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0739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0739A
CN117560739A CN202210934729.0A CN202210934729A CN117560739A CN 117560739 A CN117560739 A CN 117560739A CN 202210934729 A CN202210934729 A CN 202210934729A CN 117560739 A CN117560739 A CN 117560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mote
relay
remote device
hop 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47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瑞雄
彭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47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07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612 priority patent/WO20240274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0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0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第一跳数信息用于表示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第一设备通过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者不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为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用户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 Relay,U2N Relay)的通信系统中,远端设备(remote UE)可以借助中继设备(relay UE)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其中,远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对应的接口称为PC5,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即通过空口(如Uu口)进行通信。
在U2N relay多跳通信场景中,远端设备需要借助多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如何为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能够为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第一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者不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务,从而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消息。示例性地,在第一设备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发送第一消息,使得远端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消息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在第一设备不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不发送第一消息,避免远端设备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当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较多时,其发送的数据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较大,因此该第一设备不合适作为中继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能够提供中继服务,能够避免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过大,以及保证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从而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跳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在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跳数信息,以告知远端设备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以便于远端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使得远端设备能够选择合适的中继设备连接到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不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阈值可以为第一设备的跳数门限。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与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务。示例性地,在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提供中继服务,确定发送在该第一消息。在第一跳数信息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不提供中继服务,确定不发送第一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第一设备是否提供中继服务,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一阈值,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从而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所述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信号质量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为PC5链路。第一设备可以基于PC5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务,从而避免第一设备在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因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差导致远端设备的数据不能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情况,以及保证第一设备在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所述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或者,在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跳数信息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提供中继服务,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跳数信息小于第一阈值或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不提供中继服务,不发送第一消息。能够避免第一设备在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差导致远端设备的数据不能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情况,以及保证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中继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远端设备通过第二消息请求中继服务时,在该第二消息中携带该第一阈值,以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阈值确定是否能够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第一设备为能够为远端设备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消息,避免第一设备在不能满足该远端设备的跳数需求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消息而导致该远端设备错误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单播连接和第二单播连接,所述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可以建立用于传输远端设备的数据的第一单播连接。在后续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的过程中,第一设备通过该第一单播连接将远端设备的数据转发至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基于接收到数据的单播连接区分该数据属于第一设备还是远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承载包括第一承载和第二承载,所述第一承载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承载可以为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承载。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建立第一承载,并通过该第一承载传输该远端设备的数据。例如,第一设备接收到远端设备的数据之后,可以通过该第一承载将该数据转发至第二设备,以便于第二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数据的承载确定该数据属于远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用于使远端设备的中继服务区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并为其转发数据。第一设备确定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消息将该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区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并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发送的第四消息确定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从而基于该第一标识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所述寻呼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监听寻呼;所述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基于所述第五消息生成,所述第六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即远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远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五消息指示第一设备为其监听寻呼。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五消息之后,可以将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在寻呼远端设备时能够直接将寻呼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而无需广播寻呼消息,能够提高寻呼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七消息转发至所述远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七消息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第七消息的适配层中携带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网络设备确定寻呼远端设备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该第七消息发送该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七消息后基于该第一标识将该第七消息转发给远端设备,从而实现了该第一设备帮助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远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该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也需处于RRC连接态,以便于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七消息寻呼该第一中继设备,使得该第一中继设备能够快速地进入RRC连接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包括第二跳数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跳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八消息可以为第二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第二设备可以在发现消息中携带该第二跳数信息,使得第一设备在确定将该第二设备作为中继设备时能够直接确定第一跳数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远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远端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远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跳数信息,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所述远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远端设备在确定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的情况下,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远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避免远端设备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过大,使得远端设备能够选择更好的路径连接到网络设备,从而使得远端设备能够有更好的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中继服务,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阈值可以为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远端设备通过第二消息请求中继服务时,在该第二消息中携带该第一阈值,以便于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阈值确定是否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阈值由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越高,该第一阈值越小;该时延需求越低,第一阈值越大。