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9662A -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9662A
CN117559662A CN202410042752.8A CN202410042752A CN117559662A CN 117559662 A CN117559662 A CN 117559662A CN 202410042752 A CN202410042752 A CN 202410042752A CN 117559662 A CN117559662 A CN 11755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vity
module
magnetic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427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59662B (zh
Inventor
黄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427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9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59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5Electrical failure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涉及数据异常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模块、分析比对模块、优先级排列模块和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实时采集模块:通过电表箱中的电表和传感器获取历史各个时间点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频率、电阻数据;分析比对模块:接收到六个通道的数据,分别记录至不同的异常程度中,异常程度按照从重到轻分别为:第一异常程度、第二异常程度和第三异常程度;优先级排列模块:将六个通道的数据,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程度排列;警报显示模块:发动警报显示;实现了能够通过多通道数据对比,从而精准判断故障源后发出对应警报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异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气设备的日益增多,传统的设备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由于设备故障、停电和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频发,人工管理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慧配电运维系统应运而生。此类系统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它还简化了电力维护的流程,使得设备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气数据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仅依靠单一阈值进行异常识别的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精确和全面的异常检测方法,以准确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误报和漏报的情况,提高智慧配电运维系统的可靠性。
电源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然而,由于电源设备种类繁多,运行环境复杂,维护工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甚至引发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电源,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源故障,保证电源设备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监控系统监测方式单一,存在较大误差且容易误报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通过多通道数据对比,从而精准判断故障源后发出对应警报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包括实时采集模块、分析比对模块、优先级排列模块和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实时采集模块:通过电表箱中的电表和传感器获取历史各个时间点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频率、电阻数据,按照不同的通道分别进行记录,将六个通道的数据分别送入到分析对比模块;
分析比对模块:接收到六个通道的数据,利用每个通道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计算出额定平均差值A1和瞬时变化差值A2,并按照A1为主要因素,A2为次要因素分别记录至不同的异常程度中,异常程度按照从重到轻分别为:第一异常程度、第二异常程度和第三异常程度,将标记完异常程度后的数据输送至优先级排列模块;其中,将最近二十个时间点的数值计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与参数的额定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额定平均差值A1,将当前实时检测出的各个参数的值与之前记录近二十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瞬时变化差值A2,将A1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设定的阈值做比较,将当前A2的变化量与上一时间点的A2变化量作比较;利用A1表示当前数据是否有异常风险的可能性,利用A2表示当前风险的紧急程度,通过与设定值做比较判断是否存在风险。
优先级排列模块:将六个通道的数据,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程度排列依次为:电压、电流、功率、温度、频率和电阻,电压为最高优先级的因素,按照优先级和异常程度比较后将导致故障的通道数据送至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当接收到两个以上维度的数据同时出现异常时,将各个维度异常值分别纵向比较出是否在同一个异常程度中,若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维度的值送入警报显示模块,若不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异常程度值最高与优先级最高的两个值同时送至警报显示模块。
