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042A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042A
CN117545042A CN202210920848.0A CN202210920848A CN117545042A CN 117545042 A CN117545042 A CN 117545042A CN 202210920848 A CN202210920848 A CN 202210920848A CN 117545042 A CN117545042 A CN 11754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terminal equipment
remote
access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0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晓丹
彭文杰
姚楚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08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50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0194 priority patent/WO20240276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在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时,远端终端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然后远端终端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能够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从而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保障成功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需要用到中继技术,即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协助另一个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远端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的协作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而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可能需要为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即远端终端设备既可以直接与接入网设备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的协作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在为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的场景中,如何保障多路径的成功配置,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用以保障成功地为终端设备配置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远端终端设备或应用于远端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远端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远端终端设备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该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该远端终端设备根据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上述方案,接入网设备与远端终端设备之间存在直连路径,在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时,远端终端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然后远端终端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能够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从而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保障成功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根据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确定需要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该方案,远端终端设备根据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判断是否需要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如果不需要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则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发送用于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的指示信息,从而节约信令开销。如果需要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则发送该指示信息,保证能够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从而保障成功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配置消息还包括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远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
该方案,远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状态信息准确地获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基站在配置消息中携带状态信息,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消息携带状态信息,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该状态信息是携带于一个不同于上述配置消息的其它消息中发送至远端终端设备。本申请不限定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状态信息的具体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响应于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该方案,通过配置完成消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不需要发送额外的消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配置完成消息。其中,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是Uu空口。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该请求消息可以是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单播连接建立回复消息。
该方案,通过请求消息携带指示信息,不需要发送额外的消息来携带指示信息,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用于请求建立与中继服务相关的单播连接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或边链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SL MAC CE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确定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在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的过程或配置多路径完成之后,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有助于避免错误的执行多路径配置。后续,接入网设备可以重新为该远端终端选择中继终端设备,并配置接入网设备、新的中继终端设备以及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确定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通过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在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的过程或配置多路径完成之后,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小区,并配置远端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三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失败指示信息,该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在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的过程或配置多路径完成之后,如果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有助于接入网设备能够及时感知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不可用,并重新为该远端终端设备选择中继终端设备以及配置链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该候选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或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其中,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可以是一个指示信息,或者是该候选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或者不支持多路径中继。
上述方案,由远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候选终端设备,然后接入网设备从中选择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远端终端设备的中继终端设备,有助于实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中继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对应的该候选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中继终端设备或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中继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该中继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能够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从而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保障成功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进入RRC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SL MAC CE信令或来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远端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
该方案,通过请求消息携带指示信息,不需要发送额外的消息来携带指示信息,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用于请求建立与中继服务相关的单播连接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该方案,当远端终端设备能够自己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监听并向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该接入网设备发出的控制面信令,可以减少中继终端设备的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失败指示信息,该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对应的该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接入网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状态信息,该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该状态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该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该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
