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5440A -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5440A
CN117565440A CN202311829120.8A CN202311829120A CN117565440A CN 117565440 A CN117565440 A CN 117565440A CN 202311829120 A CN202311829120 A CN 202311829120A CN 117565440 A CN117565440 A CN 117565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ptical
c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91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焕
丁振伟
王聪瀛
闫彬
王连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Baiao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Baiao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Baiao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Baiao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91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5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5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5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阳模和阴模。阴模中心设置光学区和周边圆形区域,该区域外设置“密封带”,“密封带”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在其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在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阳模中心设置光学中心,在该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在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阻料坝的高度;在区域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对应的凹面,合模时形成一道密封环,且此凹面的深度合模后形成第二道“密封带”。该设计用于眼内植入透镜成型,该设计可有效防止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的迁移挥发。

Description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眼内植入透镜(如人工晶状体)的加工方式为精密车削,即得用精密车床,在合成好的扁圆柱型聚合物(扣料)两面,车削出所需要的光学面,再经过铣削、抛光等工艺制得。对于传统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车削工艺需要的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大;2)车削工艺控制难,特别是对于低模量软性材料,产品良率较低;3)对于绝大部分机械加工设备,在车削后需要对透镜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有可能引进其他杂质,且对材料的光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此外,现有技术的人工晶体成型模具,当单体充满空腔后进行聚合形成人工晶体,由于部分单体沸点相对较低,聚合过程中会出现挥发迁移现象,导致空腔Ⅲ内形成的人工晶体理化指标产生异常,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和阳模以及阳模和阴模结合形成的空腔,所述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光学区和光学区周边圆形、第1道密封带、密封环、第2道密封带、外沿、挡料沿。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阳模插入阴模中,形成一个空腔、两道密封带及一道密封环。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阳模与阴模合模后,两个模具光学区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阴模的中心设置光学区的光学中心,光学区和光学区周边圆形的区域称为第1区域;在第1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称为第2区域;在第2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在第3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称为第4区域;在第4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第5区域,在第5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阳模的中心设置光学区的光学中心,光学区和光学区周边圆形的区域称为A区域;在第A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称为B区域,阴模和阳模合模时B区域与第2区域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在B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在C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阴模和阳模合模时D区域与第4区域形成密封环;在D区域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阴模和阳模合模时E区域与第5区域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在E区域外设置外沿,阴模和阳模合模时外沿与挡料沿紧密贴合。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第5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和E区域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光学区可为球面设计、非球面设计、自由曲面设计、衍射设计或区域折射设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所述密封带和密封环的数量可以是1道、2道或者多道,且密封带和密封环间隔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阳模和阴模。当阳模和阴模合模后,可以形成一个腔体。事先可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等注入单体,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引发单体聚合,得到聚合物透镜。该透镜的两个光学面结构由阳模及阴模中心光学区的设计决定,无需进行车削及抛光等工艺。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晶体成型模具,阴阳模合模后能形成多道密闭区域,能有效的防止在聚合过程中,由于低沸点单体挥发迁移导致的人工晶体玻璃化温度、折射率等参数的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为阴模的剖面图。
图4为阳模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外观立体图。
图中:Ⅰ、阳模,Ⅱ、阴模,Ⅲ、空腔,1、光学区,2、光学区周边圆形,3、第1道密封带,4、密封环,5、第2道密封带,6、外沿,7、挡料沿,8、第1区域,9、第2区域,10、第3区域,11、第4区域,12、第5区域,13、A区域,14、B区域,15、C区域,16、D区域,17、E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人工晶体即在该空腔Ⅲ内成型。阴模Ⅱ中心设置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阳模Ⅰ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后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一道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上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实施例中,阳模Ⅰ及阴模Ⅱ中心光学区1为球面设计,利用该模具制备的透镜为双凸设计的凸透镜,可用于制备单焦点球面人工晶状体。
实施例2
如图所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人工晶体即在该空腔Ⅲ内成型。阴模Ⅱ中心设置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阳模Ⅰ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后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一道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上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实施例中,阳模Ⅰ及阴模Ⅱ中心光学区1为非球面设计,利用该模具制备的透镜为双凸设计的凸透镜,可用于制备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实施例3
如图所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人工晶体即在该空腔Ⅲ内成型。阴模Ⅱ中心设置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阳模Ⅰ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后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一道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上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实施例中,阳模Ⅰ的中心光学区1为柱面设计,阴模Ⅱ的中心光学区1为非球面设计,利用该模具制备的透镜可用于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实施例4
如图所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人工晶体即在该空腔Ⅲ内成型。阴模Ⅱ中心设置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阳模Ⅰ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后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一道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上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实施例中,阳模Ⅰ及阴模Ⅱ中心光学区1为二元衍射面设计,带有衍射环结构,另一面为非球面设计,利用该模具制备的透镜可用于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实施例5
如图所示,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人工晶体即在该空腔Ⅲ内成型。阴模Ⅱ中心设置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密封环”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密封带”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阳模Ⅰ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后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平面“密封带”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一道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上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实施例中,阳模Ⅰ及阴模Ⅱ中心光学区1为非球面或球面设计,利用该模具制备的透镜为平凹透镜,凸凹透镜,凹凹透镜,可用于制备矫正远视和近视的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其中密封带和密封环的数量可以是1道、2道或者更多道,且密封带与密封环间隔排列,优选密封带—密封环—密封带结构,但不限于此。密封环及密封带,可以防止在合成反应过程中,中心区域单体挥发迁移。

