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9656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9656A
CN117559656A CN202311582799.5A CN202311582799A CN117559656A CN 117559656 A CN117559656 A CN 117559656A CN 202311582799 A CN202311582799 A CN 202311582799A CN 117559656 A CN117559656 A CN 117559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safet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27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帅
姚益伟
张涛
唐中一
纪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5827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96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9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对输电线安全的监控方式中,存在监测精度不够高、预警效果不够理想、监测范围有限,难以保证输电线的稳定运行的问题,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云数据库、安全预判单元、常规监控单元、重点监控单元、特殊监控单元和显示终端。本发明,通过多项数据监测手段,做到全面且准确的监测各输电线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输电线的异常情况,并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做到针对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采取不同的监测和处理措施,从而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输电线的安全事故发生,提高输电线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输电线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事故和故障时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
传统的输电线路监测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巡检,这种方法存在着巡检不及时、效率低下、漏检和误检等问题,且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路监测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的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路监测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监测精度不够高、预警效果不够理想、监测范围有限等,难以保证输电线的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互联网监测中心,互联网监测中心通信连接有安全预判单元、常规监控单元、重点监控单元、特殊监控单元和显示终端;
所述安全预判单元用于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和实时运行电流进行监测,由此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据此输出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并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安全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A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异常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B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危险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C中;
所述常规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并将生成的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所述重点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并将生成的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所述特殊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并将输出的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优选地,互联网监测中心还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云数据库: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对应单位区域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实时运行电流以及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和输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振动数据信息,并将各类型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所述云数据库还用于存储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存储影响程度判定表。
优选地,所述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将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进行编号并标记为i,将输电线的总数记作n;
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夹持在各输电线两端的电压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
通过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电流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流;
设置监测时段,并对获取的在设定的监测时段下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数据组和实时运行电流数据组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并将其分别记作σ1i和σ2i
将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进行归一化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sfvi=λ1×σ1i+λ2×σ2i,由此得到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sfvi,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的归一因子,λ1和λ2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
将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安全预判值均对应一个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
优选地,所述对归入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常规监测时段,并获取在设定的常规监测时段下的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的电压变化情况以及电流变化情况,由此得到电压变化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
分析电压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电网负荷引起信号,若在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压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分析电流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季节负荷引起信号,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流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并将生成的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优选地,所述对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S1:实时监测各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中的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并将其分别标记为twi*、ryi*和sf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wrci*=ρ1×twi*+ρ2×ryi*+ρ3×sfi*,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wrci*,其中,ρ1、ρ2和ρ3分别为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的误差因子系数,ρ1、ρ2和ρ3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
将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影响程度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影响程度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天气影响系数均对应一个影响程度等级,且影响程度等级包括轻度影响等级和重度影响等级;
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重度影响等级,则生成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反之,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轻度影响等级,则生成执行以下步骤;
S2:将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按照单位长度等量划分成若干个子监测段线路,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子监测段线路进行编号并标记为j,将子监测段线路的总数标记为m;
S3: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实时获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中的绝缘电阻值、介电强度值和介质损耗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rvi*、dsvi*和mlv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cafi*,其中,q=1,2,3……m1,i*表示为集合B中各输电线数量的集合,δ1、δ2和δ3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δ1、δ2和δ3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
设置绝缘状态系数的绝缘对比区间,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进行比较分析,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外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绝缘状态异常信号,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内时,则执行步骤S4;
S4: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2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并将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设置线路热量分布值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大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热量分布异常信号,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5;
S5: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3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m3个子监测段线路的振动数据信息中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并将其标定为zpki*和zfki*,其中,k=1,2,3……m3,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zdvi*,其中,γ1和γ2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γ1和γ2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设置振动状态系数的振动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振动状态系数大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振动状态异常信号,若振动状态系数小于等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6;
S6:将输出的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均通过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优选地,所述对归入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实时监测归入在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输出功率,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输出功率为纵坐标,并由此建立每个输电线的二维动态坐标系,并将实时监测到输出功率绘制在二维动态坐标系上,由此得到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
计算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与水平线之间的总夹角,并将其作为衡量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数据值,设置负荷数据值的负荷对比阈值,若负荷数据值大于预设的负荷对比阈值时,则生成负荷过载异常信号;