上述方案,接入网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时,接入网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的状态信息,从而远端终端设备能够获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进而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去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使得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保障成功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接入网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接入网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该方案,当远端终端设备能够自己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监听并向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该接入网设备发出的控制面信令,可以减少中继终端设备的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远端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该候选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或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该接入网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从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中选择该中继终端设备。
上述方案,由远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候选终端设备,然后接入网设备从中选择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远端终端设备的中继终端设备,有助于实现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中继终端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远端终端设备或应用于远端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远端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远端终端设备选择中继终端设备;该远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该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RRC重建立消息;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该RRC重建立完成消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
其中,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目标层2标识(L2 ID)。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远端终端设备的源层2标识(L2 ID)。
上述方案,在远端终端设备的重建立流程完成后,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远端终端设备选择的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有助于实现远端终端设备的多路径的快速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之前,该远端终端设备建立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并触发中继终端设备上报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上述方案,接入网设备基于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的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以及从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或远端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远端终端设备配置多路径中继,从而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建立多路径中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远端终端设备选择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包括:远端终端设备从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中选择一个终端设备作为中继终端设备。其中,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是该小区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一个终端设备,或者是该小区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
当然,远端终端设备选择的中继终端设备与该远端终端设备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小区,但远端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与中继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属于同一个接入网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远端终端设备或应用于远端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远端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远端终端设备确定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快速重新建立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接入网设备重新选择一个中继终端设备并建立相应多路径中继,有助于实现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确定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通过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快速重新建立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有助于实现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三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该远端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失败指示信息,该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该方案,如果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但后续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又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知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快速重新建立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接入网设备重新选择一个中继终端设备并建立相应多路径中继,有助于实现为远端终端设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中继终端设备或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中继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失败指示信息,该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接入网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接入网设备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该方案,当远端终端设备能够自己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监听并向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该接入网设备发出的控制面信令,可以减少中继终端设备的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接入网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包括:当该远端终端设备能够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该接入网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不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当该远端终端设备不能够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该接入网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状态信息,该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该状态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该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该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中继终端设备或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以中继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该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该方案,当远端终端设备能够自己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监听并向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该接入网设备发出的控制面信令,可以减少中继终端设备的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通知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该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该中继终端设备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确定需要为该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该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该中继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用于远端终端设备的芯片或模块。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用于中继终端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远端终端设备,和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中继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接入网设备。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第七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第八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中继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SLU2N Relay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3为L2 SL U2N Relay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multi-path Relay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5为multi-path Relay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的示意图;
图8(b)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的示意图;
图8(c)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的示意图;
图8(d)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的示意图;
图8(e)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通信系统1000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120a-120j。其中,110a是基站,110b是微站,120a、120e、120f和120j是手机,120b是汽车,120c是加油机,120d是布置在室内或室外的家庭接入节点(home access point,HAP),120g是笔记本电脑,120h是打印机,120i是无人机。其中,同一个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比如,图1中的手机有120a、120e、120f和120j,手机120a可以接入基站110a,连接汽车120b,与手机120e直连通信以及接入到HAP,手机120b可以接入HAP以及与手机120a直连通信,手机120f可以接入为微站110b,连接笔记本电脑120g,连接打印机120h,手机120j可以控制无人机120i。
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接入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基站作为接入网设备的一个举例进行描述。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和UE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UE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基站和UE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基站和UE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120j来说,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UE,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UE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UE功能的通信装置。
