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9784A -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9784A
CN117559784A CN202311567510.2A CN202311567510A CN117559784A CN 117559784 A CN117559784 A CN 117559784A CN 202311567510 A CN202311567510 A CN 202311567510A CN 117559784 A CN117559784 A CN 117559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signal
trigger
valve
trigg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7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湘
谢桂泉
彭福琨
张启浩
孙豪
梁钰华
陈名
肖凯
杨学广
焦石
赵伟杰
冯文昕
刘航
石万里
李�浩
李少森
甘卿忠
彭光强
魏金林
王小岭
陈图腾
徐峰
王加磊
何照能
敬官欣
付天乙
赵世伟
乔柱桥
袁虎强
孙靖铷
王云龙
陈诺
溥德启
杨光
丁丙侯
郭康
鞠翔
任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Kunming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3115675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9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9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25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with means for allowing continuous operation despite a fault, i.e. fault toleran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Description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技术中,阀控系统作为直流控制系统和换流阀之间的接口设备,通过与直流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交互,实现了对换流阀的触发控制和运行状态监视,而直流控制系统通过与阀控系统之间的信号交互,实现了对换流阀的控制和保护。
在正常情况下,换流阀充电后直流控制系统将向阀控系统发送换流阀触发信号,阀控系统响应于接收到的换流阀触发信号,将会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以实现对换流阀的触发控制,并同时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以使得直流控制系统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通过换流阀触发信号和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时序逻辑来判断换流阀是否正常触发,并在换流阀运行状态异常时及时对换流阀采取保护措施。因此,阀控系统返回的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直接决定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能否正确动作,保护换流阀免受损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阀控系统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的动作和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动作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从而导致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无法正确动作,从而使得换流阀的损坏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换流阀的损坏风险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换流阀的损坏风险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所述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在获取到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
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根据所述逻辑操作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所述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逻辑取反操作,得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
对所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进行逻辑与操作,得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将所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作为所述阀控系统配置的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的输入;
获取所述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根据所述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逻辑操作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所述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有效、所述回报信号有效、且所述阀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
在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有效、所述回报信号有效、且所述阀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进行延时操作,得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下降沿有效的情况下,对所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做逻辑或处理,得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
将所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所述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与所述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与所述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阀控系统控制装置,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上述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首先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然后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换流阀,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这样,通过在接收到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根据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可以综合考虑阀控系统、直流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以及换流阀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能够避免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的正确动作,降低了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阀控系统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阀控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阀控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值班的阀控系统向值班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电路逻辑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阀控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直流控制系统102、阀控系统104和换流阀106,直流控制系统102、阀控系统104和换流阀106之间通过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通信。
在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技术中,阀控系统104作为直流控制系统102和换流阀106之间的接口设备,通过与直流控制系统102之间的信号交互,实现了对换流阀106的触发控制和运行状态监视,而直流控制系统102通过与阀控系统104之间的信号交互,实现了对换流阀106的控制和保护。
在正常情况下,换流阀106充电后直流控制系统102将向阀控系统104发送换流阀触发信号(Control Pulse,CP信号),阀控系统104响应于接收到的换流阀触发信号,将会向换流阀106发送触发脉冲信号(Firing Control Signal,FCS信号),以实现对换流阀106的触发控制,并同时向直流控制系统102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eedback Pulse,FP信号),以使得直流控制系统102通过换流阀触发信号和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时序逻辑来判断换流阀106是否正常触发,并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用于在换流阀106运行状态异常时及时对换流阀106采取保护措施。因此,阀控系统104返回的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直接决定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能否正确动作,保护换流阀106免受损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阀控系统104向换流阀106发送触发脉冲信号的动作和向直流控制系统102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动作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在阀控系统104没有向换流阀106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106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104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102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从而导致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无法正确动作,从而使得换流阀106的损坏风险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阀控系统104本身,也可以应用于控制阀控系统104的服务器或终端,优选地,应用于阀控系统104本身。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阀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其中,第一触发信号即为换流阀触发信号,以下称为CP信号。
其中,回报信号是指换流阀的晶闸管发送的指示脉冲信号(Indication Pulse,IP信号),以下称为IP信号。换流阀的晶闸管在接收到正向电压的情况下,会像阀控系统发送IP信号。
进一步地,由于换流阀上有数十个晶闸管,每个晶闸管都有可能发送IP信号,因此,阀控系统可以在接收到多个IP信号之后,对多个IP信号进行逻辑或操作。