远端设备根据该时延需求确定第一阈值,以保证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能够满足该时延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所述寻呼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远端设备在需要第一设备帮忙监听寻呼的情况下,通过第五消息向第一设备上传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以便于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寻呼标识为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寻呼标识,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七消息之后,进入RRC连接态,从而实现了第一设备为该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远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该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也需处于RRC连接态,以便于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七消息寻呼该第一中继设备,使得该第一中继设备能够快速地进入RRC连接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远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远端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六消息向网络设备上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在网络设备确定寻呼该远端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第一标识直接将第七消息发送至第一设备,而无需广播寻呼消息,能够快速地寻呼该远端设备,提高寻呼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远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该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也需处于RRC连接态,以便于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七消息寻呼该第一中继设备,使得该第一中继设备能够快速地进入RRC连接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远端设备分配第一标识,并通过第四消息将该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使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标识区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并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消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远端设备与第三设备建立单播连接,该第三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向该第一设备发送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能使该第一设备快速地获知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第二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该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二设备记录所述第一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三消息确定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该第一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以便于第二设备能够基于第一标识和路由的对应关系将远端设备的数据路由至正确的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单播连接和第二单播连接,所述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承载包括第一承载和第二承载,所述第一承载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包括第二跳数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八消息可以为该第二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该第二设备在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八消息,在该第八消息中携带该第二跳数信息,以便于周边的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二跳数信息选择该第二设备作为中继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一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三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具有执行第四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一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三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当该程序被执行时,上述第四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位于上述通信装置之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集成于一个器件中,即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被集成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逻辑电路,用于确定第一跳数信息,以及用于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消息。
可理解,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和该第一消息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接口,用于输入第一消息;逻辑电路,用于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可理解,关于第一消息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接口,用于输入第六消息,以及输出第七消息。
可理解,关于第六消息和第七消息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三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所述接口耦合;接口,用于输入第三消息;逻辑电路,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标识。
可理解,关于第三消息和第一标识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或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第二设备、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所述远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中的控制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现过程的场景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现过程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端设备建立连接的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2N relay多跳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具体可以为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具体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用语进行说明。
1、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不借助网络设备直接进行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不借助网络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可以称为侧行链路通信。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在侧行链路通信中,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图1示例性地示出两个终端设备,分别为UE1与UE2。UE1与UE2之间的接口称为PC5接口,UE1与UE2之间的通信链路称为侧行链路。UE1与UE2之间可以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经过网络,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时延。例如,侧行链路通信系统一种应用场景可以为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在V2X中,每一辆车即一个终端设备,车与车之间可以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通信中的控制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UE1和UE2之间建立有对等的协议层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层。在控制面上,UE1将RRC层生成的RRC消息封装在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并依次经过RLC层、MAC层和PHY层的处理后发送至UE2,UE2依次经过PHY层、MAC层和RLC层的处理后得到PDCP PDU。
示例性地,侧行链路通信上可以支持广播、单播以及组播几种通信方式。
广播通信可以类似于网络设备广播系统信息,即发送终端不做加密对外发送广播业务数据,在该发送终端的有效接收范围内、且对该广播业务感兴趣的其他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广播业务数据。
单播通信中需要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先建立单播连接,类似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RRC连接之后进行的数据通信。在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两个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协商的标识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可以是加密的,也可以是不加密的。相比于广播通信,在单播通信中,建立了单播连接的两个UE之间才能进行单播通信。
组播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组内的所有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在组播通信中,一个通信组内的任一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或发送组播业务数据。例如,一个通信组内的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组播业务数据,该通信组内的其他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该组播业务数据,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该通信组内的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业务数据。
应理解的是,上述侧行链路支持的通信方式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行链路支持的通信方式不限于上述三种示例,还可以包括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新的其他通信方式。因此,不应将上文所示的三种通信方式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的限定。
在侧行链路通信中,一次侧行链路通信对应一对源层二标识(source layer-2identifier,L2 ID)和目的L2 ID,即一次侧行链路通信中需要有一个源L2 ID和一个目的L2 ID。上述源L2 ID与目的L2 ID可以包括在MAC数据协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子头中,以使数据能够从发送终端传输至正确的接收终端。
示例性地,上述源L2 ID由发送终端(或称为源终端)分配。例如,发送终端可以根据通信类型以及制式选择不同的源L2 ID。该通信类型可以包括单播通信、广播通信和组播通信,该制式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新无线(new radio,NR)。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定期地进行源L2 ID的更新,以对侧行链路业务类型(service type)进行隐私保护,避免被其他的终端设备跟踪和识别。
示例性地,上述目的L2 ID可以取决于业务类型。发送终端可以基于预配置、应用层服务器配置或者核心网配置等方式确定目的L2 ID和广播业务、组播业务、单播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广播通信或者组播通信过程中,发送终端可以根据广播业务类型或者组播业务类型确定目的L2 ID。在单播通信中,发送终端首先与接收终端(或称为目的终端)建立单播连接。示例性地,在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中,发送终端可以选取一个默认目的L2 ID,该默认目的L2 ID和单播通信的业务类型有关。在单播连接建立完成之后,发送终端可以继续应用该默认目的L2 ID进行单播通信。
示例性地,支持邻接服务(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发现过程发现周边可连接的终端设备,并与其建立单播连接,以便后续基于该单播连接进行通信。
(1)发现过程
示例性地,发现过程可以包括两种发现模型,分别为第一发现模型(model A)和第二发现模型(model B)。示例性地,在第一发现模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通知终端(announcing UE)和监听终端(monitoring UE)。通知终端广播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可以携带源L2 ID和目的L2 ID,例如,该源L2 ID可以由该通知终端分配,目的L2 ID可以为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目的L2 ID。该发现消息也可以称为通知消息(announcement message),该通知消息可以携带该通知终端的信息。如图3A所示,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现模型的示例,在第一发现模型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图3A示出了五个终端设备,分别为UE1、UE2、UE3、UE4以及UE5,其中,UE1为通知终端,UE2、UE3、UE4以及UE5为监听终端。UE1广播通知消息,UE2、UE3、UE4以及UE5监听该通知消息,并在接收到该通知消息之后,根据该通知消息携带的信息确定是否与UE1建立单播连接。
示例性地,在第二发现模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发现终端(discoverer UE)和被发现终端(discoveree UE)。发现终端可以广播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可以携带源L2 ID和目的L2 ID。例如,该源L2 ID可以由该发现终端分配,目的L2 ID可以为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目的L2 ID。该发现消息也可以称为请求消息(solicitation message)。如图3B所示,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发现模型的示例,在第二发现模型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图3B中示出了五个终端设备,分别为UE1、UE2、UE3、UE4以及UE5,其中,UE1为发现终端,UE2、UE3、UE4以及UE5为被发现终端。UE1广播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UE1的业务需求。UE2、UE3、UE4以及UE5监听该请求消息,并在接收到该请求消息之后,根据该请求消息携带的信息确定是否满足UE1的业务需求。例如,UE2和UE3确定满足该UE1的业务需求,则向UE1发送回复消息。UE1接收到UE2和UE3发送的回复消息之后,可以选择UE2、UE3中的一个建立单播连接。