基站和UE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UE和UE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兹(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一、边链路(sidelink)通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UE与UE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不借助网络,直接进行UE与UE之间的通信。UE与UE之间的接口称为PC5接口,类似于UE与基站之间的Uu接口。UE与UE之间的链路称为sidelink。sidelink通信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在车联网中,每个车即为一个UE,UE与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经过网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时延。可以理解的是,边链路也可叫做侧链路,侧行链路,旁链路等。
二、sidelink上的广播、单播、组播
sidelink上的广播通信类似于基站广播系统信息,即UE不做加密对外发送广播业务数据,任何在有效接收范围内的其他UE,如果对该广播业务感兴趣都可以接收该广播业务的数据。
sidelink上的单播通信类似于UE与基站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之后进行的数据通信,需要两个UE之间在先建立单播连接。在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两个UE可以基于协商的标识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可以加密,也可以不加密。
sidelink上的组播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组内所有UE之间的通信,组内任一UE都可以收发该组播业务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关注sidelink上的单播通信。sidelink上的一次单播通信对应于一对源层二标识(source layer-2identifier,source L2 ID)和目的层二标识(destinationlayer-2identifier,destination L2 ID)。每个sidelink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协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的子头中一般会包含该源L2 ID和目的L2 ID,以使得数据能够从发送端传输至正确的接收端。
三、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
无线承载是基站为UE分配的一系列协议实体及配置的总称,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协议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实体和物理层(PHY)分配的一系列资源等。无线承载分为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 bearer,DRB)和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前者用于承载数据,后者用于承载信令消息。在sidelink通信场景中,UE和UE之间通信通过sidelink无线承载(sidelinkradio bearer,SLRB),包括sidelinkDRB和sidelink SRB。在协议文本中,无线承载配置一般只包含PDCP层和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的配置,RLC层以下的协议实体称为RLC承载,且相应的配置在RLC承载配置中给出。
四、RLC承载(RLC bearer)
RLC承载指RLC层以下的协议实体及配置,为无线承载的下层部分,包括RLC协议实体和逻辑信道等一系列资源。一个RLC承载和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通常地,一个RLC承载和一个PDCP实体相关联,即一个RLC服务于一个无线承载RB。
五、发现过程(discovery procedure)
一个支持邻近服务的UE通过发现过程,寻找附近的UE,并和其建立单播连接,进行后续的sidelink通信。UE的discovery协议层生成发现消息,递交给PDCP层,并通过底层发送给对端UE。
发现过程有模型A(Model A)和模型B(Model B)两种模型。模型A中,UE可以分为公告UE(Announcing UE)和监控UE(Monitoring UE)。Announcing UE广播发现消息(discovery message),该发现消息又称为公告消息(announcement message),公告消息中可以携带Announcing UE的特定信息,例如指示可提供业务类型的中继服务码(relayservice code,RSC),用于周边UE判断是否需要Announcing UE可提供的业务类型。邻近的Monitoring UE监测并接收到公告消息后,根据公告消息中携带的内容判断是否把Announcing UE作为sidelink通信的对端UE。模型B中,UE可以分为Discoverer UE和Discoveree UE。Discoverer UE广播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又称为请求消息(solicitationmessage),请求消息中携带了discoverer UE所感兴趣的业务类型的信息。discoveree UE监测并接收到请求消息后,若发现自己满足discoverer UE的业务需求,则会给discovererUE回复另一条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也称为响应消息(response message)。
与sidelink通信类似,发现消息中携带了源L2 ID和目的L2 ID,用于UE发送或接收发现消息。源L2 ID由发送UE自行分配,目的L2 ID为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default目的L2ID。
六、单播连接建立
在发现过程之后,UE之间通过单播连接建立流程建立单播连接,发起单播连接建立流程的UE称为启动UE(initiating UE),initiating UE的对端UE称为目标UE(targetUE)。发现流程之后,initiating UE给target UE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irectcommunication request,DCR)消息,其中携带了initiating UE的L2 ID,target UE的L2ID以及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上层应用层相关的信息。target UE收到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通过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若可以接受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则给initiating UE回复单播连接接受(directcommunication accept,DCA)消息,否则,给initiation UE回复单播连接拒绝(directcommunication reject,DCR)消息。
在上述模型A中,monitoring UE找到合适的对端UE之后,即可以主动发起单播连接建立过程。在上述模型B中,discoverer UE收到合适的discoveree UE的回复消息后,即可以发起单播建立流程。
七、边链路UE到网络中继(也称为sidelinkUE-to-Network Relay、SLUE-to-Network Relay或SL U2N Relay)
SL U2N Relay是一个UE帮助另一个UE和基站进行通信的技术,也叫中继技术。图2为SL U2NRelay的通信架构示意图。远端UE(Remote UE)通过中继UE(Relay UE)的协作,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通过sidelink通信,对应的接口称为PC5,Relay UE和基站直接连接,即通过Uu口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SL U2N Relay的层2(L2)场景,以下简称为L2 SL U2NRelay。图3为L2SL U2NRelay的协议栈示意图。Remote UE的数据包在Relay UE的PDCP层以下进行中继转发,即Relay UE仅维护中继的RLC承载,包括RLC层、MAC层以及PHY层。因此,Remote UE和基站之间有端对端的PDCP层、SDAP层和RRC层,但没有端对端的RLC层、MAC层和PHY层。
该协议架构在RLC层和PDCP层之间增加了边链路中继适配协议(sidelink relayadaptation protocol,SRAP)层。SRAP层的主要作用是无线承载的复用和解复用,即支持不同的无线承载可以复用到一个RLC承载上以及对应的解复用过程。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的RLC承载称为PC5 Relay RLC channel/承载,Relay UE和基站之间的RLC承载称为UuRelay RLC channel/承载。基站会给Remote UE和Relay UE进行SRAP配置,SRAP配置可包含Remote UE的SRB ID/DRB ID与Uu Relay RLC channel/PC5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得Remote UE的数据可以正确的通过Relay UE进行中继转发。具体地,基站会给Remote UE配置无线承载(SRB或DRB)和PC5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给Relay UE配置Remote UE的无线承载与Uu/PC5 Relay RLC channel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以上行为例,Remote UE的SRAP层从PDCP层接收到PDCP PDU之后,会在SRAP头中添加Remote UE ID信息和无线承载(SRB或DRB)的ID信息,当Relay UE的适配层从PC5Relay RLC channel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基站配置的映射关系,递交至正确的UuRelay RLC channel,基站侧从Uu Relay RLC channel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将根据SRAP头中的Remote UE ID信息和无线承载ID信息,递交至对应的PDCP层进行处理。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过程和上行方向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中,Remote UE ID信息可以为remote UE的Local ID,Local ID是基站为Remote UE分配的UE标识,Local ID用于Remote UE的上下行数据发送,通过在SRAR头中添加该标识,可以使得Relay UE和基站识别数据包所属的Remote UE。
八、多路径中继(也称为multi-path Relay)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路径”指的是通信路径或通信链路。
作为SL U2N Relay的演进,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在研究多路径中继(multi-path Relay)方案。图4为multi-path Relay通信架构示意图。Remote UE同时通过一条直接(direct)链路和一条间接(indirect)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Remote UE与Relay UE位于同一个基站的小区覆盖范围内。direct链路上,Remote UE与基站直接通过Uu口进行通信。indirect链路上,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连接并通信,也可以通过非3GPP链路进行通信。Remote UE通过两条链路上的同时收发相同或者不同的数据,来提高数据收发的吞吐率和可靠性。
图5为multi-path Relay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图5的(a)为基于L2 SL U2N Relay的协议栈架构示意图,Remote UE和Relay UE之前通过sidelink连接,因此该架构是在L2SL U2N Relay协议栈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Remote UE与基站之间直接通信的协议栈。图5的(b)为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通过非3GPP连接时的协议栈架构,其中Remote UE和Relay UE,Relay UE和基站之间有适配层,但对于SRAP层,可以有SRAP层,也可以没有SRAP层,具体根据Remote UE承载复用的需求进行取舍。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为远端UE配置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多路径。在配置多路径之前,远端UE与基站之间存在直接路径,即远端UE能够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Uu空口与基站通信,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为远端UE配置中继UE,远端UE可以通过该中继UE与基站进行通信。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a,基站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远端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地,远端UE通过该接口接收该RRC重配置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RRC重配置消息,也可以称为RRC配置消息,RRC消息,重配置消息或配置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消息的名称不做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
该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示例性的,该中继UE的信息可以是中继UE的源L2 ID、中继UE的源地址等。