其中,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用于表征阀控系统处于值班状态还是备用状态。
其中,阀控系统有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在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中,有多个阀控系统,以及和每个阀控系统一一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能够理解的是,对应的阀控系统和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值班或备用)相同。
其中,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用于表征直流系统是否处于解锁状态;直流系统只有在解锁状态下,才能正常参与整个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运行。
具体地,直流控制系统在换流阀充电后会向阀控系统发送CP信号;阀控系统在接收到CP信号之后,会采集阀控系统的信息、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信息,并根据阀控系统的信息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直流系统的信息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CP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IP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步骤S204,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
其中,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换流阀,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
其中,第二触发信号即为触发脉冲信号,以下称为FCS信号。优选地,FCS信号时长为3ms。
其中,触发回馈信号即为触发脉冲回馈信号,以下称为FP信号。
具体地,阀控系统一一判断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是否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在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的晶闸管发送FCS信号,以使得换流阀进行触发,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CP信号对应的FP信号,以使得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
上述阀控系统控制方法中,阀控系统首先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然后阀控系统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换流阀,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这样,通过在接收到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阀控系统根据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可以综合考虑阀控系统、直流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以及换流阀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能够避免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的正确动作,降低了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如图3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2中,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在获取到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
步骤S304,对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步骤S306,根据逻辑操作结果,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其中,逻辑操作包括逻辑或操作、逻辑与操作等逻辑操作中的至少一种;逻辑操作可以通过触发器,例如同步触发器实现。
其中,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包括时序关系和逻辑关系,时序关系是指阀控系统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的前后时间关系,逻辑关系是指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是否有效。
具体地,阀控系统首先获取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运行状态信号“ACTIVE”为“1”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在运行状态信号为“ACTIVE”为“0”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为备用信号,然后,服务器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同时,阀控系统在获取到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因此可以进一步确定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CP信号是在直流系统解锁的情况下发送的,因此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CP信号是需要被正常响应的,若无法获取到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但接收到了CP信号,那么说明CP信号是异常情况下发送的,因此不需要进行响应。接着,阀控系统通过同步触发器对CP信号和IP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CP信号和IP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接着,阀控系统根据CP和IP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确定CP信号和IP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和逻辑关系,并根据CP信号和IP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和逻辑关系,得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例如换流阀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能够理解的是,在备用状态下的阀控系统和备用状态下的直流控制系统无法对换流阀进行触发、控制。
本实施例中,阀控系统通过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能够确定阀控系统是否处于值班状态,通过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能够确定直流系统是否处于解锁状态,并通过对CP信号和IP信号的逻辑操作,能够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在后续返回FP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阀控系统、直流系统以及换流阀,在三者都正常的情况下,再返回FP信号,从而能够避免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的正确动作,降低了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如图4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4,对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逻辑取反操作,得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
步骤S404,对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进行逻辑与操作,得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将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作为阀控系统配置的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的输入。
步骤S406,获取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根据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其中,同步触发器为RS触发器,即复位优先的同步触发器。
具体地,服务器首先对CP信号进行取反,然后再对取反后的CP信号与IP信号做“与”逻辑处理,并作为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即S管脚)的输入;然后,通过同步触发器对输入的处理,得到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即Q管脚),并根据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CP信号与IP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本实施例中,阀控系统通过逻辑取反操作、逻辑与操作以及同步触发器,实现了CP信号与IP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从而得到了CP信号与IP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进而能够确定出CP信号与IP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6,根据逻辑操作结果,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在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在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其中,第一数值为“1”。
具体地,阀控系统在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1,即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Q管脚)的输出值为1时,则说明CP信号有效(为1)、IP信号有效(为1),且阀控系统接收到IP信号的时间在于接收到CP信号的时间,并在此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本实施例中,换流阀通过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是否为1,能够简单快速地判断阀控系统接收到的CP信号和IP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
如图5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4,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之后,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对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进行延时操作,得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
步骤S504,在检测到第二触发信号的下降沿有效的情况下,对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和第二触发信号做逻辑或处理,得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S506,将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
具体地,阀控系统对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进行30μs的延时操作,得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然后,阀控系统在检测到3ms FCS信号的下降沿有效的情况下,通过逻辑或门,对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和FCS信号做逻辑或处理,得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接着,阀控系统将逻辑或处理的信号作为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即作为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复位条件。
