,并结合表2分析,表明对比例1~6所制备得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力学性能差于实施例1~9。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化学成分包括:C、Cr、Co、W、Mo、Al、Ti、Fe、B、Y以及Ni;其中,以质量分数计,
Cr的含量为19~22%,Co的含量为0.3~2.2%,W的含量为0.5~1.5%,Mo的含量为7.0~8.5%,Al的含量为0.5~0.8%,Ti的含量为0.15~0.25%,B的含量为0.005~0.015%,Y的含量为0.0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W的质量分数与所述Mo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W]表示W的质量分数,[Mo]表示Mo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Al的质量分数与所述Ti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Al]表示Al的质量分数,[Ti]表示Ti的质量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B的质量分数与所述Y的质量分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B]表示B的质量分数,[Y]表示Y的质量分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C的含量为0.05~0.15%,所述Fe的含量为18~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C的含量为0.05~0.08%,所述Cr的含量为20.0~21.0%,所述Co的含量为0.5~1.8%,所述W的含量为0.8~1.2%,所述Mo的含量为8.0~8.5%,所述Al的含量为0.5~0.7%,所述Ti的含量为0.15~0.20%,所述Fe的含量为19~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沿轧向残余应力为-15~18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900℃的条件下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性能:抗拉强度为224MPa以上,延伸率为85%以上。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在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第一原料进行第一真空加热,以排出附着在所述第一原料上的气体;
对第一真空加热后的所述第一原料进行第二真空加热,以使所述第一原料呈现熔化状态,后进行第一精炼,得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
对所述结膜的第一熔化原料进行破膜处理,后加入第二原料混合均匀,以进行第二精炼和浇注,得到扁坯;
对所述扁坯进行再处理,后进行应力退火处理,得到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其中,
所述第一精炼的温度为1500~1600℃,所述第二精炼的温度为1600~1650℃,所述浇注的温度为1480~1530℃,所述应力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00~650℃。
CN202410077276.3A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7587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7276.3A CN117587298B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7276.3A CN117587298B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7298A true CN117587298A (zh) 2024-02-23
CN117587298B CN117587298B (zh) 2024-05-07

Family

ID=8991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7276.3A Active CN117587298B (zh) 2024-01-19 2024-01-19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729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7342A (ja) * 2011-06-24 2013-01-10 Toshiba Corp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ライナの補修・再生方法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ライナ
US20150354031A1 (en) * 2013-02-14 2015-12-10 VDM Metals GmbH Nickel-cobalt alloy
CN105648277A (zh) * 2016-03-23 2016-06-08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67972A (zh) * 2018-04-16 2018-08-3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高承温能力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87653A1 (zh) * 2018-10-29 2020-05-07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低温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0348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韧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33283A1 (zh) * 2021-05-06 2022-11-10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长时稳定性好的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7871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650℃用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CN117385212A (zh) * 2023-12-08 2024-01-12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温强度优异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7342A (ja) * 2011-06-24 2013-01-10 Toshiba Corp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ライナの補修・再生方法および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ライナ
US20150354031A1 (en) * 2013-02-14 2015-12-10 VDM Metals GmbH Nickel-cobalt alloy
CN105648277A (zh) * 2016-03-23 2016-06-08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67972A (zh) * 2018-04-16 2018-08-31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高承温能力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87653A1 (zh) * 2018-10-29 2020-05-07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低温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0348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高韧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33283A1 (zh) * 2021-05-06 2022-11-10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长时稳定性好的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7871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650℃用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增材制造方法
CN117385212A (zh) * 2023-12-08 2024-01-12 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温强度优异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7298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1920B (zh) 一种高性能易加工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58234B1 (ko) 크리프 방지, 장수명 니켈기 변형 고온 합금,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응용
CN108467972B (zh) 一种高承温能力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2116B (zh) 一种多组元高合金化高Nb-TiAl金属间化合物
CN114196854B (zh) 一种高强度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85212B (zh) 一种中温强度优异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718803A (zh) 一种高温模具用镍基铸造高温合金
CN114231765B (zh) 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38957A (zh) 一种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90576A (zh) 一种铁镍基高温合金、超薄带箔材及制备方法
CN117587298B (zh) 一种低残余应力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P3097217A1 (en) High performance creep resistant magnesium alloys
CN114921688B (zh) 一种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带材、钣金件及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
CN114807646B (zh) 镍基合金板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5159B (zh) 一种高温抗氧化高强度镍钨钴铬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17587297B (zh) 一种焊接性能优异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535559B (zh) 一种低密度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418153B (zh) 一种长期组织稳定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254317B (zh) 一种镍基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2420A (zh) 一种高性能铸造高温合金
CN117448628A (zh) 一种易冲压成型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512403B (zh) 一种易加工成形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31432B (zh) 一种长时氧化性能好的镍基高温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7604B (zh) 一种抗蠕变、抗氧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78232B (zh) 一种室温下具有细小晶粒和高塑性的高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