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0118A -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0118A
CN117580118A CN202311652877.4A CN202311652877A CN117580118A CN 117580118 A CN117580118 A CN 117580118A CN 202311652877 A CN202311652877 A CN 202311652877A CN 117580118 A CN117580118 A CN 117580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base station
city
bearing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28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康琳
张文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nagemen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6528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0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0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0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通过地市IP承载网、省中心IP承载网将4G LTE基站业务与5G基站业务物理传送通道融合,为基站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双重网络多种场景冗余保护,实现组网出现异常时网络自动切换,确保基站数据传送的正常进行。采用基站业务接入本地市IP承载网的方式,可将基站业务流量疏导至各地市进行承载传递,可分担目前传统集中机房的Gn流量,减少迂回流量,降低设备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传输与承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现有4G LTE基站的业务靠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PTN”)进行承载,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PTN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实现传输级别的业务保护和恢复。
现有5G基站业务依靠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简称“SPN”)接入IP承载网进行传递,IP承载网是以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具备较高的冗余保护特性,具体保护方案包括设备级保护和网络级保护,其中,设备级保护分为双机热备、双主控、双电源以及端口中继线(简称“trunk”)保护。网络级保护包括二层网络采用MC-PW APS保护,三层网络采用FRR+BFD检测/MPLS OAM保护。IP承载网可为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承载通道保证。
现有4G LTE基站业务基于PTN网络进行跨地市传送,业务运行保护基于PTN网络的传输级保护来实现。4G LTE每个基站的业务接入本地PTN进行接入,然后汇聚至省干PTN进行转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CE设备,实现4G LTE基站与省中心云化EPC及AMF互通。极端场景下PTN硬件故障导致PTN节点失效、PTN双向链路故障导致业务无法成环保护、局数据配置故障导致业务切换受阻等,将直接导致地市4G核心网与省中心核心网路由中断,引起地市4G核心网业务全阻。因此,如何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保证基站数据传送的正常进行,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通过IP承载网将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物理连通,实现组网出现异常时网络自动切换,确保基站数据传送的正常进行;而且采用基站业务接入本地市IP承载网的方式,可将基站业务流量疏导至各地市进行承载传递,减少迂回流量,降低设备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包括:
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系统,包括:
接入模块: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路由控制模块: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自动切换模块: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地市IP承载网、省中心IP承载网将4G LTE基站业务与5G基站业务物理传送通道融合,为基站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双重网络多种场景冗余保护,实现组网出现异常时网络自动切换,确保基站数据传送的正常进行。采用基站业务接入本地市IP承载网的方式,可将基站业务流量疏导至各地市进行承载传递,可分担目前传统集中机房的Gn流量,减少迂回流量,降低设备负荷。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LTE基站业务流量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业务保护实现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业务保护实现步骤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站业务网络保护切换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站业务双重网络保护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一的方案前从网络云CE至地市基站地址路径9跳图;
图7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一的方案后基站地址路径7跳图;
图8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一的方案后从网络云CE至地市基站地址路径与操作实施前一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术语解释:
CE:Customer Edge,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AR:Access router,接入路由器设备;
AR是CE的上层设备,负责汇聚并转发CE设备的路由数据。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包括:
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将4G基站业务与5G基站业务的高可靠通道融合,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业务传递,具体方案为4G LTE基站业务接入分组传送网即PTN网络的同时,接入切片分组网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简称“SPN”)传送至地市IP承载网络,地市IP承载网络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Private Network,简称“VPN”)发布更明细的路由控制将4G LTE基站业务优先通过地市IP承载网进行承载,在不增加负荷的前提下可提高传输基础网络与承载基础网络的协同性,实现4G、5G通道融合的同时,为业务增添了一重重要的网络系统保护。IP承载网可为基站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承载通道保证,但极端情况下IP承载网产生双平面故障时,比如成对设备上行链路同时发生中断或成对设备同时发生宕机等,此时IP承载网无法正常承载业务,网络将发生自动切换,基站业务仍可依靠PTN网络进行正常传送。
本实施例的自动切换提案涉及的设备级保护有传输PTN设备、SPN设备保护,IP承载网双CE设备、异局址两对CE设备、异局址双AR设备、异局址双CR设备等保护,均为冗余备份关系,单台设备失效不影响业务正常传送;涉及的网络级保护有传输网络(本地PTN网络、本地PTN网络、省干PTN网络)、IP承载网(地市IP承载网、省中心IP承载网、骨干IP承载网),单个网络失效业务会自动切换至备用网络承载,不影响业务的正常传送。
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步骤1:4G无线基站连接本地PTN设备进行接入,实现基站数据的基层接入;
步骤2:4G基站数据由PTN本地网络汇聚至省干PTN,省干PTN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传递至省中心IP承载网;
步骤3:省中心PTN设备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CE设备,省中心IP承载网CE设备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汇聚基站路由网段至省中心IP承载网AR设备;
步骤4:同时地,另一端省中心网络云中的云化EPC及AMF网元(核心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网络云CE,同样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路由网段至网络云省中心IP承载网AR设备,再通过省中心IP承载网核心CR设备实现基站与省中心云化EPC及AMF互通;
其中,网络云在省中心设立并且上联至省中心IP承载网。
步骤5:4G基站连接本地PTN设备进行接入,在汇聚至省干PTN网络的同时,本地PTN接入本地SPN网络,5G基站接入本地SPN设备,进而实现与5G基站业务物理通道融合;
步骤6:本地SPN网络每个地市通过两个核心局点接入本地市IP承载网CE设备,通过划分专用Vlan接口与5G业务实现隔离,制作基站明细路由网段数据及省中心核心网云化EPC及AMF路由实现双向互通;
步骤7:本地市IP承载网CE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明细基站路由网段至骨干IP承载网,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习到省中心核心网云化EPC及AMF路由网段,从而实现地市基站与省中心核心网云化EPC及AMF的双向互通。
需要说明的是,骨干IP承载网包含省中心IP承载网,骨干IP承载网为与省中心IP承载网和地市IP承载网均有互联的网络。
如图3所示,本自动切换提案中,eNB表示4G基站业务,gNB表示5G基站业务;PTN网络设备包含负责接入的接入PTN,负责汇聚的汇聚PTN,负责转发的省干PTN;SPN网络设备包含接入设备,核心调度设备和对接承载网CE的核心落地设备;IP承载网设备包含对接省干PTN及省会地市SPN的省中心PTN-CE,对接地市SPN的地市PTN-CE,对接地市核心网UPF的UPF专网CE,对接网络云核心网EPC、AMF的网络云CE,汇聚、转发CE路由数据的AR设备,汇聚转发AR路由数据的核心CR设备。
正常地,在IP承载网骨干层面,由于地市CE发布了更明细的基站路由网段,因此在省中心云化EPC及AMF去往地市基站时根据路由选路原则会匹配明细路由网段,通过骨干IP承载网转发至地市CE,再一次传递至SPN和地市基站;此路径传递基站数据业务不依赖于省干PTN网络,由IP承载网单独承载,只有IP承载网发生异常时,数据传送路径可能发生自动切换。
当链路或设备发生异常时,该自动切换方法将按照六种切换规则进行自动保护切换:
切换规则一:地市IP承载网单局点(节点)单CE故障,此时依靠地市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地市IP承载网网内切换,单局点双CE承载的流量由本局点正常单CE承载,可实现基站业务正常通过IP承载网骨干层面进行传递。
切换规则二:地市IP承载网双局点单CE故障,此时依靠地市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IP承载网网内切换,每个局点双CE承载的流量全部由各自局点正常的单个CE承载,可实现基站业务正常通过IP承载网骨干层面进行传递。
切换规则三:地市IP承载网单局点双CE故障,此时依靠SPN网络双局点接入保护特性自动在地市IP承载网网内切换,故障局点流量全部由正常局点的双CE进行承载,可实现4G LTE基站业务正常通过IP承载网骨干层面进行传递。
切换规则四:地市IP承载网第一局点双CE故障,第二局点单CE故障,此时依靠SPN网络双局点接入及地市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IP承载网网内切换,双局点流量全部由一局点的正常单台CE进行承载,可实现4G LTE基站业务正常通过IP承载网骨干层面进行传递。
切换规则五:地市IP承载网双局点双CE故障,此时地市4G LTE基站明细路由失效,IP承载网骨干层面路由进行收敛,省中心云化EPC及AMF去往地市4G LTE基站选择省中心CE设备发布的汇聚基站路由网段,触发地市IP承载网络与传输PTN网络网间自动切换,实现4GLTE基站业务通过省干PTN层面进行传递。
切换规则六:地市IP承载网双AR故障,此时地市基站明细路由失效,IP承载网骨干层面路由进行收敛,省中心云化EPC及AMF去往地市基站选择省中心CE设备发布的汇聚基站路由网段,触发地市IP承载网络与传输PTN网络网间自动切换,实现基站业务通过省干PTN层面进行传递。
如图4所示,当基站业务传送发生异常时,分六步进行故障判定,不同判定结果将按照六级切换规则进行网络保护,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判断是否为IP承载网故障导致,如果不是,则进行其他网络排查处理,直至业务传送恢复正常;如果是,则启动本方法的网络保护切换。
第二步:启动网络保护切换后,判断是否只有单台CE发生故障,如果是,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一进行网络切换;如果不是,则进行是否双CE故障判断。
第三步:进行是否双CE故障判断,如果是双局点同时单CE故障,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二进行网络切换,如果是单局点双CE故障,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三进行网络切换;如果不是双CE故障,则进行是否三台CE故障判断。
第四步:进行是否三台CE故障判断,如果是,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四进行网络切换;如果不是,则进行是否四台CE故障判断。
第五步:进行是否双局点四台CE故障判断,如果是,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五进行网络切换;如果不是,则进行是否同地市双AR故障判断。
第六步:进行是否同地市双AR故障判断,如果是,则按照上述切换规则六进行网络切换;如果不是,则进行其他网络排查处理。
同时,六级切换规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单一切换规则的基础上出现其他条件将会触发其他切换规则的网络保护。
六级切换规则及其约束条件具体如下表所示。