将输出的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电压和实时运行电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并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由此输出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并将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归入不同的集合中,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状况的系统化分析和管理,这样不仅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避免输电线路的事故和故障。
根据输电线路的状态等级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将归入集合A中的输电线路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将归入集合B中的输电线路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将归入集合C中的输电线路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做到针对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采取不同的监测和处理措施,从而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信号反馈说明的方式,做到及时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并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在做到有效避免输电线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输电线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互联网监测中心,互联网监测中心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云数据库、安全预判单元、常规监控单元、重点监控单元、特殊监控单元和显示终端。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对应单位区域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实时运行电流以及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和输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振动数据信息,并将各类型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云数据库还用于存储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存储影响程度判定表。
安全预判单元用于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和实时运行电流进行监测,由此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将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进行编号并标记为i,将输电线的总数记作n;
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夹持在各输电线两端的电压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
通过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电流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流;
设置监测时段,并对获取的在设定的监测时段下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数据组和实时运行电流数据组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并将其分别记作σ1i和σ2i
将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进行归一化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sfvi=λ1×σ1i+λ2×σ2i,由此得到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sfvi,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的归一因子,λ1和λ2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归一因子用于表示将数据模型中的各项数据转化为无量纲形式的系数;
将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安全预判值均对应一个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
据此输出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并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安全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A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异常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B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危险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C中。
常规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常规监测时段,并获取在设定的常规监测时段下的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的电压变化情况以及电流变化情况,由此得到电压变化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
分析电压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电网负荷引起信号,若在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压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分析电流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季节负荷引起信号,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流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并将生成的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重点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S1:实时监测各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中的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并将其分别标记为twi*、ryi*和sf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wrci*=ρ1×twi*+ρ2×ryi*+ρ3×sfi*,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wrci*,其中,ρ1、ρ2和ρ3分别为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的误差因子系数,ρ1、ρ2和ρ3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误差因子系数用于提高各项测量值中的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测量精度,从而来实现公式计算的准确性;
将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影响程度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影响程度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天气影响系数均对应一个影响程度等级,且影响程度等级包括轻度影响等级和重度影响等级;
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重度影响等级,则生成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反之,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轻度影响等级,则生成执行以下步骤;
S2:将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按照单位长度等量划分成若干个子监测段线路,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子监测段线路进行编号并标记为j,将子监测段线路的总数标记为m;
S3: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实时获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中的绝缘电阻值、介电强度值和介质损耗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rvi*、dsvi*和mlv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cafi*,其中,q=1,2,3……m1,i*表示为集合B中各输电线数量的集合,δ1、δ2和δ3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δ1、δ2和δ3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
设置绝缘状态系数的绝缘对比区间,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进行比较分析,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外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绝缘状态异常信号,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内时,则执行步骤S4;
S4: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2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并将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设置线路热量分布值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大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热量分布异常信号,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5;
S5: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3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m3个子监测段线路的振动数据信息中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并将其标定为zpki*和zfki*,其中,k=1,2,3……m3,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zdvi*,其中,γ1和γ2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γ1和γ2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权重因子系数用于均衡各项数据在公式计算中的占比权重,从而促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设置振动状态系数的振动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振动状态系数大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振动状态异常信号,若振动状态系数小于等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6;
S6:将输出的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均通过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特殊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实时监测归入在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输出功率,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输出功率为纵坐标,并由此建立每个输电线的二维动态坐标系,并将实时监测到输出功率绘制在二维动态坐标系上,由此得到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
计算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与水平线之间的总夹角,并将其作为衡量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数据值,设置负荷数据值的负荷对比阈值,若负荷数据值大于预设的负荷对比阈值时,则生成负荷过载异常信号;
将输出的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电压和实时运行电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并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由此输出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并将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归入不同的集合中,这样不仅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避免输电线路的事故和故障。
根据输电线路的状态等级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将归入集合A中的输电线路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将归入集合B中的输电线路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将归入集合C中的输电线路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做到针对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采取不同的监测和处理措施,从而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信号反馈说明的方式,做到及时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并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在做到有效避免输电线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输电线的安全性能。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联网监测中心,互联网监测中心通信连接有安全预判单元、常规监控单元、重点监控单元、特殊监控单元和显示终端;
所述安全预判单元用于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和实时运行电流进行监测,由此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据此输出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并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安全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A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异常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B中,将状态等级被判定为危险等级各输电线归入集合C中;