应理解的是,上述发现过程的两种发现模型仅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发现过程的发现模型不限于上述两种示例,还可以包括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新的其他发现模型。因此,不应将上文所示的两种发现模型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的限定。
(2)单播连接建立
示例性地,在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中,发起单播连接建立流程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发起终端(initiating UE),例如,第一发现模型中的监听终端和第二发现模型中的发现终端。发起终端的对端可以称为目标终端(target UE),例如,第一发现模型中的通知终端和第二发现模型中的被发现终端。示例性地,在经过发现过程之后,发起终端可以确定可建立单播连接的目标终端,并发起单播连接建立流程。
示例性地,发起终端在经过发现过程之后,可以确定用于单播连接的源L2 ID,以及目标终端的目的L2 ID。例如,该目的L2 ID可以是基于该发现过程获取到的。发起终端在确定该源L2 ID和该目的L2 ID之后,向目标终端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irectcommunication request,DCR)消息,该DCR消息可以携带源L2 ID、目的L2 ID以及用户信息(User Info)。目标终端接收到该DCR消息之后,保存该源L2 ID和该目的L2 ID,并将该源L2ID和该目的L2 ID与当前的单播连接上下文进行关联。示例性地,目标终端可以根据该DCR消息中包括的用户信息确定是否接受发起终端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若目标终端确定接受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则向该发起终端发送单播连接接受(direct communicationaccept,DCA)消息。若该目标终端确定不接受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则向该发起终端发送单播连接拒绝(direct communication reject)消息。
2、用户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 Relay,U2N Relay)技术
U2N Relay技术是一个终端设备帮助另一个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或者说U2N Relay技术是一个终端设备借助另一个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该U2N Relay技术也可以称为中继技术。在U2N Relay通信架构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远端设备(remote UE)和中继设备(relay UE),其中,远端设备可以借助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2N Relay通信架构的示例,图4示出了一个远端设备、一个中继设备以及网络设备,该远端设备借助该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其中,远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通过单播连接链路通信,对应的接口称为PC5。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即通过Uu口进行通信。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为U2N中继通信架构中的控制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图6为U2N中继通信架构中的用户面协议架构的示意图。
示例性地,图5所示的控制面协议栈架构和图6所示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适用于L2U2N中继场景。对于控制面而言,如图5所示,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建立有PC5单播连接链路,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Adapt)、RLC层、MAC层、PHY层。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即gNB)之间为Uu接口,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适配层、RLC层、MAC层、PHY层。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建立有N2接口,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N2接口协议栈(N2 Stack)。另外,远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有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RRC层和PDCP层。远端设备与核心网(5G Core Network,5GC)之间有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层。
对于用户面而言,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建立有PC5单播连接链路,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适配层、RLC层、MAC层、PHY层。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为Uu接口,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适配层、RLC层、MAC层、PHY层。网络设备与核心网之间建立有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 tunnelling protocoluser plane,GTP-U)接口,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N3 Stack。另外,远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有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和PDCP层。远端设备与核心网之间有端对端的协议层包括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协议层。
示例性地,远端设备的数据包在中继设备的PDCP层以下进行中继转发,即中继设备维护中继的RLC承载,包括RLC层、MAC层以及PHY层。此外,在U2N中继通信架构中,控制面协议架构和用户面协议架构在RLC层和PDCP层之间增加了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适配层的主要作用为无线承载的复用和拆分,即适配层支持来自不同PDCP实体的数据可以复用到一个RLC承载上,或者将一个RLC承载上的数据拆分至不同的无线承载。示例性地,适配层还用于区分不同远端设备的数据。示例性地,在PC5接口(即侧行链路)两端的协议栈中的适配层可以称为PC5适配层,在Uu接口两端的协议栈中的适配层称为Uu适配层。
示例性地,中继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前,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可以通过发现过程发送对端,从而获取对端的L2 ID。示例性地,在第一发现模型中,中继设备可以为通知终端,广播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可以携带该中继设备的L2 ID。例如,该通知消息可以为PC5信号(PC5 signal,PC5-S)。远端设备可以为监听终端,监听并接收中继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远端设备接收到该通知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通知消息确定该中继设备的存在。
示例性地,在第二发现模型中,远端设备可以是发现终端,远端设备广播请求消息,以寻找周边的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可以是被发现终端,接收到该请求消息之后确定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发送回复消息,从而使得该远端设备确定该中继设备的存在。示例性地,该请求消息和回复消息为PC5-S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现过程中的通知消息、请求消息以及回复消息都可以称为发现消息,即本申请中的发现消息可以指通知消息、请求消息以及回复消息中的任一个。
示例性地,在U2N Relay通信系统中,为了区分属于不同远端设备的数据,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远端设备分配标识(identifier,ID),用于指示数据所属的远端设备。例如,在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用于向网络设备请求该远端设备的ID。示例性地,该RRC消息可以包括侧行链路用户终端信息(SidelinkUEInformation,SUI)消息。该标识可以称为本地标识(local ID),应用于适配层,用于使中继设备区分不同远端设备的数据,并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端设备建立连接的交互示意图。如图7所示,远端设备建立连接包括如下步骤:
701,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通过发现过程发现周边的中继设备,并从周边的中继设备中选择一个中继设备为其提供中继服务。远端设备选定中继设备之后,与该中继设备建立PC5链路。示例性地,该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Uu链路信号质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该中继设备才能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702,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UI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该SUI消息。该中继设备通过SUI消息向网络设备上报远端设备的L2 ID,以请求网络设备为该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
703,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的,中继设备接收RRC重配置消息。示例性地,网络设备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为该远端设备分配的本地标识发送给中继设备。
704,远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RRCSetupRequest)消息。示例性地,中继设备接收到该RRCSetupRequest消息之后,在适配层添加本地标识,然后将该RRCSetupRequest消息转发至网络设备。
705,网络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远端设备发送RRC建立(RRCSetup)消息。示例性地,该RRCSetup消息的适配层携带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
可理解,远端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在数据包的适配层中携带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中继设备基于该数据包中适配层的本地标识将该数据包路由至对应的远端设备。
在U2N relay通信场景中,远端设备借助一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场景可以称为单跳通信场景,远端设备需要借助多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场景可以称为多跳通信场景。在U2N relay单跳场景中,远端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如图7所示。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2N relay多跳通信系统的示例。该U2N relay多跳通信系统中远端设备通过多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图8以两个中继设备为例,这两个中继设备分别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远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远端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通过PC5链路通信,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PC5链路通信,第一设备和网络设备直接连接,通过Uu口进行通信。远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的上下行数据由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转发。示例性地,该第二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该第一设备和远端设备可以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也可以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U2N relay多跳通信系统只是一种示例,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构成限定。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仅仅出于描述的需要,并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远端设备仅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应用于在U2N relay多跳通信场景中,能够为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8所示的U2Nrelay多跳通信系统。或者,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第二设备,该第一设备、远端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前文所述的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前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关于该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第二设备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一样详述。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9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
该第一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示例性地,该中继设备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即该中继设备第一设备转发数据。因此,该第一跳数信息也可以指第一设备的数据发送到网络设备经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例如,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一设备的数据需要经过第二设备转发至网络设备,即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为1,则该第一跳数信息可以为1。又如,第一设备通过两个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该第一设备的数据需要经过这两个中继设备转发至网络设备,即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为2,则该第一跳数信息可以为2。
可理解,在该第一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时,该第一跳数信息为0。