当基站业务传送组网出现单局点单CE故障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一;组网出现双局点单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一的基础上出现另一局点单CE故障,此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二;组网出现单局点双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一的基础上出现同一局点另一台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二的基础上出现一局点双CE故障另一局点恢复正常,此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三;组网出现双局点三台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一的基础上出现另一局点双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二的基础上出现单局点另一台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三的基础上出现另一局点单CE故障,此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四;组网出现双局点双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一的基础上同时出现另外三台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二的基础上同时出现另外两台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三的基础上出现另一局点双CE故障,或在切换规则四的基础上出现剩余一台CE的故障,此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五;组网出现同地市双AR故障时将会触发切换规则六。
经核实,目前单个地市4G与5G N2、N3流量不到1G,远低于地市SPN与IP承载网出口的40G带宽,因此以上六种切换规则均可实现自动切换,无需进行手动疏导流量。
如上图所示,该自动切换方法使用六种切换规则实现基站业务经过IP承载网传递。其中正常情况及切换规则一、二、三、四均由IP承载网网内实现网络保护切换,切换规则五、六由IP承载网络与传输PTN网络网协同实现网间自动切换,从而实现六种异常场景下基站业务数据传送网络的自动保护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将4G LTE基站业务与5G基站业务物理传送通道融合,为基站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双重网络多种场景冗余保护,实现组网出现异常时网络自动切换,确保基站数据传送的正常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当基站业务发生异常时,分六步进行故障判断,根据不同的判定结果按照六级切换规则进行网络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当链路或设备发生异常时,按照六种切换规则进行自动保护切换。
本实施例方案结合现有PTN网络传输级的保护方式及IP承载网的高可靠、高冗余保护特性,通过基础网络之间的相互协同,达到在不增加网络负荷的前提下将4G LTE基站业务与5G基站业务物理传送通道融合,不仅为基站业务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双重网络多种场景冗余保护的效果,在降低故障影响,极大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促进了4/5G融合网络演进。
本实施例方案采用基站业务接入本地市IP承载网的方式,可将基站业务流量疏导至各地市进行承载传递,可分担目前传统集中机房的Gn流量,减少迂回流量,降低设备负荷,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降本增效,利用现网IP承载网和分组传送网PTN网络资源,在IP承载网及PTN设备上通过调整、优化基站业务路由走向等手段,可实现核心网业务地市级容灾的能力,促进了4/5G融合网络演进。4G、5G核心网N2、N3流量较低,对带宽需求较低,无需额外扩容投资,可移植、部署性强。同时该提案可作为5G核心网业务容灾备份方案,为5G核心网业务搭建传输PTN网络业务通道对IP承载网故障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补充,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全面提升用户感知,降低投诉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在网络运维和客户运营领域有广泛的商业应用价值。
本方案的实施过程中4G LTE基站业务的路由走向通过MPLS OAM呈现出明显的路径变化,具体信息如下:
如图5所示,提案操作实施前,从网络云CE至地市基站地址路径9跳。
从业务传送路径可以分析出第三跳为省中心IP承载网PTN-CE,第四跳为省干PTN设备,基站业务传送路径为地市PTN-省干PTN-省中心IP承载网CE-IP承载网骨干-网络云核心网。
如图6所示,提案操作实施后,基站地址路径7跳。
从业务传送路径可以分析出第三跳为地市IP承载网PTN-CE,第四跳为地市SPN设备,基站业务传送路径为地市SPN-地市IP承载网CE-IP承载网骨干-网络云核心网。
如图7-图8所示,提案操作过程中,对基站业务传送路径进行网络切换,进一步验证双重网络的协同保护,从网络云CE至地市基站地址路径与操作实施前一致。
通过验证数据可知,提案实施前后基站业务至核心网路由均为可达状态,通过业务流向路径可以分析出业务由原来的传输网络自动切换至IP承载网网络承载,且途经跳数得到进一步的缩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系统,包括:
接入模块: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路由控制模块: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自动切换模块: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实施例二、三和四的装置中涉及的各步骤与方法实施例一相对应,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实施例一的相关说明部分。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该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集的单个介质或多个介质;还应当被理解为包括任何介质,所述任何介质能够存储、编码或承载用于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集并使处理器执行本发明中的任一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具体为:
4G无线基站数据依次通过本地分组传送网、省干分组传送网传递到省中心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省中心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4G无线基站路由网段至省中心IP承载网的AR设备;
省中心核心网网元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省中心核心网网元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4G无线基站路由网段至省中心IP承载网AR设备;
5G无线基站依次通过本地切片分组网络、地市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接入省中心核心网;