可选的,该RRC重配置消息中还可以包括SRAP配置信息,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端对端承载配置信息,或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的PC5中继RLC信道/承载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SRAP配置信息包括远端UE的SRB ID/DRB ID与PC5中继RLC信道/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602a,远端UE根据中继UE的信息,向中继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不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当远端UE收到RRC重配置消息,远端UE就会向中继UE发送该指示信息。中继UE收到指示信息后,如果中继UE已经处于RRC连接态,则中继UE忽略该指示信息,如果中继UE处于RRC空闲态(RRC_IDLE)或RRC去激活态(RRC INACTIVE),则中继UE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进入RRC连接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感知,可以理解为确定、判断或检查,这里做统一描述,后续不赘述。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例如在上述步骤601a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中继UE的RRC状态。如果远端UE确定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连接态,则中继UE不向中继UE发送上述指示信息,如果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远端UE确定需要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则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上述指示信息。因此,如果中继UE收到指示信息,则中继UE根据指示信息,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进入RRC连接态。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但无论中继UE的RRC状态是什么,远端UE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都会向中继UE发送该指示信息。也即是该RRC重配置消息触发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该指示信息,该中继UE的RRC状态具体是什么,并不影响远端UE发送该指示信息。
步骤603a,处于RRC连接态的中继UE向基站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sidelink UEinformation,SUI)。相应地,基站接收该SUI。
该SUI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或中继UE的信息。
该中继UE的信息可以是中继UE的源L2 ID或源地址等。
该远端UE的信息可以是远端UE的目的L2 ID或目标地址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该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进入RRC连接态,则执行该步骤603a。如果中继UE在收到指示信息之前已经处于RRC连接态,则中继UE在先可能就已经向基站上报了中继UE的信息,因此该步骤603a可以执行,也可以跳过(即不执行该步骤603a)。
步骤604a,基站在收到来自中继UE的SUI之后,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相应地,中继UE接收该RRC重配置消息。
该RRC重配置消息包括SRAP配置信息、中继UE与基站之间的Uu中继RLC信道/承载配置信息,或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的PC5中继RLC信道/承载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SRAP配置信包括远端UE的SRB ID/DRB ID与PC5中继RLC信道/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远端UE的SRB ID/DRB ID与Uu中继RLC信道/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为远端UE配置中继UE,并且在中继UE处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的情况下,激活该中继UE,使得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从而保障成功地为远端UE配置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多个路径,从而能够提升远端UE与基站之间通信的可靠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一种实现方法中,在远端UE被配置多路径的场景中,例如该远端UE被配置多路径的流程中或完成多路径配置之后,基站可以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中继UE确定是否需要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中继UE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远端UE转发基站的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远端UE转发基站发出的控制面信令。其中,该控制面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或寻呼消息等。可以理解的是,该远端UE可以是采用如图6(a)所示方式被配置多路径,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被配置多路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也就是说基站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的流程可以独立于图6(a)所示流程,也可以与图6(a)所示流程耦合。
其中,如果基站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的方案是与上述图6(a)的实施例相结合实施,则可以通知信息在上述步骤604a的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该通知信息,或者是通过其它单独的消息(如RRC信令或MAC CE信令等)发送该通知信息。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中,该通知信息可以指示中继UE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为3GPPR17中继服务或3GPP R18中继服务。其中,当通知信息指示中继UE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为3GPP R17中继服务,则该中继UE用于为远端UE提供SL U2N Relay,当通知信息指示中继UE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为3GPP R18中继服务,则该中继UE用于为远端UE提供multi-pathRelay,也即提供多路径中继服务。
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中,该通知信息指示中继UE需要为远端UE转发基站的控制面信令或不需要为远端UE转发基站的控制面信令。
比如,若通知信息指示中继服务类型为3GPP R17中继服务,或者指示中继UE需要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则基于该通知信息,中继UE可以确定远端UE只能通过间接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或者远端UE和基站之间不能够直接进行控制面信令的收发,因此远端UE不能直接从基站接收控制面信令,从而中继UE将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例如,中继UE转发系统消息给远端UE。或者中继UE计算远端UE的寻呼时隙并在远端UE的寻呼时隙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如果中继UE监听到了基站需要发送给远端UE的寻呼消息,则中继UE根据寻呼消息中的远端UE的标识信息,将寻呼消息发送给远端UE。该方法可以提升远端UE的通信可靠性。
再比如,如果该通知信息指示中继UE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为3GPP R18中继服务,或指示不需要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基于该通知信息,中继UE确定远端UE既可以通过间接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直接链路与基站通信,因此远端UE可以直接从基站接收控制面信令。从而中继UE可以不需要为远端UE转发基站发送给远端UE的控制面信令,而是由远端UE自己直接从基站接收控制面信令。该方法可以减少中继UE的信令开销。
可选地,基站可以是在不需要中继UE提供控制面信令的中继转发时,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因此,如果中继UE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则默认中继UE需要为远端UE提供控制面的中继转发服务。
可选地,基站可以是在需要中继UE提供控制面信令的中继转发时,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因此,如果中继UE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则默认中继UE不需要为远端UE提供控制面的中继转发服务。
下面结合图6(a)的实施例,介绍上述指示信息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法,以及在相应实现方法下对应流程。
方法1,指示信息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说指示信息通过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用于响应RRC重配置消息,用于表明RRC重配置已经完成。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也可以称为RRC配置完成消息,RRC完成消息,重配置完成消息、配置完成消息、完成消息或响应消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消息的名称不做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在图6(a)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该图6(b)的实施例是图6(a)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图6(a)中的指示信息具体是图6(b)中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远端UE可以根据中继UE的RRC状态,确定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方式。其中,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方式可以是:远端UE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是远端UE通过中继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也即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然后中继UE将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转发给基站。
比如,如果远端UE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远端UE确定需要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并通过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也即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由中继UE将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转发给基站,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能够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如果远端UE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连接态,则远端UE可以通过远端UE和基站之间的直连链路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或者远端UE也可以将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发给中继UE,然后中继UE将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发给基站。
再比如,中继UE并不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直接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继UE收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后,如果中继UE当前处于RRC空闲态或者RRC非激活态,则中继UE需要进入RRC连接态。然后中继UE向基站转发该RRC重配置消息(即步骤b)。该步骤b与步骤603a的顺序不限。
可选的,在步骤602a之前,如果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没有建立单播连接,则远端UE先与中继UE建立单播连接(即步骤a),例如,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
方法2,指示信息携带于请求消息中,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该请求消息可以是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单播连接建立回复消息。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在图6(a)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该图6(c)的实施例是图6(a)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图6(a)中的指示信息通过图6(c)中的单播连接建立流程发送给中继UE,也即在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