所述常规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并将生成的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所述重点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并将生成的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所述特殊监控单元用于对归入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由此生成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并将输出的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互联网监测中心还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云数据库: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对应单位区域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实时运行电流以及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和输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振动数据信息,并将各类型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所述云数据库还用于存储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存储影响程度判定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状态进行预判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将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进行编号并标记为i,将输电线的总数记作n;
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夹持在各输电线两端的电压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
通过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电流值,由此得到对应单位区域内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流;
设置监测时段,并对获取的在设定的监测时段下的各输电线的实时运行电压数据组和实时运行电流数据组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并将其分别记作σ1i和σ2i
将各输电线的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进行归一化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sfvi=λ1×σ1i+λ2×σ2i,由此得到单位区域内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sfvi,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电压波动值和电流波动值的归一因子;
将各输电线的安全预判值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输电线安全状态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状态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安全预判值均对应一个状态等级,且状态等级包括安全等级、异常等级和危险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归入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进行常规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设置常规监测时段,并获取在设定的常规监测时段下的集合A中的各输电线的电压变化情况以及电流变化情况,由此得到电压变化曲线和电流变化曲线;
分析电压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电网负荷引起信号,若在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压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压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分析电流变化曲线: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下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周期性波动,则生成季节负荷引起信号,若在设定常规监测时段分析到电流变化曲线呈非周期性波动,即电流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则生成电网故障引起信号;
并将生成的电网负荷引起信号、电网故障引起信号或季节负荷引起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进行逐项排查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S1:实时监测各输电线所处的天气环境信息中的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并将其分别标记为twi*、ryi*和sf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wrci*=ρ1×twi*+ρ2×ryi*+ρ3×sfi*,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wrci*,其中,ρ1、ρ2和ρ3分别为天气温度、降雨量和降雪量的误差因子系数;
将各输电线的天气影响系数与存储在云数据库中的影响程度判定表进行对照匹配分析,由此得到各输电线的影响程度等级,且得到的每个天气影响系数均对应一个影响程度等级,且影响程度等级包括轻度影响等级和重度影响等级;
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重度影响等级,则生成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反之,若输电线的输出的影响程度等级为轻度影响等级,则生成执行以下步骤;
S2:将归入集合B中的各输电线按照单位长度等量划分成若干个子监测段线路,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子监测段线路进行编号并标记为j,将子监测段线路的总数标记为m;
S3: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实时获取m1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绝缘状态信息中的绝缘电阻值、介电强度值和介质损耗值,并将其分别标记为rvi*、dsvi*和mlvi*,并将三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cafi*,其中,q=1,2,3……m1,i*表示为集合B中各输电线数量的集合,δ1、δ2和δ3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
设置绝缘状态系数的绝缘对比区间,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绝缘状态系数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进行比较分析,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外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绝缘状态异常信号,若绝缘状态系数处于预设的绝缘对比区间之内时,则执行步骤S4;
S4: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2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并将m2个子监测段线路的热量值进行标准差计算,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设置线路热量分布值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线路热量分布值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大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热量分布异常信号,若线路热量分布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热量分布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5;
S5:从每个输电线中随机抽取m3个子监测段线路,并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m3个子监测段线路的振动数据信息中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并将其标定为zpki*和zfki*,其中,k=1,2,3……m3,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设定的数据模型:,由此得到对应的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zdvi*,其中,γ1和γ2分别为权重因子系数;设置振动状态系数的振动对比阈值,并将每个输电线的振动状态系数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进行比较分析,若振动状态系数大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将对应的输电线标记为振动状态异常信号,若振动状态系数小于等于预设的振动对比阈值时,则执行步骤S6;
S6:将输出的绝缘状态异常信号、环境恶劣引起信号、热量分布异常信号或振动状态异常信号或环境恶劣引起信号均通过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归入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进行直接负荷安全监测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实时监测归入在集合C中的各输电线输出功率,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输出功率为纵坐标,并由此建立每个输电线的二维动态坐标系,并将实时监测到输出功率绘制在二维动态坐标系上,由此得到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
计算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折线与水平线之间的总夹角,并将其作为衡量每个输电线的负荷数据值,设置负荷数据值的负荷对比阈值,若负荷数据值大于预设的负荷对比阈值时,则生成负荷过载异常信号;
将输出的负荷过载异常信号发送至显示终端进行反馈说明。
CN202311582799.5A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Pending CN117559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799.5A CN117559656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799.5A CN117559656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656A true CN117559656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2799.5A Pending CN117559656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96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7177B (zh)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US20200241066A1 (en) Intelligent on-line diagnosis and positioning method for winding deformation of power transformers
CN116380176B (zh) 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逆变器的负载预警系统
Bhui et al. Application of 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to power system dynamic studies
CN111209928B (zh) 一种变压器设备预警和状态预测评估方法及其系统
CN114441914B (zh)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CN111597673A (zh) 一种随机振动疲劳的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
CN105098763A (zh) 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
CN107703407A (zh) 电力电缆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6570644B (zh) 一种基于统计工具的输变电设备量化评估方法
CN106597160B (zh) 一种电子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831033A (zh) 一种供电线路预警保护设备及分段监测预警系统
CN112816881A (zh) 电池压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84837B (zh) 一种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
CN112782614A (zh) 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变流器的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7559656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输电线安全监控系统
CN112782499B (zh) 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变流器的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611940A (zh) 一种基于实时数据采集的配电柜电缆接头松动预警方法
CN115343579B (zh) 一种电网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Gong et al. A severity assessment method for multiple voltage sag
CN116400286A (zh) 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
CN112964948B (zh) 基于录波数据反演的串联电抗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676079A (zh) 基于在线决策规则的电缆局部放电源定位
CN109818327B (zh) 一种预警型三相电气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2241511B (zh) 交通工具辅助电气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