地市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VPN,发布5G无线基站路由网段至省中心IP承载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地切片分组网络通过两个核心节点接入地市IP承载网的用户网络边缘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单节点单CE设备故障,此时基于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地市IP承载网网内切换,单节点双CE设备承载的流量由节点正常单CE设备承载;
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双节点单CE设备故障,此时基于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地市IP承载网网内切换,每个节点双CE设备承载的流量全部由各自节点正常的单个CE设备承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单节点双CE设备故障,此时依靠SPN网络双节点接入保护特性自动在IP承载网网内切换,故障节点流量全部由正常节点的双CE设备进行承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第一节点双CE设备故障,第二节点单CE设备故障,此时依靠SPN网络双节点接入及IP承载网冗余保护特性自动在IP承载网网内切换,双节点流量全部由一节点的正常单台CE设备进行承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双节点双CE设备故障,此时地市4G LTE基站明细路由失效,IP承载网骨干层面路由进行收敛,省中心云化EPC及AMF去往地市4G LTE基站选择省中心CE设备发布的汇聚基站路由网段,触发IP承载网络与传输PTN网络网间自动切换;
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若地市IP承载网双AR故障,此时地市基站明细路由失效,IP承载网骨干层面路由进行收敛,省中心云化EPC及AMF去往地市基站选择省中心CE设备发布的汇聚基站路由网段,触发IP承载网络与传输PTN网络网间自动切换。
8.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入模块: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分别通过地市IP承载网接入省中心IP承载网;
路由控制模块:地市IP承载网通过划分虚拟专用网络发布路由控制,根据所发布的路由控制,4G无线基站、5G无线基站的业务优先由地市IP承载网承载;
自动切换模块:在地市IP承载网内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基站业务传送路径在地市IP承载网与分组传送网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传递。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
CN202311652877.4A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580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2877.4A CN117580118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2877.4A CN117580118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0118A true CN117580118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2877.4A Pending CN117580118A (zh) 2023-12-04 2023-12-04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01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0523B2 (en) Multi-chasis ethernet link aggregation
EP264975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proved failover performance for pseudowires
JP5484590B2 (ja) 擬似ワイヤに基づいてサービストラヒック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5354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ly reconfiguring computer networks using a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US7558878B2 (en) Optimal sync for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CN101753453B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环网的组网方法
EP2364539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lightweight not-via ip fast rerout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577719B (zh) 一种双机热备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20113835A1 (en) Inter-network carrier ethernet service protection
CN102970231B (zh) 组播流转发实现方法和路由网桥(rb)
US20220174006A1 (en) Method for EVPN and VPLS Active-Active Integ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O2009045608A1 (en) Providing an abstraction layer in a cluster switch that includes plural switches
CN101595691A (zh) 使用机架间备份连接的涉及冗余远端情境的伪线连通性
JP2006262169A (ja) リング間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35013B (zh) 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流量转发方法及芯片、交换机
JP2013519268A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CN102984057A (zh) 一种多业务一体化双冗余网络系统
CN113141268A (zh) 实现手工聚合的链路聚合组冗余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59235A (zh) 一种基于IPv6的双活路由冗余方法及系统
CN209982508U (zh) 一种ip ran网络系统
CN111092822A (zh) 一种vpls的pw线性保护转发负载均衡的方法
Huynh et al. RRR: Rapid ring recovery submillisecond decentralized recovery for ethernet ring
WO2011011934A1 (zh) 一种以太网隧道分段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5189988A (zh) 一种基于配电网的通信组网系统
CN117580118A (zh) 一种基于网络承载的自动切换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