具体的,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没有建立单播连接,因此在步骤601a之后,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上述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即步骤602a)。
一种实现方法中,如果远端UE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远端UE确定需要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然后在上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中继UE收到该请求消息后,一方面建立与远端UE之间的单播连接,另一方面,中继UE根据指示信息,进入RRC连接态。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中继UE并不感知中继UE的RRC状态,直接在上述请求消息中携带该指示信息。中继UE收到该请求消息后,一方面建立与远端UE之间的单播连接,另一方面,如果中继UE当前处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中继UE还需要进入RRC连接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显式的指示信息,比如是二进制指示信息或枚举型指示信息等,该指示信息显式地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或者,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是一个隐式的指示信息,比如该指示信息是中继服务码或中继UE的用户信息,该中继服务码或中继UE的用户信息隐式地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
在上述的实现方法中,是通过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在另一种实现方法中,也可以通过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也即该指示信息没有携带在该请求消息中,比如该指示信息是该请求消息对应的特殊L2 ID,该特殊L2 ID对应的服务类型是中继服务类型,该特殊L2 ID是中继UE的特殊L2 ID或远端UE的用于建立多路径中继所使用的特殊L2 ID。若特殊L2 ID是中继UE的特殊L2 ID,则该特殊L2 ID为远端UE发送该请求消息所对应的目的L2 ID,此外,该特殊L2 ID还可以是中继UE发送发现消息所对应的源L2 ID;若特殊L2 ID是远端UE的特殊L2 ID,则该特殊L2 ID为远端UE发送该请求消息所对应的源L2 ID。当中继UE确定该请求消息对应的L2ID是特殊L2 ID,则中继UE根据该特殊L2 ID确定需要为远端UE提供中继服务,并获知需要进入RRC连接态。当中继UE确定该请求消息对应的L2 ID是特殊L2 ID之外的普通L2 ID,该普通L2 ID对应的服务类型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服务类型,则中继UE根据该普通L2 ID确定需要为远端UE提供D2D通信服务。
在该图6(c)的实施例中,远端UE还可以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即步骤c),用以告知基站,远端UE重配置完成。其中,图6(c)中的步骤602a与步骤c之间的先后顺序不限。
或者,在图6(c)的实施例中,远端UE也可以通过中继UE转发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针对该方法2,在具体实现中,既可以通过该请求消息中的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从而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或者,也可以不在上述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指示信息,而是由该请求消息本身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中继UE的中继服务,此时该请求消息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指示信息,因此该请求消息一方面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另一方面会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方法3,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或边链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side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SL MAC CE)信令。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在图6(a)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该图6(d)的实施例是图6(a)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图6(d)中的指示信息没有携带在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单播连接建立回复消息中,指示信息也不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而是一个单播的消息或信令。
在该图6(d)的实施例中,远端UE还需要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即步骤e),用以告知基站,远端UE重配置完成。其中,图6(d)中的步骤602a与步骤e之间的先后顺序不限。或者,在图6(d)的实施例中,远端UE也可以通过中继UE转发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的,在图6(e)的实施例中,在步骤602a之前,如果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没有建立单播连接,则远端UE先与中继UE建立单播连接(即步骤d),具体的,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单播连接建立回复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
以上给出了远端UE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法,当然实际应用中不限于以上方法,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中,在步骤601a之后,远端UE确定中继UE的RRC状态(即步骤f),例如通过步骤601a的RRC重配置消息携带用于指示中继UE的RRC状态的指示信息,或者远端UE通过接收中继UE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携带中继UE的RRC状态。在情形1中,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连接态,因此基站已经能够获知中继UE的信息,不需要中继UE向基站上报边链路用户信息,从而只需要执行步骤g和步骤h,即远端UE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及基站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的内容可以参考前述步骤604a的描述。可选的,在情形1中,如果中继UE与远端UE之间没有建立单播连接,则远端UE还需要建立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在情形2中,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需要执行步骤602a、步骤603a和步骤604a,具体参考图6(a)的实施例。也即该情形2即为上述图6(a)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并且该情形2中的指示信息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图6(b)、图6(c)和图6(d)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图6(b)、图6(c)、图6(d)及图6(e)中的步骤601a、步骤602a、步骤603a及步骤604a可以参考图6(a)的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
一种实现方法中,如果在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的过程中发生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的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或者发生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或者发生基站与中继UE之间的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远端UE需要上报至基站。下面介绍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的不同类型以及相应的上报方式。
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确定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向基站发送第一失败指示信息,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其中,该链路失败可以是PC5 RLF,该连接失败可以是蓝牙连接失败或WiFi连接失败等。RLF指的是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确定远端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通过中继UE向基站发送第二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远端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其中,该链路失败可以是Uu RLF,该连接失败可以是非3GPP连接失败等。
又一种实现方法中,中继UE确定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向远端UE发送第三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然后远端UE向基站发送第四失败指示信息,该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其中,该链路失败可以是Uu RLF,该连接失败可以是非3GPP连接失败等。
其中,如果是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或者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可以由远端UE或基站重新选择中继UE,然后使用该新选择的中继UE,为远端UE重新配置多路径。如果是远端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则远端UE可以执行RRC重建立流程,并在该流程中完成远端UE的多路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介绍的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之后的上报方案,可以与上述图6(a)、图6(b)、图6(c)、图6(d)或图6(e)的实施例相结合实施,或者也可以单独实施,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在远端UE的RRC重建立流程中完成远端UE的多路径配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f,远端UE选择中继UE。
一种实现方法中,远端UE从远端UE所在的小区中选择一个UE作为中继UE。其中,该中继UE可以是该小区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一个UE,或者是该小区中的任意一个UE。其中,远端UE可以前面描述的发现流程,获取小区中的UE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步骤602f,远端UE向基站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相应地,基站接收该RRC重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603f,远端UE建立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
该步骤603f为可选步骤。当远端UE已经与中继UE建立了单播连接,则该步骤603f不需要执行。当远端UE与中继UE没有建立单播连接,则该步骤603f需要执行。
其中,上述步骤602f与步骤603f的顺序不限。
步骤604f,中继UE向基站发送SUI。相应地,基站接收该SUI。
该SUI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或者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
步骤605f,基站向远端UE发送RRC重建立消息。相应地,远端UE接收该RRC重建立消息。
步骤606f,远端UE向基站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相应地,基站接收该RRC重建立完成消息。
该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或者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
其中,中继UE的信息可以包括中继UE的目的L2 ID,远端UE的信息可以包括远端UE的源L2 ID。
基站根据该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的内容,以及上述步骤604f的SUI中的内容,获知该远端UE选择该中继UE用于为远端UE建立多路径连接。也即基站根据中继UE上报的SUI中的内容和远端UE上报的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的内容,获知中继UE和远端UE均支持由该中继UE为该远端UE建立多路径连接。比如,上述步骤604f的SUI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上述步骤606f的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再比如,上述步骤604f的SUI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上述步骤606f的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再比如,上述步骤604f的SUI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上述步骤606f的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和远端UE的信息。再比如,上述步骤604f的SUI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上述步骤606f的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