可选的,该第一跳数信息可以表示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加1,即用于表示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第一设备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该远端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存在单播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不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该第一设备能否提供中继服务,从而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消息。例如,第一设备在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一消息;第一设备在确定不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确定不发送该第一消息。当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较多时,其发送的数据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较大,因此该第一设备不合适作为中继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能够提供中继服务,能够避免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过大,以及保证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从而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发送或不发送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该第一阈值可以是该第一设备的跳数门限,即该第一设备的最大跳数。当该第一设备达到跳数门限时,该第一设备不提供中继服务,即该第一设备不作为中继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可选的,跳数门限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协议预定义,本申请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与该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该第一设备是否达到跳数阈值,从而确定是否该第一设备能否提供中继服务。例如,在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提供中继服务,确定发送在该第一消息。在第一跳数信息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不提供中继服务,确定不发送第一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第一设备是否提供中继服务,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一阈值,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从而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更好的中继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该第一信号质量为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该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
示例性地,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为PC5链路,该第一信号质量可以包括该PC5链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可选的,该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如通知消息)测量该PC5链路的信号质量,或者该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测量该PC5链路的信号质量。示例性地,该第一信号质量可以包括SD-RSRP或SL-RSRP。其中,SD-RSRP为第一设备通过测量第二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的RSRP得到的PC5链路的信号质量,SL-RSRP为第一设备通过接收并测量该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得到PC5链路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地,该第二阈值可以是协议预定义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即第一设备需要满足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才能提供中继服务。
可选的,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第一跳数信息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即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大于该第一阈值,且该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则第一设备确定发送该第一消息。在第一跳数信息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第一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则第一设备确定不发送该第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PC5链路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务,从而避免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因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差而导致远端设备的数据不能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情况,以及保证第一设备在为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9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步骤902和步骤903。
902,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消息。
该第一设备在确定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跳数。示例性地,该第一设备在确定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广播该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第一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例如,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第一发现模型中的通知消息或第二发现模型中的回复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该第一跳数信息。第一设备在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跳数信息,以告知远端设备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以便于远端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使得远端设备能够选择合适的中继设备连接到网络设备。
903,远端设备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该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从而是否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向该第一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例如,远端设备可以在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第一设备接收到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可以向远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接受消息。
示例性地,该远端设备通过确定该第一跳数信息是否满足其跳数需求确定是否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例如,远端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跳数信息是否大于该远端设备接受的最大跳数。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远端设备接受的最大跳数的情况下,远端设备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大于或等于该远端设备接受的最大跳数的情况下,远端设备确定不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接收多个设备发送的多个发现消息,该多个发现消息中的每个发现消息包括其对应的设备的跳数信息,该第一设备为该多个设备中跳数信息较小的一个。
举例来说,远端设备还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用于指示第四设备提供中继服务,该发现消息包括第四跳数信息。远端设备比较该第一跳数信息和第四跳数信息。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四跳数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大于该第四跳数信息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与第四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步骤903可以替换为:远端设备基于第一跳数信息发起单播连接。例如,远端设备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向该第一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例如,在该第一跳数信息是否大于该远端设备接受的最大跳数的情况下,该远端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
可理解,在远端设备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不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的情况下,远端设备不发送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
该远端设备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后,与该第一设备建立PC5链路。远端设备可以基于该PC5链路发送数据,相应的,第一设备基于该PC5链路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为该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提供中继服务,在该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跳数信息,以便于远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是否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避免远端设备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时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过大,使得远端设备能够选择更好的路径连接到网络设备,从而使得远端设备能够有更好的中继服务。
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1001至步骤1003。
1001,远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请求中继服务,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阈值。
示例性地,该第一阈值可以用于表示该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该第二消息可以为该第一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例如,第二消息为第二发现模型中的请求消息。远端设备在需要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二消息,并在该第二消息中携带该第一阈值,以指示该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
示例性地,该第一阈值可以是由协议预定义或网络设备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阈值由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确定。
示例性地,该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越小,该第一阈值越小;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越大,该第一阈值越大。即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能够接受的时延越小,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越小;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至网络设备能够接受的时延越大,远端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跳数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通过第二消息请求中继服务时,在该第二消息中携带该第一阈值,以便于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阈值确定是否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1002,第二设备发送第八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第八消息,该第八消息包括第二跳数信息。
示例性地,该第二跳数信息用于表示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该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即第一设备通过该第二设备网络设备连接。在该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跳数信息为0。
示例性地,该第八消息可以为该第二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例如,第八消息可以为第一发现模型中的通知消息,或第二发现模型中的回复消息。该第二设备在确定能够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八消息,在该第八消息中携带该第二跳数信息,以便于周边的设备(如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二跳数信息选择该第二设备作为中继设备。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设备发送的第八消息中携带的第二跳数信息可以是该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加1。
可理解,第一设备可以在与第二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前接收该第八消息,也可以在与第二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接收该第八消息,本申请不做限制。
1003,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跳数信息确定第一跳数信息。
示例性地,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PC5链路直接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跳数信息为该第二跳数信息加1。例如,该第二跳数信息为1,则该第一跳数信息为0。
可理解,步骤1002和步骤1003可以在步骤1001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1001之后执行,本申请不做限制。即第一设备可以先接收第八消息,也可以先接收第二消息。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先接收第八消息,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时,再根据第二跳数信息确定第一跳数信息。