警报显示模块:警报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量判别后,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其中,若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维度,则直接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若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维度,则对接收到的两个值进行比对,当两个值的差值在设定的阈值内,则以优先级高的数据所处维度发动警报显示,若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以异常程度重的数据所在维度发动警报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整个系统通过四个模块有机协同,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项参数的全面监测、分析和报警,提供了可靠手段用于及时应对潜在的故障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监控系统监测方式单一,存在较大误差且容易误报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通过多通道数据对比,从而精准判断故障源后发出对应警报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电表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电表箱橡胶层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电表箱实施例三橡胶层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电表箱实施例四电磁体吸引磁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四电磁体断电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四A-A橡胶层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五橡胶层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五膨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六橡胶层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六膨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六橡胶层侧视截面释粉腔挤紧释粉通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的实施例六释粉腔软化松开释粉通道示意图。
图中:
箱体100;箱门110;电表200;转动轴300;底板400;橡胶层500;反应腔510;电磁体511;磁柱512;放置口513;柱塞514;释粉通道515;膨胀体520;刺针521;液腔522;内囊523;气腔524;磁腔525;释粉腔530;定位磁体540;载物板600;螺栓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包括实时采集模块、分析比对模块、优先级排列模块和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实时采集模块:通过电表箱中的电表和传感器获取历史各个时间点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频率、电阻数据,按照不同的通道分别进行记录,将六个通道的数据分别送入到分析对比模块;
分析比对模块:接收到六个通道的数据,利用每个通道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计算出额定平均差值A1和瞬时变化差值A2,并按照A1为主要因素,A2为次要因素分别记录至不同的异常程度中,异常程度按照从重到轻分别为:第一异常程度、第二异常程度和第三异常程度,将标记完异常程度后的数据输送至优先级排列模块;其中,将最近二十个时间点的数值计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与参数的额定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额定平均差值A1,将当前实时检测出的各个参数的值与之前记录近二十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瞬时变化差值A2,将A1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设定的阈值做比较,将当前A2的变化量与上一时间点的A2变化量作比较;利用A1表示当前数据是否有异常风险的可能性,利用A2表示当前风险的紧急程度,通过与设定值做比较判断是否存在风险。
优先级排列模块:将六个通道的数据,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程度排列依次为:电压、电流、功率、温度、频率和电阻,电压为最高优先级的因素,按照优先级和异常程度比较后将导致故障的通道数据送至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当接收到两个以上维度的数据同时出现异常时,将各个维度异常值分别纵向比较出是否在同一个异常程度中,若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维度的值送入警报显示模块,若不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异常程度值最高与优先级最高的两个值同时送至警报显示模块。
警报显示模块:警报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量判别后,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其中,若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维度,则直接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若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维度,则对接收到的两个值进行比对,当两个值的差值在设定的阈值内,则以优先级高的数据所处维度发动警报显示,若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以异常程度重的数据所在维度发动警报显示。