后续基站还需要分别向远端UE和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以完成对中继UE和远端UE的RRC配置。关于该RRC重配置消息中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a)的实施例的描述。
上述方案,在远端UE的重建立流程完成后,基站可以基于远端UE选择的中继UE的信息,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有助于实现远端UE的多路径的快速配置。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各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7的实施例是上述图6(a)或图6(e)的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图9的实施例是上述图6(f)的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远端UE通过发现过程寻找周边可用的UE。
远端UE可以通过上述模型A或模型B的方法,寻找周边可用的UE。可用的UE指的是能够为远端UE提供中继服务的UE。
步骤702a,基站向远端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步骤702b,远端UE根据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并向基站发送测量结果。
该测量结果包括一个或多个UE的源L2 ID、该一个或多个UE的RSRP以及该一个或多个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701也可以是在步骤702a之后执行,因此远端UE可以同时对远端UE周边的UE进行发现和测量,例如远端UE通过接收来自周边UE的发现消息,对该发现消息进行测量得到该UE的信号质量。
步骤703,基站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并为远端UE选择用于建立间接链路的中继UE。
基站选择中继UE的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图6(a)的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704,基站向远端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该RRC重配置消息中的内容,可以参考前述步骤601a的描述。
步骤705,远端UE建立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
在步骤705之后,执行以下步骤706a至步骤708a以及步骤709,或者执行以下步骤706b至步骤708b以及步骤709。即步骤706a至步骤708a,与步骤706b至步骤708b为二选一执行。其中,以下步骤706a至步骤708a称为方法一,以下步骤706b至步骤708b称为方法二。
一种实现方法中,通过预定义或者预先为远端UE配置的方式,使得远端UE和中继UE按照该方法一执行,或按照该方法二执行。另一种实现方法中,也可以由远端UE自行决策选择方法一或方法二执行。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该方法一,如果远端UE能够获知中继UE的RRC状态为RRC连接态,则远端UE可以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并且不需要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也即只需要执行步骤706a,但不需要执行步骤707a和步骤708a。
步骤706a,远端UE通过Uu链路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指示远端UE成功接收到多路径配置信息。多路径配置信息即为上述RRC重配置消息中包含的信息。
步骤707a,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关于通过指示信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的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图6(a)至图6(e)的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708a,中继UE触发进入RRC连接态,并向基站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SidelinkUE information,SUI)。
该SUI包含中继UE的源L2 ID,远端UE的目的L2 ID或指示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该指示信息用于请求基站为该远端UE分配本地标识(Local ID)。
步骤706b,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关于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图6(a)至图6(e)的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707b,中继UE触发进入RRC连接态,并向基站发送SUI。
该SUI包含中继UE的源L2 ID,远端UE的目的L2 ID和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请求基站为该远端UE分配本地标识(Local ID)。
步骤708b,中继UE向基站转发来自远端UE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上述方法中,基站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时可以定义上述方法一(涉及步骤706a至步骤708a)来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此时,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Uu链路上配置有SRB承载。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约束基站配置SRB的情况,因此可能存在如下三种情形:
情形1,基站仅在直接链路配置SRB,则远端UE通过上述方法一(涉及步骤706a至步骤708a)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及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情形2,基站配置SRB分离(split)/重复(duplication),即同一个SRB消息可以同时在直接链路和间接链路传输,则远端UE可以通过上述方法一(涉及步骤706a至步骤708a)和/或方法二(涉及上述步骤706b至步骤708b)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可以留给UE实现。
如果远端UE在直接链路和间接链路上都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则可以不需要通过上述步骤707a来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而是通过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情形3,基站仅在间接链路上配置SRB,则远端UE通过上述方法二(涉及步骤706b至步骤708b)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及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
关于该三种情形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前述图6(a)至图6(e)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709,基站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关于该RRC重配置消息的实现,可以参考图6(a)中的步骤604a的描述。
上述方案,当基站为远端UE选择的中继UE处于RRC空闲态或RRC去激活态,则远端UE可以通过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Uu链路向基站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及远端UE还触发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从而保证为远端UE成功配置多路径,有助于提升远端UE的通信质量。
一种实现方法中,在基站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的流程中或完成多路径配置之后,基站可以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确定中继UE是否需要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中继UE可以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为远端UE转发控制面信令。关于该通知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图6(a)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一种实现方法中,如果基站向中继UE发送通知信息的方案,与上述图7的实施例相结合,则可以在步骤709的RRC重配置消息包括该通知信息,或者是通过基站与中继UE之间的一个其它消息发送该通知信息。
在上述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当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需要做相应处理,以保证为远端UE成功配置多路径。下面分不同情形说明。
示例1,在远端UE与中继UE建立单播连接过程中或建立单播连接完成后,远端UE检测到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
图8(a)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的示意图。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导致远端UE不能使用中继UE的中继服务。该情形下,远端UE在检测到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时,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配置有SRB承载,则远端UE可以通过该SRB承载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RLF,从而触发为远端UE重新选择中继UE并进行多路径配置,具体流程可以参考前述图7的实施例,或者也可以按照其它方法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没有配置SRB承载,则远端UE无法向基站告知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PC5 RLF,因此远端UE可以触发重建立流程,并在重建立流程中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其中,关于重建立流程的描述可以参考图9的实施例。
示例2,在远端UE通过直接链路向基站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时,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因链路质量不好,导致远端UE无法向基站回复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也即远端UE与基站之间发生链路失败。
图8(b)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的示意图。该情形下,远端UE在检测到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时,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间接链路上配置有SRB承载,则远端UE可以通过该SRB承载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从而触发基站重新与远端UE之间建立连接。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间接链路上没有配置SRB承载,则远端UE无法通过间接链路向基站告知远端UE与中继UE之间发生链路失败,因此远端UE可以触发重建立流程,并在重建立流程中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其中,关于重建立流程的描述可以参考图9的实施例。
示例3,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
图8(c)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的示意图。中继UE在已经与基站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之后又发生Uu RLF,导致远端UE不能使用中继UE的中继服务。该情形下,中继UE在检测到中继UE与基站之间的Uu RLF时,向远端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远端UE在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配置有SRB承载,则远端UE可以通过该SRB承载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从而触发为远端UE重新选择中继UE并进行多路径配置,具体流程可以参考前述图7的实施例,或者也可以按照其它方法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没有配置SRB承载,则远端UE无法向基站告知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因此远端UE可以触发重建立流程,并在重建立流程中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其中,关于重建立流程的描述可以参考图9的实施例。
可选的,远端UE在收到来自中继UE的用于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Uu RLF的指示信息之后,可以释放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
示例4,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setup failure)。