1004,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跳数信息。
第一设备在确定该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一阈值,且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信号质量为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消息之后,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是否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从而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消息。在该第一设备确定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一消息。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第一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例如第二发现模型中的回复消息。
在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表明该第一设备能够提供中继服务。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表明该第一设备满足该远端设备的跳数需求。因此,在该第一跳数信息小于该第一阈值,且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设备确定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因此发送该第一消息,以指示该第一设备能够为该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示例性地,该第一设备可以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跳数信息,以便于该远端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选择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
可选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一跳数信息可以是该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加1。
1005,远端设备基于第一跳数信息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可理解,关于步骤100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步骤904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1006至步骤1007。
1006,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
示例性地,该第一标识为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网络设备为该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后,通过该第四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便于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四消息确定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标识区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以及为该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示例性地,该第四消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UI消息,以请求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网络设备接收到该SUI消息后,为该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并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
可理解,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该RRC重配置消息。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中继设备,第三设备为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通过第三设备连接,远端设备与第三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直接不存在单播连接。在该远端设备与第三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网络设备为该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并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分别发送至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使得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能够快速地确定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或者,网络设备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再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
可选的,网络设备为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之后,可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远端设备的各个中继设备。
1007,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标识。
示例性地,该第一标识为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第一设备确定该第一标识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消息将该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以便于第二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标识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第二设备接收该第三消息后,确定该第一标识为未记录的标识,则记录该第一标识,以及该第一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将远端设备的数据路由至正确的路径。
示例性地,第二设备可以将该第一标识与第一设备关联,在接收到适配层中携带该第一标识的数据包时,将该数据包转发至第一设备。
示例性地,该第三消息可以为RRC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专用PC5-RRC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为远端设备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示例性地,该远端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可以基于该单播连接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第一设备接收到该RRC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在该RRC建立请求消息的适配层添加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并将该RRC建立请求消息转发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该RRC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在该RRC建立请求消息的适配层获取到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第二设备在确定该本地标识是本地未记录的标识,则记录该本地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并向网络设备转发该RRC建立请求消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消息为PC5-RRC消息。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确定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并通过PC5-RRC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该PC5-RRC消息之后,记录该本地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在第一消息中加入第一跳数信息,有利于远端设备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选择更好的路径连接到网络设备。另外,第一设备确定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消息将该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使得该第二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三消息确定该第一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标识与路由的对应关系将远端设备的数据路由至正确的路径。
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101,第一设备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通过发现过程发现第一设备,并确定与该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在该发现过程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消息,以指示该第一设备通过中继服务。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消息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详述。
1102,第一设备发送向网络设备SUI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该SUI消息。
示例性地,该SUI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L2 ID。该第一设备在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通过SUI消息向网络设备上报远端设备的L2 ID,以请求网络设备为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
可理解,第一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二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UI消息。即第一设备通过PC5链路将该SUI消息传输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该SUI消息之后,将该SUI消息转发至网络设备。
1103,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
示例性地,该第一标识为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网络设备为该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后,通过该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使得该第一设备能够区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以及为该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可理解,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该RRC重配置消息。
1104,远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RRC建立请求消息。
远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RRC建立请求消息后,在适配层添加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并向第二设备转发该RRC建立请求消息。
示例性地,第二设备需要确定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才能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第二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设备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消息或PC5-RRC消息,或网络设备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确定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单播连接和第二单播连接,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远端设备的数据,第二单播连接用于传输第一设备的数据。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在与远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与第二设备建立该第一单播连接,该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该远端设备的数据。例如,第一设备可以在为远端设备转发RRC建立请求消息之前与第二设备建立该第一单播连接,比便于基于该第一单播连接将该RRC建立请求消息转发至第二设备。示例性地,第二设备接收到消息后可以基于接收该消息的单播连接确定该消息是属于第一设备还是远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建立用于传输远端设备的第一单播连接,在后续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的过程中,第一设备通过该第一单播连接将远端设备的数据转发至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基于接收到数据的单播连接区分该数据属于第一设备还是远端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承载包括第一承载和第二承载,该第一承载用于传输远端设备的数据,该第二承载用于传输第一设备的数据。
示例性地,该第一承载可以为PC5 RLC承载。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为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配置第一承载,该第一承载用于传输远端设备的数据。第一设备接收到该远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一承载将该数据包传输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通过传输该数据包的第一承载确定该数据包属于该远端设备。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RRC建立请求消息之前配置该第一承载。
示例性地,该第一承载还用于传输以第一设备作为中继设备的其他设备的数据。例如,第一设备还为第一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则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远端设备的数据时,可以通过该第一承载将第一远端设备的数据转发至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数据和远端设备的数据通过不同的承载传输,使得第二设备能够基于接收到数据的承载区分该第一设备的数据和远端设备的数据。
1105,网络设备向远端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RRC建立消息。