所述电表箱包括箱体100、箱门110、电表20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采集、分析比对、优先级排列和警报显示四个模块。实时采集模块获取电力系统各项参数数据,传送至分析比对模块,计算额定平均差值和瞬时变化差值,判断异常风险和紧急程度。优先级排列模块将通道数据按优先级排列,处理多维度异常情况。警报显示模块根据数据数量判别,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综合考虑差值和异常程度,确保及时反映系统风险和紧急情况。整个系统通过这四个模块有机协同,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项参数的全面监测、分析和报警,提供了可靠手段用于及时应对潜在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监控系统监测方式单一,存在较大误差且容易误报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通过多通道数据对比,从而精准判断故障源后发出对应警报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检测到故障并报警后,需要工作人员接到警报信息后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而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若电表产生电磁火灾等风险,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造成较大损失,故而需要电表箱自身自动进行一些紧急应对措施。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1026589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表箱,设置了橡胶层,橡胶层内开设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高压干粉,可实现电表角度上下调节,同时在失火时进行初步灭火,然而电气火灾的发生往往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随着线路的灼烧损坏程度不同会导致起火现象接连发生,而现有技术的空腔当有火灾初步产生后,就将干粉一次性释放完毕,从而无法应对后续电器元件断续产生的爆燃风险,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箱体100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00;所述转动轴300中间固连有底板400;所述转动轴300右侧设置有固定环,且顶端和底部的固定环通过连杆与箱体100固连;各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连杆固连;所述底板400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橡胶层500;各所述橡胶层500上均固定有载物板600;所述载物板600上固定有电表200;所述底板400与载物板600之间通过螺栓700连接;所述橡胶层500内开设有反应腔510,所述反应腔510为中空腔体,反应腔510有多个,所述反应腔510内填充有高压干粉,干粉用于灭火,当产生电气火灾时,最靠近火源的反应腔510侧壁被高温灼穿,反应腔510与外部环境导通,从而干粉喷出,扑灭或控制火源,当相邻的反应腔510将干粉释放完毕后,若火势未能被有效控制或再次发生燃爆现象,火焰继续灼穿下一个反应腔510侧壁,从而继续释放干粉,对火势进行控制。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层反应腔510,当火焰间断产生或持续爆燃时,橡胶层500能够根据火势和燃爆产生的频次,自动进行适应,对应释放出干粉,从而更有效的控制火灾,防止火源的持续多次产生而无法控制的风险,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争取了更多时间,使火势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实施例三: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电表200和载物板600上的线路产生火灾时,往往会首先烧灼其对应的橡胶层500,若反应腔510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则容易全部被同时灼穿,而当橡胶层500底部受到灼烧时,说明下方电子器件的火势较大,已经波及到上方的器件,因而需要同时释放更多的干粉对下方的火焰进行扑灭,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多个所述反应腔510沿底板400至载物板600两者相对面的垂线方向排布,所述反应腔510在水平面上的横切面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与螺栓700的长度方向垂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将多个反应腔510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沿底板400至载物板600两者相对面的垂线方向排布,解决了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多个反应腔510在竖直方向上排布时可能被相对应的电子器件同时灼穿,从而不能分批应对多次燃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橡胶层500应对其相对应的电表200时能够分批释放干粉控制火情,并且当下方器件的火势较大时,同时释放更多干粉来扑灭火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四: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三中的反应腔510侧壁被灼穿时,灼烧出的洞口需要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火情较为严重时往往不能等待干粉的缓慢释放,以防止火灾给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其次,下方的火焰烧灼到上方的橡胶层500时,上方橡胶层500内的干粉同时全部释放,则其对应的器件若在之后产生燃烧则难以得到控制,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图5至图7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分别贴近所述载物板600和所述底板400的两个反应腔510中均固定有电磁体511,靠近所述载物板600的反应腔510内的电磁体511固定于反应腔510靠近载物板600一侧侧壁的左端,靠近所述底板400的反应腔510内的电磁体511固定于反应腔510靠近底板400一侧侧壁的右端;