图8(d)和图8(e)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的示意图。中继UE在与基站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过程中发生RRC建立失败,导致远端UE不能使用中继UE的中继服务。该情形下,中继UE在检测到中继UE与基站之间的RRC建立失败时,向远端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该指示信息可以是PC5 RRC消息,远端UE在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配置有SRB承载,则远端UE可以通过该SRB承载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从而触发为远端UE重新选择中继UE并进行多路径配置,具体流程可以参考前述图7的实施例,或者也可以按照其它方法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如果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上没有配置SRB承载,则远端UE无法向基站告知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因此远端UE可以触发重建立流程,并在重建立流程中为远端UE进行多路径配置。其中,关于重建立流程的描述可以参考图9的实施例。
可选的,远端UE在收到来自中继UE的用于指示中继UE与基站之间发生RRC建立失败的指示信息之后,可以释放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为远端UE的重建立流程,且在该流程中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远端UE选择合适的小区以及在该小区下的中继UE。
关于远端UE选择中继UE的方法,可以参考图6(f)的步骤601f的描述。
步骤902,远端UE通过Uu口向基站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
该基站指的是远端UE选择的合适的小区所在的基站,该基站与远端UE在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之前接入的基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该基站(以下称为基站1)与远端UE在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之前接入的基站(以下称为基站2)不同,则该基站1可以向基站2获取该远端UE的上下文信息。
步骤903,当远端UE与选择的中继UE之间无单播连接,则远端UE建立与中继UE之间的单播连接。
步骤904,中继UE向基站发送SUI。
关于SUI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f)的步骤604f的描述。
步骤905,基站向远端UE发送RRC重建立消息。
关于RRC重建立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f)的步骤605f的描述。
步骤906a,基站向中继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关于RRC重配置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f)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906b,中继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步骤907,远端UE向基站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
关于RRC重配置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f)中的步骤606f的描述。
步骤908,基站向远端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关于RRC重配置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考图6(f)实施例的描述。
步骤909,远端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上述方案,在远端UE的重建立流程中,同时为远端UE完成重建立和配置多路径,有助于实现远端UE的多路径的快速配置。
上述图9的实施例中,远端UE选择的中继UE与远端UE是在同一个小区,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择与远端UE不在同一个小区的中继UE,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上述图9的实施例中,是由远端UE选择中继UE,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由远端UE将测量得到的多个UE的信息通过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上报给基站,并由基站从该多个UE中选择一个UE作为中继UE。基站在完成远端UE的重建立流程之后,再根据选择的中继UE为远端UE配置多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0和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6(a)、图6(b)、图6(c)、图6(d)、图6(e)、图6(f),以及图7和图9的方法实施例中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单元1010和收发单元1020。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功能。
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功能,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该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该远端终端设备根据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根据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确定需要触发该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配置消息还包括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远端终端设备根据状态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该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该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或SL MAC CE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确定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收发单元1020,用于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确定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该中继终端设备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远端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三失败指示信息,该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失败指示信息,该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还用于通过该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该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该候选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或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还用于接收来自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还用于接收来自该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对应的该候选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
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设备的功能,收发单元1020,用于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触发该接入网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进入RRC连接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SL MAC CE信令或来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接收来自该远端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该请求消息包括该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处理单元1010,用于根据该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收发单元1020,用于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失败指示信息,该失败指示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还用于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还用于向该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该发现消息对应的该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
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指示该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该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接收来自该中继终端设备的边链路用户信息,该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通过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1020,用于向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用于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该第二配置消息用于RRC重配置。
当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功能,处理单元1010,用于选择中继终端设备;收发单元1020,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请求消息;接收来自该接入网设备的RRC重建立消息;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该RRC重建立完成消息包括该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该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1010,用于在收发单元1020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之前,建立该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010和收发单元10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10和接口电路1120。处理器1110和接口电路11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1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处理器11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1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1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时,处理器11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010的功能,接口电路11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020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图12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或中继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解析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方式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被进一步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2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收发单元121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处理单元1212。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包括收发单元1211和处理单元121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21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21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21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可选的,上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单元,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多个单元。上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在一个地理位置,也可以分散在多个地理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包括该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运行时,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远端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3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远端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触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确定需要触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消息还包括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是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6.如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是用于请求建立与中继服务相关的单播连接的请求消息。