示例性地,该RRC建立消息的适配层中携带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第二设备接收到该RRC建立消息之后,基于该本地标识将该RRC建立消息转发至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再基于该本地标识将该RRC建立消息转发至远端设备。远端设备接收该RRC建立消息,完成与网络设备的RR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远端设备分配本地标识后,可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标识发送至第一设备,再由第一设备通过RRC建立请求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将该本地标识发送至第二设备,使得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能获知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并可以基于该本地标识将该远端设备的数据路由至正确的路径。
请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201,远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该寻呼标识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示例性地,该寻呼标识可以包括5G系统临时移动用户标识(5G system-temporarymobile subscription identifier,5G-S-TMSI)或者非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I-RNTI),该远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RRC_IDLE)或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
示例性地,远端设备可以在需要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帮忙监听寻呼的情况下,发送该第五消息,以将寻呼标识上报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五消息之后,将该寻呼标识与远端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进行关联,并为该远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
1202,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该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通过第六消息向网络设备上报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以及寻呼标识,以便于网络设备能够基于第一标识确定该远端设备连接到网络设备的路径,以及该路径上的中继设备(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可理解,该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消息。
示例性地,在第一设备处于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六消息时,需要第二设备进行转发。在该种情况下,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六消息之后,可以直接对该第六消息进行转发,无需解析该第六消息。
在该第一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该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还可以包括该第一设备的寻呼标识。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六消息之后,对该第六消息进行解析得到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并将该寻呼标识与该第一设备进行关联。第二设备对该第六消息进行解析后,基于该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生成第九消息,并将该第九消息发送至网络设备。
示例性地,该第九消息可以为RRC消息。
可理解,在该第二设备为RRC连接态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将该第九消息发送至网络设备。在该第二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将该第九消息发送至该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若该第二设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则不发送该第九消息。
1203,网络设备发送第七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该第七消息用于寻呼远端设备。
示例性地,该第七消息可以为寻呼消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专用消息将寻呼消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示例性地,该第七消息的适配层中携带该第一标识。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专用的下行链路信道将第七消息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确定出该第七消息中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之后,将该第七消息转发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七消息之后,基于该第七消息的适配层中的第一标识确定将该第七消息转发至远端设备。可理解,在该第二设备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该第七消息发送至第二设备,而不需要广播寻呼消息。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标识确定远端设备连接到网络设备的路径上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中继设备,并寻呼该路径上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中继设备,以使该路径上的中继设备都进入RRC连接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该第一中继设备为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即远端设备通过该第一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该第一中继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示例性地,该第七消息包括该第一中继设备的寻呼标识,该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该第七消息后,为远端设备转发该第七消息,并进入RRC连接态。
本申请中,该第七消息可以用于寻呼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中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中继设备(如第一中继设备)。示例性地,在该第一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七消息之后,进入RRC连接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远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时,该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也需处于RRC连接态,以便于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七消息寻呼该第一中继设备,使得该第一中继设备能够快速地进入RRC连接态。
1204,第一设备转发第七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第七消息。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基于该第七消息的适配层中的第一标识确定将该第七消息转发至远端设备,从而实现了帮助远端设备监听寻呼的过程。远端设备接收该第七消息之后,基于该第七消息进入RRC连接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需要第一设备帮助监听寻呼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设备上报其寻呼标识。第一设备再将该远端设备的本地标识和寻呼标识上报至网络设备,以便于网络设备在确定寻呼该远端设备时,可以直接将寻呼消息发送至第一设备,而无需广播该寻呼消息,能够提高寻呼效率。
请参见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3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该第一跳数信息用于表示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该第一设备通过该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步骤901或图10所示的步骤1003中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2,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跳数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步骤902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3,远端设备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步骤903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4,远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该寻呼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2所示的步骤1201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5,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2所示的步骤1202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6,网络设备发送第七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该第七消息用于寻呼该远端设备。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2所示的步骤1203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1307,第一设备转发该第七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第七消息。
可理解,关于步骤130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2所示的步骤1204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跳数信息,以便于远端设备能够基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远端设备在需要第一设备为其监听寻呼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寻呼标识上报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再将该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上报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确定寻呼远端设备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寻呼消息发送至第一设备,而无需广播该寻呼消息,提高了寻呼的效率。第一设备接收到该寻呼消息之后可以将该寻呼消息转发至远端设备,从而实现了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请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401,远端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1402,远端设备发送第十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十消息,该第十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十消息之后,可以将该寻呼标识与远端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进行关联。
1403,第一设备发送第十一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第十一消息,该第十一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连接态,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十一消息将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上报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十一消息之后,可以将该寻呼标识与第一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进行关联。
示例性地,该第一设备可以为多个远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该多个远端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上报其寻呼标识。第一设备可以通过该第十一消息向第二设备上报需要帮助监听寻呼的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
1404,网络设备广播寻呼消息,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该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在确定寻呼远端设备的情况下,广播该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携带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第二设备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解析出该寻呼消息中携带的标识。第二设备确定该寻呼消息中携带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的情况下,确定将该寻呼消息转发至第一设备。
1405,第二设备转发寻呼消息,相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寻呼标识。
示例性地,第二设备确定寻呼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该寻呼标识相关联的单播连接将该寻呼消息转发至第一设备。
1406,第一设备转发寻呼消息,相应的,远端设备接收该寻呼消息。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接收到该寻呼消息之后,确定该寻呼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则通过与该寻呼标识相关联的单播连接将该寻呼消息转发至远端设备。远端设备接收到该寻呼消息后进入RRC连接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寻呼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寻呼消息生成第二寻呼消息,该第二寻呼消息包括与第一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相关联的寻呼标识(如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第二设备将该第二寻呼消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可理解,该寻呼消息中可以包括多个寻呼标识,第二寻呼消息包括该多个寻呼标识中与第一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相关联的寻呼标识。第一设备接收到该第二寻呼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第二寻呼消息生成第三寻呼消息,该第三寻呼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并通过该远端设备对应的单播连转发该第三寻呼消息。在该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之后,可以基于该寻呼消息生成第二寻呼消息,无需将寻呼消息全部转发,能够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以为远端设备转发系统消息广播(systeminformation broadcast,SIB)消息。示例性地,该第十消息包括该远端设备请求的SIB类型,该第十消息可以为PC5-RRC消息。例如,远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PC5-RRC消息向第一设备上报请求的SIB类型。第一设备再通过第十一消息向第二设备上报该SIB类型。第二设备确定该远端设备请求的SIB类型后,触发按需(on-demand)系统消息(system information,SI)/SIB请求步骤,第二设备将获取的SI(s)/SIB(s)发送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再通过PC5-RRC消息将该SI(s)/SIB(s)发送给远端设备。