Claims (8)

1.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阴模(Ⅱ)和阳模(Ⅰ)以及阳模(Ⅰ)和阴模(Ⅱ)结合形成的空腔(Ⅲ),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包括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第1道密封带(3)、密封环(4)、第2道密封带(5)、外沿(6)、挡料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插入阴模(Ⅱ)中,形成一个空腔(Ⅲ)、两道密封带及一道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与阴模(Ⅱ)合模后,两个模具光学区(1)垂直方向投影的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模(Ⅱ)的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第1区域(8);在第1区域(8)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称为第2区域(9);在第2区域(9)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台“阻料坝”称为第3区域(10);在第3区域(10)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槽称为第4区域(11);在第4区域(11)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第5区域(12),在第5区域(12)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凸起的挡料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模(Ⅰ)的中心设置光学区(1)的光学中心,光学区(1)和光学区周边圆形(2)的区域称为A区域(13);在第A区域(13)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一道平面称为B区域(14),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B区域(14)与第2区域(9)紧密贴合,形成第1道密封带(3);在B区域(14)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凹面,凹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3区域(10)凸台的高度,此凹面为C区域(15);在C区域(15)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与第4区域(11)相同宽度和深度的凹面称为D区域(1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D区域(16)与第4区域(11)形成密封环(4);在D区域(16)外圆周方向旋转延伸设置第二道平面称为E区域(17),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E区域(17)与第5区域(12)紧密贴合,形成第2道密封带(5);在E区域(17)外设置外沿(6),阴模(Ⅱ)和阳模(Ⅰ)合模时外沿(6)与挡料沿(7)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区域(9)、第3区域(10)、第4区域(11)、第5区域(12)、B区域(14)、C区域(15)、D区域(16)和E区域(17)的旋转中心轴与光学区(1)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1)可为球面设计、非球面设计、自由曲面设计、衍射设计或区域折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带和密封环的数量可以是1道、2道或者多道,且密封带和密封环间隔排列。
CN202311829120.8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Pending CN117565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9120.8A CN11756544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9120.8A CN11756544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5440A true CN117565440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9120.8A Pending CN117565440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54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7964B1 (en) Optical lens
US4704016A (en) Bifocal contact lenses
EP3283008B1 (en) Ophthalmic lens with graded microlenses
CA2736074C (en) Toric multifocal contact lenses
US4890913A (en) Zoned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CN101005942B (zh) 利用高阶数学函数形成非对称性模制后片
KR20050099515A (ko) 다초점 안과용 렌즈
CN113352660B (zh) 一种离焦镜片的制备方法
CN112649971A (zh) 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CN117565440A (zh) 一种眼内植入透镜的双面成型模具
CN218956952U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7902191U (zh) 一种复合离焦眼镜片
US11131867B2 (en) Optical lens
JP4367645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樹脂型
US11934043B2 (en) Myopia control le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20171349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4375637U (zh) 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8728420U (zh) 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2075244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EP2666621B1 (en) Mold assembly for forming ophthalmic lenses
CN219392408U (zh) 一种近视防控镜片
CN218240583U (zh) 一种复合环带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RU2799407C2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лин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