7.如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或边链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SL MAC CE信令。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失败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失败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所述第三失败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所述第四失败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或用于指示所述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候选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对应的所述候选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触发所述接入网设备进入RRC连接态;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边链路用户信息,所述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或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进入RRC连接态。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是PC5-S信令、PC5 RRC消息、边链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SL MAC CE信令或向来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配置完成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远端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指示信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单播连接,所述指示信息指示建立单播连接是为了获取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中继服务;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是用于请求建立与中继服务相关的单播连接的请求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向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失败指示信息,所述失败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发生链路失败或连接失败。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向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向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对应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中继。
2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向所述远端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包括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RRC状态;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边链路用户信息,所述边链路用户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信息和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或者,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响应于所述配置消息的配置完成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所述远端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候选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或用于指示所述候选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路径中继的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的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终端设备中选择所述中继终端设备。
2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接入网设备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包括:
当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不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当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不能够通过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控制面信令,则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2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为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息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通知信息,确定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包括:
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提供的中继服务类型,确定需要为所述远端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或确定不需要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转发控制面信令。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方法的模块,或执行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方法的模块。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远端终端设备,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中继终端设备。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接入网设备。
34.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方法的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方法的中继终端设备。
35.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20848.0A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7545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848.0A CN117545042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CT/CN2023/110194 WO2024027636A1 (zh) 2022-08-02 2023-07-31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0848.0A CN117545042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042A true CN117545042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8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0848.0A Pending CN117545042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5042A (zh)
WO (1) WO20240276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66543A4 (en) * 2019-11-28 2023-07-26 Apple Inc. ACCESS CONTROL AT THE LEVEL OF A RELAY USER EQUIPMENT
CN113965923B (zh) * 2020-07-21 2024-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44923A (zh) * 2020-07-24 2024-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339939A (zh) * 2020-10-12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激活态配置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449464A (zh) * 2020-10-20 2022-05-06 夏普株式会社 系统信息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4449516A (zh) * 2020-11-05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002953A1 (en) * 2020-11-23 2022-05-2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paging via ue-to-network r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636A1 (zh)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01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M attach and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 for network slice based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103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450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551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62854A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70703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34701A1 (zh) D2d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00043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107139A1 (en) Relay discovery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15595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9023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257316B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necting a user equipment to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W202201995A (zh) 無線通信的裝置和方法
WO202402763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4016173A1 (zh) 中继承载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5721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220954A1 (zh)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WO2023221817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30292370A1 (en) Availability checks for alternativ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resources
US20240172008A1 (en)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1998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ath switch operation of remote ue on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308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WO2023142981A1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47545A (zh)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678225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