可选的,在远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的情况下,可以由该远端设备触发on-demandSI/SIB请求流程获取SIB(s)。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设备可以将自身的寻呼标识或请求的SIB类型上报给其连接到网络设备的路径上的中继设备(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中继设备接收到对应的寻呼消息或SIB消息之后,将该寻呼消息或SIB消息转发到对应的远端设备,从而实现了该路径上的中继设备帮助远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或SIB消息。
以下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本申请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将结合图15至图17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501、发送单元1502以及接收单元150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第一设备。即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示例性的,该第一设备可以是波束成型发射设备或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处理单元1501,用于确定第一跳数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者不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用于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第二消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第四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第五消息;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发送第六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转发第七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第八消息。
可理解,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第一消息、该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四消息、第五消息、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第八消息等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示例性的,该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步骤902、图10所示的步骤1004、步骤1007、图12所示的步骤1202、图13所示的步骤1302、步骤1305、图14所示的步骤1403的发送步骤。该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1001、步骤1002、步骤1007中、图11所示的步骤1103的接收步骤、图12所示的步骤1201、步骤1203、图13所示的步骤1304、步骤1306以及图14所示的步骤1402、步骤1405中的接收步骤。
复用图15,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远端设备。即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波束成型接收设备或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第一消息;
处理单元1501,用于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用于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发送第五消息。
可选的,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
可理解,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五消息以及该第七消息等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示例性的,接收单元1503还可以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步骤902、图10所示的步骤1004、图11所示的步骤1105、图12所示的步骤1204、图13所示的步骤1302、步骤1307、图14所示的步骤1406中的接收步骤。发送单元1502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1001、图11所示的步骤1104、图12所示的步骤1201、图13所示的步骤1304、图14所示的步骤1402中的发送步骤。
复用图15,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网络设备。即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波束成型接收设备或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第六消息;
发送单元1502,用于发送第七消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还用于发送第四消息。
可理解,关于该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第四消息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示例性的,发送单元1502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1006、图11所示的步骤1103、步骤1105、图12所示的步骤1203、图13所示的步骤1306、图14所示的步骤1404的发送步骤。接收单元1503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1所示的步骤1102、步骤1104、图12所示的步骤1202、图13所示的步骤1305的接收步骤。
复用图15,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文示出的第二设备。即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或功能等。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波束成型接收设备或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第三消息;
处理单元1501,用于记录第一标识。
可选的,发送单元1502,用于发送第八消息。
可理解,关于该第三消息、第一标识以及第八消息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说明仅为示例,对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具体功能或执行的步骤等,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示例性的,发送单元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1002的发送步骤。接收单元1503还可以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步骤1007、图14所示的步骤1404的接收步骤。
示例性的,该接收单元1503和发送单元1502还可以用于接收和转发第四消息、SUI消息、RRC重配置消息、RRC建立请求消息、RRC建立消息、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寻呼消息。关于该第四消息、SUI消息、RRC重配置消息、RRC建立请求消息、RRC建立消息、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寻呼消息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第二设备,以下介绍所述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第二设备可能的产品形态。应理解,但凡具备上述图15所述的第一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形态的产品,或者,但凡具备上述图15所述的远端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形态的产品,或者,但凡具备上述图15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形态的产品,或者,但凡具备上述图15所述的第二设备的功能的任何形态的产品,都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还应理解,以下介绍仅为举例,不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第二设备的产品形态仅限于此。
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处理单元1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发送单元1502可以是发送器,接收单元1503可以是接收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集成于一个器件,例如收发器。或者,处理单元1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电路),发送单元1502可以是输出接口,接收单元1503可以是输入接口,该输入接口和该输出接口可以集成于一个单元,例如输入输出接口。以下将详细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处理单元1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发送单元1502和接收单元1503集成于一个器件,例如收发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被耦合等,对于处理器和收发器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图16所示,该通信装置16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20和收发器1610。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处理器1620,用于确定第一跳数信息,以及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消息或确定不发送第一消息;收发器1610,用于发送第一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四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五消息,以及发送第六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以及转发第七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八消息等。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远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收发器1610,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1620,用于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发送第五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接收第七消息等。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收发器1610,用于接收第六消息以及发送第七消息。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发送第四消息等。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收发器1610,用于接收第三消息;处理器1620,用于记录第一标识。可选的,收发器1610,还用于发送第八消息等。
可理解,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第一消息、该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四消息、第五消息、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第八消息等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可理解,对于处理器和收发器的具体说明还可以参考图15所示的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16所示的通信装置的各个实现方式中,收发器可以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该接收机用于执行接收的功能(或操作),该发射机用于执行发射的功能(或操作)。以及收发器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他设备/装置进行通信。
可选的,通信装置16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6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630和处理器16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620可能和存储器1630协同操作。处理器1620可可以执行存储器16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选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1610、处理器1620以及存储器16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6中以存储器1630、处理器1620以及收发器1610之间通过总线1640连接,总线在图16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包括但不限于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非易失性存储器,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等。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如本申请示出的通信装置等)读和/或写的任何存储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处理器1620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1630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161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天线,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1620可以读取存储器1630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162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1620,处理器1620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具有比图16更多的元器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上所示的处理器和收发器所执行的方法仅为示例,对于该处理器和收发器具体所执行的步骤可参照上文介绍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处理单元1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逻辑电路,发送单元1502可以是输出接口,接收单元1503可以是输入接口,该输入接口和该输出接口可以集成于一个单元,例如输入输出接口。该输入输出接口,又或者称为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或接口等等。如图17所示,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1701和接口1702。即上述处理单元1501可以用逻辑电路1701实现,发送单元1502和接收单元1503可以用接口1702实现。其中,该逻辑电路1701可以为芯片、处理电路、集成电路或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芯片等,接口1702可以为通信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管脚等。示例性的,图17是以上述通信装置为芯片为例出的,该芯片包括逻辑电路1701和接口170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电路和接口还可以相互耦合。对于逻辑电路和接口的具体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当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或功能或步骤时,逻辑电路1701,用于确定第一跳数信息,以及根据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消息或确定不发送第一消息;接口1702,用于输出第一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二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出第三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四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五消息,以及输出第六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七消息,以及输出第七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八消息。