本实施例中,阀控系统通过根据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和发送的FCS信号,对输出管脚的复位管脚进行复位,以便于使得同步触发器每次对IP信号和CP信号进行逻辑操作时,都是基于最新接收到的IP信号进行的,而不会受到之前接收到的IP信号的干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4,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检测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在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
其中,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
具体地,阀控系统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运行状态信号“ACTIVE”为“1”)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检测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DEBLOCK”为“1”)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在检测到CP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CP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Q管脚的输出值有效,为1)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接着,阀控系统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同时符合的情况下,向换流阀的晶闸管发送FCS信号,以及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正处于值班状态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CP信号对应的FP信号。
本实施例中,阀控系统根据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可以综合考虑阀控系统、直流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以及换流阀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能够避免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的正确动作,降低了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备用状态的情况下,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
其中,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备用状态,触发回馈信号用于使得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在运行状态切换到值班状态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
具体地,阀控系统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备用状态(运行状态信号“ACTIVE”为“0”)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不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并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正处于备用状态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CP信号对应的FP信号;若处于值班状态的阀控系统或者是与处于值班状态的阀控系统对应的(处于值班状态)直流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那么与(处于备用状态的)阀控系统对应的正处于备用状态的直流控制系统在接收到FP信号的情况下,就会根据FP信号通过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根据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对换流阀进行保护。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另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阀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接收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
步骤S602,获取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S603,在获取到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在检测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S604,在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
步骤S605,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逻辑取反操作,得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对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进行逻辑与操作,得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将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作为阀控系统配置的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的输入。
步骤S606,获取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根据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在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
步骤S607,在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步骤S608,在检测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
步骤S609,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
本实施例中,阀控系统通过在接收到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根据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可以综合考虑阀控系统、直流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以及换流阀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能够避免在阀控系统没有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或是向换流阀发送触发脉冲信号失败的情况下,阀控系统也会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触发脉冲回馈信号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的正确动作,降低了换流阀的损坏风险。
为了更清晰阐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该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阀控系统关键信号生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采集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分为值班信号(ACTIVE为“1”)和备用信号(ACTIVE为“0”)。
S702、采集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DEBLOCK)。
S703、采集直流控制系统向阀控系统发送的换流阀触发信号(CP信号)。
S704、采集换流阀的晶闸管发送给阀控系统的回报信号(IP信号)。
S705、对采集的换流阀触发信号(CP信号)、回报信号(IP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包括:①将换流阀触发信号(CP信号)取反和回报信号(IP信号)做“与”逻辑后作为RS触发器(Reset-Set trigger,复位置位触发器)的置位管脚“S”的输入;②将RS触发器的输出管脚“Q”延时30ms后,作为RS触发器的复位管脚“R”的输入条件之一。
S706、当检测到阀控系统值班信号(ACTIVE)有效时,判定满足条件一。
S707、当检测到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DEBLOCK)有效时,判定满足条件二。
S708、当检测到换流阀触发信号(CP信号)上升沿有效时,判定满足条件三。
S709、当RS触发器的输出管脚“Q”有效时,判定满足条件四。
S710、当条件一、条件二、条件三、条件四同时满足,值班的阀控系统向换流阀上的晶闸管发送触发脉冲信号(FCS信号),同时值班的阀控系统向值班的直流控制系统反馈其已向晶闸管发送触发脉冲信号(FCS信号)的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
S711、当检测到FCS信号下降沿有效后,将RS触发器输出值复位。
S712、当条件一不满足时,备用的阀控系统不会向晶闸管发送触发脉冲信号(FCS信号),但是备用的阀控系统仍然应向备用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值班的阀控系统向值班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的电路逻辑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ACTIVE)、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DEBLOCK)、换流阀触发信号(CP信号)、回报信号(IP信号)作为阀控系统反馈给直流控制系统的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的生成判断条件,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生成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可以保证阀控系统反馈给直流控制系统的触发脉冲回馈信号(FP信号)能够真实反应换流阀的触发情况,确保了直流控制系统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保护功能能够正确动作,从而可以有效保护换流阀,避免换流阀在异常工况下损坏。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阀控系统控制方法的阀控系统控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阀控系统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阀控系统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阀控系统控制装置,包括:状态确定模块802和信号发送模块804,其中:
状态确定模块802,用于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信号发送模块804,用于在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换流阀,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802,还用于获取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在获取到与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对第一触发信号和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根据逻辑操作结果,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逻辑取反操作,得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对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进行逻辑与操作,得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将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作为阀控系统配置的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的输入;获取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根据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在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在第一触发信号和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第一触发信号有效、回报信号有效、且阀控系统接收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状态确定模块802,还用于对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进行延时操作,得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在检测到第二触发信号的下降沿有效的情况下,对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和第二触发信号做逻辑或处理,得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将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发送模块804,还用于在检测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检测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在检测到第一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触发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向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
上述阀控系统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阀控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信号,在所述运行状态信号为值班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在获取到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
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根据所述逻辑操作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所述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进行逻辑操作,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触发信号进行逻辑取反操作,得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
对所述逻辑取反操作后的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进行逻辑与操作,得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将所述逻辑与操作后的信号作为所述阀控系统配置的同步触发器的设置管脚的输入;
获取所述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根据所述输出管脚的输出,得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逻辑操作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逻辑操作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根据所述时序逻辑关系,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包括:
在所述逻辑操作结果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有效、所述回报信号有效、且所述阀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
在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回报信号之间的时序逻辑关系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有效、所述回报信号有效、且所述阀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回报信号的时间早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同步触发器的输出管脚的输出进行延时操作,得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的下降沿有效的情况下,对所述延时操作后的输出和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做逻辑或处理,得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
将所述逻辑或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所述同步触发器的复位管脚的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有效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符合对应的第三预设条件,在检测到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符合对应的第四预设条件;
在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与所述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与所述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值班状态。
7.一种阀控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与阀控系统对应的直流控制系统发送的针对换流阀的第一触发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与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对应的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和所述换流阀发送的回报信号,确定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阀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直流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所述换流阀的运行状态均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换流阀发送第二触发信号,以及向所述直流控制系统返回与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对应的触发回馈信号;所述第二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换流阀,所述触发回馈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直流控制系统启动预先配置的换流阀误触发/丢脉冲功能。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567510.2A 2023-11-22 2023-11-22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59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510.2A CN117559784A (zh) 2023-11-22 2023-11-22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510.2A CN117559784A (zh) 2023-11-22 2023-11-22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784A true CN117559784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1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7510.2A Pending CN117559784A (zh) 2023-11-22 2023-11-22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97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9822B (zh) 电子装置、备用存储池的创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8662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1762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管理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38549A (zh) 基于kubernetes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
CN103186435B (zh) 系统错误处理方法与使用该方法的服务器系统
CN103902401A (zh) 基于监控的虚拟机容错方法及装置
CN117559784A (zh) 阀控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02580B (zh) 纳米继电器算力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342893A (zh) 基于区块链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4564153B (zh) 一种卷映射解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58860B (zh) 数据告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91891A (zh) 一种集群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34909B (zh) 主备机ip资源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1061B (zh) 业务配置的回滚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890977B (zh) 云平台的主机节点监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4202548B (zh) 一种nvr多线程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5912652B (zh) 功率模块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3098B (zh)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双阀组相继闭锁处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597223A (zh) 核电站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讯单元状态监控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617574B (zh) 多电力调度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7611B (zh) 用于可靠性分析的mmc子模块相关性场景构建方法
CN114666401B (zh) 设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3925B (zh) 设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233045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5257B (zh) 安全策略调整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