两个所述电磁体511均与电表200电路串联,当电表200燃烧损坏失电后,电磁体511同时随之断电失去磁力;
所述橡胶层500内设置有磁柱512,所述磁柱512有两个,两个磁柱512分别与两个电磁体511位置相对,所述磁柱512的长度方向与多个反应腔510的排列方向垂直,且每个磁柱512穿过并同时固定于多个反应腔510之间的侧壁内,所述磁柱512与电磁体511的相对面之间磁性相反,两者能够相互磁吸;当电磁体511具备磁性时,电磁体511吸引磁柱512向其贴靠,同时磁柱512带动反应腔510侧壁形变,反应腔510侧壁此时处于扭动蓄力状态,当电路被烧坏,使得电磁体511失去磁性时,反应腔510侧壁回弹,从而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干粉由火焰灼烧出的洞口处被喷出,同时洞口被撑开,使得干粉被更快速释放,从而快速控制火情;
如图7,所述反应腔510在平行于螺栓700长度方向的竖直切面上的截面形状为上下两端尖而中部宽的纺锤形,使得所述反应腔510的容积在竖直方向上由上下两端向中部呈递增状,从而当底部火焰蔓延至上方的橡胶层500时,上方的橡胶层500的反应腔510能够持续释放干粉,而不会在同一时间全部释放,进而防止火焰多次产生。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磁柱512和电磁体511相互配合,同时设置纺锤形的反应腔510,从而使干粉的释放得到进一步控制,使反应腔510在对应同一高度的电表200时能够快速且多次的释放,当反应腔510面对下方的火焰时能够缓慢持续的释放,从而满足不同的灭火需求。
实施例五:考虑到上述实施例四中的电磁体511失电后,反应腔510在瞬间回弹,并释放干粉,然而当照烧出的洞口尺寸较小时,干粉在反应腔510侧壁回弹至平稳后的释放速度将继续放缓,使得火势有复燃的可能,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图8和图9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带有所述电磁体511的反应腔510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膨胀体520,所述膨胀体520设置于反应腔510远离电磁体511的一端,且两个膨胀体520的位置分别于一个磁柱512的长度方向相对,当磁柱512随着反应腔510侧壁回弹时,磁柱512能够撞击膨胀体520;
所述膨胀体520为弹性橡胶囊体,膨胀体520内部开设有液腔522,所述液腔522靠近磁柱512一侧固定有刺针521,液腔522内还设置有内囊523,内囊523设置于液腔522远离刺针521一侧,所述刺针521的针尖朝向内囊523,所述内囊523内部开设有气腔524,所述气腔524内部填充有气体和泡腾粉,所述液腔522内填充有水;
当磁柱512撞击膨胀体520时,膨胀体520形变,刺针521刺破内囊523,内囊523中的泡腾粉与水接触快速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的增加使得膨胀体520不断膨胀,进而使干粉不断被膨胀体520的推动下排出。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膨胀体520,利用磁柱512的撞击使膨胀体520发生膨胀反应,不断扩大体积,从而挤压干粉,使干粉快速释放,解决了上述实施例四中的干粉在反应腔510侧壁回弹至平稳后的释放速度将放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使对应的反应腔510释放干粉的速度得到提升,同时继续使其他反应腔510形变蓄力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六: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中的橡胶层500均为一次性使用,被火焰烧灼后无法重复利用,且部分情况下设备往往在产生明火明火前不断升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并与氧气充分接触后才产生明火,若能够在线路过热产生明火前就将其与氧气隔离,从而预防明火的产生,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改进,如图10至图13所示,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橡胶层500为耐高温橡胶材质,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复合橡胶或氟橡胶。
所述橡胶层500靠近膨胀体520一侧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放置口513,所述放置口513内设置有柱塞514,柱塞514用于可拆卸地封堵放置口513,所述放置口513用于更换干粉或膨胀体520;
所述膨胀体520整体为椭圆形球体,所述内囊523内还开设有磁腔525,所述磁腔525内部填充有磁粉,所述磁柱512相对位置的反应腔510侧壁上固定有定位磁体540,所述定位磁体540为永磁铁,定位磁体540能够与磁粉相互磁吸,用于定位膨胀体520,从而方便膨胀体520的更换;
每个所述反应腔510底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释粉通道515,所述释粉通道515为竖直的通道,用于将反应腔510与外部空间连通;多个所述释粉通道515之间的橡胶层500侧壁内部开设有椭圆柱形的释粉腔530,所述释粉腔530内部填充有石蜡,所述石蜡在室温下为固态,所述石蜡熔点为45至50摄氏度,当箱体100内部的空气温度上升至45度以上时,石蜡开始融化;如图13,所述释粉腔530初始时处于竖直高度大于水平宽度的放松状态,如图12,使用者在对反应腔510内部填充干粉后,对释粉腔530进行预加热,使石蜡软化后,用手将释粉腔530挤扁为竖直高度小于水平宽度的紧绷状态,使释粉通道515被形变封堵,接着等待石蜡硬化后松手,从而完成反应腔510的封闭;当温度过高使得箱体100内部温度上升时,石蜡开始融化,释粉腔530逐渐回弹,使得释粉通道515被打开,进而缓慢提前释放干粉。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磁腔525和定位磁体540相互配合,释粉腔530与释粉通道515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橡胶层500内部结构能够反复利用,同时能够在释粉腔530内部石蜡对温度感知下提前释放干粉,使电子器件与氧气初步隔离,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明火做提前预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采集模块、分析比对模块、优先级排列模块和警报显示模块,其中,实时采集模块:通过电表箱中的电表和传感器获取历史各个时间点的电流、电压、功率、温度、频率、电阻数据,按照不同的通道分别进行记录,将六个通道的数据分别送入到分析对比模块;