示例性的,当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远端设备执行的方法或功能或步骤时,接口1702,用于输入第一消息;逻辑电路1701,用于基于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出第二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出第五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入第七消息。
示例性的,当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或功能或步骤时,接口1702,用于输入第六消息以及输出第七消息。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出第四消息。
示例性的,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或方法或功能时,接口1702,用于输入第三消息;逻辑电路1701,用于记录第一标识。可选的,接口1702,还用于输出第八消息等。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理解,关于该第一跳数信息、第一消息、该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第四消息、第五消息、第六消息、第七消息以及第八消息等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上文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的方法的相关描述等,这里不再详述。
对于图17所示的各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参考上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第二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等)。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远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远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代码,当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远端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操作和/或处理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的技术效果。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者不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跳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发送或不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第一阈值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所述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信号质量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和所述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发送或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或者,
在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中继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单播连接和第二单播连接,所述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承载包括第一承载和第二承载,所述第一承载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远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所述寻呼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所述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基于所述第五消息生成,所述第六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七消息转发至所述远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跳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包括第二跳数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跳数信息。
1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端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跳数信息,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中继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所述远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跳数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单播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跳数信息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中继服务,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由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网络设备的时延需求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寻呼标识,所述寻呼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监听寻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寻呼标识,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寻呼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寻呼所述远端设备,所述第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寻呼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还用于寻呼第一中继设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远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
2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远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中继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远端设备的中继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记录所述第一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存在第一单播连接和第二单播连接,所述第一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单播连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远端设备转发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承载包括第一承载和第二承载,所述第一承载用于传输所述远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八消息,所述第八消息包括第二跳数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设备的中继设备的数量。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或模块。
3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以使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第一设备、远端设备、网络设备、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远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34729.0A 2022-08-04 2022-08-04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7560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729.0A CN117560739A (zh) 2022-08-04 2022-08-04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CT/CN2023/104612 WO2024027412A1 (zh) 2022-08-04 2023-06-30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729.0A CN117560739A (zh) 2022-08-04 2022-08-04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0739A true CN117560739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4729.0A Pending CN117560739A (zh) 2022-08-04 2022-08-04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0739A (zh)
WO (1) WO20240274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6633B1 (en) * 2013-01-17 2020-03-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in proximity-based service
CN108307489A (zh) * 2016-08-11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9729566B (zh) * 2017-10-27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5336337A (zh) * 2019-12-19 2022-11-1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中继寻呼远程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412A1 (zh)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89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TWI681687B (zh) 處理尋呼的方法和裝置
WO202002020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37284A1 (zh)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106792A1 (en)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175101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mmunicating with directional beams
US1141892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59363A1 (zh) 多播广播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220217509A1 (en) Network slice multicas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4740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00043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150045A (zh)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2021165A1 (zh) 中继发现方法和终端
WO2024027412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2082434A1 (zh) 用于终端间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93177A1 (zh) QoE测量结果的获取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9028918A1 (zh) 一种设备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528426A (zh) 组播广播业务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678225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TW202337258A (zh) 用於發現進程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N11555085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209081A (zh)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N1175450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7859385A (zh) 针对sl的复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6825A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