分析比对模块:接收到六个通道的数据,利用每个通道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计算出额定平均差值A1和瞬时变化差值A2,并按照A1为主要因素,A2为次要因素分别记录至不同的异常程度中,异常程度按照从重到轻分别为:第一异常程度、第二异常程度和第三异常程度,将标记完异常程度后的数据输送至优先级排列模块;
优先级排列模块:将六个通道的数据,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程度排列依次为:电压、电流、功率、温度、频率和电阻,电压为最高优先级的因素,按照优先级和异常程度比较后将导致故障的通道数据送至警报显示模块;
警报显示模块:警报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量判别后,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
所述电表箱包括箱体(100)、箱门(110)、电表(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比对模块:将最近二十个时间点的数值计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与参数的额定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额定平均差值A1,将当前实时检测出的各个参数的值与之前记录近二十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做差,并将该差值记录为瞬时变化差值A2,将A1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设定的阈值做比较,将当前A2的变化量与上一时间点的A2变化量作比较;利用A1表示当前数据是否有异常风险的可能性,利用A2表示当前风险的紧急程度,通过与设定值做比较判断是否存在风险;
优先级排列模块:当接收到两个以上维度的数据同时出现异常时,将各个维度异常值分别纵向比较出是否在同一个异常程度中,若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维度的值送入警报显示模块,若不在同一异常程度中,则将异常程度值最高与优先级最高的两个值同时送至警报显示模块;
警报显示模块:若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维度,则直接发动对应维度的警报显示,若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维度,则对接收到的两个值进行比对,当两个值的差值在设定的阈值内,则以优先级高的数据所处维度发动警报显示,若差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以异常程度重的数据所在维度发动警报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00);所述转动轴(300)中间固连有底板(400);所述转动轴(300)右侧设置有固定环,且顶端和底部的固定环通过连杆与箱体(100)固连;各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连杆固连;所述底板(400)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橡胶层(500);各所述橡胶层(500)上均固定有载物板(600);所述载物板(600)上固定有电表(200);所述底板(400)与载物板(600)之间通过螺栓(700)连接;所述橡胶层(500)内开设有反应腔(510),所述反应腔(510)为中空腔体,反应腔(510)有多个,所述反应腔(510)内填充有高压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应腔(510)沿底板(400)至载物板(600)两者相对面的垂线方向排布,所述反应腔(510)在水平面上的横切面为矩形,矩形的长度方向与螺栓(700)的长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贴近所述载物板(600)和所述底板(400)的两个反应腔(510)中均固定有电磁体(511),靠近所述载物板(600)的反应腔(510)内的电磁体(511)固定于反应腔(510)靠近载物板(600)一侧侧壁的左端,靠近所述底板(400)的反应腔(510)内的电磁体(511)固定于反应腔(510)靠近底板(400)一侧侧壁的右端;
两个所述电磁体(511)均与电表(200)电路串联,当电表(200)燃烧损坏失电后,电磁体(511)同时随之断电失去磁力;
所述橡胶层(500)内设置有磁柱(512),所述磁柱(512)有两个,两个磁柱(512)分别与两个电磁体(511)位置相对,所述磁柱(512)的长度方向与多个反应腔(510)的排列方向垂直,且每个磁柱(512)穿过并同时固定于多个反应腔(510)之间的侧壁内,所述磁柱(512)与电磁体(511)的相对面之间磁性相反,两者能够相互磁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510)在平行于螺栓(700)长度方向的竖直切面上的截面形状为上下两端尖而中部宽的纺锤形,使得所述反应腔(510)的容积在竖直方向上由上下两端向中部呈递增状,从而当底部火焰蔓延至上方的橡胶层(500)时,上方的橡胶层(500)的反应腔(510)能够持续释放干粉,而不会在同一时间全部释放,进而防止火焰多次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带有所述电磁体(511)的反应腔(510)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膨胀体(520),所述膨胀体(520)设置于反应腔(510)远离电磁体(511)的一端,且两个膨胀体(520)的位置分别于一个磁柱(512)的长度方向相对,当磁柱(512)随着反应腔(510)侧壁回弹时,磁柱(512)能够撞击膨胀体(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520)为弹性橡胶囊体,膨胀体(520)内部开设有液腔(522),所述液腔(522)靠近磁柱(512)一侧固定有刺针(521),液腔(522)内还设置有内囊(523),内囊(523)设置于液腔(522)远离刺针(521)一侧,所述刺针(521)的针尖朝向内囊(523),所述内囊(523)内部开设有气腔(524),所述气腔(524)内部填充有气体和泡腾粉,所述液腔(522)内填充有水;
当磁柱(512)撞击膨胀体(520)时,膨胀体(520)形变,刺针(521)刺破内囊(523),内囊(523)中的泡腾粉与水接触产生气体,气体的增加使得膨胀体(520)不断膨胀,进而使干粉不断被膨胀体(520)的推动下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500)为耐高温橡胶材质;
所述橡胶层(500)靠近膨胀体(520)一侧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放置口(513),所述放置口(513)内设置有柱塞(514),柱塞(514)用于可拆卸地封堵放置口(513),所述放置口(513)用于更换干粉或膨胀体(520);
所述膨胀体(520)整体为椭圆形球体,所述内囊(523)内还开设有磁腔(525),所述磁腔(525)内部填充有磁粉,所述磁柱(512)相对位置的反应腔(510)侧壁上固定有定位磁体(540),所述定位磁体(540)为永磁铁,定位磁体(540)能够与磁粉相互磁吸,用于定位膨胀体(520),从而方便膨胀体(520)的更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应腔(510)底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释粉通道(515),所述释粉通道(515)为竖直的通道,用于将反应腔(510)与外部空间连通;多个所述释粉通道(515)之间的橡胶层(500)侧壁内部开设有椭圆柱形的释粉腔(530),所述释粉腔(530)内部填充有石蜡,所述石蜡熔点为45至50摄氏度。
CN202410042752.8A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Active CN117559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2752.8A CN117559662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2752.8A CN117559662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662A true CN117559662A (zh) 2024-02-13
CN117559662B CN117559662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82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2752.8A Active CN117559662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96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1152A (ja) * 2004-03-15 2005-09-22 Toshiba Corp 配電系統監視制御システム、系統監視機能付電力量計
CN111080142A (zh) * 2019-12-19 2020-04-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电力报障的主动服务辅助判定方法
US20230246440A1 (en) * 2019-12-30 2023-08-03 Olga Valentinovna Efimenkova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electrical power consumption
CN117294007A (zh) * 2023-09-22 2023-12-26 淮阴工学院 基于数据分析的开关柜安全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1152A (ja) * 2004-03-15 2005-09-22 Toshiba Corp 配電系統監視制御システム、系統監視機能付電力量計
CN111080142A (zh) * 2019-12-19 2020-04-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电力报障的主动服务辅助判定方法
US20230246440A1 (en) * 2019-12-30 2023-08-03 Olga Valentinovna Efimenkova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electrical power consumption
CN117294007A (zh) * 2023-09-22 2023-12-26 淮阴工学院 基于数据分析的开关柜安全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662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1200B (zh) 二次电池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二次电池及车辆
CN207067364U (zh) 锂电池试验箱
CN206355470U (zh) 电池箱的自动灭火装置
CN109698310A (zh) 一种管道连通型电源系统及其安全管理方法
CN117559662B (zh)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CN107942891A (zh) 一种电池箱报警及灭火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568075U (zh) 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振动探测装置
CN202630820U (zh) 一种可编程电子雷管及起爆联网检测装置
CN107152368B (zh) 一种水轮机导叶剪断销剪断信号检测系统
CN211787380U (zh) 一种防止氢气泄漏安全控制系统
CN108871557B (zh) 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振动探测装置和方法
CN108390111A (zh) 锂离子电池早期火灾预警系统
CN102385337A (zh) 燃料电池安全监控系统
CN110350608A (zh) 电池管理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04668427U (zh) 聚合物锂电池的高压报警系统
CN207882733U (zh) 一种电池箱报警及灭火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12392295U (zh) 一种具备故障早期预警功能的储能电池管理装置
CN211377195U (zh) 一种防火防爆配电箱
CN105240346B (zh) 一种针对火箭伺服机构在突发情况下的气源报警电路
CN203869781U (zh) 开关柜二次侧电流接线端子过热报警器
CN106043712A (zh) 无人机、无人机开机方法
CN207896452U (zh) 防爆正压配电柜
CN206673556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二次回路监视系统
CN209000171U (zh) 一种消防智能报警系统
CN110500711A (zh) 限温保护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